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复习题
- 格式:pdf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10
能源与环境系统分析考试试题1. 简答题a) 请解释能源与环境系统分析的概念和重要性。
能源与环境系统分析是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旨在评估能源产业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变化对能源供应与利用的影响。
该分析方法将理论、数学和工程方法结合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能源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解决方案。
能源与环境系统分析的重要性在于:- 评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通过系统分析,可以评估能源产业对空气、水和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污染和破坏程度,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数据支持。
- 发展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通过分析能源与环境系统,可以发现传统能源产业的弊端,推动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一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 完善能源政策与决策:能源与环境系统分析为政府和企业制定能源政策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使其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b) 解释能源转型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能源转型是指从传统的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转变的过程。
环境可持续发展则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破坏或尽可能减少对未来世代的影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能源转型是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步骤之一。
传统的化石能源产业会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通过转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促进生态系统恢复。
同时,环境可持续发展也为能源转型提供了动力和方向。
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能源发展中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因素,寻求优化的解决方案。
通过能源与环境系统分析,我们可以评估不同能源选择的环境效益,结合社会、经济因素做出科学决策,推动能源转型进程。
2. 简答题a) 简要介绍能源政策与规划的目标和重点。
能源政策与规划的目标是确保能源供求平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能源与环境概论练习题一1、下列选项中,哪个属于能源()A、黄金B、铁矿石C、花岗岩D、煤炭2、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石油B、煤炭C、太阳能D、天然气3、下列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风能B、天然气C、水能D、太阳能4、下列( )项不属于新能源A、太阳能B、海洋能C、生物质能D、煤炭5、下列哪项属于非商品能源( )A、水电B、薪柴C、石油D、核电6、下列选项中属于一次能源的()A、汽油B、柴油C、煤油D、原油7、下列属于一次能源的是()A、原油B、沥青C、汽油D、煤油8、我国某地区的一次能源生产量时,( )不应该被纳入统计范围A、水电B、煤炭C、天然气D、柴油9、下列属于能源平衡分类标准的是()A、范围B、属性C、性质D、空间10、下列哪项能源平衡分类不同于其他三项()A、国家B、企业C、地区D、核能11、根据能源的形态、特征或转换和利用方式,能源可以划分为()A、可再生能源与商品能源B、常规能源与核能C、一次能源与商品能源D、可再生能源与非可再生能源12、以下列出的能源品种中,()是一次能源A、汽油B、沥青C、薪柴D、液化石油气13、以下()不是我国能源资源所拥有的特征A、我国能源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量贫乏B、能源资源开发速度较快C、我国能源产量以天然气为主D、常规能源资源地理分布区域与主要能源消费区域距离较远14、从我国能源禀赋的特征看,我国能源产量以()能源为主A、生物质能B、煤炭C、石油D、天然气15、下列( )选项不属于煤炭基地开发所引起的A、水资源破坏B、土地荒漠化C、地质灾害D、海洋生物16、煤炭基地开发同煤电基地开发相同的约束条件是( )A、水资源B、采空塌陷C、生态功能D、不存在明显的约束17、下列( )中大气污染物排放不同于其他三项A、森林火灾B、森林植物释放C、海浪飞沫D、工业生产过程排放18、下列哪项属于人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来源()A、交通运输过程排放B、火山喷发C、自然尘D、森林植物释放19、《京都议定书》规定的6种温室气体中,不包括()A、甲烷B、一氧化碳C、氧化亚氮D、氢氟碳化物20、人为活动排放的各种温室气体中,( )是导致全球变暖最主要的温室气体