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练习题
- 格式:pdf
- 大小:353.98 KB
- 文档页数:5
女性正常4623男性正常4819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例题示范一、单项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1分;3-4小题每小题2分) 【例1】 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 .草莓的红果和大果 B .狗的长毛和短腿 C .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D .棉花的短绒和粗绒【例2】家兔的毛色中白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请你观察下列四种亲本杂交组 合的亲子代性状,其中发生了性状分寓的一组是 ( )【例3】 已知厚壳紫种皮与薄壳红种皮落花生杂交(两对性状独立遗传),F1全 为厚壳紫种皮。
在F2中,稳定遗传的薄壳紫种皮落花生为3966株,则能稳定遗传的厚 壳红种皮落花生株数大约为 ( ) A. 1322 B.1983 C.3966 D. 7932【例4】豌豆种子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 由组合定律)。
现用黄色皱粒与绿色圆粒两个纯系豌豆的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理 论上F2植株中黄色皱粒纯合子豌豆数量比为 ( ) A. 1/3 B.2/3 C.3/16 D. 1/16二,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3 分,选对一项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 【例5】下图为鼠的毛色(灰色和白色)遗传图 解,已知6号是一只雌性鼠。
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6号鼠是杂合子 B .鼠的灰色为显性性状C .鼠的白色为显性性状 D.7号鼠为杂合子的概率是2/3 三、复合选择题某生物研究小组的同学对一地区的人类遗传病进行调查,发现有一种遗传病表现 出明显家族倾向,且往往是代代相传,下图为该研究小组绘制的该病在这个地区10000 人中的发病情况图。
研究小组同学还对某一患该病男生的家族进行了分析,绘制出如 下遗传系谱图:请分析上图回答例6—9小题:【例6】 由上图所示发病情况的调查结果可以推知,控制该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 A .常染色体上 B .X 染色体上 C .Y 染色体上 D .性染色体上【例7】 作出6题结论判断的主要理由是 ( ) A .男女患病几率均等 B .男患者多一点 C .男正常比女正常多 D .出现了女患者【例8】 分析上述系谱图,可以推知该患病男生与其患病姑姑的女儿基因型相同的 概率是 ( )A.25%B.50%C.75%D. 100%【例9】 系谱图中的患病男生经手术治疗后表现正常,若他与表现型正常的女性婚 配,你认为其后代还有可能患该病吗? ( )A .不能B .可能C .取决与环境D .取决于女方【例1】答案:C 【例2】答案C 【例3】答案C 【例4】答案D 【例5】答案BD 复合选择题答案 6.A 7.A 8.D 9.B学业水平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9小题每小题1分,10~18小题每小题2分)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俗语说明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 ( )A.生殖现象 B.遗传现象 C.进化现象 D.变异现象2.生物的性状是指 ( )A.生物体的外在形状 B.生物体的性别C.生物体的形态、生理特征 D.生物体的大小3.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黑发和卷发 B.兔的长毛和短毛C.猫的白毛与蓝眼 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4.遗传的基本定律是指 ( )A.性状的传递规律 B.蛋白质的传递规律C.基因的传递规律 D.染色体的传递规律5.下列表示测交的组合是 ( )A.AA×AaB.aa×aaC.Aa×aaD.Aa×Aa6.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 )A.Ab B.Yy C.EE D.dd7.Aa自交得F2,F2自交得F3,F3表型比为 ( )A. 1:1B.1:2:1C.3:2:3D.7:2:78.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9.基因型为DdTt和ddTT的亲本杂交,子代中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 ) A. DDTT B.ddTT C.DdTt D.ddTt 10.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男孩。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典型试题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 .家鸡的长腿和毛腿C .绵羊的白毛和黒毛D •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2.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 )A .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B .豌豆先开花后授粉4.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 们再生第 4 只小羊,其毛色( )A .一定是 白色的B .是白色的可能性大C . 一定是黑色的D •是黑色的可能性大5.基因分离定律表明,杂合子( )A .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B •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C .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D •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6. 卷舌(A )对不卷舌(a )为显性,某三口之家中,母亲及其独生女儿不能卷舌,则该女 孩的母亲和父亲的基因型分别为()A . aa 和 AAB 、AA 和 aaC 、aa 和 AaD 、Aa 和 aa7. 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F 3代中纯合体比例为 ()A 、 1/8B 、 7/8C 、 7/16D 、 9/168.下列各基因型中,属于纯合体的是()A . YyRrCcB . AAbbccC . aaBbccD . aaBBCc9.现有高茎(T )无芒(B )小麦与矮茎无芒小麦杂交,其后代中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 茎无芒:矮茎有芒为 3:1:3: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A . TtBb 和 ttBbB .TtBb 和 TtbbC .TtBB 和 ttBbD .TtBb 和 ttBB10.黄色圆粒豌豆(YyRr )和黄色皱粒(Yyrr )杂交,后代中稳定遗传的占后代的()A . 1/16B .1/4C . 1/8D .3/1611.下列哪项表示的是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产生的配子?()A . AaB .AabbC . AbD . AaBb 12.黄色(Y )圆滑(R )豌豆与绿色(y )皱粒(r )豌豆杂交得到后代:黄圆 70,黄皱75 , 绿圆 73,绿皱 71,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C 、基因型不相同,表现型一定不同D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14.果蝇的体细胞含有 4 对染色体 .假如每对染色体上各有一对杂合的基因,且等位基因间都C .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的植物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C .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D .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 B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D .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3 只小羊是白羊,若他A . YyRr XyyrrB . YYRr X YYRr 13.