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肠营养管的留置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1.62 MB
- 文档页数:11
普外科空肠营养管两种不同留置方法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普通外科鼻空肠管与空肠造瘘管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4月进行空肠营养患者90例,A组51例患者留置鼻空肠营养管,B组39例采用空肠造瘘术。
比较两组意外拔管发生率、操作成功率、堵管发生率。
结果:A组耐受程度显著低于B组(P<0.05),堵管率显著高于B组(P<0.05),但是在操作难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相比留置鼻空肠营养管,空肠造瘘管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普外科空肠营养鼻腔肠管法空肠造瘘术对于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办法经口进食的重症患者,除了进行病因治疗以外,必须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是营养支持的首选方法,得到临床医师越来越多的重视。
临床常用肠内营养有两种固定方式,鼻腔肠管和空肠造瘘管。
这两种方法各有千秋,本文主要通过对临床患者进行观察,比较探讨最好的固定方式。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2009年1月~2012年4月进行空肠营养管留置的患者有90例,其中男63例,女27例,年龄27-70岁,平均61岁。
按肠内营养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留置鼻腔肠营养管组(51例),B组为空肠造瘘管(39例)。
1.2 固定方法1.2.1 A组采用鼻肠管法[1]术前放置胃管时, 将鼻空肠营养管导丝顶端插到胃管第一侧孔内, 与胃管一起经过同一鼻孔插入胃内。
术中在麻醉师的协助下,将空肠管置于胃手术吻合处,将空肠管消毒后置入空肠内,其置入的长度在吻合口的下方30~40cm,体外的鼻胃管与鼻空肠管一起固定。
1.2.2 B组采用空肠造瘘法[2]术中取距TRAIZE韧带15~25cm处选定造瘘部位,在选定的造瘘处的肠系膜对侧肠壁上,用细丝线进行荷包缝合,直径大概1~1.5cm,用尖刃刀在荷包缝合的中央戳一个小孔,吸引肠内容物,随即向肠腔远端置入16号胶管,尖端通向空肠远端10~15cm,将荷包缝线收紧结扎。
液囊空肠管的留置方式与护理术前留置胃管能有效降低胃肠压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增进消化功能恢复,减少麻醉中及手术后的并发症,对术后恢复极为重要;肠内营养是经管饲提供各类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具有简便、平安、有效、经济的优势。
而液囊空肠管的利用同时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我院胃肠外科自2020年10月~2020年11月收治胃癌患者78例,均行手术医治,术前放置了液囊空肠管,术后初期行肠内营养,患者经精心护理,均取得中意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报导如下。
1置管方式留置长度常规的留置胃管长度是耳垂—鼻尖—剑突,但通过临床观看,发觉此深度仅在胃贲门或胃体部,不易吸出胃内容物,咱们经临床多次实验发觉:在此长度的基础上增加5cm,胃管可达胃体胃窦部,从而有效地进行胃肠减压。
方式备齐用物,用液体石蜡纱布润滑管道前端15~20cm,一手持纱布托住液囊空肠管,一手持镊子夹住两管前端,沿一侧鼻孔同时缓慢插入,当管道通过咽喉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置管进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良反映,视患者情形及时调整置管速度,与患者吞咽动作一致,当通过鼻腔、咽喉部、食管狭小处速度减慢或停止。
嘱患者深呼吸,尽可能不咳嗽,同时安慰患者使其全身放松,缓慢插入至所量长度,经查验(即胃管开口置于清水中看有无气泡,抽取胃液,听气过水声。
)确信管道已达胃内,抽取10ml生理盐水注入空肠管的水囊里,使其随着胃肠蠕动进入空肠,妥帖固定两管。
用缓慢置入法,与传统的快速置胃管法比较,其一次性成功率高,病人耐受性好,不良反映小。
2护理心理护理置管前,多与患者沟通,鼓舞患者增强信心,激发能动性,增强健康教育及管道护理知识的宣教;在肠内营养实施前,应向患者及家眷说明肠内营养的目的、意义及其重要性,以取得患者及家眷的支持与配合。
不耐管者应采纳分散注意力,医治想像,有节律的按摩,深呼吸慢慢放松肌肉等心理医治并加用镇定剂慢慢减缓。
插管前的护理先清洁鼻腔,观看有无息肉、肿瘤、鼻粘膜有无充血、水肿、狭小等,询问有无出血性疾病,假设发觉异样当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方法,给予对症处置。
技术改进一种新的空肠营养管置入方法吴轲,曹英豪,李航,刘兴华,李疆,刘科,邓胜和,张冬菊,蔡开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湖北武汉430022)基金项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研究型临床医师资助计划项目(5001530016);吴阶平基金(320.2710.184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5C B 554007)作者简介:吴轲,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胃肠肿瘤微创手术及相关研究,E m a i l :w u k e 201288@126.c o m通信作者:蔡开琳,E m a i l :c a i k a i l i n @h u s t .e d u .c n㊀㊀[摘要]㊀目的㊀探讨鼻胆引流管经结肠镜附件管道置入空肠行肠内营养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㊀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3至2017年间120例经内镜放置空肠营养管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80例病人为经结肠镜活检孔钳道置入鼻胆引流管至空肠(简称鼻胆管组),另40例病人为胃镜下异物钳夹持螺旋胃管法(简称螺旋胃管组).结果㊀120例病人均全部成功置入营养管于空肠上段并顺利行肠内营养;病人在置管过程中耐受性良好,所有病人均一次放置成功.