过氧化氢的性质及漂白原理 PPT
- 格式:ppt
- 大小:2.96 MB
- 文档页数:17
双氧水的性质:双氧水的专业名词叫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强氧化剂.过氧化氢是天然存在的一种化学物质,存在于空气和水中,光照、闪电和微生物均可产生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溶于水,就成了人们常说的双氧水.其实,早在十八世纪,人类就发现并开始使用双氧水,在食品工业中,过氧化氢主要用于软包装纸的消毒、罐头厂的消毒、奶和奶制品杀菌、面包发酵、食品纤维的脱色等,同时也用作生产加工助剂.此外,在饮用水处理、纺织品漂白、造纸工业、医学工业以及家用洗涤剂制造等领域,双氧水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过氧化氢的使用依赖于过氧化氢的氧化性,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具有不同的用途.一般药用级双氧水的浓度为3%%,美容用品中双氧水的浓度为6%%,试剂级双氧水的浓度为30%%,食用级双氧水的浓度为35%%,浓度在90%%以上的双氧水可用于火箭燃料的氧化剂,若90%%以上浓度的双氧水遇热或受到震动就会发生爆炸.双氧水还特别易分解,高纯度双氧水的基本形态是稳定的,当与其它物质接触时会很快分解为氧气和水.当人们对双氧水有了一个基本认识的时候;当人们得知双氧水存在于每个人须臾不能离开的空气和水中的时候;当人们知晓双氧水从十八世纪以来就被人类广泛利用的时候;当人们明白双氧水早已经大量运用到食品工
业中的时候,才发觉原来双氧水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不遥远.。
双氧水漂白原理双氧水,化学式H2O2,是一种常见的漂白剂,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纸张、食品加工等领域。
那么,双氧水是如何实现漂白的呢?其漂白原理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双氧水的漂白原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双氧水的结构和性质。
双氧水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液体,在常温下呈淡蓝色。
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双氧水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其中的氧原子呈单键连接,使得双氧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比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更容易释放出来,从而发挥氧化作用。
双氧水的漂白原理主要是通过氧化作用来实现的。
当双氧水与染料、色素或其他有色物质接触时,其中的氧原子会与这些有色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使其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有色物质失去颜色。
这种氧化作用能够有效地去除物质表面的色素,达到漂白的效果。
另外,双氧水还可以通过分解产生氧气的方式实现漂白。
在双氧水分解的过程中,释放出的氧气能够与有色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进而使其失去颜色。
这种分解产生氧气的方式不仅能够实现漂白效果,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纸张和食品加工等领域。
除了氧化作用和分解产生氧气的方式,双氧水还可以通过与金属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漂白。
在这种反应中,双氧水的氧原子失去电子,从而氧化金属离子,使其发生颜色的改变,达到漂白的效果。
这种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式在一些特殊的漂白场合中得到应用,能够有效地去除物质表面的污渍和色素。
总的来说,双氧水的漂白原理主要是通过氧化作用、分解产生氧气和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的。
