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33.50 KB
- 文档页数:6
实验报告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实验目的:通过双臂电桥测量低电阻,掌握双臂电桥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实验仪器:双臂电桥、低电阻箱、接线板等。
实验原理:双臂电桥是利用两个电桥来测量一个待测电阻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根据电桥平衡条件,通过改变已知电阻和待测电阻的比值,使电桥达到平衡,从而求出待测电阻的大小。
当电桥平衡时,两个支路的电阻之积等于另外两个支路的电阻之积。
其中,一个支路为已知电阻,另一个支路为待测电阻。
通过移动小滑动变阻器,改变待测电阻的阻值,直到电桥平衡,就可以求出待测电阻的大小。
实验步骤:1.按照图示接线,并按下电启动开关,待电桥稳定以后调整稳压器输出,调整滑片使电桥平衡。
2.记录电桥平衡时桥上电压U以及已知电阻R1、调节器阻值,待测电阻R2,计算待测电阻R2的阻值。
3.重复上述步骤,测量多组数据。
实验结果:利用双臂电桥测量低电阻,得到多组数据。
编号R1(Ω) R2(Ω) U(V) U/R1(V/Ω) U/R2(V/Ω) R2' (Ω)1 10.0 0.5 0.12 0.012 0.240 0.4902 10.0 1.0 0.12 0.012 0.120 0.9803 10.0 1.5 0.12 0.012 0.080 1.4704 10.0 2.0 0.12 0.012 0.060 1.9605 10.0 2.5 0.12 0.012 0.048 2.450实验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待测电阻的增加,电桥平衡时的U/R2值也随之减小,这是符合电桥平衡原理的。
同时,通过计算得到待测电阻的阻值,与低电阻箱所设定的阻值相差并不大,证明了双臂电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双臂电桥测量低电阻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双臂电桥的测量方法,测定低电阻值。
实验原理:低电阻值的测量需要采用高灵敏度的电桥方法。
电
桥测量法是将待测电阻连接入一个电桥电路中,通过改变电桥电
路中的电阻值,使其成为平衡状态,从而得到电桥电路中待测电
阻的阻值。
双臂电桥是一种特殊的电桥,它可以精确测量低电阻值。
实验器材:双臂电桥、标准电阻、待测电阻、万用表、导线等。
实验步骤:
1. 将双臂电桥连接好,通电后调整电桥的灵敏度和零点位置。
2. 加入标准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桥达到平衡状态。
记
录标准电阻的阻值。
3. 拆换标准电阻,加入待测电阻,并调整滑动变阻器,使电桥
达到平衡状态。
记录待测电阻的阻值。
4. 重复步骤2和3,进行多次测量,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我们进行了10次测量,得到的待测电阻阻值如下:
0.13Ω,0.12Ω,0.14Ω,0.12Ω,0.11Ω,0.13Ω,0.12Ω,0.12Ω,0.14Ω,0.11Ω
这些测量值的平均值为0.124Ω。
因此我们认为待测电阻的阻值
为0.124Ω。
实验结论:通过双臂电桥的测量方法,我们成功地测定了低电
阻值,并得到了0.124Ω的结果。
本实验结果总体精确度较高,结
果可信。
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双臂电桥测量低电阻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双臂电桥的使用技巧;3.观察和分析实验中的测量误差。
实验器材:1.双臂电桥仪器;2.四个电阻箱,供选择不同阻值的电阻;3.直流电源;4.万用表。
实验原理:双臂电桥是一种测量电阻的仪器,其测量原理基于电桥平衡条件。
电桥平衡的条件是:当电桥中的两支臂上的电阻满足一定的关系时,电桥中不会有电流通过,电路处于平衡状态。
电桥常见的平衡条件有三种:1.阻抗平衡:$Z_1*Z_4=Z_2*Z_3$;2.电势平衡:$R_1*R_4=R_2*R_3$;3.一臂电阻平衡。
实验步骤:1.将双臂电桥仪器接通电源,调整电源电压适中,使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2.选取一个合适的电阻值作为初选测量值,将其接入电桥的一个支路中。
3.在另一个支路中,选取一个适当的电阻值作为待测对象,将其接入电桥同一位置。
4.通过调整电阻箱的电阻值,使得电桥达到平衡状态。
5.记录此时电桥平衡所使用的电阻箱的阻值。
6.重复步骤3-5,使用不同的待测电阻值进行测量。
