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讲植物地理学绪论
- 格式:pptx
- 大小:15.39 MB
- 文档页数:35
《植物地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解释下列名词植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圈中各种植物和各种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生物圈各结构单元(各地区)的植物种类组成、植被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领域与范围的总合,称为生物圈。
二、问答题1.阐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植物是生产者(2)植物参与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3)植物能够影响环境,净化环境(4)植物为地球上其他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场所和物质基础2.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什么?它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植被,研究内容包括植物区系地理和植被地理。
3.阐明植物地理学与植物学和生态学的关系?植被是由植物组成的,因此与植物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及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从1866年海克尔创立生态学以来,生态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包括许多分支学科,植物地理学与其中的群落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植物生态学、陆地生态学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4.植物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植物地理学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时期:1)植物地理学的开端:古西腊的提奥夫拉斯特(370-285DC)到18世纪(1)古代植物地理学的萌芽:古西腊、我国周代、战国(2)近代植物地理学的前奏:18世纪中期到末期(3)近代植物地理学基础的奠定: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2)植物地理学的巩固时期:1820-19世纪50年代3)植物地理学的发展时期:1855年至现在;19世纪末开始,植物地理学就按照各个分支学科发展。
第二章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基本类群一、解释下列名词物种:种是起源于共同祖先,具有相同的形态学、生理学特征和有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
双名法:双名命名法是指用拉丁文给植物的种起名字,由两个拉丁字组成:属名+种加词+命名人名。
植物地理学教案植物地理学绪论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按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德国人)—亚历山大·冯·洪堡德(Alexander von Humboldt 1769~1859年)的定义:植物地理学是研究“从赤道到极圈,从海洋深处和具有隐花植物原始体的山洞,到依地理纬度和地方性质而处于不同高度的永久雪线的不同纬度下植物的数量、外貌和分布”。
按照洪堡德的定义,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广义理解的植被,即作为地球地理壳的基本组成要素之一的植被。
总之,植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圈中各种植物和各种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生物圈各结构单元(各地区)的植物种类组成、植被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植物地理学》在英文叫plant geography或phytogeography。
洪堡德以后,由于研究的深入,《植物地理学》逐渐分化成几门独立的学科:包括研究植物分类单位在世界上的区域分布及传播规律的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对植物影响的植物生态地理学;以及研究植物在地质历史中变迁的植物历史地理学等;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从植物生态地理学中独立出以个体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植物生态学;及以不同植物的组合——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的地植物学(植物群落学)。
植物区系地理学随着资料的积累,内容日渐丰富。
它已成为研究植物种的分布区和不同地区植物区系分析的独立学科,可以称它为植物区系学。
至于植物历史地理学的方向,则在它从植物地理学分出来以后,早就结合着古植物学的研究,单独发展了。
在本书中,我们保持洪堡德对《植物地理学》的理解,即它是研究植被的科学。
它致力于研究植被的组成(种类组成和群落组成)、结构、形成、发展、分布、保护和改造利用。
所以,植物地理学也就是植被学(vegetation science)。
如上所述,由于植物地理学已分化成若干独立的学科,它不宜作为一个人的研究对象,正如普通物理学或普通生物学不能作为一个人的研究对象一样。
植物地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篇:植物地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植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圈中各种植物和各种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生物圈各结构单元(各地区)的植物种类组成、植被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①植物是生产者②植物参与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③植物能够影响环境,净化环境④植物为地球上其他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场所和物质基础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植被,研究内容包括植物区系地理和植被地理。
第二章细胞:生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物种: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指起源于共同祖先,具有极为相似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且能自然交配,产生正常后代,并具有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
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系统发育即生物种族的发展史。
可以只一个类群形成的历史,也可以指生命在地球上起源和演化的整个历史过程。
个体发育指某种生物从它生命中的某一个阶段(孢子、合子、种子)开始,经过一些发展阶段,再出现当初这个阶段的整个过程,其中包括形态和生殖上的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
相互联系:环境对生物体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对植物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有着很大的作用,二者促进了生物的演化。
颈卵器植物:雌性生殖器官为颈卵器的植物,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
单叶和复叶的区别及联系?单叶是在一个叶柄上只生一片叶片。
复叶是在叶柄上着生两片以上完全独立的小叶。
复叶的叶柄称为叶轴或总叶柄,叶轴上所生的叶称为小叶,小叶的叶柄即为小叶柄。
区别:叶轴的顶端没有顶芽,而小枝常具有顶芽;小叶的叶腋一般没有腋芽,芽只出现在叶轴的腋内,而小枝的叶腋都有腋芽;复叶脱落时,先是小叶脱落,叶脱落,最后叶轴脱落;小枝上只有叶脱落;叶轴上的小叶与叶轴成同一平面,小枝上的叶与小枝成一定角度。
叶序:叶在茎上都有一定的排列方式,称为叶序。
常见类型①互生:每节着生1片叶,如樟树②对生:每节相对着生2片叶,如女贞③轮生:每节着生3片或3片以上的叶,如夹竹桃④簇生(从生):节间缩短密接,叶成簇着生在短枝上,如金钱松、银杏⑤基生:植物无明显的地上茎,叶从植物贴地面的基部生出,如蒲公英植物的分类系统:①人为分类系统:根据植物的用途、形态结构、生活习性,或选择植物的一个或几个明显的特征,而不考虑物种间亲缘关系的远近对植物进行分门别类的分类方法。
