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临安邸》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0.57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临安邸》教学设计

【古诗解读】

要深刻理解《题临安邸》这首诗,就得从北宋臭名昭著的“靖康之耻”说起。公元1126至1127年,金军第二次攻破汴京,北宋的都城。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赵氏皇族、贵卿朝臣等共3000余人,这次事件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后来,宋高宗赵构即位,把都城定在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南宋朝廷虽然有岳飞韩世忠这样的名将,但是从皇帝到群臣大多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只求苟且偷安,对外一味地屈膝求和,一些达官显贵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完全忘记了曾经的耻辱。诗人林升看见了朝廷真实的一面一一苟且偏安,醉生梦死,因而感到失望、悲愤,怀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在临安的一个旅店墙壁上写下了这首诗。

首句“山外青山楼外楼”,看似写的是杭州的美景,但紧接着的一句“西湖歌舞几时休”,如同一声闷雷,问醒了多少人问出了多少痛一一中原还在金兵铁蹄之下,朝廷上上下下却只顾寻欢作乐,眼前这样的美丽山河,会不会有一天也落入金人之手呢后两句更是直接讥讽统治者不顾国计民生、醉生梦死的丑态,以及全然忘了是被金人从汴州赶到了杭州,忘了国家处在危难之中,令人失望、痛心、愤怒。正是因为诗人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才对统治者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表达了强烈的

不满。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初步读懂诗题和诗句的字面意思。

2.通过查阅资料,深入理解诗句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并体会诗人深沉、强烈、真挚的爱国情怀。

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了解诗人,感受古诗的历史地位

1 •聊聊诗人。你们之前听说过林升吗有没有读过他写的诗

2.导入新课。教师导语:林升留下来的作品寥寥无几,但就像张若虚,凭借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倒全唐,他

也凭借一首诗,在宋代文学史上奠定了不朽的地位,这首诗

就是《题临安邸》。

3.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古诗。

4.学生自由朗读。

【设计意图:诗人林升在宋代诗人中并不突出,留下的诗作也寥寥无几,但这首《题临安邸》却流传甚广,在中国讽喻诗中占据着重大地位。导入部分,通过介绍诗人和这首诗在宋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形成强烈的对比,激发学生学习这首诗的兴趣。然后通过教师的范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所表达出的强烈情感,激情入境。】

板块二:品读诗文,感受诗中的乐景哀情

1•理解诗题

(1)联系旧知和课文中的注释理解题意。

提示:结合之前学过的《题西林壁》理解“题”的意思; 借助书中注释,可以知道临安是指南宋都城,今天的浙江省

杭州市,“邸”是旅店的意思。诗题的意思就是题写在杭州

一家旅店墙壁上的一首诗。

(2)补充古诗创作背景:这首诗本来没有题目,这个题目是后来加上去的,因为古诗道出了当时普通百姓的心

声,所以流传甚广。

过渡:诗人没有什么名气,创作的时候连题目都没有,却广为流传,这到底是一篇怎样杰出的诗作呢

2.读出节奏

(1)标出节奏,指导学生读准。

(2)学生齐读,师做手势,引导学生根据手势读准节奏。

(3)指名学生读,教师根据朗读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3.感受美景

(1)了解临安。请学生结合生活经历或查找的资料说说对杭州的印象,感受杭州城的繁华和景色的迷人。

(2)学生再次自由朗读古诗,圈画景物,交流。

(3)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用语言描述画面。

画面一:青山楼台

指名学生读诗并描绘画面

提示: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临安自古就是一座美得令人心醉的城市,任凭多少华丽辞藻也形容不完它的美,而诗人只用了青山叠嶂,楼台重重这样一个大大的全景,就写尽了这座城市的繁华与美丽。山脉青山楼外楼这句诗写得太美,传唱度太髙,一度脱离了《题临安邸》本身, 单独成为一个绝美的意象,深深地印刻在中国人的脑海中。

b.读好诗句,感受画面之美

画面二:西湖歌舞

乩指名学生读诗并描绘画面

提示:第二句画面更美了,出现了水,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青山,层楼,西湖,简直是人间天堂,不只是这些,还有丝竹声声,轻歌曼舞,在这青山绿水与玉宇琼楼的大背景下,有那么美的女子轻歌曼舞,让人觉得仿佛来到了瑶池仙境。

b.读好诗句,想象画面之美。

4.回归现实

(1)理解“几时休” o教师导语:这样美好的生活,

本应该尽情享受,作者为什么叫停呢

(2)拓展资料:学生交流诗人写作背景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入侵,占领北宋,宋高

宗赵构携皇室遗后逃亡江南,建立南宋,定都临安,也就是杭州。南宋皇朝,政治上软弱无能,每年向金国纳贡求和,以换得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从此,南宋权贵不思复国,苟且偷生,纵情声色,纸醉金迷。

(3)再读诗句,读出愤怒,读出控诉。

(4)理解“暖风熏得游人醉”,感受权贵们的神态。提示:“暖风”的双重含义:不仅指自然界的春风,也指当时社会上的淫靡之风。“游人”达官贵人。从“熏”和“醉”感受统治阶级纵情声色、纸醉金迷的丑态。

(5)理解“直把杭州作汴州”。结合资料,了解汴州。出示《清明上河图》,感受汴州的繁华。

(6)可是昔日繁华的汴州,已经随着北宋王朝的灭亡而被葬送。带着悲痛,齐读这首诗。

小结:诗人林升通过描写乐景来表哀情,使情感倍增,而且在深邃的审美境界中,蕴含着深沉的意蕴。同时,诗人以讽刺的语言,不露声色地揭示了“游人们”的反动本质,也由此表现出诗人的愤激之情。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的设计主要达成两个目标:一是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会联系旧知、借助书上的注释都是学习古诗常用的方法。另外,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一—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习惯,本单元的课文离现在小学生的生活时代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