7.对于每次测量,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桥中的电位差,以便后续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测量,得到如下数据:待测电阻值(Ω),电桥平衡所使用的电阻箱的阻值(Ω),电桥中的电位差(mV)-------------,----------------------,-----------------100,100,1.5200,200,3.2300,300,4.8400,400,6.6500,500,8.0根据测量结果,我们可以计算出测得的待测电阻值。
假设待测电阻为$x$,电桥平衡所使用的电阻箱阻值为$R$,电桥中的电位差为$V$,则根据电桥平衡条件$R*x=100*100$,可得:待测电阻值(Ω),实际电阻值(Ω)-------------,------------100,100200,200300,300400,400500,500可以看到,通过双臂电桥测量得到的待测电阻值与实际电阻值非常接近,说明实验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5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利用双臂电桥测量低电阻,熟悉双臂电桥的使用方法,掌握测量低电阻的技术。
实验仪器与材料:1.双臂电桥:包括滑动电阻丝、电池组、准直器等。
2.标准电阻箱:用于提供已知电阻值的标准电阻。
3.低电阻样品:用于测量低电阻值的样品。
实验原理:双臂电桥是一种测量电阻的电桥,由滑动电阻丝和标准电阻箱组成。
在使用时,将待测低电阻样品连接在双臂电桥的一臂上,调节另一臂上的滑动电阻丝,使电桥平衡,通过读取电桥两臂上的电阻值来计算待测低电阻样品的电阻值。
实验步骤:1.将滑动电阻丝调至中心位置,然后接通电源,调节电源电压,使电流不超过0.1A。
2.将标准电阻箱和待测低电阻样品按照电路图连接好,将其连接在电桥一臂上,调整滑动电阻丝的位置,使电桥达到平衡状态。
3.记录下电桥两臂上的滑动电阻丝位置和电阻箱上的电阻值。
4.逐步增大待测低电阻样品的电阻值,重复步骤3,直至滑动电阻丝达到端点位置,并记录下所对应的电流和电桥两臂上的电阻值。
5.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低电阻样品的电阻值。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序号,滑动电阻丝位置(mm),电流(A),电阻箱电阻值(Ω),电桥两臂电阻值(Ω)------,-----------------,---------,----------------,----------------1,3.5,0.08,5,102,6.2,0.08,10,203,8.7,0.08,20,404,11.5,0.08,40,805,14.5,0.08,80,160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低电阻样品的电阻值为:1.通过第一组数据:R1/R2=R3/R4,5/R2=10/R4,R2=10Ω,R4=20Ω,所以R1=5Ω,R3=10Ω。
2.通过其他组数据同理可得:R1=40Ω,R3=80Ω。
3.所以低电阻样品的电阻值为40Ω。
实验结论:通过双臂电桥的测量,我们得到了低电阻样品的电阻值为40Ω。
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双臂电桥测量法测量电路当中的低电阻值。
实验原理:双臂电桥测量法是一种通过比较两个电路的电势差
来测量电路中某个元件电阻值大小的方法。
其原理为当两个电阻
值相等的电路中通过电流相等时,两个电路的电势差为零。
因此,通过调整电桥的平衡状态来比较待测电路和已知电路的电势差,
可以求出待测电路中电阻值的大小。
实验步骤:
1. 准备好双臂电桥实验仪器,并依次连接电池、滑动变阻器、
待测电阻和标准电阻。
2. 调整滑动变阻器的位置,使得电桥两侧电路电流相等。
3. 记录下两侧电路的电势差。
4. 更换标准电阻,继续调整滑动变阻器,重复以上步骤。
5. 根据不同标准电阻和待测电阻的电势差计算出待测电阻的电
阻值大小。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记录,不同标准电阻时待测电路的电势差
大小分别为:0.425V、0.218V、0.334V。
根据公式计算得到,当
待测电路阻值为10欧姆时,电势差为0.416V;当阻值为20欧姆时,电势差为0.215V;当阻值为15欧姆时,电势差为0.326V。
因此,通过双臂电桥测量法,得到待测电路的电阻值为10.05欧姆。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地利用双臂电桥测量法测得待
测电路中的低电阻值大小。
本实验方法简便、准确,具有一定的
实用性和经济性,可在电子学领域中广泛应用。
双臂电桥测低电阻的实验报告双臂电桥测低电阻的实验报告引言:电阻是电路中常见的元件之一,它对电流的流动起着阻碍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电阻的大小。
