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20.82 KB
- 文档页数:58
课外阅读教学设计教案三年级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阅读的重要性,并培养自主阅读的好习惯;2. 掌握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的能力;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关键词提取和理解文章主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课外阅读的概念和意义;2. 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材料;3. 阅读一篇有关动物的文章,并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让学生认识到通过课外阅读,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谈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了解,并引导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进行选择。
2. 主体教学:(40分钟)- 学生选择课外阅读材料:(10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阅读能力,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图书。
- 教师提供一些阅读材料的推荐,并简要介绍每本书的内容和特点。
- 阅读与理解:(20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所选择的图书。
- 学生读完后,回答一些基础问题,例如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关键词有哪些等。
- 分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大家互相分享自己所读的书籍,并交流彼此的阅读感受和理解。
- 鼓励学生互相提出问题,帮助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惑。
3. 小结与展望:(5分钟)- 教师对本堂课进行总结,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好的阅读习惯。
- 提醒学生在下一次课上准备一篇小短文,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立一些写作或口头表达的任务,检验学生对所读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五、拓展延伸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学校可以组织阅读角逐、图书分享会等活动,鼓励学生多读好书,并且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或作家到校进行讲座和互动交流。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和进行讨论,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多种手段和资源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
三年级阅读课教案优秀范文作为教师,我们始终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成长。
在三年级阅读课上,教案的优秀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好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也能让老师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是一份我精心设计的三年级阅读课教案,以供大家参考。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阅读课文,理解文章中的内容,并进行概括。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如预测、猜测、推测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3.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1. 学习如何进行概括。
2. 学习如何使用所学的阅读策略。
3. 学习如何增加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在阅读中进行猜测、推测等策略。
2. 学生如何通过阅读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 老师准备好课件、学生手册以及其他必要的教学资料。
2. 老师设计好检查作业的方式。
3. 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进行梳理。
二、导入1. 老师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并进行简单的问题复习。
2. 老师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正课1. 阅读课文1)老师分发学生手册,让学生阅读课文。
2)老师放映课件,呈现相关图片、卡通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如何进行概括1)老师讲解概括的方法,如寻找主题句、找出关键词、排除无关句等。
2)老师让学生试着进行课文概括,互相检查和提出改进建议。
3. 学习如何使用所学的阅读策略1)老师介绍所学的阅读策略,如预测、猜测、推测等。
2)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课文中的一些问题,运用所学的策略进行解答。
4. 学习如何增加阅读兴趣1)老师介绍一些有趣、有价值的书籍,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老师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并一起讨论,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5. 对学生进行综合检测1)老师询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并在课堂上对有困惑的问题进行解答。
(完整版)三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三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好文章向大家推荐一、指导目的:1、通过认识阅读课外书的作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回顾总结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利用阅读卡,让学生把自己阅读的收获积累下来,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二、指导的重点:指导学生如何概括文章大意以及如何选择积累好词妙句。
