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信部公示5G频段,无线频谱那些事(附无线通信频率表)
- 格式:pdf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24
三大运营商2G-5G频率分配表2018年12月6日,工信部公布了运营商5G试验频率。
同时也对三大运营商2G/3G/4G频率(见表一)做了适当调整。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的2G/3G/4G/5G频率分配情况如下(根据网络搜集整理):表一,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原2G/3G/4G频率表:表二,调整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2G/3G/4G/5G频率表:说明:1、2018年4月3日,工信部向中国移动发放FDD运营牌照,允许中国移动在892-904/937-949MHz频段开展FDD业务。
同时工信部对中国移动的FDD业务的应用范围做了限定,仅限在县及县以下区域开展,城市区域仅开展NB-IoT业务。
同时,工信部要求中国移动加快进行900MHz频段的腾退工作,并将腾退904-909/949-954MHz的2×5MHz频率资源分配至中国联通,用于加大支持中国联通4G网络和蜂窝物联网的发展。
2、2018年12月6日,三大运营商已经获得全国范围5G中低频段试验频率使用许可。
具体频谱划分如下:中国电信获得3400MHz-3500MHz共100MHz带宽的5G试验频率资源;中国联通获得3500MHz-3600MHz共100MHz带宽的5G试验频率资源;中国移动获得2515MHz-2675MHz、4800MHz-4900MHz频段的5G试验频率资源,其中2515-2575MHz、2635-2675MHz和4800-4900MHz频段为新增频段,2575-2635MHz频段为重耕中国移动现有的TD-LTE(4G)频段。
3、联通集团表示将于2019年3月31日前,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停止使用2555-2575MHz频率,该频率由工信部收回(已由工信部划拨给中国移动5G试验频率)。
4、中国电信表示将于2019年3月31日前,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停止使用2635-2655MHz频率,该频率由工信部收回(已由工信部划拨给中国移动5G试验频率)。
全球各地5G频谱分配情况如何?最全无线通信频率分配表先看看无线电信号的频谱如何划分:1、5G NR3GPP已指定5G NR 支持的频段列表,5G NR频谱范围可达100GHz,指定了两大频率范围:①Frequency range 1 (FR1):就是我们通常讲的6GHz以下频段•频率范围:450MHz - 6.0GHz•最大信道带宽100MHz②Frequency range 2 (FR2):就是毫米波频段•频率范围:24.25GHz - 52.6GHz•最大信道带宽400MHz5G NR支持16CC载波聚合。
由于5G NR定义了灵活的子载波间隔,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对应不同的频率范围,具体如下:5G NR频段分为:FDD、TDD、SUL和SDL。
SUL和SDL为辅助频段(Supplementary Bands),分别代表上行和下行。
与LTE不同,5G NR频段号标识以“n”开头,比如LTE的B20(Band 20),5G NR称为n20。
频谱优缺点。
FR1的优点是频率低,绕射能力强,覆盖效果好,是当前5G的主用频谱。
FR1主要作为基础覆盖频段,最大支持100Mbps的带宽。
其中低于3GHz的部分,包括了现网在用的2G、3G、4G的频谱,在建网初期可以利旧站址的部分资源实现5G网络的快速部署。
FR2的优点是超大带宽,频谱干净,干扰较小,作为5G后续的扩展频率。
FR2主要作为容量补充频段,最大支持400Mbps的带宽,未来很多高速应用都会基于此段频谱实现,5G高达20Gbps的峰值速率也是基于FR2的超大带宽。
目前3GPP已指定的5G NR频段具体如下:FR1 (450 MHz–6000MHz):FR2:如上图所示,5G NR包含了部分LTE 频段,也新增了一些频段。
目前,全球最有可能优先部署的5G频段为n77、n78、n79、n257、n258和n260,就是3.3GHz-4.2GHz、4.4GHz-5.0GHz和毫米波频段26GHz/28GHz/39GHz。
5G频率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作为未来通信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其频率选择对于整个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频率是指电磁波的振荡频率,不同频率的特点和用途各有不同。
5G技术使用的频率范围广泛,包括以下几个重要频段:低频段低频段主要指600MHz-1GHz范围内的频率,这个频段有着良好的穿透能力和覆盖范围,能够在室内和城市中提供较好的覆盖和信号稳定性。
在5G中,低频段主要用于提供广域覆盖和基础通信服务,确保信号的稳定传输。
中频段中频段大致在2-6GHz范围内,这个频段的特点是能够提供较高的传输速率和容量,适合在城市等密集区域中使用。
5G技术中的中频段频率被广泛应用于提供高速数据传输和大容量服务,满足用户对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需求。
高频段高频段通常指30GHz以上的频率,这个频段拥有非常高的传输速率和带宽,适合用于提供超高速的通信体验,支持更多高密度连接设备。
5G技术在高频段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支持物联网应用、工业自动化等需求,能够提供更稳定、低延迟的通信服务。
毫米波频段毫米波频段属于高频段的一部分,通常指30GHz-300GHz的频率范围。
毫米波的特点是传输速率极高,但穿透能力差,覆盖范围有限。
5G技术中毫米波频段被视为未来发展趋势,可以提供超高速的数据传输和大容量服务,适用于高速移动通信和特殊场景的需求。
5G频率的优势5G技术在使用不同频率的同时,能够充分发挥各频段的优势,提供更稳定、更快速、更高容量的通信服务。
低频段保证了覆盖广泛和稳定性,中频段满足了大容量高速传输的需求,高频段和毫米波频段提供了超高速和大容量的特殊应用支持。
综上所述,5G技术中的频率选择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不同频段的应用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不同用途的通信需求,构建起更加完善和多样化的通信网络。
未来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频率资源的合理利用将会成为网络建设和优化的关键之一。
5g频率划分标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5G通信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作为下一代通信技术,5G具备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连接密度,将在各个领域带来巨大的变革。
