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舰之殇——1918年“格拉东”号浅水重炮舰自爆事件始末
- 格式:pdf
- 大小:12.91 MB
- 文档页数:14
高升号事件的简介高升号事件发生于光绪二十年,即公元1894年7月25日,高升号事件是清朝租用英国商船高升号运输士兵,在驶往朝鲜牙山中途,被埋伏在丰岛附近的日本巡逻舰浪速号击沉的事件,下面由店铺为你提供高升号事件的简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段历史。
高升号事件的简介高升号事件,是发生于清朝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时,清朝政府为朝鲜牙山一役中境派士兵,租用了英国商船高升号,在驶往朝鲜牙山时被埋伏在丰岛附近的日本浪速号巡洋舰击沉。
高升号事件因为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后世对高升号事件简介多有记载。
高升号商船上,共有1116名清军官兵,除了245人获救生还,剩余的871名清朝士兵全部壮烈殉国。
高升号事件发生后,日本政府积极运作,企图向外界营造日本军方无过失的正面形象,掩盖高升号事件本来就是日本军方预先谋划的。
当时的日本外相陆奥宗光一方面严厉要求日本的法制局调查高升号事件,做到真实公正,并搜集大量的证据和证词,另一方面迅速拜会英国驻日大使,表面日本政府重视英国商船被击没,并承诺如果日本军方存在错误,会勇于承担责任的。
日本外相的这些应急工作,成功的欺骗了英国,以为日本军方在高升号事件中的无辜。
而日本利用高升号事件成功了取得的世界的关注。
高升号事件简介就在受害方清朝完全没有参与事后调查的情况下,被日本政府一手操控了世界舆论,在同英国的审判中,英方完全接受了日本一手泡制的高升号事件的调查报告,并判决日本军方在高升号事件中不用负任何责任,而清朝却要承担对英国高船损失的赔偿,高升号事件标志着清朝在东南亚的影响力被日本取代,并直接导致了后来的中日甲午战争。
清朝从高升号事件中开始被欧洲列强视为殖民国的目标,而日本也从高升号事件中上升成为了欧洲列强的同伴。
高升号事件的揭秘高升号事件,是发生于公元1894年7月25日,清朝满载清兵的英国商船高升号遭到事先埋伏于丰岛附近的日本军舰浪速号的袭击,当时高升号上的清朝士兵准备驶往朝鲜,支援清朝在朝鲜的对日作战,高升号被击沉后,导致船上1000多名清朝士兵死伤800多人,只有200多人幸存。
黑船事件是怎么回事?黑船事件经过几个阶段导语:历史上的黑船事件,指的是在1853年7月8日的时候,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的这一事件。
下面就让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
黑船事件也叫做是黑历史上的黑船事件,指的是在1853年7月8日的时候,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的这一事件。
下面就让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
黑船事件也叫做是黑船来航事件,在日本嘉永六年的时候,美国海军准将马休·培里亲自率领舰队驶入了日本江户湾浦贺海面的事件。
当时马休·培里带着美国总统米勒德·菲尔莫尔的国书向江户幕府致意,最后双方在第二年的时候就签定了《日美和亲条约》。
当时是在19世纪上半期,那时的日本在锁国这一政策下并局限与东北亚这一角的时候,此时的世界正在处于快速转变的时期,而像英国、法国、俄国和美国等国成为了新一波称霸世界的强国。
这些国家在经历了产业革命、交通革命等革命的洗礼之后,逐渐开始为了产业革命后所需要的原料、市场、殖民地与转运站积极经营远东。
在此之后,双方在横滨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而这一条约可以说是日本与西方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在签订条约之后,其他的西方列国也开始跟随美国,开始向日本提出通商的要求。
于是像英国,俄国,荷兰等的西方国家都与日本签订了相关的不平等条约。
