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固定短语生成的类推机制
- 格式:pdf
- 大小:223.10 KB
- 文档页数:3
初中汉语短语分类(用于初二和初三)初中短语是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起来构成的(也称词组)。
根据短语包含词语的多少可以把短语分为简单短语和复杂短语。
简单短语的内部只有两个词,一种语法结构关系;复杂短语的内部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可能很多)的词,并且词与词的结构层次和语法关系都比较复杂。
还可以从结构和功能这两个角度对短语进行分类,因此就有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别。
从结构上划分短语指的是:根据短语内部两个词的语法结构关系划分短语,可以分为16种结构类型一:短语的概念短语(词组)是指由两个以上的词语组合而成的语法单位。
短语(词组)从结构上大致可以分为固定短语(固定词组)和自由短语(自由词组)两大类。
固定短语(固定词组)指结构比较固定的惯用的短语(词组)。
固定短语(词组)在结构上具有固定性,构成固定短语(词组)的词及其次序一般都不能变动。
固定短语(词组)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组成固定短语(词组)的各词往往不能再作字面上的个别解释。
根据短语(词组)包含词语的多少可以把它分为简单短语(简单词组)和复杂短语(复杂词组)两大类。
简单短语(简单词组)的内部只有两个词,一种语法结构关系;复杂短语(复杂词组)的内部有多个词,并且词与词的结构层次和语法关系都比较复杂。
还可以从结构和功能这两个角度对短语(词组)进行分类,因此就有短语(词组)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
从结构上划分短语(词组)指的是:根据短语(词组)内部两个词的语法结构关系划分短语,可以分为16种结构类型。
要区分短语(词组)的类型要注意掌握三点:1. 词性;2. 词与词之间所构成的关系;3. 词的位置。
二:固定短语(固定词组)的分类:①结构对称的习惯语。
如“你一言我一语”、“东一鎯头西一棒槌”等。
这类习惯语多用作状语来修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如“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说开了。
”“他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上走着。
”②四字熟语,包括四字构成的成语和习惯用语。
如“一丝一毫”,“年富力强”,“喜笑颜开”等。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固定短语本文是关于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固定短语,感谢您的阅读!固定短语又叫固定词组:语法学术语,指结构比较固定的惯用的短语。
固定短语在结构上具有固定性,构成固定短语的词及其次序一般都不能变动。
固定短语(固定词组)的分类固定短语(固定词组)包含三大类:①结构对称的习惯语。
如“你一言我一语”、“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等。
这类习惯语多用作状语来修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如“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说开了。
”“他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上走着。
”②四字熟语,包括四字构成的成语和习惯用语。
如“一丝一毫”,“年富力强”,“喜笑颜开”等。
这类固定短语的语法功能比较多样而灵活,以每一个短语接近某类词而定,但又未必具有该类词的全部的语法功能。
如“喜笑颜开”接近动词,故它可以充当谓语等,但它不能带宾语。
③专有名词。
如“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等。
这类固定短语具有名词的语法功能。
自由短语(自由词组)的结构类型●主谓短语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构成,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两部分的关系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
通俗点就是谁(东西)+干什么例子:他写你洗我做科技发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今天星期一明天晴天鲁迅绍兴人这本书20元主谓短语之间往往可以加进“是不是”,其结构性质不变。
例:今天星期一--今天是不是星期一。
(结构性质不变)●动宾短语也称“述宾短语”。
动宾短语也是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行为动作,后一部分是受动作支配的,前后两部分是支配关系,前一部分为动语,后一部分为宾语。
动宾短语中间往往可以加进“了、着、过”,加进以后,短语性质不变。
“了、着、过”总是附加的。
动宾短语中间能否加“的”?不能。
动宾短语中间加“的”,短语性质马上就会改变,变为偏正短语了。
加“的”是偏正短语所特有的。
动宾短语的核心在前边。
例子:洗衣服洗着(了、过)衣服(短语性质没变)买衣服买了(过)衣服(短语性质没变)洗衣服洗的衣服(短语性质变了)例子:盖房子坐火车抽烟看书。
固定短语知识点总结初中固定短语是指在语言中已经固定下来、不再变化的短语。
它们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广泛,能够有效地表达语言的含义。