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是()A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C . YyRr X YyRrD . YYRR< yyrr B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具有显隐性关系,在果蝇形成的卵细胞中,全部都是显性基因的配子出现的几率是()A .1/2B .1/4C .1/8D .1/1615.两个黄色圆粒豌豆品种进行杂交,得到6000 粒种子均为黄色,但有1500 粒为皱粒。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一、选择题1.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是( )①基因型相同,表现型肯定相同②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般相同③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般相同④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2.已知某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 AABBB. aaBbC. AABbD. AaBb3.某种植物花朵的单瓣和重瓣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D和d控制。
研究人员做了多次单瓣植物的自交实验,子代均表现为单瓣:重瓣=1:1。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该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B. 单瓣植物的基因型一定为DdC. 单瓣对重瓣为显性D. 含d基因的雌配子或雄配子不育4.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研究中正确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是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
B.操作①叫去雄,时间上要在花粉未成熟之前进行,操作过程中要干净、全部、彻底。
操作②叫授粉;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操作后要套上纸袋。
C.相对性状明显、闭花授粉、繁殖快、子代数量多,都是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D.该实验的亲本中,左边的是父本,右边的是母本。
5.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及遗传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条件下的豌豆是纯种,且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B.F2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F1中同时带有显隐性基因C.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D.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6.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解决(1)——(4)中的遗传学问题( )(1)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2)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3)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4)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 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 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 杂交、杂交、杂交、测交7.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小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0 小题,每小题5 分,共50 分)1、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B.纯合子自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C.性状相同,遗传因子不一定相同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2、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
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导致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A.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能彼此分离B∙具有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2分离比为3 : 1C F i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1 : 1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3、某种基因型为Aa的高等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目是()A.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B.雌配子:雄配子=1 : 3C A雌配子:a雄配子=1 : 1D .雌配子:雄配子=1 : 14、种皮圆滑豌豆和皱缩豌豆杂交,F1全是圆滑,F2中皱缩的有1 815株,圆滑的有()A.925 株B.5 445 株C.3 702 株 D .1 815 株5、孟德尔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 自交得F2,F2 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 ,与F2 出现这种比例无直接关系的是()A.亲本必须是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B.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 :1 :1 :1C R自交时,4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 F1 的雌、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都发育成新个体6某生物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b: aB: AB: ab= 1 : 2 : 3 : 4,若该生物进行自交,则其后代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A 30%B 26%C 36%D 35%7、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 比例的是()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②F2表现型的比例③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④F1表现型的比例⑤F2基因型的比例A ②④B ④⑤C ①③D ②⑤8、燕麦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
全国通用202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专项训练题单选题1、下列关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离”指子二代出现的性状分离,“自由组合”指雌雄配子的自由结合B.一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分离定律,两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这两大定律都只能发生在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内,不能发生在无性生殖的生物体内D.分离定律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自由组合定律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答案:C分析:1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A、“分离”指指等位基因的分离,“自由组合”指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结合,A错误;B、一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分离定律,若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时,其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C、这两大定律都发生在配子的形成过程中,故只发生在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内,不能发生在无性生殖的生物体内,C正确;D、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均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错误。
