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护理有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5
初生仔猪的护理方法初生仔猪的护理是确保它们健康发育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一些初生仔猪的护理方法:1. 温度管理:初生仔猪对温度非常敏感,因此要确保它们处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中。
一般来说,仔猪在出生的头几天会感到寒冷,需要提供一个温暖的环境。
温度应该保持在32-34摄氏度,并且逐渐降低,直到仔猪们适应室温。
2. 确保营养:初生仔猪需要特殊的饲料来满足其营养需求。
母猪的乳汁是最好的食物,因此要确保仔猪在出生后尽早吃到初乳,以获得足够的抗体和营养物质。
如果有需要,可以使用特殊的乳替代品喂养仔猪。
定期给仔猪补充铁剂,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3. 保持清洁:仔猪的栏舍和周围环境应该保持清洁卫生。
床的材料应该容易清理,例如稻草或木屑。
更换床垫,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定期清洗和消毒栏舍和饮水设备。
4. 防止疾病:初生仔猪对病菌很容易感染,因此防疫是重要的。
给仔猪接种疫苗以预防常见的疾病,如猪瘟和口蹄疫。
定期给仔猪进行健康检查,并隔离任何有病征的仔猪,以避免疾病的传播。
5. 促进运动:初生仔猪需要适量的运动来刺激其肌肉生长和发育。
提供一个宽敞的空间供仔猪活动,并鼓励它们进行游戏和探索。
这有助于增强它们的免疫系统,并促进身体健康。
6. 提供清洁水源:仔猪需要足够的饮水量来保持身体水分平衡,并促进消化。
确保给仔猪提供清洁的饮水设备,并定期更换水源以保持其清洁。
7. 监控体重和生长:定期测量和记录仔猪的体重,以确保它们正常生长。
如果发现体重增长过缓或过快,应及时调整饮食或咨询兽医。
初生仔猪的护理需要具备细心和耐心。
通过正确的护理和管理,可以帮助它们健康成长,并为未来的生产做好准备。
仔猪的护理及常见疾病的防控仔猪是生猪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仔猪的护理及常见疾病的防控,需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以保障仔猪的健康成长,提高养殖效益。
本文将对仔猪的护理及常见疾病的防控进行详细介绍。
一、仔猪的护理1.保温新生仔猪出生后,由于体温调节功能未健全,容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因此需要保持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中,一般来说,新生仔猪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5-30摄氏度,可以通过加热灯或者保温设备来保持稳定的温度,以确保仔猪的生长健康。
2.饲养管理在仔猪的饲养管理中,需要确保饲料的质量和数量充足,合理搭配,满足仔猪的营养需求,同时还需要定期清理栏舍,保持干净卫生的环境,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3.疫苗接种在仔猪的护理过程中,疫苗接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提高仔猪的免疫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存活率。
养殖户在进行疫苗接种时,需按照兽医的指导,选择合适的疫苗种类和接种时间,确保仔猪得到有效的免疫保护。
4.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对于仔猪的健康非常重要,养殖户需要定期对仔猪进行体检,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精神状态和食欲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以避免疾病的发生及传播。
二、常见疾病防控1.新生仔猪离乳综合症新生仔猪离乳综合症是仔猪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仔猪在离乳后出现拉稀、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症状。
为了预防和控制新生仔猪离乳综合症,养殖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的离乳饲养管理,逐渐过渡到固体饲料,避免刺激仔猪的胃肠道;(2) 给予高营养价值的饲料,保证仔猪的营养需求;(3) 定期清洁栏舍,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4) 加强仔猪的免疫力,定期接种疫苗,加强抵抗力。
2.脏器疝气脏器疝气是仔猪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仔猪腹部肿胀、呼吸急促、食欲不振等症状。
为了预防和控制脏器疝气,养殖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饲养管理,避免仔猪过度肥胖;(2) 定期进行体检,发现疝气及时进行处理;(3) 避免过度用药,尤其是使用不合格的药物。
初生仔猪的护理方法初生仔猪的护理是确保仔猪在良好健康状态下成长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初生仔猪的护理方法。
1. 温度控制初生仔猪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感受到寒冷。
在刚出生的前几天,仔猪的理想温度为32-35摄氏度。
随着仔猪的体温升高,温度应逐渐降低,第一周降为28-30摄氏度,第二周降为22-26摄氏度。
保持适宜的温度可以帮助仔猪增加食欲和生长速度。
2. 提供干净的住所为仔猪提供干燥、清洁和舒适的住所非常重要。
住所应该保持干燥,以防止发霉和细菌滋生。
清洁住所可帮助减少仔猪感染和疾病的风险。
3. 饮水系统给仔猪提供清洁的饮水是非常重要的。
干净的水可以帮助仔猪保持水分平衡,促进消化和生长。
饮水设备应该定期清洗和消毒,以防止细菌滋生。
4. 喂养和营养初生仔猪一般在出生后2-3小时内应开始吮吸母乳。
母乳是仔猪最好的营养来源,里面包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体,有助于提高仔猪免疫力。
如果仔猪不能吮吸母乳,可以考虑喂养替代的仔猪乳粉,确保仔猪获得足够的营养。
喂养次数应根据仔猪的年龄和需求进行调整。
5. 预防疾病初生仔猪的免疫力较弱,容易感染疾病。
及时接种疫苗,保持仔猪的免疫系统健康,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定期检查仔猪的身体状况,如体温、粪便和食欲,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6. 社交和环境刺激与其他仔猪和成年猪一起居住有助于仔猪的社交和行为发展。
提供适当的社交和环境刺激,如适当的玩具和活动区域,可以促进仔猪的身心健康。
7.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帮助检测仔猪是否存在潜在的健康问题。