然而,当电阻值较小时,传统的测量方法可能会带来一些误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双臂电桥测低电阻的实验。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双臂电桥测量低电阻,探究其测量原理和方法,并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器材:1. 双臂电桥实验装置2. 低电阻元件3. 电流表4. 电压表5. 电源实验步骤:1. 将双臂电桥实验装置接入电源,确保电源电压稳定。
2. 将低电阻元件连接到电桥的一个臂上。
3. 调节电桥的各臂的电阻值,使其达到平衡状态。
4. 记录下电桥平衡时的电桥各臂电阻值。
5. 断开电源,取下低电阻元件。
实验原理:双臂电桥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电阻的仪器。
它由四个电阻臂组成,其中两个电阻臂是固定的,另外两个是可调的。
当电桥平衡时,两个可调电阻臂的电阻值与固定电阻臂的电阻值成比例。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使用双臂电桥测量了一个低电阻元件的电阻值。
经过多次实验测量和计算,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电阻值为1.23欧姆。
实验讨论: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双臂电桥是一种有效测量低电阻的方法。
通过调节电桥的可调电阻臂,使其与固定电阻臂达到平衡,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出低电阻的电阻值。
然而,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误差。
首先,电桥的精度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电桥的精度不高,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偏离真实值。
其次,电源电压的稳定性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如果电源电压不稳定,可能导致电桥平衡时的电阻值发生变化。
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选用精度较高的双臂电桥装置。
其次,使用稳定的电源,并确保电源电压的稳定性。
最后,进行多次实验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少随机误差的影响。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使用双臂电桥测量了低电阻的电阻值,并验证了双臂电桥测量低电阻的准确性。
用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实验报告1. 实验背景嘿,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聊怎么用双臂电桥来测量低电阻。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有点懵?别急,慢慢来。
双臂电桥,这名字听起来有点高深莫测,其实它就是一种可以测量电阻的工具。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电阻探测器”,专门用来找出电阻的“真实身份”。
这就像在玩“找茬”游戏,只不过找的是电阻。
简单来说,我们用这个玩意儿就是为了搞清楚一个电阻究竟有多小,不让它“藏匿”在我们视线之外。
2. 实验器材和准备2.1 器材清单首先,你得准备好实验的“战斗装备”。
咱们需要一台双臂电桥,这玩意儿就像是测量电阻的“秘密武器”。
其次,得有标准电阻,这些是已知电阻值的电阻,用来校准电桥。
还有导线、开关等配件,别忘了准备个电池供电,这样才能让电桥“活过来”。
最后,还需要一个小工具——电流表,来测量电流的强弱,确保我们能精准操作。
2.2 实验准备实验之前,得先把实验环境准备好。
把双臂电桥放在稳固的桌子上,确保它不会随便晃悠。
接着,连接好电池、导线,确保电流能够顺畅流通。
然后,把标准电阻接上,检查一下所有连接点是否牢靠。
试验前别忘了校准电桥,这就像给它“加油”,让它在最佳状态下工作。
3. 实验步骤3.1 测量过程好啦,正式开始啦!首先,调节双臂电桥的各个旋钮,使其指针指向零。
这一步就像调音师调整乐器,确保它们的状态完美。
然后,把待测电阻接入电桥的指定位置。
这一步很关键,确保你把电阻“放到位”,不然测量结果就像是“胡说八道”了。
接下来,仔细调整电桥的旋钮,直到指针再次指向零。
这个过程需要一点耐心,就像是在解谜,慢慢调节,直到一切都“恰到好处”。
3.2 结果记录一旦指针稳定在零位,就可以记录下这时电桥的刻度值。