对于初中生而言,掌握固定短语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在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中都会经常出现。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初中阶段常用的固定短语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知识。
一、固定短语的定义和特点1. 固定短语是由两个或多个词组合而成的短语,具有特定的语法结构和含义。
2. 固定短语的语法结构通常是固定的,不可以随意变换词序或进行词语替换。
3. 固定短语的含义不是由其组成部分直接推导得来,需要通过学习和积累来掌握。
二、常见的固定短语1. Make a decision例句:I need to make a decision about which college to attend.2. Take a look例句:Take a look at this picture. What do you see?3. Keep in mind例句:Keep in mind that the deadline for the project is next week.4. Call it a day例句:It's getting late. Let's call it a day and continue tomorrow.5. Break the ice例句:Playing a game is a good way to break the ice at a party.6. Get on one's nerves例句:His constant complaining really gets on my nerves.7. Make up one's mind例句:After thinking it over, I have made up my mind to study abroad.8. Hang in there例句:Don't give up. Hang in there and things will get better.9. Give it a try例句:I'm not sure if I can do it, but I'll give it a try.10. Hit the books例句:I have a big exam next week, so I need to hit the books.三、固定短语的用法和注意事项1. 了解固定短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通过阅读和语境来学习和掌握。
有关类固定短语的问题类固定短语:意义与用法在语言学习中,类固定短语是一个常见且有用的语言现象。
这种语言现象在英语、汉语等许多语言中都有出现。
类固定短语通常是指那些形式相对固定、组合自由、具有某种意义和功能的短语。
掌握好类固定短语,对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表达思想和感情具有重要意义。
一、类固定短语的分类类固定短语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其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类固定短语可分为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等。
例如,“我的书”就是一个名词短语,而“看起来很高兴”则是一个形容词短语。
另外,根据类固定短语的构成,又可以分为复合短语和派生短语。
复合短语主要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通过一定的组合方式构成的,而派生短语则是由一个词根加上一个或多个词缀构成的。
二、类固定短语的意义类固定短语在句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类固定短语可以表达某种特定的意义和概念。
例如,“in my opinion”表达的是个人观点和看法。
其次,类固定短语可以传达某种情感和态度。
例如,“I amsorry to hear that”表达的是同情和遗憾。
此外,类固定短语还可以用来连接句子、强调重点或者表示某种逻辑关系。
三、类固定短语的用法类固定短语的用法比较灵活,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下进行组合和运用。
首先,类固定短语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表达某种完整的意思。
例如,“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其次,类固定短语也可以进行替换和变化,以适应不同的语境。
例如,“in my case”和“in most cases”都是基于“in the case of”这个类固定短语的变体。
此外,类固定短语还可以通过添加修饰语、词根变化等方式进行扩展和变化。
四、类固定短语的掌握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类固定短语是非常有益的。
首先,类固定短语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加准确、流畅地表达思想。
使用类固定短语可以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类固定短语生成的类推机制类固定短语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从自由短语而来,这是类固定短语的最主要来源;二是从语法性成分参与组成的句法结构固化而来,这一部分的类固定短语数量较少。
类固定短语的生成,多数情况下都是在语言使用者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一种自然生成的方式,是自由短语词汇化和语法化的结果。
类固定短语的另一种生成方式是仿造生成,这种方式是在语言使用者有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是语言使用者通过已有的结构式自觉类推、扩展生成新的类固定短语。