故选C。
2、某二倍体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为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为小花瓣,aa为无花瓣。
花瓣颜色(红色和黄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R对r为完全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基因型为AaRr的个体测交,则子代表现型有3种,基因型有4种B.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6种表现型C.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比例约为1/3,而所有植株中纯合子约占1/4 D.若基因型为AaRr与Aarr的亲本杂交,则子代中红色花瓣的植株占3/8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植物花瓣的大小为不完全显性,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为小花瓣,aa为无花瓣,而花瓣颜色为完全显性,R对r为完全显性,但是无花瓣时即无颜色。
遗传因子的发现练习题一、选择题1. 遗传因子是指哪种物质?A. DNAB. RNAC. 蛋白质D. 糖2. 遗传因子的发现是通过什么实验得出的?A. 血型实验B. 显微镜观察C. 大豆实验D. 遗传交叉实验3.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以下哪种物质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A. DNAB. RNAC. 蛋白质D. 糖4. 基因是指遗传因子的哪个部分?A. 编码区域B. 调控区域C. 3'非编码区域D. 5'非编码区域5. 染色体上携带的遗传信息主要通过什么方式传递?A. DNA复制B. RNA合成C. 蛋白质合成D. 细胞分裂二、填空题1. 遗传因子是由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 遗传因子通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传递遗传信息。
3. 简述DNA复制的过程:______________。
4. 遗传因子的发现是在______________年由______________首次提出的。
5. 染色体是由______________组成的。
三、判断题1. 基因是DNA的特定序列,并负责编码蛋白质生成的。
2. R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DNA只是遗传物质的复制模板。
3. 遗传因子主要通过蛋白质合成的方式传递遗传信息。
4. 遗传因子的发现对遗传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5. 染色体是真正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四、简答题1. 详细阐述遗传因子的组成和结构。
2. 试述遗传因子的发现历程。
3. 什么是基因表达?通过哪些步骤实现基因表达?4. 简述染色体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5. 简述遗传因子对生物遗传特征的影响。
以上是关于遗传因子的发现练习题,希望能帮助复习遗传学的基础知识和概念。
通过完成这些习题,你可以加深对遗传因子相关内容的理解,并提高解决生物遗传问题的能力。
祝你顺利通过考试!。
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整章练习1.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长毛和卷毛B.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C.人的身高与体重D.豌豆的高茎与蚕豆的矮茎2.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兔的长毛和卷毛B.玉米的黄粒和圆粒C.棉纤维的长和短D.马的白毛和鼠的黑毛3.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长毛与黑毛B.羊的白毛与牛的黄毛C.桃树的红花与绿叶D.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4.下列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A.桃树的红花与绿叶B.羊的白毛与狗的黑毛C.狗的卷毛与粗毛D.水稻的有芒与无芒5.下列哪一组是相对性状()A.兔的体长和体重B.兔的长毛与黑毛C.豌豆的高茎与紫茎D.豌豆花腋生与顶生6.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水稻的早熟和晚熟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C.小麦的抗病和易染病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7.下列性状中受等位基因控制的是()A.狗的卷毛与白毛B.猫的黑毛与狗的白毛C.大麦的高杆与矮杆D.人的身高与体重8.下列哪项是一对可遗传的相对性状()A.艾滋病与正常B.白化病与正常C.地方性甲状腺肿与正常D.红绿色盲与血友病9.隐性性状的特点是()A.隐性性状的个体是杂合体B.隐性性状的个体都可以稳定遗传C.隐性性状不能稳定遗传D.隐性性状隐藏在体内不能表现出来10.一匹家系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纯系枣红马杂交,生出20匹枣红马和25匹黑马,你认为其中的隐性性状是()A.黑色B.枣红色C.中间色D.难以判断11.在遗传学上,把在杂种后代中显现出不同性状的现象叫做()A.显性和隐性B.性状分离C.相对性状D.分离规律12.下列哪组实验结果将出现性状分离()A.BB×Bb B.BB×BB C.Bb×Bb D.bb×bb13.下列关于二倍体内基因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B.具有显性基因的个体都为显性类型C.配子中的基因是成单存在的D.具有隐性基因的个体都为隐性类型14.等位基因一般位于()A.DNA的两条链上B.非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C.复制后的两个染色单体上D.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15.等位基因是指()A.一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B.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C.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上的基因D.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16.下列关于等位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B.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C.在同一个染色体上的基因D.在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的基因17.下列各基因中,属于等位基因的是()A.AA B.AB C.Ab D.Aa18.右图所示为具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处于有丝分裂时期的细胞。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带答案考点精题训练单选题1、柑桔的果皮色泽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 A、a;B、b;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为红色,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不含显性基因时(即aabbcc…)为黄色,否则为橙色。
