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序言
- 格式:docx
- 大小:12.58 KB
- 文档页数:2
(校本教材·试用版)主编:翟杨琴目录《弟子规》总序…………………………………………()《弟子规》内容简介…………………………………………()《弟子规》全文…………………………………………()《弟子规》总序《弟子规》共分七大段,讲的是七桩事情,前面讲的是「总叙」,后面有个「结劝」,总共有九个部分。
「总叙」就有点像佛经的序分,中间的这七大段,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这七大部分犹如经的正宗分。
最后「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这是结劝,最后结束了,劝导大家学习圣贤,这部分犹如一个佛经的流通分。
所以经开三分《弟子规》都有。
中间讲的七个部分,总共讲了一百一十三则。
《弟子规》内容简介《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弟子规》是按照三字一句的押韵形式写成的,毋庸置疑,这一点肯定是学习《三字经》。
《弟子规》全文仅仅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对孩子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
《弟子规》的文字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朴实无华,说理透彻,循循善诱,内容又来自于中国传统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所以影响非常之大。
从清朝中晚期开始,这本书就成为广泛流传的儿童读本和启蒙读物,几乎可以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相媲美。
《弟子规》全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国学经典诵读》前言
《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是依据我校学生家长及教师需求,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通过经典诵读活动,形成浓厚的以“国学经典伴我成长”为重点的读书、学习、活动氛围。
旨在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领略到读书的价值与意义,激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引导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掌握经典诵读资料,培养阅读、表达、作文能力。
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在阅读经历中,让学生喜欢阅读、品味经典、提升阅读感悟。
营造“传承经典”的氛围,促进学校“中华经典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的形成,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味,打造办学品牌。
课程包括古诗文必背、古今贤文两个部分。
编者
2020 年10月。
小学六年级国学经典校本教材前言、目录(范文)第一篇:小学六年级国学经典校本教材前言、目录(范文)长春市九台区卡伦中心小学校本教材CHANG CHUN SHI JIU TAI QU KA LUN ZHONG XIN XIAO XUE 前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国学经典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包含诸如天文、地理、历史、治国、修身、道德、伦理等丰富内容。
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华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国学经典中承载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古往今来,无数少年儿童从中汲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为了使孩子们能够从小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我们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国学积累的要求,精心选编了这套《国学校本教材》,将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经典诗词篇目、《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经典国学著作的部分内容、歇后语、成语积累等,编入本套校本教材。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课内外阅读量的要求,每个月还推荐学生阅读一本优秀书目。
希望通过这套校本教材的学习,让传统美德根植于学生幼小的心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用经典智慧的钥匙开启各学科知识的宝库。
朱建国目录第一课声声慢—————————————————————————1推荐书目《孟子》—————————————————————第二课钗头凤——————————————————————————3 第三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5 第四课山坡羊·潼关怀古—————————————————————7名人名言—————————————————————————6 第五课再别康桥————————————————————————9 演讲稿: 《中国,我爱你》推荐书目《毛泽东诗词》————————10 第六课行路难—————————————————————————11第七课望月怀远————————————————————————13读书汇报—————————————————————————14 第八课滕王阁诗————————————————————————15 第九课过故人庄————————————————————————17读书汇报推荐书目《孙子兵法》——————————————读书汇报—————————————————————————16 18 第十课鹊踏枝—————————————————————————19 第十一课虞美人————————————————————————21读书汇报名人名言————————————————————20 第十二课鹊踏枝————————————————————————23 第十三课蝶恋花———————————————————————25精彩句段推荐书目《鲁迅散文集》———————————精彩句段————————————————————————24 —26 第十四课蝶恋花—————————————————————————27 第十五课沁园春·长沙————————————————————29 名人名言——————————————————————28长春市九台区卡伦中心小学校本教材CHANG CHUN SHI JIU TAI QU KA LUN ZHONG XIN XIAO XUE 第十六课蝶恋花·答李淑一———————————————————31趣味语文推荐书目《水浒传》———————————————3第二篇:感恩校本课程教材目录前言校本课程-------感恩校本课程教材双柳树学校前言感恩是对生命恩赐的领略,感恩是对生存状态的释然,感恩是对现在拥有的在意,感恩是对有限生命的珍惜。
