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上历史《期末考试10个易错点》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2
初中历史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归纳历史知识很多,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知识点容易记错或是混错。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初中历史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归纳,作为参考,希望你喜欢。
历史易错易混知识点:01、中国古代史部分1、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
2、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
3、四大发明的顺序:造纸术(汉)、印刷术(隋唐)、火药(唐中期)、指南针(北宋)。
具体来说,西汉出现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用麻做的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隋唐雕版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唐中期有了火药的记载,唐末用于军事,宋元广泛用于军事并向外传播。
指南针在北宋开始用于航海,南宋广泛用于航海并向外传播。
4、西域,指今新疆和更西的地方,而非西藏。
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的,不是汉武帝,他在位是前140-前87年。
5、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不是预报地震的,而是测定地震方位的。
6、唐朝流通的货币开元通宝,不是唐玄宗开元年间铸造的,而是唐高祖下令造的,意为开辟新纪元之意。
7、武则天在位期间选拔的、破格提拔的贤才有姚崇、宋璟,而后来唐玄宗继续重用过姚崇。
8、清朝乾隆平定的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不是回族,而是新疆维吾尔族的。
9、清朝与以往相比,其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何突出特点?特点:一是反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二是把平定少数民族叛乱的斗争与加强民族联系和军事行政管理相结合。
02、中国近现代史部分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半殖民地是形式上的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受到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
半封建的含义是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成分,但仍保留着封建剥削制度。
《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虽然形式上是独立国家,但其独立的政治开始受到外来干预,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社会也受到了外来资本主义冲击,已是不完整的封建社会。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易错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1913年,中国拍摄完成的第一部故事短片是()A.《定军山》B.《难夫难妻》C.《风云儿女》D.《歌女红牡丹》2.19世纪七八十年代先后侵入我国台湾的国家有()A.英国和法国B.俄国和英国C.法国和日本D.美国和日本3.“1853年,他在籍办团练,协助镇压太平军,屡遭失败。
1870年,他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从70年代开始,他陆续开办军火工厂和筹建北洋海军,同时,又开办一些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
1895年他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卖国贼之一。
”文中的“他”指()A.左宗棠B.曾国藩C.李鸿章D.张之洞4. 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更多的好处”是指()A.割占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B.俄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C.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D.割占巴尔喀什湖地区4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5.辛亥革命是对戊戌变法的继承和发展,其中“发展”主要体现在()①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②以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进行斗争③要求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④主张以暴力方式推翻清政府A.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6.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投入运营的铁路是()A.唐胥铁路B.淞沪铁路C.滇越铁路D.京汉铁路7.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失败了,其失败的共同原因是()①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②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③对袁世凯抱有幻想④没有提出彻底的革命纲领A.②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8.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着()A.清政府灭亡B.北洋军阀覆灭C.抗日战争胜利D.国民政府垮台二、列举题:9.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在上图方框中填出:A.邓世昌壮烈殉国的地点名称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点名称三、问答题: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翻开自1840年到1919年这79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监颈彻屁埋葬旧制度。
八年级历史上册易错知识点历史是一门广博的学科,具有很高的综合性和研究价值,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过去,理解现在,预测未来。
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有些知识点是我们容易出错或混淆的。
在八年级历史上册中,下面列出了易错知识点及其正确的理解方式,希望对大家的历史学习有所帮助。
一、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是中世纪欧洲的一种社会政治制度。
在学习封建制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封建主和封建客户之间的关系是互惠互利的,而不是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
2.封建制度不是一种永久性的制度,而是因时代变化而逐渐形成和演变的。
3.封建制度中的农奴并不等同于奴隶,是一种低层农民而已。
他们也有一定的自由和权利。
二、亚洲、非洲和欧洲的经济与文化交流在历史上,亚洲、非洲和欧洲之间进行了大量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了解这些交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丝绸之路是亚欧洲之间的贸易路线,但并不仅限于中国丝绸的贸易。
2.唐朝和造纸、印刷术以及火药的发明有密切的联系。
3.13世纪的蒙古帝国统治下实行大一统管理,拉近了欧洲和亚洲之间的距离。
三、近代欧洲的文化和思想欧洲的文化和思想是近代世界的中心,学习欧洲文化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文艺复兴运动标志着欧洲文化进入了现代化时代。
2.启蒙运动提倡以理性为核心的自由思想,使欧洲文化更加开放和进步。
3.法国大革命以平等、自由和博爱为理念,成为近代欧洲的重要事件。