植物地理重点知识整理资环学院资环专业 20081170016 盛芝露第一章绪论一.植物地理研究对象植物地理学——是地理学和植物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研究生物圈中各种植物和各种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生物圈各结构单元(各地区)的植物种类组成、植被特征及其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自然地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与动物学一起合称生物地理学。
二.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与基本任务1.基本任务:阐明地球上植物和植被分布的基本规律2.具体内容包括:①地球上植被的组成、结构、动态变化和分级分类②植被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③植物分布区和植物区系的形成和演变④岛屿植物种的拓殖和一些灭绝等。
⑤通过研究植被分布的特点和规律,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恢复重建退化生态系统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三.1807年,亚历山大-洪堡德出版《植物地理学知识》,使植物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二章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基本类群一. 植物的分类1.植物分类的目的①辨别植物,给植物命名和描述②研究植物的亲疏同异,把它们分门别类,建立一个足以说明植物亲缘关系和进化顺序的分种系统2.植物分类的原则和依据①人为分类法A特征:根据植物的用途或仅据植物的一个或几个明显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不考虑植物种类彼此间的亲缘关系和在系统发育中的地位B人为分类法的贡献:对人类生活和生产起了重要作用,并为科学分类累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C人为分类法的局限性:a不够科学,其结果可能会给植物分类带来混乱,b不符合植物界的自然发生和发展c不能反映植物间的亲缘关系②自然分类法:A特征:根据最能反映亲缘形状和系统演化的主要性状进行分类,其发展与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分不开B实例•——恩格勒系统:根据假花学说建立,将柔荑花序类植物作为原始的类型。
•——哈钦林系统:根据真花学说建立,认为双子叶植物以木兰目和毛茛目为起点,分别平行演化成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
•——克朗奎斯系统:根据真花学说建立,认为双子叶植物以木兰目为起点③人为分类法和自然分类法区别人为分类法是根据植物的用途或仅据植物的一个或几个明显的形态特征分类,而自然分类法是依据亲缘关系和系统演化的主要性状进行分类,后者更科学,更符合自然界的自然发生和发展,更能反映植物间的亲缘关系. 3.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和阶层系统 界、门、纲、目、科、属、种 4.植物的命名双名法:林奈创立。
《植物地理学》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解释下列名词植物地理学生物圈二、问答题1.阐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什么?它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3.阐明植物地理学与植物学和生态学的关系?4.植物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第二章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基本类群一、解释下列名词物种双名法孢子植物种子植物高等植物低等植物颈卵器植物维管植物茎叶体植物叶状体植物世代交替同形世代交替异形世代交替无性世代有性世代孢子体配子体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个体发育系统发育原核植物真核植物裂生多胚现象简单多胚现象显花植物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二、填空题1. 蓝藻细胞由()和()组成,在电镜下观察前者分为()层,后者分化为()和()两部分。
2.葫芦藓的蒴帽前身是(),属于()部分,具有()作用。
3. 葫芦藓的配子体可分成()、()和()三部分,孢子体可分成()、()和()三部分,孢蒴可分为()、()和()等结构。
4. 苔藓植物在其生活史中是以()发达,()处于劣势,()寄生在()上为显著特征,另一个特征是孢子萌发先形成()。
5. 地钱的营养繁殖主要是(),其生于叶状体背面中肋上的()中。
6. 地钱雄生殖托的托盘呈(),雌生殖托的托盘呈()。
葫芦藓植株上产生精子器的枝形如(),产生颈卵器的枝形如()。
7. 从蕨类植物开始,植物体已经有了真正的()、()和()的分化和()的分化,生活史中()体和()体都能独立生活,但()体占优势。
8. 蕨类植物的有性生殖器官为()和(),无性生殖器官为()。
9. 大多数真蕨植物的每个孢子囊群还有一种膜质的保护结构,叫做()。
10.蕨类植物的主要营养体属于()体。
11.裸子植物在植物界的地位介于()和()之间,其主要特为()、()、()()和()。
14. 裸子植物通常可分为()、()、()、()和()等五纲。
18. 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进化,这主要体现在被子植物具有如下五个方面的特征∶()、()、()、()和()。
植物地理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研究生物_与_ 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做生态学。
2.在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中,优先研究的领域是(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二、简答题简述现代生态学的特点和发展的主要趋势答:(l)从野外转向室内。
(2)从定性走向定量,从静态到动态。
(3)研究对象两极化,研究重点从经典生态学发展到分子、细胞、景观、生物圈生态学。
(4)从自然生态转向污染生态(或半自然生态),进而发展到对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
(5)从理论走向应用。
三、论述题生态学可用于指导解决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为什么?答:(1)人口问题:对于世界人口增长过快而带来的社会压力,可以用生态学的种群调控原理来控制人口增长,(R0为世代增殖率,T生殖周期),通过世代增值率和增大生殖周期来降低人口增长率。
同时还得加强教育,提高素质,建立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
(2)资源问题:目前世界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资源的结构性短缺;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平衡;资源利用不够科学,浪费、损失严重。
合理调配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调整产业结构,保护和开发资源并举;改变能源结构,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开发环保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海洋能。
(3)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垃圾,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日趋突出。
利用生态学原理,实施生态工程,减轻环境现代工业和资源开发带来的污染;保护现有植被,加强林草建设;控制人口增长,实行生态移民;改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减轻对草场的破坏;优化土地利用格局,维护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恶化生态环境需利用生态演替的原理进行人工干扰和自然恢复。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一、名词解释1、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2、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环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