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诊断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2.18 MB
- 文档页数:93
李娟,雷涛,张璐璐,王红艳,郭刚比较休息试验、冰敷试验、新斯的明试验3种方法对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的诊断效能。
对194例单纯上睑下垂并/或复视(P/D)患者均依次行3种试验方法,观察并记录患者(P/D)改善情况,其中63例确诊为OMG,统计分析3种方法对OMG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
休息试验、冰敷试验、新斯的明试验诊断OMG敏感度分别为28.57%、79.37%、61.90%,特异度分别为冰敷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休息试验(<0.05);冰敷试验的灵敏度高于新斯的明试验,但特异度低于新斯的明试验(<0.05);冰敷试验对单纯上睑下垂症状的阳性检出率大于P/D(P< 0.05);新斯的明试验对于不同症状的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异(>0.05)。
冰敷试验可作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一种便捷、敏感、安全的诊断方法,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新斯的明试验;休息试验;阳性检出率R746.1A1004-0188(2020)04-0322-03doi:10.3969/j.issn.1004-0188.2020.04.012No.4Hospital,Xi'an,Shaanxi,710004, China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rest test,ice-pack test and neostigmine test in diagnosis of ocular myasthenia gravis three test methods were performed for194patients with ptosis alone or ptosis and/or diplopia(P/D)in sequence.The of the patients(P/D)was observed and recorded.A totalof63patients with OMG.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three test methods in diagnosis of OMG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For rest test,ice-pack test and neostigmine test,the sensitivity in diagnosis of OMG was28.57%,79.37%and61.90%the specificity in diagnosis of OMG was78.63%,87.02%and94.66%respectively.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ice-pack test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rest test(<0.05).The sensitivity of ice-pack tes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eostigmine test,but the specificity was lower(<0.05).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ice-pack test for ptosis alone was higher than that for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neostigmine test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r different symptoms(>0.05).Ice-pack test can be used as aand safe diagnostic method for OMG,with good application value.ocular;myasthenia gravis;ice-pack test;neostigmine test;rest test;positive detection rate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于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受损引起。
重症肌无力疲劳试验标准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疲劳试验是一种帮助诊断和评估MG疾病严重程度的常用方法。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重症肌无力疲劳试验标准:
1. 末梢肌疲劳试验(Peripheral Muscle Fatigability Test):通过检查患者的末梢肌肌力变化来评估肌无力。
这可以通过要求患者保持重复肌肉运动(如握力测试)或持续进行特定动作(如闭眼眼球运动)来完成。