螺旋胃管组比鼻胆管组:置管时间为15~60m i n 比5~30m i n ,平均30m i n 比15m i n ;平均置管深度为(95ʃ10)c m 比(120ʃ10)c m ;置管后所有病人对肠内营养耐受良好,病人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无因不适或不能耐受留置营养管而需拔管者;无一例出现穿孔㊁消化道出血及腹痛等并发症.结论㊀鼻胆引流管经结肠镜附件管道置入空肠行肠内营养的方法较胃镜下异物钳夹持螺旋胃管法具有时间短和置管更深的优点,同时也具备创伤小㊁易操作㊁安全性和成功率高等特点,同时便于护理,病人易于接受,值得临床医师推广使用.[关键词]㊀鼻胆引流管;空肠营养管;结肠镜;肠内营养[中图分类号]R 459.3㊀D O I :10.3969/j.i s s n .1003G5591.2019.04.012[文献标识码]A㊀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 S I D ):㊀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n a s ob i l i a r y d r a i n a g e t u b e i n j e j u n a l e n t e r a l n u t r i t i o nv i a c o l o n o s c o p yW uK e ,C a o Y i n g h a o ,L iH a n g ,L i uX i n g h u a ,L i J i a n g ,L i uK e ,D e n g S h e n g h e ,Z h a n g D o n g ju ,C a iK a i l i n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S u r g e r y ,U n i o n H o s p i t a l ,T o n g j iM e d i c a lC o l l e g e ,H u a z h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G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Hu b e iW u h a n 430022,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u t h o r :C a iK a i l i n ,E m a i l :c a i k a i l i n @h u s t .e d u .c n [A b s t r a c t ]㊀O b j e c t i v e ㊀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s a f e t y a n de f f i c a c y o f e n t e r a l n u t r i t i o n t h r o u g h j e j u n a l d r a i n a g e t u b e v i a c o l o n o s c o p y .M e t h o d s ㊀T h e c l i n i c a l d a t ao f 120p a t i e n t sw h ou n d e r w e n t e n d o s c o pi c p l a c e m e n t o f j e j u n a l f e e d i n g t u b ef r o m 2013t o 2017i n U n i o n H o s p i t a l ,T o n g j i M e d i c a lC o l l e geo f H u a z h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w e r e a n a l y z e d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m o n g th e m ,80p a Gt i e n t s r e c e i v e de n d o s c o p i c p l a c e m e n to fn a s o b i l i a r y d r a i n a g e t u b e t o j e j u n u m v i ab i o p s y ch a n n e l (r e Gf e r r e d t o a sn a s o b i l i a r y t u b e g r o u p ),a n dt h eo t h e r 40p a t i e n t sr e c e i v e d g a s t r o s c o p y Gg u i d e df o r e i gn b o d y c l a m p i n g s p i r a l g a s t r i c t u b em e t h o d (r e f e r r e d t oa s s p i r a l g a s t r i c t u b e g r o u p ).R e s u l t s ㊀A l l 120p a t i e n t sw e r e s u c c e s s f u l l yp l a c e d f e e d i n g t u b e i n t h eu p p e r j e ju n u ma n de n t e r a l n u t r i t i o nw a s s u c c e s s Gf u l l yp e r f o r m e d .S p i r a l g a s t r i c t u b e g r o u p v s .n a s o b i l i a r y t u b e g r o u p:t h e c a t h e t e r i z a t i o n t i m ew a s 15G60m i nv s .5G30m i n ,w i t h a n a v e r a g e o f 30m i n v s .15m i n ,a n d t h e a v e r a g e c a t h e t e r i z a t i o n d e pt hw a s (95ʃ10)c mv s .