检查仔猪的体重、身体状况和行为可以帮助评估它们的健康状况,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初生仔猪的护理是确保仔猪健康成长的关键。
通过提供适宜的温度、干净的住所、清洁的饮水、适当的喂养和营养、预防疾病、适当的社交和环境刺激以及定期体检,可以帮助仔猪保持健康,并促进其快速生长和发育。
初生仔猪的护理方法
1. 清洁消毒母猪分娩区域:在猪分娩前,应该清洁消毒分娩区域,尽量保持干燥。
使用酒精或者其他消毒剂进行消毒。
2. 切断脐带:仔猪出生后,应该及时用消毒剪刀剪断脐带。
同时要注意不要拉扯脐带,预防感染。
3. 保持体温:确定小猪开始呼吸后,应该立即把小猪放置于一个温暖的区域,并使
用温水袋或者加热灯等保持小猪体温。
初生仔猪的体温比较低,一旦变凉,容易出现生病,死亡。
4. 喂食:刚出生的仔猪会在1-2小时内开始寻找乳汁,如果母猪不喂食,应该立即使用奶瓶或者乳腺器将小猪喂饱。
新生仔猪需要在24小时内得到足够的酸奶和母猪的乳头。
5. 预防感染:初生仔猪容易感染疾病,所以需要对分娩区域、母猪的乳头和奶桶进
行消毒。
此外,应该随时观察小猪的体温变化、便便情况和其他异常症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疾病传播。
6. 注射维生素:初生仔猪的免疫系统比较脆弱,应该及时进行免疫注射。
维生素B12和D3是初生仔猪必不可少的维生素,可以保持小猪的健康。
7. 观察小猪的呼吸:初生仔猪的呼吸比较短促,如果鼻孔、口鼻部有分泌物,可以
用水和棉签进行清洁。
如果呼吸异常、流鼻血等症状出现,需要及时请兽医帮助、救治。
初生仔猪的护理方法初生仔猪是非常脆弱的,需要特别的护理和关注。
在猪场或是养猪户的日常经营中,要做好初生仔猪的护理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仔猪的存活率和生长健康。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初生仔猪护理方法的重要内容。
1. 保持温度:初生仔猪对温度非常敏感,因此保持适宜的温度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初生仔猪需要在一个温暖干燥的环境中生活。
确保猪舍内部温度稳定在摄氏30至32度左右,避免出现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可以利用暖灯或者发热器来提供温暖的环境。
2. 提供足够的饮水和饲料:初生仔猪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它们的生长和发育。
在初生阶段,母猪的乳汁是最重要的饮食来源,但有时候可能需要添加一些猪乳粉来增加营养摄入量。
也要确保给予仔猪足够的饮水,以满足它们的饮水需求。
3. 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猪舍的清洁和卫生是预防疾病传播的关键。
定期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其他杂物,然后用消毒剂对猪舍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这样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保持仔猪的健康。
4. 注重仔猪的健康检查:定期对仔猪进行健康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要仔细观察仔猪是否有异常的行为,如食欲不振、体温异常、呼吸困难等情况。
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或者请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5. 防止仔猪受到惊吓:初生仔猪是非常脆弱的,容易受到惊吓或者受伤。
在护理仔猪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突然的噪音或者动作,使仔猪保持安静舒适的状态,有助于它们的生长和发育。
6. 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仔猪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需要充足的睡眠,因此要为它们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可以设置适当的睡眠区域,确保它们能够得到足够的休息。
7. 饲养密度控制:在猪舍内,要适当控制仔猪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影响它们的生长和健康。
也要留意仔猪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弱小的仔猪分离出来,以免受到其他仔猪的排挤和竞争。
初生仔猪的护理方法初生仔猪的护理是猪场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的护理能够保证仔猪的健康成长,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益。
本文将介绍初生仔猪的护理方法,希望对猪场的工作人员和养猪户有所帮助。
一、保持温度适宜初生仔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寒冷的影响。
在仔猪出生后,要及时将其放置在温暖的产房内,保持室温在25℃左右。
为了保持室温,可以在产房内设置一些保温设备,例如电热毯、热灯等。
要保持产房内的空气流通,避免仔猪窒息。
对于刚出生的仔猪,可以在其身上使用一些保暖的毛毯或者毛巾,避免其受到寒冷的侵袭。
二、饮食和喂养初生仔猪的胃肠功能还未完全发育,无法进行正常的消化。
刚出生的仔猪在喂养方面需要格外注意。
母猪分娩后,可以将仔猪与母猪分开,并将母猪打上一些身份标识,以便辨认。
然后,要及时为仔猪喂食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并且促进其胃肠功能的发育。
如果母猪产乳不足或者产乳质量不佳,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乳制品,如奶粉或者鲜奶,以保证仔猪的营养需求。
喂食时要注意控制饮食量,避免过度喂食导致消化不良。
三、保持卫生初生仔猪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保持产房的卫生是非常重要的。
产房内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避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要保持产房内的空气流通,避免细菌和霉菌的滋生。
对于仔猪的护理工作人员,要做好个人卫生,避免将病原微生物带入产房。
四、预防疾病在初生仔猪的护理中,预防疾病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要对产房进行认真的清洁消毒工作,避免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要注意控制产房内的温度,保持空气流通,避免霉菌的滋生。
要定期给仔猪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的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在猪场管理中,可以适当接种一些疫苗,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五、定期观察在初生仔猪的护理中,要定期观察仔猪的健康状况。
