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网络视频详细参数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4.04 MB
- 文档页数:13
高清、标清和全高清高清:包括720P,1080I,1080P全高清:1080P标清:480P480P 512K-2M720P 4M以上,视频码流低于4M的话效果会很差,目前的设备视频编码设备一般在4-16M可调,1080P 8M以上,视频码流低于8M的话效果会很差,目前1080P的设备视频编码设备一般在8-48M可调,这个没有一个准确的值,码流跟视频的清晰度有关,高清,英文为“High Definition”,意思是“高分辨率”。
一般所说的高清,有四个含义:高清电视,高清设备,高清格式,高清电影。
高清电视高清电视,又叫“HDTV”,是由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确定的高清晰度电视标准格式。
一般所说的高清,代指最多的就是高清电视了。
电视的清晰度,是以水平扫描线数作为计量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电视扫描格式:D1为480i格式,和NTSC模拟电视清晰度相同,525条垂直扫描线,483条可见垂直扫描线,4:3 或16:9,隔行/60Hz,行频为15.25KHz。
D2为480P格式,和逐行扫描DVD规格相同,525条垂直扫描线,480条可见垂直扫描线,4:3 或16:9,分辨率为640×480,逐行/60Hz,行频为31.5KHz。
D3为1080i格式,是标准数字电视显示模式,1125条垂直扫描线,1080条可见垂直扫描线,16:9,分辨率为1920×1080,隔行/60Hz,行频为33.75KHz。
D4为720p格式,是标准数字电视显示模式,750条垂直扫描线,720条可见垂直扫描线,16:9,分辨率为1280×720,逐行/60Hz,行频为45KHz。
D5为1080p格式,是标准数字电视显示模式,1125条垂直扫描线,1080条可见垂直扫描线,16:9,分辨率为1920×1080逐行扫描,专业格式。
此外还有576i,是标准的PAL电视显示模式,625条垂直扫描线,576条可见垂直扫描线,4:3或16:9,隔行/50Hz,记为576i或625i。
常用视频标准尺寸和码率介绍在数字时代,视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社交媒体到在线教育,视频的运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
然而,要制作出高质量的视频并确保其在不同平台上的兼容性,需要了解常用的视频标准尺寸和码率。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视频标准尺寸和码率,帮助读者更好地制作和发布视频。
一、视频标准尺寸1. 360p(480×360像素)360p是一种常见的视频标准尺寸,比较适合在手机上观看。
它具有较低的分辨率,适合网络速度较慢的情况下观看。
虽然分辨率较低,但在某些情况下,仍可以保持较好的视频质量。
2. 480p(854×480像素)480p通常被称为标清,是一种适合在普通电视或计算机屏幕上观看的视频尺寸。
它比360p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画质,能够呈现更清晰的视频效果。
3. 720p(1280×720像素)720p是高清视频的一种常用标准尺寸,适合在高清电视或大屏幕设备上观看。
它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更好的画质,让观众能够更清晰地欣赏视频的内容。
4. 1080p(1920×1080像素)1080p也被称为全高清,是高清视频中最常见的标准尺寸之一。
它在高清电视、电影院等大屏幕设备上呈现出色的视频效果。
1080p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细腻的画质,能够展现更多细节。
5. 4K(3840×2160像素)4K是目前视频制作和观看中的一种高级标准尺寸。
它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和卓越的画质,使观众能够感受到更真实的视觉体验。
4K视频适用于大屏幕电视、电影院以及一些专业的视频制作领域。
二、视频码率介绍视频码率决定了视频的数据压缩程度和质量。
正确的选择合适的码率可以在保证视频质量的同时,提高视频的加载速度和播放流畅度。
1. 低码率低码率适用于网络速度较慢的情况下观看视频。
虽然低码率可以减小视频文件的大小,但会造成视频画质的下降和细节的损失。
在制作视频时,应根据观众的网络环境来选择适当的码率。
常用视频标准尺寸和码率
一:4K高清电视分辨率4096 x 2304,像素达到800万是HD1080P的4倍。
码率为40M—65M,一分钟的4K视频输出MP4格式40M码率大概是800M—1G左右/分钟.真正意义上的4K 视频需要4K摄像机拍摄.