(120ʃ10)c m ;a f t e r c a t h e t e r i z a t i o n ,a l l pa t i e n t sw e r ew e l l t o l e r a t e d f o r e n t e r a l n u Gt r i t i o n ,a n d t h e i r n u t r i t i o n a l s t a t u s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i m pr o v e d .N o n eo f t h e mn e e d e d t ob e e x t u b a t e d d u e t od i s c o m f o r t o r i n t o l e r a n c e o f i n d w e l l i n g n u t r i t i o n t u b e ;n o n eo f t h e mh a dc o m pl i c a t i o n s s u c ha s p e r f o r a t i o n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b l e e d i n g a n d a b d o m i n a l pa i n .C o n c l u s i o n ㊀T h em e t h o d o f e n t e r a l n u t r i t i o n192 腹部外科2019年第32卷第4期㊀F uB u W a iK e ,A u g.2019,V o l .32,N o .4w i t hn a s o b i l i a r y d r a i n a g e t u b e i n s e r t i n g j e j u n u mt h r o u g h t h e a c c e s s o r y d u c t o f c o l o n o s c o p y h a s t h e a dGv a n t a g e s o f l e s s t r a u m a,s h o r t e r t i m e a n d d e e p e r c a t h e t e r i z a t i o n t h a n t h em e t h o d o f g a s t r o s c o p yGg u i d e d c l a m p i n g s p i r a l g a s t r i c t u b ew i t h f o r e i g nb o d y.I t a l s oh a s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l e s s t r a u m a,e a s y o pGe r a t i o n,s a f e t y a n dh i g hs u c c e s s r a t e.I t i s a l s o c o n v e n i e n t f o r n u r s i n g a n d e a s y f o r p a t i e n t s t o a c c e p t.I t i sw o r t h y o f b e i n g w i d e l y u s e db y c l i n i c i a n s.[K e y w o r d s]㊀N a s o b i l i a r y d r a i n a g e t u b e;J e j u n a l f e e d i n g t u b e;C o l o n o s c o p y;E n t e r a l n u t r i t i o n㊀㊀经空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能改善危重症病人,如食管胃手术后并发症㊁上消化道梗阻㊁重症胰腺炎及胃瘫等病人的预后[1].空肠营养管可通过手术及非手术方式放置.非手术方式中内镜辅助的方法具有直观㊁可靠和成功率高的优点[2].胃镜下异物钳夹持法是使用最多的内镜辅助方法[3],但因为需要使用异物钳夹持营养管头端并送至十二指肠降部以远,故操作相对复杂,耗时较长,且在胃镜退出时容易把营养管带出,导致置管失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过不断摸索掌握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插管方式,即导丝引导下使用鼻胆引流管经结肠镜附件管道置入空肠的方法,使得直径8.5F的鼻胆管能快速而正确进入屈氏韧带以下空肠,作为空肠营养管使用,从而达到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目的.资料与方法一㊁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需放置空肠营养管的病人共120例,其中,男性83例,女性37例;年龄为28~85岁,平均67岁.其中重症胰腺炎63例,上消化道梗阻34例(均为幽门及以远部位梗阻)㊁食管胃手术后并发症16例及胃瘫7例.其中80例病人为经结肠镜活检孔钳道置入鼻胆引流管至空肠(简称鼻胆管组),另40例病人为胃镜下异物钳夹持螺旋胃管法(简称螺旋胃管组).二㊁仪器与材料导丝(B o s t o nS c i e n t i f i c公司,H y d r aJ a g w i r e,直径0.035i n,长度450c m),鼻胆管(直径8.5F,长235c m),螺旋胃管(直径8~10F,长140c m),异物钳及一次性吸痰管,结肠镜选用O l y m p u sP C F -Q260A I.三㊁置管方法胃镜下异物钳夹持螺旋胃管法:经鼻置入螺旋胃管到胃腔.胃镜进入胃腔,使用异物钳夹住螺旋胃管头端,随胃镜通过幽门直至十二指肠降部,用异物钳将螺旋胃管尽可能地送到十二指肠降部以远,松开异物钳,缓缓退到胃腔.胃镜下观察螺旋胃管无退出.如此反复3~4次.确保鼻螺旋胃管远端尽可能位于十二指肠降部以远且胃腔内没有打折或盘旋.螺旋胃管注生理盐水,顺畅.小心退出胃镜,防止退胃镜时带出螺旋胃管.经结肠镜活检孔钳道置入鼻胆引流管法:结肠镜经口插至胃腔,先端部达十二指肠降段后,拉直镜身,再循腔进镜通过十二指肠降部和水平部,直至空肠上段;对于上消化道梗阻的病人,即将内镜置于梗阻近端;体外使用生理盐水润滑导丝,鼻胆管管身及管腔,将装配好的鼻胆管及导丝插入附件管道;在内镜直视下经附件管道将导丝插至视野以远30c m,观察导丝无折回后循导丝深插鼻胆管至视野以远30c m;继续向前插鼻胆管并退镜,结肠镜退至胃内后可拔除导丝,然后边插鼻胆管边退镜,此过程中观察鼻胆管是否从十二指肠脱出回到胃腔,确保鼻胆管位置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将结肠镜退出口腔;最后以吸痰管和导丝配合将鼻胆管经口腔转鼻腔引出体外固定,接上鼻胆管接头,检查鼻胆管是否通畅.该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病人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结㊀㊀果一㊁鼻胆管放置情况120例病人均全部成功置入营养管于空肠上段并顺利行肠内营养;病人在置管过程中耐受性良好,所有病人均一次放置成功.螺旋胃管组比鼻胆管组:置管时间为15~60m i n比5~30m i n,平均30m i n比15m i n,平均置管深度为(95ʃ10)c m比(120ʃ10)c m;置管后所有病人对肠内营养耐受良好,病人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无因不适或不能耐受留置营养管而需拔管者;无一例出现穿孔㊁消化道出血及腹痛等并发症.