三、课前准备: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父母的心》四、指导课时:一课时五、指导过程:(一)激趣导入哪个同学看过课外书的请举手。
看来你们班同学都是爱看书的好孩子。
老师也很喜欢看课外书呢,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怎样看课外书。
(二)认识看课外书的作用师:哪个同学从幼儿园开始就喜欢看书?你真厉害,还没识字就开始看书了,你真是个爱看书的孩子。
你能跟大家说说你为什么那么爱看书吗?(生回答)师:当你们看了一个精彩有趣的故事以后,通常会怎么做呢?(生谈自己的做法)师:是啊,当我们看了有趣的故事以后,都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好朋友听,和朋友一起分享,这样也起到了看书的作用。
板书:分享有趣的故事内容师:你们上小学以后,语文老师常常会布置你们看课外书,那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吗?(生谈自己的想法)师:对,看课外书不仅让我们了解很多有趣的故事、科学,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你们知道怎样读书才能使我们有更多的收获吗?(生答)师根据回答总结:把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以后运用到自己的文中。
板书:摘好词妙句看了故事以后,自己一定会有一些深刻的体会,从中明白一些道理,我们可以把这些感受写下来。
板书:写感受(三)概括读书的方法师:大家回顾一下,平时你是怎样看书的,你知道有哪些读书的方法?(精读、速读)师:当你读书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语时,你会怎么做?(问爸爸妈妈、问同学老师、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四)运用读书方法进行阅读1、师:原来我们班同学啊,都那么会读书,现在老师向你们推荐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有一对非常贫穷的夫妻,他们有四个孩子,但是却穷得难以维持生计,有个贵夫人想用一笔钱去换他们的一个孩子,你们猜他们会答应吗?这个故事叫《父母的心》,想知道结果就自己去看吧。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拓展阅读必读书目《格林童话》教案格林童话阅读目标:1、指导整本书的阅读方法:略读——精读——感悟,让学生欣赏文本里生动的故事情节描写同时,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2、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在精读童话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童话的思想感情。
3、阅读时,通过文中的句子,用心体会故事中要说明的道理。
教学过程:教学时间:两课时授课时间:月日总计课时第一课时一、激发情趣,揭示课题1、看图猜猜猜咱们先来看几幅图片,看后猜一猜它是有关哪个童话故事的。
图片出示;白雪公主、小红帽、灰姑娘、狼和七只小山羊…小朋友们真厉害,了解这么多的童话故事,那你知道这些童话故事都是出自哪本童话故事书吗?--《格林童话》(出示格林童话封面)是的,天真可爱的小红帽,美丽的白雪公主,善良的灰姑娘,渔夫和和他的妻子,还有青蛙王子等等都是《格林童话》里讲述的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人物。
《格林童话》故事一直陪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格林童话世界,一起去感受它的美妙神奇、绚丽多姿吧。
(板书:格林童话)二、走进格林兄弟和他们的童话世界:1、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最喜欢读书了,你们喜欢读格林童话吗?2、你们对格林兄弟和他们的童话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说。
)3、我们认识一下格林兄弟(课件)4、和老师一起了解格林兄弟和他们的作品。
(课件)(格林兄弟出生于莱茵河畔的哈瑙,他们早年丧父,青年丧母,兄弟俩相依为命,共同经受人世间的忧患困苦,他们之间的感情非常好,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共同度过的,从中学到大学期间,他们始终住在一起,并且连书籍和其他财产都是共有的,所以他们在搜集童话的时候,特别看重那些人间真情,包含生活温馨的童话素材,《格林童话》《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睡美人》《糖果屋》《青蛙王子》《渔夫和他的妻子》《野狼和七只小羊》《大拇指》《勇敢的小裁缝》《不莱梅的小乐手》《穿靴子的猫》最为著名。
)5、教师点拨有人说,只有读过《格林童话》的童年才是最完整的童年,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作为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去学习阅读。
阅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只有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才可以有效地增强小学三年级的阅读能力。
下面是一份针对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课的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第一步】课堂准备在开始阅读课程之前,我们需要为学生做好充足的准备。
我们需要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分配一些有趣的故事书以增加学生们的兴趣。
我们需要在黑板上展示想要阅读的故事书的名字以及作者。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书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风格。
【第二步】阅读节目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组织阅读节目,让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上使用自己的口才发挥去表演阅读。
以小组为单位,我们可以让学生们每人阅读一定的段落,然后再组织成话剧的形式进行表演,这样可以增强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地给予学生们鼓励和支持。
【第三步】阅读练习阅读练习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在课堂上为学生准备一些阅读材料,让学生们自己独自阅读并回答问题。
同时,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们自己找到一些小故事,并组织他们阅读和讲述故事。
