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议论文主体段的写法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高考议论文主体段的写法作文辅导0424 11:37::来源:中学生百科文章:姜波议论文主体段是指议论文展开议论,充分论证论点的部分。
议论文要有说服力,必须有理有据,有理就是有道理,符合客观规律,有据就是有根据,经得起实践证明。
这也就是说议论文的主体段的作用就是充分地摆事实讲道理去证明文章的观点。
那么如何使议论文的主体段写得既充实丰满又逻辑清晰呢,相比较而言,一段内的文字结构如何安排常常是大家头痛的问题,通常会出现以下错误。
1.用大段大段的叙述代替论证,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文体不明,详略不当,没有目的的信口开河。
2.空洞乏味的议论,缺乏必要的事实支撑,车轱辘话绕来绕去,论述肤浅无力。
3.虽能注意有事例有论述,但却是水是水,油是油,没有分析,论点就如同生硬地贴在论据上面的标签,缺乏说服力。
那么如何做效果才好呢?可以这样做:1.主体段每段要有段首句,作为本段论述的分论点,开宗明义,点明本段所重点论述的问题及主要观点。
2.针对论点选择合适的角度合理剪裁已有的事实论据,要求指向性强,重点突出,有力证明段首分论点。
3.分析事实论据,着重挖掘论据与论点之间的一致性,使论据与论点之间的结合更紧密。
从而有效地构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联系,使论据鲜明有效:4.总结论述,使段内结构形成总分总结构,结构严谨周密。
如果主体部分每一段都按照这种结构来写,那么主体段之间就构成了相似的排比段,整篇文章必然浑然一体,文章会更有蓬勃的气势。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论据叙述的角度,要针对论点,进行剪裁,同一素材,因论点的不同,侧重点一定不同。
例如有一则典故“洛阳纸贵”是这样说的晋代的左思,相貌丑陋,口吃严重,他在成名前先后学习过书法、琴术,终是一无所成,这也引发了其父的不满,认为自己的儿子一无是处。
左思后来潜心学写文章,构思十年,在室内厅前走廊甚至厕所,到处都挂上纸笔,每得佳句,便随手记下,废寝忘食,最终写出《三都赋》,洛阳城里的人抢着抄写,引起纸价上涨。
如何写好高考议论文主体段一般地说,高考作文,主体段都应该是规范段。
所谓规范段,就是指能表述一个意思完整、相对独立的段落。
主体段落:一个标准的议论段——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那种,应该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一定要回扣材料)。
例如:知识就是力量。
(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阐释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
(材料句)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
(分析句)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
(材料句)靠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
(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
(结论句)实战应用,例高考佳作《用语言架起沟通的桥梁》:“语言,有时是化解误会的良药。
(观点句)赵国的大将廉颇妒忌被赵王器重的蔺相如,扬言要使他难堪,而蔺相如却处处避免与之发生冲突,众人不解,蔺相如的一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道出了他的用意。
这句话亦使廉颇瞬间消除了对蔺相如的偏见,他负荆请罪,最终与蔺相如成为刎颈之交。
蔺相如的那句掷地有声的话化成了一座桥梁,使两位大臣的心得到沟通,使廉颇了解到蔺相如高尚的人格。
(摆事例)可见,语言,是信息的载体,通过语言,许多误会得以消除,不少心灵的隔阂能被冲破。
(重扣题)语言,是传递关爱与理解的信鸽。
(观点句)现代社会许多家长常抱怨孩子老是以自我为中心,总是不听自己的话,许多孩子也埋怨家长老是不理解自己,总是束缚着自己。
这种状况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一点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太少。
