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
- 格式:ppt
- 大小:4.18 MB
- 文档页数:58
茶叶成分与品质详解茶叶的成分中主要包括有水、蛋白质、氨基酸、咖啡因、多元酚类、碳水化合物、脂质、矿物质、植物色素、维生素、挥发性成分、有机酸,这些物质并非皆可经由冲泡的过程而溶于茶汤之中,像脂质,植物色素及蛋白质等成分甚难溶于水中,多元酚类及维生素会在茶叶制作过程中改变其成分及含量,至于影响茶汤品质几个主要成分则大碳水化合物、咖啡因、氨基酸及多元酚类。
所谓品质,是指外形和内质的综合反映,茶叶品质是茶叶物理性状和主要的化学成分的具体表现。
毛茶的品质好坏,表现在色、香、味、形等方面。
而这些都是由鲜叶化学成分的含量及其不同制造技术处理下,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所形成的。
因此,要从根本上了解茶叶品质的形成和茶叶色、香、味本质,就必须首先了解鲜叶各种化学成分。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到目前为止,经过分离鉴定的已知化合物约有500种,其中有机化合物有450种以上,茶叶中的化学成分虽如此复杂,但是,将其主要成分归纳起来只有十几种。
现将茶叶中化学成分的分类及品质介绍如下。
一、水分水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植物体内发生的各种化学变化、物质的形成和转变,都离不开水。
同样,水也是茶树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幼嫩的茶树新梢中一般含水75%~78%,叶片老化以后含水量减少。
不同茶树品种、自然条件以及农业技术措施,鲜叶的水分含量也不相同。
鲜叶经过加工制成干茶以后,绝大部分水分都已蒸发散失,最后一般只要求保留4%~6%的水分。
广义而言,茶叶中除了水分以外,其余都是干物质,作为饮料的茶叶,其干物质中约有35%~45%的物质是能溶于沸水的,这部分能溶于沸水的物质统称为“水浸出物",由于鲜叶的老嫩不同,其所制成的茶叶的水浸出物含量也不相同。
水浸出物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物质,诸如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可溶性糖、果胶、无机成分、维生素、水溶色素和芳香物质等。
茶汤品质好坏就决定于各种物质的种类,数量及其组成比例。
二、茶多酚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物质的总称。
茶学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A. 蛋白质B. 氨基酸C. 茶多酚D. 纤维素答案:C2. 绿茶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哪几个步骤?A. 杀青、揉捻、发酵、烘干B. 杀青、揉捻、烘干、发酵C. 杀青、揉捻、烘干D. 发酵、揉捻、烘干答案:C3. 以下哪种茶属于黑茶?A. 龙井B. 碧螺春C. 普洱茶D. 铁观音答案:C4. 茶叶的保存条件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干燥B. 避光C. 密封D. 高温答案:D5. 茶艺表演中,以下哪个动作不属于茶道六艺?A. 点茶B. 洗茶C. 泡茶D. 喝茶答案:D6. 茶叶的发酵程度对茶的风味有何影响?A. 无影响B. 使茶味更涩C. 使茶味更醇厚D. 使茶味更苦答案:C7. 以下哪种茶属于乌龙茶?A. 红茶B. 绿茶C. 黄茶D. 铁观音答案:D8. 茶叶中的咖啡因含量与哪种因素有关?A. 茶叶的种类B. 茶叶的产地C. 茶叶的加工工艺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9. 茶叶的等级划分主要依据什么?A. 茶叶的形状B. 茶叶的颜色C. 茶叶的香气和滋味D. 茶叶的产地答案:C10. 以下哪种茶适合用沸水冲泡?A. 绿茶B. 红茶C. 黑茶D. 白茶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茶叶的分类通常根据茶叶的______和______来划分。
答案:发酵程度;加工工艺2. 茶文化起源于______,后传播到世界各地。
答案:中国3. 茶叶中的儿茶素具有______和______的作用。
答案:抗氧化;抗衰老4. 茶道六艺包括点茶、洗茶、泡茶、______、______、品茶。
答案:闻茶;赏茶5. 茶叶的保存应避免高温、______、______等条件。
答案:潮湿;异味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答案: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它强调茶与自然的和谐,注重茶艺的美学,以及茶道的精神内涵。
茶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江西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 黄玉梅景德镇陶瓷学院 余小荔茶叶被发现之初,是作为药用。
