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陆游
- 格式:pdf
- 大小:413.83 KB
- 文档页数:4
诗人陆游《长相思》诗篇陆游中国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相信大家都读过他不少作品吧!那么你想知道这位诗人有哪些《长相思》的诗篇吗?如果想知道可别错过这篇文章,赶紧和小编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长相思》诗篇1、《长相思·云千重》云千重。
水千重。
身在千重云水中。
月明收钓筒。
头未童。
耳未聋。
得酒犹能双脸红。
一尊谁与同。
2、《长相思·桥如虹》桥如虹。
水如空。
一叶飘然烟雨中。
天教称放翁。
侧船篷。
使江风。
蟹舍参差渔市东。
到时闻暮钟。
3、《长相思·面苍然》面苍然。
鬓皤然。
满腹诗书不直钱。
官闲常昼眠。
画凌烟。
上甘泉。
自古功名属少年。
知心惟杜鹃。
4、《长相思·暮山青》暮山青。
暮霞明。
梦笔桥头艇子横。
苹风吹酒醒。
看潮生。
看潮平。
小住西陵莫较程。
莼丝初可烹。
5、《长相思·悟浮生》悟浮生。
厌浮名。
回视千钟一发轻。
从今心太平。
爱松声。
爱泉声。
写向孤桐谁解听。
空江秋月明。
诗人信息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宋词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
下面是分享的适合儿童背的宋词精选。
欢迎阅读参考!【篇一】适合儿童背的宋词精选卜算子·咏梅陆游〔宋代〕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着同:著)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
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篇二】适合儿童背的宋词精选清平乐·村居辛弃疾〔宋代〕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亡同:无)辛弃疾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篇三】适合儿童背的宋词精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宋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溪桥一作:溪头)句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词的前两句,由六个名词词组组成,描绘出了一幅清新的乡村夏日夜景: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乌鹊;夜半时分,清风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
宋词《卜算子·咏梅》鉴赏《卜算子·咏梅》原文翻译《卜算子·咏梅》是由陆游所创作,这首咏梅词属于借歌咏的对象作为比拟和象征。
作者采取拟人化的手法,用梅花比喻自己,借以表现他的信念和品格。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卜算子·咏梅》作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注释①驿yi 去声):驿站。
(古代大路上的交通站。
这句写的是幽僻无人来往的地方。
②寂寞:冷清。
无主:没有人过问。
③更著:又加上。
④无意:不想。
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⑤一任:任凭,不在乎。
完全听凭百花去妒忌吧。
⑥群芳:普通的花卉,此处喻指政界中的群小。
⑦碾(nian 上声):轧碎。
⑧作尘:变成灰土。
⑨香如故:香气还是照旧不消失。
《卜算子·咏梅》译文驿站外的断桥边,寂寞地开放。
已是黄昏时刻,她独自愁思,更加还有风雨摧残。
她花开在百花之先,并非有意苦苦地争夺春光,听凭着群芳心生嫉妒。
即使零落成泥,清香却如故。
《卜算子·咏梅》讲解古来的咏物诗词有两种:一种本意就在于刻画歌咏的对象;一种是借歌咏的对象作为比拟和象征,寄托另外的寓意和感情。
这首咏梅词属于后一种。
作者采取拟人化的手法,用梅花比喻自己,借以表现他的信念和品格。
词的上片写梅花的处境。
作者所歌咏的梅,不是游人云集的园林中的梅,也不是文人雅士庭院中的梅,她是生长在穷乡僻壤的一株无人理睬的野梅。
“驿外断桥边”,这就是她生长的地方。
“驿”是驿站。
驿站本来就已经远离繁华的城市,而这株梅树还不属于这个驿站,她生长在驿站之外的一个断桥旁边。
桥断而没有修,可见那里的荒凉偏僻了。
自然,她只能“寂寞开无主”。
她孤单一株,自开自落,没有人观赏,也没有人养护。
这里使用了“寂寞”这个形容人的感觉的词语,就是把梅当作人来描写的。
“无主”是没有人过问的意思。
宋词:陆游《钗头凤·红酥手》原文《钗头凤·红酥手》原文宋代:陆游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译文】你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
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
春风多么可恶,欢情被吹得那样稀薄。
满杯酒像是一杯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
遥想当初,只能感叹:错,错,错!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仅仅人却白白相思地消瘦。