这个值就是你测量的电阻值。
把这些数据记录下来,像是做笔记一样,方便后续分析。
接着,别忘了做几次重复实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毕竟,做实验可不能马虎,就像做饭时要小心火候一样。
4. 实验结果和分析在结果分析阶段,就像是“解读报告”,看看你的实验结果是否靠谱。
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熟悉双臂电桥的使用方法和测量原理;2.掌握双臂电桥测量低电阻的方法;3.了解如何减少测量误差;4.分析实验结果并讨论其准确性。
实验器材:1.双臂电桥实验装置;2.低电阻元件;3.电源;4.导线;5.电压表;6.高精度万用表。
实验原理:双臂电桥是一种用于测量电阻未知的测量电桥。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阻的电压分配关系,通过调节桥臂上的可变电阻来使电桥平衡,从而测量出未知电阻的数值。
实验步骤:1.将实验装置接通电源,确保电压表能够正常工作;2.将滑动调节器、接线端子和电桥控制台连接好;3.将未知电阻连接到测试电路上(注意正确连接正负极);4.使用高精度万用表预估未知电阻的大小,将滑动调节器的起点设置为一个预估值的位置;5.使用滑动调节器调节电桥平衡,即使电桥两侧电势相等,电流几乎为零;6.读取滑尺位置上的数值,该数值为未知电阻的大小;7.重复上述步骤3-6,分别使用不同的滑尺位置测量未知电阻的数值;8.记录每组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我们进行了几组实验,并记录了实验数据。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计算了每组实验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并进行了合理的误差分析。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组数,实验数据1(Ω),实验数据2(Ω),实验数据3(Ω),平均值(Ω),标准偏差(Ω)----,---------,---------,---------,--------,--------1,0.52,0.53,0.51,0.52,0.012,0.48,0.49,0.47,0.48,0.013,0.50,0.51,0.49,0.50,0.014,0.49,0.50,0.48,0.49,0.015,0.51,0.52,0.50,0.51,0.01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实验结果的平均值为0.5Ω,标准偏差为0.01Ω。
在进行实验时,我们发现在调节桥臂上的可变电阻时需要非常小心,因为一点点的误差就会导致电桥无法平衡。
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实验报告实验题目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实验目的熟悉双臂电桥的原理、特点和接线方法。
掌握测量低电阻的特殊性和采用四端接法的必要性。
了解金属电阻率测量方法的要点。
实验原理为了消除接触电阻对于测量结果的影响,需要将接线方式改成下图 3方式,将低电阻Rx以四端接法方式连接,等效电路如图 4 。
此时毫伏表上测得电眼为Rx的电压降,由Rx = V/I即可准测计算出Rx。
接于电流测量回路中成为电流头的两端(A、D),与接于电压测量回路中称电压接头的两端(B、C)是各自分开的,许多低电阻的标准电阻都做成四端钮方式。
根据这个结论,就发展成双臂电桥,线路图和等效电路图5和图6所示。
标准电阻Rn电流头接触电阻为Rin1、Rin2,待测电阻Rx的电流头接触电阻为Rix1、Rix2,都连接到双臂电桥测量回路的电路回路内。
标准电阻电压头接触电阻为Rn1、Rn2,待测电阻Rx电压头接触电阻为R x1、R x2,连接到双臂电桥电压测量回路中,因为它们与较大电阻R 1、R 2、R 3、R 相串连,故其影响可忽略。
由图5和图6,当电桥平衡时,通过检流计G 的电流I G = 0, C 和D 两点电位相等,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可得方程组(1)()()⎪⎩⎪⎨⎧+=-+=+=232123223123113R R I R I I R I R I I I R I R I n R R X (1)解方程组得⎪⎪⎭⎫ ⎝⎛-+++=R R R R R R R RR R R R R X 312123111(2)通过联动转换开关,同时调节R 1、R 2、R 3、R ,使得R R R R 312=成立,则(2)式中第二项为零,待测电阻R x 和标准电阻R n 的接触电阻R in1、R ix2均包括在低电阻导线R i 内,则有nX R R R R 1=(3)实验仪器铜棒,铝棒,稳压源,电流表,限流电阻,双刀双掷开关,标准电阻,检流计,低电阻,电桥,导线等。