校本教材序言
前言
自我区开始课改以来,我校就开始进行校本教材的研究和开发。
因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这样就把课程开发的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和教师。
为了保证这套校本教材的编写质量,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副校长组成的领导小组,成立了编辑委员会,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校本教材开发和实施的领导工作,并明确责任到编写小组。
编写小组则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制订出详细的教材编写方案,并做好需求分析和资源分析、参考教材的选定及校本教材的编写等工作。
这套校本教材丛书共分为六本,分别是:《古诗诵读》、《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古代励志名言》和《增广贤文》。
统称为“古代启蒙诗文诵读”,一方面,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经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一方面,培养兴趣,“让读书作为一种习惯走进学生生活;”同时,也积极促进我校“书香校园”的建设。
当然,由于当时时代的局限,读本中也难免出现和当今时代的要求存在一定距离的内容和思想,教师一定要加以正面的说明和引导;同时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所限,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查阅资料,培养兴趣,力求作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积极诵读。
这套校本教材虽然不是第一套,但是缺点和不足在所难免。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会不断完善和修改,并期待领导、专家及同行提出批评,更希望本校教师创造性地使用,使本套教材更加充实和完善,更加体现我校的特色。
2010年3月。
序言同学们,你诵读经典吗?可记得牙牙学语时,妈妈教你吟唱《咏鹅》?可记得幼儿园时诵读《静夜思》?经典诗文那优美的语言,明快的节奏,动人的音韵,是否深深地刻在了你心里呢?爱上经典诗文吧,你会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
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你会体会到父母的养育之恩比山高,比海深;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会懂得时间是多么的宝贵,你定不会虚度年华。
爱上经典诗文吧,你可以随时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领略秀美的自然风光。
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你能感受到庐山瀑布的雄奇壮丽;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你能欣赏到杭州西湖的如诗如画……爱上经典诗文吧,你会看到唐诗宋词中老杜的沉郁,太白的飘逸,东坡的豪放;你会被短小精悍的《三字经》,朗朗上口的《千字文》,广为流传的《弟子规》,辞约义富、微言大义的《论语》《道德经》深深吸引,乐而忘返……浸润书香,感悟人文;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相信我们会在享受“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吟诵乐趣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在优秀诗文的熏陶中,学长补短,丰厚“至善”学养,提升“至善”品质。
让我们在源远流长,美不胜收的诗文佳作中感悟真、善、美,传承祖国文化与精神的命脉!目录一、古诗词1.《积雨辋川庄作》2.《破阵子》3.《送梓州李使君》4.《题临安邸》5.《观书有感》6.《游山西村》7.《书湖阴先生壁》8.《赠花卿》9.《虞美人》10.《沁园春•雪》11.《清平乐•六盘山》12.《采桑子》13.《卜算子•咏梅》14.《渔歌子》15.《滁州西涧》16.《忆江南•江南好》二、《道德经》三、海安县小学生推荐阅读书目一古诗词积雨辋川庄作(唐)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诗文解释】久雨不停,林野潮湿烟火难升;烧好饭菜,送给村东耕耘的人。
水田广漠,一行白鹭掠空而飞;夏日浓荫,传来黄鹂宛啭啼声。
学校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第一节传承古训(增广贤文)内容提要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增广贤文》最能征服人心的是它的内容。
这部数千字的妙文,以格言的形式讲述了对人际关系的看法,介绍了待人接物的经验、读书的情趣,告诫后辈勤奋有志向。
书中那些精辟的语句绝非凭空而谈、信口雌黄,而是对中国人处世经验、智慧和原则的总结,因此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正是它的生命力所在。
第1课 勤奋与志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而不学。
●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样深. ●见者易,学者难。
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如果一个人没有长远的打算,那么眼前就一定有麻烦。
●已经枯萎的树木等到了来年的春天还会再次发芽,可是人生只有一次,年轻的时光虚度了,就再也弥补不了了.●不怕老的时候一事无成,就怕少年时代不发奋刻苦。
●当初若不是去登高望远,后来怎知东海的浩瀚。
●看着容易,学起来就难了。
不要以为容易得到,就把它视为等闲之文意详解 品味经典物。
爱迪生说:“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孔丘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看来志向与勤奋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奠基石。
陈胜的鸿鹄之志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
(有一天)陈胜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息了很久,说:“如果(有朝一日我们谁)富贵了,不会(互相)忘记。