这些化学反应能够有效地去除物质表面的色素和污渍,使其失去颜色,达到漂白的效果。
双氧水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漂白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纸张、食品加工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通过对双氧水漂白原理的深入了解,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应用双氧水进行漂白,还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1.过氧化氢双氧水的性质①弱二元酸,在水中电离成氢过氧离子和过氧离子②在碱性条件下稳定性差,易被金属离子或金属屑,酶,容器形状,细小带棱角物等影响③过氧化氢的分解产物有HO2-、HO2·、HO·、OH-和O2, HO2-是漂白的有效成分D HO·会引起纤维损伤,O2渗透到纤维内部,在高温碱性条件下损伤纤维漂白原理:具有较强氧化性能使棉纤维中天然色素的发色体素在漂白过程中氧化破坏,从而消色。
双氧水漂白:加入稳定剂的作用:为了在获得良好漂白效果的同时保护纤维不受损伤。
对漂白的PH值有缓冲作用,减慢双氧水的分解速率。
2.工艺流程及条件:轧漂气蒸工艺流程:室温浸轧漂液(双氧水100﹪,3~6 g/L,水玻璃密度14g/立方厘米5~10)g/L,润滑剂1~2 g/L,PH10.5~10.8,带液率100﹪) →气蒸(95~100度,45~60min)→水洗3.影响因素:①PH值:PH﹤4,双氧水分解慢,白度低;PH=3~9虽PH增加,白度增大,达到83~87﹪;PH=10~11白度达最大;PH﹥11,由于双氧水无效分解,白度下降。
PH=3~10,织物强力下降不大;PH﹤3由于酸性水解,织物损伤大;PH﹥10,由于自由基攻击,织物强力损伤大;PH3~6织物有潜在损伤,聚合度DP最低。
②温度,浓度:漂白质量与双氧水有效分解有关,漂洗浓度增加,织物白度增加,当增大到白度最大值后,增加漂液浓度,织物聚合度DP下降,织物损伤。
温度上升,分解速率提高,不稳定;③稳定剂:使双氧水尽量有效分解,大部分为HO2-,减少纤维损伤,提高漂白效果2.直接染料(1)直接染料的染色性能:①直接染料的直接性较高。
第一,直接染料分子质量较大,分子呈现线性结构,对称性好,共轭系统长,具有同平面性,染料和纤维分子间范德华力较大:第二直接染料中含有氨基,羟基,偶氮基,酰胺基等可与纤维素纤维中的羟基,蛋白纤维中的羟基,氨基等形成氢键。
漂白粉制备原理
漂白粉是一种常见的漂白剂,其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
漂白粉制备的原理是利用过氧化氢的强氧化性质,在水溶液中释放氧气,并形成活性氧。
活性氧能够与有色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将其转化为无色物质,从而达到漂白的目的。
漂白粉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步骤:
1. 水分解过氧化物: 首先需要将过氧化氢与水分解,可以通过较高温度的加热或者加入催化剂来促进分解反应。
分解后的过氧化氢会释放出氧气和激活的氧。
2. 活性氧的产生: 活性氧是过氧化氢分解后的产物,它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
通过上一步的水解反应,水中会产生氧气和活性氧。
3. 活性氧的作用: 活性氧能够与有色物质中的双键或芳香环发生氧化反应,使其失去颜色。
一般来说,有色物质会接受氧的直接转移,形成无色产物。
漂白粉制备的过程就是利用活性氧将有色物质氧化为无色物质的过程。
总的来说,漂白粉的制备原理是通过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释放出活性氧,并利用活性氧与有色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将其转化为无色物质,实现漂白效果。
1过氧化氢(双氧水):双氧水对纤维素的氧化,主要是使葡萄糖分子的羟基氧化成酮,即所谓的酮纤维素;次氯酸钠则主要使葡萄糖分子的羟基氧化成醛,而醛基的存在又可使纤维素的降解继续进行,造成纤维大面积的损伤,有关资料表明:使纤维素分子断裂所需的耗氧量比较,双氧水大于次氯酸钠和亚氯酸钠,这是双氧水对纤维素损伤程度较轻的一个原因。