类固定短语的类推,包括语例类推和格式类推两种类型。
标签:类固定短语类推机制语例类推格式类推一、类固定短语的来源与生成在语言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连蹦带跳、不声不响、没边没沿”之类的短语。
这类短语,在结构上,既有固定的语型部分又有可变的替换成分,可替换的成分非常复杂但又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意义上,固定部分规定了整个短语的格式义和关系义,可变部分表示出整个短语的具体义和实用义;在音节上,节奏紧凑,以四音节为主体。
张斌(1988)将这类短语称之为“类固定短语”。
类固定短语介于自由短语和固定短语之间,它不能像自由短语那样通过字面意义来理解短语的意义,也不能像成语那样通过查检现成的工具书来掌握短语的意义和用法。
我们发现,类固定短语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从自由短语而来,这是类固定短语的最主要来源;二是从语法性成分参与组成的句法结构固化而来,这一部分的类固定短语数量较少。
类固定短语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看作一个类固化词,它与成语有很大的共性。
现实中,有相当数量的固定短语经历了由自由短语发展为类固定短语,最后由类固定短语生成为固定短语的过程。
大多数类固定短语和固定短语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自由短语结构定型化、意义凝固化、语音紧凑化的过程。
有些固定短语的形成则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如“取长补短”,语出《孟子》,本作“绝长补短”,后来又逐渐形成“取长补短”“截长补短”“采长补短”等形式,并在现代汉语中并存使用。
浅析新词语创造中的类推机制语言学上的类推是指在语言的某种其它规则模式的影响下,语法和词汇形式产生变化的过程或结果。
本文拟对类推在创造新词语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描写,探讨类推对新词语构造特征的影响,以及类推机制发生作用的制约因素。
标签:类推新词语词群词缀类推,也称“类比”,索绪尔阐释为“类比形式就是以一个或几个其他形式为模型,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的形式”。
社会发展促使人们必须不断创造新词来丰富词汇,但是语言自身发展的渐变性规律又不允许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新词语,类推便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
类推造词是对现有语言单位的改造利用,符合语言发展的渐变性规律。
同时,类推创造的大量新词语及时地反映了社会的变迁,满足了人们表达的需要。
正如索绪尔所说:“类比是革新与保守的原则”。
一、类推创造新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词语大量产生,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通过类推创造出来的。
我们通过对《新词语大词典》(亢世勇、刘海润,2003)收录的20000条新词语进行考察和统计,发现有7810条新词语是类推造词,占全部词语的39.05%。
可见类推在新词语产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所谓“类推造词”,是指为指称新事物、新现象和新观念,以原有的某个词为原型,通过替换其中的部分语素,而创造出一个新词的方法。
类推造词具有以下特点:(一)外部形式:类推出的新词与原型词有共同的语素,而且这个共同语素在词中的位置也是相同的。
如:文盲→法盲、乐盲、舞盲、科盲、股盲……(二)内部结构:由于类推产生新词是以固有的语法框架为基础,因而类推创造的新词语与原型词在词语的内部结构方式上也是相同的。
如“工龄→艺龄、房龄、癌龄、烟龄……”都是偏正式结构,“工、艺、房、癌、烟”都表示“龄”的范围,前后两个语素之间是修饰、限制关系。
(三)语义关系:类推新词与原型词具有语义上的联系,它们所具有的共同语素表示它们在语义范畴上的一致性,而它们不同的语素则显示其在语义上的区别。
浅谈现代汉语口语语法的分布及特征【摘要】语体是语言的功能变体,根据交际的媒介一般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语体,但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限定他们之间的界限。
汉语文化博大精深,汉语口语中有很多为说母语者习焉不察的口语语法形式,其整体意义在字面意义之外。
本文主要分析现代汉语口语语法的分布及特征。
【关键词】现代汉语;口语语法;特征所谓口语,字面理解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口头上所说的语言。
根据日常交际的标准、语法使用的标准、时态运用的标准为依据可以发现,汉语口语语法形式在句法、短语、构词层面均有分布。
只是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虽然口语语法形式在多种语法形式上都有分布,却也不能理解为这些语法形式都是口语语法形式。
因为某些语法形式上面还分布有书面语体和文艺语体。
一、口语语法的分布(一)省略句朱德熙先生认为“所谓省略指的是结构上必不可少的成分在一定的语法条件下没有出现。
”省略句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句中省略的部分是能够补充回来的,而且省略的部分其实并不影响你对整个句子的理解,并不影响日常交际。
由此,汉语口语省略句的主要类型分为主语的省略、谓语的省略、其他句法成分的省略、综合省略、介词的省略以及特殊省略(歇后语、名句的省略)等。
