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实数根与韦达定理(学生卷)
- 格式:doc
- 大小:241.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二讲:一元二次方程与韦达定理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_问题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知识定义: 判别式: 求根公式:两根差的绝对值:例1 若x 1和x 2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2x 2+5x -1=0的两根,求| x 1-x 2|的值.问题二、韦达定理如果ax 2+bx +c =0(a ≠0)的两根分别是x 1,x 2,那么x 1+x 2=b a -,x 1·x 2=c a.这一关系也被称为韦达定理.例1 已知方程2560x kx +-=的一个根是2,求它的另一个根及k 的值.例2 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2(m -2)x +m 2+4=0有两个实数根,并且这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比两个根的积大21,求m 的值.例3 已知两个数的和为4,积为-12,求这两个数.例4 若x 1和x 2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 2+x -1=0的两根.(1)求| x 1-x 2|的值; (2)求221211x x 的值; (3)x 13+x 23.问题三、韦达定理与根的分布问题例1 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x +a -4=0的(1)一根大于零、另一根小于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两个根都大于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例2.若关于x 的方程x 2+x +a =0的(1)一个大于1、零一根小于1,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两根都小于1,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例3 若一元二次方程x 2-(m +1)x+4=0的两个根都落在[0,3]内,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定义:一般的,把形如20ax bx c ++=()0a ≠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240b ac =-≥求根公式:2b x a -±=两根差的绝对值:12||x x a -=问题一例1.122x x -===问题二例1. 解:由题意得121212355675k x x x x x x -⎧+=⎧⎪=-⎪⎪⇒⎨⎨⎪⎪=-=-⎩⎪⎩例2. 解:由题意得()()22212120401171021m b ac m m m x x x x ≤⎧⎧-≥⎪⎪⇒⇒=-⎨⎨-+=+-=⎪⎪⎩⎩例3 解:由题意得24120x x --=解得126,2x x ==-例4 解:(1)12x x -===(2)()()()2212122222212122121131x x x x x x x x +--++===- (3)()()()()()233221212112212121234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问题三例1解:(1)1240x x a =-<,4a <(2)由题意得1220174440x x a b ac <⎧⇒<≤⎨-≥⎩例2解:(1)由题意得()()12110x x --<()121210x x x x -++<2a ∴<(2)由题意得122b a -=- ∴()()12211012440x x a b ac ⎧-->⎪⇒-<≤⎨-≥⎪⎩例3解:由题意得 ()()()()21212121240010033330330b ac x x x x m x x x x ⎧-≥⎪+≥⎪⎪≥⇒≤≤⎨⎪-+-≤⎪⎪--≥⎩高一数学衔接知识讲义二练习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1. 若关于x 的方程mx 2+ (2m +1)x +m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14 (B )m >-14 (C )m <14,且m ≠0 (D )m >-14,且m ≠0 2.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kx -2=0的一个根是1,则它的另一个根是 ( )(A )-3 (B )3 (C )-2 (D )23.若关于x 的方程x 2+(k 2-1) x +k +1=0的两根互为相反数,则k 的值为 ( )(A )1,或-1 (B )1 (C )-1 (D )04.已知a ,b ,c 是ΔABC 的三边长,那么方程cx 2+(a +b )x +4c =0的根的情况是 ( ) (A )没有实数根 (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D )有两个异号实数根5.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恰好是方程2x 2-8x +7=0的两根,则斜边长等于 ( )(A(B )3 (C )6 (D )96.若方程x 2-3x -1=0的两根分别是x 1和x 2,则1211x x = ; 7.以-3和1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8.若方程x 2-8x +m =0的两根为x 1,x 2,且3x 1+2x 2=18,则m =_____________;9.写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两根分别是方程x 2-7x -1=0各根的相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若一元二次方程x 2+2(m -1)x+2m +6=0有两个实数根,且都比1大,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11.若方程(m +3)x 2-4mx+2m +1=0的两个实数根异号,且负根的绝对值较大,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12.若一元二次方程x 2-2ax+a+2=0的两根都在区间(1,3)内,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5 D C C B B6-9 3-;(3)(1)0x x +-=;12;2710x x +-= 10 解: ,则51540m m m m ≥≤-⎧⎪⎪>-⎨⎪<⎪⎩∴514m -<≤-11 解:121200300x x x x m ⋅<⎧⎪+<⎪⎨+≠⎪⎪∆>⎩ ,则2(21)(3)04(m 3)03828-12>0m m m m m m ++<⎧⎪+<⎪⎨≠-⎪⎪∆=-⎩∴132m -<<- 12 解:法一:24480(1,3)2(1)30(3)1150a ab a a f a f a ⎧∆=--≥⎪⎪-=∈⎪⎨⎪=->⎪=->⎪⎩ ∴1125a ≤< 法二:利用韦达定理12121212(1)(1)0(1)(1)0(3)(3)0(3)(3)00x x x x x x x x -->⎧⎪-+->⎪⎪-+-<⎨⎪-->⎪⎪∆≥⎩ ∴1125a ≤< 2416200(1)4502(m 1)122m m f m b a ⎧⎪∆=--≥⎪=+>⎨⎪-⎪-=->⎩。
一元二次方程-------韦达定理训练中考题1.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3x+2=0的两根,则x1+x2的值是( )A.-2 B.2 C.3 D.12.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a=0的两个不相等实数根x1,x2满足x1x2﹣2x1﹣2x2﹣5=0,那么a的值为【】A.3 B.﹣3 C.13 D.﹣13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bx+c=0的两根分别为x1=1,x2=﹣2,则b与c的值分别为【】A.b=﹣1,c=2B.b=1,c=﹣2C.b=1,c=2D.b=﹣1,c=﹣24.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3x﹣1=0的两个根分别是x1、x2,则x12x2+x1x22的值为【】A.﹣3 B. 3 C.﹣6 D. 65.已知m、n是方程x2+2x+1=0的两根,则代数式的值为【】A.9 B.±3 C.3 D.56.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两实数根和为﹣4的是【】A.x2+2x﹣4=0B.x2﹣4x+4=0C.x2+4x+10=0D.x2+4x ﹣5=07.已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2ax+b=0的两根,且x1+x2=3,x1x2=1,则a、b的值分别是【】A.a=﹣3,b=1 B.a=3,b=1 C.,b=﹣1 D.,b=18.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正实数根分别为x1,x2,且2x1+x2=7,则m的值是【】A.2 B. 6 C. 2或6 D . 79.设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5x-3=0的两个实根,且,则a=10.已知m和n是方程2x2﹣5x﹣3=0的两根,则= ▲ .11.设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 3x – 1 =0的两个实数根,则的值为12.已知x1、x2是方程2x2+14x-16=0的两实数根,那么的值为▲ .13.若关于x的方程的两根互为倒数,则a= ▲ .14.设a,b是方程x2+x-2013=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2+2a+b 的值为▲15.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m-1=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x2.(1)求m的取值范围.(2)若2(x1+x2)+ x1x2+10=0.求m的值.。
专题复习二 根的判别式与韦达定理重点提示: (1)根的判别式ac b 42-主要应用于判断方程根的情况.利用判别式判断方程根的情况时要注意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方程的类型不确定还要进行分类讨论.(2)韦达定理主要反映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利用韦达定理的前提条件是方程有解,即042≥-ac b .【夯实基础巩固】1. 已知x 1,x 2是方程x 2+2x ﹣5=0的两根,则的值为( B )A .﹣B .C .D .﹣2.已知x 2+px +q =0的两根是3,﹣4,则代数式x 2+px +q 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C )A . (x +3)(x +4)B . (x ﹣3)(x ﹣4)C . (x ﹣3)(x +4)D . (x +3)(x ﹣4)3.关于x 的方程x 2﹣2mx ﹣m ﹣1=0的根的情况是( A )A .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 有两个实数根D . 没有实数根4.关于x 的方程x 2﹣(m ﹣1)x +m ﹣2=0的两根互为倒数,则m 的值是( C )A . 1B . 2C . 3D . 45.关于x 的方程x 2﹣(m ﹣3)x +m 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最大整数值是( B )A . 2B . 1C . 0D . ﹣16.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kx +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 = ±2 .7.已知x 1,x 2是方程的两根,则的值为 3 .8.已知a ,b 是一元二次方程x 2﹣2x ﹣1=0的两个实数根,则代数式(a ﹣b )(a +b ﹣2)+ab 的值等于 ﹣1 .9.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2mx +m 2﹣1=0.(1)不解方程,判别方程根的情况.(2)若方程有一个根为3,求m 的值.(1)∵∆=(2m )2﹣4×1×(m 2﹣1)=4>0,∴方程x 2+2mx +m 2﹣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x2+2mx+m2﹣1=0有一个根是3,∴32+2m×3+m2﹣1=0,解得m=﹣4或m=﹣2.10.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实数m的最大整数值.(2)在(1)的条件下,方程的实数根是x1,x2,求代数式x12+x22﹣x1x2的值.(1)∵x2﹣2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8﹣4m>0,解得m<2,∴m的最大整数值为1.(2)∵m=1,∴此一元二次方程为x2﹣2x+1=0.∴x1+x2=2,x1x2=1.∴x12+x22﹣x1x2=(x1+x2)2﹣3x1x2=8﹣3=5.【能力提升培优】11.若a,b,c为三角形三边,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a﹣b)x+c2=0的根的情况是(C)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没有实数根D.无法确定12.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b+c=0,则b2﹣4ac≥0;②若方程ax2+bx+c=0两根为﹣1和2,则2a+c=0;③若方程ax2+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方程ax2+bx+c=0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其中真命题有(C)A.1个B.2个C.3个D.0个13.设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px+q=0的两根,x1+1,x2+1是关于x的方程x2+qx+p=0的两根,则p,q的值分别为(A)A.﹣1,﹣3 B.1,3 C.1,﹣3 D.﹣1,3【解析】∵x1,x2是x2+px+q=0的两根,x1+1,x2+1是x2+qx+p=0的两根,∴x1+x2=-p,x1x2=q,x1+1+x2+1= x1+x2+2=-q,(x1+1)(x2+1)= x1x2+(x1+x2)+1=p.∴-p+2=-q,q-p+1=p.∴p=-1,q=-3.14.若一元二次方程x2﹣(a+2)x+2a=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是3,b,则a+b=5.15.已知m,n是方程x2﹣2x﹣1=0的两根,且(7m2﹣14m+a)(3n2﹣6n﹣7)=8,则a的值等于﹣9.16.已知关于x的方程x2﹣(a+b)x+ab﹣1=0,x1,x2是此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现给出三个结论:①x1≠x2;②x1x2<ab;③.则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①②.17.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1=0有两个不等实根x1,x2.(1)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若方程两实根x1,x2满足|x1|+|x2|=x1x2,求k的值.(1)∵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k+1)2﹣4(k2+1)=4k2+4k+1﹣4k2﹣4=4k﹣3>0,解得k>.(2)∵k>,∴x1+x2=﹣(2k+1)<0.又∵x1x2=k2+1>0,∴x1<0,x2<0.∴|x1|+|x2|=﹣x1﹣x2=﹣(x1+x2)=2k+1.∵|x1|+|x2|=x1x2,∴2k+1=k2+1.∴k1=0,k2=2.又∵k>,∴k=2.18.设m是不小于﹣1的实数,关于x的方程x2+2(m﹣2)x+m2﹣3m+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1)若+=1,求的值.(2)求+﹣m2的最大值.∵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4(m﹣2)2﹣4(m2﹣3m+3)=﹣4m+4>0,解得m<1.∴﹣1≤m<1.(1)∵x1+x2=﹣2(m﹣2),x1x2=m2﹣3m+3,∴+===1,解得m1=,m2=(不合题意,舍去).∴=﹣2.(2)+﹣m2=﹣m2=﹣2(m﹣1)﹣m2=﹣(m+1)2+3.当m=﹣1时,最大值为3.【中考实战演练】19.【烟台】等腰三角形边长分别为a,b,2,且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n﹣1=0的两根,则n的值为(B)A.9B.10 C.9或10 D.8或10【解析】∵a,b,2是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a=2,b<4或a<4,b=2或a=b>1. ∵a,b是x2-6x+n-1=0的两根,∴a+b=6.∴a=b=3.∴ab=n-1=9.∴n=10.20.已知m,n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ax+a2+a﹣2=0的两实根,那么m+n的最大值是4.【开放应用探究】21.若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bx+c=0的两个实数根,且|x1|+|x2|=2|k|(k是整数),则称方程x2+bx+c=0为“偶系二次方程”.如方程x2﹣6x﹣27=0,x2﹣2x﹣8=0,x2+3x﹣=0,x2+6x ﹣27=0,x2+4x+4=0,都是“偶系二次方程”.(1)判断方程x2+x﹣12=0是否是“偶系二次方程”,并说明理由.(2)对于任意一个整数b,是否存在实数c,使得关于x的方程x2+bx+c=0是“偶系二次方程”?请说明理由.(1)不是.理由如下:解方程x2+x﹣12=0得x1=3,x2=﹣4.∴|x1|+|x2|=3+4=7=2×3.5.∵3.5不是整数,∴x2+x﹣12=0不是“偶系二次方程.(2)存在.理由如下:∵x2﹣6x﹣27=0和x2+6x﹣27=0是偶系二次方程,∴假设c=mb2+n.当b=﹣6,c=﹣27时,﹣27=36m+n.∵x2=0是偶系二次方程,∴n=0,m=﹣.∴c=﹣b2.∴可设c=﹣b2.对于任意一个整数b,c=﹣b2时, =b2﹣4c=4b2.∴x1=﹣b,x2=b.∴|x1|+|x2|=2|b|,∵b是整数,∴对于任何一个整数b,当c=﹣b2时,关于x的方程x2+bx+c=0是“偶系二次方程”.。