二:蓝光高清分辨率一般为1920X1080,像素达到200万,码率为10M—20M左右一个单层的蓝光光碟的容量为25或是27GB,足够刻录一个长达2-4小时的高清影片。
1080p:用在蓝光影碟上或者蓝光影碟转制的BD-Rip/mkv文件(通常为8。
7GB版或13GB 版)、
1080i:用在蓝光影碟(纪录片、演唱会)自拍HDV录像等等
720p:用在网友转制的各种电影小高清录像(通常单片为4.3GB或以下容量)
三:DVD分辨率一般是720X576像素,采用MPG2编码,码率一般是6M bit-10M kbit/s 标准DVD可以装120分钟的DVD格式视频文件。
老式DVD播放机建议码率在6M左右,码率太高播放会卡。
四:VCD分辨率为352x288像素,每秒25幅画面(适合PAL制式电视播放)
VCD的视频采用MPEG-1压缩编码,音频采用MPEG 1/2 Layer 2(MP2)编码。
码率分别为视频1150kbit/s,音频224kbit/s。
由于VCD的比特率和普通音乐CD相当,因此,一张标准的74分钟的CD可以存放大约74分钟的VCD格式的视频。
目前主流的硬盘录像机的各种参数中与视频直接相关的归纳起来有六类,分别是分辨率、位率、位率类型、码流类型、图像质量和帧率。
下面分别解释其作用和用途。
分辨率分辨率表示图像的尺寸大小(或像素数量),用于设置录像的图像尺寸。
在监控中常用的分辨率有CIF、2CIF(HD1)、DCIF、和4CIF(D1)这几种,其具体的尺寸参见表1。
想用户根据对图像清晰度的要求来选择相应的分辨率,通常而言,分辨率越高,录像的数据容量越大,相应的硬件成本也会越高。
位率位率又称为“码率”。
指单位时间内,单个录像通道所产生的数据量,其单位通常是bps、Kbps或Mbps。
可以根据录像的时间与位率估算出一定时间内的录像文件大小。
位率是一个可调参数,不同的分辨率模式下和监控场景下,合适的位率大小是不同的。
在设置时,要综合考虑三个因素: [nextpage]1、分辨率分辨率是决定位率(码率)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分辨率要采用不同的位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总体而言,录像的分辨率越高,所要求的位率(码率)也越大,但并不总是如此,图1说明了不同分辨率的合理的码率选择范围。
所谓“合理的范围”指的是,如果低于这个范围,图像质量看起来会变得不可接受;如果高于这个范围,则显得没有必要,对于网络资源以及存储资源来说是一种浪费。
2、场景监控的场景是设置码率时要考虑的第二个因素。
在视频监控中,图像的运动剧烈程度还与位率有一定的关系,运动越剧烈,编码所要求的码率就越高。
反之则越低。
因此在同样的图像分辨率条件下,监控人多的场景和人少的场景,所要求的位率也是不同的。
3、存储空间最后需要考量的因素是存储空间,这个因素主要是决定了录像系统的成本。
位率设置得越高,画质相对会越好,但所要求的存储空间就越大。
所以在工程实施中,设置合适的位率即可以保证良好的回放图像质量,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位率类型位率类型又称为码率类型,共有两种——动态码率(VBR)和固定码率(CBR)。
直播视频码流、码率、采样率、比特率、帧速率、分辨率、高清视频的概念高清视频主要编码480P格式:720×480720P格式:1280×720【表现体育节目、快速运动的视频时,720P更明显】1080P格式:1920×1080【适合普通电视节目、电影等慢速运动的视频时,1080P更明显】1、码流(码率)码流(Data 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或码流率,通俗一点的理解就是取样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一般我们用的单位是kb/s或者Mb/s。
一般来说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码流越大,说明单位时间内取样率越大,数据流,精度就越高,处理出来的文件就越接近原始文件,图像质量越好,画质越清晰,要求播放设备的解码能力也越高。
当然,码流越大,文件体积也越大,其计算公式是文件体积=时间X码率/8。
例如,网络上常见的一部90分钟1Mbps码流的720P RMVB文件,其体积就=5400秒×1Mb/8=675MB。