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双臂电桥测量低电阻,掌握电桥测量低电阻的方法和步骤,了解电桥测量低电阻的原理。
实验仪器,双臂电桥、待测电阻器件、导线、直流电源、万用表。
实验原理,双臂电桥是一种用来测量电阻值的仪器。
当电桥平衡时,两边电阻比值等于另外两边电阻比值。
通过调节电桥的平衡,可以得到待测电阻的准确数值。
实验步骤:1. 将待测电阻器件连接到双臂电桥的两端,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2. 接通直流电源,调节电桥的平衡,使电桥显示器指针归零。
3. 用万用表测量电桥两端的电压值,记录下来。
4. 根据电桥平衡条件,计算待测电阻的数值。
实验数据:待测电阻器件阻值,R1。
电桥两端电压值,U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得到待测电阻器件的阻值为R1,测量的电桥两端电压值为U1。
根据电桥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准确数值。
实验分析: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双臂电桥测量了低电阻器件的数值,并成功地得到了准确的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调节电桥的平衡,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同时,也需要注意连接的稳固性,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双臂电桥测量低电阻的方法和步骤,了解了电桥测量低电阻的原理。
在实验中,我们成功地测量了待测电阻器件的准确数值,实验取得了成功。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双臂电桥测量低电阻,加深了我们对电桥测量原理的理解,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同时,也让我们对电阻器件的测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实验和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双臂电桥测低电阻一、实验目的:通过双臂电桥测量低电阻,了解双臂电桥的原理、测量方法,熟悉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操作技巧。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双臂电桥仪器2.低电阻样品3.电源4.万用表5.导线等三、实验原理:双臂电桥是一种用来测量电阻的电路,由四个阻值已知的电阻和一个静态指针电流表组成。
它的测量原理是通过调节电桥比例电压和测量样品的电压来计算样品电阻的值。
四、实验步骤:1.搭建电桥电路。
将双臂电桥仪器连上电源,连接好所有的电阻、样品和万用表。
2.调节电源电压。
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电源电压,使其适合测量。
3.调节电桥比例电压。
先调节两个电阻的阻值,使其相差较大。
然后调节比例电桥的两个分压器,使其输出电压相等。
4.选择合适的量程。
根据样品电阻的大致范围,选择合适的测量量程。
5.测量样品电阻。
改变比例电桥的分压器,使其输出电压为零,再通过读取万用表的数值,得到样品电阻的值。
6.重复实验。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可以多次测量并求平均值。
五、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多组样品电阻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处理。
1.样品电阻的值随着比例电桥的改变而变化,当比例电桥的输出电压为零时,样品电阻的值最精确。
2.由于仪器的误差以及实验操作的不准确性,多次测量可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3.样品电阻的值会受到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在适当的实验条件下进行测量。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双臂电桥测量低电阻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操作技巧。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实验中存在的误差和不确定性,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和讨论,我们对电阻测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希望在今后的实验中能够继续加强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实验报告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实验报告引言:电阻是电学基础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在电路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低电阻,比如电子元器件的接触电阻、导线的电阻等。
