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人口增长
- 格式:ppt
- 大小:10.58 MB
- 文档页数:60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七自然地理判断题判断正误,写明原因1.地球上存在生命是因为自身适宜的条件和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 )2.太阳巨大的辐射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 )3.产业转移有利于转入区和转出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4.北斗导航系统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
5.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主要方式有铁路、公路等。
6.6.长江上游开发重点有水能、航运、养殖等。
7.人口合理容量与消费水平密切相关。
8.8.城市建筑景观和格局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
9.精准扶贫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
10.10.“背斜成谷”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11.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活动。
12.12.晨昏线始终等分地球。
1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反映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4.水圈是由地球各种水体构成的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15.秘鲁渔场主要是由于寒暖流交汇而形成的。
()16.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将使中纬度地区农业大棚大量增加。
()17.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18.断层是由于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张力或挤压力,超过了岩层所能承受的强度而形成的。
( )19.岩浆岩在内力作用下可直接转化成沉积岩。
()20.为获得更多光照,我国越向北方,理论上楼房间的距离越大。
()21.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各方面和全过程。
2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根本目是实现资源均衡分布,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23.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因素。
24.工业机器人大量使用,工人数量减少,说明劳动力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小。
25.“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说明外力作用是形成地貌的最主要的地质作用。
26.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资源丰富程度,与人口受教育的水平没有关系。
27.一般情况下,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是暖流,从高纬流向低纬的是寒流。
28.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都相同的地区,气候类型和自然带也相同。
29.湿润地区以流水侵蚀为主,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
第七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Ⅰ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
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2.在“吐鲁番地区发现了不少唐代前期的租佃契约,表明立契租佃制当时已经十分流行。
宋代租佃关系的第一个特征,是土地出租者与租佃者之间广泛采取了一种契约形式;第二个特征,是在租佃制下,客户已经有了迁移的自由。
”这说明唐宋时期A.均田制的广泛实行B.庄园经济的发展C.土地经营方式的改变D.自耕农经济的发展3.下表是摘引自古代史书中有关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些历史叙述。
据此可得出的共同结论是C.汉代手工业技术获得发展D.汉代政府实施重农政策4.凯恩斯学派认为,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铁犁牛耕B.小农经济C.重农抑商D.闭关锁国5.西周时期“孝道”观念的核心是崇拜祖先,行孝的主要形式是祭祀;春秋时期,“孝”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行孝的主要形式是“养”和“敬”。
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时期A.个体家庭作用的提升B.血缘观念的淡化C.儒家思想地位的提高D.君主专制的建立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
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7.到明代后期,棉布已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十三)——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编制:孙叶军谷庆华审核:姜金玲赵雪莲时间:教师寄语:有志的人战天斗地,无志的人怨天很低。
一、知识梳理:(一)世界人口增长:世界人口发展历史的总趋势是人口不断增长。
1.工业革命开始前:世界人口的增长是比较缓慢的。
2.工业革命开始后:首先,欧美的国家出现人口持续增长;自20世纪后半叶开始,广大亚非拉国家和大洋洲的人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世界人口总数急剧增长。
(二)人口增长模式:世界各国人口的变动主要是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结果。
1.人口增长的阶段性:人口的增长经历了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到“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再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过程2.增长模式:(1)“高高低”模式: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比较低,人口增长十分缓慢。
成因:一方面是由于自然灾害、战争和疾病的影响;另一方面归结为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营养不足和医疗卫生条件落后。
分布:世界上只有少数仍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原始群体处于这个阶段。
(2)“三低”模式:特点: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状态。
有些国家甚至已出现人口的零增长或负增长。
成因:出现这种现象除了增长下降阶段的社会原因外,与社会文化生活日益丰富,青年人推迟结婚、减少生育有关。
分布:发达国家基本上已进入这个阶段,特别是西欧国家。
(3)过渡模式:a.高增长阶段:特点:高出生率,死亡率却急剧下降,自然增长率增大,人口增长明显加快。
成因:工业生产促进了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提高了食品供应与营养水平,同时医疗卫生条件也有所改善,使死亡率急剧下降,人口平均寿命也随之上升。
分布:18世纪末或19世纪初的发达国家,目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
b.增长下降阶段:特点:出生率以较快速度下降,死亡率缓慢下降,自然增长率下降。
成因:出生率下降较快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原因。