二㊁管饲效果留管时间最短8d,最长90d;置管当天即可滴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次日滴注肠内全营养制剂或牛奶㊁米汤及果汁等流质食物.直径为8.5F的鼻胆管,其管腔内径约2.8m m,接近常规鼻肠管的内径(3m m),故能通过常规的肠内营养制剂,292 腹部外科2019年第32卷第4期㊀F uB u W a iK e,A u g.2019,V o l.32,N o.4且鼻胆管质地相对硬,不易扭结和打折,也不易堵管.若出现堵管,也可以使用导丝尝试疏通.此方法放置营养管并进行肠内营养后,所有病人对肠内营养耐受良好,无因不适或不能耐受留置营养管而需拔管者,未发生穿孔㊁消化道出血㊁误吸及代谢紊乱等并发症,且营养状况明显改善.讨㊀㊀论对不能经口进食病人可采用肠外营养及肠内营养治疗,但长期肠外营养容易引起肠黏膜萎缩及肠屏障功能受损,影响肝脏功能,导致消化道菌群异位并增加感染风险[4].肠内营养则既能提供全身营养支持,同时兼顾保护肠黏膜屏障,利于肠道功能恢复,且操作简便,费用相对低廉[5G7].但对于不能经口摄入肠内营养的病人,特别是食管胃手术后并发症㊁上消化道梗阻㊁重症胰腺炎及胃瘫㊁无胃蠕动或胃动力减弱等病人,需要将营养管置于空肠近侧段才能进行肠内营养的输注[8G9].常用的空肠营养管置管方法有以下几种,分别为手术㊁盲插法㊁X线透视下置管㊁带线捆绑法和内镜辅助法.手术置管创伤相对大,且对非手术病人不适用;盲插法侵袭性小,但耗时长,成功率低,不适用于胃动力障碍者;X线透视下置管成功率高,但难以床边进行,且需在放射环境中工作,不适用于术后解剖变异及重症不宜搬运的病人;带线捆绑法由于缝线较软需要精细的配合,对助手要求较高[10];内镜辅助下置管是成功率最高的方法,且具有创伤小㊁可床边操作㊁无放射线且简单快捷的特点[11G12].目前已报道的多种内镜辅助下置管法中,最常见的为胃镜下异物钳辅助法:异物钳经胃镜工作通道穿出后夹住鼻肠管头端随胃镜送入.其缺点是:需异物钳夹住营养管头端,先送入至十二指肠降段,将胃镜退回至胃内后再次钳夹营养管送入十二指肠,反复多次,费时较长;钳夹营养管后对胃镜视野有一定影响;反复大幅度推进容易导致空肠营养管在十二指肠内打折,若用力不当容易致管身损坏;坚硬的异物钳增加操作所致肠腔穿孔的风险;内镜下反复准确钳夹营养管,过程较长,操作较复杂,成功率低;退镜时营养管较易同时脱出十二指肠至胃内,而胃镜退出较难发现.另外还有经胃镜活检通道导丝留置法:经胃镜工作通道插入导丝至十二指肠远端或空肠;保留导丝退出胃镜后,导丝由口腔转向鼻腔引出,经导丝将营养管插至目的位置.缺点是非内镜直视下完成置管;导丝易在胃腔内打圈;营养管置入时导丝易滑出;有时需在透视下放置,其一次成功率有限[13].与以往多种方法相比,笔者使用鼻胆引流管经结肠镜附件管道在导丝引导置入空肠的方法有诸多优点:①未采用异物钳,避免了异物钳坚硬的头端反复进入胃及十二指肠,最大限度避免了空腔脏器穿孔的发生.②操作简便,可床边直接置管,所需时间短,病人耐受良好,未发生置管并发症.③使用鼻胆管作为营养管,则可通过活检管道直接插入,利用镜身做支撑,避免了胃镜方法中营养管置入时,营养管或导丝在胃内及十二指肠腔内的打折㊁成袢.④以鼻胆管代替鼻空肠营养管,鼻胆管管径较细小,可直接通过内镜钳道放置,保证了快捷和成功率,且病人咽部耐受性好;坚韧适中,插管方便,不易出现折管情况;前端有猪尾状环,导丝退出后即成袢,不易移位;直视下完成置管后可不需X线证实管腔位置,避免放射线.⑤利用内镜的长度和导丝引导将营养管一次性插入至空肠上段,最大限度地将营养管放置在30c m以远;置管全程营养管始终在活检管道中,避免了退出内镜时营养管脱出.⑥导丝引导法更有利于营养管通过梗阻段,对上消化道梗阻病人更为适用.⑦前端有多个侧孔,不易发生堵管,放置完成后即可行早期肠内营养,我院病例中最长留管90d,均未发现阻管;即使出现管腔堵塞,也可通过置入导丝疏通.有学者通过胃镜使用与笔者相似的方法放置空肠营养管[14G16],但相比结肠镜,胃镜镜身较短,故较难进镜至空肠上段,临床实际应用较困难.通过对80例使用鼻胆引流管经结肠镜附件管道在导丝引导置入空肠法的应用,我们体会如下:①充分利用结肠镜镜身的长度,尽量将先导部插至十二指肠降段,然后拉直镜身,再进镜至空肠上段,结肠镜进入十二指肠后应尽量深插,或靠近梗阻的近段,便于后面的操作.②如遇导丝插入不畅,勿硬插,可退出少许导丝,捻动导丝,改变导丝方向后再插;应防止头端折返,必要时可退出少许,再进一段,波浪样前进;退出导丝时,应顶住鼻胆管防止鼻胆管移位.③导丝插入视野以远30c m后再沿导丝置入鼻胆管,为视野外鼻胆管的置入提供导向和支撑.④导丝退出鼻胆管后可适当推送鼻胆管,有利于鼻胆管远端成环,此时鼻胆管仍在内镜直视下,较少发生近端弯曲成袢的情况.⑤应充分水润滑鼻胆管及导丝,减少送管㊁拔导丝时的阻力,避免营养管拖出.⑥退镜的速度应注意与送进鼻胆管速度相同步,保392腹部外科2019年第32卷第4期㊀F uB u W a iK e,A u g.2019,V o l.32,N o.4持鼻胆管位置相对固定,防止退镜力量过大㊁速度过快导致鼻胆管向上移位;退镜快出口腔时,助手右手应扶住镜端,左手固定住出口腔的鼻胆管,防止内镜带出鼻胆管.⑦退镜时助手应托住镜身,掌握好退出内镜和导丝时与鼻胆管的反向运动,避免悬垂的镜身带出鼻胆管.⑧安置成功后可不行X线确定位置,直接使用,可适当剪短体外多余管段.⑨拔除鼻胆管时,一般不需借助导丝即可完成.总之,使用鼻胆引流管经结肠镜附件管道在导丝引导置入空肠法是一种快速㊁简便㊁高效且安全的空肠内营养方法,同时便于护理,病人易于接受,值得临床医师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㊀赵宏胜.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在危重病中的应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5,12(5):284G286.D O I:10.3969/j.i s s n.1007G810X.2005.05.009.[2]㊀杨兰,张霞,郝福庆.内镜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方法和营养效果分析[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7,24(3):174G176.D O I:10.16151/j.1007G810x.2017.03.013.[3]㊀赵晓志.经鼻胃镜㊁经口胃镜和X线3种不同的鼻空肠置管术的比较[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5):568G570.D O I:10.3969/j.i s s n.1007G3205.2015.05.023.[4]㊀王继伟,王新颖.营养支持对肠道菌群与肠黏膜免疫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7,24(5):310G313,317.D O I:10.16151/j.1007G810x.2017.05.013.