泪水洗尽脸上的胭脂红,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
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
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不过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
遥想当初,只能感叹:莫,莫,莫!【注释】黄縢(téng):酒名。
或作“黄藤”。
宫墙:南宋以绍兴为陪都,所以有宫墙。
离索:离群索居的简括。
浥(yì):湿润。
鲛绡(jiāoxiāo):神话传说鲛人所织的绡,极薄,后用以泛指薄纱,这里指手帕。
绡,生丝,生丝织物。
池阁:池上的楼阁。
山盟:旧时常用山盟海誓,指对山立盟,指海起誓。
锦书:写在锦上的书信。
【鉴赏】这首词写的是陆游自己的爱情悲剧。
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分两层意思。
开头三句为上片的第一层,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红酥手,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虽说是回忆,但因为是填词,而不是写散文或回忆录之类,不可能把整个场面全部写下来,所以只选择一个场面来写,而这个场面,又只选择了一两个最富有代表性和特征性的情事细节来写。
“红酥手”,不但写出了唐氏为词人殷勤把盏时的美丽姿态,同时还有概括唐氏全人之美(包括她的内心美)的作用。
不过,更重要的是,它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密意以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与幸福。
第三句又为这幅春园夫妻把酒图勾勒出一个广阔而长远的背景,点明了他们是在共赏春色。
《全宋词》陆游赤壁词(招韩无咎游金山)禁门钟晓,忆君来朝路,初翔鸾鹄。
西府中台推独步,行对金莲宫烛。
蹙绣华鞯,仙葩宝带,看即飞腾速。
人生难料,一尊此地相属。
回首紫陌青门,西湖闲院,锁千梢修竹。
素壁栖鸦应好在,残梦不堪重续,岁月惊心,功名看镜,短鬓无多绿。
一欢休惜,与君同醉浮玉。
浣沙溪(和无咎韵)谩向沙头醉玉瓶。
唤君同赏小窗明。
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
客中无伴怕君行。
浣沙溪(南郑席上)浴罢华清第二汤。
红棉扑粉玉肌凉。
娉婷初试藕丝裳。
凤尺裁成猩血色,螭奁熏透麝脐香。
水亭幽处捧霞觞。
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西风挟雨声翻浪。
恰洗尽、黄茅瘴。
老惯人间齐得丧。
千岩高卧,五湖归棹,替却凌烟像。
故人小驻平戎帐。
白羽腰间气何壮。
我老渔樵君将相。
小槽红酒,晚香丹荔,记取蛮江上。
水调歌头(多景楼)江左占形胜,最数占徐州。
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
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
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
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
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
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绿树暗长亭。
几把离尊。
阳关常恨不堪闻。
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
各自消魂。
一江离恨恰平分。
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定风波(进贤道上见梅赠王伯寿)_帽垂鞭送客回。
小桥流水一枝梅。
衰病逢春都不记。
谁谓。
幽香却解逐人来。
安得身闲频置酒。
携手。
与君看到十分开。
少壮相从今雪鬓。
因甚。
流年_恨两相催。
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水驿江程去路长。
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
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点新霜。
曾是朝衣染御香。
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
却恐它乡胜故乡。
南乡子早岁入皇州。
尊酒相逢尽胜流。
三十年来真一梦,堪愁。
客路萧萧两鬓秋。
蓬峤偶重游。
不待人嘲我自羞。
看镜倚楼俱已矣,扁舟。
月笛烟蓑万事休。
满江红危堞朱栏,登览处、一江秋色。
人正似、征鸿社燕,几番轻别。
缱绻难忘当日语,凄凉又作它乡客。
经典宋词120首1. 《清平乐》- 晏殊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2. 《浪淘沙》- 欧阳修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3. 《钗头凤》- 陆游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4.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5.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6. 《鹊桥仙》- 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7. 《苏幕遮》- 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8. 《蝶恋花》- 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9.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0.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好事近·秋晓上莲峰[宋] 陆游秋晓上莲峰,高蹑倚天青壁。