(二)紧缩句紧缩句是一种以简单句的形式来表达复合句所需要表达的语言逻辑关系的特殊句式。
它的主要特征是紧缩句是由前后两个部件构成的,句子中间并没有语音上的停顿,而且语义上前后部分表达的是一种逻辑关系,其中某些特别的句式还具有一定的语用意义,随着语言的发展有可能会紧缩为动补式。
根据结构形式,紧缩句可以分为有成套关联词、有单个关联词、没有关联词、前后呼应以及谚语、格言等习惯用法构成。
(三)追加句追加句具有强烈的语用色彩,往往用来表达愤怒、烦闷、吃惊、害怕、着急等情绪,或者急于解释某些事情、某种情绪。
“追加”是指说话者在完整的句子表达后,顺势自然地在句末添加追补原句中某些句法成分的特殊的口语类型。
根据追加的句法成分分类为追加主语、追加谓语、追加状语、添补性追加等。
英语固定短语的形成原理英语固定短语的形成原理很多,以下是20个常见的原理:1. 西方文化和历史的影响:固定短语经常受到英语国家的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影响。
2. 词语的组合:一些固定短语由多个词语组合而成,形成了特定的意义和用法。
3. 习惯用法:某些固定短语是由于长期的使用习惯而形成的,成为了英语的固定表达方式。
4. 隐喻和比喻:一些固定短语使用了隐喻和比喻的手法,使得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5. 文学和传统:许多固定短语是从经典文学作品和传统引用而来的。
6. 语音和韵律的需要:一些固定短语的产生是为了满足英语句子的语音和韵律需要。
7. 简化和省略:固定短语可以简化复杂的表达方式,使得表达更加简洁明了。
8. 历史语言演变:一些固定短语可能是由于英语语言的演变而形成的。
9. 习语的使用:习语在固定短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使得表达更加地道和自然。
10. 文化背景:许多固定短语反映了英语国家的特定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
11. 祈使句的形式:固定短语在祈使句中的使用是为了表示建议、命令或请求的常用方式。
12. 成就动词的补充:固定短语通常使用定型的成就动词来加强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13. 上下文的影响:固定短语的使用受到上下文和语境的影响,有时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含义。
14. 语法和句法结构:很多固定短语在语法和句法结构上具有特定的形式和规则。
15. 情感和感情色彩:固定短语在表达情感和感情色彩方面非常常用和有效。
16. 单词的多义性:一些固定短语利用了单词的多义性来表达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17. 特定行业和领域:很多固定短语是在特定的行业和领域中形成和使用的,反映了专业化的表达方式。
18. 社会交往和交流的需要:固定短语是为了方便社会交往和交流而产生的,提高了交流的效率和准确度。
19. 句子结构的平衡:某些固定短语在句子中的使用使得结构更加平衡和完整。
20. 文化认同和语言归属感:固定短语是语言中的一种文化资产,可以表达所属国家和文化的认同感。
中考英语《固定短语》知识点:动词+副词短语分类及用法动词+副词短语是英语中常见的表达方式,它由一个动词和一个副词组成,用来修饰动词的含义。
根据副词的性质和作用,动词+副词短语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副词完全修饰动词:这种情况下,副词对动词的修饰作用最直接,没有其他成分可以插入其中。
例如:get up(起床)、go away(离开)、turn on(打开)、sit down(坐下)。
2. 副词修饰动词的方向、位置或状态:这类副词常常表达动作的方向、位置或状态,与动词的意义结合在一起。
例如:take off(脱掉、起飞)、come in(进来)、fall down(摔倒)、hang up(挂断电话)。
3. 副词修饰动词的程度或频率:这类副词用于修饰动词的程度或频率,表示动作的强烈程度或发生的频率。
例如:run quickly(快速地跑)、speak loudly(大声地说话)、study hard(努力学习)、often go(经常去)。
4. 副词修饰动词的方式或方式:这类副词表示动作的方式、方式或方式。
例如:drive carefully(小心驾驶)、eat slowly(慢慢地吃)、read aloud(大声读)、sing beautifully(漂亮地唱)。
5. 副词修饰动词的时间或顺序:这类副词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顺序或位置。
例如:arrive late(晚到)、leave first(先离开)、stay here(在这里停留)、come back(回来)。
以上是动词+副词短语的一些常见分类及用法,对于备考中考英语有一定帮助。
要记住动词和副词之间的搭配,掌握动词+副词短语的正确用法。
第九节短语的结构类别和短语的功能类别一、短语的分类(一)什么是短语短语,有的也称为词组或结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而成的语法单位。
但并不能说词和词连在一起就构成了短语。
例如:我们星期天常常去北京故宫。
“我们”和“星期天”两个词连在一起,“星期天”和“常常”连在一起,但它们都不是短语。
词和词要组成短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两个词或多个词必须紧连在一起,或者由虚词把它们连在一起。
例如:我和小明正在打算请小华去北京故宫玩儿。
在这个句子里,代词“我”与名词“小明”由连词“和”连在一起,组成一个短语;“正在”与“打算”紧连,组成一个短语;“北京”与“故宫”紧连组成一个短语;“去北京故宫玩儿”紧连也组成一个短语;“请小华去北京故宫玩儿”紧连在一起也组成一个短语。
而不紧连的词则不能组成一个短语,如“正在”和“去”。
2、它们之间必须有一定的句法结构关系。
所谓句法结构关系,又称为句法关系或结构关系,即组成短语的成员之间的并列、偏正、述宾等的语法关系,这种语法关系是短语内部的关系,一般和逻辑事理关系是一致的。