而为了保证5G通信的稳定和高效,对频率资源的合理划分成为关键。
本文将介绍5G频率划分的标准。
一、频谱管理概述频谱是无线通信的重要资源,对于实现高效的通信传输至关重要。
频谱资源有限,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分配。
频谱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科学有效的规划和划分,以满足各种无线通信系统的需求,避免干扰和频谱浪费,确保频谱资源的充分利用。
二、3G和4G频段划分在5G出现之前,已经有了3G和4G的频段划分标准。
3G主要使用了1.8GHz、2.1GHz和2.6GHz等频段,而4G则采用了2.3GHz、2.6GHz和3.5GHz等频段。
这些频段的划分基于运营商和国家的规划,以及对频谱效能、传输距离和容量等因素的考虑。
三、5G频段划分随着5G的到来,对频段的划分也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和规划。
5G的频段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低频段低频段包括600MHz、700MHz和800MHz等频段,主要适用于广域覆盖和室内信号增强。
低频段的传输距离较远,穿透能力较强,但传输速率相对较低。
2. 中频段中频段包括2.5GHz、3.5GHz和4.9GHz等频段,适用于城市室外广覆盖和室内高容量。
中频段可以提供较高的传输速率和容量,相对于低频段而言,覆盖范围较小,穿透能力相对较弱。
3. 高频段高频段包括24GHz、28GHz和39GHz等频段,适用于大容量、小覆盖区域和室内高速率应用。
高频段的传输速率非常高,但覆盖范围非常有限,穿透能力更弱。
四、频段划分的原则在进行5G频段划分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 频段兼容性为了保证5G的兼容性,必须充分考虑与现有3G和4G频段的兼容性。
一方面,可以利用现有频段进行5G通信,提高频段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也需要在新的频段中确保与现有技术系统的互操作性。
5g的工作频段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工作频段是指5G信号中所使用的频率范围。
5G网络中的工作频段主要分为三个频段:低频、中频和高频。
低频主要用于室内覆盖和室外大范围覆盖,中频主要用于城市和郊区,高频主要用于城市中心区和高密度地区。
具体来说,低频主要包括600MHz到900MHz频段,中频主要包括2.4GHz到4.2GHz频段,高频主要包括24GHz到86GHz频段。
不同的频段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部署。
目前,5G网络的商用主要使用的是中频和高频频段,以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
但是,高频频段的覆盖范围较小,需要更多的基站和天线来实现覆盖,而且信号强度易受到建筑物、树木等遮挡影响。
因此,在5G网络建设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作频段,以实现最佳的网络覆盖和性能。
- 1 -。
工信部拟为5G启动毫米波频谱:24.75-27.5GHz、37-42.5GHz频段入围今日,工信部公开征集在毫米波频段规划第五代国际移动通信系统(5G)使用频率的意见。
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工信部拟为5G启动毫米波频谱:24.75-27.5GHz、37-42.5GHz频段入围工信部称,5G系统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宽带中国”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
频率规划对5G系统技术研发和应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毫米波频段将为5G系统重要工作频段。
为科学、合理进行5G 系统频率规划,现公开征集24.75-27.5GHz、37-42.5GHz或其他毫米波频段5G 系统频率规划的意见。
近两年我国在5G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工信部也加快了5G频率的规划。
前不久,工信部刚刚明确5G部署的初始频段——3300-3600MHz和4800- 5000MHz。
今年我国正式开展5G网络第二阶段测试工作,根据中国的5G推进主导机构——IMT-2020(5G)推进组的规划,我国将于2018年进行大规模试验组网,并在此基础上于2019年启动5G网络建设,最快2020年正式商用5G网络。
我国IMT-2020(5G)推进组确定的时间节点,基本和其他国家的时间节点同步。
目前,全球5G呈现加快发展态势。
在关键的频谱上,5G研发试验首先将部署的是低频段。
据了解,5G的频谱分为6GHz以下频段和6GHz以上频段(高频段),其中6GHz以下频段包括了目前移动通信的频段及3GHz至6GHz频段,高频段主要集中在30GHz、40GHz、70GHz以及80GHz附近。
在频谱规划上,各个国家重点有所不同。
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着力。
一张图看懂5G,附中国5G频谱分配详情2019年6月6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四家正式获得5G商用牌照,5G发牌一年时间,各大运营商已经在多个城市完成重点区域5G覆盖。
作为通信行业的从业者,你真的看懂5G了吗?用一张思维导图看懂5G(cr:鲜枣课堂)5G频谱分配情况当各大运营商所分配到的5G频谱不同,是否会存在信号覆盖、强度的差异呢?现在一起来看看国内四大运营商5G频谱分配情况:中国移动:在2.6G H z频段上拥有2515-2675M H z的160M带宽,其中2515~2615M H z(100M H z)用于部署5G,2615-2675M H z(60M H z)将用于部署4G。
中国移动还拥有4800-4900M H z(100M H z)的5G频段,或将用于5G补热、专网等。
中国电信:3.5GH z频段(3400M H z-3500M H z)中国联通:3.5GH z频段(3500M H z-3600M H z)中国广电:4.9GH z频段(4900M H z-5000M H z)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广电共同使用:3.3GH z频段(3300M H z-3400M H z)其中,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5G频段是连续的,两家已宣布将基于3400M H z-3600M H z连续的200M H z带宽共建共享5G无线接入网。
中国移动和中国广电也已宣布共享2.6G H z频段5G网络,并按1:1比例共同投资建设700M H z5G无线网络,共同所有并有权使用700M H z5G无线网络资产。
最后,看看全球5G总体频谱资源有哪些:在3GP P协议中,5G的总体频谱资源可以分为以下两个F R(F r e qu e n c y R a n ge)。