四、现代中国近代史学习现代中国近代史时,注意以下几点:1.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大农民起义,而不是宗教战争。
2.辛亥革命是中国 bourgeois 革命的一个重要阶段。
3.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对封建和愚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而不是一次革命运动。
以上是八年级历史上册的易错知识点及其正确理解的方式。
历史是一门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学科,学习历史需要认真思考和深度理解,只有在掌握了基本知识的同时,才能真正领略到历史文化的魅力。
初中历史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归纳在初中历史学习阶段,把握好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对考试是很有帮助的。
对于历史这门科目,只有总结好每一个相关的知识点,才能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初中历史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归纳以供大家学习参考,欢迎阅读。
中国古代史1.春秋时期的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而战国时期的孟子提出“仁政”。
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秦国李冰修都江堰。
隋朝李春修赵州桥3.秦长城的起止点—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的起止点—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4.北宋前期四川地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宋朝东京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 )。
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鼎盛时期:西汉汉武帝大一统时期。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西汉、司马迁)。
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
我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统一中国的封建王朝是:元朝(1271年,忽必烈)。
6.我国科举制度正式形成: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隋朝)。
我国殿试制度和武举形成:唐朝的武则天时期。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唐朝中期开始)完成的标志:南宋时期。
西藏成为中国正式行政区的标志:元朝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或我国封建君主集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军机处的设立(清朝雍正时期)。
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唐朝末年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北宋7.西域,指今新疆和更西的地方,而非西藏。
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的,不是汉武帝。
8.文景之治是西汉的文帝和景帝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贞观之治是唐太宗开元盛世是唐玄宗 (统治前期,唐朝达到全盛)9.①顺治帝赐封dalai喇嘛。
②康熙帝赐封班禅额尔德尼。
乾隆确立金瓶掣签制度,此后历世dalai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册封。
③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与dalai、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八年级中国近现代史易错考点1、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而不是1842年。
火烧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而不是“八国联军”。
抗击洋枪队的是“太平军”而不是“义和团”。
八国联军中的“奥”指奥匈帝国,不是奥地利。
《南京条约》是割香港岛给英国,不是割香港给英国。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
赔款2100万,不是白银而是西班牙银元,折合白银1512万两。
2、近代曾经侵略过我国首都的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7年日本侵占南京。
3、近代中外民族英雄: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李宗仁、彭德怀、华盛顿、玻利瓦尔、章西女王等,能代表本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都被称为民族英雄。
4、左宗棠收复新疆,创办福州船政局;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
5、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领导的变革,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而不是洋务运动时期。
洋务运动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端,因为洋务运动时期开始创办新式教育,如创办京师同文馆。
6、改变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三件大事:鸦片战争(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三大改造的完成(建成社会主义制度)7、“戊戌变法”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戊戌变法首先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并进行变革,否定封建政治制度。
戊戌变法受到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思想影响,伏尔泰主张民主,不反对君主,主张开明君主执政。
8、四大运动的比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时间19世纪60—90年代1898年1911年1915年开始口号自强、求富变法图强三民主义民主、科学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性质与影响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起到思想启蒙作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促进青年们走上救国救民之路相同点:都是学习西方先进文化;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后三者还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八上历史易错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在国内直接引发的事件是()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公车上书C.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D.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统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这是因为孙中山()A.第一个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第一个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团体C.第一个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第一个发动了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武装起义3.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