[5]㊀H uB,Y eH,S u nC,e t a l.M e t o c l o p r a m i d eo rd o m p e r i d o n ei m p r o v e s p o s tGp y l o r i c p l a c e m e n to f s p i r a ln a s o j e j u n a l t u b e s i nc r i t i c a l l y i l l p a t i e n t s:a p r o s p e c t i v e,m u l t i c e n t e r,o p e nGl a b e l,r a n d o m i z e d,c o n t r o l l e dc l i n i c a l t r i a l[J].C r i tC a r e,2015,13(19):61G63.D O I:10.1186/s13054G015G0784G1.[6]㊀冯源.术中经皮穿刺空肠营养管或经鼻空肠营养管置入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影响[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3,21(1):8G12.D O I:10.3760/c m a.j.i s s n.1674G635X.2013.01.003.[7]㊀冷英杰.超声辅助法置入经鼻空肠营养管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与护理[J].东南国防医药,2015,17(5):502G505.D O I:10.3969/j.i s s n.1672G271X.2015.05.017.[8]㊀薛洪范,公维鹏,燕博,等.无痛胃镜下鼻空肠营养管置入12例[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2(3):90G91.D O I:10.6040/j.i s s n.1671G7554.0.2013.697.[9]㊀P u i g g ròsC,M o l i n o sR,O r t i zM D,e t a l.E x p e r i e n c e i nb e dGs i d e p l a c e m e n t,c l i n i c a l v a l i d i t y,a n d c o s tGe f f i c a c y o f a s e l fGp r oGp e l l e dn a s o j e j u n a l f e e d i n g t u b e[J].N u t rC l i nP r a c t,2015,30(6):815G823.D O I:10.1177/0884533615592954.[10]黄德旺.经胃镜结合缝线捆绑快速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应用体会[J].海南医学,2016,27(6):982G983.D O I:10.3969/j.i s s n.1003G6350.2016.06.042.[11]冷梅清.改良胃镜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的效果评价[J].江西医药,2015,50(11):1197G1199.D O I:10.3969/j.i s s n.1006G2238.2015.11.024.[12]赵晓志.经鼻胃镜㊁经口胃镜和X线3种不同的鼻空肠置管术的比较[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5):568G570.D O I:10.3969/j.i s s n.1007G3205.2015.05.023.[13]冯轶,饶正伟,冯刚,等.两种空肠营养管置管方法的临床对比研究[J].实用临床医学,2017,18(4):1G3.D O I:10.13764/j.c n k i.l c s y.2017.04.001.[14]滕进波.经结肠镜活检孔道鼻胆管辅助快速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技术探讨[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4,34(1):70G71.D O I:10.3969/j.i s s n.1673G534X.2014.01.021.[15]冯晓峰,孙卫东,唐晓兰,等.胃镜下放置鼻胆管代替鼻空肠营养管的临床应用体会[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5):1209,1214.[16]赵志峰.内镜置入鼻空肠营养管两种技术的比较[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4,31(4):213G215.D O I:10.3760/c m a.j.i s s n.1007G5232.2014.04.009.(收稿日期:2018G11G05)(上接第286页)[5]㊀唐昊,钟辉,汪小龙.35例阑尾黏液囊肿临床诊断分析[J/C 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5,15(35):106.D O I:10.3969/j.i s s n.1671G3141.2015.35.090.[6]㊀L a uH,Y u e n WK,L o o n g F,e t a l.L a p a r o s c o p i c r e s e c t i o no fa na p p e n d i c e a lm u c o c e l e[J].S u r g L a p a r o s cE n d o s cP e r c u t a nT e c h,2002,12(5):367G370.D O I:10.1097/00129689G200210000G00014.[7]㊀S r d j a nP,M i l a n M,N a d aV,e t a l.M u c i n o u s c y s t a d e n o m ao f t h e a p p e n d i x 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 a d e n o c a r c i n o m a o f t h e s i g m o i d c oGl o na n dh e p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 a o f t h e l i v e r:R e p o r t o f a c a s e [J].W o r l d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2006,12(12):1975G1977.D O I:10.3748/w j g.v12.i12.1975.[8]㊀M a iK T,B u r n sB F.