一、选择题1.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 ﹣1)x 2﹣2kx +k ﹣3=0有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为( )A .k ≥0B .k ≥0且k ≠1C .k ≥34D .k ≥34且k ≠1 2.一个菱形两条对角线的长是方程28120x x -+=的两个根,则该菱形的面积为( ) A .12B .6或12C .8D .6 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0x x k +-=,当40k -<<时,该方程解的情况是(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没实数根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D .不能确定 4.1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x ax b ++=的解,则24a b +=( ) A .2-B .3-C .4-D .6- 5.某餐厅主营盒饭业务,每份盒饭的成本为12元.若每份盒饭的售价为16元,每天可卖出360份.市场调查反映:如调整价格,每涨价1元,每天要少卖出40份.若该餐厅想让每天盒饭业务的利润达到1680元,设每份盒饭涨价x 元,则符合题意的方程是( ) A .(1612)(36040)1680x x +--=B .(12)(36040)1680x x --=C .(12)[36040(16)]1680x x ---=D .(1612)[36040(16)]1680x x +---= 6.关于x 的方程()11340a a xx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 ) A .1a ≠± B .1a =- C .1a = D .1a =± 7.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0a x x --+=有实数根,则整数a 的最大值为( ) A .−2 B .−1 C .1 D .28.2020年12月29日,贵阳轨道交通2号线实现试运行,从白云区到观山湖区轨道公司共设计了132种往返车票,则这段线路有多少个站点?设这段线路有x 个站点,根据题意,下面列出的方程正确的是( )A .()1132x x +=B .()1132x x -=C .1(1)1322x ⨯+=D .1(1)1322x x -= 9.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为4,另外两边为2120x x m -+=的两根,则m 的值为( )A .32B .36C .32或36D .不存在10.若12,x x 是方程2420200x x --=的两个实数根,则代数式211222x x x -+的值等于( )A .2020B .2019C .2029D .202811.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有两个实数根,且其中一个根为另一个根的2倍,则称这样的方程为“倍根方程”,以下关于倍根方程的说法,正确的有( )个;①方程220x x --=是倍根方程;②若()()20x mx n -+=是倍根方程,则22450m mn n ++=;③若p 、q 满足2pq =,则关于x 的方程230px x q ++=是倍根方程;④若方程20ax bx c ++=是倍根方程,则必有229b ac =.A .1B .2C .3D .412.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x -3m +1=0有两个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14 B .m <14 C .m ≥14 D .m ≤14二、填空题13.已知a ,b 是方程230x x --=的两个实数根,则2+1a b +的值为__________. 14.已知m ,n 是方程2210x x --=的两实数根,则11m n+=_______. 1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边长分别是方程28120x x -+=的两根,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16.若实数a 、b (a ≠b )满足2850a a -+=,2850b b -+=,则+a b 的值_______. 17.某种植基地2018年蔬菜产量为100吨,预计2020年蔬菜产量达到150吨,求蔬菜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设蔬菜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则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 18.关于x 的方程21x a =-有实数根,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 2-10x +21=0的两个根恰好分别是等腰三角形ABC 的底边长和腰长,则△ABC 的周长为_________.20.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 (BC CD >)沿折痕DE 折叠,点C 落在对角线BD 上的点P 处;展开后再沿折痕BF 折叠,点C 落在BD 上的点Q 处;沿折痕DG 折叠,点A 落在BD 上的点R 处.若4PQ =,7PR =,则BD =___________.三、解答题21.2020年年末,大丰迈入高铁时代,建设部门打算对高铁站广场前一块长为20m ,宽为8m 的矩形空地进行绿化,计划在其中间修建两块相同的矩形绿地(图中阴影部分),若它们的面积之和为102m 2,两块绿地之间及周边留有宽度相等的人行通道,问人行通道的宽度是多少米?22.小虎同学用配方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20(a 0)++=≠ax bx c 的求根公式时,对于240b ac -≥的情况,他是这样做的:由于0a ≠,方程20ax bx c ++=变形为:2b c x x a a+=-, 第一步 22222b b c b x x a a a a ⎛⎫⎛⎫++=-+ ⎪ ⎪⎝⎭⎝⎭, 第二步 222424b b ac x a a -⎛⎫+= ⎪⎝⎭, 第三步 242b b ac x a -+=, 第四步 244b b ac x a--=. 第五步 (1)小虎的解法从第_______步开始出现错误;事实上,当240b ac -≥时,方程20(a 0)++=≠ax bx c 的求根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配方法解方程:2640x x ++=.23.若关于x 的方程(3)(2)x x p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p 的取值范围. 24.“黄冈名师课堂”是集黄冈众多名师的网络课堂,自上线以来受到了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经统计,2020年10月在线听课的学生为66250人次,12月在线听课学生增加至95400人次.若10月至12月,每月在线听课人数平均增长率相同. (1)求每月的平均增长率;(2)按照这个平均增长率,预计2021年1月在线听课的人次将会达到多少? 25.在ABC 中,90,10cm B AB BC ∠===,点P 、Q 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出发,均以1cm/s 的速度作直线运动,已知点P 沿射线AB 运动,点Q 沿边BC 的延长线运动,设点P 运动时间为(s)t ,PCQ △的面积为()2cm S .当P 运动到几秒时625ABC S S =?26.某商家将进货单价40元的商品,按50元出售能卖出500件,已知这种商品每涨价0.4元,就会少销售4件,商家为了赚得8000元的利润,每件售价应定为多少?【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根据二次项系数不为0和△≥0列不等式组即可.【详解】解:根据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 ﹣1)x 2﹣2kx +k ﹣3=0有实数根,列不等式组得,210(2)4(1)(3)0k k k k -≠⎧⎨----≥⎩, 解得,k ≥34且k ≠1,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解题关键是熟练运用根的判别式列不等式,注意: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不为0.2.D解析:D【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求得方程的两根,进而根据菱形面积=12对角线的积求解即可. 【详解】解:28120x x -+=,(x-6)(x-2)=0,∴x 1=6,x 2=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2,∴菱形面积为162=62⨯⨯, 故选:D .【点睛】综合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及解一元二次方程;得到菱形的对角线长是解决本题的突破点;用到的知识点为: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菱形面积=12对角线的积. 3.A解析:A【分析】计算根的判别式,根据k 的范围,判断判别式的属性,根据性质求解即可.【详解】解:∵一元二次方程240x x k +-=,∴△= 22444b ac k -=+=16+4k ,∵40k -<<,∴1640k -<<,∴16+4k >0,∴△>0,∴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熟记公式,并根据字母范围确定判别式的属性是解题的关键.4.A解析:A【分析】把1x =代入方程,得到a 与b 的式子,整体代入即可.【详解】解:把1x =代入220x ax b ++=得,120a b ++=,∴21a b +=-,∴242a b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和求代数式的值,解题关键是明确方程解的意义,树立整体代入思想.5.A解析:A【分析】根据总利润=每盒的利润×销售量,而每盒的利润=售价-进价,再结合“每份盒饭的成本为12元.若每份盒饭的售价为16元,每天可卖出360份.市场调查反映:如调整价格,每涨价1元,每天要少卖出40份”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每份盒饭涨价x 元后,利润为(16+x-12)元,销售量为(360-40x)盒,∴可得方程为(1612)(36040)1680x x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根据题意找到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6.C解析:C【分析】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可得1a +=2,且a+1≠0,解方程即可;.【详解】 解:由题意得1a +=2,且a+1≠0,,解得:a=±1,因为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不为0,即a+1≠0,所以a=1,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关键是注意一元二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整式方程,即等号两边都是整式;②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7.C解析:C【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得到根的判别式大于等于0,求出a 的范围,确定出所求即可.【详解】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0a x x --+=有实数根,∴△=1−8(a−2)≥0,且a−2≠0,解得:a≤178且a≠2, 则整数a 的最大值为1.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判别式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8.B解析:B【分析】利用列方程解应用题,仔细阅读试题,找出等量关系为:站点数×每站票数(比站点数少1)=总票数,列方程即可.【详解】设这段线路有x个站点,每个站点售其它各站一张往返车票,共有(x-1)张票,x x-=.根据题意,列方程得()1132故选择:B.【点睛】本题考查列方程解应用题,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抓住等量关系站点数×每站票数(比站点数少1)=总票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B解析:B【分析】分为两种情况:①腰长为4,②底边为4,分别求出即可.【详解】分为两种情况:①当腰长是4时,设底边为a,依题意得:a+4=12,解得:a=8,即三边为4,4,8,不能构成三角形,舍去;②底边为4,设腰长为b,依题意得:b+b=12,∴腰长为b=6,即三边为4,6,6,∴m=6×6=36;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掌握根与系数的关系并能进行分类讨论是解此题的关键.涉及等腰三角形的问题容易漏解或多解,要特别注意.10.D解析:D【分析】先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和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21142020x x -=,124x x +=,代入原式计算即可.【详解】解:∵1x ,2x 是方程2420200x x --=的两个实数根,∴211420200x x --=,即21142020x x -=,由根与系数之间关系可知124x x +=,∴211222x x x -+=21112422x x x x -++=2020+122()x x +=2020+8=2028.所以选项D 正确.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将211222x x x -+进行等量变形,并代入求解.11.C解析:C【分析】①求出方程的解,再判断是否为倍根方程;②根据倍根方程和其中一个根,可求出另一个根,进而得到m 、n 之间的关系,而m 、n 之间的关系正好适合;③当p ,q 满足2pq =,则()()2310px x q px x q ++=++=,求出两个根,再根据2pq =代入可得两个根之间的关系,进而判断是否为倍根方程;④用求根公式求出两个根,当122x x =,或122x x =时,进一步化简,得出关系式,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①解方程220x x --=(x-2)(x+1)=0,∴x-2=0或x+1=0,解得,12x =,21x =-,得,122x x ≠,∴方程220x x --=不是倍根方程;故①不正确;②若()()20x mx n -+=是倍根方程,12x =,因此21x =或24x =,当21x =时,0m n +=,当24x =时,40m n +=,()()224540m mn n m n m n ∴++=++=,故②正确;③∵pq=2,则:()()2310px x q px x q ++=++=, 11x p∴=-,2x q =-, 2122x q x p ∴=-=-=, 因此是倍根方程,故③正确;④方程20ax bx c ++=的根为:1x =2x =,若122x x =2=,20-=,02b a+∴=,0b ∴+=,b ∴=-,()2294b ac b ∴-=,229b ac ∴=.