为此,日本在这样的压迫下,不得不结束了本国的锁国时代,幕潘体制也开始随之瓦解。
在1853年的7月8日,美国海军派培里准将率领舰队强行驶入江户湾的浦贺及神奈川地区。
在美国的武力胁迫下,日本幕府不得不接受开港要求,最终在1854年3月31日的时候,日本与美国在神奈川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这一条约,而这一事件就是著名的黑船事件。
在1853年7月8日的这一天,日本发生了“黑船事件”。
美国东印度舰队的准将马休·培里率领了有4艘战舰前进驶入日本江户湾,并通过用武力的方式来威胁日本幕府停止“闭关锁国”的政策。
至于事情的发生与经过就让我们会回顾到这一段历史当中。
西方炮舰政策的破产——“紫石英号”事件背后的外交较量作者:王宗志武春霞来源:《共产党员·上半月》 2020年第9期文/王宗志武春霞1949年4月20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正准备渡过长江对国民党做致命一击时,英国海军护卫舰“紫石英号”强行闯入长江,与解放军交火后被击伤搁浅,这就是大家熟知的“紫石英号”事件。
而事件背后的外交较量却鲜为人知。
“紫石英号”擅闯长江,引发炮战1949年4月20日,国共和谈破裂,中共中央军委发起渡江作战命令,大战一触即发。
而此时,英国海军护卫舰“紫石英号”却不顾解放军公告,以保护侨民为由闯入我军长江防线,对渡江战役造成严重影响。
为保证顺利渡江,我军立刻鸣炮示警,勒令英舰离开。
英方舰长斯金勒少校却无视警告,命令“紫石英号”强行逆江而上,还将舰炮瞄准北岸解放军阵地。
英舰如此嚣张,解放军将士义愤填膺,三野特纵炮兵3团首先开炮,双方展开激烈交战,“紫石英号”中弹受伤后,挂起了白旗,停在镇江附近江中不敢动弹。
20日下午,停泊在南京的英国军舰“伴侣”号前往救援,被解放军击伤后仓皇逃离。
英国远东舰队副总司令梅登闻讯,亲自率远东舰队旗舰、万吨级重巡洋舰“伦敦”号与护卫舰“黑天鹅”号从上海赶来增援。
21日上午,英舰行至江苏泰兴县口岸江面,此处为三野东路军10兵团23军防区。
10兵团司令员叶飞命令向英舰发起警告,但英舰没有任何反应,还将舰炮对准解放军阵地示威。
是可忍,孰不可忍!叶飞下令向英舰开炮。
解放军炮火之猛、射击之准令人震惊,有外电报道称“解放军炮兵犹如进行了一次精彩的实弹演习”,英“伦敦”号指挥台被击中,两艘英舰无法接近“紫石英号”,只得狼狈返回。
英方拒不认错,致使谈判陷入僵局事件发生后,我方立即发表声明,严正抗议英舰的干涉行径。
毛泽东亲自起草了《抗议英舰暴行》社论,严正指出:“英帝国主义的海军竟敢如此横行无忌和国民党反动派勾结在一起,向中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挑衅,闯入人民解放军防区发炮攻击,英帝国主义必须担负全部责任”。
二战战列舰战役作战背景也许是为了洗雪当初仓皇撤离菲律宾之辱,1944年7月,美军攻占塞班岛后,美国高层将下一步作战目标选定为菲律宾。
为此,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倾力出击,其中第七舰队包括6艘战列舰、18艘护航航母、9艘巡洋舰、108艘驱逐舰以及众多轻型舰艇,掩护400多艘登陆舰杀向菲律宾。
10月17日,美军在菲律宾莱特岛登陆。
此时,已现颓势的日军联合舰队发出“捷一号”作战计划,命令粟田舰队自文莱向莱特湾增援,其麾下的西村舰队使命“特殊”——率领战列舰“扶桑”号和“山城”号、重巡洋舰“最上”号及4艘驱逐舰,强行穿越苏里高海峡,吸引附近美军海空火力,为粟田舰队其他同僚争取成功回援的机会。
对西村来说,这几乎就是死亡任务。
因为他手下最强的“扶桑”号和“山城”号是日本最早的“超无畏战列舰”,虽然各装备12门356毫米舰炮,火力不弱,但由于设计时强调火力,防护能力反被削弱,况且它们的舰龄已达30年,舰体老化,最高航速仅能达到24节,会严重拖累舰队的行动速度。
事实上,这2艘老舰平时只是用来训练新兵而已。
作战过程10月22日西村舰队出航,最初两天没有遇到任何敌军,反而遇到了己方的志摩舰队。
志摩舰队跟西村舰队不是一个指挥系统,两位舰队司令的军衔和资历也相差无几,虽然都被要求穿越苏里高海峡,但却决定各自为战。
舰载机空袭24日上午,美军舰载机呼啸而来。
日军战列舰拼命对空发射三式弹在炮弹中装填480个充满燃烧剂的小铁管,杀伤半径达152米,但只击落1架美军战机,反而所有日舰皆受轻伤。