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d y s p l a s t i cm u c i n o u s e p iGt h e l i u mf r o me n d o m e t r i o s i s o f t h e a p p e n d i x[J].H i s t o p a t h o l oGg y,1999,35:368G372.D O I:10.1046/j.1365G2559.1999.00732.x.[9]㊀L i e n W C,H u a n g S P,C h i C L,e t a l.A p p e n d i c e a l o u t e r d i a m eGt e r a s a n i n d i c a t o r f o r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n g a p p e n d i c e a lm u c o c e l e f r o ma p p e n d i c i t i s[J].A m J E m e r g M e d,2006,24(7):801G805.D O I:10.1016/j.a j e m.2006.04.003.[10]金成宇,戚乐,陈仁彪,等.64层C T诊断阑尾黏液性肿瘤的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5):857G858.D O I:10.3969/j.i s s n.1006G9011.2012.05.063.[11]唐毅,苏榕,杨澄宇,等.9例阑尾黏液囊肿的诊断分析[J].国际医药导报,2009,15(11):42G45.D O I:10.3760/c m a.j.i s s n.1007G1245.2009.11.016.[12]R o j n o v e a n uG,G h i d i r i m G,M i s h i n I,e t a l.P r e o p e r a t i v e l y d iGa g n o s e d m u c o c e l eo ft h ea p p e n d i x[J].C h i r u r g i a(B u c u r),2014,109(3):416G420.[13]G a r cíaL o z a n oA,Váz q u e zT a r r a g oA,C a s t r oG a r cíaC,e t a l.M u c o c e l eo ft h ea p p e n d i x:P r e s e n t a t i o no f31c a s e s[J].C i rE s p,2010,87(2):108G112.D O I:10.1016/j.c i r e s p.2009.07.020.[14]吴志超,韩姗姗,毕伟.阑尾黏液囊肿30例临床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2014,36(3):343G345.(收稿日期:2018G06G14)492 腹部外科2019年第32卷第4期㊀F uB u W a iK e,A u g.2019,V o l.32,N o.4。
留置空肠营养管患儿的护理体会发布时间:2021-09-26T02:25:05.605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6期作者:胡改青[导读] 营养不良是危重症新生儿普遍存在的问题,营养不良的严重程度又直接关系到危重症患儿治疗的最终效果,并影响疾病的转归,因此,营养支持是危重症患儿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改青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营养不良是危重症新生儿普遍存在的问题,营养不良的严重程度又直接关系到危重症患儿治疗的最终效果,并影响疾病的转归,因此,营养支持是危重症患儿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危重症患儿由于疾病本身或治疗等因素不能通过经口方式摄入营养,而临床上主要经鼻胃管进行幽门前喂养及鼻空肠管进行幽门后喂养。
[1]空肠营养管,是继胃管喂养之外的另一肠内营养主要途径,针对幽门狭窄,胃食管反流等疾病,是较为有效的喂养途径。
空肠营养管可以使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有效改善,误吸及肺部感染发生几率显著降低,使患者ICU入住时间减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
空肠营养较经胃营养易耐受,对不耐受经胃营养或反流和误吸风险较高的重症患者,采用鼻肠管行营养支持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措施。
[2]【关键词】空肠营养管;护理1. 临床资料本文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自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需要留置空肠营养管的11名患儿,通过这11例患儿的护理,现将患儿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2.护理2.1空肠营养管定位鼻肠管的准确定位是置管成功的基础,可避免盲目输注营养液导致的各种并发症。
传统定位方法有:腹部X片,听诊,回抽液行PH测定,超声定位等。
以腹部x线摄片为金标准,幽门后置管为成功标志,目前腹部X线检查是鼻肠管定位的金标准[3],但存在需多次检查、辐射等缺点。
近年来,不少学者使用床旁超声进行鼻肠管定位。
现有的鼻肠管超声定位方法主要有:简化床旁超声法,空肠水平部超声血管征法,空肠球部超声解剖定位法等。
留置鼻空肠营养管患者的健康指导何谓鼻空肠营养管?鼻空肠营养管通常由鼻孔插入,经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穿过幽门和十二指肠,越过屈氏韧带置入空肠上段。
通过一次置管,可解决管道冲洗、营养、减压三大问题。
同时,鼻空肠营养管可有效避免传统胃管留置时间短、需反复插管引起的损伤和交叉感染,减轻患者鼻咽部的疼痛。
如何进行鼻空肠营养管置管?鼻空肠营养管的置人可选择内镜旁抓持置管法、导丝置管法及经内镜通道置管法三种方法,现临床上常采用导丝置管法。
病变部位决定鼻空肠营养管的放置部位。
导管的准确放置是进行空肠管饲的前提,临床上鼻空肠营养管是在透视下经胃镜由鼻腔插入,将超滑导丝经咽部、食管、胃、十二指肠,越过屈氏韧带置人空肠上段,再将营养管沿超滑导丝轻柔推送至治疗部位,将导丝退出后,妥善固定管道。
鼻空肠营养管有哪些作用?鼻空肠营养管是供临床进行胃肠减压、冲洗、营养的辅助管道。
鼻空肠营养管可以减少胃管对胃黏膜的损伤,导管中进入的空气对负压形成缓冲,形成气道循环,减少胃内亚真空的形成,可以有效预防管道堵塞。
通过鼻空肠营养管供给营养和药物时不会出现混合现象,可减少二次污染,并减少冲洗液量,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哪些人需留置鼻空肠营养管?食管癌、全胃切除、胃大部切除术后短期内不能经口进食者需留置鼻空肠营养管。
