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机电学院现代装备设计与控制方向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2
2023年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特色简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机械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兴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一定工程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本文将从如下几个方面,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特色进行简要介绍。
一、专业概述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一种集机电一体化技术、数理化知识和现代管理方法于一体的多学科融合专业。
该专业针对化工、制药、食品、轻工等行业,培养能够从事反应器、分离器、泵、阀、管道、储罐等过程装备的设计、制造、维护及运行管理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该专业还需要学习控制理论、计算机应用、自动化技术和软件开发等方面的知识,以使其能够承担工业过程的自动控制、信息管理和智能化控制等工作。
二、专业特点1. 围绕过程装备设计、制造和运行管理建立完整技能培养体系过程装备设计、制造和运行管理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核心内容,本专业的教学建设围绕这一核心开展,为学生提供设计、制造和工程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技能培训,培养具有实践经验的高端技术人才。
2. 突出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手段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所涉及的装备大多结构复杂、运行要求高,要求精度和生产效能都能够满足需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推广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手段,以提高产品准确度和生产效能。
如采用CAD、CAE、CAM等工具对过程装备进行设计和制造、学习基于数字控制的加工技术,从而培养掌握数字化技术的高端工程技术人才。
3. 强化自动化控制方面的教学,推广网络化生产管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需要深入了解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控制系统、先进的生产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和网络化生产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既要有具备现代工业自动化技术的理论知识,也要掌握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技能,推广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控制的发展和应用,提高过程装备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从而提升工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专业发展前景随着生产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中南大学本科课程一览机电工程学院目录课程名称:现代机械工程导论........................................... - 3 - 课程名称:工程图学(一)~(二)..................................... - 5 - 课程名称:工程制图基础............................................... - 7 - 课程名称:机械产品测绘与设计........................................ - 10 -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 12 -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 - 16 -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A ............................................ - 19 -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B ............................................ - 23 -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C ............................................ - 27 - 课程名称:工业设计机械基础.......................................... - 30 - 课程名称: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 33 - 课程名称:先进制造技术导论(双语).................................. - 35 - 课程名称:半导体器件物理............................................ - 37 - 课程名称:微电子封装工程............................................ - 39 - 课程名称:机械振动.................................................. - 41 - 课程名称: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 43 - 课程名称:光纤通信器件与技术........................................ - 44 - 课程名称:特种微纳制造.............................................. - 48 - 课程名称:微电子制造学.............................................. - 50 - 课程名称:数字图像处理.............................................. - 56 - 课程名称:光电检测技术.............................................. - 58 - 课程名称:光电子学基础.............................................. - 61 - 课程名称:金属凝固理论与铸造装备.................................... - 64 - 课程名称: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与力学基础................................ - 66 - 课程名称:材料结构与微观组织设计.................................... - 68 - 课程名称:锻造成形工艺与装备........................................ - 73 - 课程名称:轧制与挤压成形工艺与装备.................................. - 75 - 课程名称:板料成形工艺与装备........................................ - 77 - 课程名称:MEMS技术................................................. - 79 - 课程名称:压电学与超声驱动.......................................... - 82 - 课程名称:集成光子器件制造理论与技术................................ - 83 - 课程名称:材料连接原理、技术与装备.................................. - 87 - 课程名称:热处理设备与控制.......................................... - 89 - 课程名称:材料成形过程计算机建模与仿真.............................. - 91 - 课程名称:材料成形设备测试技术...................................... - 94 - 课程名称:金属成形模具设计与分析.................................... - 96 - 课程名称:传热学.................................................... - 99 - 课程名称:摩擦学................................................... - 102 -课程名称:材料性能学............................................... - 105 - 课程名称:工程热力学............................................... - 109 - 课程名称:机械创新设计............................................. - 111 - 课程名称:现代设计方法A ........................................... - 113 - 课程名称:现代设计方法B ........................................... - 116 - 课程名称机电产品数字化设计....................................... - 120 -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学............................................... - 122 - 课程名称:机电产品工业设计......................................... - 124 - 课程名称:面向制造和装配的产品设计................................. - 126 - 课程名称:产品数据管理(PDM)技术.................................. - 130 - 课程名称:机械系统设计学........................................... - 132 - 课程名称复杂机电产品设计专题..................................... - 136 - 课程名称:汽车理论................................................. - 138 - 课程名称:汽车构造(上)........................................... - 139 - 课程名称:汽车构造(下)........................................... - 142 - 课程名称:汽车试验学............................................... - 146 - 课程名称:汽车CAD技术............................................. - 148 - 课程名称: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 - 150 - 课程名称:汽车制造工艺学........................................... - 152 - 课程名称:汽车设计................................................. - 155 - 课程名称:车身设计................................................. - 158 - 课程名称:新能源汽车............................................... - 159 - 课程名称:动力电池................................................. - 162 - 课程名称:现代汽车底盘技术......................................... - 165 - 课程名称:汽车动力学............................................... - 167 - 课程名称:混合动力汽车............................................. - 170 - 课程名称: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 - 172 - 课程名称:流体力学................................................. - 174 - 课程名称:机械工程材料............................................. - 176 -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 - 179 - 课程名称: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 181 - 课程名称:数控加工编程与应用(双语)............................... - 184 - 课程名称:现代制造装备及其自动化................................... - 186 - 课程名称:金属成形与模具设计....................................... - 189 - 课程名称:塑料制品及模具设计....................................... - 191 - 课程名称:计算机辅助制造........................................... - 194 - 课程名称:机床数控原理与系统....................................... - 196 - 课程名称: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 - 202 - 课程名称: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技术................................... - 205 - 课程名称:冲压与塑料成型设备....................................... - 207 - 课程名称: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 - 209 - 课程名称:现代模具制造技术......................................... - 211 - 课程名称:模具CAD/CAM ............................................. - 214 - 课程名称:注射成型计算机模拟技术................................... - 216 -课程名称:电液比例控制技术......................................... - 219 - 课程名称:工程机械机电液一体化..................................... - 222 - 课程名称:金属结构................................................. - 223 - 课程名称:现代工程装备现场教学专题................................. - 226 - 课程名称:设备管理................................................. - 228 - 课程名称:现代装备仿真建模与应用分析............................... - 231 - 课程名称:工程机械专用底盘设计..................................... - 233 -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应用........................................... - 235 - 课程名称: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 237 - 课程名称:液压传动与控制........................................... - 239 - 课程名称:机电传动控制............................................. - 240 - 课程名称:计算机接口与控制技术..................................... - 242 - 课程名称:控制系统数字仿真......................................... - 244 - 课程名称:机械系统虚拟样机建模与分析............................... - 246 - 课程名称: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 247 - 