孙仲上先生最早提出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这主要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张()A.国共合作 B.民族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4.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
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5.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A.是一场文化运动来说的 B.作为反复辟运动来说的C.要求民主与科学来说的 D.作为反封建运动来说的6.新文化运动前期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7.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在100多年前,被英国占去的第一块领土是()A.台湾 B.香港 C.香港岛 D.澳门8.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话是指太平天国()(基训第一单元测试)A.没有先进的阶级领导 B.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9.近代名臣左宗棠提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1.五四运动之所以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原因是:CA.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B.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中国的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D.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其代表哪一阶级的利益(A)A.大地主大资产阶级B.无产阶级C.农民阶级D.资产阶级3. 周恩来是我党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
某校举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事迹展,应选取的素材是(D)①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②领导南昌起义③领导秋收起义④参与解决西安事变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4.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
下列口号、标语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②打倒列强,除军阀③誓死力争,还我青岛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②①③④D④①③②5.1895年,日本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50年后台湾摆脱日本奴役回到祖国怀抱是在(C) A.百团大战胜利后 B.平型关大捷 C.抗日战争胜利后 D.台儿庄大战后6.今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70周年,学校开展爱国主义电影观摩周活动,有以下四部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B①《孙中山》②《鸦片战争》③《火烧圆明园》④《甲午风云》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②①D.④②①③7.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有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尽管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却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它是A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太平天国运动8.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
三民主义中具体体现这一思想的是C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9.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CA.《中外纪闻》B.《民报》C.《新青年》D.《每周评论》10.二十世纪初中国居民李某有四个儿子,其工作情况表述不正确的是CA.老大在天津的外国人的工厂上班B.老二在北京外交部门工作C.老三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套房子D.老四居住在上海租界内11.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CA.参加者的阶级属性B.对中外反动势力的打击 C 对西方文明的态度 D 活动时间的长短12.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CA 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社会主义13.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八年级上册历史易错知识点历史学科的考试难免有些知识点比其他知识点更加容易出错,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八年级上册历史学科的易错知识点,提高我们的历史学科成绩。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1. 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易错点在学习历史学科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八年级上册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易错点包括:中华文明的起源、大禹治水、周朝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秦朝和西汉、三国和两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十国和宋朝、元代和明朝等。
我们需要认真地翻阅课本,理解每个时期的主要内容和事件,以此来减少错误的发生。
2. 理解历史学科的概念在学习历史学科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学科概念。
这些概念包括中华文化、帝制、封建制度、君主专制、宪政制度、科举制度等。
我们需要仔细地阅读相关的知识点,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特别是它们在历史时期的运作方式,以此避免因为概念的混淆而出现错误。
3. 历史事件的理解与记忆八年级上册历史学科中会涉及到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如秦始皇、三国时期、唐朝盛世、辽金战争等。
对于这些历史事件,我们需要仔细阅读教材,理解它们的背景、起因、过程和结果,加强对历史事件的记忆,以此避免对历史事件的理解错误。
4. 地图与图表在学习历史学科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需要查看地图和图表。
这些地图和图表往往包含了大量的历史事件、文化信息和联系。
我们需要仔细地观察和分析这些地图和图表,理解它们所传达的信息,并且需要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以此来减少地图和图表造成的错误。
总结:八年级上册历史学科的易错知识点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学科概念、历史事件和地图和图表。
在日常学习中,我们需要认真阅读历史教材、加强记忆、理解知识点,以此来提高历史学科的成绩。
⼋上历史重要知识点易错点知识的宽度、厚度和精度决定⼈的成熟度。
每⼀个⼈⽐别⼈成功,只不过是多学了⼀点知识,多⽤了⼀点⼼⽽已。
下⾯给⼤家分享⼀些关于⼋上历史重要知识点易错点,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历史重要知识点易错点11、近代史的开端是鸦⽚战争,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
2、区分洋务运动“军事”与“民⽤”企业。
军事: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近代第⼀个军事⼯业)、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上海、近代规模最⼤军事⼯业)、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福州、近代第⼀家新式造船⼚);民⽤: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湖北织布局。