有的家长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做,只要求孩子好好读书,不要分心,这不能算是关爱。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议论文主体段的写法议论文主体段是指议论文展开议论,充分论证论点的部分。
议论文要有说服力,必须有理有据,有理就是有道理,符合客观规律,有据就是有根据,经得起实践证明。
这也就是说议论文的主体段的作用就是充分地摆事实讲道理去证明文章的观点。
那么如何使议论文的主体段写得既充实丰满又逻辑清晰呢,相比较而言,一段内的文字结构如何安排常常是大家头痛的问题,通常会出现以下错误。
1.用大段大段的叙述代替论证,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文体不明,详略不当,没有目的的信口开河。
2.空洞乏味的议论,缺乏必要的事实支撑,车轱辘话绕来绕去,论述肤浅无力。
3.虽能注意有事例有论述,但却是水是水,油是油,没有分析,论点就如同生硬地贴在论据上面的标签,缺乏说服力。
那么如何做效果才好呢?可以这样做:1.主体段每段要有段首句,作为本段论述的分论点,开宗明义,点明本段所重点论述的问题及主要观点。
2.针对论点选择合适的角度合理剪裁已有的事实论据,要求指向性强,重点突出,有力证明段首分论点。
3.分析事实论据,着重挖掘论据与论点之间的一致性,使论据与论点之间的结合更紧密。
从而有效地构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联系,使论据鲜明有效:4.总结论述,使段内结构形成总分总结构,结构严谨周密。
如果主体部分每一段都按照这种结构来写,那么主体段之间就构成了相似的排比段,整篇文章必然浑然一体,文章会更有蓬勃的气势。
1.注意论据叙述的角度,要针对论点,进行剪裁,同一素材,因论点的不同,侧重点一定不同。
例如有一则典故“洛阳纸贵”是这样说的晋代的左思,相貌丑陋,口吃严重,他在成名前先后学习过书法、琴术,终是一无所成,这也引发了其父的不满,认为自己的儿子一无是处。
左思后来潜心学写文章,构思十年,在室内厅前走廊甚至厕所,到处都挂上纸笔,每得佳句,便随手记下,废寝忘食,最终写出《三都赋》,洛阳城里的人抢着抄写,引起纸价上涨。
后来“洛阳纸贵”就成为了一个有名的典故,用来赞誉佳作有名,风行一时。
标准议论段的写法一:何为标准议论段议论主体段,应该具备“五有”:语段有观点,例前有导语,叙例有方法,例后有分析,语段有引申。
标准语段的构成:“观点+议论+举例+分析+小结”。
分论点句(一句话即可)+阐释句(提出分论点后,最好对分论点再深入阐述一下,对其意义、范围、程度、后果等方面做一下生发,会加深分论点的论证性)+材料句(结合分论点简要引述对论证有用的那部分)+分析句(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分析例子,论证分论点的合理性)+结论句(不是分论点的简单重复,应该在论证的基础上引申一下,或强调其意义,或强调其危害,或挖掘其本质,或扩展其范围,或表明态度,或发出呼吁……对论证的内容总结深化,然后巧妙过渡到下一个分论点)。
当然,也可以适当地变化,生出诸多变式,但基本要素一定要有。
从构成的要素来看,主体段有以下常见模式。
1.“观点+例子+分析”式这种构段方式的思路是:先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叙述事例,最后分析事例。
采用的其实是一种“总—分—总”的构段思路。
如:谁的青春不曾迷茫?曾几何时,80后被称为“垮掉的一代”,90后被称为“佛系青年”,我们00后最近突然迷上了“葛优瘫”。
然而在一片质疑声中,许多不懈奋斗的80后已然成为栋梁之材。
运动员刘春红北京奥运夺金;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
清代学者汤斌劝诫学子:“当拔出流俗,不可泛泛与世浮沉。
”你的青春里,也必然有许多颓废的声音。
请相信我:执着追梦不随波逐流,才能超越惰性,绽放出青春的风采。
(《愿逐明月,待你前来》) 这是一个采用了“观点+例子+分析”的议论文完整段。
这段文字先用反问句提出观点,然后举刘春红、王亚平的例子加以证明,最后分析只有不随波逐流、超越惰性,才能绽放出青春的风采。
2.“引言+观点+事例+分析”式这种构段方式的思路是:先引用名人名言,然后或结合观点对名言进行诠释,或直接提出观点,中间叙述事例,最后进行分析。