要关注仔猪的体温、体重、食欲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要观察仔猪的精神状态和行为习惯,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
初生仔猪的护理方法初生仔猪是母猪的宝贝,需要人们细心照料和护理。
以下是初生仔猪的护理方法。
1. 建立舒适的饲养环境初生仔猪对温度和湿度非常敏感,需要一个温暖、干燥和舒适的饲养环境。
保持饲养室的适宜温度,保持在28-30摄氏度,湿度在60-70%之间。
可以使用加热灯或电热器保持适宜的温度。
保持饲养室的通风良好,确保空气流通。
2. 提供足够的母乳初生仔猪最好的食物是母乳。
母乳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体,有助于健康生长和提高免疫力。
母猪会为初生仔猪提供充足的母乳,在头几天内,仔猪只需要喝母乳即可。
如果刚出生的仔猪没有足够的母乳,可以尝试用奶瓶喂养。
选择适当的奶瓶和奶嘴,将奶瓶里装满温暖的奶水,轻轻地将奶嘴放入仔猪嘴巴中,引导它开始吮吸。
3. 维持良好的卫生条件保持饲养室的卫生条件非常重要,可以预防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
每天清理饲养室和仔猪的周围环境,及时清除污物和残渣。
保持饲养设备和用具的清洁和消毒,确保它们没有细菌和病毒。
定期检查仔猪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 提供适当的饮食补充除了母乳之外,初生仔猪还可以逐渐开始接触固体食物。
在仔猪出生后的几天里,可以用稀释的牛奶或猪奶替代母乳喂养,帮助它们逐渐适应改变。
一周左右的小猪可以开始逐渐添加适量的猪粪、细细切碎的胡萝卜或苹果等,帮助它们消化和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
逐渐增加固体食物的量,直到完全断奶。
5. 防止和控制疾病初生仔猪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提前做好疫苗接种和预防工作,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与此定期观察仔猪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异常症状,如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呕吐等,并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
6. 注意仔猪的生长和发育仔猪的生长和发育是仔猪保健的重要方面。
在适当的饲养环境下,仔猪会逐渐增长体重。
定期称量仔猪的体重,检查其身体是否健康。
观察仔猪的行为和活动,如果发现仔猪的行为异常,可能是身体不适或其他问题的表现。
仔猪的护理及常见疾病的防控仔猪是猪群中最幼小的一部分,对其护理和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仔猪的护理工作需要耐心和细心,因为它们的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本文将讨论仔猪的护理和常见疾病的防控方法。
一、仔猪的护理1、保持温暖:仔猪出生后需要在温暖的环境中长大。
因为仔猪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寒冷影响而导致生病。
养殖户在设施上应该做好保温工作,保持猪舍的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
2、提供优质饲料:仔猪的饲料质量对其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给予仔猪充足、新鲜、高营养的饲料,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应根据仔猪的年龄和体重来合理配置饲料,以满足其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
3、保持卫生:保持仔猪圈舍的卫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定期清理圈舍内的粪便和废料,保持干燥清洁的环境,减少细菌、病毒的滋生。
饮水器、饲料槽等设施也需要经常清洗消毒,以防止细菌的污染。
4、合理饲养密度:仔猪的饲养密度应该合理控制,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环境脏乱、空气污浊,增加仔猪感染疾病的风险。
合理的饲养密度有利于仔猪的健康生长。
5、密切监测:定期对仔猪的体重、食欲、精神状态等进行观察,并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
对于生病的仔猪应该及时隔离治疗,以避免疾病传播。
6、及时断奶:仔猪的断奶时间应该根据其生长发育情况来确定。
通常在30-40天左右适宜进行断奶,断奶后应逐步转换成适宜的仔猪专用饲料,以保证其健康发育。
1、腹泻病:腹泻病是仔猪中常见的疾病,一旦发生会导致仔猪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腹泻病通常是由于饮水、饲料污染引起的,因此在预防腹泻病的过程中,首先要保持饮水和饲料的卫生,其次是合理的饲养密度和干净的环境。
2、传染性胃肠炎: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病原体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预防传染性胃肠炎的方法包括定期对仔猪进行疫苗接种,保持圈舍的卫生,以及隔离治疗发病仔猪。
3、呼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是仔猪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呼吸急促等。
初生仔猪的护理方法仔猪是农场中非常重要的动物之一,他们是繁殖下一代猪的关键。
因此,对于初生的仔猪而言,护理尤为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一些初生仔猪的护理方法,这些方法将帮助提高仔猪的健康和生长。
1. 保暖仔猪在出生后的前几周内非常脆弱,他们的体温无法自我调节。
因此,保持仔猪在温暖的环境中是至关重要的。
农场主可以在母猪离产前预先准备好温暖的舒适环境,这将帮助减少仔猪的死亡率和疾病。
2. 饮水和喂食照顾好初生的仔猪需要给他们提供足够的饮料和食物。
通常,初生的仔猪会从母猪身上吸食初乳,这是仔猪最为重要的营养来源。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母猪可能不适合哺育自己的仔猪。
在这种情况下,农场主需要急速提供足够的饮食,以提供营养支持。
一般而言,仔猪在出生后的24到48小时之内需要吃的食物应该是牛奶或其他的营养补充品。
3. 瘦肉精和药品控制初生的仔猪可以在出生后不久就接受治疗。
农场主应该预别一些常用药品和疫苗,以预防常见的感染和疾病。
但是,在给仔猪药治疗时,必须非常小心,特别是在使用瘦肉精时。
瘦肉精虽然可以让仔猪更快长大,但也可能对仔猪带来负面影响。
4. 定期监测仔猪在出生后的前几周内非常脆弱,他们需要不断的监测,确保他们的健康状况得到维护。
农场主应该在每天的每个时段对仔猪的饮食和行动进行监测。
如果仔猪出现任何不寻常的行为或症状,立即采取措施。