另外,醛基的存在是导致漂白物泛黄的原因,这说明了氯漂易于泛黄,而氧漂的白度稳定,不易泛黄。
又由于双氧水去杂能力强,在几种漂白剂中只有双氧水可以实行煮漂一浴工艺,加上双氧水的分解产物无污染、无毒、不腐蚀设备,这些都使双氧水成为短流程处理工艺中漂白剂的最佳选择。
双氧水的化学名称是过氧化氢,市场上出售的双氧水大多数是30%-35%浓度的产品,无色透明溶液,对皮肤具有腐蚀性.由于其性质活泼且容易分解,保存时应该尽量使用密闭容器,防止日光照射(双氧水出厂的包装都是黑色塑料或套上黑色塑料袋的瓶子),而且不宜长时间储存.双氧水的工作性质是新生态氧[O],它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工作情况和彩漂非常相似,也是适于去除天然色素类的污渍和提高水洗的洗净度.可以在水洗时加入到洗涤液中,也可以单独处理.使用条件:10-15倍的70度-8 0度的热水,30-60毫升的双氧水/每件衣物,浸泡10分钟左右,浸泡过程中注意翻动和拎洗.在纤维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加入一些碱性洗衣粉用以调整PH值,可以提高双氧水的氧化能力.比较小的斑点型天然色素渍迹,还可以将双氧水以1:1清水稀释后点浸去除.2双氧水的作用是什么?双氧水是一种每个水分子里含有两个氧原子的液体,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氧化作用,医学上常用双氧水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抗菌。
据最新研究发现,双氧水不仅是一种医药用品,还是一种极好的美容佳品。
面部皮肤直接接触外界环境,常被细菌、灰尘等污染,再加上皮肤本身的汗腺、皮脂腺分泌物形成的污垢,极易诱发粉刺、皮炎、疖肿等疾病,从而影响皮肤的美丽。
经过氧化氢漂白,已经成为当今染料和纺织行业的一项重要技术。
氧化氢漂白可以使染料纤维变白,并能添加荧光粉,使其更加护肤。
氧化氢漂白(也被称为H2O2漂白)是一种传统的漂白技术,由液态氧化氢溶液构成。
它具有高活性、高灵敏性、高稳定性的特点,其强氧化性会引起原染料的氧化反应,使染料纤维逐渐凋谢,渐渐变白,从而达到染色尲料的漂缥效果。
此外,利用氧化氢漂白的技术还可以在染料纤维上自由控制荧光粉的含量以及强度,使其具有良好的抗UV和抗紫外线能力,让染料纤维变得更加护肤,从而达到维护衣物更佳护理效果。
此外,通过氧化氢漂白技术还可以在染料纤维上添加有效存储和释放氧气的元素,使其拥有吸湿调湿功能,从而达到舒适感的理想状态。
因此,氧化氢漂白是当今纺织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可使染料纤维的护理效果更好,同时也可以添加护肤成分和抗UV属性,从而给人们带来更安心的穿衣体验。
过氧化氢的漂白原理-印染在线
过氧化氢的漂白原理
过氧化氢的分解产物有HO2-、HO2· 、HO· 、OH-和O2以及新生态氧[O]。
关于过氧化氢漂白的机理有三种观点:一种是过去认为,过氧化氢漂白是由于生成的新生态氧的氧化作用而实现的,这一点不能体现漂白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多相性。
第二种说法认为,HO2-是漂白的有效成分,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过氧化氢的漂白速率是随溶液PH值的升高而加快的,其漂白是由于HO2-可与色素中的双键发生反应,产生消色作用。
第三种说法认为,过氧化氢分解出的自由基与有色物质作用而消色,需要指出的是自由基虽有破坏色素而漂白的作用,但易损伤织物,尤其是HO· 。
因此漂白液中如果有铜、铁等重金属离子存在,织物会产生破洞,应严加注意。
此外,过氧化氢分解产物中的氧气无漂白作用,如果渗透到纤维内部,在高温碱性条件下,将使纤维氧化而受到严重损伤,使强力和聚合度大大下降,并且增加了过氧化氢的消耗。
所以,从漂白角度看,我们可将H2O2的分解分为两种类型:
(1)有效分解:
分解产物是对漂白有贡献的HO2-的分解,称为有效分解。
在漂白过程中,H2O2受碱的作用不断释放HO2-,HO2-又不断与色素作用,从而达到漂白的目的。
(2)无效分解:
分解产物是对纤维有损伤的HO2· 、HO·等自由基和O2等物质的分解,称为无效分解。
在实际生产中,两种分解同时存在,应尽量控制好工艺条件,使分解朝着有效分解反应发生,尽量减少无效分解,以获得良好的漂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