”雇工们笑着回答说:"你是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来的富贵呢?" 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故事长廊心灵驿站你知道陈胜是谁吗?第2课 读书与情趣● 学在一人之下,用在万人之上.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十载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积金千两,不如多买经书. ●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学习可以让我们的地位显赫,居于一个人的地位之下,千万人的地位之上。
中学附属初中“中华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前言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古典诗文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精华,蕴蓄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
正如江泽民同志曾说的:“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
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确立以古诗文诵读为突破口,实施“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目的,让那些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浓缩着丰富情感、蕴涵着优美意象的古诗文熏染学生的灵魂,从而加厚他们的文化底蕴,提升他们的品性灵气。
“观乎人文,天下化成”。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在树德务滋中化民成俗,在润物无声中春风化人。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所以,我们认为,即使是到了21世纪,我们仍然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让我们的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目录第一课《古诗十九首》——中国民歌的代表1.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2.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第二课“李杜”——唐诗的巅峰3.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4.登高(杜甫)第三课话说豪放词人(一)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第四课话说豪放词人(二)7.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8.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第五课和宋词一起婉约(一)9.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10.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第六课和宋词一起婉约(二)11. 望海潮(秦观)12. 满庭芳(秦观)第七课认识唐宋散文(一)13.马说(韩愈)14.小石潭记(柳宗元)第八课认识唐宋散文(二)15.秋声赋(欧阳修)第九课新诗——自由的舞蹈(一)16.祈祷(闻一多)第十课新诗——自由的舞蹈(二)17.你,浪花里的一滴水(魏钢焰)第一课《古诗十九首》——中国民歌的代表【简介】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
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序言尊敬的校本教材编写组成员、教职工:大家好!在这个充满喜悦与兴奋的日子里,我代表校本教材编写组,向大家介绍我们辛勤努力完成的这本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这本校本教材的编写,是我们全体教职工精心策划、共同努力的成果。
多年来,我校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己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履行我们的使命,我们决定编写一本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经典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经典,是指流传下来并具有深刻内涵和卓越艺术价值的文化传统,是人类智慧和智商的结晶,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
教材中所选取的经典作品,包括文学、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经典,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了解世界上早已存在的千百年的优秀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素养,开拓他们的眼界,为他们创造历史的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这本校本教材不仅涵盖了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同时也包括了世界上的经典,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歌德和济慈的诗歌等。
我们还选取了一些现代经典,如毛泽东的诗词、李白、杜甫的诗歌等。
通过学习这些经典作品,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各个时代、各个文化背景下的思想交流和艺术创作,拓宽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内涵。
此外,经典诵读不仅仅停留在学习知识和欣赏艺术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经典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通过学习和诵读,学生们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自己的口才和演讲能力。
在阅读和诵读的过程中,学生们要思考经典作品的内涵,思考作者的用意和想法,并进行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更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
最后,我要感谢每一个编写组成员的辛勤付出和付出的努力。
手抄经典来到成书的过程中,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和挑战,经受了许多的劳累和磨难,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校本教材《礼仪教育》序言你知道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吗?为什么他能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呢?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4.75吨重的“东方l号”航天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89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他在20多名宇航员中,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他的良好习惯。