5. 维护清洁仔猪在出生后的前几周内非常容易感染疾病,因此,保持仔猪活动环境的卫生非常重要。
农场主应该每天将仔猪放在更换干燥干净的铺垫上,并清理仔猪的污物。
同时,还需要保持仔猪及其生活环境的卫生,并定期进行消毒。
6.提供足够的空间给初生仔猪一个足够的空间非常重要,这可以让它们充分自由地活动,发展它们的身体和认知能力。
在结语中,照顾初生的仔猪需要综合考虑它们的健康和生长,所以一定需要耐心和关爱。
掌握了这些初生仔猪的护理方法,你就能够帮助它们得到更好的照顾,确保它们的健康并促进生长。
初生仔猪的护理方法初生仔猪的护理十分重要,因为他们对于环境和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弱,易受到感染和疾病的影响。
在他们刚出生的阶段,需要特别的护理和关注。
以下是初生仔猪的护理方法:1. 温度控制:新生仔猪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在冬季。
确保仔猪在出生后的前24小时内保持在30-34摄氏度的环境中。
可以使用热灯或加热灯提供适当的温暖,确保仔猪不会受寒冷所困扰。
2. 保持清洁卫生:仔猪对干净的环境要求较高,尤其是饮水设施和空间。
每天清洗喂食器和饮水器,保持干净,并确保周围环境的卫生。
每周对仔猪活动区域进行整理和消毒,避免细菌传播和感染。
3. 提供饮食:初生仔猪需要充分的营养才能正常成长。
提供母乳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来帮助仔猪抵抗潜在的疾病。
当母乳不足时,可以使用特制的仔猪奶粉来补充。
喂食需要注意的是,仔猪在前几周内的食量较小,需要频繁地喂养,一天喂食5-6次。
4. 给予体重监测:定期监测仔猪的体重增长,可以用来评估健康状况。
仔猪的体重应该有稳定的增长趋势,如果体重增长缓慢或减少,可能是由于饮食问题或者健康问题引起的,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5. 防止交叉感染:初生仔猪的免疫系统薄弱,容易受到感染。
定期清洁和消毒饲养器具和周围环境,避免传播细菌和病毒。
尽量减少人员进入仔猪饲养区,以防止交叉感染。
6. 注意观察猪仔行为:仔猪的行为可以提供很多关于健康状况的线索。
正常的仔猪应该活泼好动,有良好的食欲和精神状态。
注意观察仔猪是否有折耳、拉稀、呼吸急促、不正常的行为等。
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最后要注意的是,初生仔猪的护理需要持续,直到它们能够独立生存和适应环境。
及时的护理和关注对于初生仔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初生仔猪的护理方法初生仔猪是非常脆弱的幼仔动物,需要特别的护理和照顾。
以下是初生仔猪的护理方法。
1. 温度控制初生仔猪对温度非常敏感,容易受到寒冷或过热的影响而生病甚至死亡。
在出生后的前几天,保持仔猪的温度在摄氏32-34度之间。
可以利用热灯或加热垫来提供适当的温度。
随着仔猪的成长和体力的增强,温度可以逐渐降低。
确保仔猪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都能保持温暖舒适。
2. 提供适当的饮水初生仔猪需要充足的水分来维持其身体的正常功能。
确保仔猪随时可以获得清洁的淡盐水或电解质溶液。
在投喂时,使用小而浅的容器,以方便仔猪喝水。
保持水源的清洁,并定期更换,以防止细菌滋生。
在饮水容器周围放置一些干净的棉布,以防止仔猪掉入水中而淹死。
3. 提供适当的饲料初生仔猪饥饿感非常强烈,需要经常喂食。
最好使用特制的初生仔猪饲料,其中包含足够的营养物质。
饲养仔猪时,可以根据其体重和年龄来确定饲养量和饲养频率。
在喂食时,确保饲料干燥,清洁,并定期更换,以防止细菌滋生。
4. 给予适当的光照仔猪需要一定的光照来维持其生物钟和视觉发育。
确保仔猪在白天能够获得足够的自然光照,而在晚上可以提供柔和的暗光。
可以使用适当的灯具来提供足够的光照。
光照的强度和时长应根据仔猪的年龄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整。
5. 定期观察健康状况仔猪的健康状况需要定期观察和检查。
每天检查仔猪的体温、呼吸和精神状态。
注意仔猪是否出现异常的症状,如发热、咳嗽、腹泻等。
如果发现仔猪生病或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并咨询兽医。
6. 保持清洁和卫生为了避免细菌感染和疾病的传播,仔猪的环境需要保持清洁和卫生。
定期清理仔猪的栖息地,并更换干净的垫料。
有必要时,可以使用适当的清洁剂进行清洁和消毒。
初生仔猪的护理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耐心和细心。
通过提供适当的温度、饮水、饲料、光照以及定期检查健康状况,可以帮助初生仔猪健康成长。
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有需要,建议咨询兽医获得更多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新生仔猪如何护理在养猪的时候,新生仔猪的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在这个时候,新生仔猪的各项生理机能都还没有发育成熟。
抵抗能力非常差,因此极易受到疾病感染,死亡率也比较高。
因此,百度文库要加强新生自护的护理工作,保证仔猪正常生长。
那么新生仔猪该如何护理呢?下面就和专业人士一起来看看吧!1、剪齿断尾新生仔猪是需要吸食母乳的,因此为了避免仔猪牙齿对母猪的乳头造成伤害。
也为了防止仔猪之间争斗时产生的伤害,在仔猪出生之后要注意做好剪齿工作。
百度文库在剪齿的时候要注意程度,不可剪得太短。
防止伤害到仔猪的牙龈和舌头,导致病原体入侵。
在剪齿之前要对剪齿工具进行消毒,避免出现细菌交叉感染现象。
如果仔猪发育不是很好的话,那么是不用剪齿的。
除此之外,百度文库还要根据仔猪的生长情况做好断尾工作。
2、防止窒息在仔猪出生之后,要及时清除仔猪口腔内部的粘液和羊水。
如果粘液多且不好清除的话,那么要轻轻的将仔猪后端提起,让仔猪头部朝下,再轻轻的拍仔猪胸壁,然后再用干净的纱布擦拭干净呼吸道的粘液,避免窒息。
如果仔猪窒息的话,那么要插入胶管,对胶管有规律的吹气,保证呼吸。
然后还要注意做好断脐工作,断脐工作要着重注意,断脐不当的话会仔猪后续生长是会造成很大影响的。
3、固定奶头在仔猪出生之后,母乳吸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百度文库一定要注意做好固定奶头的工作。
因为尽管母猪的整个哺乳过程一般有5分钟左右。
但是每次在哺乳的时候,真正放乳的时间大约只有30秒左右。
所以如果没有固定母猪的奶头位置的话,那么一些体质弱的猪肯定会抢不到母乳。
而弱小仔猪也会因为母乳吸食不足而营养不良变成僵猪,严重时死亡。
因此百度文库在仔猪出生后两天左右,便要做好固定母猪奶头的工作,保证每只仔猪都能够正常吃到母乳。
4、防压防踩初生仔猪的行动能力是比较差的,很容易会被母猪压死踩死。
因此百度文库要注意做好防压防踩工作,减少每栏的饲养密度。
不可饲养过密,防止仔猪之间互相挤压而出现踩踏现象。
初生仔猪的护理方法仔猪的护理是猪场生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良好的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仔猪的生长和发育水平,降低死亡率,从而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初生仔猪对生活环境和护理的要求比较严格,因此猪场工作人员需要对初生仔猪的护理方法有深刻的了解。