此时,美国航母发现了日本主力舰队,于是掉头北上,西村舰队和志摩舰队侥幸逃过一劫,但其位置已被告知美军第七舰队。
当晚,39艘美军鱼雷艇以3艘为一组率先出动,艇上官兵用艇载简易雷达细致搜索海面,终于在22时36分发现西村舰队。
PT-131号艇冒着日舰炮火,一边向敌舰发射鱼雷,一边向舰队司令部发报,不仅拖延了西村舰队的行进速度,还重创志摩舰队的1艘轻巡洋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大清海军扬威世界瞬间大清水兵怒砸日本长崎导语:炮指长崎1886 大清水兵怒砸日本长崎 8月15日,在日本历史上似乎总是屈辱的日子。
1945年的这天,日本帝国终于向全世界低头,宣告无条件投降炮指长崎1886 大清水兵怒砸日本长崎8月15日,在日本历史上似乎总是屈辱的日子。
1945年的这天,日本帝国终于向全世界低头,宣告无条件投降。
而一个甲子前(1886年)的这一天,日本人同样将它作为国耻日记入了历史。
这一令日本人没齿不忘的耻辱,来自于正在长崎访问的北洋舰队。
数百名中国水兵与日本警察相互械斗,双方都有严重的伤亡。
这一事件,如同中日近代史上其他事件一样,在两国历史界出现了不同的结论乃至史料,甚至连事件的名称也出现了“各自表述”:中国称为“长崎兵捕互斗案”(简称“崎案”),日本则称为“长崎暴动”、“长崎清国水兵暴行”。
根据日本人的记载,两天前(8月13日),日本方面邀请北洋官兵登岸“血拼”,以期拉动长崎的GDP。
一些水兵却“血拼”到了当地一家妓院“丸山家”,酗酒之后与当地人发生冲突。
闻讯赶来的日本警察并没有携带武器,中国水兵和警察发生冲突,2人被捕,其余的逃离了现场。
随后,逃走的中国水兵召集了10~15名同伴,冲入警察局。
当时,根据北洋舰队司令丁汝昌的命令,水兵登岸一律不得携带武器,但其中有一名水兵在岸上购买了一把日本刀,在双方打斗过程中,这名水兵将一名日本警察刺成重伤,他本人也受了轻伤并被捕,之后移交给大清国领事馆。
8月15日这天,北洋舰队放假一天,450名水兵上岸自由观光。
上岸后的水兵们到处滋事,与警察发生冲突,有的将日本警察的帽子打生活常识分享。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1918 年英最先进潜艇的
灾难
第1 次世界大战是潜艇初露锋芒的时代,德国的U 艇大出风头,风头一时无两,而头号海军强国的水下舰队实力强大,可惜没有表演的机会,但是英国皇家海军拥有一款在世界上都独一无二的潜艇K 型潜艇。
1 战之前潜水艇作为1 种新兴舰种加入海军行列,英国皇家海军也开始大量建造潜艇,1913 年英国皇家海军提出1 种设想,建造一种高速潜艇,平时以水面航行状态和主力舰队一起活动,在舰队决战前夕进入潜航状态,给毫无准备的敌主力舰队以突然袭击,最起码也能扰乱敌舰队阵形,给已方主力舰队创造有利条件。
既然是跟随主力舰队活动并先投入战斗,就必须比主力舰队的航速快,航程也要相当。
而当时英国皇家海军的主力潜艇-E 型的航速只有不到16 节,航程才不过3000 海里,当然是无法执行上述任务的,于是1915 年英国人为了执行上述任务开始设计并建造了本文的主角-----K 型潜艇。
从1916 年开始到1918 年,英国人以每艘34 万英镑的价格建造了17 艘K 型潜艇。
(这个价格,知道当时行情的人大概可以明白英国海军可是下了多大血本在K 级潜艇上了)。
最终完成的K 型潜艇一举拿下了当时世界潜艇中最大,最快2 项冠。
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租界帝国主义列强根据和中国清政府缔结的不平等条约﹐以居住和经商为名﹐在通商口岸和城市永久租用的地段。
最早在中国取得租界的是英国。
列强在租界内行使行政管理和司法管辖权﹐形成“国中之国”﹐严重破坏中国主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人民掀起了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收回租界是其主要目标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等国租界先后收回。
抗日战争胜利后废除了中国各地的日租界。
至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租界全部由中国收回。