F R1:450M H z –6000M H zS u b6G频段,也就是我们说的低频频段,是5G的主用频段;其中3G H z以下的频率我们称之为s u b3G,其余频段称为C-b a n d。
工信部公布5G频谱规划:中国首推中频段5G商用
佚名
【期刊名称】《网信军民融合》
【年(卷),期】2017(000)006
【摘要】发布时间:2017年11月17日11月15日,工业与信息化部官网发布《关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使用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频段相关事宜的通知》。
工信部官方微信介绍,本次发布的中频段5G系统频率使用规划,能够兼顾系统覆盖和大容量的基本需求,是我国5G系统先期部署的主要频段。
目前,国内低频段资源此前已分配完毕,运营商手中
【总页数】1页(P81-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9.5
【相关文献】
1.中国移动:继推动中低频段5G商用后再推动毫米波商用能力 [J], 程琳琳
2.工信部:中国加快5G商用已具备坚实基础 [J], ;
3.工信部再为5G商用“添柴”:适时发布5G毫米波频段频率规划 [J], ;
4.中国工信部向四运营商发放5G商用牌照 [J],
5.工信部副部长:中国加快5G商用已具备坚实基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g频段对应频率范围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它的频段对应了一定的频率范围。
本文将以5G频段对应频率范围为标题,探讨5G频段的特点和应用。
1. 3.3GHz-4.2GHz频段3.3GHz-4.2GHz频段是5G中的低频段,具有较好的穿透能力和广覆盖性。
这一频段适用于城市室内和室外的广域覆盖,能够提供稳定的宽带连接。
在这个频段上,5G网络可以为用户提供高速的互联网接入,支持高清视频、在线游戏等应用。
同时,这一频段也适用于物联网设备的连接,为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支持。
2. 24.25GHz-27.5GHz频段24.25GHz-27.5GHz频段是5G中的中频段,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和较低的延迟。
这一频段的特点使得它适用于高速移动通信场景,如高速列车、汽车、船舶等交通工具。
在这个频段上,5G网络可以实现超高速的数据传输,为车联网、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3. 37GHz-43.5GHz频段37GHz-43.5GHz频段是5G中的高频段,具有较大的带宽和较低的传输延迟。
这一频段适用于大容量的数据传输和高密度的连接,可以支持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应用。
在这个频段上,5G网络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视频传输和多用户同时连接的能力,为娱乐、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提供了可能。
4. 48.25GHz-52.6GHz频段48.25GHz-52.6GHz频段是5G中的毫米波频段,具有极高的传输速率和极低的传输延迟。
这一频段适用于超高速的数据传输和大容量的连接需求。
在这个频段上,5G网络可以实现超高清视频的实时传输、大规模的物联网设备连接等。
同时,这一频段的频率较高,传输距离较短,适用于高密度城区的覆盖,为智慧城市、智能工厂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5G频段对应的频率范围覆盖了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低频段适用于广域覆盖和物联网连接,中频段适用于高速移动通信,高频段适用于大容量数据传输和高密度连接,而毫米波频段则适用于超高速的数据传输和大容量连接需求。
全球各地5G频谱分配情况如何?最全无线通信频率分配表
先看看无线电信号的频谱如何划分:
1、5G NR
3GPP已指定5G NR 支持的频段列表,5G NR频谱范围可达100GHz,指定了两大频率范围:
①Frequency range 1 (FR1):就是我们通常讲的6GHz以下频段
•频率范围:450MHz - 6.0GHz
•最大信道带宽100MHz
②Frequency range 2 (FR2):就是毫米波频段
•频率范围:24.25GHz - 52.6GHz
•最大信道带宽400MHz
5G NR支持16CC载波聚合。
由于5G NR定义了灵活的子载波间隔,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对应不同的频率范围,具体如下:
5G NR频段分为:FDD、TDD、SUL和SDL。
SUL和SDL为辅助频段(Supplementary Bands),分别代表上行和下行。
与LTE不同,5G NR频段号标识以“n”开头,比如LTE的B20(Band 20),5G NR称为n20。
目前3GPP已指定的5G NR频段具体如下:
FR1 (450 MHz–6000MHz):。
5G新无线通信技术(5G NR)使用了多个频谱范围来支持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5G NR频谱范围:
低频频谱(Sub-1 GHz):这个频谱范围主要包括700 MHz、800 MHz和900 MHz等低频段。
它具有良好的穿透能力和广阔的覆盖范围,适用于广域物联网(Wide Area IoT)和远程农村地区的覆盖。
中频频谱(1 GHz - 6 GHz):这个频谱范围包括了主要的LTE频段,如1.8 GHz、2.1 GHz和2.6 GHz等。
在5G中,这些频段可以继续用于提供广泛的移动宽带覆盖和容量需求。
毫米波频谱(24 GHz - 100 GHz):这个频谱范围包括了高频段,如24 GHz、28 GHz、39 GHz 和60 GHz等。
毫米波频谱具有很高的带宽和传输速度,适用于提供高容量和超高速数据传输,但其覆盖范围相对较小,需要更多的基站密度。
中高频频谱(6 GHz - 24 GHz):这个频谱范围位于中频和毫米波之间,包括了14 GHz、18 GHz 和23 GHz等频段。
这些频段可以提供较高的容量和较广的覆盖范围,适用于城市和密集区域的5G部署。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的5G NR频谱分配和使用可能因国家、地区和运营商而有所不同。
各个国家和地区会根据自身的频谱政策和规划来确定5G的频段分配。
中国无线电频率分配表1.频段划分及主要用途
2.我国陆地移动无线电业务频率划分
3.业余无线电通信频率使用划分表
*共用为业余业务作为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共用频段;专用为业余业务作为专用频段;次要为业余作为次要和其他业务共用频段。
其中2-9或12可用于自然灾害通讯;160MHz-162MHz为气象频段。
4.无绳电话使用频率划分表一
5.无绳电话使用频率划分表二
*表一为我国无委会1985年制定,表二为1992年制定。
规定无绳电话频道间隔为25KHz,座机发射功率不得超过50mW,手机发射功率不得超过20mW。
发射类别为F3E;F1D;G3E.
