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作业手册 专题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A)
- 格式:doc
- 大小:598.01 KB
- 文档页数:10
2021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7-2-2考点7-2-2 考点二化学平衡的移动1.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2H2合理的说法是( )A.加入催化剂,反应途径将发生改变,ΔH也将随之改变 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H2S分解率也增大 C.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将引起体系温度降低 D.若体系恒容,注入一些H2后达新平衡,H2浓度将减小解析:焓变是一个状态函数,与反应发生的途径无关,A项错误;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因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平衡正向移动,分解率增大,B项正确;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逆向反应是放热反应,会使体系温度升高,C项错误;体系中注入H2,体系将向H2浓度降低方向移动,但最终H2的浓度增大,D项错误。
答案:B2.对可逆反应2A(s)+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 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A.①② C.③B.④ D.④⑤+2D(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
下列2(g)+S2(g) ΔH>0,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解析:A是固体,其量的变化对平衡无影响;而增大B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v(逆);升高温度,v(正)、v(逆)均增大,但v(逆)增大的程度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此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故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但v(正)、v(逆)都增大;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B的转化率不变。
答案:B3.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同时升高温度,平衡一定向右移动的是( ) A.B.A2(g)+3B2C.A(s)+D.2A(g)+2(g)+B2(g) ΔH>03(g) ΔH<0+D(g) ΔH>0 +D(s) ΔH<0呵呵复活复活复活解析:A项加压平衡不移动,升温平衡向右移动,正确;B项加压平衡向右移动,升温平衡向左移动,错误;C项加压平衡向左移动,升温平衡向右移动,错误;D项加压平衡不移动,升温平衡向左移动,错误。
2019高考化学总复习07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4)化学平衡状态及平衡移动(1)(含解析)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考化学总复习07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4)化学平衡状态及平衡移动(1)(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考化学总复习07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4)化学平衡状态及平衡移动(1)(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化学平衡状态及平衡移动李仕才基础巩固1.(2017年安徽省合肥市二中高三上11月月考)一定条件下,容积为 1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SiF4(g)+2H2O(g)SiO2(s)+4HF(g)。
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v(SiF4)消耗=4v(HF)生成B.HF 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C.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变化D.容器内气体总质量不再变化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A.v(SiF4)消耗=4v(HF)生成,速率之比不等于化学计算数之比,所以不能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故A错误;B.HF 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说明达平衡状态,故B正确;C.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变化,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C正确;D。
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不再变化,说明气体的质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D正确.答案:A2.在CuCl2溶液中存在平衡:CuCl错误!+4H2O Cu(H2O)错误!+4Cl-。
下列措施:①加锌粉②加蒸馏水③通入HCl气体④浓缩。
能使呈蓝色的CuCl2溶液变为绿色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稀CuCl2溶液呈蓝色,浓CuCl2溶液呈绿色;通入HCl气体,增大了溶液中Cl-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变为绿色.答案:D3.(2017年四川省资阳市一中高三上10月月考)下列生产、生活等实际应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实验室中配制FeCl3溶液时,向其中加入少量稀盐酸B. 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下易生锈C. Mg(OH)2沉淀可溶解于NH4Cl溶液中D. 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好解析:本题考查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概念的理解及使用范围。
