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体书法教程
- 格式:ppt
- 大小:2.54 MB
- 文档页数:34
一、书法教案颜体楷书捺画及变化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颜体楷书捺画的书写规则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书写捺画的能力,使学生的书法作品更具艺术性。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探索捺画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1. 颜体楷书捺画的书写规则。
2. 颜体楷书捺画的特点。
3. 捺画的变化及应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捺画的书写规则和特点,捺画的变化及应用。
2. 教学难点:捺画的书写质量和变化创新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书法教材等相关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毛笔、墨汁、宣纸、练习本等书法用品。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颜体楷书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捺画的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捺画的书写规则和特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捺画的正确书写方法。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捺画的书写,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自行练习书写捺画,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七、教学延伸:1.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捺画的变化规律,尝试创作具有个性的捺画作品。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捺画比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八、教学反思: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九、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书写捺画,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布置相关的书法练习题目,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
十、教学评价:1. 教师对学生的捺画书写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书写质量和创新意识。
2.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教师现场示范捺画的书写,让学生清晰地了解书写过程和要领。
2.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分析捺画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书写捺画,巩固所学知识。
颜真卿《多宝塔碑》基本笔法图示(图文讲解版)
《多宝塔碑》是颜真卿早期成名之作,书写恭谨诚恳,直接二王、欧、虞、褚余风,而又有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说明颜真卿在向前辈书法家学习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从民间的书法艺术吸取营养。
整篇结构严密,字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点画圆整,端庄秀丽,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
虽然此碑还称不上颜真卿成熟期之代表作,与他后来所书的《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风格迥异,但它是颜书的第一篇,是颜楷成功的第一步,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
颜真卿《颜勤礼碑》书法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颜真卿的生平和《颜勤礼碑》的特点。
2.学习和掌握楷书的书写技巧和规律。
3.培养学生学习书法兴趣,提高书写水平。
教学重点:掌握楷书的书写技巧和规律,提高书写水平。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颜真卿书法风格的特点,以及《颜勤礼碑》的独特之处。
教学准备:毛笔、墨汁、纸张等书写工具,以及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复印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介绍颜真卿的生平和《颜勤礼碑》的特点。
2.展示《颜勤礼碑》的复印件,让学生初步感受其书法风格。
二、新课学习1.学习楷书的书写技巧和规律。
(1)讲解楷书的笔画特点,如点、横、竖、撇、捺等。
(2)讲解楷书的结构特点,如平衡、对称等。
(3)通过范写,让学生直观感受楷书的笔画和结构特点。
2.学习颜真卿的书法风格。
(1)讲解颜真卿的书法风格特点,如雄浑豪放、气势磅礴等。
(2)通过范写,让学生直观感受颜真卿的书法风格。
3.学习《颜勤礼碑》。
(1)讲解《颜勤礼碑》的内容和历史背景。
(2)通过范写,让学生直观感受《颜勤礼碑》的独特之处。
4.学生练习。
(1)学生自主选择一段文字,尝试用楷书书写。
(2)教师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5.作品展示与评价。
(1)展示学生的作品,让他们互相评价和学习。
(2)教师点评,肯定学生的进步,提出建议和改进方法。
6.课堂总结。
(1)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2)鼓励学生坚持练习书法,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练习书法,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三、教学反思与评价1.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评价,了解学生的进步情况和不足之处。