重点进攻国民党军队在全面进攻失败后,对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目的东西夹击华北解放军主力,阻断华北解放军和东北解放军的联系,各个击破,同时将解放军阻击在黄河以北,使战争始终在解放区内进行。
1947年3月,国民党调集大军进攻陕北解放区,企图聚歼中共军队。
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
之后西北野战军在青化砭蟠龙沙家店等战役先后重创国民党军队,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的重点进攻破产。
1947年4月,国民党军开始对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先后向山东解放区发动了三次进攻,均被华东野战军粉碎。
孟良崮战役全歼敌整编74师打乱了敌军重点进攻山东的计划。
后敌向沂蒙山区发起进攻,华东野战军避开敌正面兵力经过近一个月战役,粉碎了敌攻势。
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宣告失败。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人。
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
早年在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
1910年考中“庚子赔款”留学生,师从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
1917年回国,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五四”时期,与李大钊等展开“问题与主义”论争。
从1920年至1933年,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考证,同是也参与一些政治活动。
抗日战争初期出任国民党“国防参议会”参议员,1938年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国大使。
法拉格特的具体事例戴维·格拉斯哥·法拉格特- 简介戴维·格拉斯哥·法拉格特(David Glasgow Farragut,1801年7月5日-1870年8月14日),是美国南北战争的一位海军将军。
他是美国海军第一位少将、中将和上将。
他出生在田纳西州诺克斯县的一个小镇,如今以他的名字”法拉格特”命名。
1812年入海军服役。
参加过1812—1814年的第二次美英战争和1846—1848年美墨战争。
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后加入北方联邦海军部队对南军作战。
指挥西墨西哥湾封锁舰队,奉命开入密西西比河。
1862年率分舰队战胜南方联盟舰队,支援陆军攻占新奥尔良(新奥尔良战役)。
1863年肃清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的南军,支援陆军攻占维克斯堡要塞(维克斯堡战役)。
1864年率舰队直逼莫比尔海湾,攻占了南军最后一个海上据点。
1870年他在新罕布什尔州朴次茅斯去世,享年69岁,被埋葬在纽约伍德劳恩公墓。
戴维·格拉斯哥·法拉格特- 海上少年1801年7月5日出生于美国南方的田纳西州斯托尼波因特。
7岁的时候老妈就病死了,他被海军上校戴维·波特收养,也是戴维·波特把法拉格特领进了海军,所以法拉格特对养父的大恩大德很感激,就把自己原来的名字“詹姆士”改成了“戴维”,他第一次出海时才8岁,第一次参加战斗时11岁,第一次押运战利品回国时12岁,第一次落水被敌人俘虏时13岁。
还没发育完整呢,法拉格特就是个航海高手了。
1821年,法拉格特被授予少尉军衔。
其间,他曾在“埃塞克斯”号上担任候补军官,法拉格特喜欢学习,和那一时期的一般军官不同,虽然他的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刻苦自学,掌握了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和阿拉伯文,几乎是个语言学家。