这样的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第四步】表演节目阅读和表演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通过表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书和作者的写作风格,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口才和表达能力。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表演,让他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加强他们的思维和知识。
【第五步】评估课堂表现阅读课程结束后,我们需要对学生们进行评估,以了解他们的课堂表现和阅读能力。
我们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写一篇读后感,让他们来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小组展示和阅读表演来评估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口才表现。
总体而言,在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课程中,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阅读习惯,同时也应该给予学生们充足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设计教案二:小学三年级语文《炮手》阅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炮手》的故事情节(2)掌握对文中比较句和修辞语言的理解(3)初步感受文中所体现的情感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本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修辞语言和比喻能力(3)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3.情感目标(1)鼓励学生热爱阅读,提高阅读兴趣(2)引导学生体会故事中所体现的感情,反思行为的对错二、教学内容与思路1.教学内容本堂课将以《炮手》为文本,主要的教学重点是情节的理解、对比句的理解、修辞语言的理解以及感情反应的引导。
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如下:(1)导入。
课前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短篇文章,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2)讲解篇章结构,理解其中的情节。
(3)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文本中的比较句和修辞语言,感受语言美妙之处,不断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情感体验、角色模拟、互动演绎等多种方式,全面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所体现出的情感,发掘这些情感对我们的启发和帮助。
2.思路在实现以上教学内容时,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应把握学生的阅读和思维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获得及时的反馈和实际的体验。
(2)教学设计应从文本的情节和结构上进行讲解,让学生能深入理解故事情节,感受到其中所体现的情感。
(3)教学设计应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体验文本中的情感反应,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从而更好地领会文本的内涵和外在特征。
(4)教学设计应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修辞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简单的板书,对之前学过的短篇文章进行回顾,随之引出《炮手》这篇文本。
2.讲解篇章结构教师通过解读文本,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的大概过程,强调故事情节中的基本组成元素以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
3.对比句和修辞语言的理解教师在故事中选取一些典型的文句进行讲解,强调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比较句,让学生了解其中的意义和用法,感受到语言的力量和美妙之处。
三年级语文下册《山海经》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山海经》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成书时间、内容特点等。
2. 通过阅读《山海经》选段,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代神话传说,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山海经》简介:《山海经》是一部古老的地理志和神话集,作者不详,成书时间约在战国时期至汉代之间。
2. 选段阅读:《山海经》中的经典神话故事,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
3. 词语解析:学习文中的生僻字词,了解古代文化背景。
4. 阅读理解:分析故事情节,理解神话传说的寓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山海经》的基本信息,激发学生兴趣。
2. 阅读选段:学生自主阅读《山海经》选段,教师辅导生僻字词的解读。
3. 分享感悟: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神话故事中的寓意。
4. 讲解解析:教师针对学生阅读中的疑问进行解答,分析神话传说背后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通过阅读《山海经》选段,学生能理解故事情节,分析神话传说的寓意。
2. 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通过欣赏古代神话传说,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3.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了解《山海经》的文化背景,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五、教学资源1. 《山海经》原著或改编版本: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
2. 生僻字词解析资料:辅助学生理解文中的难点。
3. 神话故事相关图片或插图:丰富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形象理解故事内容。
