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信封、书信的格式)
- 格式:ppt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19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书信格式2.理解傅雷家书的内涵重点难点:重点: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难点:对于“坚强”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一)整体把握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
前者,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后者,则满怀欣喜,激情洋溢。
前者偏重理性,后者充满感情。
但融汇、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第一封信的开始,傅雷首先宽慰儿子:不必担心父母会因为知道了孩子的精神消沉而烦恼或不安。
而且,孩子向父母诉苦,在家信中发泄,乃是情理之中的事。
接着告诉儿子: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
那么,应该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跌宕呢?首先,应该对这一切泰然处之,尽量让心理保持平衡,不至于受伤。
“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他还用“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的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
其次,“慢慢”“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情”,即冷静、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为借鉴。
“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从而越来越坚强。
对于感情的创作,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
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
傅雷家书读后感格式范本尊敬的傅雷先生:您好!我是一位读者,在阅读您编写的《傅雷家书》后,深受启发。
我想对此作品进行一份读后感,并与您分享一些我的心得体会。
《傅雷家书》是一本关于教育和人生哲理的书籍。
通过书信的形式,您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对教育的思考展现给读者,触动了我对教育和人生的思考,同时也为我指明了一个独特而真实的教育路径。
首先,我被您对待教育的态度所打动。
您在书中强调了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的重要性,并认为父母要在教育孩子方面事无巨细都要尽力。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也是塑造孩子品格和价值观的根本。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我也从中明白,教育并不仅仅是让孩子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品德和智慧。
其次,您对教育方法的思考和独特见解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书中,您并没有奉行传统的教育模式,而是强调了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您提倡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您也十分注重个体差异,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这使我意识到,传统的教育模式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之路,父母要耐心了解和培养孩子的个性,引导他们走向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此外,您对人生的思考也给了我很多启示。
您在书中强调了人生品质的培养,将品德和智慧看作是教育的核心目标。
您提倡要塑造孩子的性格,注重培养他们的人文和道德素养。
对于知识的追求,您也强调了要求“墨者,亦膏之以朱。
学者,亦秽之以白。
”这使我明白了,真正的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孩子知识,更应该是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
最后,我想说,读完《傅雷家书》,我不仅仅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
作为一名年轻人,我意识到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品德和智慧,充实自己的内在修养。
同时,我也明白了家庭教育在我的成长中的重要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父母的教育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
傅雷家书的第一封信原文傅雷家书第一封信的标题是—《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晚》。
附原文: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晚孩子,你这一次真是“一天到晚堆着笑脸”教人怎么舍得老想到五三年正月的事,我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
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妈妈说。
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作者简介:傅雷(1908.4.7-1966.9.3),字怒安,号怒庵,汉族,原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现上海市南汇区航头镇)人,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文革时期的傅雷受到迫害,于1966年9月3日在家中服毒自尽,妻子朱梅馥也自缢而亡。
他的全部译作,现经家属编定,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编成《傅雷译文集》,从1981年起分15卷出版,现已出齐。
傅雷家书第一封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跪求!第1封信:父亲在儿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开导他,让他坚强,教儿子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跌倒了要自己爬起来.第2封信:父亲在儿子取得成功的时候,教育儿子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作品简介:《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 -、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了中国的典范父母。
傅雷(1908-1966),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一生译著宏富,翻译作品达34部。
人民教育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傅雷家书两则》收录2则“1954年10月2日”“1955年1月26日”2则。
作品简介:傅雷,字怒安,号怒庵,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
书信和信封的格式如下:
书信格式:
1.称呼: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与正文分开。
通常不使用“你好”等非正式的称呼。
如果对方的职务较高,应先写明职务,如“尊敬的XXX
教授”。
2.正文:另起一行,从第二行开始写,前空两格。
内容应简洁明了,表达清晰,层次分明。
