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社科院文博专业考研经验
- 格式:doc
- 大小:194.50 KB
- 文档页数:3
文博专业考研推荐书目文博专业考研推荐书目读好书,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的思想、谈吐,以及为人处事、精神气质。
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准备了文博专业考研推荐书目有关信息,以供各位参考。
文博专业考研推荐书目【一】1.田野考古技术(含科技考古)考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共100分,内容分考古学技术与方法、科技考古两类,考生任选其一作答;第二部分共200分,内容分中国考古学、物理、化学三类,考生任选其一作答。
不可跨类别答题,若跨类别答题,按答题顺序取前者计分。
科技考古参考书: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著:《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文物出版社。
陈铁梅:《科技考古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物理参考书:程守洙,江之永:《普通物理学》,第6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学参考书:华彤文,陈景祖:《普通化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2.文化遗产展示主要包括博物馆展示、博物馆教育和文化遗产管理等内容。
参考书: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王宏钧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珍妮特马斯汀:《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
玛格丽特霍尔:《展览论——博物馆展览的21个问题》,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年。
①(全日制)博物馆学《文物学》李晓东学苑出版社 2005年《博物馆的理论与基础》严建强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年②(全日制)文化遗产学《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于海广等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王文章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年③(全日制)文物鉴定《文物学》李晓东学苑出版社 2005年④(全日制)文物修复与保护《文物保护学》王蕙贞文物出版社 2009年⑤(全日制)中国考古《考古学研究入门》陈淳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⑥(全日制)科技考古《科技考古的方法与运用》中国社科院科技考古中心编著文物出版社 2012年⑦(全日制)公众考古《考古学研究入门》陈淳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文博专业考研推荐书目【二】3.文化遗产保护以文物保护基础知识为主,约占70%,还有物理学、化学和中国美术史等内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考博参考书分数线复试经验一、专业的设置、招生人数及考试科目院系(招生人数)专业(招生人数)研究方向导师考试科目701马克思主义学院(100)060200中国史(6)01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高翔①1001英语、1002日语、1003俄语、1004德语、1005法语选一②209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③3225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于沛①1001英语、1002日语、1003俄语、1004德语、1005法语选一②209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③3225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注:报考要求及说明详情参照《201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报考说明》。
二、导师介绍高翔,男,1963年10月出生,四川盐亭人,汉族,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研究员,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论著有《康雍乾三帝统治思想研究》(专著)、《近代的初曙:18世纪中国观念变迁与社会发展》(专著)、《在历史的深处》(论文集)、《略论清朝中央权力分配体制——对内阁、军机处和皇权关系的再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道路》等。
于沛,男,汉族,1944年5月生于中国天津,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系,俄国史专业,历史学硕士。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
研究方向为俄国史、历史认识理论、外国史学思想史。
著有《苏联史学理论》《现代史学分支学科概论》《马克思主义史学新探》《西方史学在东方的反响》《世界政治史1918-1945》等。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