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氟利昂D、甲烷21、从我国能源资源赋存情况看,()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最大A、煤炭B、天然气C、石油D、水电22、控制能源生产的生态破坏中,不同于其他三项没有专门法规的是( )A、煤炭B、石油天然气C、核能D、水电23、“十二五”相对“十一五"增加了对( )的约束指标A、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B、氨氮和烟尘C、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D、氨氮和氮氧化物24、下列哪项不属于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A、石油工程B、绿色照明工程C、燃煤工业锅炉改造工程D、建筑节能工程25、“十一五”期间,我国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左右的节能目标,并作为约束性指标分解到各个地区A、16%B、10%C、20%D、25%26、为了落实节能工作,完成节能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国建立了()制度A、节能目标评价考核B、环境影响评价C、听证会D、节能产品惠民27、我国政府提出的自主控制碳排放强度的目标是: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降低40%-45%A、2010年B、2005年C、2000年D、2015年28、下列因素中,()不会对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硫排放造成影响A、燃料的含硫量B、燃料燃烧的氧化率C、燃料的低位发热量D、燃料设备加装脱硫装置的脱硫率29、2010年我国电力装机过程中,()的占比最大A、水电B、风电C、煤电D、核电30、我国电力消费结构中,()是最大的电力消费方A、城市居民生活B、第三产业C、第二产业D、第一产业31、2010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6。
能源与环境概论1、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B、煤炭C、太阳能D、天然气2、下列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风能B、天然气C、水能D、太阳能3、下列选项中属于一次能源的()A、汽油B、柴油C、煤油D、原油4、下列属于一次能源的是()A、原油B、沥青C、汽油D、煤油5、根据能源的形态、特征或转换和利用方式,能源可以划分为()A.可再生能源与商品能源B.常规能源与核能C.一次能源与商品能源D.可再生能源与非可再生能源6、以下列出的能源品种中,()是一次能源A.汽油 B.沥青C.薪柴 D.液化石油气7、在统计我国某地区的一次能源生产量时,()不应该被纳入统计范围A、水电B、煤炭C、天然气D、柴油8、下列属于能源平衡分类标准()A、范围B、属性C、性质D、空间9、下列哪项能源平衡分类不同于其他三项()A、国家B、企业C、地区D、核能10、以下()不是我国能源资源所拥有的特征。
A、我国能源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量贫乏。
B、能源资源开发速度较快。
C、我国能源产量以天然气为主。
D、常规能源资源地理分布区域与主要能源消费区域距离较远。
11、从我国能源禀赋的特征看,我国能源产量以()能源为主A、生物质能B、煤炭C、石油D、天然气12、下列()选项不属于煤炭基地开发所引起的。
A、水资源破坏B、土地荒漠化C、地质灾害D、海洋生物13、煤电基地开发现状中()不是其所产生的危害。
A、煤矸石B、土壤盐渍化C、生物多样性D、水土流失14、不属于煤炭基地开发的生态危害是()A、水资源B、土地荒漠化C、地质灾害D、海洋生物多样性15、油气基地开发造成的最严重的海洋生态危害是()A、机舱污水B、生活垃圾C、海洋溢油D、消油剂16、下列属于煤炭基地开发的约束条件的是()A、生物多样性B、土地荒漠化C、水资源和采空塌陷D、生态功能17、煤炭基地开发同煤电基地开发相同的约束条件()A、水资源B、采空塌陷C、生态功能D、不存在明显的约束18、下列()中大气污染物排放不同于其他三项。
能源与环境概论练习题一1、下列选项中,哪个属于能源()A、黄金B、铁矿石C、花岗岩D、煤炭2、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B、煤炭C、太阳能D、天然气3、下列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风能B、天然气C、水能D、太阳能4、下列()项不属于新能源A、太阳能B、海洋能C、生物质能D、煤炭5、下列哪项属于非商品能源()A、水电B、薪柴C、石油D、核电6、下列选项中属于一次能源的()A、汽油B、柴油C、煤油D、原油7、下列属于一次能源的是()A、原油B、沥青C、汽油D、煤油8、我国某地区的一次能源生产量时,()不应该被纳入统计范围A、水电B、煤炭C、天然气D、柴油9、下列属于能源平衡分类标准的是()A、范围B、属性C、性质D、空间10、下列哪项能源平衡分类不同于其他三项()A、国家B、企业C、地区D、核能11、根据能源的形态、特征或转换和利用方式,能源可以划分为()A、可再生能源与商品能源B、常规能源与核能C、一次能源与商品能源D、可再生能源与非可再生能源12、以下列出的能源品种中,()是一次能源A、汽油B、沥青C、薪柴D、液化石油气13、以下()不是我国能源资源所拥有的特征A、我国能源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量贫乏B、能源资源开发速度较快C、我国能源产量以天然气为主D、常规能源资源地理分布区域与主要能源消费区域距离较远14、从我国能源禀赋的特征看,我国能源产量以()能源为主A、生物质能B、煤炭C、石油D、天然气15、下列()选项不属于煤炭基地开发所引起的A、水资源破坏B、土地荒漠化C、地质灾害D、海洋生物16、煤炭基地开发同煤电基地开发