如:孟子曾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高考作文高分议论文主体段模板01书写很重要1.书写训练不应该也不能放松书写、卷面很重要。
扫描卷比平常的答题纸在字体的要求上更高,字迹一定要清楚,字不宜太大或太小,千万不要连笔,更不能潦草。
卷面潦草大概有以下四种现象:⑴字体不工整,龙飞凤舞;⑵字体大小失当,用力过轻,尤其是一些女生,平常习惯于写得密密麻麻,挤挤挨挨,导致字体很小;⑶随便涂改;⑷不使用0.5mm中性笔。
在高考评卷试评(不求数量,只求质量)和正评初始阶段,书写、卷面影响不是太大,只要能看清,即使字体不太好看,书写不太认真,老师都会很认真地读完作文,打一个合理的分数。
但是大多数考生的试卷评阅都是在老师提速、疲惫的情况下完成的,这样工整美观的作文会使老师眼前一亮,并会为之振奋,为之喜悦,为之产生偏爱。
所以,调动老师批阅兴趣的关键之一就是书写,要使自己的作文博得老师的赏识和赞美,就必须具备书写的“形体魅力”,以漂亮流利的书写引起老师的关注。
这样,你的作文才有可能不受“委屈”,不被误判,得到较高的分数。
在今年的评卷中就碰到了这样一个例子,某考生的作文刚刚满600字,却作为三评卷发给了我,根据阅卷领导小组的规定,这样的作文得分25分左右,这样的试卷正常是不会被三评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唯一的可能就是有一个评卷老师为该考生漂亮的书写所吸引,根本没有往下翻页,就给他打了个高分。
因此平时书写训练不应该也不能放松,最起码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字体,练一手干净、整齐、美观的字。
“丑陋是永远打不赢的官司。
”书写是文章的服饰,标点是文章的呼吸。
《考试说明》要求:“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标点正确。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则进一步规定:“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不清或错别字太多,判为三类卷(41分以下)。
”有一位济南的评卷老师明确地说:“看卷面就可以看出整体素质,字体差的答卷不用看也就30多分。
” 评卷是件苦差事,评卷老师一天要端坐七八个小时,考虑三评四评的因素,意味着在7天的正评时间里每人平均要评阅4000多份,让评卷老师花时间去辨认你的字,或给评卷老师造成阅读困难,令其产生厌倦情绪,必大大影响作文的得分。
要增强议论文的阐释性,关键是要写好议论文的主体段落。
所谓标准议论段,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那种议论段,它依次包含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等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
标准议论段有常式和变式等多种情况,下面结合实例几种范式。
范式一:常规式常规式标准议论段是标准议论段最基本的写法,段落依次由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等五种不同功能的句子组成,一个议论段其实就是一篇微型议论文。
其结构模型: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例段:扬长避短,成就辉煌。
(观点句)就是说,一个人要想成功,需要扬自己所长,避自己所短,而不能一味地去补自己的“短板”。
(阐释句)史铁生原本要当运动健将,可19岁那年无情的上帝夺去了他健美的双腿,文学成了他活下去的理由,他也为文学的天空增添了最瑰丽的云朵!(材料句)残疾,那可是人生最大的短板啊,上帝可以剥夺他站立的权利,可无法剥夺他爱思考、爱文学的习惯,生命中的长板还在,正是靠这块长板,他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学辉煌。
(分析句)人应当根据自己的特长,确定主攻方向,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如此当然也最容易成功。
(结论句)不难看出,这个议论段共五句话,第一句是本段的中心句,其实就是分论点;第二句话是对分论点的解释,揭示分论点的内涵;第三句话叙述论据材料;第四句话分析材料,促进材料与分论点的融合;第五句话总结全段,回扣分论点,首尾照应。
五句话构成一个议论段,有论点,有论据,有论证,有结论,就是一篇微型议论文。
范式二:增强式增强式标准议论段是相对常规式标准议论段而言的,常规式标准议论段通常是一则材料+一则分析,而增强式标准议论段则是两则+两则分析,或者更多。