《神农本草经》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荼”即“茶”)我国古代也留下了大量用茶叶治病救人的传奇故事,使茶叶的保健功能深入人心。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茶的化学成分有500种之多,其中有机化合物达93%-96.5%,无机化合物3.5%-7%。
现简单叙述茶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对人体的保健作用。
一、茶的主要化学成分1、水分水分是茶树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是制茶过程一系列化学变化的重要介质。
制茶过程中茶叶色香味的变化就是伴随着水分变化而变化的。
因此,在制茶时常将水分的变化作为控制品质的重要生化指标。
茶鲜叶的含水量一般为75%~78%,鲜叶老嫩、茶树品种、季节不一,含水量也不同。
一般幼嫩芽叶、雨水叶、露水叶、大叶种,雨季、春季的含水量较高,高的可达84%左右。
老叶、中小叶种和旱季、晴天叶含水量较低。
2、蛋白质与氨基酸茶叶中的蛋白质含量占干物质量的20%~30%,能溶于水直接被利用的蛋白质含量仅占1%~2%。
这部分水溶性蛋白质是形成茶汤滋味的成分之一。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物质,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1%~4%。
茶叶中的氨基酸主要有茶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酸胺等25种以上,其中茶氨酸含量约占氨基酸总量50%以上。
氨基酸,尤其是茶氨酸是形成茶叶香气和鲜爽度的重要成分,对形成绿茶香气关系极为密切。
3、生物碱茶叶中的生物碱包括咖啡碱、可可碱和条碱。
其中以咖啡碱的含量最多,约占2%~5%;其他含量甚微,所以茶叶中的生物碱含量常以测定咖啡碱的含量为代表。
咖啡碱易溶于水,是形成茶叶滋味的重要物质。
红茶汤中出现的“冷后浑”就是咖啡碱与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生成的大分子络合物,是衡量红茶品质优劣指标之一。
咖啡碱可作为鉴别真假茶的特征之一。
4、茶多酚茶多酚是茶叶中三十多种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儿茶素、黄酮类、花青素和酚酸等四大类物质。
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_茶叶的化学成分分析茶叶中有很多的成分是我们的生活中都需要的,主要有哪些主要成分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茶叶中氨基酸茶叶中含有约1%~4%的氨基酸,已发现的有26种,包含20种蛋白质氨基酸和6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其中,最主要的有茶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精氨酸。
尤其是茶氨酸,几乎为茶叶所特有,占茶叶干物质的1%~2%,约占所有氨基酸含量的50%。
于是我们讨论茶叶的氨基酸,最主要研究的就是茶氨酸。
在茶叶当中,氨基酸是氮素循环的一类非常重要的代谢产物,也就是氮素营养被根部吸收,然后转运到茶树的芽叶等各部位,从而使茶树慢慢长高长大,积累越来越多天然的氨基酸,被人发现从而加以利用。
茶叶氨基酸不仅代表着茶树营养的供给与转化,也与茶叶的品质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关系,其重要的程度几乎是不可或缺的。
茶叶氨基酸的味道大多都具有鲜、爽、甜的特点,部分氨基酸还略带微酸。
如果茶叶当中氨基酸含量较高,那么口感就会表现出鲜、爽、甜,如果具有刺激味的茶多酚的含量也比较恰当,那么这个茶的口感就表现出醇爽的特点。
实质上氨基酸是组成茶叶滋味最重要的三大类物质之一(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茶汤口感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三类物质的含量与比例关系。
部分氨基酸还表现出一定的良好香气,如腥甜、海苔味、鲜甜、紫菜气味等等,这些感觉在日式蒸青茶或者一些名优细嫩绿茶当中常被发现,这是由于这些茶当中,普遍氨基酸含量都较高。
此外,有些氨基酸还能与其它物质相结合,在制茶过程中参与良好香气的形成。
那么在选购茶叶时,哪种茶叶氨基酸含量会比较高呢?这里先说一个最简单的窍门:茶叶带毫毛越多,氨基酸含量往往越高。
有时我们在冲泡茶叶时,汤面上漂浮着一层白白的细毛,很多朋友以为这茶汤不干净,以为是灰尘,但其实不然,这是茶叶自身生长的毫毛,越嫩的部位含茶毫越多,而茶毫的主要组成物质就有氨基酸。
茶叶的成分通过化学分析,目前已知茶叶含有的化学成分有500多种,其中有机物有450种以上,如此复杂的茶叶化学成分,归纳起来大约有十几类。
水分(75-78%)茶多酚(20-35%)蛋白质(20-30%)茶树鲜叶碱(3-5%)酶有机化合物糖类(20-25%)有机酸(3%左右)干物质(22-25%)脂肪(8%左右)色素(1%左右)芳香物质(0.005-0.03%)维生素(0.6-1.0%)无机化合物(4-7%)水溶性部分(2-4%)水不溶性部分(1.5-3%)茶叶鲜叶中75-78%是水分,除去水分后,干物质约为22-25%。