相同的约束条件是()A、水资源B、采空塌陷C、生态功能D、不存在明显的约束17、下列()中大气污染物排放不同于其他三项A、森林火灾B、森林植物释放C、海浪飞沫D、工业生产过程排放18、下列哪项属于人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来源()A、交通运输过程排放B、火山喷发C、自然尘D、森林植物释放19、《京都议定书》规定的6种温室气体中,不包括()A、甲烷B、一氧化碳C、氧化亚氮D、氢氟碳化物20、人为活动排放的各种温室气体中,()是导致全球变暖最主要的温室气体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氟利昂D、甲烷21、从我国能源资源赋存情况看,()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最大A、煤炭B、天然气C、石油D、水电22、控制能源生产的生态破坏中,不同于其他三项没有专门法规的是()A、煤炭B、石油天然气C、核能D、水电23、“十二五”相对“十一五”增加了对()的约束指标A、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B、氨氮和烟尘C、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D、氨氮和氮氧化物24、下列哪项不属于十大重点节能工程()A、石油工程B、绿色照明工程C、燃煤工业锅炉改造工程D、建筑节能工程25、“十一五”期间,我国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左右的节能目标,并作为约束性指标分解到各个地区A、16%B、10%C、20%D、25%26、为了落实节能工作,完成节能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国建立了()制度A、节能目标评价考核B、环境影响评价C、听证会D、节能产品惠民27、我国政府提出的自主控制碳排放强度的目标是: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降低40%-45%A、2010年B、2005年C、2000年D、2015年28、下列因素中,()不会对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硫排放造成影响A、燃料的含硫量B、燃料燃烧的氧化率C、燃料的低位发热量D、燃料设备加装脱硫装置的脱硫率29、2010年我国电力装机过程中,()的占比最大A、水电B、风电C、煤电D、核电30、我国电力消费结构中,()是最大的电力消费方A、城市居民生活B、第三产业C、第二产业D、第一产业31、2010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6.3723亿吨,居世界()位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能源与环境概论练习题二1、根据能源的形态、特征或转换和利用方式,能源可以划分为()A、可再生能源与商品能源B、常规能源与核能C、一次能源与商品能源D、可再生能源与非可再生能源2、以下列出的能源品种中,()是一次能源A、汽油B、沥青C、薪柴D、液化石油气3、在统计我国某地区的一次能源生产量时,()不应该被纳入统计范围A、水电B、煤炭C、天然气D、柴油4、人为活动排放的各种温室气体中,()是导致全球变暖最主要的温室气体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氟利昂D、甲烷5、从我国能源资源赋存情况看,()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最大A、煤炭B、天然气C、石油D、水电6、《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破坏,用地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复垦;没有条件复垦或者复垦不符合要求的,应当缴纳(),专项用于土地复垦A、矿产资源税B、土地占地费C、煤炭出省费D、土地复垦费7、根据《水法》的相关规定,建设水力发电站,应当(),兼顾防洪、供水、灌溉、航运、竹木流放和渔业等方面的需要A、安置移民B、梯级利用C、保护生态环境D、修建水坝8、“十一五”期间,我国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左右的节能目标,并作为约束性指标分解到各个地区A、16%B、10%C、20%D、25%9、为了落实节能工作,完成节能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国建立了()制度A、节能目标评价考核B、环境影响评价C、听证会D、节能产品惠民10、《京都议定书》规定的三种灵活机制可以作为发达国家国内减排行动的补充。
《能源概论》复习题第一章能量与能源1、什么是能量?:所谓能量,也就是“产生某种效果(变化)的能力”。
反过来说,产生某种效果(变化),必然伴随能量的消耗和转换。
2、能量的形式有哪些?:机械能热能电能辐射能化学能核能3、什么是热能?构成物质的微观分子运动的动能和势能总和称为热能。
4、什么是发热量?5、什么是低位发热量?6、什么是高位发热量?7、能量的性质有哪些?状态性可加性传递性转换性做功性贬值性8、能量的转换包括的内容是?能量在空间上的转移,即能量的传输。
能量在时间上的转移,即能量的储存。
9、能量传递的条件是什么?能量传递是有条件的,即在有能量密度差的条件下,能量总是从能量密度大的物质或能量集中的地方,向能量密度小的物质或地方传递;总是从集中到分散并逐步达到平衡。
10、能量传递的形式是什么?能量的传递包括转移与转换两种形式。
转移是某种形态的能量从一地转移到另一地,从一物转移到另一物;转换则是能量由一种形态变为另一形态。
11、能量传递的方法是什么?在体系边界面上的能量交换通常以两种方法进行:传热——由温差引起的能量交换,这是能量传递的微观形式;做功——由非温差引起的能量交换,这是能量传递的宏观形式。