6.广播及电视频率划分表
7.玩具无线电遥控及通信频率表
*通信设备发射类别:H1A;R1A;J1A;A1A;F1A;H3E;R3E;J3E;A3E;F3E.
8.发射特性国际代号说明。
高频5G频率范围1. 引言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5G技术将带来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更大的网络容量以及更好的连接稳定性。
其中,高频5G频率范围是实现这些目标之一。
2. 5G频谱分配在进行高频5G频率范围的讨论之前,我们需要了解5G频谱分配情况。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5G频谱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类别:低频、中频和高频。
•低频:包括600 MHz至900 MHz范围内的无线电波段。
这些波段具有良好的穿透能力和广覆盖性,但传输速率相对较低。
•中频:包括2.4 GHz至6 GHz范围内的无线电波段。
这些波段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和较好的覆盖性能。
•高频:包括24 GHz至100 GHz范围内的无线电波段。
这些波段具有极高的传输速率潜力,但覆盖范围相对较小。
3. 高频5G频率范围的意义高频5G频率范围的引入将带来以下几个重要的意义:3.1 增加网络容量由于高频波段具有较大的带宽,可以同时支持更多的用户和设备连接。
这将极大地增加网络容量,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需求。
3.2 提供超高速数据传输高频波段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潜力,可以提供更快的下载和上传速度。
这对于实时视频流、大规模数据传输和虚拟现实等应用来说至关重要。
3.3 支持低延迟通信在高频5G网络中,数据传输时间将被大大缩短,从而实现低延迟通信。
这对于需要实时响应和互动性强的应用领域(如自动驾驶、远程手术)来说至关重要。
3.4 推动创新应用高频5G频率范围将为创新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例如,智能城市、物联网、智能工厂等领域将能够充分利用高速、低延迟的5G网络。
4. 高频5G频率范围的挑战尽管高频5G频率范围具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4.1 传输距离受限由于高频波段的特性,其传输距离相对较短。
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基站来提供覆盖,并增加网络建设成本。
4.2 穿透能力较差高频波段对于建筑物和障碍物的穿透能力较差,信号衰减较快。
无线电频率划分表无线电频率划分表(KHz)一(9-5730KHz)1: 9以下,不划分2: 9-14,无线电导航3: 14-19.95,固定,水上移动4: 19.95-20.05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中心频率20KHz)5: 20.05-70,固定,水上移动6: 70-95,固定,水上移动,无线电导航7: 95-105,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中心频率100KHz),无线电导航8: 105-160,固定,水上移动,无线电导航9: 160-200,固定,航空无线电导航10: 200-285,航空无线电导航11: 285-315,水上无线电导航(无线电标航),(航空无线电导航) 12: 315-325,航空无线电导航,水上无线电导航(无线电标航) 13: 325-405,航空无线电导航,(航空移动)14: 405-415,无线电导航15: 415-495,水上移动(航空无线电导航)16: 495-505,移动(遇险和呼叫)17: 505-526.5,水上移动,航空无线电导航18: 526.5-535,广播,航空无线电导航19: 535-1606.5,广播20: 1606.5-1800,固定,移动,无线电导航21: 1800-2000,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无线电导航,业余22: 2000-2065,固定,移动,无线电导航23: 2065-2107,水上移动24: 2107-2170,固定,移动,无线电导航25: 2170-2173.5,水上移动26: 2173.5-2190.5,移动(遇险和呼叫)27: 2190.5-2194,水上移动28: 2194-2300,固定,移动29: 2300-2495,固定,移动,广播30: 2495-2505,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中心频率2500KHz) 31: 2505-2850,固定,移动32: 2850-3155,航空移动33: 3155-3200,固定,移动34: 3200-3230,固定,移动,业余35: 3230-3400,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广播36: 3400-3500,航空移动37: 3500-3900,固定,移动,业余38: 3900-3950,广播,航空移动39: 3950-4000,固定,广播40: 4000-4063,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41: 4063-4438,水上移动42: 4438-4650,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43: 4650-4750,航空移动44: 4750-4850,固定,广播,陆地移动45: 4850-4995,固定,陆地移动,广播46: 4995-5005,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中心频率5000KHz)47: 5005-5060,固定,广播48: 5060-5450,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49: 5450-5480,固定,航空移动,陆地移动50: 5480-5730,航空移动无线电频率划分表(KHz)二(5730-21850KHz)51: 5730-5950,固定,移动52: 5950-6200,广播53: 6200-6525,水上移动54: 6525-6765,航空移动55: 6765-7000,固定,(陆地移动)56: 7000-7100,业余57: 7100-7300,广播58: 7300-8100,固定,陆地移动除外59: 8100-8195,固定,水上移动60: 8195-8815,水上移动61: 8815-9040,航空移动62: 9040-9500,固定63: 9500-9900,广播64: 9900-9995,固定65: 