课程名称: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 258 - 课程名称:计算机控制系统........................................... - 260 - 课程名称:机器人学基础............................................. - 262 - 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 - 264 - 课程名称:数控技术................................................. - 267 - 课程名称: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 269 - 课程名称:现代机电产品研发流程与案例分析........................... - 271 -(一)通识教育模块课程课程名称:现代机械工程导论课程编号:080001T1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modern mechanical engineering学时与学分: 16/1先修课程要求:无适应专业:机械类各专业参考教材:无课程简介:《现代机械工程导论》新生课,是由机械工程学科领域的知名教授专门面向一年级新生开设的研讨类课程,以教授引导、师生互动、小组研讨、探索学习为特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本专业依托中南大学“机械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2001年被确定为湖南省重点专业,并在湖南省“十五”重点学科建设验收中被评为优秀,2009年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
本专业下设“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现代装备设计与控制”、“模具设计与制造”、“材料成型及控制”6个专业方向,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与博士后流动站,拥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为代表的强大的师资队伍,和以山河智能为代表的一批学科性公司,在复杂装备与极端制造领域拥有学科特色与行业优势。
二、培养目标贯彻“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培养方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结合机电工程学院在复杂装备与极端制造工程学科上的优势和特色,着力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及丰富的生产实践,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和方向,并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创新思维及设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机械工程领域高素质人才。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主要在现代制造及相关领域内从事机电产品设计与制造、机电系统研究与开发、设备运行与维护、生产技术管理、企业市场运营等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相关教学与科研工作。
三、培养要求按本方案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1.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和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2.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基础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机械设计理论与制造学、自动控制理论与技术、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4.具有本专业必须的设计、制造、运行及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
自动化本专业是信息学科重点发展专业,培养从事运动、过程、机电与网络工程等自动化系统的分析、设计、仿真及优化决策研究,从事自动控制理论及工程的应用研究,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研究,网络通讯与计算机信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科学和工程管理人才。
主干课程:电路分析、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原理、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计算机仿真、过程控制等。
毕业生可到高等院校、设计研究院、公司企业、行业集团、铁路系统以及需要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管理的各个部门从事自动化领域和计算机管理方面的各种设计、研究、开发和教学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本专业是一个知识面广、技术性强的专业,涉及信息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培养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有: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字通信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原理、信息论、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微机与接口、数字图像处理、程控交换原理、软件开发技术、多媒体通信、EDA、人工智能等。
毕业生可进入电信、金融、机关、学校、科研院(所)、厂矿企业等单位从事理论研究、系统开发及工程管理等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专业是一个软、硬件相结合的宽口径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能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研究、应用和教学的高级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
中南大学机电院导师——黄志辉2008-10-10 23:55黄志辉现任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
本科所学专业: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湖南大学)硕士所学专业:机械学,研究方向:自动化机构与装置——搬运机器人控制(上海工业大学)现主要研究方向:微机测试与控制系统,机械自动化技术,精密机械测试与控制考生最好掌握:C++,有限元分析软件,接口技术(PC),电路板制作,近年科研工作:●主持:高速货车超偏载轮重扫描扫描检测方法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75230)(2007-●主持完成:高速电动车组联解控制器的研发,青岛四方(2006.1-2006.9)●主持完成“CNC多轴螺旋传动智能伺服控制技术研究”,(湖南省科委自然科学基金No. 97-27-39 1997-1999)●为主参加“多自由度圆管相贯线数控氩弧焊接机”,(湖南省科委(01-96-12)1997-2001);●主持完成“工控检测、交流伺服综合实验平台”设计与制造,(中南大学1997-1999)●为主参加“斜拉索风雨振现场观测与半主动振动控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178013)2002-2004)●完成“货车轮对加载跑合试验系统”,(株洲车辆段,Ⅰ型;襄樊车辆段,Ⅱ型)微机测控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中南大学 1999-2001)●完成“洞庭湖大桥斜拉索动力测试与振动控制”,(香港理工大学合作)(2000-2001)●主持完成“工控检测、伺服驱动综合实验系统软硬件建设”,(1999-2000)奖励: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名称及编号:斜拉桥拉索风雨振机理与振动控制技术研究(2006-420-319)湖南省省级教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1.3) 主持湖南省省级教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1.3) 参加,排名第三湖南省省级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3.11) 参加,排名第四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委员会-茅以升铁路教育专项奖(2002.11) 个人。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研究生(机械专业)有哪些专业课课比较多,主要看你的导师给你定的方向。