4. 课堂讨论模板:引导学生有序进行讨论和分享。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2. 故事表演:鼓励学生将研究的神话故事以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3. 创意写作:邀请学生根据《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进行创意写作,如编写续集、改编故事等。
三年级阅读教学教案设计简介:这份教案设计适用于三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
教案包含了预习、导入、呈现、练习和巩固等环节,全方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3.让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和策略。
教学准备:1.课文材料:《小马过河》2.教学工具:幻灯片、黑板、教具、图书教学步骤:一、预习:让学生在课前阅读课文《小马过河》,并回答以下问题:1.故事的主要人物有哪些?2.故事背景发生在哪里?3.故事讲述了什么样的情节?二、导入:1.引入幻灯片或图书,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用简短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猜测故事的内容。
三、呈现:1.教师朗读课文,带领学生一起跟读。
2.解释生词和难点,确保学生完全理解课文。
四、练习:1.分组朗读: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朗读,并注意语音语调。
2.问题回答: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给出答案。
3.填空练习:教师出示填空题,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答案。
五、巩固:1.角色扮演: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展示故事情节。
2.讲故事:随机选择几名学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和结局。
3.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自己的小故事。
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对《小马过河》这篇课文有了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各种练习活动巩固了所学内容。
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不仅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还培养了对阅读的兴趣。
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互相衔接,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
苏教版第六册年级:三学科:地方阅读
苏教版第六册年级:三学科:地方阅读
苏教版第六册年级:三学科:地方阅读
苏教版第六册年级:三学科:地方阅读
苏教版版第六册年级:三学科:地方阅读
苏教版版第六册年级:三学科:地方阅读
苏教版版第六册年级:三学科:地方阅读
苏教版版第六册年级:三学科:地方阅读
B、插图。
看到这幅图,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场景?你迫切的想知道什么?(请认真阅读的孩子介绍:在广阔的海洋里,出现了两头怪兽。
其中一头怪兽长着海蜥蜴的头,有着一张鼠海豚的嘴巴以及鳄鱼的牙齿,那是鱼龙。
另一头怪兽是一头看似海蛇却有着龟壳的蛇颈龙。
它们在大海里拼命地厮杀,仿佛一定要把对方置于死地。
它们搅得海洋掀起了滔天巨浪,似乎要把周围的一切都要淹没到海底似的。
)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板书: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C、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这本是肖宝荣改写的,通俗易懂。
感兴趣的话,可以读《地心游记》的译文版,文学味道更浓厚一些。
)
D、作者。
法国儒勒·凡尔纳(1828.2.8—1905.3.24),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代表作有《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气球上的五星期》等,其中《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被称为凡尔纳三部曲。
近年来,随着对于其作品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原始手稿的发现,学界对于凡尔纳的认识也在趋于多样化。
凡尔纳作为一位纯文学意义上的作家开始为一些学者所重视。
1863年起,凡尔纳开始发表科学幻想冒险小说为主的作品,以总名称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的系列作品集粗略地概括,他的主要作品涉及了两个背景:十九世纪末期的世界(如《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八十天环游地球》、《沙皇的信使》等)和想象中的世界(如《太阳系历险记》、《征服者罗比尔》等)。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最多的第二大名家,仅次于阿加莎·克里斯蒂,位于莎士比亚之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的统计显示,全世界范围内,凡尔纳作品的译本已累计达4702种,他也是20XX年世界上作品被翻译次数最多法语作家。
在法国,被定为凡尔纳年,以纪念他百年忌辰。
旅行经历尽管凡尔纳的创作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广泛的阅读,但另一方面,他的每一次旅行都和小说的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893年,在接受采访时凡尔纳说道:“我喜欢乘游艇,但同时并不会忘记为我的书采集些信息。
…每部小说都能从我的出游中获益。
譬如在《绿光》中便可觅得我个人在苏格兰的艾奥纳岛和斯塔法岛游览中的经历和视角;还可以算上那次1861年的挪威之行……至于《黑印度》则与我在英格兰的旅行和对苏格兰湖泊的拜访有着联系。
《漂浮的城市》一书,取材于我在1867年搭乘大东方号对美国的访问。
…《桑道夫伯爵》来源于自丹吉尔至马耳他的游艇航行。
”
E、阅读目录,你知道了什么?从目录里获取了哪些信息?
F、你如何如何读这本书?
(制定阅读计划、每天读两个故事,周末读4个故事,三周读完)
三、了解主要内容
师生共同读内容梗概,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内容简介:内容梗概1863年5月的某一天,黎登布洛克教授在一本古老
苏教版第六册年级:三学科:地方阅读
苏教版第六册年级:三学科:地方阅读
苏教版第六册年级:三学科:地方阅读
苏教版第六册年级:三学科:地方阅读
苏教版第六册年级:三学科:地方阅读
苏教版第六册级:三学科:地方阅读
苏教版第六册年级:三学科:地方阅读
苏教版第六册年级:三学科:地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