12、能量传递的方式是什么?通过能量交换而实现的能量传递,即传热和做功,其具体方式为: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是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做功(这里指机械功)的三种基本方式是容积功、转动轴功和流动功(推动功)。
13、能量传递的实质是什么?能量传递的实质实际上就是能量利用的实质。
如果把产品的使用也包括在内,能量的最终去向只能是唯一的,即最终进入环境。
14、什么是能源?所谓能源,是指能够直接或经过转换而获取某种能量的自然资源。
15、常规能源包括有哪些?常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薪柴燃料、水能等;16、新能源包括有哪些?新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另外还有核能。
17、能源的评价包括哪些?储量能量密度储能的可能性与供能的连续性能源的地理分布开发费用和利用能源的设备费用运输费用与损耗能源的可再生性能源的品位对环境的影响18、什么是能量密度?19、人类社会经历了三个能源时期,分别是什么/薪柴时期;煤炭时期;石油时期20、能源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是什么?能源是发展社会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题库10-1-8
问题:
[单选]EAM系统包括()大模块?
A.1
B.2
C.3
D.4
问题:
[单选]工单处于()状态时不可以出库物料。
A.工单执行
B.工单完成
C.工单计划
D.工单批准
问题:
[单选]下列不属于机电故障的故障分类是()
A.综采、连采
B.主运、洗选
C.运顺
D.其它
(辽宁11选5 )
问题:
[单选]下列程序中()程序查询不到某综采工作面配备了哪些设备?
A.备件资产查询
B.资产综合查询程序
C.资产查询
D.数据导出下“按位置(部门)导出资产历史”或“资产明细”都可查询。
问题:
[单选]某区队在维修某台设备的某部位时,还要同时对另一部位进行维修,需要做()个维修工单?
A.2个
B.1个
C.3个
D.0个
问题:
[单选]下列不属于机电故障的故障原因类型有()
A.使用维护
B.疲劳磨损
C.产品质量
D.非正常停机
问题:
[单选]工单发送接收后,发送人在()中查看该工单?
A.工作—工单
B.设备—资产
C.工作—项目
D.工作—工单综合查询。
选择题环境工程的主要目标是:A. 促进经济发展B. 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正确答案)C. 提高人口数量D. 增加能源消耗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工程的主要分支?A. 水污染控制工程(正确答案的反面,即属于环境工程分支)B.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正确答案的反面,即属于环境工程分支)C.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正确答案的反面,即属于环境工程分支)D. 土木工程(正确答案)在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混凝剂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铝(正确答案)C. 氯化钠D. 碳酸钙大气污染中,常说的“PM2.5”指的是:A. 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正确答案)B. 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C. 直径小于或等于250微米的颗粒物D. 直径小于或等于2500微米的颗粒物下列哪项技术不属于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方法?A. 焚烧法(正确答案的反面,即属于固体废物处理方法)B. 填埋法(正确答案的反面,即属于固体废物处理方法)C. 堆肥法(正确答案的反面,即属于固体废物处理方法)D. 电解法(正确答案)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哪个阶段进行的?A. 项目建设前(正确答案)B. 项目建设中C. 项目建设后D. 项目运营期下列哪项不属于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水能D. 煤炭(正确答案)在环境噪声控制中,常用的降噪措施是:A. 增加噪声源B. 在传播途径上设置声屏障(正确答案)C. 提高接收者的敏感度D. 无视噪声影响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应用于:A. 工业生产B. 农业种植C. 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正确答案)D. 城市交通。
能源科学技术: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必看题库知识点(题库版)1、单选造成各矿设备过煤量不准确的因素不包括()A.设备基准过煤量B.设备物料消耗量C.地理位置、三级分类D.设备的使用部门正确答案:B2、名词解释环(江南博哥)境系统评价正确答案:指按照评价目标,对评价环境系统的功能、特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属性进行科学的测定,并根据给定的评价标准和主观判断把测定结果转换成环境系统的价值,供决策者参考。
3、多选ERP上线后,工单物料领用次数发生哪些变换?()A.一个工单只能领一次物料B.工单未关闭领用次数不受限制C.工单领料次数由预留号字段长度限制D.一个预留号只能领相应物料清单中的物料正确答案:C, D4、名词解释抽水蓄能水电站正确答案:利用电网中负荷低谷时的电力,把下水库的水抽到上水库蓄能,待电网高峰负荷时,再放水到下水库进行发电的一种水电站。
5、单选EAM系统包括()大模块?A.1B.2C.3D.4正确答案:D6、单选登陆EAM系统时,用户口令输入错误()次后,用户将被锁定。