会涉及到机械制造液压电气控制以及数学课等,关键看导师的了。
以下是可选的课程。
课程类别课程号与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说明01 公共学位课03021110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2 2 秋季春季01 公共学位课010111101 自然辩证法概论32 2 春季01 公共学位课050211101 硕士生综合英语128 3 秋季春季11 必选一组070111107 数值分析48 3 秋季春季数学类课程必修一门或以上11 必选一组070111102 复变函数32 2 秋季数学类课程必修一门或以上11 必选一组070111103 应用统计32 2 秋季数学类课程必修一门或以上11 必选一组070111104 最优化方法32 2 春季数学类课程必修一门或以上11 必选一组070111105 组合数学40 2.50 春季数学类课程必修一门或以上11 必选一组070111106 矩阵论40 2.50 秋季数学类课程必修一门或以上11 必选一组080111101 有限元与边界元40 2.50 秋季力学类课程必修一门或以上11 必选一组080111109 有限单元法40 2 春季力学类课程必修一门或以上11 必选一组080111105 实验应力分析32 2 秋季力学类课程必修一门或以上11 必选一组080111106 弹性力学32 2 秋季力学类课程必修一门或以上11 必选一组080111107 弹塑性力学32 2 秋季力学类课程必修一门或以上11 必选一组070111108 应用数学方法40 2.50 春季数学类课程必修一门或以上11 必选一组070111317 随机过程48 3 春季数学类课程必修一门或以上11 必选一组080211301 机械振动(II)40 2.50 秋季专业学位课必选两门或以上11 必选一组080211302 现代设计方法32 2 春季专业学位课必选两门或以上11 必选一组080211303 信号采集与分析32 2 秋季专业学位课必选两门或以上11 必选一组080211304 现代先进制造工程32 2 秋季专业学位课必选两门或以上11 必选一组080211305 现代控制工程40 2.50 春季专业学位课必选两门或以上11 必选一组080211306 有限元分析及应用32 2 春季专业学位课必选两门或以上14 必选四组040116102 课程与教学论32 2 春季高校教师必选14 必选四组040116103 现代教育技术32 2 春季高校教师必选15 必选五组040216101 教育心理学32 2 春季高校教师必选一门或以上15 必选五组040116101 教育学原理32 2 春季高校教师必选一门或以上40 任选080211401 系统动力学及其仿真(英) 40 2.50 春季机械设计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02 高等机构学24 1.50 春季机械设计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06 摩擦与润滑理论24 1.50 秋季机械设计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07 高等传热学32 2 春季机械设计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08 现代材料加工工艺、技术与装备32 2 春季机械设计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09 结构模态分析理论与技术(英) 24 1.50 秋季机械设计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10 制造过程计算机模拟32 2 秋季机械设计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11 金属凝固及控制24 1.50 春季机械设计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12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24 1.50 春季机械设计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13 现代设备管理理论及技术32 2 春季机械设计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14 微电子器件制造学40 2.50 春季制造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15 多体动力学32 2 秋季制造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16 微系统设计与制造32 2 春季制造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17 嵌入式系统在数字制造中的应用32 2 秋季制造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18 光电子器件制造学40 2.50 春季制造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20 现代模具制造技术32 2 春季制造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23 微细加工原理与技术32 2 春季制造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25 快速成形制造技术24 1.50 春季制造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26 现代数控制造技术32 2 秋季制造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27 液压流体力学32 2 春季机电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28 现代液压传动系统分析24 1.50 秋季机电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29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32 2 春季机电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30 PLC及其应用32 2 春季机电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31 机电系统传感与测试技术32 2 秋季机电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32 DSP原理与应用24 1.50 春季机电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33 深海资源开发技术与装备24 1.50 秋季机电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34 液压冲击机构设计与控制32 2 秋季机电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35 机器人控制技术32 2 秋季机电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36 电液控制技术24 1.50 秋季机电类课程40 任选081111408 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32 2 春季机电类课程40 任选081111407 现代交流调速系统32 2 春季机电类课程40 任选081111302 最优控制32 2 春季机电类课程40 任选081111409 模糊控制32 2 春季机电类课程40 任选081111406 系统辨识及应用32 2 春季机电类课程40 任选081111204 人工智能32 2 秋季机电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37 