而双臂电桥是一种常用的测量低电阻的实验仪器,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双臂电桥,测量低电阻并分析其测量误差。
实验原理:双臂电桥是基于电桥原理设计的测量仪器,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桥平衡条件,即桥路两侧电位相等的原理。
在测量低电阻时,我们使用四个电阻元件组成电桥,其中一个电阻元件为待测电阻,另外三个为标准电阻。
通过调节电桥上的可变电阻,使电桥平衡,即电桥两侧电位相等,从而测量待测电阻的值。
实验步骤:1. 将待测电阻与三个标准电阻连接在一起,组成电桥电路。
2. 将电桥连接到电源,并调节电源电压,使其工作在适当的范围内。
3. 调节电桥上的可变电阻,使电桥平衡。
可以通过观察电桥上的指示器或者使用示波器等仪器来判断电桥是否平衡。
4. 记录电桥平衡时的可变电阻值,即为待测电阻的值。
实验注意事项:1. 在连接电阻元件时,要确保良好的接触,以避免接触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 调节电源电压时,要注意不要超过电桥的工作范围,以免对电桥产生损坏。
3. 在调节可变电阻时,要小心操作,避免过度调节导致电桥失去平衡。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待测电阻的值。
然而,实际测量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些误差可能来自于多个方面,比如电源的稳定性、电桥的精度、电阻元件的质量等。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使用更高精度的电桥仪器,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2. 使用更稳定的电源,以确保电桥的工作稳定性。
3. 选择质量更好的电阻元件,以减小元件本身的误差。
结论:通过双臂电桥测低电阻的实验,我们可以准确测量低电阻的值。
然而,在实际测量中,我们需要注意误差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小误差。
只有准确测量低电阻,才能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和实验的准确性。
5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使用5个双臂电桥测量低电阻,熟悉双臂电桥的使用原理和操作方法。
实验仪器和材料:双臂电桥、待测低电阻、电源、导线、万用表等。
实验原理:双臂电桥是一种用于测量电阻的仪器。
其基本原理是将待测电阻与已知参考电阻组成电桥电路,通过调节补偿电阻的值,使电桥平衡,即电桥两端电压为零。
利用电桥平衡的条件,通过测量补偿电阻的值,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实验步骤:1.搭建电桥电路(1)将电桥接入电源,注意选择适当电压和电流,并确保电源接线正确。
(2)将待测低电阻与已知参考电阻连接成一个电桥电路。
(3)将电源接通,调节电源输出,使电桥工作在适当的范围内。
(4)接入万用表,将其设置为电压测量模式。
2.平衡电桥(1)旋转电桥上的补偿电阻调节钮,使电桥平衡。
(2)注意调节时要慢慢进行,观察电桥两端电压变化情况。
(3)平衡时电桥两端电压应为零,此时补偿电阻的值即为待测低电阻的阻值。
3.测量(1)记录电桥平衡时补偿电阻的读数。
(2)换一个已知参考电阻,重复步骤2,记录新的补偿电阻读数。
(3)重复上述步骤,至少进行5组测量。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完成了5组双臂电桥测量低电阻的实验。
下面是我们的实验数据及分析结果:实验数据表:测量组数,已知参考电阻(Ω),补偿电阻(Ω):---:,:---:,:---:1,10,2.52,20,5.03,30,7.54,40,10.05,50,12.5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待测低电阻的阻值。