其结构模型: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1+分析句1+材料句2+分析句2+结论句例段:知识就是力量。
(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阐释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
高考议论文主体段写作:观点句+阐释句+事例句+分析句+小结句主体段写作方法观点句:分论点,扣题扣住中心论点阐释句:对分论点的解释事例句:2-3个扣题事例分析句:从扣题扣关键词扣中心论点的角度分析小结句:全段小结,扣住中心论点关键词展开高中语文课观点句:标准议论文首先吸引阅卷老师关注的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句,它们或是全文的“灵魂”,或是段落的“眼睛”。
好的观点句必须紧扣主论题,或揭示主旨,或点明中心,语言准确,逻辑严谨。
观点句最好放在句首或者单独成段。
示例1:飞禽翱翔天际俯瞰壮美的景色,走兽奔跑跳跃丈量辽阔的大地,伫立于黄土上的大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追寻心中的远方。
我赞叹于大树心中留存的理想底色,更佩服于大树为追寻理想结下的甜美果实:它不仅具有理想主义的甜美醇香,更有着现实主义的种子得以扎根四方。
踩在现实的坚实土地上,才能迈开大步追寻诗和远方。
(邱泓韬《让理想之树结出实用之果》)评析:本段是全文的开头部分。
结尾的画线句承接上句、紧扣标题,用一个条件关系复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观点,“踩在现实的坚实土地上”照应标题中的“实用之果”,“追寻诗和远方”照应标题中的“理想之树”,观点明确,语言简洁。
示例2:劳动不仅能创造物质财富,而且能涵养精神、塑造人格。
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精神,无不在劳动过程中得到体现。
“铁人”王进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大学生村官”秦玥飞,他们的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却有着同样一颗炽热的、鲜活跳动着的热爱劳动的心。
他们的精神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自强不息、脚踏实地地不懈奋斗。
(2019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一屋不扫,何扫天下》)评析:本段是全文主体部分的其中一层。
开头的画线句承上启下提出本层中心,递进关系的复句使中心句的表述更有层次感,同时起到文脉作用,清晰地显示了文章的论证思路。
学生作文精品片段:做“中国式青年”,还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以无所畏惧的勇气和勇于担当的气魄,推动中国科研事业的快速发展。
3种形式1、并列式从不同的侧面横向展开来分解中心论点。
一般情况下,议论文可分为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和解决问题(怎么样)三部分。
在一篇议论文中不一定要将这三个问题都阐述清楚,可以选择其中之一,从不同侧面来展开。
(1)从类别和性质角度设置分论点。
例1《坦然》(中心论点:坦然,才是美的真谛!)①坦然是快乐和美丽的源头活水。
②坦然是物我两忘后的一种超脱。
③坦然是尔虞我诈外的一份闲适。
(2)从原因和目的角度设置分论点,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例2《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中心论点: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①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②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③评判事物的标准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3)从方法和途径角度设置分论点。
例3《诗意地生活》(中心论点:人应当诗意地生活。