在MG患者中,肌肉疲劳的程度更快、更显著。
2. 简单疲劳试验(Simple Fatigability Test):这个试验要求患者保持特定的肌肉活动一段时间,例如伸直手臂或举起双腿。
如果在持续活动后肌肉力量明显下降,则可能是MG症状。
3. 跳跃疲劳试验(Tensilon Test):这是一项常用的诊断肌无力的试验。
在试验中,将琼脂球碱(Tensilon)注射患者体内后观察症状变化。
如果肌无力症状显著改善,则可能是MG。
4. 静脉疲劳试验(Intravenous Fatigability Test):在这个试验中,患者经历一系列静脉注射及活动,以检测肌肉疲劳及其恢复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试验仅为常见的评估MG疲劳程度的方法之一,具体的试验方法和标准可能会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判断而略有不同。
因此,在进行任何疲劳试验之前,请务必咨询医生以获得准确的诊断。
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20版)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20版)引言: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病率逐年增加。
为了提高重症肌无力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中国医疗专家经过多次研讨和讨论,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制定了2020版的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以指导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科学的治疗。
一、诊断标准:1. 病史: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常有进行性肌无力症状,疲劳易感和活动后恢复缓慢等特点。
2. 体格检查:重症肌无力患者差异较大,但大多会出现眼肌麻痹和泪液分泌减少等眼部表现,以及颈肌无力和呼吸肌无力等全身表现。
3. 神经肌肉传导检查:针对神经肌肉传导方面的检查项目,包括神经肌肉传导速度、肌肉动作电位和运动单位电活动等。
4. 免疫学检查:通过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MuSK抗体和Lrp4抗体等自身抗体的检测,可以帮助确定诊断。
二、治疗原则:1. 发病初期的治疗:在确诊后的早期,应立即给予对症治疗,抗乙酰胆碱酯酶药物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如新斯的明和吡拉西坦等。
此外,合理的运动和心理支持对于患者恢复也十分重要。
2. 疾病稳定期的治疗:在疾病进入稳定期后,除继续维持治疗控制病情外,还需考虑减少激素使用以避免副作用。
此时,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包括环孢素A、硫唑嘌呤和甲氨蝶呤等。
3. 疾病进展期的治疗:若患者在维持治疗后,仍然存在严重的肌肉无力和呼吸肌无力等症状,可能需要考虑开展其他治疗方法,如免疫吸附、静脉免疫球蛋白等。
4. 并发症的治疗:重症肌无力可伴随多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等。
因此,及时诊断并治疗这些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三、其他治疗手段:1. 物理治疗:包括物理疗法、功能锻炼等,可以改善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和肌力。
2. 急救处理:对于突然发生呼吸窘迫等急性病情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和选择性免疫吸附等治疗,以保证生命安全。
重症肌无力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重症肌无力症状,尤其是重症肌无力的早期症状,重症肌无力有什么表现?得了重症肌无力会怎样?以及重症肌无力有哪些并发病症,重症肌无力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重症肌无力常见症状:无力、眼睑下垂、面肌无力、疲劳、吞咽困难、呼吸困难*一、症状: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我国病人发病年龄以儿童期较多见,20~40岁发病者女性较多,中年以后发病者多为男性,伴有胸腺瘤的较多见。
女性病人所生新生儿,其中约10%经过胎盘转输获得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nicotiniacetylcholine receptorantibody,nAchR-Ab)可暂时出现无力症状。
少数有家族史。
起病隐袭,也有急起暴发者。
1.传统的分型:眼肌型、延髓肌型和全身型。
(1)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临床特征是受累骨骼肌肉呈病态疲劳,症状多在下午或傍晚劳累后加重,早晨和休息后减轻,呈规律的晨轻暮重波动性变化。
肌无力通常晨轻晚重,亦可多变,后期可处于不全瘫痪状态;全身肌肉并非平均受累,眼外肌最常累及,为早期症状,亦可长期局限于眼肌。
轻者睁眼无力,眼睑下垂,呈不对称性分布,额肌代偿性地收缩上提。
眼球运动受限,出现斜视和复视,重者眼球固定不动。