若122x x =2=,20=,0=,0b ∴-+=,b ∴=,()2294b b ac ∴=-,229b ac ∴=.故④正确,∴正确的有:②③④共3个.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新定义的倍根方程的意义,理解倍根方程的意义和正确求出方程的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2.C解析:C【分析】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310x x m +-+=有两个实数根,即判别式△=24b ac - ≥0,即可得到关于m 的不等式,从而求得m 的范围;【详解】∵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310x x m +-+=有两个实数根,∴ ()214131m ∆=-⨯⨯-+≥0, 解得:m≥14,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用到的知识点是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正确掌握根与判别式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5【分析】先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写出两根的和与积代入所求代数式计算即可【详解】解:∵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掌握根与系数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 解析:5【分析】先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写出两根的和与积,代入所求代数式计算即可.【详解】解:∵a ,b 是方程230x x --=的两个实数根,∴230a a --=,111a b -+=-=, ∴23a a =+,∴2131()4145a b a b a b ++=+++=++=+=;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掌握根与系数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0)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为:x 1+x 2=b a -,x 1•x 2=c a. 14.-2【分析】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m +n =2mn =−1将其代入中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mn 是方程x2−2x−1=0的两实数根∴m +n =2mn =−1∴==−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根与系解析:-2【分析】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m +n =2、mn =−1,将其代入11m n +=m nn m +中,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m ,n 是方程x 2−2x−1=0的两实数根,∴m +n =2,mn =−1, ∴11m n +=m n n m +=21-=−2. 故答案为:-2.【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牢记两根之和等于−b a 、两根之积等于c a是解题的关键. 15.14【分析】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求出两根因为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分情况讨论:腰为2时和腰为6时再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验证是否符合题意即可求出周长;【详解】解:(x-2)(x-6)=0x1=2x2解析:14【分析】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求出两根,因为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分情况讨论:腰为2时和腰为6时,再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验证是否符合题意,即可求出周长;【详解】解:28120x x -+=,(x-2)(x-6)=0,x 1=2,x 2=6,当腰长为2时,三角形的三边为2,2,6,不符合三角形的三角关系,舍去;当腰长为6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6,6,2,符合三角形的三角关系,则周长为:6+6+2=14,故答案为:14.【点睛】本题考查因式分解解一元二次方程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解后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6.8【分析】直接用一元二次方程的韦达定理进行求解即可;【详解】∵a 是的解b 是的解∴ab 是方程的两个解∴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韦达定理正确理解公式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解析:8【分析】直接用一元二次方程的韦达定理进行求解即可 12b x x a +=-、12c x x a= ; 【详解】∵ a 是 2850a a -+= 的解,b 是2850b b -+=的解,∴ a 、b 是方程2850x x -+=的两个解, ∴ 881a b -+=-= , 故答案为:8.【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韦达定理,正确理解公式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17.【分析】利用两次增长后的产量=增长前的产量×(1+增长率)2设平均每次增长的百分率为x 根据从100吨增加到150吨即可得出方程【详解】解:设蔬菜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则可列方程为100(1+x )2=解析:()21001150x +=【分析】利用两次增长后的产量=增长前的产量×(1+增长率)2,设平均每次增长的百分率为x ,根据“从100吨增加到150吨”,即可得出方程.【详解】解:设蔬菜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则可列方程为100(1+x )2=150,故答案为:()21001150x +=.【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增长率问题).解题的关键在于熟知两次增长后的产量=增长前的产量×(1+增长率)2,根据条件列出方程. 18.【分析】根据平方的意义得出关于a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a-1≥0解得a≥1故答案为a≥1【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有根的条件直接开平方法解一解析:1a ≥【分析】根据平方的意义得出关于a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x a =-有实数根,∴a-1≥0,解得a≥1,故答案为a≥1.【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有根的条件,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列出关于a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19.17【分析】先求出方程的解然后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一元二次方程x2-10x+21=0有两个根∴∴∴或当3为腰长时3+3<7不能构成三角形;当7为腰长时则周解析:17【分析】先求出方程的解,然后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一元二次方程x 2-10x+21=0有两个根,∴210210x x -+=,∴(3)(7)0x x --=,∴3x =或7x =,当3为腰长时,3+3<7,不能构成三角形;当7为腰长时,则周长为:7+7+3=17;故答案为:17.【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构成三角形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所学的知识,注意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进行解题.20.13【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得CD=PDAD=DRBC=BQ 由勾股定理可得(CD+7+CD4)2=(CD+7)2+CD2可求CD=5由勾股定理可求解【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BC ∠C=解析:13【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得CD=PD ,AD=DR ,BC=BQ ,由勾股定理可得(CD+7+CD -4)2=(CD+7)2+CD 2,可求CD=5,由勾股定理可求解.【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BC ,∠C=90°,由折叠的性质可得:CD=PD ,AD=DR ,BC=BQ ,∵PQ=4,PR=7,∴PQ=BQ-(BD-PD )=BC -BD+CD=4,PR=AD -PD=BC -CD=7,∴BD=BC+CD -4,BC=CD+7,∵BD 2=BC 2+CD 2,∴(CD+7+CD -4)2=(CD+7)2+CD 2,∴CD 1=5,CD 2=-4(舍去),∴BC=12,∴13=,故答案为:13.【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矩形的性质,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是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分析】根据矩形的面积和为102平方米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设人行通道的宽度为x 米,根据题意得,(20﹣3x )(8﹣2x )=102,解得:x 1=1,x 2293=(不合题意,舍去). 答:人行通道的宽度为1米.【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利用两块矩形的面积之和为102m 2得出等式是解题关键.22.(1)四;2b x a-±=;(2)13x =-23x =-. 【分析】(1)观察小虎的解法找出出错的步骤,写出求根公式即可;(2)利用配方法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详解】解:(1)小虎的解法从第四步开始出现错误;当b 2﹣4ac >0时,方程ax 2+bx +c =0(a ≠0)的求根公式是x ;故答案为:四;x ; (2)移项得:264x x +=-,配方得:x 2+6x +9=-4+9,即(x +3)2=5,开方得:x解得:x 1= - x 2=【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与配方法,熟练掌握各种解法是解本题的关键.23.14p >- 【分析】根据根的判别式大于0列不等式即可.【详解】解:(3)(2)x x p --=,化简得,2560x x p -+-=,∵关于x 的方程(3)(2)x x p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425460b ac p -=-->, 解得,14p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解题关键是熟知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时,判别式大于0.24.(1)20%;(2)114480人【分析】(1)设该每月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等量关系:10月份在线听课的学生人次×(1+增长率)2=12月份在线听课学生人次,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1月份在线听课的人次=12月份在线听课的人次×增长率列式计算即可.【详解】(1)解:设每月的平均增长率为x ,由题意得:266250(1)95400x +=,解得:10.2x =,2 2.2x =-(舍).答:月平均增长率为20%.(2)95400(120%)114480+=(人)答:按照这个平均增长率,预计2021年1月在线听课的人次将会达到114480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属于增长率的问题,一般公式为原来的量×(1±x )2=后来的量,其中增长用+,减少用﹣.25.4秒、6秒或12秒【分析】先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S △ABC ,根据S =625S △ABC ,可求△PCQ 的面积,再分两种情况:P 在线段AB 上;P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进行讨论即可求得P 运动的时间.【详解】 解:∵S △ABC =12AB•BC=50cm 2,625S △PCQ =12cm 2, 设当点P 运动x 秒时,S =625S △ABC ,当P 在线段AB 上,此时CQ=x ,PB=10-x ,S △PCQ =12x (10-x )=12, 化简得 x 2-10 x+24=0,解得x=6或4,P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此时CQ=x ,PB=x-10,S △PCQ =12x (x-10)=12, 化简得 x 2-10 x+24=0,x 2-10 x-24=0,解得x=12或-2,负根不符合题意,舍去.所以当点P 运动4秒、6秒或12秒时,S =625S △ABC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面积公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根据已知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是解题关键.26.60元/件或80元/件.【分析】设售价应定为x 元/件,则每件的销售利润为(x-40)元,能卖出4500(50)0.4x ⎡⎤--⎢⎥⎣⎦件,根据总利润=每件的销售利润×销售数量,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售价为每件x 元,则每件的销售利润为(x-40)元,依题意,得:4405005080000.()[()]4x x ---=, 整理得214048000x x -+=,解得:160x =,280x =,且符合题意,答:售价应定为60元/件或80元/件.【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4小题)1.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两根之和为2的是()A.x2﹣x+2=0 B.x2﹣2x+2=0 C.x2﹣x﹣2=0 D.2x2﹣4x+1=02.小明和小华解同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时,小明看错一次项系数,解得两根为2,﹣3,而小华看错常数项,解错两根为﹣2,5,那么原方程为()A.x2﹣3x+6=0 B.x2﹣3x﹣6=0 C.x2+3x﹣6=0 D.x2+3x+6=03.(2011?锦江区模拟)若方程x2﹣3x﹣2=0的两实根为x1、x2,则(x1+2)(x2+2)的值为()A.﹣4 B.6C.8D.124.(2007?泰安)若x1,x2是方程x2﹣2x﹣4=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2x12﹣2x1+x22+3的值是()A.19 B.15 C.11 D.35.(2006?贺州)已知a,b是一元二次方程x2+4x﹣3=0的两个实数根,则a2﹣ab+4a的值是()A.6B.0C.7D.﹣16.(1997?天津)若一元二次方程x2﹣ax﹣2a=0的两根之和为4a﹣3,则两根之积为()A.2B.﹣2 C.﹣6或2 D.6或﹣27.已知x的方程x2+mx+n=0的一个根是另一个根的3倍.则()A.3n2=16m2B.3m2=16n C.m=3n D.n=3m28.a、b是方程x2+(m﹣5)x+7=0的两个根,则(a2+ma+7)(b2+mb+7)=()A.365 B.245 C.210 D.1759.在斜边AB为5的Rt△ABC中,∠C=90°,两条直角边a、b是关于x的方程x2﹣(m﹣1)x+m+4=0的两个实数根,则m的值为()A.﹣4 B.4C.8或﹣4 D.810.设m、n是方程x2+x﹣2012=0的两个实数根,则m2+2m+n的值为()A.2008 B.2009 C.2010 D.201111.设x1、x2是二次方程x2+x﹣3=0的两个根,那么x13﹣4x22+19的值等于()A.