通常来说,一个视频文件包括了画面及声音,例如一个RMVB的视频文件,里面包含了视频信息和音频信息,音频及视频都有各自不同的采样方式和比特率,也就是说,同一个视频文件音频和视频的比特率并不是一样的。
而我们所说的一个视频文件码流率大小,一般是指视频文件中音频及视频信息码流率的总和。
以以国内最流行,大家最熟悉的RMVB视频文件为例,RMVB中的VB,指的是VBR,即Variable Bit Rate的缩写,中文含义是可变比特率,它表示RMVB采用的是动态编码的方式,把较高的采样率用于复杂的动态画面(歌舞、飞车、战争、动作等),而把较低的采样率用于静态画面,合理利用资源,达到画质与体积可兼得的效果。
码率和取样率最根本的差别就是码率是针对源文件来讲的。
2、采样率采样率(也称为采样速度或者采样频率)定义了每秒从连续信号中提取并组成离散信号的采样个数,它用赫兹(Hz)来表示。
常用视频标准尺寸和码率视频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视频能够在不同设备和平台上展示出最佳效果,使用正确的尺寸和码率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视频标准尺寸和码率,并对其适用的场景进行阐述。
一、标准尺寸1. 1080p(全高清)1080p是指视频的分辨率为1920×1080像素。
这是目前最常用的高清视频标准尺寸,几乎所有的高清电视和显示屏都支持该分辨率。
这种尺寸适用于电影、电视节目、广告宣传等大屏幕播放场景。
2. 720p(高清)720p是指视频的分辨率为1280×720像素。
虽然不如1080p分辨率高,但720p仍然被广泛采用,因其在流媒体、在线视频播放和移动设备上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720p适用于YouTube、Vimeo、Facebook等在线视频平台,并且能够在移动设备上以较低的传输速率流畅播放。
3. 480p(标清)480p是指视频的分辨率为640×480像素。
这是标清视频的标准尺寸,适用于旧款电视、老式计算机显示器和低配置移动设备。
尽管在高清时代,480p已经相对较低,但它仍然是某些特定场景的选择,例如在带宽有限的网络环境下,为了确保视频的流畅播放。
二、码率选择码率是指视频中每秒传输或压缩的数据量,通常以Mbps(兆比特每秒)计量。
选择适当的码率可以在保证视频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减小文件大小,提高传输效率。
1. 高码率高码率适用于要求高质量视频播放的场景,如电影院、高清电视、蓝光光盘等。
一般情况下,高码率会导致较大的文件大小,但可以提供更为细腻、清晰的画面和更低的压缩损失。
在选择高码率时,需要保证设备和平台的兼容性,以确保视频的流畅播放。
2. 中码率中码率适用于在线视频平台、电视直播、移动设备播放等场景。
这些场景对于视频的清晰度要求较高,但受带宽和传输速率的限制,需要选择适度的码率。
中码率能在保证画质的同时,有效地减小文件大小,提高传输效率。
常用视频标准尺寸和码率-互联网类关键信息项1、视频标准尺寸:包括但不限于 1920×1080、1280×720、640×480 等。
2、视频码率:涵盖不同分辨率下的常见码率范围。
1、引言11 本协议旨在明确互联网类常用视频的标准尺寸和码率,为视频制作、传播和播放提供统一的规范和指导。
2、常用视频标准尺寸21 1920×1080(全高清,Full HD):这是目前广泛应用于高清视频的尺寸,适用于电影、电视剧、高清直播等场景。
211 特点:画面清晰,细节丰富,能够提供出色的视觉体验。
212 应用场景:主流在线视频平台的高清播放选项、高清电视节目等。
22 1280×720(高清,HD):在保证较好画质的同时,对网络带宽和设备性能要求相对较低。
221 特点:较为平衡的画质与资源占用,适用于大多数移动设备和普通网络环境。
222 应用场景:手机视频播放、网络短视频等。
23 640×480(标准清晰度,SD):虽然画质相对较低,但在某些特定场景仍有应用。
231 特点:文件体积小,传输速度快。
232 应用场景:早期的视频格式、监控视频等。
3、常用视频码率31 对于 1920×1080 尺寸的视频311 低码率:2Mbps 4Mbps,适用于对画质要求不高的场景,如在线会议、简单的教学视频。
312 中码率:5Mbps 8Mbps,能够提供较好的画质,适用于大多数在线视频播放。