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考试科目、招生人数院系所(人数)、专业(人数)及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备注807文物与博物馆硕士(45) 065100文物与博物馆(45) 01文物鉴定与修复02博物馆与文化遗产管理03故宫学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3日语或204英语二③348文博综合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3日语或204英语二③348文博综合03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3日语或204英语二③348文博综合拟接收文物与博物馆专业01方向推免生8人,02方向推免生9人,03方向推免生3人中国社科院2017年拟招收文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45人,其中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方向计划招收20人,博物馆与文化遗产管理专业方向计划招收17人,故宫学专业方向计划招收8人(含拟接收推荐免试生20人,其中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方向8人,博物馆管理专业方向9人,故宫学专业方向3人)。
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复试分数线政治英语文博综合总分4545135331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参考书目张之恒《中国考古通论》,绿色封皮的;王宏钧的《中国博物馆学基础》;李晓东的《文物学》。
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真题1.文物保护2.考古十大发现,列举五个详述一个(800字)3.读研计划(初试成绩占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总和的55.5%,复试成绩占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总和的44.5%)2017年考研初试真题(一)名词解释古根海姆博物馆明器印纹硬陶倦勤斋虢季子白盘西汉海昏侯刘贺墓(二)简答(6选4)请简述牛河梁遗址出土,女神庙简述殷墟妇好墓墓主人及甲骨卜辞证据请简述马王堆一号墓棺椁结构请简述古物陈列所设立及隶属关系简述张伯驹收藏与捐赠请简述我国博物馆征集藏品主要途径。
(三)论述略述辛亥革命与故宫博物馆创立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348文博综合专硕考研真题及详解】才聪学习网[全套]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物与博物馆硕士348文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全套资料•[电子书]全国名校348文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电子书]张之恒《中国考古通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电子书]李晓东《文物学》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电子书]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核心讲义和考研真题详解•[电子书]王蕙贞《文物保护学》核心讲义和考研真题详解•[电子书]张之恒《中国考古通论》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电子书]李晓东《文物学》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专项题库】•[电子书]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电子书]王蕙贞《文物保护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4.文物与博物馆学考研题库【名校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电子书]2021年考古学与文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第1章概论一、名词解释1.放射性碳素断代[2014年中央民族大学研]答:放射性碳素断代是利用死亡生物体中碳-14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行断代的技术。
1949年开始应用于考古年代的测定。
一般适用的年代范围在5万年以内。
美国芝加哥大学W.F.利比是该方法的创始人。
2.相对年代[2014年中央民族大学研]答:相对年代是考古学年代分类的一种,与其相对的是“绝对年代”。
“相对年代”是指文化遗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绝对年代”是指文化遗存形成时的距今年代(具体年代)。
确定相对年代,主要依靠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研究,是考古学研究中两种常用的断代方法。
此外,也可以利用某些自然科学的手段和文化遗存的对比研究,来判断遗迹和遗物的相对年代。
3.埋藏学[2014年山西大学研]答:埋藏学又称化石形成学,专门研究化石的埋藏条件及其产地的形成原因,即研究生物体从死亡到形成化石的全部历史过程。
中国社科院财经系旅游管理专业考博复习资料报考分析--育明考博一、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旅游管理专业考博考试内容分析(育明考博辅导中心)专业招生人数初试内容复试内容120203旅游管理2016年2人①1001英语②2002管理学原理③3190旅游管理①外国语综合能力测试50分(含口语及听力)②专业综合150分(笔试、面试)育明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1、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旅游管理专业考博的报录比平均在6:1左右(竞争较激烈)2、本专业有3个研究方向:01旅游经济与管理(王诚庆)02旅游与现代服务业(夏杰长)03旅游业投融资(姚战琪)3、初试英语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4、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初试时需加试高等数学和“政治理论”(考试范围:马克思主义经典选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复试时需加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笔试)。