﹣4 B.8C.6D.012.m,n是方程x2﹣2008x+2009=0的两根,则(m2﹣2007m+2009)(n2﹣2007n+2009)的值是()A.2007 B.2008 C.2009 D.201013.已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x﹣1=0两个实数根,则(x12﹣x1﹣1)(x22﹣x2﹣1)的值为()A.0B.4C.﹣1 D.﹣414.设m,n是方程x2﹣x﹣2012=0的两个实数根,则m2+n的值为()A.1006 B.2011 C.2012 D.2013二.填空题(共5小题)15.若关于x的方程x2+2mx+m2+3m﹣2=0有两个实数根x1、x2,则x1(x2+x1)+x22的最小值为_________.16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3=0的两根为x1,x2,则2x1+2x2+x1x2=_________.17.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ax+a2﹣2a+2=0的两个实数根x1,x2,满足x12+x22=2,则a的值是_________.18.一元二次方程2x2+3x﹣1=0和x2﹣5x+7=0所有实数根的和为_________.19.已知m、n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a=0的两个解,若(m﹣1)(n﹣1)=﹣6,则a的值为_________.三.解答题(共11小题)20.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3)x+m2=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α、β满足,求m 的值.21.是否存在实数m,使关于x的方程2x2+mx+5=0的两实根的平方的倒数和等于?若存在,求出m;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2.已知关于x的方程kx2﹣2x+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则当k为何值时,方程两根之比为1:3?23.已知斜边为5的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a、b的长是方程x2﹣(2m﹣1)x+4(m﹣1)=0的两个根,求m的值.24.实数k为何值时,方程x2+(2k﹣1)x+1+k2=0的两实数根的平方和最小,并求出这两个实数根.25.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k﹣1)x﹣2k=0的两个实数根x1、x2满足x1﹣x2=2,试求k的值.26.已知x1、x2是方程x2﹣kx+k(k+4)=0的两个根,且满足(x1﹣1)(x2﹣1)=,求k的值.27.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1=0的实数解是x1和x2.(1)求k的取值范围;(2)如果x1+x2﹣x1x2<﹣1且k为整数,求k的值.28.已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6)x2+2ax+a=0的两个实数根.(1)是否存在实数a,使﹣x1+x1x2=4+x2成立?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请你说明理由;(2)求使(x1+1)(x2+1)为负整数的实数a的整数值.29.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2x+m=0.(1)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求m的范围;(2)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且x1+3x2=3,求m的值.30.已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2x2﹣2x+m+1=0的两个实根.(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如果m满足不等式7+4x1x2>x12+x22,且m为整数.求m的值.一元二次方程要与系数的关系练习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4小题)1.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两根之和为2的是()A.x2﹣x+2=0 B.x2﹣2x+2=0 C.x2﹣x﹣2=0 D.2x2﹣4x+1=0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专题:方程思想.分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对以下选项进行一一验证并作出正确的选择.解答:解:A、∵x1+x2=1;故本选项错误;B、∵△=4﹣8=﹣4<0,所以本方程无根;故本选项错误;C、∵x1+x2=1;故本选项错误;D、∵x1+x2=2;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解答该题时,需注意,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是在原方程有实数解的情况下成立的.2.小明和小华解同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时,小明看错一次项系数,解得两根为2,﹣3,而小华看错常数项,解错两根为﹣2,5,那么原方程为()A.x2﹣3x+6=0 B.x2﹣3x﹣6=0 C.x2+3x﹣6=0 D.x2+3x+6=0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分析: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即可.解答:解:小明看错一次项系数,解得两根为2,﹣3,两根之积正确;小华看错常数项,解错两根为﹣2,5,两根之和正确,故设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是α、β,可得:α?β=﹣6,α+β=﹣3,那么以α、β为两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就是x2﹣3x﹣6=0,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若x1、x2ax2+bx+c=0的两根,则有x1+x2=﹣,x1x2=.3.(2011?锦江区模拟)若方程x2﹣3x﹣2=0的两实根为x1、x2,则(x1+2)(x2+2)的值为()A.﹣4 B.6C.8D.12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分析:根据(x1+2)(x2+2)=x1x2+2x1+2x2+4=x1x2+2(x1+x2)+4,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即两根的和与积,代入数值计算即可.解答:解:∵x1、x2是方程x2﹣3x﹣2=0的两个实数根.∴x1+x2=3,x1?x2=﹣2.又∵(x1+2)(x2+2)=x1x2+2x1+2x2+4=x1x2+2(x1+x2)+4.将x1+x2=3、x1?x2=﹣2代(x1+2)(x2+2)=x1x2+2x1+2x2+4=x1x2+2(x1+x2)+4=(﹣2)+2×3+4=8.故选C点评:将根与系数的关系与代数式变形相结合解题是一种经常使用的解题方法.4.(2007?泰安)若x1,x2是方程x2﹣2x﹣4=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代数式2x12﹣2x1+x22+3的值是()A.19 B.15 C.11 D.3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专题:压轴题.分析:欲求2x12﹣2x1+x22+3的值,先把此代数式变形为两根之积或两根之和的形式,代入数值计算即可.解答:解:∵x1,x2是方程x2﹣2x﹣4=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2﹣2x1=4,x1x2=﹣4,x1+x2=2.∴2x12﹣2x1+x22+3=x12﹣2x1+x12+x22+3=x12﹣2x1+(x1+x2)2﹣2x1x2+3=4+4+8+3=19.故选A.点评:将根与系数的关系与代数式变形相结合解题是一种经常使用的解题方法.5.(2006?贺州)已知a,b是一元二次方程x2+4x﹣3=0的两个实数根,则a2﹣ab+4a的值是()A.6B.0C.7D.﹣1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专题:压轴题.分析:由a,b是一元二次方程x2+4x﹣3=0的两个实数根,可以得到如下四个等式:a2+4a﹣3=0,b2+4b﹣3=0,a+b=﹣4,ab=﹣3;再根据问题的需要,灵活变形.解答:解:把a代入方程可得a2+4a=3,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ab=﹣3.∴a2﹣ab+4a=a2+4a﹣ab=3﹣(﹣3)=6.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解此类题目要利用解的定义找一个关于a、b的相等关系,再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ab的值,把所求的代数式化成已知条件的形式,代入数值计算即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为:x1+x2=﹣,x1?x2=.6.(1997?天津)若一元二次方程x2﹣ax﹣2a=0的两根之和为4a﹣3,则两根之积为()A.2B.﹣2 C.﹣6或2 D.6或﹣2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专题:方程思想.分析:由两根之和的值建立关于a的方程,求出a的值后,再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两根之积.解答:解;由题意知x1+x2=a=4a﹣3,∴a=1,∴x1x2=﹣2a=﹣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在列方程时要注意各系数的数值与正负,避免出现错误.7.已知x的方程x2+mx+n=0的一个根是另一个根的3倍.则()A.3n2=16m2B.3m2=16n C.m=3n D.n=3m2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分析:设方程的一个根为a,则另一个根为3a,然后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两根与m、n之间的关系,整理即可得到正确的答案;解答:解:∵方程x2+mx+n=0的一个根是另一个根的3倍,∴设一根为a,则另一根为3a,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a?3a=n,a+3a=﹣m,整理得:3m2=16n,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记忆根与系数的关系,难度不大.8.a、b是方程x2+(m﹣5)x+7=0的两个根,则(a2+ma+7)(b2+mb+7)=()A.365 B.245 C.210 D.175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意义,知a、b满足方程x2+(m﹣5)x+7=0①,又由韦达定理知a?b=7②;所以,根据①②来求代数式(a2+ma+7)(b2+mb+7)的值,并作出选择即可.解答:解:∵a、b是方程x2+(m﹣5)x+7=0的两个根,∴a、b满足方程x2+(m﹣5)x+7=0,∴a2+ma+7﹣5a=0,即a2+ma+7=5a;b2+mb+7﹣5b=0,即b2+mb+7=5b;又由韦达定理,知a?b=7;∴(a2+ma+7)(b2+mb+7)=25a?b=25×7=175.故选D.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代数式(a2+ma+7)(b2+mb+7)的值时,采用了根与系数的关系与代数式变形相结合的解题方法.9.在斜边AB为5的Rt△ABC中,∠C=90°,两条直角边a、b是关于x的方程x2﹣(m﹣1)x+m+4=0的两个实数根,则m的值为()A.﹣4 B.4C.8或﹣4 D.8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勾股定理.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的a2+b2=25,即a2+b2=(a+b)2﹣2ab①,然后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求的a+b=m﹣1②ab=m+4③;最后由①②③联立方程组,即可求得m的值.解答:解:∵斜边AB为5的Rt△ABC中,∠C=90°,两条直角边a、b,∴a2+b2=25,又∵a2+b2=(a+b)2﹣2ab,∴(a+b)2﹣2ab=25,①∵a、b是关于x的方程x2﹣(m﹣1)x+m+4=0的两个实数根,∴a+b=m﹣1,②ab=m+4,③由①②③,解得m=﹣4,或m=8;当m=﹣4时,ab=0,∴a=0或b=0,(不合题意)∴m=8;故选D.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勾股定理的应用.解答此题时,需注意作为三角形的两边a、b均不为零这一条件.10.设m、n是方程x2+x﹣2012=0的两个实数根,则m2+2m+n的值为()A.2008 B.2009 C.2010 D.2011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专题:计算题.分析:由于m、n是方程x2+x﹣2012=0的两个实数根,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以得到m+n=﹣1,并且m2+m﹣2012=0,然后把m2+2m+n可以变为m2+m+m+n,把前面的值代入即可求出结果解答:解:∵m、n是方程x2+x﹣2012=0的两个实数根,∴m+n=﹣1,并且m2+m﹣2012=0,∴m2+m=2011,∴m2+2m+n=m2+m+m+n=2012﹣1=201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将根与系数的关系与代数式变形相结合解题是一种经常使用的解题方法.11.设x1、x2是二次方程x2+x﹣3=0的两个根,那么x13﹣4x22+19的值等于()A.﹣4 B.8C.6D.0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专题:计算题.分析:首先利用根的定义使多项式降次,对代数式进行化简,然后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代入计算.解答:解:由题意有x12+x1﹣3=0,x22+x2﹣3=0,即x12=3﹣x1,x22=3﹣x2,所以x13﹣4x22+19=x1(3﹣x1)﹣4(3﹣x2)+19=3x1﹣=3x1﹣(3﹣x1)+4x2+7=4(x1+x2)+4,又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知道x1+x2=﹣1,所以原式=4×(﹣1)+4=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根与系数的关系和代数式的化简.求出x1、x2的值再代入计算,则计算繁难,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根的定义及变形,使多项式降次,如x12=3﹣x1,x22=3﹣x2.12.m,n是方程x2﹣2008x+2009=0的两根,则代数式(m2﹣2007m+2009)(n2﹣2007n+2009)的值是()A.2007 B.2008 C.2009 D.2010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分析:首先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得m2﹣2008m+2009=0,n2﹣2008n+2009=0,则有m2﹣2007m=m﹣2009,n2﹣2007n=n﹣2009,再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mn=2009,进行求解.解答:解:∵m,n是方程x2﹣2008x+2009=0的两根,∴m2﹣2008m+2009=0,n2﹣2008n+2009=0,mn=2009.∴(m2﹣2007m+2009)(n2﹣2007n+2009)=(m﹣2009+2009)(n﹣2009+2009)=mn=2009.故选C.点评:此题综合运用了方程的解的定义和根与系数的关系.13.已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x﹣1=0两个实数根,则(x12﹣x1﹣1)(x22﹣x2﹣1)的值为()A.0B.4C.﹣1 D.﹣4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将x1、x2分别代入原方程,求得x12=﹣x1+1、x22=﹣x2+1;然后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得x1x2=﹣1;最后将其代入所求的代数式求值即可.解答:解:∵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x﹣1=0两个实数根,∴x12+x1﹣1=0,即x12=﹣x1+1;x22+x2﹣1=0,即x22=﹣x2+1;又根据韦达定理知x1?x2=﹣1∴(x12﹣x1﹣1)(x22﹣x2﹣1)=﹣2x1?