他以实际行动证明证明自己是个颇有才华的军官,特别对火炮很有兴趣。
以后,他的主要成就是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妈雷岛建立了海军工厂。
1846年—1848年,法拉格特参加了墨西哥战争(墨西哥抗美战争),从而显示了他在实际作战指挥方面的才能。
舰亡旗在!世界海军自沉战在世界海战史上,因迫于种种困境,而将自己的军舰全部沉入海底的历史悲剧屡见不鲜!对于海军而言,亲手凿沉自己心爱的战舰,无异于手诛爱子!但在国家面临覆亡的危机时,真正的海军军人们往往还是会选择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惨烈方式来进行最后的抗争!本文记录了世界海战史上几次比较著名的海军自沉战例,在本文开篇前,首先向所有自沉行动中做出巨大牺牲的各国海军将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1、宁死不降!黑海舰队的悲壮沉沦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发,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成立。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很快遭到了国内外势力的联合绞杀。
1918年3月,德军开始进攻苏联黑海舰队所在地克里米亚半岛,3月,德军占领敖德萨、尼古拉耶夫,4月占领赫尔松、彼列科普,到4月25日,德军占领了除塞瓦斯托波尔以外所有克里木半岛上城市。
在此形势下,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包括14艘驱逐舰在内的部分舰艇在4月29日冲出封锁线,驶往新罗西斯克。
4.30日晚,又有战列舰2、驱逐舰3、潜艇数艘等准备启航,但遭到德军控制的北面高地炮火阻击,仅2艘战列舰冲出港口,驱逐舰“愤怒”号被击中后靠岸抢滩,“珍藏”号自沉港内,其余舰艇返回泊位。
到5月上旬,到达新罗西斯克的黑海舰队战舰合计有2艘战列舰、1艘辅助巡洋舰、17艘驱逐舰和其他舰艇约40艘,但港内无充足港口设施,缺乏淡水和燃料,得不到检修,困难重重。
1918年5月28日,为了不让舰艇落入德军之手,列宁密令黑海舰队沉毁所有舰艇,同时尽可能将舰队官兵从保卫圈中带回,以求舰亡人在。
黑海舰队内随即发生激烈争论,部分官兵表示要与德军决一死战!6月11日,德军向黑海舰队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舰队必须返回塞瓦斯托波尔,否则将进攻新罗西斯克。
为保存海军官兵,黑海舰队向最高苏维埃发电——服从命令!列宁亲自签署了命令黑海舰队自沉的命令!1918年6月18日,黑海舰队将新罗西斯克所有舰船驶往港口出口处,各舰均悬挂“宁死不降”信号旗,所有官兵在码头列队,由驱逐舰“刻赤”号向各舰依次发射鱼雷,将1艘战列舰和8艘驱逐舰相继击沉!“刻赤”号舰长随即将舰上水兵送上岸后引爆了舰上弹药库,与心爱的战舰一起魂归大海!至此,黑海舰队不复存在!1935年,苏维埃政府宣布重建红旗黑海舰队!2、代号“彩虹”:为了德意志的尊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海军竞赛中,德意志第二帝国以倾国之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大造出了一支世界上规模第二的远洋海军——“大洋舰队”,凭借着强大的工业实力和严谨的作风,德国人不但拥有了一流的战舰,更训练出了素质还在英国之上的水兵!在著名的“日德兰大海战”中,德国以损失1艘老式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其他4艘舰艇受到重创,共损失61180吨,伤亡3058人德代价,击沉英国3艘主力战列巡洋舰、3艘装甲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6艘舰艇遭受重创,英军合计损失了115025吨的战舰,伤亡6945人,双方损失近2:1,德国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