哪些人不适合留置鼻空肠营养管?鼻咽部有肿瘤或急性炎症者,食管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心力衰竭和重度高血压者,既往有吞食腐蚀性药物者,均不适合留置鼻空肠营养管。
留置鼻空肠营养管前需做哪些准备?置管前医护人员会讲解留置鼻空肠营养管的步骤、置管过程中配合的方法、置管的重要性及留置鼻空肠营养管后可能出现的不适。
术前患者需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挖鼻孔或者用力攥鼻涕等增加鼻腔压力的动作,预防感冒,以免频繁的咳嗽导致营养管滑脱或移位。
留置鼻空肠营养管期间需注意什么?留置鼻空肠营养管期间若出现腹痛、腹泻、腹胀、恶心、呕吐、心慌、出冷汗等症状,需立即通知医护人员,方便及时进行对症处理。
留置胃管的操作方法留置胃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在需要持续或临时给予胃肠道营养支持的患者身上,通过皮肤穿刺和腹部导管放置,直接进入胃腔或空肠内,以便提供营养物质或药物。
下面将详细介绍留置胃管的操作方法。
1. 术前准备:a. 确认医嘱、核对患者身份,做好相应的告知和沟通工作。
b. 功能完好并得到严密消毒或灭菌的留置胃管及相关器械。
通常使用的胃管有腹腔型胃导管、胃肠营养管、胃肠减压管等多种型号。
c. 术者和护士需穿戴干净、无菌手术衣、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并做好手部和工作台面的消毒。
2. 患者准备:a. 将患者放置在适当的位置,通常是半坐位或平卧位,保持舒适,避免呕吐。
b. 仔细查看和触诊患者腹部,确定胃蒂和肠蠕动情况,以便确定胃管插入的位置。
c. 对于需要行胃镜或X线引导插管的患者,还需准备相应的检查设备。
3. 操作步骤:a. 洗手、戴手套、穿护士帽,保持无菌操作环境。
b.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行表面麻醉。
使用无菌棉球浸透酒精,擦洗插管点周围的皮肤,然后用无菌巴氏液或酒精进行消毒。
c. 在选择的插管点上指向胃腔的位置作出切皮切口,通常需要切开至皮下脂肪组织。
d. 使用无菌镊子穿刺静脉,将导管插入到胃腔中。
注意插入导管的过程要轻柔,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损伤。
e. 当导管插入到胃腔内后,可视情况选择将导管进一步推进至空肠。
此时,需根据患者的反应来确认导管的位置是否正确,可用听诊器听取吸气呼气声。
f. 插入导管后,对胃管进行固定。
可以使用透明胶布或敷料固定导管,防止其移动或滑出。
胃管出口处应贴上与皮肤平齐、不局部突起的敷料,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制造密闭环境,防止感染。
g. 完成导管留置后,需要评估患者的耐受性、反应和是否有并发症。
特别是需要注意呼吸、心跳、血压、皮肤血流情况等。
4. 术后护理:a. 在留置胃管后,应尽量避免患者进食或饮水,防止误吸和误咳。
b. 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患者的胃肠道排空情况,特别是是否存在胃肠道减压的需要。
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引言危重症患者常常面临着病情严重、营养不良等多种问题,对于这些患者来说,肠内营养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而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作为肠内营养治疗的一种方式,其临床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一、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的临床应用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是一种通过鼻腔或口腔将管子置于十二指肠降部或空肠的方法,可以实现对危重症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治疗。
相比于其他方式,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等特点,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二、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的作用1. 促进营养吸收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能够将营养液直接输入十二指肠降部或空肠,绕过胃部,减少了胃肠分泌和蠕动,有助于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率。
2. 维持肠道黏膜功能适当的肠内营养能够维持肠道的正常功能,促进肠道黏膜修复和再生,预防肠道黏膜萎缩和损伤。
3. 减少并发症发生相较于静脉营养,肠内营养具有更低的感染率和并发症风险,能够减少腹泻、肠道移位等并发症的发生。
4. 缩短住院时间通过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进行有效的肠内营养治疗,可以加速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
三、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1. 临床研究数据支持在临床研究中,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研究结果显示,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2. 临床经验积累在临床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采用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进行危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医护人员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操作技巧,提高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效果。
3. 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通过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液囊空肠导管的护理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南宁 530021液囊空肠导管是近年来临床上逐渐推广使用的用来替代胃管的一种治疗导管。