现有三株柑桔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甲:红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1:6:1实验乙:橙色×红色→红色:橙色:黄色=3:12:1 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果皮的色泽至少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实验乙的子代橙色个体具有九种基因型C.实验甲中亲代红色个体和子代的红色个体基因型不同D.实验乙橙色亲本有 2 种可能的基因型答案:B分析:由于黄色是隐性纯合子,根据甲中测交后代红色:橙色:黄色=1:6:1,推测该性状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故红色的基因型为A_B_C_,黄色的基因型为:aabbcc,橙色可能的基因型为:A_B_cc,aabbC_等。
实验甲中,红色(A_B_C_) ×黄色(aabbcc)→红色:橙色:黄色=1:6:1,相当于测交,由于子代出现了黄色植株,说明亲本红色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Cc,其产生的 ABC配子占 1/8,即(1/2)3,则可推测果皮的色泽受 3 对等位基因控制,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Cc ×aabbcc。
实验乙中橙色×红色→红色:橙色:黄色=3:12:1,由于后代出现了黄色果皮(1/16aabbcc),且红色亲本基因型为AaBbCc,故亲本相当于一对杂合子自交、两对杂合子测交。
A、实验甲中,红色(A_B_C_) ×黄色(aabbcc)→红色:橙色:黄色=1:6:1,相当于测交,由于子代出现了黄色植株,说明亲本红色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Cc,其产生的 ABC配子占 1/8,即(1/2)3,则可推测果皮的色泽受 3 对等位基因控制,A 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乙中红色亲本基因型为AaBbCc,亲本相当于一对杂合子自交、两对杂合子测交,若橙色亲本的基因型Aabbcc,实验乙子代基因型共有 3×2×2=12(种),其中红色子代有 2 种基因型,黄色子代有 1 种基因型,则橙色子代有 9 种基因型,B 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甲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BbCc×aabbcc,则子代红色果皮植株的基因型也是AaBbCc,C 错误;D、实验乙中,根据以上分析可推测橙色亲本含 1 对杂合基因和 2 对隐性纯合基因,橙色亲本可能有 3 种基因型,即 Aabbcc、aaBbcc 或 aabbCc,D 错误。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同步练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A.桃树的红花与绿叶B.羊的白毛与狗的黑毛C.狗的卷毛与粗毛D.水稻的有芒与无芒2.用纯种高茎豌豆做杂交实验时需要A.高茎豌豆作父本,矮茎豌豆作母本B.高茎豌豆作母本,矮茎豌豆作父本C.对母本去雄,授予父本的花粉D.对父本去雄,授予母本的花粉3.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都是高茎豌豆,则其亲本的遗传因子组合不可能是A.DD×DD B.DD×Dd C.Dd × DD D.Dd × Dd4.两杂种黄色籽粒豌豆杂交产生种子1其中纯种黄色种子的数目约为A.0粒B.30粒C.60粒D.90粒5.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3﹕1比例的是A.亲本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B.F1代产生配子的分离比C.F1代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D.F2代性状的分离比6.在育种实验中,将纸袋套在花上的目的是A.保持开花的温度和水分B.防止花粉成熟后散失C.防止自花传粉D.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7.豌豆的矮茎和高茎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别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A.高茎×高茎—→高茎B.高茎×高茎—→301高茎十101矮茎C.矮茎×矮茎—→矮茎D.高茎×矮茎—→98高茎+107矮茎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个纯合子相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纯合子自交,后代一般是纯合子C.两个杂合子相交,后代必定是纯合子D.杂合子自交,后代必定是杂合子9.一株杂合的红花豌豆自花传粉结10粒种子,有九粒种子长成的植株开红花。
则第十粒种子开红花的可能性是A、9/10B、3/4C、1/2D、1/410.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A 、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B 、豌豆先开花后授粉C 、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的植物D 、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二、非选择题11.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阅图后回答下列问题:⑴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 ,母本是 。
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及对豌豆进行异花传粉前的处理分别是①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②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③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有直接经济价值④豌豆各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而且容易区分的性状⑤开花时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⑥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⑤⑥C.①②④;⑥D.②③④;⑥2.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以下有关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C.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D.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3.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提出了基因的说法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验证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4.经过多年的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其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应该发生于图中的A.①和② B.① C.② D.③5.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的F1全为高茎。
让F1自交得F2,F2中高茎∶矮茎=3∶1。
下列哪项不是实现F2中高茎∶矮茎=3∶1的条件A.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形成两种配子B.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随机结合C.具有不同遗传因子组成的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D.只需要A项条件,而不需要B、C两项条件6.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NN,所含的淀粉遇碘呈蓝黑色)水稻与糯性水稻(nn,所含的淀粉遇碘呈红褐色)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其中最能直接证明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B.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C.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D.F1测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7.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