9995-10005,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中心频率10000KHz) 66: 10005-10100,航空移动67: 10100-10150,固定,(业余)68: 10150-11175,固定,(移动)69: 11175-11400,航空移动70: 11400-11650,固定71: 11650-12050,广播72: 12050-12230,固定73: 12230-13200,水上移动74: 13200-13360,航空移动75: 13360-13410,固定,射电天文76: 13410-13600,固定,(移动)77: 13600-13800,广播78: 13800-14000,固定,(移动)89: 14000-14250,业余80: 14250-14350,业余,固定81: 14350-14990,固定,(移动)82: 14990-15010,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中心频率15000KHz) 83: 15010-15100,航空移动84: 15100-15600,广播85: 15600-16360,固定86: 16360-17410,水上移动87: 17410-17550,固定88: 17550-17900,广播89: 17900-18030,航空移动90: 18030-18068,固定91: 18068-18168,业余,固定92: 18168-18780,固定93: 18780-18900,水上移动94: 18900-19680,固定95: 19680-19800,水上移动96: 19800-19990,固定97: 19990-20010,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中心频率20000KHz) 98: 20010-21000,固定,(移动)99: 21000-21450,业余100: 21450-21850,广播无线电频率划分表(MHz)三(21.85-401MHz)101: 21.850-21.870,固定102: 21.870-21.924,航空固定104: 22.000-22.855,水上移动105: 22.855-23.000,固定106: 23.000-23.200,固定,(移动)107: 23.200-23.350,航空固定,航空移动108: 23.350-24.000,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109: 24.000-24.890,固定、陆地移动110: 24.890-24.990,业余,固定111: 24.990-25.010,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中心频率25000) 112: 25.010-25.07,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113: 25.07-25.21,水上移动114: 25.21-25.55,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115: 25.55-25.60,射电天文,移动(航空移动除外)116: 25.60-25.67,射电天文117: 25.67-26.10,广播118: 26.10-26.175,水上移动119: 26.175-27.50,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120: 27.50-2800,气象辅助,固定,移动121: 28.00-29.70,业余,移动122: 29.70-37.75,固定,移动123: 37.75-38.25,固定,移动,射电天文124: 38.25-48.50,固定,移动125: 48.50-64.50,广播126: 64.50-72.50,固定,移动,广播127: 72.50-74.60,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128: 74.60-75.40,无线电导航129: 75.40-76.00,固定,移动130: 76.00-108.0,广播131: 108.0-117.975,航空无线电导航132: 117.975-136.0,航空移动134: 137-138,空间(气象辅助)(空-地),空间(空-地),固定,移动135: 138-144,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136: 144-146,业余137: 146-148,固定,移动,业余138: 148-149.9,固定,移动139: 149.9-150.05,空间(无线电导航)140: 150.05-156.765,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141: 156.765-156.8375,水上移动(遇险和呼叫)142: 156.8375-167,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143: 167-223,广播,(固定),(移动)144: 223-235,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145: 235-328.6,航空移动,(无线电定位)146: 328.6-335.4,航空无线电导航147: 335.4-399.9,固定,移动,空间,(无线电定位)148: 399.9-400.05,空间(无线电导航)149:400.05-400.15,空间(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中心频率400.10MHz)150:400.15-401,气象辅助,空间(气象辅助)(空-地),空间(空-地),无线电定位无线电频率划分表(MHz)表四(401-7900MHz)151:401-402,气象辅助,空间(空-地),空间(气象辅助)(地-空),(固定),(无线电定位)152: 402-403,气象辅助,空间(气象辅助)(地-空),(固定),(无线电定位),(移动)153: 403-406,气象辅助,(固定),(无线电定位),移动(航空移动除外) 154: 406-406.1,空间(移动)(地-空)155: 406.1-410,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射电天文156: 410-420,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无线电定位,空间158: 450-460,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航空无线电导航)159: 460-470,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空间160: 470-566,广播161: 566-606,固定,移动,无线电导航,无线电定位162: 606-798,广播163: 798-960,固定,移动,广播,无线电定位164: 960-1215,航空无线电导航165: 1215-1240,无线电定位,无线电导航166: 