(﹣2x2)=4x1?x2=﹣4;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将根与系数的关系与代数式变形相结合解题是一种经常使用的解题方法.14.设m,n是方程x2﹣x﹣2012=0的两个实数根,则m2+n的值为()A.1006 B.2011 C.2012 D.2013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分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定义,将x=m代入已知方程求得m2=m+2012;然后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知m+n=1;最后将m2、m+n的值代入所求的代数式求值即可.解答:解:∵m,n是方程x2﹣x﹣2012=0的两个实数根,∴m2﹣m﹣2012=0,即m2=m+2012;又由韦达定理知,m+n=1,∴m2+n=m+n+2012=1+2012=201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5小题)15.(2014?广州)若关于x的方程x2+2mx+m2+3m﹣2=0有两个实数根x1、x2,则x1(x2+x1)+x22的最小值为.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的最值.专题:判别式法.分析:由题意可得△=b2﹣4ac≥0,然后根据不等式的最小值计算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由题意知,方程x2+2mx+m2+3m﹣2=0有两个实数根,则△=b2﹣4ac=4m2﹣4(m2+3m﹣2)=8﹣12m≥0,∴m≤,∵x1(x2+x1)+x22=(x2+x1)2﹣x1x2=(﹣2m)2﹣(m2+3m﹣2)=3m2﹣3m+2=3(m2﹣m+﹣)+2=3(m﹣)2+;∴当m=时,有最小值;∵<,∴m=成立;∴最小值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考查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最值问题.总结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16.(2013?江阴市一模)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3=0的两根为x1,x2,则2x1+2x2+x1x2=﹣5.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分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列式计算即可求出x1+x2与x1?x2的值,再整体代入即可求解.解答:解: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x1?x2=﹣1,x1+x2=﹣23.则2x1+2x2+x1x2=2(x1+x2)+x1x2=﹣2﹣3=﹣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和根与系数的关系等知识,在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x1?x2=时,要注意等式中的a、b、c所表示的含义.17.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ax+a2﹣2a+2=0的两个实数根x1,x2,满足x12+x22=2,则a的值是1.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根的判别式.分析:先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根据x12+x22=(x1+x2)2﹣2x1x2,即可得到关于a的方程,求出a的值.解答:解: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知:x1+x2=2a,x1x2=a2﹣2a+2.x12+x22=(x1+x2)2﹣2x1x2=(2a)2﹣2(a2﹣2a+2)=2a2+4a﹣4=2.解a2+2a﹣3=0,得a1=﹣3,a2=1.又方程有两实数根,△≥0即(2a)2﹣4(a2﹣2a+2)≥0.解得a≥1.∴a=﹣3舍去.∴a=1.点评:应用了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方程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根据两根的平方和可以用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表示,即可把求a的值的问题转化为方程求解的问题.18.一元二次方程2x2+3x﹣1=0和x2﹣5x+7=0所有实数根的和为﹣.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两根之和等于﹣,两根之积等于,由两个一元二次方程分别找出a,b和c的值,计算出两根之和,然后再把所有的根相加即可求出所求的值.解答:解:由2x2+3x﹣1=0,得到:a=2,b=3,c=﹣1,∵b2﹣4ac=9+8=17>0,即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设两根分别为x1和x2,则x1+x2=﹣;由x2﹣5x+7=0,找出a=1,b=﹣5,c=7,∵b2﹣4ac=25﹣28=﹣3<0,∴此方程没有实数根.综上,两方程所有的实数根的和为﹣.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是一道基础题.学生必须掌握利用根与系数关系的前提是根的判别式大于等于0即方程有实数根.19.已知m、n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a=0的两个解,若(m﹣1)(n﹣1)=﹣6,则a的值为﹣4.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分析:由m、n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a=0的两个解,得出m+n=3,mn=a,整理(m﹣1)(n﹣1)=﹣6,整体代入求得a的数值即可.解答:解:∵m、n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a=0的两个解,∴m+n=3,mn=a,∵(m﹣1)(n﹣1)=﹣6,∴mn﹣(m+n)+1=﹣6即a﹣3+1=﹣6解得a=﹣4.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若方程的两根为x1,x2,则x1+x2=﹣,x1?x2=.三.解答题(共11小题)20.(2004?重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3)x+m2=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α、β满足,求m的值.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根的判别式.分析:首先根据根的判别式求出m的取值范围,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以求得方程的根的和与积,将转化为关于m的方程,求出m的值并检验.解答:解:由判别式大于零,得(2m﹣3)2﹣4m2>0,解得m<.∵即.∴α+β=αβ.又α+β=﹣(2m﹣3),αβ=m2.代入上式得3﹣2m=m2.解之得m1=﹣3,m2=1.∵m2=1>,故舍去.∴m=﹣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的综合运用.21.(1998?内江)是否存在实数m,使关于x的方程2x2+mx+5=0的两实根的平方的倒数和等于?若存在,求出m;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根的判别式.分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两实根的平方的倒数和.即可确定m的取值情况.解答:解:设原方程的两根为x1、x2,则有:,∴.又∵,∴m2﹣20=29,解得m=±7,∴△=m2﹣4×2×5=m2﹣40=(±7)2﹣40=9>0∴存在实数±7,使关于原方程的两实根的平方的倒数和等于.点评: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和根的判别式来解决.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忽视所求的m的值是否满足判别式△.22.已知关于x的方程kx2﹣2x+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则当k为何值时,方程两根之比为1:3?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分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不妨设x1:x2=1:3,则可得x2=3x1,分别代入两个式子,即可求出k的值,再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进行取舍即可.解答: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不妨设x1:x2=1:3,则可得x2=3x1,分别代入上面两个式子,消去x1和x2,整理得:4k2﹣k=0,解得k=0或k=,当k=0时,显然不合题意,当k=时,其判别式△=1≥0,所以当k=时,方程两根之比为1: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关于k的方程,注意检验是否满足判别式大于0.23.已知斜边为5的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a、b的长是方程x2﹣(2m﹣1)x+4(m﹣1)=0的两个根,求m的值.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勾股定理.分析:先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a+b=2m﹣1,ab=4(m﹣1),再由勾股定理可得a2+b2=52,即(a+b)2﹣2ab=25,把上面两个式子代入可得关于m的方程,解出m的值,再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满足大于或等于0及实际问题对所求m的值进行取舍即可.解答:解: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a+b=2m﹣1,ab=4(m﹣1),再由勾股定理可得a2+b2=52,即(a+b)2﹣2ab=25,把上面两个式子代入可得关于m的方程:(2m﹣1)2﹣8(m﹣1)=25,整理可得:m2﹣3m﹣4=0,解得m=4或m=﹣1,当m=4或m=﹣1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都大于0,但当m=﹣1时,ab=﹣8,不合题意(a,b为三角形的边长,所以不能为负数),所以m=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得出关于m的方程进行求解,容易忽略实际问题所满足的条件而导致错误.24.实数k为何值时,方程x2+(2k﹣1)x+1+k2=0的两实数根的平方和最小,并求出这两个实数根.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根的判别式.分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表示出两实根的平方和,得到一个关于k的二次函数,求出取得最小值时k的值,再利用根的判别式进行验证.解答:解:设方程的两根分别为x1和x2,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令y=,则y==(2k﹣1)2﹣2(1+k2)=2k2﹣4k﹣1=2(k﹣1)2﹣3,其为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当k=1时,有最小值,但当k=1时,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为△=﹣7<0,所以没有满足△≥0的k的值,所以该题目无解.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时容易忽略还需要满足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25.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k﹣1)x﹣2k=0的两个实数根x1、x2满足x1﹣x2=2,试求k的值.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根的判别式.分析:先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求出x1+x2,x1?x2的值,再结合x1﹣x2=2,可求出k的值,再利用根的判别式,可求出k的取值范围,从而确定k的值.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1+x2=﹣=﹣(2k﹣1),x1?x2==﹣2k,又∵x1﹣x2=2,∴(x1﹣x2)2=22,∴(x1+x2)2﹣4x1x2=4,∴(2k﹣1)2﹣4(﹣2k)=4,∴(2k+1)2=4,∴k1=,k2=﹣,又∵△=(2k﹣1)2﹣4×1×(﹣2k)=(2k+1)2,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2k+1)2>0,∴k≠﹣,∴k1=,k2=﹣.点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x1、x2具有这样的关系:x1+x2=﹣,x1?x2=.26.已知x1、x2是方程x2﹣kx+k(k+4)=0的两个根,且满足(x1﹣1)(x2﹣1)=,求k的值.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根的判别式.分析:(x1﹣1)(x2﹣1)=,即x1x2﹣(x1+x2)+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中根与系数的关系可以表示出两个根的和与积,代入x1x2﹣(x1+x2)+1=,即可得到一个关于k的方程,从而求得k的值.解答:解:∵x1+x2=k,x1x2=k(k+4),∵(x1﹣1)(x2﹣1)=,∴x1x2﹣(x1+x2)+1=,∴k(k+4)﹣k+1=,解得k=±3,当k=3时,方程为x2﹣3x+=0,△=9﹣21<0,不合题意舍去;当k=﹣3时,方程为x2+3x﹣=0,△=9+3>0,符合题意.故所求k的值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时,x1+x2=,x1x2=.注意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前提条件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的判别式△≥0.27.(2011?南充)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1=0的实数解是x1和x2.(1)求k的取值范围;(2)如果x1+x2﹣x1x2<﹣1且k为整数,求k的值.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根的判别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专题:代数综合题;压轴题.分析:(1)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必须满足△=b2﹣4ac≥0,从而求出实数k的取值范围;(2)先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2,x1x2=k+1.再代入不等式x1+x2﹣x1x2<﹣1,即可求得k的取值范围,然后根据k为整数,求出k的值.解答:解:(1)∵方程有实数根,∴△=22﹣4(k+1)≥0,(2分)解得k≤0.故K的取值范(4分)围是k≤0.(2)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2,x1x2=k+1(5分)x1+x2﹣x1x2=﹣2﹣(k+1).由已知,得﹣2﹣(k+1)<﹣1,解得k>﹣2.(6分)又由(1)k≤0,∴﹣2<k≤0.(7分)∵k为整数,∴k的值为﹣1和0.(8分)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在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其前提是此方程的判别式△≥0.28.(2012?怀化)已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6)x2+2ax+a=0的两个实数根.(1)是否存在实数a,使﹣x1+x1x2=4+x2成立?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请你说明理由;(2)求使(x1+1)(x2+1)为负整数的实数a的整数值.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根的判别式.