313 高码率:10Mbps 及以上,可用于专业级的视频制作和高质量的在线播放。
32 对于 1280×720 尺寸的视频321 低码率:1Mbps 2Mbps,适用于网络条件较差或对画质要求较低的情况。
322 中码率:3Mbps 5Mbps,能保证较为清晰的画质。
323 高码率:6Mbps 8Mbps,可提供接近全高清的视觉效果。
33 对于 640×480 尺寸的视频331 低码率:256Kbps 512Kbps,适用于低带宽环境。
常用视频标准尺寸和码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视频内容的普及,视频制作和上传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在进行视频制作时,了解视频标准尺寸和码率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视频标准尺寸和码率,并简要讨论它们的应用场景。
一、视频标准尺寸视频标准尺寸指的是视频画面的宽度和高度。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平台需求,常用的视频标准尺寸有以下几种:1. 1080p (1920 x 1080):这是目前最常用的高清视频标准尺寸。
它提供了清晰的画面质量,适用于大多数的电视、电脑和移动设备。
2. 720p (1280 x 720):720p是高清视频的次高标准尺寸。
它的画面质量相对1080p略有降低,但文件尺寸较小,适用于网络传输和播放速度较慢的设备。
3. 480p (720 x 480):480p是标清视频的标准尺寸,适用于低带宽网络环境和较小的屏幕设备。
4. 360p (640 x 360):360p是适用于移动设备和网络视频的较低画质标准尺寸。
尽管画质不如高清,但在一些特定场景下,如流媒体和社交媒体分享,它仍然是一个常见的选择。
二、视频码率视频码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视频数据的传输速率,以kbps(每秒传输的千位数据)为单位。
较高的码率可以提供更好的画质,但同时也会增加文件的大小和传输成本。
1. 2 Mbps:对于高清视频而言,2 Mbps的码率是一个较低但可接受的选择。
它适用于网络传输和播放速度较慢的设备。
2. 5 Mbps:5 Mbps的码率在保证720p高清画质的同时,也对文件大小进行了一定的控制。
这是常见的在线视频平台和视频分享网站的推荐码率。
3. 10 Mbps:10 Mbps是1080p全高清视频的标准码率。
它提供了良好的画质,适用于高速网络环境和大屏幕设备。
4. 更高的码率:对于专业视频制作和高端设备播放,更高的码率可能会被使用,以保证最高质量的视频画面和细节。
三、应用场景不同的视频标准尺寸和码率有不同的应用场景。
(一):分辨率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了,视频文件的用途决定分辨率的大小。
大家应该选择合适的分辨率,能有效提高视频编码效率和控制文件大小,并获得最佳观赏效果。
清晰度的高低在于是否能分辨出图像线条间的区别,即图像层次对景物质点的分辨或细微层次质感的精细程度。
其分辨率愈高,图像表现得愈细致,清晰度愈高。
在视频转换时,清晰度更多的是一个比较主观的感觉。
画面锐利、整洁、细致都可以让人产生清晰的感觉。
一般来说,在足够编码率的前提下,分辨率越高,画面越清晰。
因为分辨率提高后,图像表现就会更细致,图像层次之间也更加分明。
但如果编码率不够,即使分辨率比较高,但直接感觉就是画面模糊,也就谈不上高清晰。
如果是动作片等类型的影片,一般画面变化激烈,需要设置较大的编码率。
如果是动画片、风景片等类型的影片,画面变动不激烈,可以设置相对较小的编码率即可达到相同的清晰度,以便缩小转换后的文件体积。
具体需要自己体会。
转换视频文件的时候,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转换后的画面是否清晰。
经常听到有人说XX软件转换质量好,XX软件转换质量差,很多情况下其实并不是软件不好,而是那些人自己不懂。
下面4个例子详细讲解。
注:下面4个例子中都使用相同的视频编码器Xvid,全部使用固定比特编码方式。
例1:下面2个画面取材于同一个影片,都已经使用了足够的编码率。