1240-1300,无线电定位,无线电导航,(业余)167: 1300-1400,无线电定位,无线电导航168: 1400-1427,射电天文,空间169: 1427-1535,固定,移动,空间,(无线电定位)170: 1535-1544,航空无线电导航,空间(水上移动)(空-地)171: 1544-1545,空间(移动)(空-地)(遇险和安全操作)172: 1545-1559,航空无线电导航,空间(无线电导航)(空-地)173: 1559-1610,航空无线电导航,空间(无线电导航0(空-地)174: 1610-1626.5,航空无线电导航175: 1626.5-1645.5,空间(水上移动)(地-空)176: 1645.5-1646.5,空间(移动)(地-空)(遇险和安全操作)177: 1646.5-1660,空间(航空移动)(地-空)178: 1660-1660.5,空间(航空移动)(地-空),射电天文179:1660.5-1668.4,射电天文,(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空间(无源))180: 1668.4-2300,固定,移动,空间181: 2300-2450,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空间,(业余)182: 2450-2500,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空间183: 2500-2690,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无线电定位,空间,184: 2690-2700,射电天文,空间185: 2700-2900,无线电定位,航空无线电导航,空间187: 3100-3300,无线电定位188: 3300-3400,无线电定位,(业余),(固定),(移动)189: 3400-4200,固定,空间(固定)(空-地),(移动)190: 4200-4400,航空无线电导航191: 4400-4990,固定,移动,空间192: 4990-5000,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射电天文,(空间(无源) 193: 5000-5250,航空无线电导航,空间194: 5250-5650,空间,无线电定位,无线电导航195: 5650-5850,固定,空间,无线电定位,移动,(业余)196: 5850-5925,固定,空间(固定)(地-空),无线电定位,移动197: 5925-7075,固定,移动,空间(固定0(地-空),(无线电定位)198: 7075-7250,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空间199: 7250-7750,固定,移动,空间(固定)(空-地)200: 7750-7900,固定,移动,空间无线电频率划分表(GHz)五(7.9-66GHz)201: 7.900-8.400,固定,移动,空间(固定)(地-空)202: 8.400-8.500,固定,移动,空间203: 8.500-8.750,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204: 8.750-8.850,无线电定位,航空无线电导航,空间205: 8.850-9.000,无线电定位,水上无线电导航206: 9.000-9.200,无线电定位,航空无线电导航207: 9.200-10.00,无线电定位,无线电导航208: 10.00-10.50,无线电定位,固定,移动,业余209: 10.50-10.60,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210:10.60-10.68,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无线电定位,射电天文,空间211: 10.68-10.70,射电天文,空间212: 10.70-11.70,固定,移动,空间(固定)(地-空),(无线电定位)213: 11.70-12.20,空间(广播),(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 214: 12.20-12.50,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广播215: 12.50-12.75,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空间216: 12.75-13.25,固定,移动,空间217: 13.25-13.40,航空无线电导航218: 13.40-14.00,无线电定位,(空间)219: 14.00-15.35,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无线电导航,空间220: 15.35-15.40,射电天文,空间(无源)221: 15.40-15.70,航空无线电导航222: 15.70-17.30,无线电定位223: 17.30-17.70,空间,(无线电定位)224: 17.70-21.40,固定,移动,空间225: 21.40-22.00,固定,移动226: 22.00-22.21,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227:22.21-22.50,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射电天文,空间(无源) 228: 22.50-23.00,固定,移动,空间(广播)229: 23.00-23.60,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230: 23.60-24.00,射电天文,空间(无源)231: 24.00-25.25,无线电定位,无线电导航232: 25.25-31.30,固定,移动,空间233: 31.30-31.50,射电天文,空间(无源)234: 31.50-31.80,射电天文,空间,(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 235: 31.80-35.20,无线电定位,无线电导航,空间236: 35.20-36.00,无线电定位,气象辅助237: 36.00-37.00,固定,移动,空间(无源),无线电定位238: 37.00-37.50,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239: 37.50-40.50,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空间240: 40.50-42.50,空间(广播),广播,(固定),移动241: 42.50-43.50,空间,射电天文,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 242: 43.50-47.00,空间,移动,无线电导航243: 47.00-47.20,业余,空间244: 47.20-51.40,固定,移动,空间245: 