)①诗意地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
②诗意地生活,需要人们从阅读中汲取养料。
③诗意地生活,人们需要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心灵。
(4)从意义和影响角度设置分论点。
例4《谈意气》(中心论点:意气,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
)①充满意气的人是坚韧不屈的,他们不畏风霜,不畏冷雨。
②充满意气的人是勇敢不惧的,他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
③充满意气的人是自信乐观的,他们笑对坎坷,拨云见日。
(5)从中心论点所涉及的人、事、物等角度设置分论点。
例5《说“安”》(中心论点:安家、安国、安邦,必先安心。
)①志者,必先安心。
②治者,必先安心。
③智者,必先安心。
④知者,必先安心。
2、递进式(1)按议论步骤递进。
议论文一般按“是什么一为什么一怎么样”的步骤来写作,这其实是一种递进关系。
考生可以集中笔力写清楚一个方面,也可以三个方面都作全面详细的写作。
例6《谈“让”》(中心论点:让是一种美德。
)①让,它是一种宽广和崇高。
②让,可以让我们赢得尊重。
③让,需要更多包容与大度。
(2)按论点内涵递进。
主体段落概述一个标准的议论段(语段基本结构),应该功能俱全,层次清晰,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五种功能句:(1)分论点句(段首简洁提出,或者准确或者生动)(2)阐释句(阐释分论点句,用化简为繁使之清晰,用比喻、对偶、排比等修辞使之生动,用引用名言、诗句、俗语等使之更有韵味。
注意与事例的衔接。
)(3)事例句(紧接阐释句,叙述简明,剪裁紧扣分论点。
)(4)分析句(紧扣分论点,对事实进行剖析。
可用因果、假设等分析法。
)(5)小结句(联系实际,适当延伸,回应段首观点句)对于一个规范的议论语段来说,字数是相对固定的,200-300字不等(取决于用例),写法差不多,分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当然,你也可以创新,做成更有风味的“汉堡包”,写出更有特色的议论段。
文段写作五步法议论文段的写作可采用“五步法”来完成:(1)第一步,段的首句:一定要摆放这一小节的分论点。
开门见山,使阅卷老师明白你这一节要论证什么问题。
(观点句)(2)第二步:阐释或引用名人名言。
从理论上对分论点进行论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理论论证。
要注意名人名言与分论点有关系,如没有联系,则不能起论证作用。
(阐释句)(3)第三步:列举典型事例,古今中外,正反事例均可。
所举事例要紧扣分论点。
写法上简要叙述即可,不要过多描写。
(材料句)(4)第四步:分析说理。
这是本段最重要的一步。
因为没有分析说理,光列举一个两个事例,不进行分析说理,那这举出的事例就不能成为分论点的论据,也就没有说服力。
常用的有分析说理方法有因果法和假设法等。
(分析句)(5)第五步:本段小结。
照应本段开头,重申这一节的分论点。
可加上“因此”或“所以我认为”等字样。
这样一来,本小节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说理板块。
(结论句)示例赏析1、应知重理想,更为世界谋。
(论点)//这则家训教育子弟要有胸怀天下的凌云壮志。
(阐释,“凌云壮志”扣“理想”;“胸怀天下”是为“为世界谋”的体现)//梁启超家一门三院士,满门皆才俊,小儿子梁思礼尤为出色。
议论文主体段的写法
论文作文
1209 1544
议论文主体段是指议论文展开议论,充分论证论点的部分。
议论文要有说服力,必须有理有据,有理就是有道理,符合客观规律,有据就是有根据,经得起实践证明。
这也就是说议论文的主体段的作用就是充分地摆事实讲道理去证明文章的观点。
那么如何使议论文的主体段写得既充实丰满又逻辑清晰呢,
相比较而言,一段内的文字结构如何安排常常是大家头痛的问题,通常会出现以下错误。
1用大段大段的叙述代替论证,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文体不明,详略不当,没有目的的信口开河。
2空洞乏味的议论,缺乏必要的事实支撑,车轱辘话绕来绕去,论述肤浅无力。
3虽能注意有事例有论述,但却是水是水,油是油,没有分析,论点就如同生硬地贴在论据上面的标签,缺乏说服力。
那么如何做效果才好呢?可以这样做:1主体段每段要有段首句,作为本段论述的分论点,开宗明义,点明本段所重点论述的问题及主要观点。