A.1B.3C.5D.6正确答案:C7、多选资产的所有权状态的含义正确的是?()A.自有资产:资产的所有权资产实物都在本单位B.自有资产:资产的所有权在本单位但资产的使用权不在本单位C.代储代管:资产实物在本单位但资产的所有权不在本单位D.代储代管:资产实物不在本单位但资产的所有权在本单位正确答案:A, C8、单选资产状态“在用”无法转移到下面哪个状态()?A.在修B.闲置C.备用D.报废正确答案:D9、名词解释SEER正确答案:季节能效比。
10、问答题简述煤炭高效洁净燃烧技术?正确答案:1)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2)高效低污染的粉煤燃烧技术11、问答题EAM的大修项目管理实现了哪些管理目的?正确答案:1)实现了大修项目从计划、执行、竣工、结算的全过程管理;2)记录项目信息,实现了大修项目档案的电子化管理;3)通过工单实现了对大修项目中的具体维修活动进行维修安排;4)实现了大修项目维修成本的统计;5)实现了大修报表的自动生成和输出。
能源概论考试和答案能源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能源按其来源可以分为()。
A. 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B. 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C. 常规能源和新能源D. 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答案:B2. 以下哪种能源不属于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地热能答案:D3. 核能发电的主要原理是()。
A. 核裂变B. 核聚变C. 核衰变D. 核反应答案:A4. 以下哪种能源不属于化石能源?()A. 石油B. 天然气C. 煤炭D. 潮汐能5. 以下哪种能源是二次能源?()A. 原油B. 电力C. 煤炭D. 天然气答案:B6. 能源的利用效率通常是指()。
A. 能源的开采效率B. 能源的转化效率C. 能源的运输效率D. 能源的储存效率答案:B7. 以下哪种能源不属于清洁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生物质能D. 石油答案:D8. 能源危机是指()。
A. 能源价格的急剧上涨B. 能源供应的短缺C. 能源需求的减少D. 能源环境的恶化答案:B9. 以下哪种能源不属于新能源?()A. 太阳能C. 地热能D. 煤炭答案:D10.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指()。
A. 能源的无限开发B. 能源的高效利用C. 能源的清洁利用D. 能源的平衡开发与环境保护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属于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C. 煤炭D. 地热能答案:ABD12. 以下哪些能源属于非清洁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天然气D. 核能答案:ABC13. 能源的转化效率通常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能源的类型B. 能源的开采技术C. 能源的转化技术D. 能源的储存技术答案:ABCD14. 以下哪些属于新能源技术?()A. 太阳能光伏技术B. 风能发电技术C. 核能发电技术D. 煤炭开采技术答案:ABC15.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能源的供应量B. 能源的环境影响C. 能源的经济成本D. 能源的技术进步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能源的分类只有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两种。
能源科学技术: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题库考点三1、单选某部门向设备管理中心检测实验室提交了刮板链的检测申请,在系统中()程序查询检测结果A.油液分析报告B.检验报告C.资产D.数据导出正确答案:B2、多选(江南博哥)内部大修项目和外部大修项目的状态如何转换?()A.内部大修:项目计划—下达委托—项目开工—项目竣工—验收通过—项目完成B.内部大修:项目计划—下达委托—项目开工—验收通过—项目竣工—期货可利—项目完成C.内部大修:项目计划—项目审核—项目审批—委托下达—生产安排—项目开工—项目竣工—验收通过—项目完成D.外部大修:项目计划—外委开工—外委竣工—项目完成E.外部大修:项目开工—外委开工—外委竣工—验收通过—项目完成正确答案:C, D3、单选登陆EAM系统时,用户口令输入错误()次后,用户将被锁定。
A.1B.3C.5D.6正确答案:C4、单选EAM系统应用软件升级为INFOREAM8.4版,并发用户(同时上线用户)由200人增至多少人?()A.500B.650正确答案:B5、多选万吨煤停机时间计算不准确由哪些因素造成?()A.机电故障记录中故障影响时间不准确B.设备运行状况不稳定C.产量不准确D.机电故障记录中状态不准确正确答案:A, C6、问答题简述煤炭转化技术?正确答案:1)煤炭的干馏技术2)煤炭气化技术3)煤炭的地下气化4)煤炭的直接液化5)煤炭的间接液化6)整体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7)燃料电池8)煤的多联产7、单选在导出的“各矿综合月报”中没有提供下列哪个综合指标?()A.设备利用率B.设备价格C.吨煤资产成本D.万吨煤停机时间正确答案:B8、问答题某一设备需要大修,由设备维修中心两个部门承修时,其中一个部门选不到设备,该如何处理?正确答案:联系设备管理中心EAM管理员,直接进行授权。
9、多选系统中对资产实行分类管理,下列各类资产的监管单位正确的是()A.有偿使用设备—设备管理中心B.非有偿使用设备—设备使用单位C.大型部件—设备管理中心D.房屋构筑物—后勤保障部正确答案:A, C, D10、单选EAM系统中,程序界面的权限有查询、插入、更新,还有一个是什么()A.删除B.退出正确答案:A11、单选大型部件作为一类资产,其编码的进口和国产标识码也是A和B。