51.40-54.25,空间(无源),射电天文246: 54.25-58.20,固定,移动,空间247: 58.20-59.00,空间(无源),射电天文248: 59.00-64.00,固定,移动,空间,无线电定位249: 64.00-65.00,空间(无源),射电天文250: 65.00-66.00,空间,固定,移动无线电频率划分表(GHz)六(66-275GHz)251: 66.00-71.00移动,无线电定位,空间252: 71.00-74.00,固定,移动,空间253: 74.00-75.50,固定,移动,空间254: 75.50-76.00,业余,空间255: 76.00-81.00,无线电定位,(业余),(空间)256: 81.00-84.00,固定,移动,空间257: 84.00-86.00,固定,移动,空间(广播),广播258: 86.00-92.00,射电天文,空间(无源)259: 92.00-95.00,空间,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260: 95.00-100.0,空间,移动,无线电导航,(无线电定位) 261: 100.0-102.0,空间(无源),固定,移动262: 102.0-105.0,空间,固定,移动263: 105.0-116.0,空间(无源),射电天文264: 116.0-126.0,空间,固定,移动265: 126.0-134.0,固定,移动,空间,无线电定位266: 134.0-142.0,空间,移动,无线电导航,(无线电定位) 267: 142.0-144.0,业余,空间268: 144.0-149.0,无线电定位,(业余),(空间)269: 149.0-162.0,固定,移动,空间270: 162.0-164.0,固定,移动,空间,无线电定位271: 164.0-168.0,射电天文,空间(无源) 272: 168.0-170.0,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273: 170.0-182.0,固定,移动,空间274: 182.0-185.0,空间(无源),射电天文275: 185.0-190.0,空间,无线电定位,固定276: 190.0-200.0,空间,移动,无线电导航277: 200.0-217.0,固定,移动,空间278: 217.0-231.0,射电天文,空间(无源) 279: 231.0-235.0,固定,移动,空间,(无线电定位) 280: 235.0-238.0,固定,移动,空间281: 238.0-241.0,固定,移动,空间,(无线电定位) 282: 241.0-248.0,无线电定位,(业余),(空间) 283: 248.0-250.0,业余,(空间)284: 250.0-252.0,空间(无源)285: 252.0-265.0,空间,移动,无线电导航286: 265.0-275.0,固定,移动,空间,射电天文287: 275以上,不划分。
物信部公示5G频段,无线频谱那些事(附无线通信频率表)频谱资源是移动通信的命脉,是血液,所有的移动应用和服务都得靠它。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公开征求对第五代国际移动通信系统(IMT-2020)使用3300-3600MHz 和4800-5000MHz频段的意见》。
拟在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两个频段上部署5G。
以下是《征求意见稿》的相关内容:1、中国5G测试进程2012年底我国和国际同步启动5G研发,2015年9月我国完成了5G第一阶段试验,也就是一些技术概念的验证和测试。
2016年底进入到第二阶段试验,更加注重技术方案的集成度和可实现性,也就是把这些技术集成在一起,对5G性能、指标进行试验。
5G频率方面,2016年4月26日工信部推动批复了在3.4-3.6GHz频段开展5G系统技术研发试验,同时工信部开展了其他有关频段的研究协调工作。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表示,我国5G的第二阶段技术研发试验,重点开展面向移动互联网、低时延高可靠和低功耗大连接这三大5G典型场景的无线空口和网络技术方案的研发与试验,并将引入国内外芯片和仪表厂商,共同推动5G产业链成熟,二阶段试验预计到2017年底完成。
二是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开放合作、融合创新的力度,在ITU和3GPP的框架下,积极推动形成全球统一的5G标准,与国内外产业界共同推动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
2、世界5G频谱重要进程(1)、GSMA发表通用5G频谱声明2016年11月,在筹备2019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过程中,全球移动通信协会(GSMA)认为各政府必须商定足够的协调频谱,以实现最快的5G速度、价格适宜的设备和国际漫游,而不受跨境干扰。
GSMA概述了以下内容:●Sub-1GHz将支持城市、郊区和农村地区的广泛覆盖,并支持物联网(IoT)服务。
●1-6GHz范围提供了覆盖和容量优势的良好组合,包括3.3-3.8GHz范围内的频谱,预计将成为许多初始5G服务的基础。
●满足5G超高宽带速度则需要6GHz以上的频谱;重点将是在24GHz以上的频段。
●除了同意频率范围之外,政府还需要承诺对5G网络(包括小型基站和未来使用网络)进行投资,以进一步改进,确保行业不再遇到同样的难题。
(2)、欧盟发布5G频谱战略涉及多个频段规划欧盟委员会无线频谱政策组(RSPG)于20年11月10日发布了欧洲5G频谱战略,确定5G初期部署频谱。
主要包括:●3400-3800MHz频段是2020年前欧洲5G部署的主要频段,连续400MHz的带宽有利于欧盟在全球5G部署中占得先机。
●1GHz以下频段,特别是700MHz将用于5G广覆盖。
●24GHz以上频段是欧洲5G潜在频段,RSPG将根据各频段上现有业务和清频难度为24GHz以上频段制定时间表。
●建议将24.25-27.5GHz频段作为欧洲5G先行频段,建议欧盟在2020年前确定此频段的使用条件,建议欧盟各成员国保证24.25-27.5GHz频段的一部分在2020年前可用于满足5G市场需求。
●RSPG将研究对24.25-27.5GHz频段上现有的卫星地球探测业务、卫星固定业务、卫星星间链路、及无源业务的保护。
●31.8-33.4GHz也是适用于欧洲的潜在5G频段,RSPG将继续研究此频段的适用性,建议现阶段避免其它业务往此频段迁移,保证此频段在未来便于规划用于5G。
●40.5-43.5GHz从长期来看可用于5G系统,建议现阶段避免其它业务往此频段迁移,保证此频段在未来便于规划用于5G。
●RSPG将制定相关技术和规则措施,保证5G系统的使用。
RSPG还将研究物联网和智能交通的频谱规划。
●5G频谱和5G标准一样,全球越一致,规模效应越好。
这种好处的另一面就是有实力的参与者,都希望自己能够引导这种一致性,从而使自己的相关产业利益最大化。
(3)、欧盟同意协调700MHz频谱的使用促进2020年5G推出外媒2016年12月报道,作为促进2020年引入5G移动技术更广泛计划的一部分,欧洲议会、欧洲理事会以及欧盟委员会已经商定如何协调700MHz频谱带的使用。