比如“老师和学生”,“老师”和“学生”由连词“和”连在一起,构成并列关系;“样式新颖”,“样式”是主语,是被“新颖”说明的,“新颖”是谓语,是说明“样式”的,二者构成主谓关系;“木头房子”,“木头”是修饰“房子”的,二者构成定中式偏正关系;“很高兴”,“很”是修饰“高兴”的,二者构成状中式偏正关系;“看完”,“完”是补充说明“看”的,二者构成“动补”关系;“看书”,动词“看”是支配“书”的,二者构成述宾关系,等等。
3、所组成的短语整体上要有意义。
所谓整体上要有意义,是指所组成的短语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或者可以单独成为一个句子,或者在句子里可以相当于一个词,充当一定的句法成分。
比如“老师和学生”、“木头房子”等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在句子里充当主语和宾语;“很高兴”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在句子里充当谓语或状语;“看完”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在句子里充当谓语;“样式新颖”作为一个整体可以直接成为一个独立的句子,或者在句子里充当主语或谓语等。
关于类固定短语“V来V去”的语义与语用研究李桂玲一、引言“V来V去”是由两个动词与趋向动词“来”和“去”组成的联合型动词结构,其中前后两个动词可以变化,而趋向动词“来”和“去”是不变的。
吕叔湘先生曾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此种结构做出说明:“V来V去”,表示动作的多次重复,前后两个动词为同一词,有时为近义词。
有的是习用语。
《现代汉语实用语型》提到“‘来’、‘去’嵌入同一个或意义相近的两个单音节动词或双音节联合词的两个语素,构成四字语。
‘来’、‘去’表示‘趋近’、‘趋远’的趋向意义已经虚化,‘来’、‘去’通过两者对举,表示动作、行为连续不断或反复进行,当嵌入的动词表示的动作有方向性时,有‘到处’的意思”。
《趋向补语通释》提到“‘V来V 去’表示动作反复进行或交替进行”。
《现代汉语常用格式例释》提到这个结构表示两种意思:一是表动作趋向,即一会儿向这个方向,一会儿向那个方向,来来去去地反复多次进行;二是不表动作的趋向,而只是表示行为、动作的多次重复。
这是目前我们所见到的相关工具书对类固定短语“V来V去”的描写与解释。
二、关于“V来V去”的语义研究1.“V来V去”的语义分类“V来V去”结构中V具有动作义,“来”、“去”修饰动作的运动方向,“来”表示移动物从别的地方往说话人这边移动,距离说话人越来越近,“去”表示移动物从说话人的地方往别的方向移动,距离说话人越来越远。
因此,这种结构具有[位移义]。
本文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认识,将“V来V去”的语义分为三类:(1)表空间域的往返位移活动,“来”、“去”作趋向补语。
具体来说,又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表具体的往返位移活动。
根据V是否具有方向义,它可分为两类:①含有方向义的动作行为动词,动作的施事者在空间范围内产生位移,如“晚上,我独自一人在校园里走来走去,我很想走出一种从容……”(《生命册》),表示“我”在校园里走动,“我”是动作“走”的施事者,在空间范围内产生具体的活动轨迹;②不含方向义的动作行为动词,但受“来”、“去”的影响,动作的受事者因外力在空间范围内产生位移,如“女人的屁股一次次从院墙上跨过,把双方的话递来递去……”(《生命册》),“话”是受事者,它被女人们传递。
[作者简介]谭苗,女,湖南长沙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网络流行语 语言经济和类推机制的产物谭苗(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摘 要] 本文主要以马丁内的经济原则以及新语法学派的类推理论,分析了语言经济和类推机制在网络流行语中的具体体现,网络流行语是语言经济和类推机制作用下的产物,也是人类语言发展变化的反映。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语言经济; 类推中图分类号:H 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0)06-0069-03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网络交际也日渐成为人们重要的交际手段。
而网络语言作为网络交际的载体,是网络上流行的一种由汉字、拼音、英文、数字以及符号等组合产生的特殊的语言形式。
对于其产生及影响,褒贬不一,很多人质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网络语言,网民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言形式来交流。
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网络语言,分析其存在的形式和产生机制,探讨出其中的规律,以期能够对汉语言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伍铁平提出了语言的七种机制,即预设、排除、补偿、多余、类推、对称和经济机制[1]。
我们认为在这七种机制中,经济机制和类推机制是最具普遍性和实用价值的一种,也是最好用来解释网络流行语产生的机制的理论。
我们认为,网络语言根植于传统语言,其简洁新颖的表达形式充分体现出经济性,而能大量存在和流行也离不开类推的影响。
本文将以语言经济和类推机制为理论依据,对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机制进行分析。
在论述之前,有必要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界定,本文要研究的网络语言仅限于网民在聊天室和BBS 论坛贴吧等上常用的词语、句子和符号等网聊用语。