眼内肌一般不受影响,瞳孔反射多正常。
(2)延髓型(或球型)重症肌无力:面肌、舌肌、咀嚼肌及咽喉肌亦易受累;闭眼不全,额纹及鼻唇沟变平,笑时口角后缩肌比上唇提肌更无力,提唇露齿如怒吼状;咀嚼无力,吞咽困难,舌运动不自如;软腭肌无力,发音呈鼻音;谈话片刻后音调低沉或声嘶。
(3)全身型重症肌无力:颈肌、躯干及四肢肌也可罹病,表现抬头困难,常用手托住头颅;胸闷气短,行走乏力,不能久行;洗脸、梳头、穿衣难于支持;腱反射存在,无感觉障碍;呼吸肌、膈肌受累,出现咳嗽无力、呼吸困难,重症可因呼吸肌麻痹严重时出现肢体无力,上肢重于下肢,近端重于远端。
偶见肌萎缩。
以上分型并非绝然分隔,往往混杂存在,而以某类症状较为突出。
重症肌无力的鉴别诊断
1.伴有口咽、肢体肌无力的疾病:如肌营养不良、肌萎缩侧索硬化、神经症或甲亢引起的肌无力、其他原因引起的眼肌麻痹。
眼肌痉挛偶
见伴有轻度眼肌无力,但其眼睑闭合力弱涉及上、下眼睑。
这些疾病
根据病史、神经系统检查、电生理检查和新斯的明试验不难与MG鉴别。
mbert-Eaton综合征:多数50岁以后起病,男性多见;多伴发
肿瘤,以小细胞型肺癌最多见;主要是四肢近端的躯干肌肉无力,下肢
症状重于上肢;消瘦和易疲劳,行动缓慢。
肌肉在活动后即感到疲劳,
但如继续进行收缩则肌力反而可暂时改善;偶见眼外肌和延髓支配肌肉
受累;约1/2病例有四肢感觉异常、口腔干燥、阳萎;阳碱酯酶抑制剂对
治疗无效。
腱反射减弱但无肌萎缩现象。
而重症肌无力40岁以下女性
多见;常伴胸腺肿瘤;全身肌肉均可受累,以活动最多的肌肉受累最早;
肌无力晨轻午重,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或消失;腱反射通常不受影响;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有效。
3.药物中毒:肉毒杆菌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蛇咬伤所引起的
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用新斯的明或依酚氯铵后临床症状也会改善,但
这些疾病都有明确的病史。
其中肉毒杆菌中毒有流行病史,其毒素作
用在突触前膜,影响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功能,出现骨骼肌瘫痪;应
及时给于盐酸胍治疗,静脉注射葡萄糖和生理盐水。
重症肌无力的诊断和分型-临床执业医师重症肌无力的诊断(一)诊断标准1.根据病变主要侵犯骨骼肌药物有效等通常可确诊。
2.可疑病例通过下述检查可确诊(1)疲劳试验(试验)受累肌肉重复活动后使肌无力明显加重。
(2)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3)神经重复电刺激检查:动作电位波幅递减10%以上为阳性。
(4)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1)新斯的明试验:肌力改善为阳性。
2)腾喜龙试验:症状迅速缓解为阳性。
(二)鉴别诊断本病需与癔症和其他周围神经病或肌病鉴别,眼肌型还需与动眼神经麻痹、甲状腺疾病、眼肌型营养不良鉴别,其中特别需要注意一种癌性肌无力,常合并支气管燕麦细胞癌,对新斯的明不敏感和肌电图波幅递增为其特点。
重症肌无力的分型通常根据受累肌肉分型如下:(1)Ⅰ型:眼肌型,仅眼肌受累。
(2)ⅡA型:轻度全身型,进展缓慢,无危象,可合并眼肌受累,对药物敏感。
(3)ⅡB型:中度全身型,骨骼肌和延髓肌严重受累,无危象,药物敏感性欠佳。
(4)Ⅲ型:重症急进型,症状危重,进展迅速,数周至数月内达到高峰,胸腺瘤高发。
可发生危象,药效差,常需气管切开或辅助呼吸,死亡率高。
(5)Ⅳ型:迟发重症型,症状同Ⅲ型,从Ⅰ类发展为ⅡA、ⅡB 型,经2年以上的进展期逐渐发展而来。
其他类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1)新生儿重症肌无力。
(2)先天性重症肌无力。
本病病情变化快,可因情绪、外伤、感染、过劳、手术或一些药物而诱发加重引起危象。
临床上把危象分为三类:①肌无力性危象(新斯的明不足性危象)②胆碱能危象(新斯的明过量性危象)③反拗性危象(新斯的明缺乏敏感性危象)。
重症肌无力眼肌型诊断标准嘿,咱今天就来好好聊聊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的诊断标准这事儿。
你说这眼睛啊,那可是咱看世界的窗户呢,要是它出了问题,那可真像窗户被糊上了一层纸,模模糊糊的多难受呀!一般来说呢,如果你的眼皮老是耷拉着,感觉睁不开眼,就像那没了劲儿的窗帘拉不上去一样,可别不当回事儿呀!这说不定就是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的一个表现呢。
还有啊,如果你的眼球转动不灵活了,看东西都不能随心所欲地转动眼珠子,就好像那车轮子卡壳了似的,那也得留个心眼儿啦。
再就是,你发现自己看东西重影了,一个东西看成俩,哎呀,这多别扭呀,就跟戴了个哈哈镜似的,那也得警惕起来呀!你想想,要是你每天都得面对这样的情况,那得多闹心呀!那怎么确定是不是重症肌无力眼肌型呢?咱得综合好多方面来看呢。
医生会详细地问你的情况,啥时候开始这样的呀,症状是越来越严重了还是时好时坏呀,就像侦探破案一样,得把来龙去脉都搞清楚。
然后还会让你做一些检查呢,比如新斯的明试验。
这就好像是给眼睛来个小测试,看看它到底还有多少“能量”。
肌电图检查也少不了呀,这就像是给眼睛的肌肉做个体检,看看它们是不是正常工作呢。
还有呀,血液检查也很重要呢,看看身体里的一些指标是不是有异常。
你说咱的眼睛多重要呀,要是它出了问题,那生活得多不方便呀!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些症状,一旦发现不对劲,就得赶紧去找医生,让专业的人来帮咱判断。
