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名师名校讲义【民事诉讼法】C17 二审程序
- 格式:ppt
- 大小:151.00 KB
- 文档页数:21
第17章 第二审程序17.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第二审程序的概念第二审程序概述 第二审程序的意义第二审程序的性质上诉的提起上诉的提起和撤回上诉的撤回审理前的准备工作上诉案件的审理 上诉案件的审理范围上诉案件的审理方式对不服一审判决上诉的处理上诉案件的裁判 对不服一审裁定上诉的处理第二审裁判的法律效力禁止不利变更原则的依据禁止不利变更原则正确理解不利变更原则应注意的问题第二审程序【重点难点归纳】一、第二审程序概述1.第二审程序的概念(1)概念第二审程序,是指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依照法定程序和期限,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的一种法律制度。
第二审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所适用的程序,又称上诉审程序;我国实行两审终审,所以第二审又称终审程序。
上诉,是指当事人对第一审未生效的判决、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声明不服,要求上级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撤销原判决、裁定的诉讼行为。
(2)第一审程序与第二审程序的区别①程序发生的原因不同第一审程序的发生,是基于当事人的起诉权和人民法院的管辖权;第二审程序的发生,是基于当事人的上诉权和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上的监督权。
②程序的任务和目的不同第一审程序的任务和目的是确认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正确适用法律,解决民事纠纷;第二审程序的任务和目的除此以外,还侧重于对上诉人的权利救济以及在上诉请求范围内,对下级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的作用。
③审理的方式和期限不同适用第一审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必须开庭审理;适用第二审程序审理上诉案件,人民法院可以开庭审理,也可以对某些法定的案件不经开庭而径行判决。
普通案件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可以延长,简易程序审限为3个月;适用第二审程序审理案件,对判决不服的,审限为3个月,对裁定不服的,审限为30日。
2.第二审程序的意义(1)上诉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一项程序上的救济权,通过这一权利的行使,当事人可以要求上一级人民法院对第一审判决、裁定的正确性、合法性进行审查,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致因原审人民法院的错判而受到损失。
【重要知识点】2017-2018年司法考试卷三民事诉讼法精讲笔记: 第二审程序2017-2018年司法考试卷三民事诉讼法精讲笔记:第二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指民事诉讼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法院未生效的第一审判裁判。
上诉:指当事人不服第一审法院所作的尚未生效的裁判。
简述上诉的条件。
答:一、提起上诉的主体必须合格二、提起上诉的客体必须是依法允许上诉的裁判三、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上诉四、必须提交上诉状上诉回撤:指上诉人在上诉之后, 第二审判决宣告前, 向第二审人民法院申请撤回其上诉的诉讼行为。
简述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情形。
答:一、原判决认定事实有错误, 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 证据不足。
二、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 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三、对当事人在一审中已经提出的诉讼请求, 原审法院未作审理、判决, 经二审法院法院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
四、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在一审中未参加诉讼, 在二审中参加诉讼, 经二审法院调解, 不能达成协议的。
五、一审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 上诉后, 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应当判决离婚的, 经二审法院调解, 不能达成调解协议的。
结语:司考大致的时间轴:3月份感性认识司考——4月份开始备考——5月份公布大纲——6月份网上报名——7月份现场确认——8月份打印准考证副证——9月考试。
选择适当的方法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使你走上成功的捷径;但如果选择方法错误, 可能会使你误入歧途, 导致失败。
司法考试不仅仅是智力的考验, 同时还是一个方法的较量。
煮水要不间断地持续加热, 直到煮开, 这样才省时、省力。
司法考试就像煮开水一样, 要集中火力, 一鼓作气、直到突破。
否则, 不论上一年考多少分, 只要没通过就都是没有烧开的水, 在第二年的备考中又都得“回零”从常温开始煮, 基础基本一样, 如果在第二年不加倍努力, 仍然会“烧不开”。
最后祝同学们都能顺利通关, 大家下载学习也是对我们的支持!谢谢。
司考民事诉讼法讲义:第二审程序第一节上诉的提起与受理一、上诉的提起1、上诉的实质要件:允许上诉的判决与裁定。
2、上诉的形式要件:上诉期与上诉状。
有上诉权的人应是一审判决中实体权利与义务承受人;双方当事人和第三人都上诉的,均为上诉人;(意见176条)必要共同诉讼人的上诉问题:有权上诉并提出上诉的人为上诉人,上诉人对与谁之间的权利分担有意见的,谁为被上诉人,其他当事人依原审诉讼地位列明即可。
(意见177条)二、上诉的受理提起上诉原则上应通过原审人民法院。
三、上诉的撤回1、在上诉期内上诉人撤回上诉后,不得再次上诉;但判决是否法律||教育网生效需取决于其他当事人在上诉期内是否上诉。
2、在二审审理过程中,上诉人撤回上诉,法院裁定准许后,一审判决即生效。
第二节上诉案件的审理一、审理范围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
(民诉法151条)但判决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除外。
(审改规定35条)被上诉人在答辩状中提出的请求,可以不予审查。
(审改规定36条)二、审理方式开庭审理与迳行裁判。