如家庭愿意抚育较少的儿童,此外,各种社会保险和福利事业的发展,也促使出生率下降。
广西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专题12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4题;共96分)1. (4分) (2019高一下·北京期中) 决定全球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是()A . 人口出生率B . 人口死亡率C . 人口自然增长率D . 人口的迁移2. (4分) (2017高三下·浙江月考) 下图是不同时期人口增长情况,读图回答问题。
2015年某地人口出生率为3.83‰,死亡率为3.56‰。
该地人口增长所处阶段是()A . ⅠB . ⅡC . ⅢD . Ⅳ3. (4分) (2018高二上·长安期末) 下图为“我国2016年春运首日十大人口流出(入)城市统计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春运首日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 人口流动的方向主要是农村到城市B . 十大流人城市都位于我国东部地区C . 十大流出城市大多在沿海发达地区D . 流出和流入地区分布基本是一致的(2)现阶段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 . 政治因素B . 经济因素C . 社会因素D . 环境因素4. (4分) (2017高一下·聊城期末) 2017年1月23日,山东省政府官网公布了山东省特色小镇创建名单,聊城有3 个小镇入围,其中茌平县博平镇被定为“颐养休闲小镇”。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也积极打造类似的“养老小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养老小镇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 . 老龄化与城市病问题交织产生的需求B . 独生子女养活不了老人C . 经济发展水平高,老人们喜欢安静D . 我国的老龄化日趋严重,城市养老条件差(2)下列有关养老小镇建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可依托自然景观,打造旅游、养生于一体的养老小镇B . 在远离城市的山区,生态环境好、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建设养老小镇C . 可在小镇建设传统文化体验休闲场所D . 养老小镇要注重健康保健需求方面的设计和配置5. (4分) (2018高一下·三明开学考) 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辽宁省丹东市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专题12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4题;共96分)1. (4分) (2017高一下·辛集会考) 一个国家的就业比高,抚养比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即出现“人口红利”;反之出现“人口负债”(抚养比是指少儿和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下图示意中国抚养比和就业比历史变迁及预测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抚养比低于50%即处于“人口红利”期。
我国“人口红利”期出现在()A . 1990—2030年B . 1985—2050年C . 1990—2015年D . 2000—2020年(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抚养比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成正比B . 就业比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同步变化C . 60年代抚养比高主要是婴儿潮所致D . 2016年以后抚养比升高是老龄化所致(3)应对“人口负债”的措施,可取的是()①全面实施二孩生育政策②限制劳动年龄人口迁移国外③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④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③④2. (4分) (2017高一下·三台月考) 图3示意我国部分省(区、市)某年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省(区、市)中,人口死亡率最高与最低的分别是()A . 上海、宁夏B . 北京、宁夏C . 北京、江苏D . 江苏、西藏(2)上海人口出生率比北京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原因可能是()A . 上海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率高B . 北京医疗卫生条件好,死亡率低C . 上海外来迁移人口以老年人为主D . 北京人口净迁移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3)图示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基本进入()A . 原始型B . 传统型C . 过渡型D . 现代型3. (4分) (2019高一下·宿迁期末) 人口承载系数指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
第七章人口的变化课时作业(十六) 第16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时间 /30分钟一、选择题我国台湾的出生率每12年便会周期性出现一种特殊的逆转变化,这就是“虎兔龙现象”。
台湾许多男女的传宗欲望是避开“虎宝宝”,偏爱“兔宝宝”,更期待“龙宝宝”。
图K16-1示意台湾地区2010—2014年人口数据统计。
据此回答1~2题。
图K16-11.推测台湾地区下一轮人口出生高峰期与低谷期可能分别出现在( )A.2023年、2022年B.2024年、2025年C.2026年、2025年D.2024年、2022年2.据图可知,2010—2014年台湾地区( )A.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B.死亡率波动比出生率波动大C.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D.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老少比是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在这个点以上的人口数与以下的人口数相等)的那个人的年龄。
图K16-2是某国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图K16-23.读图可知,该国2010年后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 人口数量萎缩B. 人口老龄化C. 人口平均年龄下降D. 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4.由于年龄中位数的变化,以下产业受影响较大的是( )A. 电子装配业B. 汽车制造业C. 金融服务业D. 文化创意产业读下表,回答5~6题。
省级行政区面积(104km2)总人口数(104人)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北京市 1.64 2115 8.93 4.41天津市 1.19 1472 8.28 2.28吉林省18.74 2751 5.36 0.32湖南省21.18 6691 13.50 6.54广西壮族自治区23.67 4719 14.28 7.935.依据表中信息可判断( )A. 天津市年净增人口数最低B. 吉林省的人口死亡率最高C. 湖南省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D.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密度最高6.北京市环境人口容量( )A. 小于现有的总人口数B. 首要的影响因素是科技水平C. 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同D. 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20~39岁年龄段劳动力数量和比重的变化往往是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