分辨率176×144因为编码率足够,因此像素之间界限也算分明(下面的字幕在这种低分辨率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识别)。
但分辨率过低,导致无法识别更多的画面内容,因此清晰度低。
---------------------------------------------------------------------------------------------------分辨率480×360在足够的编码率支持下,画面锐利、整洁、清晰,能够获得更多的画面细节,明显给人主观上一种清晰的感觉。
事实上片源画面更大,效果更好。
关于高清视频的知识720p、1080i、1080p:在这里数字720意为画面分辨率是1280×720(水平1280个像素,垂直720个像素),数字1080意为画面分辨率是1920×1080(水平1920个像素,垂直1080个像素)。
其中的字母i和p,分别指和隔行扫描(Interlaced)和逐行扫描(Progressive)。
就清晰度而言,则是1080p>720p>1080i。
这个和他们的两种扫描方式有关。
一般来说一个1080P的电影通常在8G以上,一些甚至高达3、40G,而720P的电影大多在4-6G左右。
高清编码:对于高清视频来说,主流的技术目前主要有MPEG-2 TS、Divx、Xvid、H.264、WMV-HD和VC-1。
其中MPEG-2、H.264和VC-1是被HD-DVD (已停止推广)和蓝光DVD共同选择的三种编码格式,也因此最受瞩目。
MPEG-2由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运动图像专家组制定,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8年成立的专责制定有关运动压缩编码标准的工作组,所制定的标准是国际通用标准,MPEG-2也是由MPEG和ITU-T兩方合作開發的,因此MPEG-2在ITU-T的命名規範中被稱之為H.262。
DVD即是MPEG-2编码,随着技术的改进,它在高清视频方面也得到了应用。
MPEG-2最大的缺点就是文件体积过大,不过它也有一个优点,那就是相对于另外两种编码,它对于系统资源的消耗是最小的。
但是随着硬件的发展,H.264和VC-1的解码必然会成为DVD那样,任何主流的配置都能流畅播放,那时候MPEG-2就没有任何优势而言了。
而以微软主推的WMV-HD目前已经渐渐被VC-1这种新标准所取代,在最新的高清片源中也很少有采用这种算法的视频。
所以,目前最流行的只有H.264与VC-1这两种编码方式。
H.264也许是三种格式中最有前途的一个了,其压缩效率是三种编码中最高的。
常用视频标准尺寸和码率-互联网类关键信息项1、视频标准尺寸:包括但不限于 1920×1080、1280×720、640×480 等。
2、视频码率:例如 2Mbps、1Mbps、500Kbps 等。
3、适用的互联网平台:如在线视频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等。
4、视频帧率:常见的有 24fps、30fps、60fps 等。
11 引言本协议旨在明确常用视频标准尺寸和码率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规范,以确保视频在不同的互联网平台上能够获得最佳的播放效果和用户体验。
111 视频标准尺寸1111 1920×1080(全高清,Full HD)这是目前较为常见的高清视频尺寸,适用于大多数主流的在线视频平台和高清电视播放。
在互联网上,此尺寸的视频通常能够提供清晰、细腻的图像质量。
1112 1280×720(高清,HD)也是广泛使用的高清尺寸,对于网络带宽要求相对较低,同时仍能保持较好的视觉效果。
适用于移动设备和一些对带宽有限制的场景。
1113 640×480(标准清晰度,SD)虽然图像质量相对较低,但对于一些低带宽环境或对视频质量要求不高的应用仍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112 视频码率1121 2Mbps通常用于高质量的全高清视频,能够保证画面细节丰富、色彩鲜艳,适用于对视频质量有较高要求的场景,如专业视频网站的付费内容。
1122 1Mbps适用于高清视频,在保证一定画质的前提下,降低了对带宽的需求,适合大多数普通用户的网络环境。