分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得x1x2=,x1+x2=﹣;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求得a的取值范围;(1)将已知等式变形为x1x2=4+(x2+x1),即=4+,通过解该关于a的方程即可求得a的值;(2)根据限制性条件“(x1+1)(x2+1)为负整数”求得a的取值范围,然后在取值范围内取a的整数值.解答:解:∵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6)x2+2ax+a=0的两个实数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x1x2=,x1+x2=﹣;∵一元二次方程(a﹣6)x2+2ax+a=0有两个实数根,∴△=4a2﹣4(a﹣6)?a≥0,且a﹣6≠0,解得,a≥0,且a≠6;(1)∵﹣x1+x1x2=4+x2,∴x1x2=4+(x1+x2),即=4﹣,解得,a=24>0;∴存在实数a,使﹣x1+x1x2=4+x2成立,a的值是24;(2)∵(x1+1)(x2+1)=x1x2+(x1+x2)+1=﹣+1=﹣,∴当(x1+1)(x2+1)为负整数时,a﹣6>0,且a﹣6是6的约数,∴a﹣6=6,a﹣6=3,a﹣6=2,a ﹣6=1,∴a=12,9,8,7;∴使(x1+1)(x2+1)为负整数的实数a的整数值有12,9,8,7.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根的判别式.注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是常数)的二次项系数a≠0.29.(2010?东莞)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2x+m=0.(1)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求m的范围;(2)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且x1+3x2=3,求m的值.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根的判别式.专题:压轴题.分析:(1)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有两个实数根,△≥0,把系数代入可求m的范围;(2)利用两根关系,已知x1+x2=2结合x1+3x2=3,先求x1、x2,再求m.解答:解:(1)∵方程x2﹣2x+m=0有两个实数根,∴△=(﹣2)2﹣4m≥0,解得m≤1;(2)由两根关系可知,x1+x2=2,x1?x2=m,解方程组,解得,∴m=x1?x2=.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两根关系的运用,要求熟练掌握.30.(2005?福州)已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2x2﹣2x+m+1=0的两个实根.(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如果m满足不等式7+4x1x2>x12+x22,且m为整数.求m的值.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根的判别式.分析:(1)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必须满足△=b2﹣4ac≥0,从而求出实数m的取值范围;(2)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不等式7+4x1x2>x12+x22,即(x1+x2)2﹣6x1x2﹣7<0.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1,x1x2=.代入整理后的不等式,即可求得m的值.解答:解:(1)∵a=2,b=﹣2,c=m+1.∴△=(﹣2)2﹣4×2×(m+1)=﹣4﹣8m.当﹣4﹣8m≥0,即m≤﹣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2)整理不等式7+4x1x2>x12+x22,得(x1+x2)2﹣6x1x2﹣7<0.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1,x1x2=.代入整理后的不等式得1﹣3(m+1)﹣7<0,解得m>﹣3.又∵m≤﹣,且m为整数.∴m的值为﹣2,﹣1.点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为常数,且a≠0,b2﹣4ac≥0),根与系数的关系是:x1+x2=,x1x2=.。
新高一暑假数学讲义 “一元二次方程与韦达定理” 学生姓名授课日期 教师姓名授课时长 知识定位 本讲内容:韦达定理、韦达定理的综合运用掌握目标:掌握韦达定理的基本内容,会运用韦达定理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相关的问题,对判断根的符号以及大小能够熟练掌握。
考试分析:韦达定理是一元二次方程最重要的一个定理,也是高中数学里二次不等式与解析几何里经常使用到的一个内容,虽然考试不会直接考察,但是作为重要的基础知识还是务必要掌握的。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1. 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1. 一元二次方程 02=++c bx ax (0≠a )的韦达定理:ab x x -=+21 , ac x x =21 注意 0<∆时韦达定理仍然成立,但此时方程无实根.2. 韦达定理原理:对于任意方程02=++c bx ax (0≠a )都可以转化为()()021=--x x x x a 的形式,展开后可得 ()021212=++-x ax x x x a ax 让对应系数相等即得到韦达定理。
类似地,可以得到一元三次方程023=+++d cx bx ax 的韦达定理:a b x x x -=++321 ,a c x x x x x x =++133221 ,ad x x x -=321知识梳理2. 韦达定理综合运用1. 判断根的大致情况(假设0≥∆)方程有2个正根,等价于⎩⎨⎧>>+002121x x x x方程有一正根有一负根,等价于 021<x x 此时21x x +正负用于判断1x 和2x 的大小 2. 的范围求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或系数的范围 常用的韦达定理变式: ()()aac b a c a b x x x x x x x x 4442222122122121-=⋅-=-+=-=-a ∆= 3. 一元二次方程a b x x -=+21 ac x x =21 ()021212=++-∴x x x x x x例题精讲【试题来源】【题目】若12+=m m ,012=--n n ,n m ≠,求33n m +【试题来源】【题目】实数y x ,,z 满足 6=+y x ,92-=xy z ,求证:y x =【试题来源】【题目】方程 01)23(422=-++-n x n x 的根是另一个根的3倍,整数=n ____【试题来源】【题目】已知关于x 的方程012)14(2=-+++m x m x ,若方程的两根为21,x x ,且满足211121-=+x x ,求m【试题来源】【题目】设21,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01522=+-x x 的两个根,求()()222111+++x x 的值【试题来源】【题目】设一元二次方程0622=-++a ax x 的根分别满足下列条件,求相应的实数a 的范围(1)二根均大于1;(2)一根大于1,另一根小于1.【试题来源】【题目】已知关于x 的方程08)3(2=++--m x m x 的两个实根的平方和等于13,求m 的值及方程的两根。
中考数学与一元二次方程组有关的压轴题附详细答案一、一元二次方程1.关于x 的方程x 2﹣2(k ﹣1)x +k 2=0有两个实数根x 1、x 2. (1)求k 的取值范围;(2)若x 1+x 2=1﹣x 1x 2,求k 的值. 【答案】(1)12k ≤;(2)3k = 【解析】试题分析:(1)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可得240b ac ∆=-≥,代入可解出k 的取值范围; (2)由韦达定理可知,()2121221,x x k x x k +=-=,列出等式,可得出k 的值.试题解析:(1)∵Δ=4(k -1)2-4k 2≥0,∴-8k +4≥0,∴k ≤12; (2)∵x 1+x 2=2(k -1),x 1x 2=k 2,∴2(k -1)=1-k 2, ∴k 1=1,k 2=-3. ∵k ≤12,∴k =-3.2.如图,抛物线y=ax 2+bx+c 与x 轴交于点A 和点B (1,0),与y 轴交于点C (0,3),其对称轴l 为x=﹣1.(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写出其顶点坐标;(2)若动点P 在第二象限内的抛物线上,动点N 在对称轴l 上. ①当PA ⊥NA ,且PA=NA 时,求此时点P 的坐标;②当四边形PABC 的面积最大时,求四边形PABC 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答案】(1)y=﹣(x+1)2+4,顶点坐标为(﹣1,4);(2)①点P ﹣1,2);②P (﹣32,154) 【解析】试题分析:(1)将B 、C 的坐标代入已知的抛物线的解析式,由对称轴为1x =-即可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2)①首先求得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得到PD=OA ,从而得到方程求得x 的值即可求得点P 的坐标;②ΔOBC ΔAPD ABCP C =PDO S S S S ++四边形梯形,表示出来得到二次函数,求得最值即可.试题解析:(1)∵抛物线2y ax bx c =++与x 轴交于点A 和点B (1,0),与y 轴交于点C (0,3),其对称轴l 为1x =-,∴0{312a b c c ba++==-=-,解得:1{23a b c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23y x x =--+=2(1)4x -++,∴顶点坐标为(﹣1,4);(2)令2230y x x =--+=,解得3x =-或1x =,∴点A (﹣3,0),B (1,0),作PD ⊥x 轴于点D ,∵点P 在223y x x =--+上,∴设点P (x ,223x x --+), ①∵PA ⊥NA ,且PA=NA ,∴△PAD ≌△AND ,∴OA=PD ,即2232y x x =--+=,解得1(舍去)或x=1,∴点P(1,2);②设P(x ,y),则223y x x =--+,∵ΔOBC ΔAPD ABCP C =PDO S S S S ++四边形梯形 =12OB•OC+12AD•PD+12(PD+OC)•OD=11131+(3)(3)()222x y y x ⨯⨯⨯+++-=333222x y -+ =2333(23)222x x x -+--+=239622x x --+=23375()228x -++, ∴当x=32-时,ABCP S 四边形最大值=758,当x=32-时,223y x x =--+=154,此时P(32-,154).考点:1.二次函数综合题;2.二次函数的最值;3.最值问题;4.压轴题.3.机械加工需用油进行润滑以减小摩擦,某企业加工一台设备润滑用油量为90kg ,用油的重复利用率为60%,按此计算,加工一台设备的实际耗油量为36kg ,为了倡导低碳,减少油耗,该企业的甲、乙两个车间都组织了人员为减少实际油耗量进行攻关. (1)甲车间通过技术革新后,加工一台设备润滑油用油量下降到70kg ,用油的重复利用率仍然为60%,问甲车间技术革新后,加工一台设备的实际油耗量是多少千克?(2)乙车间通过技术革新后,不仅降低了润滑油用油量,同时也提高了用油的重复利用率,并且发现在技术革新前的基础上,润滑用油量每减少1kg,用油的重复利用率将增加1.6%,例如润滑用油量为89kg时,用油的重复利用率为61.6%.①润滑用油量为80kg,用油量的重复利用率为多少?②已知乙车间技术革新后实际耗油量下降到12kg,问加工一台设备的润滑用油量是多少千克?用油的重复利用率是多少?【答案】(1)28(2)①76%②75,84%【解析】试题分析:(1)直接利用加工一台设备润滑油用油量下降到70kg,用油的重复利用率仍然为60%,进而得出答案;(2)①利用润滑用油量每减少1kg,用油的重复利用率将增加1.6%,进而求出答案;②首先表示出用油的重复利用率,进而利用乙车间技术革新后实际耗油量下降到12kg,得出等式求出答案.试题解析:(1)根据题意可得:70×(1﹣60%)=28(kg);(2)①60%+1.6%(90﹣80)=76%;②设润滑用油量是x千克,则x{1﹣[60%+1.6%(90﹣x)]}=12,整理得:x2﹣65x﹣750=0,(x﹣75)(x+10)=0,解得:x1=75,x2=﹣10(舍去),60%+1.6%(90﹣x)=84%,答:设备的润滑用油量是75千克,用油的重复利用率是84%.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4.解方程:233230 2121x xx x⎛⎫⎛⎫--=⎪ ⎪--⎝⎭⎝⎭.【答案】x=15或x=1【解析】【分析】设321xyx=-,则原方程变形为y2-2y-3=0, 解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求y,再求x.【详解】解:设321xyx=-,则原方程变形为y2-2y-3=0.解这个方程,得y1=-1,y2=3,∴3121xx=--或3321xx=-.解得x=15或x=1. 经检验:x=15或x=1都是原方程的解. ∴原方程的解是x=15或x=1. 【点睛】考查了还原法解分式方程,用换元法解一些复杂的分式方程是比较简单的一种方法,根据方程特点设出相应未知数,解方程能够使问题简单化,注意求出方程解后要验根.5.解下列方程: (1)2x 2-4x -1=0(配方法); (2)(x +1)2=6x +6.【答案】(1)x 1=1+2x 2=1-21=-1,x 2=5.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先移项,再加减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完成配方,再根据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即可;(2)根据因式分解法,先移项,再提公因式即可把方程化为ab=0的形式,然后求解即可.试题解析:(1)由题可得,x 2-2x =12,∴x 2-2x +1=32.∴(x -1)2=32.∴x -1=.∴x 1=1x 2=1 (2)由题可得,(x +1)2-6(x +1)=0,∴(x +1)(x +1-6)=0. ∴x +1=0或x +1-6=0. ∴x 1=-1,x 2=5.6.某社区决定把一块长50m ,宽30m 的矩形空地建成居民健身广场,设计方案如图,阴影区域为绿化区(四块绿化区为大小形状都相同的矩形) ,空白区域为活动区,且四周的4个出口宽度相同,当绿化区较长边x 为何值时,活动区的面积达到21344m ?【答案】当13x m =时,活动区的面积达到21344m 【解析】 【分析】根据“活动区的面积=矩形空地面积﹣阴影区域面积”列出方程,可解答. 【详解】解:设绿化区宽为y ,则由题意得502302x y -=-.即10y x =-列方程: 50304(10)1344x x ⨯--= 解得13x =- (舍),213x =.∴当13x m =时,活动区的面积达到21344m 【点睛】本题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题,确定等量关系是关键,本题计算量大,要细心.7.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1204x m x m +++-=. ()1若此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求m 的最小整数值;()2若此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1x ,2x ,且满足22212121184x x x x m ++=-,求m 的值.【答案】(1)m 的最小整数值为4-;(2)3m = 【解析】 【分析】(1)根据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得0∆≥,列式即可求解,(2)利用韦达定理即可解题. 【详解】(1)解:()22114124m m ⎛⎫∆=+-⨯⨯-⎪⎝⎭22218m m m =++-+29m =+方程有两个实数根0∴∆≥,即290m +≥92m ∴≥-∴ m 的最小整数值为4-(2)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121x x m +=-+,212124x x m =- 由22212121184x x x x m ++=-得:()22211121844m m m ⎛⎫⎡⎤-+--=- ⎪⎣⎦⎝⎭13m ∴=,25m =-92m ≥-3m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和韦达定理,中等难度,熟悉韦达定理是解题关键.8.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k +1)x +214k =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k 的取值范围;(2)当k 取最小整数时,求此时方程的解. 【答案】(1)k >﹣12;(2)x 1=0,x 2=﹣1. 