这些干物质极大部分是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只占4-7%。
1.水分在茶树体内各部位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代谢旺盛的嫩芽、嫩茎、嫩叶含量最高,其次是老叶和根系,枝条和主茎中含量最低。
鲜叶在加工过程中,水分参与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由于加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从而激活了细胞内一些物质在酶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这是形成茶叶品质的关键之一。
因此,在鲜叶的加工过程中控制水分含量是非常重要的。
幼嫩的鲜叶经过加工制成干茶,绝大部分水分都是蒸发散失的,最后只保留4-6%的水分,因此通常需要4斤多鲜叶才能加工成一斤干茶。
成品茶的水分含量与贮藏有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茶叶水分含量高,发生化学变化快,保质期短,水分含量低,发生化学变化慢,保质期相对长一些。
因此,各种茶叶在贮藏时,水分含量不宜过高,一般精制茶控制在3%-5%以下,毛茶控制在6%,最高不宜超过7%,否则,茶叶品质很容易发生变化,改变了原有的品质特征。
2.茶多酚。
茶多酚是茶叶中三十多种多酚类物质的总称,主要成分由儿茶素、黄酮类物质、花青素和酚类四大类物质组成,约占鲜叶干物质的30%左右。
奇种儿茶素约占多酚类总量的70%左右。
儿茶素又分为酯型儿茶和非酯型儿茶素二类,酯型儿茶素具有较强的苦涩味和收敛性,非酯型儿茶素含量水多,涩味和收敛性较弱。
儿茶素在红茶制造过程中变化相当显著,会被氧化聚合,形成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一系列氧化产物,这就是红茶加工变成红色的主要原因。
茶叶是一种非常流行的饮料,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
1.多酚类物质:茶叶中含有多酚类物质,包括儿茶素、儿茶酚、绿茶素、绿茶酚、茶多酚
等。
这些物质有助于抑制自由基的形成,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衰老的作用。
2.其他氨基酸:茶叶中还含有其他氨基酸,如茶碱、茶氨酸、茶内酯等。
这些氨基酸可以
帮助消化、促进新陈代谢,并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衰老的作用。
3.茶糖:茶叶中含有茶糖,是茶叶的主要甜味物质。
4.氧化物:茶叶中含有氧化物,如茶碱、茶氧化物等。
5.其他成分:除了上述化学成分,茶叶中还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茶叶是一种非常丰富的饮料,其中含有多酚类物质、氨基酸、茶糖、氧化物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衰老的作用。
不过,也要注意茶叶中含有的茶碱等成分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建议适量饮用。
步骤/方法1.科学研究证明,茶叶中化学成份将近400余种,但其主要成份有以下几大类:1.茶多酚,又称单宁。
约占茶叶的2030%,它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主要由儿茶素,黄酮类物质,花青素和酚酸四大类物质组成,其中儿茶素的含量最高,约占茶叶的1025%。
是茶叶涩味的来源,茶多酚是一种生理活性物质,含量及其组成的变化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是决定茶叶品质好坏的重要成份之一。
2.2.蛋白质和氨基酸类。
茶叶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随茶叶的品种不同其含量差异较大,红茶中蛋白质的含量为干重的1530%,只含有少量的氨基酸。
绿茶中则含有1624种氨基酸。
茶叶中氨基酸总量的一半为茶氨酸,它是茶叶中独有的氨基酸。
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茶叶中都有。
大家熟知,茶叶中的蛋白质绝大部分不溶于水,而氨基酸极易溶于水,茶叶的香气和鲜味来自于溶于水的氨基酸。
3.3.生物碱。
约占茶叶干重的5%左右,其中以咖啡碱为主要成份,约占茶叶干重的25%,除此之外,还含有一定量的茶碱,可可碱、胆碱、黄嘌呤等,是茶叶苦味的来源。
同时具有高含量的咖啡碱和儿茶素是茶叶独有的生化指标,籍此用来鉴定真假茶叶。
4.4.芳香族化合物。
约占茶叶干重的0.10.6%,其中包含有醇、醛、酯、酸类等化合物,如茉莉花素、罗兰酮等,这些物质间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茶叶的不同香型。
5.5.糖类。
约占茶叶干重的2030%,包括单糖、双糖、多糖,溶于水的糖类占可溶物的45%。
6.6.类脂化合物。