1123 500Kbps可用于标准清晰度视频或对带宽要求极为严格的情况,如移动网络环境下的视频播放。
113 适用的互联网平台1131 在线视频网站不同的在线视频网站可能对视频的尺寸和码率有不同的要求,但通常会支持常见的标准尺寸和码率。
例如,一些大型视频网站会优先推荐上传高质量的全高清视频,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1132 社交媒体平台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视频通常更注重快速加载和传播,因此可能对视频的尺寸和码率有一定的限制。
摄像机拍摄高清视频的技巧和参数设置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高清视频的拍摄已经成为了许多人记录生活、创作内容以及进行专业工作的重要手段。
无论是拍摄家庭聚会的温馨瞬间,还是制作商业广告的精彩片段,掌握摄像机拍摄高清视频的技巧和正确设置参数,都能极大地提升视频的质量和观赏性。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这些关键的要点。
一、拍摄前的准备首先,在拿起摄像机之前,我们需要对拍摄的主题和场景有一个清晰的规划。
思考一下想要表达的故事或者情感,确定拍摄的风格和基调。
比如,如果是拍摄自然风光,可能会追求宽广的视野和细腻的色彩;如果是拍摄人物活动,可能更注重捕捉表情和动作的细节。
然后,检查摄像机的电池电量、存储空间是否充足。
确保携带足够的备用电池和存储卡,以免在拍摄过程中出现意外中断。
同时,清洁摄像机的镜头,避免灰尘、指纹等影响画面的清晰度。
二、摄像机的基本设置1、分辨率选择分辨率是决定视频清晰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常见的高清分辨率有1080p(1920×1080 像素)和 4K(3840×2160 像素)。
如果是用于一般的网络分享或者小屏幕播放,1080p 已经能够提供出色的画质。
但如果有后期裁剪、放大或者用于大屏幕展示的需求,4K 则是更好的选择。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4K 拍摄会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和处理能力。
2、帧率设置帧率影响着视频的流畅度。
一般来说,24 帧/秒(fps)常用于电影风格的拍摄,能够营造出一种艺术感和动态模糊效果。
30fps 则更适合大多数日常拍摄,画面流畅自然。
对于一些快速运动的场景,如体育比赛或者舞蹈表演,选择 60fps 甚至更高的帧率可以更好地捕捉瞬间的细节,减少画面的抖动和模糊。
3、白平衡白平衡的设置确保了画面色彩的准确性。
自动白平衡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工作得不错,但在复杂的光线环境中,可能会导致色彩偏差。
手动设置白平衡可以根据拍摄场景的主要光源(如日光、灯光等)进行精确调整,让白色看起来真正的“白”,从而还原真实的色彩。
常用视频标准尺寸和码率-互联网类关键信息项1、视频标准尺寸:包括但不限于 1920×1080、1280×720、720×480 等。
2、码率类型:固定码率(CBR)、可变码率(VBR)。
3、应用场景:如在线视频播放、视频会议、短视频平台等。
4、帧率:常见的帧率有 24fps、30fps、60fps 等。
11 引言本协议旨在明确互联网领域中常用视频的标准尺寸和码率相关规范,以确保视频在网络传播中的质量和流畅性。
111 视频标准尺寸1111 1920×1080 尺寸,通常被称为全高清(Full HD),适用于高清电影、电视剧、大型在线视频平台的主流内容等。
其画面清晰,细节丰富,能够提供出色的视觉体验。
1112 1280×720 尺寸,被称为高清(HD),常见于在线视频、网络直播以及一些对画质要求较高的短视频。
1113 720×480 尺寸,属于标清(SD),在一些早期的网络视频和对画质要求不高的场景中仍有应用。
112 码率类型1121 固定码率(CBR):在整个视频编码过程中,码率保持恒定。
这种方式易于控制文件大小和带宽使用,但在画面复杂度变化较大时,可能导致画质在某些部分不够理想。
1122 可变码率(VBR):根据视频画面的复杂度动态调整码率。
在画面简单时降低码率,节省带宽;在画面复杂时提高码率,保证画质。