5、入学考试总成绩=初试成绩*60%+复试成绩*40%。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针对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旅游管理专业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有:考博英语课程班·专业课课程班·视频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
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
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财经系考博资料获取、课程咨询育明张老师叩叩:772678537)二、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财经系历年考博复试分数线(育明考博课程中心)育明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1、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财经系共有5个博士招生专业:020203财政学、020204金融学、020205产业经济学、020206国际贸易学、120203旅游管理,各个专业竞争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成功经验总结考研复习中最重要的就是复习方法,好的复习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复习方法有哪些呢,凯程老师为您作出如下总结:(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
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
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
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
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
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
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
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
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
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
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
统一的参考书书店可以买到,但是笔记是独一无二的,笔记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心血所得,一定要好好保管。
最后,无论以何种方法复习,考生都要全身心投入,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系考古学考博指导与分析一、中科院考博资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系考古学专业的考博考生每年还是比较多的,报录比大约在1:15左右,竞争相当激烈,除了一些境内与境外申请推免的考生外,普通招考的考生一般情况下较少,并且在全国各院校(所)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英语是最难的,许多考生由于外语成绩不达标而最终不予被录取,主要原因是对外语的要求比较高。
同时,专业课方面的角逐也非常明显,每年有很多考生因为专业课总成绩未能上线导致落榜的比比皆是,建议报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系考古学专业的考生结合我们育明考博提供的信息和帮助提前做好复习备考准备。
(一)博士研究生导师1.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陈星灿。
2.夏商周考古:王巍。
3.汉唐考古:白云翔、刘庆柱。
4.古文字学:冯时。
5.动物考古:袁靖。
6.植物考古:赵志军。
7.科学测年:张雪莲。
8.佛教考古:李裕群。
(二)考试科目1.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1)1001英语或1002日语或1003俄语或1004德语或1005法语(100%)。
(2)2020中国考古学通论(100%)。
(3)3035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100%)。
2.夏商周考古:(1)1001英语或1002日语或1003俄语或1004德语或1005法语(100%)。
(2)2020中国考古学通论(100%)。
(3)3036夏商周考古(100%)。
3.汉唐考古:(1)1001英语或1002日语或1003俄语或1004德语或1005法语(100%)。
(2)2020中国考古学通论(100%)。
(3)3037汉唐考古(100%)。
4.古文字学:(1)1001英语或1002日语或1003俄语或1004德语或1005法语(100%)。
(2)2020中国考古学通论(100%)。
(3)3038古文字学(100%)。
5.动物考古:(1)1001英语或1002日语或1003俄语或1004德语或1005法语(100%)。
(2)2020中国考古学通论(100%)。
文博考研辅导班:2021年中国社科院文物与博物馆348考研参考书