自考《能源管理》能源与环境概论(第6-11章)讲义全考点第六章排放清单编制方法1.排放源是指向外界环境排放污染物或温室气体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按照排放物的来源分为天然排放源和人为排放源。
2.人为排放源有多种分类方法【选择题必考,下面的分类要会】(1)按照活动功能,可分为工业排放源、农业排放源、交通运输排放源和居民生活排放源等。
(2)按照所排放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种类,可分为二氧化硫排放源,粉尘排放源、二氧化碳排放源、甲烷排放源等。
(3)按照排放源污染损害的对象可分为大气污染源、水体污染源和土壤排放源等。
(4)按照排放源的空间分布方式,可分为点源、面源等。
(5)按照排放源的运动特征,可分为静止源和移动源。
3.一般把能源活动排放源划分为燃料燃烧活动、燃料逃逸排放、二氧化碳运输和埋存三大类。
4.能源的开采、加工转换、输送和利用等能源活动是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
5.燃料燃烧是能源活动中最主要的排放源,它广泛存在于能源工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农林牧渔业的生产活动之中。
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从而产生排放。
最基本的化学反应就是燃料中的碳、氢、硫、氮等成分与空气中的氧反应而被氧化,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水、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多种物质的排放。
6.燃料逃逸排放是【简答题】指在能源的生产、加工转换、输送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燃料的挥发、泄漏等而导致的排放。
燃料的逃逸排放主要发生在化石能源的相关活动中,例如采煤活动的瓦斯排放,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城市天然气输送泵站的泄露排放等。
它既可能是静止源,如煤矿、油田、天然气等;也可能是移动源,如油罐车、大型油轮等。
与燃料燃烧总是伴随着氧化反应而产生排放的情形不同,燃料逃逸排放一般不发生化学变化,因此排放量的测算大多以直接监测的方式进行。
温室气体的逃逸排放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
7.碳捕集与封存是指将大型发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等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的一种技术。
能源与环境概论课后答案第三章第三章1、何为能源?什么是二次能所谓能源,是指能够直接或经过转换而获取某种能量的自然资源二次能源是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或转换得到的其他种类和形式的能源,包括煤气、焦炭、汽油、柴油、电力、蒸汽、核电等。
一次能源无论经过几次转换所得到的另一种能源都被称为二次能源。
二次能源比一次能源的利用更为有效、更为清洁、更为方便。
2、地球变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人类使用能源一天所放出的热量=0.11016kJ;地球一天从太阳获得的热量=15001016kJ。
被云层、冰粒和空气分子反射回去;约25%穿过大气层时暂时被大气吸收起到增温作用,但以后又返回到太空;7%则被地球表面吸收。
这些被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在晚间又重新发射到天如果这部分热量遇到了阻碍,不能全部被反射出去,地球表面的温度就会升高。
3、大气环境的三大问题包括哪些具体内容?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4、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是什指在保护环境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的发展模式。
内涵“发展”是大前提,即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科学技术进步”是必要保证。
5、解决我国能源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加速实施洁净煤技术;合理利用石油和天然气;加快电力发展速度;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建立合理的农村能源结构,扭转农村严重缺能局面;改善城市民用能源结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重视能源的环境保护。
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一定律的实质是什么?任何处于平衡态的热力学系统都有一个状态参数U(内能)。
系统从一个平衡态变化到另一个平衡态时,内能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和系统对外做功之和。
不同形式的能量,按其转换能力可分为哪些?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核能什么是能量的传输?能量的传输实质上是能量在空间的转移过广义上的能量传输通常有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是指能量本身的传递,即能量从某一处传至另一处。
另一种含义是指能源的输运,即含能体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从生产地向用能处输送。