它的优点是既有胃肠解压的效果,又建立了空肠通道,借助导管予以肠内营养支持及其它治疗,同时为小肠造影插管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方法。
1结构液囊空肠导管由一条胃管和一条空肠导管组合而成,前端用特殊粘合剂粘合(进入胃肠道后自行溶解分离),胃管末端同普通胃管,空肠导管末端分别有一水囊注水口和一空肠导管开口。
2置管方法将管前端经一侧鼻腔插入胃腔内75—85cm(操作方法同插胃管)、确认抵达胃腔后,从液囊管接口处的侧管开口处注入2—3ml液体,塞紧盖子、将空肠导管固定在同侧面颊部、将胃管缓缓退出30cm左右,用胶布将胃管固定在同侧面颊部。
位置判断方法:1、X光摄片腹部平片法:(繁琐,准确,有客观资料保持)2、美蓝显示法:(简易,准确,无资料保持)用20ML美蓝稀释液经白色接口注入。
从胃管回抽是否有蓝色液,若无表明胃减压管与空肠导管已处于胃肠的不同位置。
3、听诊器法:(方便,不准确)用听诊器放在脐周,从白色接口注入空气,闻及气过音,可初步判断导管已进入空肠。
3早期肠内营养(EN)方法传统观念认为,只有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后,才可能对患者进行EN支持,但有研究证明术后尽管胃和结肠的动力可能有所减弱,而小肠功能通常在术后即可恢复正常,因此EN支持在术后即可开始;方法:将肠内营养液连接输液器固定在输液泵上,设置好速度,一般从小剂量开始,经液囊空肠导管24h匀速输入,输入速度为 40—60ml/h ,温度为38—41度,500ml/d开始,待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后,逐渐增加肠内营养液剂量,减少肠外营养液使用剂量。
全量的热量为126kj/(kg.d)、氮量0.2g/(kj.d)。
EN开始越早,合成代谢恢复就越早,能更好地防止肠黏膜萎缩,降低感染率,促进吻合口愈合。
4加强健康教育置管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述液囊空肠导管具有胃肠减压和空肠置管进行早期EN的双重功能,有助于康复,使患者配合插管;介绍EN的优点、灌注营养液方法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高患者对EN的认识,并配合治疗。
留置空肠营养管留置过程应急预案及流程When it comes to the procedure and emergency plan for placing an indwelling jejunostomy tube, there are several important steps to consider. The placement of an indwelling jejunostomy tube is a medical procedure that involves inserting a feeding tube into the small intestine through the abdominal wall. This procedure is commonly performedfor patients who are unable to eat or digest food normally.The first step in the process is to ensure proper preparation and sterilization of equipment. This includes gathering all necessary supplies, such as the feeding tube, sterile gloves, surgical drapes, and antiseptic solution.It is important to maintain a sterile environment throughout the procedure to reduce the risk of infection.(首先在留置空肠营养管的过程中,准备和消毒设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这包括收集所有必需的用品,如营养管、无菌手套、手术布和消毒溶液。
空肠营养管的注意事项空肠营养管是一种通过人体肠道输送营养物质的医疗设备,主要用于无法经口摄取营养的病患,如消化道梗阻或手术后的病人。
使用空肠营养管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患者康复,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操作时应注意洁净和无菌。
使用空肠营养管前,医务人员应做好手部卫生并佩戴手套和口罩,以免引入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避免引发感染。
患者的皮肤和穿刺点也需要做好清洁处理,使用无菌物质进行消毒,确保操作的安全可靠。
其次,选择适当管道和输注速度。
空肠营养管可以通过鼻饲或腹腔留置两种方式进行输注。
鼻饲适用于较短时间的营养补充,而腹腔留置适用于长期营养支持。
在选择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
同时,输注速度也需适当控制,过快的输注速度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而过慢的输注速度则可能导致营养不足。
再次,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管道和观察病情。
空肠营养管的留置时间一般为数周至数月,因此在使用期间需要定期检查管道通畅性,观察患者病情是否有变化。
对于出现腹痛、呕吐、发热等不适症状的患者应及时联系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
此外,要注意营养物质的选择和使用。
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和营养需求,选择适当的营养物质进行输注。
常用的营养物质包括氨基酸、脂肪乳剂、糖类等。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推荐剂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最后,对患者的心理关怀也很重要。
使用空肠营养管的病患通常需要长期住院或康复期间,他们可能会感到身体不适、疲倦和焦虑。
医务人员应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总之,使用空肠营养管需要注意洁净和无菌操作、选择适当的管道和输注速度、定期检查管道通畅性,选择合适的营养物质,以及提供心理关怀。
这些注意事项能够确保空肠营养管的安全有效使用,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