以下是初生仔猪的护理方法。
一、母猪产前的护理母猪怀孕期间要保证足够的饲料和营养,保持身体健康。
在预产期前需要给母猪准备好产房,确保产房的卫生条件良好,保持温度适宜,并且要做好防寒防湿的工作。
还需要检查产房的照明、通风、空气质量等,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为初生仔猪的诞生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母猪产后的护理1. 观察母猪产后的情况母猪产后要做好观察,注意观察母猪是否有异常情况,比如是否有产后难产、腹泻、体温升高等症状。
一旦发现母猪产后有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母猪的健康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2. 保证初生仔猪的母乳喂养母猪产后应及时给初生仔猪母乳喂养,每天至少喂养8-10次。
母猪产后的母乳是初生仔猪最好的饲料,富含营养素和抗体,可以有效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和生长发育水平。
3. 维持产房的良好卫生环境在母猪产后,需要保持产房的干燥和清洁,防止细菌滋生和传播,建议每天进行清洁消毒,保持产房的卫生环境,预防疾病的发生。
三、初生仔猪护理1. 给予初生仔猪必要的护理初生仔猪出生后,需要及时为它们处理脐带,防止感染。
初生仔猪出生后的24小时内需要打针预防疾病,必要时可以给予抗生素治疗。
判断初生仔猪是否有缺氧的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体温,预防低温病的发生。
2. 给予初生仔猪适当的饲料和水初生仔猪出生后需要适当喂养饲料和水,满足它们的生长发育需求。
初生仔猪的胃肠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需要给予易消化的饲料,比如豆浆、鲜乳、米汤等。
要注意不要给予过多的饲料,以免影响仔猪的消化吸收和引起腹泻等问题。
3. 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初生仔猪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需要保持产房的温度适宜、空气新鲜、无异味、光线较强等,保证初生仔猪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仔猪的护理及常见疾病的防控仔猪是生长中的小猪,对于养猪户来说,仔猪的护理及常见疾病的防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仔猪的护理和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方面进行介绍。
一、仔猪的护理1. 保持仔猪的日常清洁仔猪在生长发育期间,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
养殖户应该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保持猪舍的内部环境干燥通风,防止积水和粪污。
要定期清理猪圈,保持猪圈的干净整洁。
2. 饲养仔猪需要有足够的饮水和优质的饲料仔猪的生长期需要大量的饮水和优质的饲料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养殖户需要为仔猪提供足够的饮水和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的饲料,合理安排饲料的种类和饲养方法。
3. 控制仔猪的饲养密度在饲养仔猪时,要控制好饲养密度,避免过度密集饲养。
合理控制饲养密度有助于减少仔猪之间的争斗和压力,有助于保持仔猪的健康。
4. 定期体检和疫苗接种在饲养仔猪的要定期进行体检和接种疫苗。
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仔猪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定期接种疫苗可以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5. 合理的饲养管理在饲养仔猪的过程中,要保持饲养的合理管理,包括合理搭配饲料、定时喂食、管理饮水等。
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保障仔猪的生长发育,保持其健康状况。
二、仔猪常见疾病的防控1. 传染性胃肠炎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仔猪疾病,病原体多为病毒和细菌,常常在仔猪出生后两周至一个月的时间内发作。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消毒猪舍、合理安排饮水和饲料、定期给仔猪接种疫苗等。
2. 难产难产是仔猪的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母猪和仔猪的死亡。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管理母猪的生产过程、定期对母猪进行检查和体格评估等。
3. 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是仔猪常见的肠道疾病,症状包括食欲减退、腹泻等。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的饲养管理、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加强仔猪的免疫力等。
4. 温度变化过大仔猪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如果温度变化太大会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的保温和降温措施,定期进行猪舍的通风和保暖等。
仔猪护理技巧和注意事项对于养猪场来说,仔猪的护理工作其实非常的重要,因为此时仔猪的抵抗力不强很容易生病,如果养猪户朋友不细心一点,对于仔猪的成活率是有很大影响的。
下面一起简单学习了解下仔猪的护理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仔猪的护理技巧1.具有一定饲养规模的母猪场,应有计划地让母猪集中产子。
这有利于子猪寄养,也便于集中管理,这对提高子猪成活率,确保子猪全壮全活是大有好处的。
2.接产子猪断脐不能过早,以免出血多。
断脐应在子猪出生10分钟后进行。
3.有些初产母猪分娩时,性情暴躁,还会咬死刚产下的子猪。
对此,可把刚产下的子猪放入护子箱内,待母猪产下7~8头子猪以后,再一起放到母猪腹边。
此时,接产人员可轻揉母猪乳房,使之适应哺乳。
必要时,可给母猪肌注盐酸氯丙嗪注射液。
4.给1周龄内的子猪每天滴服1次土霉素溶液,对预防下痢很有好处。
方法为把1克土霉素粉溶于100毫升冷开水中,每头子猪每天滴服3毫升。
5.发现子猪下痢应早治疗,投药途径以口服为好。
应当选用能在肠道中保持较高浓度而很少被吸收的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
6.初生子猪皮肤柔嫩,在阳光下呆得太久会晒伤皮肤,应注意驱赶。
7.有的日龄较小的子猪,被母猪蹂压或其他原因所致,体表出现大水疱,对此不要立即穿刺放水。
因为放水后的患处又会继续出现水疱,多次放水可引起组织液的营养物质丧失,会影响子猪的生长,不如任其自然,待其慢慢地被组织吸收。