迳行裁判的适用:一审就不予受理、驳回起诉和管辖权异议作出裁定的案件;当事人提出的上诉请求明显不能成立的案件;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的案件;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需要发回重审的案件(意见188条)三、对上诉案件的调解漏审、漏判诉讼请求问题:调解不成,发回重审(意见182条)遗漏必要共同诉讼人问题:调解不成,发回重审(意见183条)新增加诉讼请求或反诉问题:调解不成,告知另行起诉(意见184条)离婚问题:调解不成,发回重审(意见185条)第三节上诉案件的裁判一、对一审判决提起上诉案件的处理(民诉法153条)1、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依法改判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法定改判);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认定事实错误(可改判)。
3、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认定事实错误(可发回);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法定发回)4、裁定驳回起诉的适用(意见186条):第二审人民法院依照第二审程序审理上诉案件时,认为依法不应由人民法院受理的,可以由第二审人民法院直接裁定撤销原判,驳回起诉。
二审开庭审理程序剧本(汤文斌-二审书记员):现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均到庭情况。
(汤文斌-二审书记员):下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现宣布法庭纪律:一、到庭所有人员,一律听从审判长统一指挥,遵守法庭秩序;二、不准喧哗、不准鼓掌、不准吸烟、不准乱串、不准呼口号、不准插话或当庭发言,(关闭呼机、手机)(旁听人员)有意见可在闭庭后提出;三、被法庭问话的人在回答问题时,应自动起立讲话,答完自动坐下;四、法警有权制止不遵守法庭秩序的行为,对不听劝告的可以勒令退出;五、当事人及其诉讼参与人不得中途退庭,如擅自退庭,是上诉人的作撤诉处理;是被上诉人的则依法缺席判决;六、为表示对国家法制的尊重,在审判人员入庭、宣判、退庭时,当事人、代理人等要自动起立,其余旁听人员一律保持肃静;(汤文斌-二审书记员):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
全体起立。
(汤文斌-二审书记员):报告审判长,当事人已全部到庭,有关诉讼参与人也已经在庭外等候,可以开庭。
(夏诩珩-二审审判长):请坐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依法公开审理原告李斌诉北江真龙伟业广告有限公司和北江卷烟厂一案。
现依法适用普通程序,现在宣布开庭。
(敲法槌)(夏诩珩-二审审判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下面核对当事人身份。
上诉人,你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职业,可有委托人。
(潘家华-上诉人):我叫张三,北江真龙伟业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
公司地址:XX 省XX市XX区XX路XX号。
委托广警律师事务所律师谢维溪作一般代理人。
(潘家华-上诉人):我叫李四,北江烟卷厂厂长。
本厂地址:地址:XX省XX市XX 区XX路XX号。
委托广警律师事务所律师作一般代理人。
(谢维溪-原审被告律师):我叫谢维溪,男,X岁,广警律师事务所律师,一般代理。
第1篇一、引言在我国法律体系中,二审程序是司法审判的重要环节,对于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审程序是指在第一审程序结束后,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由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的程序。
本文将详细阐述我国法律案件二审程序的相关内容。
二、二审程序的适用范围1. 对一审判决不服:当事人对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适用的法律、作出的判决结果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
2. 对一审裁定不服:当事人对一审裁定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
3. 当事人遗漏诉讼请求:在一审程序中,当事人未提出诉讼请求,但根据案件情况,二审法院认为应当由当事人提出的。
4. 一审法院违反法定程序:一审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
5. 一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一审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可能导致判决结果错误的。
三、二审程序的提起1. 提起上诉的条件:当事人提起上诉,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具有合法的上诉主体资格;(2)在一审程序结束后,法定期限内提出上诉;(3)有明确的上诉请求和理由。
2. 提起上诉的方式:当事人提起上诉,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状,并按照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
四、二审程序的审理1. 开庭审理:二审法院对上诉案件,一般采取开庭审理的方式。
开庭审理前,二审法院应当通知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
2. 询问当事人:开庭审理时,二审法院应当询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了解上诉请求和理由。
3. 审查证据:二审法院应当对一审判决、裁定中的证据进行审查,必要时可以重新收集、调取证据。
4. 调查取证:二审法院认为有必要时,可以自行调查取证,或者委托下一级人民法院调查取证。
5. 判决、裁定:二审法院根据审理情况,依法作出判决或裁定。
二审法院的判决、裁定,为终审判决、裁定。
五、二审程序的终结1. 当事人撤回上诉:当事人可以在法定期限内撤回上诉,二审程序随之终结。
民事诉讼的二审制度民事诉讼是指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为解决民事纠纷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一种法律程序。
在我国,民事诉讼程序包括一审、二审和再审三个阶段。
本文将重点论述民事诉讼的二审制度。
一、二审的定义和作用二审是指对于一审判决结果当事人不服或者认为有错误的情况下,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的诉讼程序。
二审的目的是审查一审判决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连续审查的需要,确保司法裁判的公正和合法性。
二、二审的适用范围和程序1. 适用范围民事案件中,一审法院判案后,不论原告、被告是否上诉或要求抗诉,都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二审请求。
一些特定案件,如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一审判决结果不得提起二审。
2. 适用程序二审程序主要包括提交申请、审查受理、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辩论、评议、判决等阶段。
在开庭审理阶段,法院将依法传唤当事人和证人出庭,并允许当事人进行辩论和辩解。