第1套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半致死量LD50表示物质对人体的()A、急性危害B、慢性危害C、远期危害D、变异危害标准答案:A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我国的固体废弃物管理体系将废弃物分为()A、二类: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B、三类:工业废弃物、危险废物、城市垃圾C、四类:工业废弃物、危险废物、城市垃圾、放射物D、四类:工业废弃物、危险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废弃物标准答案:B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人口的老龄化是指多少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一定比例的现象?()A、50岁B、60岁C、70岁D、80岁标准答案:B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固体废弃物的生物处理技术有好氧生物法和厌氧生物法,堆肥法是()A、好氧法B、厌氧法C、兼氧法标准答案:A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下列反应中原子经济性高的反应是()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消除反应D、——标准答案:B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内容:通过分类收集,发达国家城市垃圾再利用比例可高达:()A、40%B、60%C、70%D、80%标准答案:C题号:7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内容:用氨水吸收,产硫铵化肥的新氨-肥法属于()A、抛弃法B、回收法C、钙法D、氨法E、干法F、湿法标准答案:BDF题号:8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内容:绿色化学的基本内容包括()A、原料绿色化B、化学反应绿色化C、催化剂和溶剂绿色化D、产品绿色化标准答案:ABCD题号:9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内容:酶是生物体细胞内具有特定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第一章概念题1.系统的定义、特点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按一定规律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属的一个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分。
特点:①整体性②关联性③目的性④环境适应性⑤有序性⑥动态性2.系统工程学的定义、特点对系统进行合理规划、研究、设计和运行管理的思想、步骤、组织和技巧的总称。
特点:研究方法的总体性、处理问题的综合性、组织管理上的科学化和现代化3.环境和环境问题(中国法律界定角度)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问题:狭义上,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广义上,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问题4.环境系统评价环境系统评价:指按照评价目标,对评价环境系统的功能、特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属性进行科学的测定,并根据给定的评价标准和主观判断把测定结果转换成环境系统的价值,供决策者参5.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需求的发展,既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又实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和谐,使子孙后代安居乐业得以持续发展6.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性的环境策略,以减少其对人类及环境可能的危害. 生态工业: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地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工业,它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融合使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高效产出或持续利用。
问答1.生态道德的基本原则生态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生态道德的基本原则:1)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生态整体主义原则2)坚持共生共荣、协调发展3)坚持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相结合4) 维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原则5)人类利用和开发自然的人道主义原则用尊重自然的态度取代占有自然的欲望,用爱护自己的活动取代征服自然的行为;用人类保护自然的自觉调解来取代自然本身的自发调节;用人对自然的义务感来偿还人对自然的战友和利用。
能源与环境概论简答题论述题一、简述能源的定义。
P2是指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是机械能、热能、化学能、原子能、生物能、光能等的总称。