通常能够在一定的平均码率下提供更好的画质,但可能会导致带宽波动。
113 应用场景1131 在线视频播放:对于大型视频平台,如主流的影视网站,通常会根据用户的网络条件和设备性能,提供多种标准尺寸和码率的视频选择,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1132 视频会议:为了保证实时通信的流畅性和清晰度,通常会采用较低的标准尺寸和码率,如 720p 及以下,并采用优化的编码方式以降低延迟。
1133 短视频平台:由于短视频内容的时长较短且用户浏览速度快,通常会采用适合移动端的标准尺寸,如 1080p 或 720p,码率也会根据平台的要求和网络环境进行优化。
安防网络高清视频监控系统中几个容易混淆的参数一、分辨率和码率的关系•分辨率:是图像精细程度的度量方法,指单位长度内包含像素点的数量。
录像编码分辨率与IP设备有关。
分辨率是图像的大小或者尺寸。
分辨率影响图像大小,与图像大小成正比。
分辨率越高,图像越大;分辨率越低,图像越小。
•码率:将图像压缩后形成的数据,单位是kbps。
码率就是数据传输时单位时间传送的数据位数,一般我们用的单位是kbps即千位每秒。
通俗一点的理解就是取样率或者比特率(并不等同与采样率,采样率的单位是Hz,表示每秒采样的次数),单位时间内取样率越大,精度就越高,处理出来的文件就越接近原始文件,但是文件体积与取样率是成正比的,所以几乎所有的编码格式重视的都是如何用最低的码率达到最少的失真,围绕这个核心衍生出来cbr(固定码率)与vbr(可变码率),“码率”就是失真度,码率越高越清晰,反之则画面粗糙而多马赛克。
举例来看,对于一个音频,其码率越高,被压缩的比例越小,音质损失越小,与音源的音质越接近。
常见的分辨率与码率的关系:注:上表仅供参考,smart264\smart265是海康独有的编码方式,需要后端支持对应方式解码。
如果码率过低,会影响画面清晰度,大家可以看下下面两张对比图效果:分辨率1080P,匹配的码率上限效果码率过低,画面出现马赛克二、变码率与定码率的区别在设备的配置中,码率类型可设置为变码率或者定码率。
•定码率:视频码率在设定值附近相对固定,不会大范围波动,在分辨率与码率匹配的情况下,可以保证较好的成像效果,推荐使用。
•变码率:视频码率在设定值以下根据环境复杂度波动,相对节省存储空间,但在环境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可能会有马赛克。
三、光学变倍和数字变倍的区别变倍分为光学变倍和数字变倍。
•光学变倍:焦距变大,变倍的同时像素总数不变,图像清晰度不会下降,看得更远。
•数字变倍:焦距不变,变倍的同时像素总数减少,图像清晰度下降,只是电子放大。
视频知识普及:码率、分辨率、帧率、清晰度视频,其实是一张张连续图片快速显示形成的。
首先了解几个词:帧率:每秒显示的图片数分辨率:(矩形)图片的长度和宽度,即图片的尺寸码率:把每秒显示的图片进行压缩后的数据量,解释及计算方式再看几个实际的数据:查看某视频的属性。
如风雷影音软件查出帧率:23.98fps 分辨率:672x472使用MediaInfo 看码率码率:1844Kbps 分辨率:672x472 帧率:23.976这些信息可以用来计算码率,公式:【码率】(kbps)=【文件大小】(字节)X8/【时间】(秒)/1000这里还得加上音频的,软件显示的信息和根据公式计算的非常接近!======有个基本认识了,那就想知道,到底这些参数谁在影响视频的清晰度呢?这有篇解释,感觉比较清楚:视频码率,帧率和分辨率到底哪一个影响电影的清晰度啊? 具体怎样选择?码率影响体积,与体积成正比:码率越大,体积越大;码率越小,体积越小。
帧率影响画面流畅度,与画面流畅度成正比:帧率越大,画面越流畅;帧率越小,画面越有跳动感。
如果码率为变量,则帧率也会影响体积,帧率越高,每秒钟经过的画面越多,需要的码率也越高,体积也越大。
分辨率影响图像大小,与图像大小成正比:分辨率越高,图像越大;分辨率越低,图像越小。
首先明确一下“清晰度”的概念:所谓“清晰”,是指画面十分细腻,没有马赛克。
并不是分辨率越高图像就越清晰。
简单说:在码率一定的情况下,分辨率与清晰度成反比关系:分辨率越高,图像越不清晰,分辨率越低,图像越清晰。
在分辨率一定的情况下,码率与清晰度成正比关系,码率越高,图像越清晰;码率越低,图像越不清晰。
但是,事实情况却不是这么简单。
可以这么说:在码率一定的情况下,分辨率在一定范围内取值都将是清晰的;同样地,在分辨率一定的情况下,码率在一定范围内取值都将是清晰的。