特种车辆底盘结构设计32 2 春季车辆工程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38 车辆电传动及控制技术32 2 秋季车辆工程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39 车辆动力学分析24 1.50 秋季车辆工程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40 车辆液压减振及缓冲技术24 1.50 春季车辆工程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41 高速铁路施工及养护设备32 2 春季车辆工程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42 高速车辆静液压传动技术24 1.50 秋季车辆工程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43 发动机原理32 2 秋季车辆工程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44 车辆制动与安全技术24 1.50 春季车辆工程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45 车辆传动系统匹配及操控性研究32 2 秋季车辆工程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46 计算机图形学32 2 秋季计算机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47 软件系统工程32 2 秋季计算机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48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32 2 秋季计算机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49 CAD/CAM原理及集成技术32 2 春季计算机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50 计算机仿真与虚拟技术32 2 春季计算机类课程40 任选081211101 计算机网络技术32 2 秋季计算机类课程40 任选081211102 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24 1.50 秋季计算机类课程40 任选081211103 多媒体技术32 2 春季计算机类课程40 任选081211104 数据库技术32 2 秋季计算机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04 微分几何与啮合原理32 2 秋季机械设计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21 材料流变分析与控制32 2 秋季制造类课程40 任选080211200 疲劳强度32 2 春季制造类课程40 任选080211405 可靠性设计32 2 秋季机械设计类课程45 培养环节000011801 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 2 秋季全日制研究生必选45 培养环节000011802 形势与政策 2 秋季全日制研究生必选45 培养环节000011804 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1 秋季所有研究生必选45 培养环节000011805 学位论文中期进展报告 1 秋季所有研究生必选45 培养环节000011806 社会实践 1 秋季45 培养环节000011807 实践教学 1 秋季中南大学机电学院研究生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微电子。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机械工程学报》
【年(卷),期】2009(45)10
【摘要】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拥有: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两
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与"机械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
位授予权及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依托学校在有色冶金、矿山与铁道运输行业优势,瞄准本学科国际研究前沿与热点领域,在材料与大构件强场制造原理与装备、【总页数】1页(P35-35)
【关键词】机电工程学院;中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博士学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122;S2-4
【相关文献】
1.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简介 [J],
2.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简介 [J],
3.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J],
4.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感染病科/中南大学肝病研究所简介 [J],
5.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简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0年中南大学研究生院校——机电工程学院介绍2013年研究生考试已经告一段落,出国留学考研网专家为14年考生提供湖南师范大学介绍相关院校信息及专业简介,帮助考生在复习之初建立明确的目标院校,有针对性的进行后期复习。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成立于2002年5月,其前身为中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和长沙铁道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全面负责承担学校机械学科及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
学院以“凝心聚力,科学创新,自强不息,铸造辉煌”为指导,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跻身于国内一流、省内领先的行列。
学院现有教职工210余人,其中教授45人,副教授及其相应职称人员66人。
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科技委主任1人,国务院学科评审组成员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支持计划2人,“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博士生导师31人。
学院现设有冶金机械研究所、机械制造系、机电工程系、工程装备与控制系、车辆工程系、机械设计系、工业制造技术训练中心。
有在校学生3100余人,其中研究生1000余人,本科生2100余人。
另有博士后在站人员10多人。
学院拥有教育部“现代复杂装备设计与极端制造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铝合金强流变制备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与长沙矿冶研究院联合建设)、“国家高性能铝材与大型构件制造创新中心”、“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长沙市齿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CSU——ASM微电子封装技术实验室”、中南大学“微纳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中南大学“先进制造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深海资源开发技术研究中心”、“中南大学矿冶装备研究中心”等科学研究基地及1个湖南省高校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和1个首批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
学院拥有功能齐全的教学科研设备,教学科研成果显着。