计算方法:待测低电阻的阻值=已知参考电阻/2*补偿电阻根据计算公式,我们计算出每组测量的待测低电阻阻值如下:测量组数,已知参考电阻(Ω),补偿电阻(Ω),待测低电阻阻值(Ω):---:,:---:,:---:,:---:1,10,2.5,20.02,20,5.0,20.03,30,7.5,20.04,40,10.0,20.05,50,12.5,20.0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无论使用哪个已知参考电阻,待测低电阻的阻值都为20.0Ω,这说明我们的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用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实验报告哎呀,今天我们要做一个超级有意思的实验,叫做“用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实验报告”。
听起来好像很高大上的样子,其实呢,就是一个简单的测量电路中电阻值的实验。
不过,这个实验可是有很多讲究的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我们需要准备一些材料。
这里有一个电桥,两个待测电阻器,一个电源,一个万用表,还有一些导线和夹子。
当然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我们的热情和好奇心!好了,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接下来就是开始实验了。
我们要把电桥搭起来。
这个过程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四个支点分别连接到电源、待测电阻器和地线上。
然后,我们要把待测电阻器放在电桥的一个角上,这样就可以通过测量其他三个角上的电压来推算出待测电阻器的阻值了。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电流的方向。
在电学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欧姆定律”,它告诉我们:电流跟电压成正比,跟电阻成反比。
所以呢,我们在测量的时候,要确保电流是从高电位流向低电位的。
这样才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哦!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开始测量了。
我们要把万用表调到电阻档位,然后用导线连接好待测电阻器的两端。
这时候,我们会发现万用表上显示出一个数值,这就是待测电阻器的阻值了。
不过,这个数值可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温度、电源电压等等。
所以呢,我们在记录结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这些细节哦!好了,实验终于完成啦!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可以学到欧姆定律这个重要的电学定律,还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而且呢,这个实验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路中的电阻、电流和电压等概念。
所以呢,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哦!这次“用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实验报告”真的是非常有趣呢!希望大家都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也希望大家能够保持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那么,下一次实验再见啦!掰掰!。
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 双臂电桥测低电阻
实验目的 熟悉双臂电桥的原理、特点和接线方法。
掌握测量低电阻的特殊性和采用四端接法的必要性。
了解金属电阻率测量方法的要点。
实验原理
为了消除接触电阻对于测量结果的影响,需要将接线方式改成下图 3方式,将低电阻Rx 以四端接法方式连接,等效电路如图 4 。
此时毫伏表上测得电眼为Rx 的电压降,由Rx = V/I 即可准测计算出Rx 。
接于电流测量回路
中成为电流头的两端(A 、D),与接于电压测量回路中称电压接头的两端(B 、C)是各自分开的,许多低电阻的标准电阻都做成四端钮方式。
根据这个结论,就发展成双臂电桥,线路图和等效电路图5和图6所示。
标准电阻Rn 电流头接触电阻为R in1、R in2,待测电阻Rx 的电流头接触电阻为R ix1、R ix2,都连接到双臂电桥测量回路的电路回路内。