原来,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
就是这个习惯性的细节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他感到这个27岁的青年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决定让加加林执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神圣使命。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中国南方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家著名的企业公开招聘管理人才,在应聘者当中,不乏有高学历者,有曾经从事过管理工作的人,也有口才非常出众的公关人员。
但最后负责招聘的老总却选中了一位在走廊上随手捡起一张废纸的竞聘者。
有人问这位老总:“为什么要选中这位看似不占任何优势的竞聘者呢?”这位老总回答说:“一个有好习惯的员工,就是一座金矿;有这种人格魅力的人,一定可以为公司创造更多的财富。
”无独有偶,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
有人问其中一位学者:“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
把这些科学家们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他们认为学到的终生有用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小时候老师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
“人之初,性本善”,刚出生的孩子大体上是没有什么差别的,生理、心理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但随着生活环境和后天教育的不同,就产生了差异,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养成了不同的习惯,正所谓“性相近,习相远”也。
序言同学们,你诵读经典吗?可记得牙牙学语时,妈妈教你吟唱《咏鹅》?可记得XX时诵读《静夜思》?经典诗文那优美的语言,明快的节奏,动人的音韵,是否深深地刻在了你心里呢?爱上经典诗文吧,你会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
读“ XX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你会体会到父母的养育之恩XX高,比海深;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会懂得时间是多么的XX,你定不会虚度年华。
爱上经典诗文吧,你可以随时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领略秀美的自然风光。
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你能感受到XX瀑布的雄奇壮丽;读“欲把XXXX,淡妆浓抹总相宜”,你能欣赏到XXXX的如诗如画爱上经典诗文吧,你会看到唐诗宋词XX的沉郁,太白的飘逸,XX的豪放;你会被短小精悍的《三字经》,朗朗上口的《千字文》,广为流传的《弟子规》,辞约义富、微言大义的《论语》《XX》深深吸引,乐而忘返……浸润书香,感悟人文;诵读经典,传承XX。
相信我们会在享受“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吟诵乐趣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在优秀诗文的熏陶中,学长补短,丰厚“至善”学养,提升“至善”品质。
让我们在源远流长,XX不胜收的诗文佳作中感悟真、善、祖国文化与精神的命脉!目录xx1. 《积雨辋川XX 作》2. 《破阵子》3. 《送梓州xx使君》4. 《题xxxx》5. 《观书有感》6. 《游xx村》7. 《书湖阴先牛壁》8. 《赠xx》9. 《xx》10. 《XX?雪》11. 《xx?xx》12. 《XX》13. 《卜算子?咏永梅》14. 《渔歌子》15. 《XXXX》16.《xx?xx好》《XX》三、XXXX推荐阅读书目XX,传承XX积雨辋川XX作(XX) XX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XX水田飞XX,XXXX啭黄鹏。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XX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诗文解释】久雨不停,XX潮湿烟火难升;烧好饭菜,送给村东耕耘的人。
水田XX,一行XX掠空而飞;夏日浓荫,传来黄鹂XX啭啼声。
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序言
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序言
经典的育德价值自不待言,经典的文学魅力更是历久弥香。
在当下网络文学、快餐文学大行于世的社会背景下,引领孩子们多读经典,不仅为孩子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文学修
养奠定了基石,更可以让他们强根固本,趋正避邪,从而使典范的、权威的、意蕴深远的文学语言成为他们一生中最本真的语言。
因此,传承中国经典文化,在小学生中开展经典诵读,是十分必要的。
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言简义丰、意蕴深远,加之年代久远,背景丰富,对于小学生来讲,要做到“求甚解”,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
要的。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鉴于此,我们提倡,在记忆的黄金时期广泛撷取、海量诵读、积累沉淀,最终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与认知,成为自身文化与精神的一部分,就
如同河流带来的种子,最终会在远处开出芬芳的花朵。
第一部分“圣贤书”:一年级《三字经》;二年级《百家姓》;三
年级《弟子规》;四年级《增广贤文》;五年级《论语》;六年级《诗经》。
第二部分“古诗词”:一、二、三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75+80首》;四、五、六年级《毛泽东诗词》《宋词元曲》。
经典是先人智慧的结晶,因此在诵读经典时,我们要满怀敬仰,心无旁骛,不疾不徐,字正腔圆。
熟读后能悟,悟而后能用,用而
后生巧,巧而后出新。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让我们一起诵读经典吧,心情
愉悦地读,酣畅淋漓地读,让经典成为我们的精神初乳,让经典成
为我们的心灵家园,让经典伴随我们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