约占茶叶干重的8%,包括脂肪、脂、磷脂等化合物。
7.7.维生素。
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既有脂溶性维生素A原、D、E、K等,又有水溶性维生素B1、B2、B3、H、B12、C、P及对氨基甲酸、叶酸,其中所含B2、维生素A原的含量要比一般粮食中的含量高出好多倍。
8.8.无机化合物。
约占茶叶干重的47%。
其中主要为钙、磷、铁、氟、碘、锰、钼、锌、硒、铜、镁的化合物。
茶叶有哪些功效与作用•相关推荐茶叶有哪些功效与作用简介据化学分析,茶叶含有300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是茶多酚类、咖啡碱、蛋白质、氨基酸、芳香族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果胶物质、色素、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
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多酚类能中和人肌肉中的酸性物质和酒精,可使人消除疲劳,同时还能刺激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利尿,对胃炎和慢性肝炎有辅助疗效。
茶叶中维生素含量非常丰富,主要是维生素A。
B。
Bz。
C。
P。
PP和K等。
尤其维生素P含量之多是其他植物所无可比拟的。
复合维生素P与维生素C可促进抗坏血酸的积聚,增强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茶叶中的叶酸可防恶性贫血,提高造血机能茶叶中含有的氨基酸和果胶糖类等能与唾液起反应,滋润口腔,所以饮茶能生津止渴。
茶叶中还含有丰富的氟化物,每天饮茶10克,可以预防龋齿病。
茶叶中的茶儿素有杀菌、消炎、解毒、收敛的作用,所以饮热的浓茶可以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同时还有抗菌、收敛作用以及对身体的保健作用。
茶水还可防治糖尿病、降低胆固醇含量,并有帮助消化的功能。
茶疗治病是我国民间常用的治病方法之一。
近几年来,在台湾又兴起了沐浴茶,用茶水洗澡有消除疲劳、消除脂肪、美容、解酒、减缓血管硬化、增强皮肤弹性等功能。
做法与步骤茶叶的功效与作用茶被公认为是最好的保健饮料,人们长期的饮茶实践充分证明,饮茶不仅能增加营养,而且能预防疾病。
由于茶叶有着神奇的功效,我国唐代即有“茶药”之说,现代又提出了“茶疗”理论,即防病治病、抗老强身、延年益寿。
现代医学已证实,茶叶中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成分,主要有咖啡碱、多酚类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以及其他活性组分,使茶叶具有少睡、安神、明目、止渴生津、清热、消暑、解毒、消食、醒酒、去油腻、治痢、通便、去痰、延年益寿等功效。
喝茶的功用具体概括起来有下列几点:(1)能兴奋中枢神经,加速血液循环,增强肌肉活力,消除疲劳。
(2)有化解脂肪、帮助消化、消除口臭的`作用。
(3)能加速肾脏微血管的血液循环,有发汗利尿的作用,并能增强心血管的韧性,提高血管扩张能力,防止血管硬化。
茶叶成分分析一,水分占比:茶鲜叶含水量75%~78%,干茶4%~6%性质:含水量越高,茶叶越易变质,含量超过12%时,茶叶内部各种化学反应还在继续进行,且茶还能被氧气氧化变质。
二,灰分概念:茶叶经过高温灼烧后残留下的无机物质的统称。
占比:4%~7%。
灰分含量过高,茶品质越差, 灰度中可溶性部分含量越高,茶的品质越好。
三,茶多酚概念:茶叶中30多种酚类物质的总称。
占比:占鲜叶干物质的33%组成:1,儿茶素:含量最高,占多酚类物质的70%~80%,具有收敛性,苦涩味较重。
2,黄酮类物质:又叫花黄素3,花青素:又叫花色素,具有明显的苦味,在干旱高温季节容易形成并积累,因此夏茶具有明显的苦涩味。
4,酚酸:含量较小,味苦涩.四,蛋白质和氨基酸蛋白质:1,组成:谷蛋白(含量最大),白蛋白(溶于水,对茶汤滋味起到积极作用),球蛋白,精蛋白组成。
2,性质:在鲜叶加工中,部分蛋白质可以分解为氨基酸,具有花香和鲜味。
氨基酸1,性质:溶于水,具有鲜爽味,决定着茶汤的品质的鲜爽度.2,组成:茶氨酸(占比50%以上,嫩芽嫩茎中占比最大)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丝氨酸五,生物碱咖啡碱:占比最高3%~4%,茶鲜叶原料越嫩,含量越高,品质越好。
可可碱:含量较低茶叶碱:含量较低六,芳香物质中低沸点:存在于鲜叶中, 杀青不足的绿茶往往有青草气高沸点:由鲜叶讲加工后形成.如甲醇,苯乙醇,茉莉酮,芳樟醇等,具有良好的花香。
七,糖类组成: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果胶可溶性糖类:构成茶汤的滋味,参与香气的形成。
甜香,焦糖香,板栗香是糖类与多酚类,氨基酸等物质相互作用而形成。
不可溶糖类八,色素脂溶性色素(影响干茶和叶底的色泽)叶绿素:占比0。
3%~0。
8%,由蓝绿色的叶绿素a和黄绿色的叶绿素b组成。
叶黄素胡萝卜素水溶性色素(决定茶汤的汤色)1,花青素2,黄酮类物质3,茶青素4,茶多酚类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