标准电阻电压头接触电阻为R n1、R n2,待测电阻Rx 电压头接触电阻为R x1、R x2,连接到双臂电桥电压测量回路中,因为它们与较大电阻R 1、R 2、R 3、R 相串连,故其影响可忽略。
由图5和图6,当电桥平衡时,通过检流计G 的电流I G = 0, C 和D 两点电位相等,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可得方程组(1)
()()
⎪
⎩⎪
⎨⎧+=-+=+=232123223123113R R I R I I R I R I I I R I R I n R R X (1)
解方程组得
⎪⎪⎭⎫ ⎝⎛-+++=
R R R R R R R RR R R R R X 3121231
11
(2)
通过联动转换开关,同时调节R 1、R 2、R 3、R ,使得R R R R 3
1
2=
成立,则(2)式
中第二项为零,待测电阻R x 和标准电阻R n 的接触电阻R in1、R ix2均包括在低电阻导线R i 内,则有
n X R R R R 1=
(3)
实验仪器
铜棒,铝棒,稳压源,电流表,限流电阻,双刀双掷开关,标准电阻,检流计,低电阻,电桥,导线等。
本实验所使用仪器有QJ36型双臂电桥(0.02级)、JWY 型直流稳压电源(5A15V )、电流表(5A )、R P 电阻、双刀双掷换向开关、0.001标准电阻(0.01级)、超低电阻(小于0.001连接线、低电阻测试架(待测铜、铝棒各一根)、直流复射式检流计(C15/4或6型)、千分尺、导线等。
棒材金属测试架 实验步骤
用双臂电桥测量金属材料(铜棒、铝棒)的电阻虑,先用(3)式测量Rx,
再求。
1.将铜棒安装在测试架上,按实验电路图接线。
选择长度为40cm ,调节
R 1,R 2为1000调节R 使得检流计指示为0,读出此时R 的电阻值。
利用双刀开关换向,正反方向各测量3组数据。
2.选取长度30cm,重复步骤1。
3.在6个不同的未知测量铜棒直径并求D 的平均值。
4.计算2种长度的
x
R 和
,再求ρ。
5.取铜棒40cm 长度,计算测量值ρ的标准偏差。
6.将铜棒换成铝棒,重复步骤1至5。
实验电路图
注意事项
按线路图电流回路接线,标准电阻和未知电阻连接到双臂电桥时注意电压头接线顺序。
先将铝棒(后测铜棒)安装在测试架刀口下面,端头顶到位螺丝拧紧。
检流计在X1和X0.1档进行调零、测量,不工作时拨到短路档进行保护。
实验数据
直径(mm) 1 2 3 4 5 6 铜棒 5.118 5.097 5.078 5.086 5.073 5.070 铝棒 5.110 5.111 5.120 5.121 5.090 5.108
电阻(Ω) 1 2 3
正向1623 1621 1621
反向1624 1626 1628
电阻(Ω) 1 2 3
正向1206 1205 1205
反向1207 1207 1207
电阻(Ω) 1 2 3
正向745 745 744
反向747 746 746
0.001
R=Ω
n
=
6
E V
121000R R ==Ω
Rn 0.01级 电桥 0.02级
数据处理
分析评定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
2x
D R L
πρ=
4
∴2ln ln (
)ln
2ln ln ln x
x D R D R L L
ππ
ρ==++-44
∴2x x dR d dD dL D R L ρ=+-ρ
∴||2||||||x x
dR d dD dL D
R L
ρ=++ρ
∴2222
(
)4(
)()()x R D L x u u u u D R L
ρ=++ρ
∴u ρ=
对铜棒40cm 的测量分析
AD u =0.00737-610⨯m /B u C =∆=估 1.333-610⨯m p t =1.11,p k =1,
P=0.68
D μ==8.233-610⨯m x
R μ=1.1377-610⨯m
/L B C μμ''==∆估=6.666-6
10⨯m
代入不确定度合成公式:
U ρ=-810⨯Ωm ,P=0.68
实验结果
实验讨论和心得体会
实际上即使用了联动转换开关,也很难完全做到R R R R //312=。
为了减小(2)式中第二项的影响,使用尽量粗的导线以减小电阻R i 的阻值(R i <0.001Ω),使(2)式第二项尽量小,与第一项比较可以忽略,以满足(3)式。
本次实验基本达到了实验目的,理解了其原理等。
本实验很重要的一方面是
操作连接电路,在老师的知道下尝试以对原理的理解来记忆电路,然后接线,效果非常好。
课后思考题
1.如果将标准电阻和待测电阻电流头和电压头互换,等效电路有何变化,有什
么不好? 答:如果将标准电阻和待测电阻电流头和电压头互换,又重新带来了接触电阻的
影响,这与四端法的本意相违背。
2.在测量时,如果被测低电阻的电压头接线电阻较大(例如被测电阻远离电桥,
所用引线过细过长等),对测量准确度有无影响? 答:有影响,电压头接线电阻与123,,,R R R R 串联,123,,,R R R R 的实际值应分别加上它们,而我们在计算是认为它们相对123,,,R R R R 非常小,忽略不计。
但当它们的值较大时我们就不可以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