谁与放翁为伴,有天坛轻策。
铿然忽变赤龙飞,雷雨四山黑。
谈笑做成丰岁,笑禅龛榔栗。
好事近·混迹寄人间[宋] 陆游混迹寄人间,夜夜画楼银烛。
谁见五云丹灶,养黄芽初熟。
春风归从紫皇游,东海宴旸谷。
进罢碧桃花赋,赐玉尘千斛。
好事近·羁雁未成归[宋] 陆游羁雁未成归,肠断宝筝零落。
那更冻醪无力,似故人情薄。
瘴云蛮雨暗孤城,身在楚山角。
烦问剑南消息,怕还成疏索。
好事近·岁晚喜东归[宋] 陆游岁晚喜东归,扫尽市朝陈迹。
拣得乱山环处,钓一潭澄碧。
卖鱼沽酒醉还醒,心事付横笛。
家在万重云外,有沙鸥相识。
好事近·湓口放船归[宋] 陆游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
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
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沁园春·粉破梅梢[宋] 陆游粉破梅梢,绿动萱丛,春意已深。
渐珠帘低卷,筇枝微步,冰开跃鲤,林暖鸣禽。
荔子扶疏,竹枝哀怨,浊酒一尊和泪斟。
凭栏久,叹山川冉冉,岁月骎骎。
当时岂料如今。
漫一事无成霜鬓侵。
看故人强半,沙堤黄合,鱼悬带玉,貂映蝉金。
许国虽坚,朝天无路,万里凄凉谁寄音。
东风里,有灞桥烟柳,知我归心。
沁园春·一别秦楼[宋] 陆游一别秦楼,转眼新春,又近放灯。
忆盈盈倩笑,纤纤柔握,玉香花语,雪暖酥凝。
念远愁肠,伤春病思,自怪平生殊未曾。
君知否,渐香消蜀锦,泪渍吴绫。
难求系日长绳。
况倦客飘零少旧朋。
但江郊雁起,渔村笛怨,寒釭委烬,孤砚生冰。
水绕出围,烟昏云惨,纵有高台常怯登。
消魂处,是鱼笺不到,兰梦无凭。
沁园春·孤鹤归飞[宋] 陆游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
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
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
流年改,叹园腰带剩,点鬓霜新。
交亲。
散落如云。
又岂料如今余此身。
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
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注音及解释《卜算子·咏梅》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下面是小编整理了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注音及解释,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卜算子·咏梅》原文: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原文拼音版:bǔ suàn zǐ yǒnɡ méi卜算子· 咏梅lù yóu陆游yì wài duàn qiáo biān,jì mò kāi wú zhǔ。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yǐ shì huánɡ hūn dú zì chóu,ɡènɡ zhuó fēnɡ hé yǔ。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wú yì kǔ zhēnɡ chūn,yī rèn qún fānɡ dù。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líng luò chénɡ ní niǎn zuò chén,zhǐ yǒu xiānɡ rú yǔ ɡù。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雨故。
《卜算子·咏梅》词句解释:①卜(bǔ)算子·咏梅:“卜算子”是词牌名。
卜算子·咏梅陆游。
②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
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③断桥:残破的桥。
一说“断”通“簖”。
④寂寞:孤单冷清。
⑤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爱国篇诉衷情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译文】回忆当年奔赴万里外的边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唯有自己在军中穿过的貂皮裘衣,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敌兵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如秋霜,只能凭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