咱可不能等呀,等得越久,这病情说不定就越严重了呢。
就像那小火苗,不及时扑灭,可能就变成大火啦!所以呀,大家都要好好爱护自己的眼睛,要是有啥异常,别嫌麻烦,赶紧去医院瞧瞧。
别等到眼睛都快睁不开了才着急,那时候可就晚啦!咱得让自己的眼睛一直炯炯有神,才能更好地看这美丽的世界呀,对吧?。
重症肌无力诊断标准重症肌无力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患者表现出部分或全身肌肉无力、疲劳等症状,这些症状在适当休息后会有所缓解,但经过适当运动后会加重。
此外,患者的受累肌肉在活动后出现疲劳无力,特征性表现为肌无力“晨轻暮重”的波动现象。
通过肌电图检查,观察低频重复刺激下肌肉波幅是否递减,如果出现波幅递减的情况,可能说明患有重症肌无力。
此外,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新斯的明试验结果通常为阳性,即注射新斯的明后,患者在短时间内肌无力的症状有所改善。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ACh受体抗体浓度明显升高。
此外,通过乙酰胆碱抗体检查,可以发现乙酰胆碱传递神经和肌肉之间的重要递质出现异常。
疲劳试验和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结果阳性。
请注意,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具体诊断需由专业医生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如果出现疑似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早期治疗和管理。
一些区别。
病因: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体内的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突变,从而导致肌肉收缩无力。
而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自身抗体介导的突触后膜抗乙酰胆碱受体损害有关。
症状:肌营养不良患者比较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肌肉无力、萎缩、走路慢、脚尖着地、易跌跤等。
重症肌无力患者较为常见的症状为易疲劳、眼睑下垂、复视、抬头困难等。
治疗方法:肌营养不良症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进行对症治疗和康复训练。
而重症肌无力则需要通过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胸腺切除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预后:肌营养不良症的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部分患者可能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积极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可以改善症状。
而重症肌无力的预后与治疗时机、个体差异和治疗方法等因素有关,早期治疗和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
如果出现疑似肌无力和肌营养不良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早期治疗和管理。
神经内科学重症肌无力早期症状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我国病人发病年龄以儿童期较多见,20~40岁发病者女性较多,中年以后发病者多为男性,伴有胸腺瘤的较多见。
女性病人所生新生儿,其中约10%经过胎盘转输获得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nicotiniacetylcholine receptorantibody,nAchR-Ab)可暂时出现无力症状。
少数有家族史。
起病隐袭,也有急起暴发者。
1.传统的分型:眼肌型、延髓肌型和全身型。
(1)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临床特征是受累骨骼肌肉呈病态疲劳,症状多在下午或傍晚劳累后加重,早晨和休息后减轻,呈规律的晨轻暮重波动性变化。
肌无力通常晨轻晚重,亦可多变,后期可处于不全瘫痪状态;全身肌肉并非平均受累,眼外肌最常累及,为早期症状,亦可长期局限于眼肌。
轻者睁眼无力,眼睑下垂,呈不对称性分布,额肌代偿性地收缩上提。
眼球运动受限,出现斜视和复视,重者眼球固定不动。
眼内肌一般不受影响,瞳孔反射多正常。
(2)延髓型(或球型)重症肌无力:面肌、舌肌、咀嚼肌及咽喉肌亦易受累;闭眼不全,额纹及鼻唇沟变平,笑时口角后缩肌比上唇提肌更无力,提唇露齿如怒吼状;咀嚼无力,吞咽困难,舌运动不自如;软腭肌无力,发音呈鼻音;谈话片刻后音调低沉或声嘶。
(3)全身型重症肌无力:颈肌、躯干及四肢肌也可罹病,表现抬头困难,常用手托住头颅;胸闷气短,行走乏力,不能久行;洗脸、梳头、穿衣难于支持;腱反射存在,无感觉障碍;呼吸肌、膈肌受累, 出现咳嗽无力、呼吸困难,重症可因呼吸肌麻痹&继发吸入性肺炎可导致死亡。
偶心肌受累可突然死亡,平滑肌和膀胱括约肌一般不受累;严重时出现肢体无力, 上肢重于下肢, 近端重于远端。
偶见肌萎缩。
以上分型并非绝然分隔,往往混杂存在,而以某类症状较为突出。
本病病程稽延,其间可缓解、复发或恶化。