高清视频知识高清视频是一种数字电视技术,是当下传统模拟电视技术的接班人。
那么你对高清视频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高清视频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高清视频的规格HDTV的规格:HDTV规定了视频必须至少具备720线非交错式(720p,即常说的逐行)或1080线交错式隔行(1080i,即常说的隔行)扫描(DVD标准为480线),屏幕纵横比为16:9。
音频输出为5.1声道(杜比数字格式),同时能兼容接收其它较低格式的信号并进行数字化处理重放。
HDTV有常见的三种分辨率,分别是:720P(1280×720P,非交错式欧美国家有的电视台就是用这种分辨率),1080 i(1920×1080,隔行扫描),1080p(1920×1080,逐行扫描),其中网络上流传的以720P和1080p最为常见,480P属于标清,480P效果就是市面上的DVD效果!480p 是一种视频显示格式。
字母p表示逐行扫描(progressive scan),数字480 表示其垂直分辨率,也就是垂直方向有480条水平线的扫描线;而每条水平线分辨率有640个像素,纵横比(aspect ratio)为4:3,即通常所说的标准电视格式(standard-definition television,SDTV)。
帧频通常为30赫兹或者60赫兹。
一般描述该格式时,最后的的数字通常表示帧频。
480p通常应用在使用NTSC制式的国家和地区,例如北美、日本、台湾等。
480p60格式被认为是准高清晰电视格式 (enhanced-definition television,EDTV)。
高清视频的种类1.REMUX:提取原版Blu-ray和HDDVD视频进行无损封装,AVI 视频部分不重编码,音频一般采用原片音轨,可能采用DVD提取的国粤语和其他音轨;2.AVI :所谓封装格式就是将已经编码压缩好的视频轨和音频轨按照一定的格式放到一个文件中,也就是说仅仅是一个外壳,或者大家把它当成一个放视频轨和音频轨的文件夹也可以。
指南选择合适的视频分辨率和帧率指南:选择合适的视频分辨率和帧率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涉足视频拍摄和编辑领域。
在创建高质量的视频内容时,选择合适的分辨率和帧率是至关重要的。
本指南将为您介绍如何正确选择视频分辨率和帧率,以确保您的视频在不同平台上显示效果优秀且流畅。
一、认识视频分辨率视频分辨率指的是图像中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像素数量,通常以宽度×高度的形式表示。
视频分辨率的选择将直接影响视频的清晰度和细节展示能力。
常见的视频分辨率有以下几种:1. 480p(标清):这是最低的视频分辨率标准,比较适用于小屏幕观看,如智能手机等。
在大屏幕上播放时,图像质量会较为模糊。
2. 720p(高清):这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高清视频分辨率。
720p视频在大多数设备上都能够以较好的清晰度播放,如电视、电脑、平板等。
3. 1080p(全高清):1080p是当前最流行的视频分辨率标准,也被称为全高清。
它提供了更高的图像质量和细节展示能力,适用于较大的屏幕,如高清电视。
4. 4K(超高清):4K分辨率拥有比1080p更高的像素密度,可呈现出更清晰、更逼真的画面。
然而,在播放和编辑4K视频时,需要更强大的设备和更高的带宽。
5. 8K(超高清):8K是目前最高的商用视频分辨率,具有出色的细节展示能力。
然而,由于设备和带宽要求极高,8K视频在目前的应用中仍相对较少。
二、了解视频帧率视频帧率指的是视频中每秒呈现的静态图像数,通常以帧/秒(FPS)计算。
帧率越高,视频播放时的流畅度越好。
一般情况下,我们常见的视频帧率有以下几种:1. 24 FPS:这是电影常用的帧率,能够呈现出较为自然的动画效果。
视觉上会给人一种电影般的感受。
2. 30 FPS:这是流媒体和常规视频录制的标准帧率。
大多数电视和电脑显示器都可以完美地展示30帧每秒的视频。
3. 60 FPS:这是游戏主机和某些高刷新率显示器上使用的帧率。
60 FPS的视频非常流畅,能够呈现出丝般顺滑的动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