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检测技术与应用 第六章 光外差探测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412.50 KB
- 文档页数:48
光电检测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光电检测技术(Optoelectronic Detection Technology)课程对象: 光学、通信、自动化等专业课程类别:选修课课程学时:32二、教学目的及要求光电检测技术是电子信息学科的主要应用课程之一,她综合了光电子学、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接口技术等学科的内容,是光学、通信、自动化控制等专业可选修的重要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在牢固掌握光辐射度量和半导体物理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基础上,学习工业生产中实际使用的光电、热电检测器件、发光器件的原理、分类和选用,再结合实际检测需要设计检测电路、检测系统,培养学生对实际光电检测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掌握从理论到生产实践应用的过程、方法及分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毕业工作的起到桥梁作用。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牢固掌握光电检测系统的用到的三大基本理论(辐射与光度量、半导体物理、光电效应)和电路的基本定理。
2.牢固掌握光电检测器件的原理、分类、性能参数指标及其应用选择。
3.熟悉了解热电检测器件的原理、分类、性能参数指标及其应用选择。
4.掌握发光与耦合器件的基本原理、结构、性能参数指标及其应用选择。
5.牢固掌握光电信号的数据采集方法以及与PC机接口进行数据处理方法,学会在实际检测系统中的接口和编程。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光电检测技术基础(4学时)课程要求: 光的基本性质和光辐射度量;半导体物理基础;光电效应。
2.1 光的基本性质2.2 辐射与光度学量2.3 半导体基础知识2.4 光电效应第三章光电检测器件(6学时)课程要求:器件的性能参数、真空器件、半导体器件,各类器件的性能比较和应用选择。
3.1 光电器件的类型与特点3.2光电器件的基本特性参数3.3 半导体光电器件•光电导器件:光敏电阻•光伏器件: 光电池/光电二极管/三极管3.4 真空光电器件•光电管•光电倍增管3.5 热电检测器件•热敏电阻•热电偶和热电堆•热释电探测器件第四章发光、耦合和成像器件(4学时)课程要求:发光二极管、激光器、光电耦合器件。
第一章1.举例说明你知道的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激光检测一激光光源的应用用一定波长的红外激光照射第五版人民币上的荧光字,会使荧光字产生一定波长的激光,通过对此激光的检测可辨别钞票的真假。
山于仿制困难,故用于辨伪很准确。
2.简述光电检测系统的组成和特点组成:(1)光学变换:时域变换-------调制振幅,频率,相位,脉宽空域变换-------光学扫描光学参量调制:光强,波长,相位,偏振形成能被光电探测器接收,便于后续电学处理的光学信息。
(2)光电变换,变换电路,前置放大将信息变为能够驱动电路处理系统的电信息(电信号的放大和处理)(3)电路处理放大,滤波,调制,解调,A/D,D/A,微机与接口,控制。
第二章1.试归纳总结原子自发辐射,受激吸收,受激辐射三个过程的基本特征。
自发辐射:处于激发态的原子在激发态能级只能一段很短的时间,就自发地跃迁到较低能级中去,同时辐射出光子。
受激辐射:在外来光的作用下,原子从激发态能级跃迁到低能级,并发射一个与外来光完全相同的光子。
受激吸收:处于低能级的原子,在外来光的作用下,吸收光子的能量向高能级跃迁。
2.场致发光(电致发光)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结型电致发光(注入式发光):在p-n结结构上面加上正向偏压(即p区接电源正极,n区接电源负极)时,引起电子由n区流入(在物理上称为“注入”)p区,空穴由p区流入n区,发生了电子和空穴复合而产生发光。
粉末电致发光:这是在电场作用下,晶体内部电子与空穴受激复合产生的发光现象。
两电极夹有发光材料薄膜电致发光:薄膜电致发光和粉末电致发光相似,也是在两电极间夹有发光材料,但材料是一层根薄的膜,它和电极直接接触,不混和介质。
3.为什么发光二极管的PN结要加正向电压才能发光加正向偏压时,外加电压削弱内建电场,使空间电荷区变窄,载流子的扩散运动加强,构成少数载流子的注入,产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从而释放能量,并产生电致发光现象。
4.发光二极管的外量子效率与射出的光子数,电子空穴对数,半导体材料的折射率有关。
光电检测技术与应⽤光电传感器是基于光电效应将光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种传感器光学系统的基本模型:光发射机->光学信道—>光接收机光学系统通常分为:主动式,被动式。
主动式:光发射机主要由光源和调制器构成。
被动式:光发射机为被检测物体的热辐射。
光学信道:主要由⼤⽓,空间,⽔下和光纤。
光接收机是⽤于收集⼊射的光信号并加以处理,恢复光载波的信息。
光接收机分为:功率(直接)检测器,外差接收机。
光电检测技术特点:1.⾼精度:是各种检测技术中精度最⾼的⼀种:激光测距法测地球与⽉亮的距离分辨率达1m2.⾼速度:光是各种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快的。
3.远距离,程量:光是最便于远距离传播的介质4.⾮接触性:光照到被测物体上可以认为是没有测量⼒,因此⽆摩擦。
5.寿命长:光波是永不磨损的。
6.具有很强的信息处理和运算能⼒,可将复杂信息并⾏处理。
光电传感器:1.直射型.2.反射型.3.辐射型光电检测的基本⽅法有:1.直接作⽤法.2.差动测量法.3.补偿测量法4.脉冲测量法直接作⽤法:收被测物理控制的光通量,经光电转换后有检测机构直接得到所求被测物理量。