2针对论点选择合适的角度合理剪裁已有的事实论据,要求指向性强,重点突出,有力证明段首分论点。
3分析事实论据,着重挖掘论据与论点之间的一致性,使论据与论点之间的结合更紧密。
从而有效地构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联系,使论据鲜明有效:4总结论述,使段内结构形成总分总结构,结构严谨周密。
如果主体部分每一段都按照这种结构来写,那么主体段之间就构成了相似的排比段,整篇文章必然浑然一体,文章会更有蓬勃的气势。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论据叙述的角度,要针对论点,进行剪裁,同一素材,因论点的不同,侧重点一定不同。
例如有一则典故“洛阳纸贵”是这样说的晋代的左思,相貌丑陋,口吃严重,他在成名前先后学习过书法、琴术,终是一无所成,这也引发了其父的不满,认为自己的儿子一无是处。
左思后来潜心学写文章,构思十年,在室内厅前走廊甚至厕所,到处都挂上纸笔,每得佳句,便随手记下,废寝忘食,最终写出《三都赋》,洛阳城里的人抢着抄写,引起纸价上涨。
后来“洛阳纸贵”就成为了一个有名的典故,用来赞誉佳作有名,风行一时。
这则论据如果要用来论述勤奋的重要性,可以选择左思从一无所长到成就名作《三都赋》,历尽十年艰辛这个角度。
具体的可以这样写,左思写《三都赋》时,在室内厅前走廊甚至厕所,到处都挂上纸笔,每得佳句,便随手记下,废寝忘食,终成名作。
如果要论证人才是不拘一格的,就可以选择左思在
潜心学写文章前曾学习书法,又攻琴术,但都没有成功,这个角度可以说明培养人才重在发掘其内在潜质,天生我才必有用。
而左思文章千古却相貌丑陋,口吃严重,这个角度可以去论述人无完人,重在有内涵的道理。
这则材料还可以论证要善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可以从左思父亲的角度,把左父对少年左思的评价与成年左思的成就做对比,否定其父的做法,从而说明要善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从事物间关系的角度,左思《三都赋》的轰动,引起了洛阳纸价的上涨,可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也可从上涨纸价的商人谈起,谈机会的重要,要善于抓住机会。
总之,选择论据论证论点,要选择最切近论点的角度,剪裁最能支撑论点的部分,进行论述。
2论点与论据之间要有针对性的论证过程,使之结构严密,水乳交融。
例如“做真实的自己”的一篇文章。
主体段为两段,分别选择了李白、庄子两个事例,这两段就可以这样写:
做真实的自己审视的是自己的内心,拥有的是赤子情怀。
看,那位对月举杯,高声吟诵的李白,纵然满怀远大的志向,身处长安城内,但心中的愤懑何处抒发,那不是真实的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真实的李白回来了,浪漫潇洒,放荡不羁,能使贵妃磨墨,力士脱靴,啸带三分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这就是李白,真实得不掺一丝杂质。
李白审视自己的内心,做回了真实的自己,便省去了劳身之苦,古之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酒仙之名传千古,诗仙之名流百世。
真实的自己不需太多修饰,你就是你。
看,那极冷眼的庄子,池边钓鱼,前方是清澈的河水,后边是一国之君的臣子请他拜相,庄子不加修饰,直言不讳不愿为政所累,只愿像淤泥中曳尾的乌龟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
这就是真实的庄子,不向名利妥协,一心追求逍遥自在。
于是庄周化蝶的美丽传说被后人传诵,逍遥游成为后人自由洒脱的人生理想。
说庄子冷眼一点也不过分,一国的宰相他都看不上眼,但后人却一直很尊崇他,庄周不加任何修饰的真实印刻在后人的脑海里。
一篇议论文,写好每一个主体段,主体段之间采取正反对比式、层层推进式、并列式等关系模式,使段与段之间具有很强的逻辑关系,就会取得论点突出、严谨充实的表达效果。
总之,文章主体段写得好与坏,决定了文章是否充实、是否有说服力。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都强调文章的开头要写得好,要先声夺人,要给读者眼前一亮之感,但实际上如果不想给人绣花枕头做表面文章的坏印象,还必须要扎扎实地写好文章的主体段,让你的文章经得起品读,优秀得货真价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