2.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进行反思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质量。
颜真卿基本笔法40个颜真卿(709年-785年),字子明,号颜勤礼,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
他生活在唐朝的盛世,才华横溢,书法造诣深厚,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在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到他独特的基本笔法,共计40种。
这些基本笔法包括:点画、落笔、平躺、倒画、拖拉、跌笔、下落、蹲画、上提、颔墨、抹笔、顿笔、摩砗、折绣、提划、梁架、抑扬、冲劲、回环、推笔、开托、捣刮、吐结、旋转、回刚、劈画、弯曲、上磨、双擦、脱脚、蛛丝、勾栏、飞白、双点、双折、抛带、虚装、化渍、伏点、穿插。
这些基本笔法是颜真卿书法独特艺术风格的关键所在。
他以点画为起笔,运用轻重深浅的变化,使作品富有韵味和层次感。
他的作品,字迹挺拔有力,布局严谨有序,线条流畅自然,给人以秩序感和美感。
他善于利用空白和留白,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他在处理形体结构和比例关系方面也独具一格,使字体富有立体感和充实感。
颜真卿的基本笔法不仅对他的书法艺术有重要影响,也对后世的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基本笔法不仅是书法技巧的综合体现,更是他对艺术追求的体现。
他通过基本笔法的运用,将个人情感与艺术表达相结合,使作品更加富有灵魂和独特的魅力。
学习颜真卿的基本笔法对于我们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他的点画、落笔等基本笔法,提升自己的笔触和笔法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其次,我们可以学习他对字体结构和比例关系的处理方式,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立体和有层次感。
此外,学习颜真卿的基本笔法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的作品,融入他的艺术境界中。
总之,颜真卿的基本笔法对于我们的书法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和运用他的基本笔法,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展示独特的艺术风格。
颜真卿的书法艺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和借鉴,希望我们能够不断努力,学习和传承他的优秀传统。
详解颜体笔法三十二式,一定不能错过!唐代是楷书的成熟期,出现了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一大批楷书大家,他们的字法度完备,是中国书法史上光辉典范,初学毛笔楷书,多从唐楷入手。
本文以颜真卿楷书为范例,详解楷书的用锋与笔法。
先介绍颜体的笔锋运用方式。
毛笔书法的笔画是笔锋在纸上运转而直接完成的。
因为笔锋柔软,不同的着纸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形态。
一个只会写钢笔字的人,拿起笔去临摹古代书法作品,要准确地写出这千姿百态的笔画形状,恐怕还是束手无策。
笔锋该从哪里入?从哪里出?笔锋在笔画运行中如何摆动?这都是笔法的重要内容。
学习中,我们先弄清以下三点:一、中锋和侧锋所谓中锋,是书写时“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蔡邕《九势》)。
中锋运笔时,笔锋是往后摆的,即笔锋所指的方向与运笔方向相反,这种行笔方法能使笔画外廓光洁。
在传统的书学中,常用“锥画沙”来作形象的比喻,意思是中锋行笔,墨渗到纸面上,笔画中心墨浓两旁变淡,好象锥尖在沙子上划过,其沟痕中间深而旁边渐浅。
所谓侧锋,就是运笔时笔锋偏于笔画的一侧,这种运笔经常会使笔画的一侧残缺,一边浓一边淡。
中锋用笔厚实、丰腴、有立体感,是园柱形;侧锋书写则相对薄削、偏平、棱角外露,呈铁片状。
中锋含蓄之美更接近于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书法的用笔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
一个没练过书法的学生,在纸上乱写乱画,到外都会有侧锋出现,但中锋运笔则需要主动去调整才能达到,因此,应该引导学生多体会中锋运笔的方法。
二、藏锋与露锋行笔过程中,将笔锋藏在点画之中,不露出锋芒,叫藏锋;若笔锋露出笔画的外边缘则叫露锋。
藏锋运笔,笔锋含于笔画之中,有内刚外柔、含蓄沉稳、浑融厚重之感;露锋运笔,笔毫锋芒外露、棱角突出,有潇洒奔放、飒爽飘逸之美。
宋代姜白石在《续书谱》中说:“有锋以耀其精神,无锋以含其气味”。
在笔法教学中,藏露锋的训练,重点应在笔画的起收之上。
李溥光说:“一笔之妙,妙在起止,起止得当,则画无不美”。
颜体毛笔书法教案教案标题:颜体毛笔书法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颜体毛笔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毛笔书法写字能力和审美水平。
教学内容:1. 颜体毛笔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颜体毛笔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特点。
3. 颜体毛笔书法的常用字体和书写规范。
4. 颜体毛笔书法的基本技法和练习方法。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颜体毛笔书法的美丽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并简要介绍颜体毛笔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颜体毛笔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每个笔画的构造和书写顺序。
同时,介绍颜体毛笔书法的常用字体和书写规范。
第三步:示范与练习(20分钟)教师进行颜体毛笔书法的示范,重点演示每个笔画的正确书写方法和节奏感。
学生观摩示范后,进行模仿练习,逐渐掌握颜体毛笔书法的基本技法。