实际考试主要参考书目:
(1)张之恒:《中国考古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
(2)李晓东:《文物学》,学苑出版社,2005年
(3)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4)《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博物馆部分
(5)郑欣淼《故宫与故宫学》紫禁城出版社
(6)《故宫学概论》故宫出版社 2017
(7)王子林《紫禁城原状与原创》紫禁城出版社
学有余力有时间可参考
文物学的实物部分资料,考试常考到:
冯先铭《中国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杨仁凯《中国书画》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唐石父《中国古钱币》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注:非官方推荐,优先学习参考(1)(2)(3)(5)详细专业课笔记资料见文博考研考证网
新祥旭考研官网/。
去年这个时候逛论坛浏览帖子的时候,我当时就想:等明年我考上后,我也要来写一篇贴子,说一下自己的故事,分享一下成功的喜悦。
可如今真的考上了,反而没有想象中的高兴,更多的是毕业琐事的忙碌和离别的悲伤。
(一)英语对于英语这种从小到大都头疼的科目,尤其是考研这样难上加难甚至有点变态的英语考试来说,备考过程中几乎要花上一大半的时间搞定它。
我个人英语基础一般,四六级虽然都是一次考过,但成绩均马马虎虎。
所以我只说自己的复习经验。
单词,几乎是要背到临上考场的前一天甚至当天都不为过。
5500多个考研单词,至少要背上三遍才能记得住。
语法,对于考研阅读那些又臭又长的长难句来说,弄懂语法非常重要,最起码也要学会用语法来断句,毕竟阅读理解和翻译都会用到语法知识。
阅读,在单词和语法的基础之上,可以使当用历年真题来检验一下阅读效果,当然初期肯定会错误率高到不忍直视,但是慢慢地就会有点头绪。
所以,就算很难,也一定要硬着头皮去做题,直到能够把每一个句子都肢解开来为止。
我个人用过的考研英语书不算很多,但都派的上用场,尽管最后考场上头都大了,一度头脑空白想要弃考,但最后的结果还算令人满意吧。
单词《刘一男考研英语词汇速记指南》语法《何凯文长难句解析》阅读十年真题作文《写作160篇》虽然英语在考研过程中不断的给我制造各种浮躁和焦虑,甚至一直持续到考研当天。
但是每天都必须看英语。
说实话,为了考研英语而学英语的感觉非常不舒服,无奈的是,我们从小就习惯了考啥就学啥,最后弄到一点兴趣都提不起来,完全是为了拿分而已。
学习英语是场持久战,坚持很重要。
(二)政治政治这种科目,不用说就知道是为了拿分的。
内容不仅多而且很复杂,包括近代史纲、毛概、思修法基和马原理。
我个人是报了辅导班跟老师的节奏走的,上半年只是简单浏览了一遍,没有背诵。
正式开始投入精力,要算9月份了。
很多人会买大纲解析之类的,我没有用大纲解析,只看了辅导班强化讲义,跟大纲解析内容差不多,一样的又多又复杂。
文博备考经验分享发言材料我的亲身经历——备考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硕士专业的经验分享。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备考经验。
我的选考专业是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硕士,考取这个专业是我多年的梦想。
在备考过程中,我遇到了各种挑战和困难,但通过不断努力和经验总结,我终于成功地考取了心仪的专业。
下面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备考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备考文博专业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
文化遗产与博物馆专业要求对历史、艺术、文化等领域有一定的了解。
所以,在备考之前,我花了很多时间学习这些相关知识。
我参加了一些文化史和艺术史的培训课程,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和论文,同时也关注国内外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的最新研究成果。
通过这些方式,我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储备,为备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备考还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
光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实践经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为了积累实践经验,我参加了一些相关活动和实习。
我在博物馆工作了一段时间,参与了一些展览策划和文物保护的工作。
这些实践经验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博物馆工作的各个环节,并且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和创新思维。
另外,备考期间还要关注最新的考试动态和备考资料。
一些博物馆和文化遗产专业考试的题型和内容都有一定的特点,比如文献分析、综合应用等。
因此,我通常会关注最新的考试动态和历年真题。
通过分析历年真题,我找到了一些题目的规律和解题思路,并且针对性地进行了练习和学习。
此外,备考资料也是备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我收集了很多相关的书籍、论文和研究成果,通过研读和整理这些资料,我更好地了解了专业知识,并且提高了论述能力和思考深度。
最后,备考过程中的心理调适非常重要。
备考文博专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和较高的学习压力。
在备考期间,我经常感到焦虑和压力,甚至有时候会有放弃的念头。
然而,我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渐渐克服了这些困难。