如有具体事项,可分段书写。
3.结尾:正文结束后,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此致”,再另起一行顶格写“敬礼”。
4.署名:在信的右下方写上署名,如果还有时间,应加上时间。
5.信封:在信封的左上方写上收信人地址,中间写收信人姓名,姓名应与地址对应。
右下方写上寄信人地址和姓名。
信封格式:
1.收信人地址:在信封的左上角,写上收信人所在的地址,包括街道、门牌号、单位等详细信息。
2.收信人姓名:在信封正中央,写上收信人的姓名,通常为正式称呼,如“尊敬的XXX先生/女士”。
3.寄信人地址:在信封右下角,写上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以便对方回信。
如果不需要回信,可以省略寄信人地址和姓名。
4.邮编:在信封左上角的邮政编码框内填写收信人所在地的邮编。
5.贴邮票:在信封右上角或右下角贴上邮票。
根据不同地区和邮寄方式,选择合适的邮资凭证。
以上是书信和信封的基本格式,但具体格式可能会因个人习惯、地区差异和特定场合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家书格式(家书的格式和内容怎么写)家书格式(家书的格式和内容怎么写)家书的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标题、正文、结尾、签名、日期;信笺上的地址,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正文一般以问候语开始,写在称呼的下一行,前面加两个空格;然后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也就是写作者想说的话,要理解写作的主旨,要有条理,有条理。
如果要在信中同时谈几件事,更要注意明确轻重缓急,有始有终;正文写完后,写上尊重和祝愿的话作为信的结尾;最后,在信的最后一行,签上作者的名字。
虽说当今社会已经是网络时代,家书已经开始被人们所遗忘,但是我们不可否认文字与纸张能够给人更多的亲切感,有时候写一封家书也是不错的选择,比一个电话,一条短信显得更有意义。
家书怎么写?家书的格式有什么讲究?家书的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1、称呼也称“起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开头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
(1)给长辈的信,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
(2)给平辈的信,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
(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对于长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
2、正文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
问候语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
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近来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类。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掌握书信格式2。
理解傅雷家书的内涵重点难点:重点:作者对人一辈子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难点:关于“坚强”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一)整体掌握这两封家书,分不写于儿子消沉苦闷与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一辈子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她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她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
前者,如与风细雨,款款相慰;后者,则满怀欣喜,激情洋溢。
前者偏重理性,后者充满感情。
但融汇、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不管遭受了如何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第一封信的开始,傅雷首先宽慰儿子:不必担心父母会因为明白了小孩的精神消沉而烦恼或不安。
而且,小孩向父母诉苦,在家信中发泄,乃是情理之中的事。
接着告诉儿子:人一辈子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与超然的人才可不能浮沉、那么,应该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跌宕呢?首先,应该对这一切泰然处之,尽量让心理保持平衡,不至于受伤。
“只要高潮只是分使您紧张,低潮只是分使您颓废,就好了、”她还用“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的比喻,讲明控制情绪的必要、其次,“慢慢”“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情况”,即平复、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为借鉴、“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完全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从而越来越坚强、关于感情的创作,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
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可不能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
家书的格式写家书的格式家书的格式:家书范文家书范文1、给父母的一封家书亲爱的爸、妈:你们好!长这么大没有以这种方式和你们聊天,感觉怪怪的,实质却很真实。
有很多平时当着面的时候不能讲出来的话,现在我决定写这封信对你们说说我想对你们说的心里话。
爸爸、妈妈,我感谢你们养育了我,这份恩情是我一辈子还不清也还不了的.我不会忘了生活中你们对我的点点滴滴。
还记得,在我无措彷徨时你们为我指明前方的路;睡觉时你们为我盖的被子;哭泣的时候你们告诫我男儿有泪不轻弹、要坚强……有太多的太多,深深的印记在我的脑海之中。
如今我长大了,我来到了人生的又一个起点——中专。
虽然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挺辛苦,但我无怨无悔,更不会怨恨你们,抱怨自己是农村来的。
因为我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我也知道,为了我你们也付出了很多很多现在,我在学校会认真努力的学习,不会再向以前那样不懂事了,我现在长大了,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给你们看,你们的儿子不会给你们丢脸的。
我在这里也过的很好,你们不用担心我,反倒是你们,要多注意身体,别太累了。
有些东西用言语是不足已表达的,但还是想告诉你们:爸爸、妈妈——我爱你们,用心的爱,你们辛苦了。
如果有来生,即使你们还是一样的贫穷,我也一样要做你们的儿子!太多太多的话,永远也讲不完,下次再与父母详聊。
儿:康2012年05月26日2、给家人的一封信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女儿在学校生活得很愉快。
你们最近一直很辛苦,要多注意休息。
你们眼见着女儿从一个不懂事小丫头长成了大姑娘,心里是不是有一种欣慰感呢?上了中学,我渐渐离开你们的怀抱,开始了独立的生活。
在学校中,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干,既忙碌又劳累,第一次感到,父母在自己身边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自从第一天住校开始,我深刻体会出什么叫做思念。
每天晚上我很晚才会睡着,你们的面孔总会浮现在我的眼前,朝着我微笑。
这使我更加盼望周六可以回家。
不过,住校让我变得更坚强,让我学会怎样与人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