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语法知识(适用七、八年级)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词类

(一)代词

可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

1、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余、予、吾、我

第二人称代词:尔、汝(女,通假字,通“汝”)

第三人称代词:之、其(此类常考)

A、之

只表示“他(她、它)”和“他(她、它)们”,且只能做宾语,不可以做主语

如:《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之”指代的是渔人所见到的美丽景色,可以翻译为“它们”

有时“之”是一个表作用的分句,用于取消句子独立性,表示该句话不是一个独立的句子,而是上一句的一个分句

如:《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来取消前一句和后一句的独立性,表示两个完整的分句。

B、其

表示“他(她、它)的”和“他(她、它)们的”

如:《桃花源记》中“既出,得其船”,“其”指代的是“渔人的”,此句可翻译为“(渔人)立刻出来,得到了他自己的船”

注意:“之”和“其”虽然是第三人称代词,但偶尔可以灵活运用,表示“我(的)”或“你(的)”

如:

2、指示代词

常见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彼等等,可以解释为“这”“这个”“这些”、“那”“那个”“那些”

如:

注意:“彼”有时可以用作第三人称。如:

“其”和“之”也可以用作第三人称。如:

3、疑问代词

常见疑问代词有:谁、孰、何、奚、安、恶等

“谁”用于问人;“孰”用于问人、物,也用于选择

如:

“何、奚、安、恶”做宾语时,表示“什么、哪里”

如:《陋室铭》中“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

“何、奚、安、恶”做状语时,表示“为什么、怎么”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怎么能够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

(二)语气词

有句首语气词、句中语气词和语气词(即句末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有两类:

A、表示陈述语气:“也、矣”,可以不翻译或翻译为“啊、吧”

如:

B、表示疑问语气:“乎、哉、邪/耶(yé)”,可翻译为“吗”

如:《马说》中“其真无马邪?”,这真的是没有宝马吗?

2、词头、词尾

并非“句首语气词”,它只是词的构成部分,无实际意义,仅起语法作用,可以不翻译

A、名词词头,“阿、有”,

如:《木兰诗》中“阿爷无大儿”

B、动词词头,“言、于、薄”,

如:

C、形容词词尾,“然、如、尔、若、焉、乎”,解释为“......的样子”如:《桃花源记》中“欣然规往”:高兴的

注意:有些形容词后加“然、如、若、而”,表示的是该形容词后的动作状态

如:“莞尔而笑”,形容词“莞尔”指的是动词“笑”的状态,解释为“微笑的样子”

二尊称、谦称和敬词、谦词

1、谦称:臣、妾、仆、愚,寡人、孤,可以翻译为“我”

尊称:子、君、足下、阁下、陛下,可以翻译为“您”

这些词本身并非古汉语的人称代词

2、敬词和谦词放在动词前,作状语

敬词:奉、承、辱、枉、惠

如:奉命、承让、幸不辱命、枉死、谢谢惠顾

谦词:窃

如:窃以为(我认为)

三词类活用

1、名次作动词用

如:《论语》中“饭疏食饮水”饭:吃饭

2、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A、动词的使动:动词+宾语,表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做出了这个动作

如:

B、形容词的使动:即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宾语,表示形容词使得宾语具有某种性质

如:

3、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如:《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中“异”,对......感到惊奇

注意:使动,是在实际上使得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成了某种东西意动,是在主观上认为/感到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成了某种东西

4、名词作状语

A、表示“像......一样的”

如:“蚕食”,像蚕一样的啃食

B、表示“像对待......一样的”

如:《伤仲永》中“稍稍宾客其父”中“宾客”,像对待宾客一样的C:表示动作的处所和工具,一般解释为“向着...”“在...”“用...”如:《夸父逐日》中“北饮大泽”中“北”,向北方

四借代

借用一个词来表达另一个词的意义

1、以部分代全体

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的“帆”指代的是“船”

2、以性质代事物

如:

3、以原料代事物

如:

4、以具体代抽象

如:“无丝竹之乱耳”的“丝竹”指代的是“音乐”

五判断句和被动句

1、判断句

基本句式为“......者,......也。”

可以不用“者”字,或者“者”“也”都不用

如:《桃花源记》中“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是”字偶尔出现在主语和谓语中间,并不表示判断句,“是”在这种情况下做指示代词用,表示上文所叙述的事物

如:

2、被动句

A、用“于“介绍动作的主动者

如:

B、在动词前加“见”

如:

C、在动词前加“为”,或用“为......所......”的句式

如:《河中石兽》中“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D、在动词前加“被”,常见于现代汉语(略)

六省略

1、主语省略

如:《桃花源记》中“具答之”,省略主语“渔人”

2、谓语省略

如:《论语》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后半句省略了谓语动词“择”

3、介词后的宾语省略

如:《桃花源记》中“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省略了宾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