伺“机”而动——选择最适合的机械专业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所属的经典二级学科有四个: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以及车辆工程。
其中机械制造以工艺流程、工装夹具为主,机械设计以人机工程、结构设计为主,机械电子工程以信息处理、自动控制为主,车辆工程以汽车技术、设计理论为主。
四个学科各有所长,偏重不同,优势互补,在近几年机械类考研不断升温的大环境下并驾齐驱,势头正猛。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新面貌,就业面广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门研究机械制造理论、制造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和先进制造模式的学科。
该学科融合了各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使制造技术、制造系统和制造模式呈现出全新的面貌。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目标很明确,就是将机械设备与自动化通过计算机的方式结合起来,形成一系列先进的制造技术,包括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FMC(柔性制造系统)等等,最终形成大规模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使传统的机械加工得到质的飞跃。
具体在工业中的应用包括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
这些专业方向要求学生在本学科领域内具有扎实、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较深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专业还要求学生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具备较好的外语听说水平及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
研究生须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制造及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理的能力。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的研究生小季表示:“这个专业就业面相当广,被称为‘万金油’。
我的师兄师姐毕业都是去科研院所、外资企业、高新技术公司、机械出口贸易公司这种单位,薪酬待遇也不错。
”就业情况: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多年来供不应求,供需比一直在1:10以上。
根据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的人才市场调查显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一直排在人才需求的前列。
据了解,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各大城市及沿海地区高新技术的科研、开发和生产单位就业。
《电机现代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28111课程名称:电机现代控制技术英文名称:Modern control technology of electric machine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要求:选修学时/学分:32/2 (讲课学时:28 实验学时:2 上机学时:0)适用专业:自动化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电机现代控制技术》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是电机控制类课程的延伸和深入,是一门基础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较高且专业性强的专业方向课程。
2.课程任务: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基础知识以及学习、掌握新理论和新技术的能力。
交流感应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是目前电气传动领域电机控制技术的核心关键技术,也是从事与电机控制相关课题研究必不可少的现代控制技术。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掌握交流感应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方法;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系统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等技术仍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大学本科四年级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是对《电工基础》、《电机学》、《电机与拖动》、《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直流调速系统》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延伸。
三、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学习的总体目标:不仅要使学生能够正确了解电机矢量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方法,掌握矢量控制系统设置、调试和使用,还要使学生能够更加系统、深入的了解矢量控制技术的本质、核心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案分析,为将来从事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产品开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磁场能量以及机电能量转换的条件,掌握电磁转矩的生成和控制方法,进而更深入理解直流、交流电机的电磁转矩生成机理及电磁转矩数学模型。
学习新知识——定、转子的磁动势矢量、电流矢量、电压矢量及磁链矢量,掌握电磁转矩的矢量表达式以及电磁转矩的矢量控制基本原理,建立空间矢量和矢量控制的基本概念;达成毕业要求1.1,1.2,1.4 。
DBUF0 EQU 30H ;显示第一位的缓冲地址,设为30H~37HTEMP EQU 38H ;A/D转换暂存地址,设为38H-3FHPWMH EQU 4AH ;T1定时器高八位装载值PWML EQU 4BH ;T1定时器低八位装载值PWMF EQU 4CH ;T1定时器装载值浮点数WF EQU 46H ;期望频率地址EK0 EQU 59H ;E(K)地址EK1 EQU 56H ;E(K-1)地址EK2 EQU 53H ;E(K-2)地址UK1 EQU 5CH ;U(K-1)地址UK EQU 5FH ;U(K)地址A0 EQU 62H ;A0地址A1 EQU 65H ;A1地址A2 EQU 68H ;A2地址ZC EQU 6BH ;PID运算暂存地址ORG 0000HLJMP MAINORG 000BHAJMP INT0_PORG 001BHAJMP INT1_PORG 0030HMAIN: ;PWM调速主程序MOV TMOD,#11HMOV TH0,#0FCHMOV TL0,#18HMOV TH1,#0MOV TL0,#0MOV PWMH,#0FDHMOV PWML,#29HMOV 70H,#10MOV 71H,#200SETB TR0SETB TR1SETB EASETB ET0SETB ET1JC2: JNB 00H,JC1CLR 00HLCALL A_DLCALL READLCALL PIDLCALL U_PWMJC1: JNB 01H,JC2CLR 01HLCALL DISP1SJMP JC2INT0_P: MOV TH0,#0FCH ;PWM T0中断MOV TL0,#18HMOV TH1,PWMHMOV TL1,PWMLDJNZ 70H,NZW1SETB 00HMOV 70H,#10NZW1: DJNZ 71H,NZW2SETB 01HMOV 71H,#200NZW2: SETB P1.0SETB P1.2SETB TR1NOPRETIINT1_P: CLR P1.0 ;PWM T1中断CLR P1.2CLR