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抗敌,人却老死在江湖!【注释】1.选自《放翁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人。
南宋的爱国诗人。
2.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出使西域,被封为定远侯。
3.梁州:仅南部地区。
陆游在48岁时在川陕宣抚使署任职,过了一段军旅生活,积极主收复长安。
4.关河:关塞河防,指山川险要处。
5.梦断:梦醒。
6.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
这里借用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据《战国策·策》载,游说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而归。
”7.胡:本为古代对北方、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金兵。
8.鬓先秋:鬓发早已斑白,如秋霜。
9.天山:在今新疆境,是汉唐时的边疆,这里代指抗金前线。
10.身老沧洲:陆游晚年退隐在故乡镜湖边的三山。
,滨水之地,古时隐士所居之处。
11.觅:寻找。
12.戍:防守。
13.暗:形容词作动词,变得暗淡。
14.貂裘:貂皮裘衣。
15.霜:白。
16.空:白白的。
17.料:预料。
【赏析】上片开头以“当年”二字楔入往日豪放军旅生活的回忆,声调高亢,“梦断”一转,形成一个强烈的情感落差,慷慨化为悲凉。
至下片则进一步抒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跌入更深沉的浩叹,悲凉化为沉郁。
陆游这首词,确实饱含着人生的秋意,但由于词人“身老沧洲”的感叹中包含了更多的历史容,他的阑干老泪中融汇了对祖国炽热的感情,所以,词的情调体现出幽咽而又不失开阔深沉的特色,比一般仅仅抒写个人苦闷的作品显得更有力量,更为动人。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陆游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卜算子·驿外断桥边》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那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战派士气低落,因而十分悲观,整首词十分悲凉,尤其开头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和他那不畏强权的精神。
作品原文: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作品注释:①卜(bǔ)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二。
“卜算子”是词牌名。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缺月挂疏桐》等。
万树《词律》卷三《卜算子》:“毛氏云:‘骆义鸟(骆宾王)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
’按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
”②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
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③断桥:残破的桥。
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④寂寞:孤单冷清。
⑤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⑥更:副词,又,再。
著(zhuó):同“着”,遭受,承受。
更著:又遭到。
⑦无意:不想,没有心思。
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⑧苦:尽力,竭力。
⑨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
此指争权。
⑩一任:全任,完全听凭;一:副词,全,完全,没有例外。
任:动词,任凭。
⑪群芳:群花、百花。
百花,这里借指诗人政敌──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⑫妒(dù):嫉妒。
⑬零落:凋谢,陨落。
⑭碾(niǎn):轧烂,压碎。
⑮作尘:化作灰土。
⑯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
作品译文:驿站外断桥旁。
梅花寂寞地开放、孤孤单单.无人来欣赏。
黄昏里独处已够愁苦.又遭到风吹雨打而飘落四方。
它花开在百花之首.却无心同百花争享春光,只任凭百花去总妒。
即使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间。
陆游《钗头凤·红酥手》宋词原文及译文陆游《钗头凤·红酥手》宋词原文及译文《钗头凤·红酥手》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词作。
此词描写了词人与原配唐氏(一说为唐琬)的爱情悲剧,记述了词人与唐氏被迫分开后,在禹迹寺南沈园的一次偶然相遇的情景,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痴情,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