一、语言经济原则和类推机制的定义语言经济原则又称语言的经济性,首先正式提出这一术语的是法国著名语言学家也是功能语言学的代表人物马丁内(M arti net),他指出在保证完成语言交际功能前提下,人们会有意无意地对言语活动中力量的消耗作合乎经济规律的安排,从此原则出发能够对言语结构演变的特点和原因作出合理解释。
类固定短语“大……特……”格式的考察一、引言汉语中经常有一些四字短语,从形式上看,很像成语,但它们是根据交际需要临时创造出来的。
这类仿造的短语,其含义可以根据字面来理解,与一般短语无异;但是它们又有特定的格式和功能,跟某些成语近似。
这一类短语,可以称之为“类固定短语”。
本文所要讨论的类固定短语“大……特……”,是现代汉语中运用较普遍的一种类固定短语。
至目前为止,尚缺乏对它作深入的研究。
本文力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能进入“大……特……”格式的词语的特点,“大……”和“特……”之间的语义关系,“大……特……”的句法功能、表达功能、感情色彩等等,作一定的探索。
二、进入“大……特……”格式的词语的特点2.1根据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的例句,可以发现能进入“大……特……”格式的动词大多数是描写具体动作的单音节行为动词。
根据语境的需要,以下动词可以自由进入此格式,且根据此语料库统计了由不同动词组成的“大V特V”格式分别出现的例句数量,见下表:例如:(1)村民们提着死鹅,想向那些曾大讲特讲“绒鹅全身都是宝”的推销者们问个明白。
(【人民日报\1996】)(2)欧洲之行中,不仅一反常态,把“美英特殊关系”置之脑后,而且还大谈特谈要同正在迅速崛起的德国建立一种“独一无二的特殊伙伴关系”,以便共同分享“领导世界”的责任。
(3)国外建筑思潮,赶时髦,随波逐流;在创作中东抄西抄,明抄暗抄,大抄特抄之风十分普遍;生搬硬套,不伦不类,如此发展下去,肯定难于出现精品。
名词“书”在古汉语中有“写”的意思。
在“大……特……”格式中沿用此义项,为动词。
“大书特书”的用法在唐朝已有,韩愈《答元侍御书》:“足下年尚强,嗣德有继,将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而已也。
”现有:(4)邓小平在太行山的这段历史,无疑是一段值得回忆、值得纪念、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是一段能够给人以启示和教育的历史。
(5)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的产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也是当代国际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
类固定短语“X来X去”格式考察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类固定短语“X来X去”格式的考察一、研究背景类固定短语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固定用语,具有独特的语用功能和文化内涵。
其中,“X来X去”是一种经典的类固定短语,指代着某种动态变化的过程和状态。
然而,目前对于“X来X去”格式的研究并不充分,人们对其形成过程、语言属性以及文化意义的认识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量的语料分析和探究,深入了解“X来X 去”格式的语用特点及其文化背景,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它的用途和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1.整理“X来X去”格式的语言特点和形成规律,包括其词汇构成、语法结构、句子类型等方面。
2.分析“X来X去”格式在汉语中的语用功能,包括它的实际应用场景、意义和效力等方面。
3.探讨“X来X去”格式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演变,比如它可能与某些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或者历史事件有关联。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语料库分析、语料库查询和语料库统计等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收集大量的“X来X去”语句,包括书面语和口语,不仅限于某一种社会群体或地区。
2.对这些语句进行语言学分析,比如对句子结构、语法成分等进行分析,找出共性和特点。
3.通过查询文献和历史资料,深入挖掘“X来X去”表示方式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四、论文结构本研究的论文结构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等方面。
第二章:X来X去的语言特征主要介绍“X来X去”格式的词汇构成、语法结构、句子类型等语言特征。
第三章:X来X去的语用功能主要介绍“X来X去”格式在汉语中的语用功能,包括其应用场景、意义和效力等方面。
第四章:X来X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演变主要介绍“X来X去”格式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以及它可能与某些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或者历史事件有关联等方面。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主要总结研究成果,提出研究意义和不足之处,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