第四步:创作与展示(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的颜体毛笔书法技巧,选择一些简单的字进行创作。
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
第五步:总结与评价(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回顾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收获。
鼓励学生积极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进的建议。
教学资源:1. 颜体毛笔书法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毛笔、墨汁、宣纸等书法练习用具。
3. 学生的书法作品展示区。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2. 书法作品的创作质量和技巧运用情况。
3. 学生对颜体毛笔书法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书法比赛或展览,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创作能力。
2. 组织书法社团或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邀请专业书法家或艺术家来校进行书法讲座或指导,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以上是一份关于颜体毛笔书法教案的简要指导,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和学生水平的不同,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内容。
软笔书法颜体字帖颜体在中国的书法界备受追崇,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软笔书法颜体字帖,希望你们喜欢。
软笔书法颜体字帖欣赏:怎样练习毛笔字:一、首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你要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就自然会写的直了:一、先练握笔姿势大指——大指的作用是从里向外用力顶住笔管。
其上下位置要由所写字体的大小、悬肘或悬腕,以及坐立姿势来决定。
食指——食指压住笔管,指甲左侧和第一关节同时用力向大指方向勾压。
中指——向内压住笔管,配合食指、大指在笔管的内外两侧同时内用力压紧。
无名指——无名指是协助大指从内下方托住笔管。
小指——小指在无名指后面加强了托顶的力量。
功力浓厚时,单独使用中指和无名指即可钳住笔管。
二、从笔划开始练起(横竖丿丶点折),不要认为简单而觉得好笑,这是练毛笔字打好基本功。
然后再循序渐进,穿插带笔划的字进行练习。
如“三、王”练的是横划;“十、川”练的是长横,悬针竖,竖弯丿,垂露竖。
以此类推!三、中楷练熟后可以穿插练大字,把中楷放大几倍写,也就是练胆。
再练小楷,练心。
这样都练得差不多了,可以临古诗帖。
之后练行书、隶书、篆书。
稳步进行练习!另:刚开始练习用宣纸太浪费了,用学生用十五格纸最好,报纸也行。
毛笔最好天天练,实在忙,两三天练也可以,不要间隔时间太长,否则会荒废!回答得够详细吧!!二、很多人是从颜真卿的[勤礼碑]入手的,因为他的字比较大,比较舒展,相对容易练成,而欧体字比较秀气,字小,中宫收的很紧,我个人认为不太适合小孩子练,而且[勤礼碑]是颜鲁公中年时写的,此时他的字正处于承上启下的状态,相对比较成熟颜体的风格比[多宝塔]要突显.一般是按照颜,柳,欧,赵的顺序练的别轻易练赵字!。
颜真卿握笔方法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其楷书风格浑厚雄健、气势磅礴,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于颜真卿的握笔方法,可以从古代书法学习的传统以及流传下来的资料中推知:
1.执笔方式:
初学楷书时,通常建议使用大楷长锋羊毫笔,以适应楷书的书写特点。
大字用大笔,小字用小笔,但也可用大笔写小字,不过不宜用小笔写大字,以免力量控制不佳和线条质量不饱满。
握笔位置随字体大小调整:写大字时可偏上握笔以利于挥洒;写小字则偏下握笔,以便于精细控制笔尖。
2.具体握笔细节:
执笔要稳,一般采用五指执笔法(擫、押、钩、格、抵),即大拇指和食指相对握住笔管,中指从内侧顶住笔管,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贴靠在中指下方提供辅助支撑,形成稳固而灵活的握笔结构。
笔杆与右眼对正,确保视线垂直于纸面,便于观察笔画走向和力度分布。
颜体楷书初级入门方法颜体楷书初级入门方法1. 颜体楷书碑帖众多,初学者可从《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颜氏家庙》和《告身帖》等碑帖入手。
临习颜真卿楷书,应专工一帖,重点放在颜真卿楷书的用笔和字的结构布局特点上。
2. 书法用笔,宜用狼毫或兼毫,唐代时期人们使用的笔都是硬毫笔,那个年代还没有羊毫笔,所以从颜鲁公楷书作品特点分析得出,其楷书作品也是硬毫笔书写,也就是现在的狼毫笔,狼毫笔写出来的字挺拔、有力,富有弹性。
3. 临习颜体楷书用纸,初学者可选择半生半熟宣纸或人工毛边纸,用墨瓶装书画墨汁即可。
4. 临写与读帖相结合。
读帖是对范字的观察、分析和研究。
包括笔画、结构和章法。
临帖前要通读,对每一笔画的位置安全都要知道心中有数,下笔才能准确。
5. 临写和摹帖相结合。
6. 临写和背帖相结合。
7. 初学者每节临习后,授课老师要将上节的临习作业进行逐字解析点评和学生互评,指出临帖中笔法、字体间架结构等存在偏差等突出问题,要求初学者正确掌握颜体楷书笔画运笔方法和结构组成,通过笔画技法练习,提高初学者对颜体书法特点的认识和培养初学者对书法艺术的整体审美水平。
颜体书法的特点1.丰厚饱满、阔大端正“丰厚饱满”指的是颜体的笔画,“阔大端正”指的是颜体的结构。
颜体的笔画之所以能做到“丰厚饱满”的效果,主要是在通过笔画的圆弧效果造成的,颜体字中的竖钩,都是使用转笔笔法将竖变成弧形,也有内疏外密的笔画处理方式的原因。
而“阔大端正”的结构特点,则是通过笔画的齐平造成的,颜体字会将字中大的结构收缩,小的部分展开,这样子出来的效果就是齐平。
2.大气磅礴、气象宏伟其字愈大愈见气势,与中唐的审美风格相一致。
充分体现了唐人博大的胸怀。
3.结字宽博、端庄方正颜体楷书与初唐书法家结字中宫紧收不同。
颜体呈方形,填满界格的结字特点,且字形端正,其审美境界与汉字印章相表里、相一致。
4.以篆书用笔入楷、点画圆润浑厚颜真卿成熟期的楷书及行书化用篆书笔法,园劲浑厚,方圆笔并用,极具立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