同时试用钙制剂静注,以减少渗出液。
8.初生子猪的圈舍内垫草不宜过多,因为初生子猪弱小,行走不稳,过多的垫草会缠住子猪,容易被母猪压死。
二、仔猪护理的注意事项1.防止初生仔猪吃进粪便仔猪一出生,天生就知道吃奶,就想着吃奶,临床生产中,母猪临产时没有进行严格的乳房与后躯清洗消毒,仔猪一出生就吃进粪便,感染病原微生物,导致腹泻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
2.防止仔猪受寒及时擦干仔猪身上的羊水,防止羊水进入仔猪肺部而容易出现肺炎,羊水吃进肚中而影响消化能力,身上的羊水未及时擦干而受寒腹泻、发病或是活力下降。
仔猪的护理及常见疾病的防控随着养猪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仔猪的护理及常见疾病的防控。
仔猪是养猪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良好的护理和健康的成长对于整个养猪产业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仔猪的护理方法和常见疾病的防控措施,希望能给养猪业的从业者们以一些帮助。
一、仔猪的护理1. 猪舍的环境要保持清洁干净。
仔猪的生长发育需要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否则容易受到疾病的感染。
每天要清理猪舍,保持干燥清洁,并进行定期的消毒。
2. 合理的饲养管理。
仔猪的饲养管理对于其成长发育至关重要,要保证其能够获得足够的饮水和饲料,保证其生长发育的需求。
3. 定期体检。
定期对仔猪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的迹象,保证其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4. 合理的饲料配给。
根据不同阶段的仔猪,合理地配给饲料,保证其获得足够的营养。
5. 预防疫苗。
对仔猪进行预防疫苗注射,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6. 定期称重。
通过定期称重,可以了解仔猪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料配给,保证其良好的生长发育。
二、常见疾病的防控1. 传染性胃肠炎:这是仔猪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在仔猪圈中非常容易传播。
防控措施包括猪舍的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以及对仔猪进行预防疫苗接种。
2. 猪瘟:猪瘟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防控措施包括严格的隔离政策,对新进的仔猪进行严格的检疫,猪舍的消毒等。
3. 鼻疽:这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会给仔猪带来很大的痛苦。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猪舍通风良好,定期对仔猪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的迹象。
4. 驼背症:这是一种骨骼变形的疾病,会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的饲养管理,保证仔猪获得足够的营养,预防其发生驼背症。
5. 肠炎:肠炎是仔猪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消化系统的问题引起的。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的饲料配给,保证饲料的卫生,并对仔猪进行预防接种。
初生仔猪的护理方法初生仔猪的护理是确保猪仔健康生长的关键,下面将介绍初生仔猪的护理方法。
一、保持卫生环境初生仔猪对卫生环境要求较高,如床舍和器具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仔猪接触湿杂物而受凉、感染细菌等。
仔猪舍的地面可用茅草垫铺,及时更换,保持干燥。
饮水器、饲槽等器具要常清洗,以防细菌繁殖。
二、保温初生仔猪出生后体温较低,需要保持体温稳定,否则容易感染疾病。
饲养者应保持猪舍的适宜温度,一般在28-32摄氏度之间,同时提供足够的干净温暖垫料供仔猪休息。
在寒冷的天气里,可以使用纱布或保温灯等工具增加仔猪的体温。
三、保证饮水初生仔猪对水的需求量较大,每天的水量约为自身体重的30-40倍。
猪场要保证24小时供应清洁饮水,以确保仔猪的生长和健康。
饮水器要定期清洗,避免细菌滋生。
四、提供合适的饲料初生仔猪对饲料的要求较高,需要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饲料。
早期可采用淀粉消化率高的饲料,如糊状糙米、糊状花生麦片等。
逐渐添加乳糜、初榨花生油、豆腐渣等高蛋白饲料,慢慢过渡到普通的精料。
初生仔猪应保证每天吃饱喝足,且要观察仔猪的食欲和粪便情况。
五、预防疾病初生仔猪免疫力较低,容易感染疾病。
猪场要定期采取预防接种措施,如疫苗接种、虫卵消毒等。
同时要加强病毒灭活剂和消毒剂的使用,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
如发现有病猪要及时隔离并进行治疗。
六、定期体检初生仔猪要定期体检,观察仔猪的体温、粪便、食欲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特别是对于母猪分娩后的仔猪,要检查仔猪的脐带是否干燥,避免感染和腐烂。
七、合理断奶初生仔猪一般在20-30天左右就可以断奶了,断奶时要采取逐渐减少喂养次数的方法,同时提供饲料以适应仔猪的消化能力。
断奶后,要及时调整饲料的种类和用量,确保仔猪的正常生长。
初生仔猪的护理需要注意以上几个方面,保持卫生环境、保温、供应合适的饲料、适时预防疾病、定期体检、合理断奶等措施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做好这些,才能保证仔猪的健康生长。
仔猪护理要点及措施随着养猪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殖仔猪。
而仔猪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因为它们的生长发育阶段对后期的生长和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仔猪的日常护理要点及措施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养殖户更好地进行仔猪的护理工作。
一、仔猪的日常护理要点。
1. 温度控制,仔猪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因此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环境。
一般来说,仔猪的理想温度应该在25-28摄氏度之间。
在冬季,需要提供保暖设施,确保仔猪不受寒冷影响。
2. 饮水管理,仔猪对水的需求量较大,因此需要保证水源的充足和清洁。
同时,还需要定期清洗水槽和更换水源,以防止细菌滋生。
3. 饲料管理,仔猪的饲料需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进行科学配比,保证其营养需求的满足。
同时,还需要注意饲料的新鲜度和干净度,避免因为饲料问题导致仔猪的生长发育受阻。