二、简述能源消费总量的组成部分。
P4①终端能源消费量②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③能源损失量。
三、简述能源平衡表的意义。
P5能源平衡表以一种矩阵形式的表格将各种能源的供应、加工转换、传输损失及终端消费的数据集中在一起,从数量上揭示能源的生产、加工转换和终端消费间的关系,直接反映各种能源在报告期内的流向与平衡关系。
四、简述煤矸石排放产生的环境问题。
P15①煤矸石是采煤过程和洗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
②大量的煤矸石堆积在地表,形成了矸石山。
③煤矸石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会发生自燃现象,释放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并损害居民身体健康。
五、简述煤炭基地开发面临的生态问题。
P14①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②植被破坏③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④地质灾害⑤煤矸石排放。
六、简述煤电基地开发主要产生的生态问题。
P17①地表水径流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②水体盐碱化和水污染③水环境破坏④草场与植被退化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⑥土壤盐渍化⑦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引发沙尘暴⑧废弃物排放。
七、简述水电基地开发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
P23(1)土地淹没与移民安置。
成因:①水电工程建库淹没农田、植被和名胜古迹②需要对淹没区移民进行安置。
(2)生物多样性损害。
成因:①水库淹没库区植被和动物栖息地②闸坝阻隔和水生环境变化,破坏鱼类和水生生物生活条件。
(3)地质灾害。
成因:水电工程施工在一定条件下可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
(4)下游水生生态系统变化。
成因:①引水式和混合式水电开发方式,造成下游脱水、减水②建坝使流速减小,降低自净能力,造成下游水质恶化。
八、简述油气基地开发主要面临的生态问题。
P25①对生态环境脆弱区土地利用覆被影响显著②诱发地面沉降③油气田开发破坏地表和地下水循环,形成环境污染④海洋油气田生态环境污染(主要是钻井的钻屑、机舱污水、生活垃圾、消油剂等排放污染,对海洋生态影响不大,但海洋溢油事故造成海洋生态影响严重)。
能源与环境题库..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20 10 10 5 15 18 22 填充题20空单选多选判断5题名词解释任选5题简答任选3题问答2题一、填充题(每空1分,共10分)1、根据能源获得的方法,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两大类。
2、能源是当今世界文明的基础,能源问题涉及能源结构、能源效率、能源环境和能源安全,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地区冲突与矛盾等密切相关。
3、到目前为止,人类认识的能量有机械能、热能、电能、辐射能、化学能和核能六种形式。
通常所说的能量转换是指能量形态上的转换,主要的能量转换过程包括:化学能转换为热能、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和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4、按照环境要素进行分类,人类环境组成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
5、回顾人类的历史,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薪柴时期、煤炭时期和石油时期三个能源时期。
6、根据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发展形式及在其基础上产生的人类社会的结构形态、人类活动的范围及人与地球的关系特征,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四个阶段7、煤炭在能源利用过程中所释放的污染物与煤炭中所含的硫、氮和灰分等有2关,目前采用的洁净煤技术主要包括洁净煤加工技术、洁净煤转化技术、洁净煤燃烧与发电技术和烟气净化技术等。
8、燃煤脱硫技术包括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烟气脱硫三大类,根据脱硫吸收剂和脱硫产物形态,烟气脱硫又可分为湿法脱硫、干法脱硫和半干法三类。
9、洁净煤发电技术主要包括:常规煤粉电站+脱硫脱硝技术、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和煤整体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四类。
10、天然气净化的任务是除去天然气中的凝析油、水、硫及其杂质,以满足管输和用户对天然气质量的要求。
11、采用液化天然气不仅可以更经济地生产出氦气等稀有气体,而且由于天然气的气液压缩比大(1/600),可以更好地解决生产、贮存与运输的矛盾。
12、2006年1月1日正式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该法规定的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而通过低效率炉灶直接燃烧方式利用秸秆、薪柴、粪便等,不适用《可再生能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