3、洋务运动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4、《⾟丑亲约》(20世纪第⼀个不平等亲约)中“⾟丑”指的是签订条约的时间是1901年,不是1900年。
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具”的条款是“清政府保证严禁⼈民参加反帝活动”。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具的标志性事件是《⾟丑条约》的签订。
5、⽕烧圆明园是英法联军⽽不是⼋国联军,时间是1860年不是1856年。
但⼋国联军和英法联军都曾侵占过北京。
6、新⽂化运动属于思想上的近代化探索,近代化探索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亥⾰命、新⽂化运动。
但中国近代化思想解放运动只包括戊戌变法、⾟亥⾰命、新⽂化运动,不包括洋务运动。
7、戊戌变法中的“戊戌”指的是1898年,百⽇维新内容中最能体现这场改⾰性质的是“⿎励私⼈兴办⼯矿企业”,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标志是戊戌政变,⽽不是戊戌变法。
8、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京师同⽂馆,戊戌变法期间开设京师⼤学堂。
9、⾟亥⾰命最⼤功绩是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或推翻了清朝统治),⽽不是建⽴了资产阶级共⾟亥⾰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历史重要知识点易错点21、戊戌变法、⾟亥⾰命的书写。
2、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救运动。
洋务运动虽然向西⽅学习,但他只是学习技术,没有触动封建制度,所以是⼀次封建性质的改良运动,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是其失败的根源。
八上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易错试题河北省辛集市辛集镇第三中学侯增志试题1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的实质是()A.师夷长技以自强B.以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操作C.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D.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正确答案:B易错答案:C。
分析错因:此题易误选C。
因为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这一传统的深入人心的结论,好多同学稍一不注意就选错“C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注意题干“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只有B符合题意。
A是洋务运动的目的,D是洋务运动的客观作用。
试题2洋务运动的最大功绩是()A.它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和设备.B.它培养了科学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C.它抵制了外国势力的入侵D.它使中国开始步入近代化正确答案:D易错答案:A或B。
分析错因:有相当部分同学误选A或B,若用排除法的话非常好解决此类问题。
A选项本身描述的都是洋务运动的功绩,只不过看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A 强调的是对科技和设备的影响;B强调的是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影响。
无所为孰轻孰重,若选A必选B,同理,若选B必选A。
因为此题为单选题,故A、B都排除!C不是最大的功绩,只有D正确,从某种角度来说排除法也可以这样来运用。
试题3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的实质是()A.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B.由私人投资兴办C.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D.受外商刺激而产生正确答案:A易错答案:C。
分析错因:这种题型,题干均为课本中现成结论。
选项则是对题干的解释。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是否正确理解了题干中“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的实质”中的“近代”指的是的中国近代化。
近代化,从经济角度理解.简单的讲就是工业化,中国近代化历程.就是中国人追求工业化的历程,全面理解就是中国向工业化、资本主义化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B、D比较容易排出,好多同学误选C.“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八年级历史易错题1.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在国内直接引发的事件是()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公车上书C.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D.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统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部编版:八上历史《期末考试10个易错点》
1.最先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条约是《南京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目的是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2.在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曾经有过“同病相怜”的相同命运。
1850年一部中国人编写的系统介绍世界各地历史地理的著作传入日本,日本有识之士争相传阅,奉为海防宝鉴的著作是魏源的《海国图志》。
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是:爱国的进步的运动,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政治上挽救民族危亡,但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4.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是事件是明治维新和新文化运动。
5.洋务运动主张“自强”“求富”——戊戌变法主张“变法图强”——辛亥革命主张“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
“公车上书”的背景是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
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反封建性质来说的。
6.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都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的。
北伐战争最主要的成果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毛泽东最大的贡献是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胜利,成立新中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7.孙中山先生没有亲身参与武昌起义和北伐战争。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它推翻的是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8.在二十世纪20年代的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件事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向井冈山进军,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9.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在1949年。
10.推翻南京国民政府是在渡江战役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