三、二审的特点和意义1. 二审的特点二审主要特点是可以对一审判决进行全面审查,既可以核对一审法院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是否正确,也可以检查一审法院是否违法或者犯错误。
2. 二审的意义二审制度在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它是一种纠错机制,能够及时纠正一审判决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二审制度还具有审判监督的作用,提高了司法裁判的公正性和质量。
四、二审的相关规定和案例中国的民事诉讼法对二审制度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包括对二审请求的受理条件、期限、审理程序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此外,我国的法院在处理二审案件时还注重实际情况和案件的特殊性。
例如,某市法院审理一起财产纠纷案,原告在一审中请求被告支付一定的赔偿金,并最终获得支持。
然而,被告不服一审判决,向上级法院提起二审请求。
经过仔细审查,二审法院发现一审判决中有关赔偿数额的计算存在错误,因此,依法改变了一审判决结果,减少了赔偿金额。
五、二审制度的现状与建议二审制度作为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环节,不断得到完善和改进。
The so-called genius is a lie, and hard work is real.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民事诉讼二审流程具体有哪些民事诉讼二审流程具体有立案,证据交换,上诉的裁定或者判决,又告诉庭审查后直接进行裁决。
维持原判,或者改判,或者发回重审。
宣判。
如果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在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
所以有关的当事人要注意具体的问题。
民事诉讼二审流程具体有哪些1 立案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
证据交换;上诉的裁定或者判决,又告诉庭审查后直接进行裁决。
2 开庭(案件事实基本清楚,可以不开庭审理,但必须与双方当事人进行谈话)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移送审判庭开庭审理。
【1】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2】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3】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4】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5】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6】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维持原判,或者改判,或者发回重审。
【7】宣判。
3 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或者向二审法院告诉庭递交书面申诉材料,申请再审。
如果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在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
民事诉讼第二审程序的概念民事诉讼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在我国,由于实行两审终审制,所以有第一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的区别。
民事诉讼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未生效的第一审判决、裁定,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请求上一级人民法院进行审判,上级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上诉案件进行审理所适用的程序称第二审程序。
简述第二审程序的概念、条件及法律后果第二审程序是指由于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生效的第一审裁判而在法定期间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引起的诉讼程序,是第二审级的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所适用的程序。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第二审程序又称上诉审程序,是第二审人民法院根据上诉人的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就第一审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理时,所应当遵循的步骤和方式、方法。
它是刑事诉讼中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
二审的条件:引起第二审诉讼程序的条件,即提起上诉的条件。
上诉是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但是,并非对所有的裁判不服都能够提起上诉;同时,即使对可以提起上诉的裁判,上诉权利的行使也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其分为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1)上诉的实质要件。
实质要件涉及到哪些裁判可以上诉。
上诉只能就法律规定可以上诉的裁判提起,如果法律规定不准上诉的裁判,当事人不能上诉,上诉程序也就无从发生。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上诉的裁判包括:按照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审理的第一审判决以及法律明确规定可以上诉的裁定。
(2)上诉的形式要件。
形式要件是指提起上诉在形式上所应具备的法定条件。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合格的上诉人和被上诉人。
合格的上诉人是指依法享有上诉权的原第一审案件的当事人。
概括地说,有权提起上诉可作为上诉人的,必须是在第一审案件中具有实体权利或义务的人,既可能是第一审案件的原告,也可能是被告,具体为当事人、共同诉讼人、诉讼代表人和直接承担一审裁判中实体权利义务的第三人。
第二,必须在法定期限内上诉。
上诉期间简称上诉期,是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不服裁定的上诉期为10天,不服判决的上诉期为15天。
上诉期间从第一审法院的裁判送达次日起算。
诉讼参加人各自接收裁判的,从各自的起算日开始。
第三,应当提交上诉状。
上诉状不但表明与对方当事人在民事权利上有争执,而且表明对第一审人民法院的裁判有异议,不仅要求上级人民法院确认自己的权利,而且要求变更原审人民法院的裁判,通过变更裁判,以达到维护自己权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