4. 疾病防控,仔猪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扰,因此需要加强疫病防控工作。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症状并进行治疗。
5. 环境卫生,保持仔猪舍的环境卫生是仔猪护理的重要一环。
定期清理粪便和更换垫料,保持舍内空气清新,避免细菌滋生。
二、仔猪的日常护理措施。
1. 温度控制措施,在冬季,可以通过加热灯或者地热设备来保持仔猪舍内的温度。
同时,还可以在仔猪舍内铺设保暖垫或者毛毯,为仔猪提供温暖的环境。
2. 饮水管理措施,定期清洗水槽和更换水源,保证水质的清洁和新鲜。
同时,还可以在仔猪舍内设置自动饮水设备,方便仔猪随时饮水。
3. 饲料管理措施,根据仔猪的生长阶段和需求,科学配制饲料,并定期进行饲料的更换和更新。
同时,还可以添加一些促进生长的营养剂,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
4. 疾病防控措施,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体检,确保仔猪的健康。
一旦发现仔猪出现异常症状,需要及时隔离并进行治疗,避免疾病的传播。
5. 环境卫生措施,定期清理粪便和更换垫料,保持舍内的环境卫生。
同时,还可以使用一些环境卫生药剂,杀灭细菌和寄生虫,保持舍内空气清新。
掌握新生仔猪护理这7个护理点
新生小猪各方面都不成熟,很脆弱,护理不当就会危害猪只健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对待新生仔猪要细心呵护,掌握猪只饲养管理技巧,呵护猪只健康成长。
1、吃足初乳。
新生仔猪缺乏先天性免疫,易受各种病原的威胁,仔猪只有吃到初乳后,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由肠道直接进入血液才具有免疫能力。
因此,要保证初乳能够满足仔猪的需求。
2、当初乳不足或仔猪3-5日龄的时候,可以适量的饲喂猪奶粉、人工乳。
仔猪断奶后应尽早教槽,使仔猪早日适应断乳饲料,降低饲料成本。
3、为防止仔猪的咬噼及咬伤母猪乳头便于以后管理,仔猪出生后24小时内,尽快用消过毒的剪牙钳在齐牙根处剪除上下两侧犬齿,用消过毒的剪尾钳在距尾根1/3处剪断尾巴。
4、适宜的温度。
新生仔猪产热少、散热多及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因而仔猪非常怕冷。
初生仔猪适当环境温度为32~35℃,以后每隔1周下降2~3℃。
当温度较低时,可采取地暖、暖炉、保暖箱等措施保暖防寒,当温度较高时也要适当的降降温。
5、为了提高猪群的均匀度,必要时要人工固定乳头。
最好能将体质弱小的仔猪,排在胸部前端乳头,因其泌乳量较多,可使弱小仔猪增重较大。
6、新生仔猪缺铁,在出生后3~4日龄应注射铁制剂预防仔猪贫血。
常用的补铁制剂是右旋糖酐铁制剂,每头注射量为100~150毫克,注射部位在颈部后侧皮下。
7、加强管理,保证仔猪有充足的饮水,勤打扫卫生,定期消毒。
仔猪护理有技巧仔猪护理是养猪生产中的首要环节,护理仔猪也是饲养人员最费精力的一项工作。
精心护理好仔猪,是减少仔猪死亡率,提高养猪生产经济效益的技术保证。
1 具有一定饲养规模的母猪场,应有计划地按批相对集中进行分娩产仔。
采取按批相对集中分娩产仔,不但便于仔猪寄养和母猪并胎,还可以在仔猪分群后让几头母猪带养。
这对提高仔猪成活率,确保仔猪全壮全活是大有好处的。
2 接产仔猪断脐不能过早,以免出血多。
断脐应在仔猪出生10分钟后进行。
3 有些初产母猪分娩时,性情暴躁,还会咬死刚产下的仔猪。
对此,可把刚产下的仔猪放入护仔筐内,待母猪产下7~8头仔猪以后,再一起放到母猪腹边。
此时,接产人员可轻揉母猪的乳房,使之适应授乳,且利于分娩。
必要时,可对母猪肌注盐酸氯丙嗪注射液2mL(50mg)×5支。
4 猪的嗅觉很灵敏,母猪嗅到不是自己所产仔猪的气味时,即会咬啄寄养仔猪。
为此,寄养仔猪时,最为方便的办法是将寄养仔猪与亲生仔猪在护仔筐内先混群2小时左右,使仔猪气味一致。
哺乳时,饲养人员还应当细心进行观察,防止寄养仔猪被母猪伤害。
5 寄养仔猪时,一定要注意让寄出的仔猪吮足初乳。
6 母猪压死仔猪的地方通常在墙角,由于母猪喜欢把后躯顶住墙角,仔猪在墙角被压住后很难脱身。
对此,可把一块较大的废墙砖放在墙角处,或者用砖在墙角处砌成长、宽、高均为20cm左右的方块。
7 初生仔猪的圈舍内,垫草不宜过多,因为初生仔猪弱小,行走不稳,过多的垫草会缠住仔猪,容易被母猪压死。
8 给生后1周龄内的仔猪,每天滴服1次土霉素溶液,对预防下痢很有好处。
处方为1g土霉素粉溶于100mL冷开水中,每头每天滴服3ml。
9 发现仔猪下痢应早治疗,投药途径以口服为好。
应当选用能在肠道中保持较高浓度而很少被吸收的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
10 初生仔猪皮肤柔嫩,在晴天阳光下晒得太久会晒伤皮肤,应注意驱赶。
11 有的日龄较小的仔猪,被母猪蹂压或其他原因所致,体表出现大水泡,对此不要立即穿刺放水。
因为放水后的患处又会继续出现水泡,多次放水可促使组织液的营养物质丧失,会影响仔猪的生长,不如任其自然,待其慢慢地被组织吸收。
或者待日龄较大时放水,并试用钙制剂静注,以减少渗出液。
12 哺乳仔猪易患缺铁性贫血症,宜在生后3~5日龄每头肌注右旋糖酐铁注射液100mg,效果较好。
13 仔猪白痢病与饲养管理关系密切,母猪产后1周内宜少喂料,产后15天起加大喂料量。
仔猪5~7日龄就要引食,这样能大大减少白痢病的发病率。
14 仔猪阉割后3~5天内,饲养人员应细心观察仔猪的吮乳、采食和活动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请兽医进行诊治。
15 仔猪1月龄左右时,饲养人员应对仔猪、母猪体表以及圈舍墙壁喷洒2%的敌百虫溶液,防治仔猪疥螨病。
喷洒药物应选在晴天的中午进行。
16 仔猪在断奶前1周,应当逐渐降低母猪的投料标准,减少母猪的投料量,以使奶水降至最少量,从而适应仔猪逐渐断奶。
断奶后,仔猪料中宜添加一定量的粗料(青干草粉或稻草粉),并控制投料量,10天后逐渐增加投料量,降低粗料量。
这些措施有利于减少断奶仔猪腹泻和水肿病的发生。
肉猪饲养的环境及注意事项1.温度和湿度肉猪的适宜环境温度为16~23℃,前期为20~23℃,后期为16~20℃。
在此范围内,猪的增重最快,饲料转化率最。
有试验表明肉猪在21℃时增重最快,饲料利用率较高。
环境温度过低,猪体需要消耗更多能量用于产热,以维持其体温,使日增重降低,采食量增多,从而使饲料利用率下降。
实践证明,当温度降到10℃和5℃时,猪的采食量分别增加10%和20%,而日增重则下降;当肉猪处于下限临界温度以下时,每下降1℃,日增重减少11~20克,日耗料增加25~35克。
在寒冷环境下,猪的呼吸道、消化道的抗病力降低,常发生气管炎、支气管炎、胃肠炎等。
因此,在寒冷季节要做好猪的防寒保暖工作,如关好门窗以防止寒风侵袭、保持圈舍干燥、圈内铺以干燥垫草等。
环境温度过高,猪为了散发体热而呼吸频率加快,新陈代谢受到影响,食欲减退,采食量明显下降,导致生产力降低。
若环境温度升高至25℃和30℃,则采食量分别减少10%和35%。
据报道,在28~35℃的高温环境下,15~30千克、30~60千克和66~90千克的肉猪的日增重比预期日增重分别降低6.8%、20%和28%;当猪处于上限临界温度以上时,每升高1℃,日增重减少约30克,日耗料减少60~70克。
因此,夏季要防止猪舍曝晒,保持通风,勤冲洗圈舍和给猪淋浴,多喂凉水和青绿多汁饲料,尽力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猪对湿度的适应力很强,当相对温度从45%升到70%或95%时,对猪的采食量和增重速度影响不大。