TR1NOPRETI;===================================================================== =============;AD转换主程序;===================================================================== =============A_D: MOV 35H,#11H ;灭不需要的显示位MOV 36H,#11HMOV 37H,#11HMOV R0,#DBUF0MOV @R0,#0AH ;数码管第一位显示:AINC R0MOV @R0,#0DH ;数码管第二位显示:DINC R0MOV @R0,#11H ;数码管第三位不显示INC R0 ;R0=33HMOV DPTR,#0FEF0H ;A/D 置通道IN0地址MOV A,#0 ;设置通道0MOVX @DPTR,AWAIT: JB P3.3,W AIT ;等待转换完成的信号MOVX A,@DPTR ; A/D转换的数字量读入至AMOV 51H,A ;将A/D转换结果放置41H,做双字节定点数MOV B,A ;将A中数值暂存BSWAP A ;交换A的高四位与低四位ANL A,#0FH ;保留交换后的低四位,实际上是高4位XCH A,@R0 ;交换A与33H中的数据,数码管第四位显示为A/D转换的数字量的高四位INC R0 ;R0=34HMOV A,B ;将B中暂存的数字量还回AANL A,#0FH ;保留数字量的低四位XCH A,@R0 ;将保留后的数字量还回34H,数码管第五位显示为A/D转换的数字量的低四位;ACALL DISP1 ;调用显示程序;ACALL DELAY ;调用延时程序,延时260msRETDISP1: ;显示子程序MOV R0,#DBUF0MOV R1,#TEMPMOV R2,#8DP10: MOV DPTR,#SEGTABMOV A,@R0MOVC A,@A+DPTR ;查表程序,查SEGTABMOV @R1,A ;暂存查表结果至40H~47H地址单元中INC R0INC R1DJNZ R2,DP10MOV R0,#TEMPMOV R1,#8DP12: MOV R2,#8MOV A,@R0DP13: RLC AMOV 0B0H,CCLR 0B1HSETB 0B1HDJNZ R2,DP13INC R0DJNZ R1,DP12RETSEGTAB: DB 3FH,6,5BH,4FH,66H,6DH ;0,1,2,3,4,5DB 7DH,7,7FH,6FH,77H,7CH ;6,7,8,9,A,BDB 58H,5EH,79H,71H,0,00H ;C,D,E,F,-DELAY: MOV R4,#0FFH ;延时程序,延时260msAA1: MOV R5,#0FFHAA: NOPNOPDJNZ R5,AADJNZ R4,AA1RET;===================================================================== ===;读取AD转换值子程序;===================================================================== ===READ: MOV 50H,#00H ;AD转换结果浮点化,放置到52H-54H中MOV R0,#50HMOV A,#16 ;为16位整数CLR 1FH ;1FH中存放定点数符号位,暂定为正LCALL DTOFMOV R0,#43H ;AD转换最大值放置到43H-45H,并将其浮点化MOV @R0,#00HINC R0MOV @R0,#0F7H ;最大值为0FA,根据八段数码管显示值为准MOV R0,#43HMOV A,#16CLR 1FHLCALL DTOFMOV R0,#40H ;最大转速对应频率放置到40H-43H,并将其浮点化MOV @R0,#01HINC R0MOV @R0,#0EAH ;最大频率为400(0190H),根据实际显示为准MOV R0,#40HMOV A,#16CLR 1FHLCALL DTOFMOV R0,#46H ;输入预期频率至46H-48H,并将其浮点化MOV @R0,#00HINC R0MOV @R0,#32HMOV R0,#46HMOV A,#16CLR 1FHLCALL DTOFMOV R0,#40H ;指向最大频率地址MOV R1,#43H ;求解实际频率,用浮点数表示,放置到40H-42HLCALL FDIV ;最大频率除以最大AD转换值,结果存在[R0]MOV R1,#50H ;指向AD转换结果地址LCALL FMUL ;结果再乘实际AD转换值,实际频率存在40H-42H RET;===================================================================== ==========;PID运算子程序;===================================================================== ==========PID: MOV R1,#46H ;将期望频率从46H-48H转至EK0MOV R0,#EK0LCALL FMOVMOV R0,#EK0 ;指向期望频率地址MOV R1,#40H ;指向实际频率地址LCALL FSUB ;求差,得偏差e(k),偏差地址暂存在EK0中MOV R0,#A0 ;初始化A0,设A0为浮点BCD码输入,将其转换为格式化浮点数做计算用MOV A0,#7FH ;假设初值为000000HINC R0MOV @R0,#10HINC R0MOV @R0,#34HMOV R0,#A0LCALL BTOF ;将A0转化为浮点数做计算用MOV R0,#A1 ;初始化A1,设A1为浮点BCD码输入,将其转换为格式化浮点数做计算用MOV A1,#7FH ;假设初值为000000HINC R0MOV @R0,#10HINC R0MOV @R0,#00HMOV R0,#A1LCALL BTOF ;将A1转化为浮点数做计算用MOV R0,#A2 ;初始化A2,设A2为浮点BCD码输入,将其转换为格式化浮点数做计算用MOV A2,#00 ;假设初值为000000HINC R0MOV @R0,#00INC R0MOV @R0,#00MOV R0,#A2LCALL BTOF ;将A2转化为浮点数做计算用MOV R1,#EK2 ;将EK2值调到PID运算暂存地址中做运算MOV R0,#ZCLCALL FMOVMOV R1,#A2LCALL FMUL ;ZC=A2*EK2MOV R1,#ZCMOV R0,#UKLCALL FMOV ;将ZC=A2*EK2值暂时赋给UKMOV R1,#EK1 ;将EK1值调到PID运算暂存地址中做运算MOV R0,#ZCLCALL FMOVMOV R1,#A1LCALL FMUL ;ZC=A1*EK1MOV R0,#UKMOV R1,#ZCLCALL FSUB ;UK=-A1*EK1+A2*EK2MOV R1,#EK0 ;将EK1值调到PID运算暂存地址中做运算MOV R0,#ZCLCALL FMOVMOV R1,#A0LCALL FMUL ;ZC=A0*EK0MOV R0,#UKMOV R1,#ZCLCALL FADD ;UK=A0*EK0-A1*EK1+A2*EK2MOV R0,#UKMOV R1,#UK1LCALL FADD ;UK=UK1+A0*EK0-A1*EK1+A2*EK2MOV R1,#UKMOV R0,#UK1LCALL FMOV ;将UK值赋给UK1MOV R0,#UK ;对UK做处理,如UK>5,则UK=5MOV R1,#ZCMOV @R1,#03H ;将5(030A00H)赋给地址ZC,做比较INC R1MOV @R1,#0A0HINC R1MOV @R1,#00HMOV R1,#ZCLCALL FCMPJNC UK_5 ;C=0,表示UK>5,将5赋给UKSJMP GO5 ;否则跳过赋值语句UK_5: LCALL FMOVGO5: CLR CMOV R0,#UK ;对UK做处理,如UK<0,则UK=0MOV R1,#ZCMOV @R1,#00H ;将0(000000H)赋给地址ZC,做比较INC R1MOV @R1,#000HINC R1MOV @R1,#00HMOV R1,#ZCLCALL FCMPJC UK_0 ;C=1,表示UK<0,将0赋给UKSJMP GO0 ;否则跳过赋值语句UK_0: LCALL FMOVGO0: CLR CMOV R1,#EK1MOV R0,#EK2LCALL FMOV ;将EK1值赋给EK2MOV R1,#EK0MOV R0,#EK1LCALL FMOV ;将EK0值赋给EK1RET;===================================================================== =====;输出电压转换为定时器T1装载值子程序;===================================================================== =====U_PWM: ;输出电压值转换成定时器T1的初值MOV R0,#PWMF ;定时器区间长度放在#PWMF中并将其浮点化MOV @R0,#03H ;0FFFFH-0FC29H=03D6HINC R0MOV @R0,#0D6HINC R0MOV @R0,#00HMOV R0,#PWMFMOV A,#16CLR 1FHLCALL DTOF ;转成浮点数MOV R1,#ZC ;电压最大值5V放到ZC中MOV @R1,#03H ;将5(030A00H)赋给地址ZC,做比较INC R1MOV @R1,#0A0HINC R1MOV @R1,#00HMOV R1,#ZCMOV R0,#PWMFLCALL FDIV ;03D6H/5V 结果放在PWMF中MOV R1,#UK ;将UK值挪到PWMF中经行运算MOV R0,#PWMFLCALL FMUL ;UK*03D6H/5V 结果放在PWMF中MOV R0,#ZC ;0FFFFH转成浮点数,暂存在ZC中,做被减数用MOV @R0,#0FFH ;INC R0MOV @R0,#0FFHINC R0MOV @R0,#00HMOV R0,#ZCMOV A,#16CLR 1FHLCALL DTOF ;转成浮点数MOV R0,#ZC ;0FFFFH-UK*03D6H/5V,得到T1定时器初始值浮点数结果MOV R1,#PWMFLCALL FSUB ;结果在ZC中MOV R0,#ZC ;结果取整LCALL FINTMOV R1,#ZC ;将结果转移至PWMFMOV R0,#PWMFLCALL FMOVMOV R0,#ZCLCALL FTOD ;浮点数转双字节定点数,结果存在ZC中MOV R0,#ZC ;将转换后的双字节定点数放到PWMH 和PWML中做定时器T1装载初值MOV R1,#PWMHMOV A,@R0MOV @R1,AINC R0MOV R1,#PWMLMOV A,@R0MOV @R1,ARET;================================================================;================================================================;浮点数运算子程序库;================================================================ DTOF: ;双字节定点数转规格化浮点数MOV R2,A ;按整数的位数初始化阶码MOV A,@R0 ;将定点数做尾数MOV R3,AINC R0MOV A,@R0MOV R4,ADEC R0LCALL RLN ;经行规格化LJMP MOV0 ;传送结果到[R0]RETFMOV: INC R0 ;浮点数传送,从[R1]传到[R0]INC R0INC R1INC R1MOV A,@R1MOV@R0,ADEC R0DEC R1MOV A,@R1MOV@R0,ADEC R0DEC R1MOV A,@R1MOV@R0,ARETFADD: CLR F0;设立加法标志程序功能:浮点加法运算SJMP AS;计算代数和FSUB: SETB F0;设立减法标志程序功能:浮点数减法运算AS: LCALL MVR1;计算代数和。
选学专业方向的实施办法时间:2011-03-22 11:10来源:学工办作者:eleven 点击: 132次关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选学专业方向的实施办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各班级学生:为便于本学期安排生产实习和下学期开学可以系统的选修机械专业相关课程,经院务会议研究决定,对本专业全体学生进行选学专业方向,按专业方向选修课程。
其专业方向的选学办法如下:一、总体原则:充分利用学院资源,执行教学安排,各专业方向学生选拔采取按学生志愿、协调和调剂为主的原则,确保按教学计划顺利完成学业。
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各专业方向设置:1、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方向。
本方向拟招1个班学生(30人),由“冶金机械研究所”实施教学。
2、现代工程装备设计与控制方向。
本方向拟招2个班(60人),由“现代工程装备设计与控制系”实施教学。
3、模具专业方向(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方向)。
本方向拟招2个班(60人),由“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实施教学。
4、机制专业方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
本方向拟招3个班(90人),由“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实施教学。
5、铁道装备与车辆工程方向。
本方向拟招2个班(60人),由“铁道装备与车辆工程系”实施教学。
6、机械电子方向。
本方向拟招6个班(180人),由“机械电子系”实施教学。
(注:微电子专业不设专业方向,18班为国防生班,按后备军官选拔办公室培养原计划机电工程专业方向安排教学,不参与专业方向选修。
)三、学生个人专业方向选修程序和办法:1、上传相关专业基本情况介绍至“机电院学生工作网”,学生上网了解相关信息;2、以班为单位,介绍各方向课程选修、教学条件等情况,学生可根据自己个人情况,申请修学本专业下各专业方向,填写1、2、3志愿,交年级辅导员老师。
3、本班一个班或联合几个班协调,如能在规定时间前按上述各方向比例协调好各专业方向的志愿人数,学院不再调剂和变更这部分班级学生的专业方向;各班应以同学亲笔签名的纸质和电子表格上交正式结果(留级生原专业方向原则上不得改变)。
中南大学机电传动控制实验报告1机电传动控制实验报告姓名:学院:班级:学号:日期:一、实验台结构与工作原理本实验台的机械系统结构如图本实验台的安装平台保证了各机械装置的安装精度,各装置采用弹性联轴器连接,便于直、交流电机的互换和传动装置装卸。
链传动单元,链条松紧可调,便于对摩擦扭矩的调试。
实验台面板总共包含七大单元,分别为:1,变频器单元2,直流单元:包含直流调速器和直流接触器3,交流单元:包含热继电器和交流接触器4,控制单元:包含按钮,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5,电阻单元:10Ω/50W6,PLC单元:包含PLC模块,A/D模块和中间继电器7,电源单元:为整个实验台提供380V,220V,24V电源二、主要技术参数直流电机: 功率0.75Kw 扭矩 4.72Nm减速机交流电机: 功率 0.75Kw 扭矩 2.3Nm 减速机速比 1:3摆线针轮减速机: 减速比 1:9 扭矩 0-250Nm扭矩传感器: 量程 0-20Nm负载: 14kg砝码: 1kg 4块变频器: 0.75KW,380V,输出频率:0.1~400HzPLC模块: 西门子S7-200系列CPU224, A/D模块EM235模拟量模块: 西门子EM235扭矩转速传感器: 0-20N.m,转速输出:60脉冲/圈三、操作步骤1,断开实验台各电源开关2,打开电脑,运行机电传动软件,先选择实验项目,然后根据软件中显示的原理图,在实验台上接线3,确定接线无误后,合上电源开关,就可开始进行实验4,软件中点击<测试>--<运行>即可监测电机的扭矩和转速四、,注意事项1,在电机运转过程中,严禁用手触摸实验台的机械传动部分2,在面板上连线时,勿必先断开各电源开关,3,各接触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等的线圈电压均为直流24V,线圈的正负请勿接反4,在使用变频器,直流调速器前,勿必先熟悉各端口功能5,进行交流实验时,用交流面板上的接触器;进行直流实验时,用直流面板上的接触器,千万不能混用,否则会烧坏接触器五、产品基本配置六、软件使用说明本软件有两种操作模式,一种是面板控制模式,另一种是PC控制模式。
基于MasterCAM的三大类型五轴机床后处理程序编制方法唐进元;尹凤【期刊名称】《制造技术与机床》【年(卷),期】2010(000)008【摘要】研究了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结构和运动特点,分析和归纳了三大类型五轴机床摆长和轴偏距的相关定义.详细论述了MasterCAM五轴通用后处理"Generic Fanuc 5X Mill"文件的格式,提出了基于MasterCAM的五轴通用后处理"Generic Fanuc 5X Mill"文件,通过设置机床的结构特性参数,开发了适合三大类型五轴机床专用后处理程序的方法.利用VERICUT软件的仿真加工验证功能,通过构建五轴机床仿真系统、输入NC程序等步骤,实现对NC程序的模拟仿真.并利用VERICUT 软件的"自动-比较"功能,对结果模型与原三维模型进行误差分析,验证所编后处理程序的正确性.此项研究工作为五轴后处理程序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总页数】7页(P32-38)【作者】唐进元;尹凤【作者单位】现代复杂装备设计与极端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现代复杂装备设计与极端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基于MasterCAM 9.0 的SINUMERIK810D后处理程序的优化设置 [J], 张先锋;周树锦2.基于SIEMENS系统的MasterCAM后处理程序研究 [J], 马旭;汪全友;陆阳3.基于MasterCAM平台的数控编程后处理程序的应用开发 [J], 王华侨; 王德跃; 王建国; 丁勇4.基于MasterCAM 9.0的西门子802S后处理程序 [J], 兰松云5.基于UG8.0的五轴机床3+2后处理程序的编制 [J], 王梅英;张淑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