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7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7.2 化学反应的方第2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时间:45分钟) [基础过关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发生-1B.反应NH4HCO3(s)===NH3(g)+H2O(g)+CO2(g) ΔH=+185.57 kJ・mol能自发进行,是因为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大的方向转变的倾向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解析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并不一定能迅速发生,A项错误;应将焓变和熵变二者综合起来即利用复合判据进行反应自发性的判断,C项错误;D项中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进行的方向,错误。
答案 B2.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 ( )-1A.2N2(g)+O2(g)===2N2O(g) ΔH=+163 kJ・mol 1-1B.Ag(s)+Cl2(g)===AgCl(s) ΔH=-127 kJ・mol21-1C.HgO(s)===Hg(l)+O2(g) ΔH=+91 kJ・mol21-1D.H2O2(l)===O2(g)+H2O(l) ΔH=-98 kJ・mol2解析反应自发进行的前提条件是反应的ΔH-TΔS<0,温度的变化可能使ΔH-TΔS 的符号发生变化。
对于A项,ΔH>0,ΔS<0,在任何温度下,ΔH-TΔS>0,即任何温度下,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对于B项,ΔH<0,ΔS<0,在较低温度下,ΔH- TΔS<0,即反应温度不能过高;对于C项,ΔH>0,ΔS>0,若使反应自发进行,即ΔH-TΔS<0,必须提高温度,即反应只有在较高温度时能自发进行;对于D项,ΔH<0,ΔS>0,在任何温度下,ΔH-TΔS<0,即在任何温度下反应均能自发进行。
专题限时集训(七)A [专题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时间:40分钟)1.反应3X(g)+Y(g)2Z(g)+2W(g)在2 L密闭容器中进行,5 min后Y减少了0.5 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为( )A.v(X)=0.05 mol·L-1·min-1B.v(Z)=0.10 mol·L-1·min-1C.v(Y)=0.10 mol·L-1·min-1D.v(W)=0.05 mol·L-1·s-12.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
已知反应过程某一时刻SO2、O2、SO3浓度( mol·L-1)分别为0.2、0.1、0.2,达到平衡时,浓度可能正确的是( )A.SO2、O2分别为0.4 mol·L-1、0.2 mol·L-1B.SO2为0.25 mol·L-1C.SO2、SO3均为0.15 mol·L-1D.SO3为0.4 mol·L-13.(双选)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同时消耗n mol B2B.单位时间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消耗n mol B2D.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4.(双选)将4 mol A气体和 2 mol B气体在 2 L 固定体积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
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B.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C.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D.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5.氢是一种理想的绿色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利用FeO/Fe3O4循环制氢反应原理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H2O(g)+3FeO(s)Fe3O4(s)+H2(g)ΔH=a kJ/mol ①2Fe3O4(s)6FeO(s)+O2(g) ΔH=b kJ/mol ②图71(a)表示FeO的转化率,图(b)表示一定温度时,H2的生成速率[细颗粒(直径0.25 mm),粗颗粒(直径3 mm)]。
图71(1)反应:2H2O(g)===2H2(g)+O2(g) ΔH=______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上述反应b>0,要使该制氢方案有实际意义,从能源利用及成本的角度考虑,实现反应Ⅱ可采用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00 ℃时,在两个容积均为2.0 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投入0.60 mol FeO和0.20 mol H2O(g),甲容器用细颗粒FeO、乙容器用粗颗粒FeO。
①用细颗粒FeO和粗颗粒FeO时,H2生成速率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细颗粒FeO时H2O(g)的转化率比用粗颗粒FeO时 H2O(g)的转化率________(填“大”“小”或“相等”)。
③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写出计箅过程,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在下列坐标图72中画出在1000 ℃、用细颗粒FeO时,H2O(g)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进行相应的标注)。
图726.工业上以氨气为原料(铂铑合金网为催化剂)催化氧化法制硝酸的过程如下:图73(1)已知反应一经发生,铂铑合金网就会处于红热状态。