但是,在低温高湿度情况下,可使肉猪日增重减少36%,每千克增重耗料增加10%;在高温高湿度时,猪的增重更慢,还可能大大提高猪的死亡率。
因此,猪舍内相对湿度以50%~70%为宜。
2.圈养密度和圈舍卫生圈养密度越大,猪呼吸排出的水汽量越多,粪尿量越大,舍内湿度也越高;舍内有害气体、微生物数量增多,空气卫生状况恶化;猪的争斗次数明显增多,休息时间减少,从而影响猪的健康、增重和饲料利用率。
降低圈养密度虽可提高猪的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但圈养密度太小也是不经济的。
另外,当圈养密度相同而每圈养猪头数不同时,肥育效果也不同,每圈头数越多,猪的增重越慢,饲料利用率越低。
实践证明,15~60千克的肉猪每头所需面积为0.6~1.0平方米,60千克以上的肥育猪每头需0.9~1.2平方米,每圈头数以10~20头为宜。
在我国的北方,由于平均气温低,气候较干燥,可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在南方的夏季,由于气温较高,湿度大则应适当降低饲养密度。
圈舍卫生状况对猪的生长、健康有一定影响。
肉猪舍要清洁干燥、空气新鲜。
应每天清除被污染的垫草和粪便,在猪躺卧的地方铺上干燥的垫草。
要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
3.舍内有害气体、尘埃与微生物由于猪的呼吸、排泄以及排泄物的腐败分解,不仅使猪舍空气中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而且产生了氨、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和臭味。
高浓度的氨和硫化氢可引起猪的中毒,发生结膜炎、支气管炎、肺炎等,通常情况下,虽然达不到中毒程度,但对猪的健康和生产力有不良影响。
舍内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氧气含量相对不足时,会使猪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增重缓慢。
为此,猪舍中氨浓度的最高限度为26ppm,硫化氢含量以6.6ppm为限,二氧化碳应以0.15%为限,应改善猪舍通风换气条件,及时处理粪尿,保持适宜的圈养密度。
尘埃可使猪的皮肤发痒以至发炎、破裂,对鼻腔粘膜有刺激作用;病原微生物附着在灰尘上易于存活,对猪的健康有直接影响。
因此,必须注意猪场绿化,保持猪舍通风良好,做好清洗、消毒工作。
养猪要省料把好五道关目前在养猪生产中,较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只注意每公斤饲料中的营养水平,而不注意饲料的日投料量。
虽然严格按照其需要的营养水平配制饲粮,但因日投料量不能满足或超过所需要,要么延长饲养期,增加了饲粮需要的份额,降低了饲料利用率;要么造成过食,引起消化不良,造成饲料的浪费。
因此,在科学配料的同时,一定要重视饲料的科学投喂,以充分发挥其增重潜力,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一般生长育肥猪的精料的投喂量按猪体重的4%左右投料,瘦肉型猪在60公斤以后可按其体重的3.5%投料;也可根据预期日增重与饲料的预期利用率(饲料/增重)确定,即日增重(公斤)×饲料利用率(饲料/增重)=日投料量(公斤)。
饲喂关根据猪前期生长慢、中期快、后期又变慢的生长发育规律,为获得较高的饲料报酬,应采取直线育肥的饲养方式,以缩短饲养周期,节约饲料。
同时,要实行精、青、粗的饲料搭配,并实行拌潮生喂;在饲喂次数上,采取日喂两餐制,以减少因多次饲喂刺激猪运动而增加能量的消耗和饲料的抛撒损失,降低饲料的利用率。
温度关圈舍要保持清洁干燥,冬天有利保暖,夏天有利散热,为猪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以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消耗,提高饲料利用率。
猪舍的适宜温度为17—21℃,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饲料利用率降低。
防疫关要搞好疫病的防治与驱虫,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病率,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在养猪生产中,每年均有相当数量的猪因患慢性疾病和寄生虫病而造成饲料隐性浪费的情况。
为此,养猪要做好定期免疫和定期驱虫,保证猪的健康生长,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屠宰关猪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骨骼、瘦肉、脂肪的生长强度不同。
在生长前期(60公斤前),骨骼和瘦肉生长较快,饲料利用率高;然后随着月龄与体重的增加,脂肪生长超过瘦肉,而长1公斤脂肪所需的饲料比长1公斤瘦肉所需的饲料高2倍多。
所以,饲养周期越长,体重越重,饲料利用率则越低。
一般杂交猪的适宜屠宰体重为90-100公斤;品种较纯的地方猪种的适宜屠宰体重为85公斤左右,纯度较差的地方品种的适宜屠宰体重为75公斤左右。
专业饲养育肥猪如何提早出栏专业饲养育肥猪是指养猪专业户到仔猪专业市场或专业饲养仔猪的猪场购买断奶后的仔猪进行育肥,到100kg左右出栏销售的一种饲养方式,是目前比较适合农村推广发展的一种养猪法。
其主要优点有:①经营方式简单,易于起步,易于掌握,而且可根据市场行情的波动,随时上马下马。
如能摸准市场脉搏,不但可赚取养猪本身的利润,还可赚取差价。
②猪舍结构简单,设备要求较低。
③饲养周期短,资金周转快,从投入到产出最多3-4个月。
④固定资金投入少,栏舍周转快,每个栏舍每年饲养3-4批。
生长育肥猪是猪生长速度最快和耗料量最大的阶段,要想获得适当的利润,必须采用科学的管理技术,提高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
而育肥猪的出栏日龄对养猪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因为出栏日龄越短,饲料的消耗量就越少,料肉比也越低。
饲料成本要占养猪成本的70%-80%,降低了饲料消耗量也就等于降低了成本,因而提高了养猪的经济效益。
1、饲料品质饲料品质的高低对育肥猪的出栏日龄影响很大,瘦肉型猪的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因此对饲料质量的要求也高,目前规模猪场采用的饲料普遍存在低能量高蛋白,氨基酸不平衡的现象,要想提早出栏,必须合理搭配日粮。
根据小猪长骨、中猪长肉、大猪长脂的生长规律和猪体对蛋白质的需要前高后低,脂肪沉积前低后高的规律,把猪的生长发育划分为三个阶段,小猪阶段20-35kg,中猪阶段35-60kg,大猪阶段60-90kg。
这三个阶段又可划分为两期,60kg以前为前期,90kg以后为后期。
前期日粮蛋白质要高些,一般要求占日粮的14%-18%,后期占日粮的12%-14%,但能量供给要相应增加,使猪快速生长,节约饲料,增加瘦肉并提早出栏。
2、饲喂方法一般采用自由采食与限量饲喂两种饲喂方法,前者日增重高,背膘较厚,后者饲料转化效率高,背膘较薄。
为了追求高的日增重用自由采食方法最好,为了获得瘦肉率较高的胴体采用限量饲喂方法最优;如果肉猪为三元杂交猪或杂交猪,采用自由采食法,日粮稍加调整则可以获得高的日增重和优等级胴体;肉猪前期采用自由采食,后期限制能量饲料饲喂量,则全期日增重高,胴体脂肪也不会沉积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