感冒、腹泻、激动、过劳及月经、分娩或手术等常使病情加重,甚至出现危象危及生命。
奎宁, 奎尼丁, 普鲁卡因酰胺, 青霉胺, 心得安, 苯妥英, 锂盐, 四环素及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可加重症状,避免使用。
2024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要点(全文)摘要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在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后膜中存在针对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抗体,从而损害肌肉收缩,并导致患有该疾病的患者出现各种肌肉缺陷,包括眼睑下垂、视力模糊或复视、呼吸急促、吞咽困难、四肢无力。
重症肌无力被称为老年男性和年轻女性的疾病,但与全球情况相反,在印度,重症肌无力在男性中占主导地位,比例为2.70:1。
虽然这种疾病已经研究了几个世纪,但我们仍然无法找到疾病的真正原因及其病理生理学。
但是,分子生物学和诊断工具的最新进展使我们能够确定许多药物治疗和早期诊断的靶点。
因此,改善了患者的发病率和生活质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该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肌肉障碍,免疫障碍,治疗引言免疫力是人体抵抗生物或非生物病原体的攻击及其有害影响表达的能力。
因此,免疫通过对抗、中和和清除这些病原体,来维持人体的完整性和功能。
一个由屏障、器官、细胞成分和分子组成的复杂网络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免疫系统。
抗体是由病原体侵入人体时特殊细胞产生的。
但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这些抗体开始攻击自身的细胞,导致各种免疫介导的疾病。
这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个例子是重症肌无力(MG)。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疾病,由攻击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NMJ)中的烟碱(胆碱能)受体或在神经肌肉接头信号传导中起作用的其他蛋白质(突触后膜中的功能相关分子)的自身抗体引起。
在美国,重症肌无力(MG)的患病率每100,000 人中增加了约20 人。
患病率和发病率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MG导致无痛性肌无力和自发性肌肉疲劳,这是唯一的疾病表现。
1672年,Thomas Willis首次在医学上记录了重症肌无力,当时他指出患者患有一种罕见的疾病,其特征是肌肉疲劳,尤其是四肢肌肉疲劳,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疲劳会缓慢增加。
Dale、Otto Loewi和Feldberg 对乙酰胆碱在神经肌肉接头的运动终板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这在重症肌无力的病理生理学、诊断和管理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三种方法诊断儿童重症肌无力*导读:重症肌无力是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因为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要想及时的对儿童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治疗,首先应该确定患者的病情,接下来主要介绍的是诊断儿童重症肌无力的三种常见方法。
重症肌无力是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因为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典型的临床特征:受累骨骼肌的易疲劳性和没有力气,经过休息或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后症状减轻或消失。
一、重复神经电刺激(RNS)阳性:采用肌电图仪,检测面、尺和正中神经。
刺激频率为1、2、3、10和20Hz,持续时间为3s。
结果判断以第5波与第1波相比,波幅衰减如大于或等于10%定为阳性。
二、AchR-Ab检测阳性,AchR-Ab阳性对MG诊断有重要意义,但结果阴性亦不能排除本病。
JMG患儿AchR-Ab阳性率为33%,可能与小儿眼肌型居多及症状轻有关。
三、甲基硫酸新斯的明药物试验阳性:每次 0.04mg/kg,肌肉注射。
新生儿0.1-0.15mg,儿童常用量0.25-0.50mg,最大量小于等于1.00mg,观察30min肌力改善为阳性。
也可用腾喜龙0.2mg/kg肌肉注射,1min内肌力改善,作用持续不到5min;因该药物作用时间短,小儿哭闹不易观察,所以不适用于婴幼儿,适用于重症MG或肌无力危象患儿。
在药物试验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副交感刺激症状时,可用硫酸阿托品0.01mg/kg,肌肉注射。
在对儿童重症肌无力进行以上几种诊断的时候应该到正规的医院进行,主要是为了防止误诊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