写出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温度升高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硝酸厂尾气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催化还原法:即在催化剂存在时用H2将NO2还原为N2。
已知:2H2(g)+O2(g)===2H2O(g) ΔH=a kJ·mol-1N2(g)+2O2(g)===2NO2(g) ΔH=b kJ·mol-1H2O(l)===H2O(g) ΔH=c kJ·mol-1则反应2NO2(g)+4H2(g)===N2(g)+4H2O(l)的ΔH=______________。
(用a、b、c表示)(3)①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该反应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下列各项标志着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B.3v正(N2)=v逆(H2)C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D .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E .1 mol N ≡N 键断裂,同时1 mol H —H 键断裂②若在恒温条件下,将N 2与H 2按一定比例混合通入一个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5 min 反应达平衡,n (N 2)=1 mol ,n (H 2)=1 mol ,n (NH 3)=2 mol ,则反应速率v (N 2)=____________,H 2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____;若保持容器的温度不变,在10 min 时将容器的容积压缩为1 L ,请在坐标图中,画出从反应开始至15 min 时c (NH 3)随时间变化曲线示意图。
图747.甲醇可作为燃料电池的原料。
以CH 4和H 2O 为原料,通过下列反应来制备甲醇。
Ⅰ.CH 4(g)+H 2O(g)CO(g)+3H 2(g)ΔH =+206.0kJ·mol -1Ⅱ.CO(g)+2H 2(g)CH 3OH(g)ΔH =-129.0 kJ·mol -1(1)CH 4(g)与H 2O(g)反应生成CH 3OH(g)和H 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1.0 mol CH 4和1.0 mol H 2O(g)通入容积为100 L 的反应室,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Ⅰ,测得在一定的压强下CH 4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75所示。
图75①假设100 ℃时达到平衡所需时间为 5 min ,则用H 2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
②100 ℃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
(3)在压强为0.1 MPa 、温度为300 ℃条件下,将a mol CO 与2a mol H 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Ⅱ生成甲醇,平衡后将容器容积压缩到原来的12,其他条件不变,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平衡常数K 增大B .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C .CH 3OH 的物质的量增加D .重新平衡c (H 2)c (CH 3OH )减小(4)甲醇对水质会造成一定的污染,有一种电化学法可消除这种污染,其原理是:通电后,将Co 2+氧化成Co 3+,然后以Co 3+作氧化剂再把水中的甲醇氧化成CO 2而净化。
若图76装置中的电源为甲醇空气KOH溶液的燃料电池,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OH-向________极移动。
净化含1 mol甲醇的水,燃料电池转移电子________mol。
图768.目前工业合成氨的原理是:N2(g)+3H2(g)2NH3(g) ΔH=-93.0 kJ/mol;另据报道,一定条件下:2N2(g)+6H2O(l)4NH3(g)+3O2(g) ΔH=+1 530.0 kJ/mol。
(1)氢气的燃烧热ΔH=__________kJ/mol。
(2)在恒温恒压装置中进行工业合成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气体体积不再变化,则已平衡B.气体密度不再变化,尚未平衡C.平衡后,往装置中通入一定量Ar,压强不变,平衡不移动D.平衡后,压缩装置,生成更多NH3(3)在恒温恒容装置中进行合成氨反应。
图77①表示N2浓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②前25 min 内,用H2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
③在25 min末刚好平衡,则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第25 min末,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在第35 min末再次平衡。
平衡移动过程中H2浓度变化了1.5 mol·L-1,在图中画出第25 min ~ 40 min NH3浓度变化曲线。
(5)已知常温下,NH4+的水解常数为1.0×10-9,则0.1 mol/L NH4Cl溶液的pH=________。
(忽略NH4+水解对NH4+浓度的影响)专题限时集训(七)A1.B [解析] 先由n (Y)的变化量求5 min 内Y 的变化浓度,再由平均反应速率定义式求Y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最后根据其余反应物和生成物与Y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速率之比求用其他物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依题意,v (Y)=0.5 mol÷2 L÷5 min=0.05 mol·L -1·min -1,故C 错;由于反应3X(g)+Y(g)2Z(g)+2W(g)中X 、Z 、W 与Y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反应速率之比,则v (X)=3v (Y)=0.15 mol·L -1·min -1,故A 错;v (Z)=2v (Y)=0.10 mol·L -1·min -1,故B 正确;v (W)=2v (Y)=0.10 mol ·L -1·min -1,故D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