【解析】 【分析】(1)由题意得△=(k +1)2﹣4×14k 2>0,解不等式即可求得答案; (2)根据k 取最小整数,得到k =0,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1)∵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k +1)x +214k =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k +1)2﹣4×14k 2>0, ∴k >﹣12; (2)∵k 取最小整数, ∴k =0,∴原方程可化为x 2+x =0, ∴x 1=0,x 2=﹣1.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根的判别式△=b 2﹣4ac :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9.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1=0.(1)当b=a+2时,利用根的判别式判断方程根的情况;(2)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写出一组满足条件的a ,b 的值,并求此时方程的根. 【答案】(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b=-2,a=1时,x 1=x 2=﹣1. 【解析】 【详解】分析:(1)求出根的判别式24b ac ∆=-,判断其范围,即可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2)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240b ac ∆=-=,写出一组满足条件的a ,b 的值即可.详解:(1)解:由题意:0a ≠.∵()22242440b ac a a a ∆=-=+-=+>, ∴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答案不唯一,满足240b ac -=(0a ≠)即可,例如: 解:令1a =,2b =-,则原方程为2210x x -+=, 解得:121x x ==.点睛:考查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根的判别式24b ac ∆=-,当240b ac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240b ac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240b ac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10.某新建火车站站前广场需要绿化的面积为46000米2,施工队在绿化了22000米2后,将每天的工作量增加为原来的1.5倍,结果提前4天完成了该项绿化工程.(1)该项绿化工程原计划每天完成多少米2?(2)该项绿化工程中有一块长为20米,宽为8米的矩形空地,计划在其中修建两块相同的矩形绿地,它们的面积之和为56米2,两块绿地之间及周边留有宽度相等的人行通道(如图所示),问人行通道的宽度是多少米?【答案】(1)2000;(2)2米 【解析】 【分析】(1)设未知数,根据题目中的的量关系列出方程; (2)可以通过平移,也可以通过面积法,列出方程解:(1)设该项绿化工程原计划每天完成x米2,根据题意得:4600022000x-﹣46000220001.5x-= 4解得:x=2000,经检验,x=2000是原方程的解;答:该绿化项目原计划每天完成2000平方米;(2)设人行道的宽度为x米,根据题意得,(20﹣3x)(8﹣2x)=56解得:x=2或x=263(不合题意,舍去).答:人行道的宽为2米.11.工人师傅用一块长为10dm,宽为6dm的矩形铁皮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容器,需要将四角各裁掉一个正方形.(厚度不计)求长方体底面面积为12dm2时,裁掉的正方形边长多大?【答案】裁掉的正方形的边长为2dm,底面积为12dm2.【解析】试题分析:设裁掉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dm,则制作无盖的长方体容器的长为(10-2x)dm,宽为(6-2x)dm,根据长方体底面面积为12dm2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裁掉的正方形边长.试题解析:设裁掉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dm,由题意可得(10-2x)(6-2x)=12,即x2-8x+12=0,解得x=2或x=6(舍去),答:裁掉的正方形的边长为2dm,底面积为12dm2.12.已知关于x的方程x2-(m+2)x+(2m-1)=0。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详解)1.若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分别是数据2,4,5,4,3,5,5的众数和中位数,则这个方程是( )A .x 2﹣7x+12=0B .x 2+7x+12=0C .x 2﹣9x+20=0D .x 2+9x+20=02.关于x 的方程kx 2+2x ﹣1=0有两个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k≥1B .k≥﹣1C .k≥1且k≠0D .k≥﹣1且k≠03.若m ,n 是方程2250x x --=两根,则()()22m m m n -+的值为( ) A .5 B .10 C .5- D .10-4.已知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x 2-6x- 15=0的两个根,则x 1+x 2等于( )A .-6B .6C .-15D .155.在数轴上用点B 表示实数b .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bx +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 )A .2OB = B .2OB >C .2OB ≥D .2OB <6.若方程x 2 +x-1 = 0的两实根为α、β,那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α+β=-1B .αβ=-1C .11+αβ=1D .α2+β2=1 7.已知x 1,x 2是关于x 的方程x 2+bx ﹣3=0的两根,且满足x 1+x 2﹣3x 1x 2=5,那么b 的值为( )A .4B .﹣4C .3D .﹣38.下列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的是( ).A .2x +2 =0B .2x +x-1=0C .2x +x+3=0D .42x -4x+1=0. 9.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mx +n =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 1=-2,x 2=4,则m ,n 的值分别为()A .m =-2,n =8B .m =-2,n =-8C .m =2,n =-8D .m =2,n =8 10.已知α,β是方程2201610x x ++=的两个根,则()()221201812018ααββ++++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11.已知1x ,2x 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260x x --=的两个实数根,则12x x +=________.12.已知,,a b c 是等腰ABC ∆的三条边,其中2b =,如果 ,a c 是关于y 的一元二次方程 260y y n -+=的两个根,则n 的值是__.13.已知a 、b 是一元二次方程2410x x --=的两根,则a +b =_____.14.有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一个根 x 1=1,另一个根-2<x 2<0. 请你写出一个符合这样条件的方程:_________.15.已知方程 x 2﹣4x+3=0 的两根分别为 x 1、x 2,则 x 1+x 2=______.16.已知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x 2﹣3x ﹣2=0的两实数根,则1132x ++2132x +的值是_____.17.已知x 1,x 2是关于x 的方程x 2-(2m -2)x +(m 2-2m )=0的两根,且满足x 1•x 2+2(x 1+x 2)=-1,那么m 的值为( )A .1-或3B .3-或1C .3-D .118.设一元二次方程2230x x --=的两个实数根为x 1,x 2,则x 1+x 1x 2+x 2等于( ). A .1 B .-1 C .0 D .319.已知方程x 2+kx ﹣6=0有一个根是2,则k =_____,另一个根为_____.20.求作一个方程,使它的两个根分别是4-和3,这个方程的一般式是________. 21.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6250x x p p -+-+=的一个根为2。
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练习题一、填空:1、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c bx ax ++2=0)(0≠a 的两根为1x ,2x ,那么1x +2x = ,1x 2x = .2、如果方程02=++q px x 的两根为1x ,2x ,那么1x +2x = ,1x 2x = .3、方程01322=--x x 的两根为1x ,2x ,那么1x +2x = ,1x 2x = .4、如果一元二次方程02=++n mx x 的两根互为相反数,那么m = ;如果两根互为倒数,那么n = . 5方程0)1(2=-++n mx x 的两个根是2和-4,那么m = ,n = .6、以1x ,2x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 .7、以13+,13-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8、若两数和为3,两数积为-4,则这两数分别为 .9、以23+和23-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10、若两数和为4,两数积为3,则这两数分别为 .11、已知方程04322=-+x x 的两根为1x ,2x ,那么2212x x += .12、若方程062=+-m x x 的一个根是23-,则另一根是 ,m 的值是 .13、若方程01)1(2=----k x k x 的两根互为相反数,则k = ,若两根互为倒数,则k = .14、如果是关于x 的方程02=++n mx x 的根是2-和3,那么n mx x ++2在实数范围内可分解为 .二、已知方程0232=--x x 的两根为1x 、2x ,且1x >2x ,求下列各式的值:(1)2212x x += ; (2)2111x x += ;(3)=-221)(x x = ; (4))1)(1(21++x x = . 三、选择题:1、关于x 的方程p x x --822=0有一个正根,一个负根,则p 的值是( )(A )0(B )正数(C )-8(D )-42、已知方程122-+x x =0的两根是1x ,2x ,那么=++1221221x x x x ( ) (A )-7 (B) 3 (C ) 7 (D) -33、已知方程0322=--x x 的两根为1x ,2x ,那么2111x x +=( )(A )-31 (B) 31 (C )3 (D) -3(A )0322=-+x x (B ) 0322=+-x x (C )0322=--x x (D )0322=++x x5、若方程04)103(422=+--+a x a a x 的两根互为相反数,则a 的值是( )(A )5或-2 (B) 5 (C )-2 (D)-5或2 6、若方程04322=--x x 的两根是1x ,2x ,那么)1)(1(21++x x 的值是()(A )-21(B)-6 (C )21(D) -257、分别以方程122--x x =0两根的平方为根的方程是( )(A )0162=++y y (B ) 0162=+-y y (C )0162=--y y (D )0162=-+y y四、解答题:1、若关于x 的方程02352=++m x x 的一个根是-5,求另一个根及m 的值.2、关于x 的方程04)2(222=++-+m x m x 有两个实数根,且这两根平方和比两根积大21. 求m 的值.3、 若关于x 的方程03)2(2=---+m x m x 两根的平方和是9. 求m 的值.4、已知方程032=--m x x 的两根之差的平方是7,求m 的值.5、已知方程0)54(22=+--+m x m m x 的两根互为相反数,求m 的值.6、关于x 的方程0)2()14(322=++--m m x m x 的两实数根之和等于两实数根的倒数和,求m 的值.7、已知方程m x x 322+-=0,若两根之差为-4,求m 的值.8、已知12,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24410kx kx k -++=的两个实数根.(1) 是否存在实数k ,使12123(2)(2)2x x x x --=-成立?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请您说明理由.(2) 求使12212x x x x +-的值为整数的实数k 的整数值.9、设21x x ,是方程03422=-+x x 的两根,利用根与系数关系求下列各式的值:)1)(1()1(21++x x 、 2111)2(x x +、 2112)3(x x x x +、 121212)4(x x x x ++、10、设方程03742=+-x x 的两根为21x x ,,不解方程,求下列各式的值:(1) 2221x x + (2) 21x x - (3)21x x + (4)21x x -11、已知21x x ,是方程01322=-+x x 的两个根,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下列各式的值:(1) )32)(32(21--x x ; (2)321231x x x x +12、实数s、t分别满足方程0199192=++s s 和且099192=++t t 求代数式t s st 14++的值。
中考要求知识点基本要求略高要求较高要求一元二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会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指出各项系数;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意义能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确定二次项系数中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围;会由方程的根求方程中待定系数的值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理解配方法,会用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理解各种解法的依据能选择恰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会用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根的情况能利用根的判别式说明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及由方程根的情况确定方程中待定系数的取值范围;会用配方法对代数式做简单的变形;会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题精讲板块一根的判别式☞定义: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过程中得到2224(24b b acx a a -+=,显然只有当240b ac -≥时,才能直接开平方得:22424b b acx a a -+=也就是说,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只有当系数a 、b 、c 满足条件240b ac ∆=-≥时才有实数根.这里24b ac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式与根的关系在实数范围内,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根由其系数a 、b 、c 确定,它的根的情况(是否有实数根)由24b ac ∆=-确定.设一元二次方程为20(0)ax bx c a ++=≠,其根的判别式为:24b ac ∆=-则①0∆>⇔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1,242b b acx a-±-=.根的判别式与韦达定理②0∆=⇔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122b x x a==-.③0∆<⇔方程20(0)ax bx c a ++=≠没有实数根.☞根的判别式的应用:☞⑴运用判别式,判定方程实数根的个数;【例1】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⑴22340x x +-=;⑵20ax bx +=(0a ≠)【解析】略【答案】⑴22340x x +-=∵2342(4)4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⑵∵0a ≠∴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此方程是缺少常数项的不完全的一元二次方程,将常数项视为零∵22()40b a b ∆=--⋅⋅=∵无论b 取任何数,2b 均为非负数∴0∆≥,故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巩固】不解方程,判别一元二次方程2261x x -=的根的情况是()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没有实数根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D .