根据该协定条款,最迟在2020年6月30日之前将700MHz频段分配给移动运营商,以便所有欧盟成员国使用无线宽带。
此外,欧盟成员国将在2018年6月30日之前通过并公布其释放该频段的国家计划。
同时还需要在2017年底前达成跨界合作协议。
一、世界各地5G频谱分配情况如何?从2G到5G,频谱分配是任何一代移动通信成功的关键,关系着全球漫游和产业链规模效应。
在说5G频谱分配情况之前,我们先来聊聊频谱那些事。
1、5G频谱分配5G分为eMBB、URLLC和mMTC三大应用场景,与前面几个G不同,其应用与部署场景更加广泛,对无线频段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总得来讲,5G频谱可粗略的分为三大范围:低频段:小于3GHz中频段:3到6GHz高频段:大于6GHz低频段具备良好的无线传播特性,用于广覆盖,但带宽有限;中频段通常部署于城区,以提升网络容量;高频段覆盖范围较小,但带宽充沛。
不同频段范围具有不同的特性,任何一个频段范围都不能满足5G的全部需求。
尽管5G标准还未完成,但全球已经开始测试,甚至已有国家率先公布了5G频谱规划。
不过,频谱和标准一样,需要全球统一,才能形成规模效应,实现全球漫游。
因此,在5G测试阶段,通常会在大致确定的全球5G频谱范围内来选择,以保持一致性。
这个大致范围就是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确定的一些候选频段。
WRC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组织的世界无线电通信会议,以修订、审校无线电通信规则,有关无线电频谱、同步卫星和异步卫星轨道的使用等国际条约。
这个会议大约三年或四年举行一次。
每一代移动通信的频谱使用,都由WRC来决定。
1992年举行的WARC92,决定了3G(UMTS)的使用频谱。
2000年举行的WRC-2000,决定了扩展3G网络的使用频谱。
2007年举行的WRC-07,决定了4G网络使用频谱。
2015年举行的WRC-15,决定了扩展4G频谱,并讨论了部分5G频谱。
最终5G频谱的确定,要等到于2019年召开的WRC-19会议上决议。
不过,在WRC-15上,也对一些5G频谱进行了讨论,并列入了候选频谱。
目前各国的5G 测试频段基本都在这个候选频谱范围内。
WRC-15上确定了哪些频段呢?低频段:700MHz、1.4GHz中频段:3.5GHz、5GHz其中,5GHz列入WRC-19议题。
高频段:24GHz至86GHz高频段为5G候选频段,将于WRC-19确定纳入IMT使用频段。
2、世界各地5G频谱分配情况1)北美美国很早就着手分配5G高频段。
2014年,FCC(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就正式发出汇整各方意见的调查通知书(Notice of Inquiry),以探索使用毫米波技术发展移动无线服务的潜力。
2015年,FCC发布5G毫米波制定提案公告(NPRM),提议一批高频段毫米波分配,收集公众意见。
经过大半年的公示,最终在2016年7月14日,FCC投票决定通过分配24GHz以上5G频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5G网络分配可用频谱的国家。
这些频段是:显然,美国的28GHz频段并不在WRC-15候选5G频段列表里,不完全是他们喜欢搞特殊,他们努力争取了,但WRC-15没有采纳。
据说WRC-15会议结束后,FCC主席气得暴跳如雷。
如今他们的运营商正在风风火火试验28GHz5G固定无线,还想提前于3GPP标准商用,自个单玩的节奏吗?2)欧洲欧盟委员会无线频谱政策组(RSPG)于2016年6月制定5G频谱战略草案,并在欧盟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
2016年11月9日,RSPG发布欧盟5G频谱战略。
这些频段是:对比WRC-15候选5G频段,欧盟完全和WRC同步。
3)亚洲2010年,APT(亚太电信组织)就同意将700M用于发展移动通信,通常称为APT700。
这段频谱对应FDD Band28(703-748/758-803MHz)和TDD Band44(698-806MHz),被称为“数字红利”频段。
2016年,APT同意了对698-806MHz频段进行整理的建议,也许会用于未来的5G网络。
APT正在研究470-698MHz,1427-1518MHz,3300-3400MHz、4800-4990MHz和大于24GHz 频段,这些频段也列入了WRC-15的列表中(估计4800-4990MHz频段会更新)。
APT无线组(AWG)计划于2018年第三季度完成研究。
另外,中、韩、日作为5G的先行者,已在3GHz和5GHz频段上展开5G测试。
韩国和日本还在26.5-29.5GHz频段上展开5G试验,希望在2018年冬奥会和2020年奥运会推出5G 高频段移动服务。
二、宇宙最全的无线频率分配以下是我们半年前整理的无线频率分配表(以前发过),包含了2G、3G、4G、5G,甚至是物联网、GPS等等。
送你收藏,随身查!1、5G NR(标准未完成,建议关注)64-71非授权频谱2、LTE/LTE-Advanced/LTE-Advanced Pro3、WCDMA/HSPA/HSPA+4、TD-SCDMA备注:P-GSM,基准GSM-900频带E-GSM,扩展GSM-900频带(包括基准GSM-900频带)R-GSM,铁路GSM-900频带(包括基准和扩展GSM-900频带)T-GSM,集群无线系统-GSMER-GSM900,即为Extended Railway GSM900,在原铁路通信系统的基础拓宽了其频率范围(TX:873-915,RX:918-960)。
6、CDMA20001xEV-DO/CDMA20001xRTT/1xAdvanced7、WiMAX/WiMAX Advanced8、公共安全领域9、低功耗广域物联网(LPWAN)10、其它无线连接11、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12、国内频谱分配情况三大运营商频率划分注:1)黄色保护带:原移动用1880-1900(20M),电信用1860-1875(15M),由于TD和FDD之间有干扰,需留1875-1880间的5M出来做隔离带。
电信把小灵通占用频段(1900-1920)清出来还给移动后,移动就拥有完整的从1880-1920的40M频段,但隔离带由移动侧出1880-1885间的5M。
这样,电信就可以用1860-1880做完整的20M载波。
移动用1885-1920的35M。
2)根据今年6月份《工信部同意关于中国电信使用800M和2100M频段开展LTE组网的批复》,中国电信可以在CDMA1X/DO频段825-835/870-880,1920-1940/2110-2130上重耕LTE FDD。
3)根据最近《工信部同意关于中国联通调整部分频率用于LTE组网的批复》,中国联通可以在原2G和WCDMA频段909-915/954-960,1735-1750/1830-1845,1940-1965/2130-2155上重耕LTE F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