差动测量法:利⽤被测量与某⼀标准量相⽐较,所得差或数值⽐克反应被测量的⼤⼩。
光电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1.发展纳⽶,亚纳⽶⾼精度的光电测量新技术。
2.发展⼩型的,快速的微型光,机,电检测系统。
3.⾮接触,快速在线测量。
4.发展闭环控制的光电检测系统。
5.向微空间或⼤空间三维技术发展。
6.向⼈们⽆法触及的领域发展。
7.发展光电跟踪与光电扫描技术。
在物质受到辐射光的照射后,材料的电学性质发⽣了变化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光电效应分为:外光电效应和内光电效应光电导效应是⼀种内光电效应。
光电导效应也分为本征型和⾮本征型两类得稳定的光电流需要⼀定能的时间。
弛豫现象也叫惰性。
光⽣伏特效应速度更快。
光热效应:某些物质在受到光照射后,由于温度变化⽽造成材料性质发⽣变化的现象。
光电检测器对辐射条件的不同,分为:光⼦检测器件和热点检测器件热点检测器的特点:Array1.响应波长⽆选择性。
第一章1.举例说明你知道的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激光检测一激光光源的应用用一定波长的红外激光照射第五版人民币上的荧光字,会使荧光字产生一定波长的激光,通过对此激光的检测可辨别钞票的真假。
山于仿制困难,故用于辨伪很准确。
2.简述光电检测系统的组成和特点组成:(1)光学变换:时域变换-------调制振幅,频率,相位,脉宽空域变换-------光学扫描光学参量调制:光强,波长,相位,偏振形成能被光电探测器接收,便于后续电学处理的光学信息。
(2)光电变换,变换电路,前置放大将信息变为能够驱动电路处理系统的电信息(电信号的放大和处理)(3)电路处理放大,滤波,调制,解调,A/D,D/A,微机与接口,控制。
第二章1.试归纳总结原子自发辐射,受激吸收,受激辐射三个过程的基本特征。
自发辐射:处于激发态的原子在激发态能级只能一段很短的时间,就自发地跃迁到较低能级中去,同时辐射出光子。
受激辐射:在外来光的作用下,原子从激发态能级跃迁到低能级,并发射一个与外来光完全相同的光子。
受激吸收:处于低能级的原子,在外来光的作用下,吸收光子的能量向高能级跃迁。
2.场致发光(电致发光)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结型电致发光(注入式发光):在p-n结结构上面加上正向偏压(即p区接电源正极,n区接电源负极)时,引起电子由n区流入(在物理上称为“注入”)p区,空穴由p区流入n区,发生了电子和空穴复合而产生发光。
粉末电致发光:这是在电场作用下,晶体内部电子与空穴受激复合产生的发光现象。
两电极夹有发光材料薄膜电致发光:薄膜电致发光和粉末电致发光相似,也是在两电极间夹有发光材料,但材料是一层根薄的膜,它和电极直接接触,不混和介质。
3.为什么发光二极管的PN结要加正向电压才能发光加正向偏压时,外加电压削弱内建电场,使空间电荷区变窄,载流子的扩散运动加强,构成少数载流子的注入,产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从而释放能量,并产生电致发光现象。
4.发光二极管的外量子效率与射出的光子数,电子空穴对数,半导体材料的折射率有关。
光电检测技术与应用课后答案第1章1、举例说明你说知道的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1)光电检测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在线检测:零件尺寸、产品缺陷、装配定位…(2)光电检测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家用电器——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自动对焦---红外测距传感器自动感应灯:亮度检测---光敏电阻空调、冰箱、电饭煲:温度检测---热敏电阻、热电偶遥控接收:红外检测---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可视对讲、可视电话:图像获取---面阵CCD医疗卫生——数字体温计:接触式---热敏电阻,非接触式---红外传感器办公商务——扫描仪:文档扫描---线阵CCD红外传输数据:红外检测---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3)光电检测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夜视瞄准机系统:非冷却红外传感器技术激光测距仪:可精确的定位目标光电检测技术应用实例简介点钞机(1)激光检测—激光光源的应用用一定波长的红外激光照射第五版人民币上的荧光字,会使荧光字产生一定波长的激光,通过对此激光的检测可辨别钞票的真假。
由于仿制困难,故用于辨伪很准确。
(2)红外穿透检测—红外信号的检测红外穿透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人民币的纸张比较坚固、密度较高以及用凹印技术印刷的油墨厚度较高,因而对红外信号的吸收能力较强来辨别钞票的真假。
人民币的纸质特征与假钞的纸质特征有一定的差异,用红外信号对钞票进行穿透检测时,它们对红外信号的吸收能力将会不同,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实现辨伪。
(3)荧光反应的检测—荧光信号的检测荧光检测的工作原理是针对人民币的纸质进行检测。
人民币采用专用纸张制造(含85%以上的优质棉花),假钞通常采用经漂白处理后的普通纸进行制造,经漂白处理后的纸张在紫外线(波长为365nm的蓝光)的照射下会出现荧光反应(在紫外线的激发下衍射出波长为420-460nm的蓝光),人民币则没有荧光反应。
所以,用紫外光源对运动钞票进行照射并同时用硅光电池检测钞票的荧光反映,可判别钞票真假。
(4)纸宽的检测—红外发光二极管及接收二极管的应用主要是用于根据钞票经过此红外发光及接收二极管所用的时间及电机的转速来间接的计算出钞票的宽度,并对机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比如有无卡纸等;同时也能根据钞票的宽度判断出其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