无法确定【解析】由方程可得3680∆=+>,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答案】A【巩固】不解方程判定下列方程根的情况:⑴22340x x +-=;⑵232x +=21x +=;⑷22(21)220m x mx +-+=;⑸2210x ax a ++-=220+=;⑺4(1)30x x +-=;⑻2(1)(2)x x m --=【解析】略【答案】⑴两个不等的实数根;⑵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⑶无实数根;⑷无实数根;⑸两个不等的实数根;⑹无实数根;⑺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⑻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例2】已知a ,b ,c 是不全为0的3个实数,那么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2()()0x a b c x a b c ++++++=的根的情况().A .有2个负根B .有2个正根C .有2个异号的实根D .无实根【解析】方程2222()()0x a b c x a b c ++++++=的判别式为:2222()4()a b c a b c ∆=++-++222333222a b c ab bc ca=---+++222222222(2)(2)(2)a ab b b bc c c bc a a b c =-+-+-+-+-+----222222[()()()]a b b c c a a b c =--+-+-+++∵a ,b ,c 不全为0,∴0∆<.∴原方程无实数根.故选D .【答案】D☞⑵利用判别式建立等式、不等式,求方程中参数值或取值范围;【例3】m 取什么值时,关于x 的方程222(3)6x m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解析】略【答案】1m =±【巩固】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690k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A .1k <B .0k ≠C .10k k <≠且D .1k >【解析】由题可得36360k k ∆=->⎧⎨≠⎩所以10k k <≠且【答案】C【巩固】方程2610k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解析】注意二次项系数不为0【答案】9k <且0k ≠【巩固】若关于x 的二次方程2(1)220m x mx m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解析】注意二次项系数不为0【答案】23m >且1m ≠【巩固】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210k x x ++-=有实数根,则k 的最小整数值为【解析】注意题目要求以及二次项系数不为0的条件【答案】2k =-【巩固】已知方程22(21)10m x m x +++=有实数根,求m 的范围.【解析】注意分两种情况讨论:若0m =,则原方程可化为101x x +=⇒=-满足题意;若0m ≠,则由题意可知221(21)404104m m m m ∆=+-≥⇒+≥⇒≥-.综上可知,14m ≥-【答案】14m ≥-【例4】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12)10k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k 的取值范围.【解析】由题意,得4(1)4(12)010120k k k k ++->⎧⎪+≥⎨⎪-≠⎩解得12k -≤<且12k ≠【答案】12k -≤<且12k ≠【巩固】关于x的方程210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解析】2400k ⎧∆=->⎪⎨>⎪⎩,解得1k >【答案】1k >【巩固】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2(1)50x m x m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化简:|1|m -【解析】∵0>△,∴2m >∴|1||1||2|23m m m m --+-=-【答案】23m -【巩固】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0x m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m 的取值范围.【解析】由题意可知,原方程的判别式21(41303m m m ∆=+=+>⇒>-.又101m m -≥⇒≤,故113m -<≤.【答案】113m -<≤【巩固】k 为何值时,方程2(1)(23)(3)0k x k x k --+++=有实数根.【解析】需要分两种情况来讨论:⑴当10k -=时,原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有一个实数根45x =;⑵当10k -≠时,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故0∆≥,解得214k ≥-且1k ≠,所以当214k ≥-且1k ≠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综上所述,当214k ≥-时,方程有实数根.【答案】214k ≥-【例5】关于x 的方程()26860a x x --+=有实数根,则整数a 的最大值是.【解析】由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可知240b ac -≥,即()()284660a --⨯⨯-≥,解得263a ≤,故max 8a =.【答案】8【巩固】若方程222(1)450x a x a a ++++-=有实数根,求:正整数a .【解析】0∆≥,即()()22414450a a a +-+-≥,解不等式得3a ≤,即123a =,,.【答案】1,2,3【例6】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12102x a b x b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且a 、b 为实数,则32a b +=________.【解析】∵()()2212102x a b x b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即()()222210a b b b ++-+=∴()()22210a b b ++-=,∴0a b +=,10b -=∴1b =,1a =-,因此321a b +=-.【答案】1-【巩固】当a b 、为何值时,方程()2222134420x a x a ab b ++++++=有实根?【解析】要使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2134420x a x a ab b ++++++=有实根,则必有0∆≥,即()()22241434420a a ab b +-+++≥,得()()22210a b a ++-≤.又因为()()22210a b a ++-≥,所以()()22210a b a ++-=,得1a =,12b =-.【答案】1a =,12b =-【例7】已知a ,b ,c 为正数,若二次方程20ax bx c ++=有两个实数根,那么方程22220a x b x c ++=的根的情况是()A .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根B .有两个异号的实数根C .有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数根D .不一定有实数根【解析】22220a x b x c ++=的422224(2)(2)b a c b ac b ac ∆=-=+-,∵二次方程20ax bx c ++=有两个实数根,∴240b ac ->,∴220b ac ->,∴422224(2)(2)0b ac b ac b ac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而两根之和为负,两根之积为正.故有两个负根.故选C .【答案】C【巩固】若方程2(2)2(1)0m x m x m +-++=只有一个实数根,那么方程2(1)220m x mx m +-+-=().A .没有实数根B .有2个不同的实数根C .有2个相等的实数根D .实数根的个数不能确定【解析】∵方程2(2)2(1)0m x m x m +-++=只有一个实数根,∴20m +=,得2m =-.∴方程2(1)220m x mx m +-+-=,即为方程2440x x -+-=,∴244(1)(4)0∆=-⨯-⨯-=.∴方程2(1)220m x mx m +-+-=有2个相等的实数根.故选C .特别注意方程2(2)2(1)0m x m x m +-++=只有一个实数根.若20m +≠,则方程要么有2个根(相等或不相等),要么没有实数根.条件指明,该方程只有1个实数根,所以20m +=,且10m +≠.【答案】C☞⑶通过判别式,证明与方程相关的代数问题;【例8】对任意实数m ,求证:关于x 的方程222(1)240m x mx m +-++=无实数根.【解析】略【答案】∵210m +≠,故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2222422414442016m m m m m m ∆=--++=---()424241616444m m m m =---=-++()222m =-+∵220m +≠,∴0∆<,故方程无实根.【巩固】求证: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x m x m -+++=有两个实数根.【解析】略【答案】∵2(2)10x m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4(1)m m m ∆=-+-+=∵20m ≥∴原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巩固】已知实数a 、b 、c 、r 、p 满足2pr >,20pc b ra -+=,求证:一元二次方程220ax bx c ++=必有实根.【解析】略【答案】2(2)4b ac ∆=-,因2b pc ra =+,则222()4()()2(2)pc m ac pc ra ac pr ∆=+-=++-.又2pr >,所以当0ac ≥时,0∆≥;当0ac <时,40ac ->,2()40pc ra ac ∆=+->.因此,一元二次方程220ax bx c ++=必有实根.【巩固】证明:无论实数m 、n 取何值时,方程2()0mx m n x n +++=都有实数根【解析】注意分类讨论.【答案】⑴若0m =,则方程为nx n =-,当0n ≠时,有实数根1x =-;当0n =时,方程的根为任意实数⑵当0m ≠时,原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22()4()0m n mn m n ∆=+-=-≥∴方程必有实数根综合⑴⑵可知,原结论成立【巩固】已知:方程()22250mx m x m -+++=没有实数根,且5m ≠,求证:()()25220m x m x m --++=有两个实数根.【解析】略【答案】当0m =时,()22250mx m x m -+++=可化为450x -+=,此时方程有根,故0m ≠故214(2)4(5)0404m m m m m ∆=+-+<⇒-<⇒>.方程()()25220(5)m x m x m m --++=≠的判别式为:224(2)4(5)4(94)0m m m m ∆=+--=+>故方程()()25220(5)m x m x m m --++=≠有两个实数根.板块二韦达定理☞如果20(0)ax bx c a ++=≠的两根是1x ,2x ,则12b x x a +=-,12c x x a=.(隐含的条件:0∆≥)特别地,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1时,设1x ,2x 是方程20x px q ++=的两个根,则12x x p +=-,12x x q ⋅=.☞利用韦达定理求代数式的值【例9】不解方程224)0x x +-,求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解析】韦达定理成立的前提条件是0∆≥【答案】令此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1x 、2x由韦达定理得124422x x --+=-=,122x x ⋅=-=【巩固】设方程24730x x --=的两个根为1x 、2x ,不解方程求下列各式的值⑴12(3)(3)x x --;⑵211211x xx x +++;⑶12x x -【解析】不解方程,即利用韦达定理将12x x +、12x x 的整体构造出来【答案】由韦达定理得1274x x +=,1234x x ⋅=-⑴12121237(3)(3)3()939344x x x x x x --=-++=--⨯+=;⑵221221112121212121212(1)(1)()2()10111(1)(1)132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⑶2221212127397()()4()4()4416x x x x x x -=+-=-⨯-=,∴12x x -=【巩固】已知方程22430x x +-=的两个根为1x 、2x ⑴12x x +=;⑵12_______x x ⋅=;⑶1211_______x x +=;⑷2212_______x x +=【解析】略【答案】⑴2-;⑵32-;⑶43;⑷7【巩固】已知α、β是方程2520x x ++=+的值.【解析】注意α,β均为负数,很多学生求出的结果均为负值【答案】由韦达定理可得,5αβ+=-,2αβ=∴22222()2522a a ββαβαβαβαβαβ++++=++===+=☞利用韦达定理求参数的值【例10】若3-、2是方程20x px q -+=的两个根,则________p q +=【解析】略【答案】7-【巩固】若方程210x px ++=的一个根为1-,则它的另一根等于,p 等于【解析】部分学生喜欢将1x =-代入原方程,求p 的数值,然后再求方程另外一个根,此方法较慢。
第十讲:一元二次方程实数根与韦达定理(初中衔接)
一、知识要点
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两个根为12,x x ,
1.根的判别式24b ac ∆=-:
当0∆<时,方程没有实根;当0∆=时,
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2.韦达定理重要公式 二、例题分析
例1.已知方程220x x m --=()m R ∈没有实根,试判断关于x 的方程 221x mx +++()()222110m x -+=有无实根。
例2.(1)已知12,x x 是方程22310x x --=的根,求223321121212221212
1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的值;
练习:
如果,a b 是方程012=-+x x 的两个根,那么代数式3223b ab b a a +++的值是 。
(2)若方程2
(32)0x x a +--=的两实根均小于1,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3)已知方程01532=+-x x ,求解新方程使它的根是原方程根的平方;
(4)已知方程0252
=-+x x ,作一个新的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根分别是已知方程各根的平方的倒数;
练习:已知方程25230x x +-=求作一个方程,使它的根是原方程根的负倒数。
(5)已知抛物线21244y mx mx m =
-+与x 轴的两个交点的坐标为12(,0),(,0)A x B x (12x x <),且221234x x +=。
①求12,,m x x 的值;
②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C ,使ABC ∆是一个顶角为0120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点C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3.设关于x 的方程:()()
2222134420x a x a ab b ++++++=有实根,求实数,a b 的值。
例4.已知,m k 为有理数,当k 为何值时,方程22443240x mx x m m k -++-+=有有理根?
例5.已知,x y 均为实数,且满足221
x y x x =
++,求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例 6.求作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二次项系数为1,两个根分别是方程2310x x ++=的两个根的五次方。
例7.已知实数,,x y z 满足:26,9x y z xy +==-,求证:x y =。
例8.已知实数,,x y z 满足:2
222
,2
a x y z a x y z ++=++=(其中0a >), 求证:20,,3x y z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