文博硕士考研常见问题与解答1.考试时间(考古与博物馆、文物与博物馆考试时间相同)参加每年一月份的全国统考。
考古与博物馆的考试科目:英语一、政治、考古与博物馆试题;文物与博物馆的考试科目:英语二、政治、文物与博物馆试题;考试科目两者只有政治相同。
考试时间是一样,应届生都是九月底报名,往届生都是十月份报名,具体时间应该九月份开始专注。
2.文博硕士学费多少?这个专业最贵的是社科院,大概一年十万左右,其他学校平均1~1.5万左右。
另外有部分学校公费,还有部分学校每月有补助。
3.文物与博物馆硕士是何时开始的?与考古与博物馆的区别呢?2017年是第一届招生,但有部分学校2017年开始招生,以后也许会陆续扩展生源。
在2017年以前在考古领域只存在学术硕士,名称为:考古与博物馆。
在2017年出现: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即专业硕士。
所以,现存两种都为考古领域的研究生,区别在于前者是学术硕士,后者是专业硕士,前者基本上三年制,后者基本上两年制。
两者的研究偏重,不同学校不同,所以不好评说。
4.文博的专业硕士和历史学类的其他学术硕士有什么区别?首先,总体情况不同。
文博硕士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基本上是研究考古为主,文物、博物馆为辅(这里只是说总体情况,比如南开大学的文物专业就是以文物为重点研究对象),而历史系其他专业有古代史、中近史、世界史等等专业,是以研究历史为主线。
两者的区别很显然,文博以实物资料为基础,文献仅作为补充或者作为其修改的对象,研究的是古代器物、墓葬、城址等;历史专业中是以文献为基础。
至于两者的实习单位,文博是以考古工地、博物馆等,历史专业不太清楚。
其次,考试范围。
文博硕士是各个高校自主命题的文物与博物馆考研专业课试题,分值300分。
共英语二、政治和文博考研试题三门课。
历史专业课是全国统考,分值也是300分。
共英语一、政治、历史三门课。
最后,资料收集。
至于专业课考试内容如何复习,我也有发一些高校的专业课历年真题,你在本版面自己看看。
2016年社科院文博专业考研经验
新祥旭考研分享:
去年这个时候逛论坛浏览帖子的时候,我当时就想:等明年我考上后,我也要来写一篇贴子,说一下自己的故事,分享一下成功的喜悦。
可如今真的考上了,反而没有想象中的高兴,更多的是毕业琐事的忙碌和离别的悲伤。
(一)英语
对于英语这种从小到大都头疼的科目,尤其是考研这样难上加难甚至有点变态的英语考试来说,备考过程中几乎要花上一大半的时间搞定它。
我个人英语基础一般,四六级虽然都是一次考过,但成绩均马马虎虎。
所以我只说自己的复习经验。
单词,几乎是要背到临上考场的前一天甚至当天都不为过。
5500多个考研单词,至少要背上三遍才能记得住。
语法,对于考研阅读那些又臭又长的长难句来说,弄懂语法非常重要,最起码也要学会用语法来断句,毕竟阅读理解和翻译都会用到语法知识。
阅读,在单词和语法的基础之上,可以使当用历年真题来检验一下阅读效果,当然初期肯定会错误率高到不忍直视,但是慢慢地就会有点头绪。
所以,就算很难,也一定要硬着头皮去做题,直到能够把每一个句子都肢解开来为止。
我个人用过的考研英语书不算很多,但都派的上用场,尽管最后考场上头都大了,一度头脑空白想要弃考,但最后的结果还算令人满意吧。
单词《刘一男考研英语词汇速记指南》
语法《何凯文长难句解析》
阅读十年真题作文《写作160篇》
虽然英语在考研过程中不断的给我制造各种浮躁和焦虑,甚至一直持续到考研当天。
但是每天都必须看英语。
说实话,为了考研英语而学英语的感觉非常不舒服,无奈的是,我们从小就习惯了考啥就学啥,最后弄到一点兴趣都提不起来,完全是为了拿分而已。
学习英语是场持久战,坚持很重要。
(二)政治
政治这种科目,不用说就知道是为了拿分的。
内容不仅多而且很复杂,包括近代史纲、毛概、思修法基和马原理。
我个人是报了辅导班跟老师的节奏走的,上半年只是简单浏览了一遍,没有背诵。
正式开始投入精力,要算9月份了。
很多人会买大纲解析之类的,我没有用大纲解析,只看了辅导班强化讲义,跟大纲解析内容差不多,一样的又多又复杂。
9月—10月,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记诵所有的知识点,尤其是对难懂的马原理,脉络总算清晰了很多。
不管考研班的老师吆喝的多么卖力,最终还是要靠自己老老实实坐在自习室里面背知识点。
到了最后12月份,身边的同学都要开始疯狂背诵各种题目了,各种各种资料铺天盖地的,我用过最多的是肖秀荣的,1000题,真题解析,还有最后四套题。
其他的也有启航的20天20题,风中劲草,任汝芬之类的,但是肖秀荣系列的辅导书真心不错。
(三)专业课
英语和政治的分值只有100分,专业课300.可见对考研的重要性,能否取得高分就要看专业课了。
所以专业课是至关重要的。
本人是跨专业,选择文博专业有很多偶然因素。
至于选择社科,是因为想去北京读书是一直的梦想。
北京的其他学校,有的怕考不上不敢报,有的文博实力太差,因为文博专业是新学科,实力强的学校不多。
最后选来选去就定在了社科。
不过社科文博的学费那叫一个贵,真的伤不起。
本来我最喜欢的方向是文物鉴定,但一年学费10万,实在伤不起。
只能望而却步,博物馆和故宫学的学费虽然不是天价,但也不算便宜。
不过我们家经济条件还可以接收。
在此奉劝要考的弟弟妹妹们,一定要先考虑好,和家长商量好。
至于专业课的准备,我也没有什么特别好说的,我是像高中学文科一样准备的,参考书目就是那几本,考古学通论,博物馆基础,文物学概论,文物保护。
最后一本文物保护,理科性的知识多一些,建议不要多看。
考的也很少很少。
其他三本,都是记忆性的东西,要重点看。
掌握基础重点知识。
经过几轮的复习,反反复复的看啊看啊,上考场就可以胸有成竹了,至少自己心里有点底气。
文科的东西,容易得分,但是不容易得高分,最后成绩出来之后,会发现前几名的成绩相差无几。
肯下工夫的话,还是会有收货的的。
总结
复习的时候最好事无巨细,我本人在本科期间的基础比较差,所以看书看得很痛苦,但最后总算坚持下来了,考研这种纯粹自学的经历,让我体会到了收获的乐趣,同时也给了
我更多的鼓励。
赢得了读研这张通行证,以后再学术道路上,肯定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挑战。
分享我喜欢的一句格言给大家:“但管努力,莫问前程,事在人为,功不唐捐。
”TIPS:
1、永远相信实力,拒绝谣言蛊惑
2、认真看书,心无旁骛
3、思并重,学问结合,注重独立思考和交流进步
4、会学习也要会玩耍,不做书呆子
5、坚持坚持再坚持!!
考研的路上,几多辛酸和苦楚,在落下帷幕的时刻,千言万语都难以名状。
所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