全词情感真挚,多用对比,节奏急促,声韵凄紧。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陆游《钗头凤·红酥手》宋词原文及译文,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钗头凤·红酥手》陆游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译文红润柔软的手,捧出黄封的酒,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宫墙里摇曳着绿柳。
东风多么可恶,把浓郁的欢情吹得那样稀薄,满怀抑塞着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
回顾起来都是错,错,错!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得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红,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
满园的桃花已经凋落,幽雅的池塘也已干涸,永远相爱的誓言虽在,可是锦文书没有人可以投托。
深思熟虑一下,只有莫,莫,莫!词句注释⑴钗头凤:词牌名。
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
后因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又名“折红英”。
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七仄韵,两叠韵,两部递换。
⑵黄縢(téng):一作黄藤,此处指美酒。
宋代官酒以黄纸为封,故以黄封代指美酒。
⑶宫墙:南宋以绍兴为陪都,绍兴的某一段围墙,故有宫墙之说。
⑷东风:喻指陆游的母亲。
⑸离索:离群索居的简括。
⑹浥(yì):湿润。
鲛(jiāo)绡(xiāo):神话传说鲛人所织的绡,极薄,后用以泛指薄纱,这里指手帕。
绡,生丝,生丝织物。
⑺池阁:池上的楼阁。
⑻山盟:旧时常用山盟海誓,指对山立盟,指海起誓。
陆游背诵经典宋词10首(最新9篇)好事近·客路苦思归篇一[宋] 陆游客路苦思归,愁似茧丝千绪。
梦里镜湖烟雨,看山无重数。
尊前消尽少年狂,慵著送春语。
花落燕飞庭户,叹年光如许。
乌夜啼·金鸭馀香尚暖篇二[宋] 陆游金鸭余香尚暖,绿窗斜日偏明。
兰膏香染云鬟腻,钗坠滑无声。
冷落秋千伴侣,阑珊打马心情。
绣屏惊断潇湘梦,花外一声莺。
好事近·平旦出秦关篇三[宋] 陆游平旦出秦关,雪色驾车双鹿。
借问此行安往,赏清伊修竹。
汉家宫殿劫灰中,春草几回绿。
君看变迁如许,况纷纷荣辱。
好事近·觅个有缘人篇四[宋] 陆游觅个有缘人,分付玉壶灵药。
谁向市尘深处,识辽天孤鹤。
月中吹笛下巴陵,条华赴前约。
今古废兴何限,叹山川如昨。
陆游的古代诗词宋词篇五1、《题夷坚志後》笔近反离骚,书非支诺皋。
岂惟堪史补,端足擅文豪。
驰骋空凡马,从容立断鳎陋儒那得议,汝辈亦徒劳。
2、《春晚书斋壁》海棠已成雪,桃李不足言。
纤纤麦被野。
郁郁桑连村。
稚蚕细如螘,杜宇号朝昏。
展墓秫饵美,坐社黍酒浑。
早笋渐上市,青韭初出园;老夫下箸喜,尽屏鸡与豚。
幽居亦何乐,且洗两耳喧。
呼儿烧柏子,悠然坐东轩。
3、《戏咏西州风上》衍沃绵千里,融和被四时。
蚕丛角歌吹,石室盛书诗。
绿树藏渔市,清江遶佛祠。
吾行更堪乐,载酒上蟆颐。
4、《春游》熟食从来少天色,东吴况是足春寒。
城南藉草可痛饮,安得酒肠如海宽?5、《送曾学士赴行在》二月侍燕觞,红杏寒未拆;四月送入都,杏子已可摘。
流年不贷人,俯仰遂成昔。
事贤要及时,感此我心恻。
欲书加餐字,寄之西飞翮。
念公为民起,我得怨乖隔?摇摇跂前旌,去去望车轭。
亭鄣郁将暮,落日澹陂泽。
敢忘国士风,涕泣效臧获。
敬输千一虑,或取二三策。
公归对延英,清问方侧席;民瘼公所知,愿言写肝膈。
向来酷吏横,至今有遗螫;织罗士破胆,白著民碎魄。
诏书已屡下,宿蠹或未革;期公作医和,汤剂穷络脉。
士生恨不用,得位忍辞责。
并乞谢诸贤:努力光竹帛。
陆游词《钗头凤》原文鉴赏陆游词《钗头凤》原文鉴赏《钗头凤·红酥手》是南宋诗人、词人陆游的词作品。
此词描写了词人与原配唐氏(一说为唐婉)的爱情悲剧。
全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被迫分开后,在迹寺南沈园的一次偶然相遇的情景,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痴情,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
陆游词《钗头凤》原文鉴赏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陆游词《钗头凤》鉴赏《钗头凤》词调是根据五代无名氏《芳词》改易而成。
因《芳词》中原有“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之句,故取名《钗头凤》。
陆游用“钗头凤”这一调名大约有两方面的含意:一是指自与唐氏离之后“可怜孤似钗头凤”;二是指离之前的往事“都如梦”一样地倏然而逝,未能共首偕老。
因为这首词是咏调名本义的本事词,所以须首先交待一下词中本事。
一般的说法是:陆游初娶舅父唐之女,婚后夫妻相爱,而陆游的母亲却不喜欢自己的侄女,陆游迫于母命不得不与唐氏离异。
离异后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
在一次春游中陆游与唐氏及其后夫士程邂逅于绍兴城南迹寺附近的沈园。
唐氏得后夫同意,遣人送酒致意,陆游感于前事,遂题此词于沈园壁上。
以上情节来自宋周密《齐东野语》,查其中却有失实之处。
盖唐为鸿少卿唐翊之子。
陆游有舅父六人,但其中并无唐(详见拙著《宋词选语义通释》附录二《陆游<钗头凤>词若干问题质疑》所引宋王《华阳集》卷三十七《唐质肃公介墓志铭》)。
陆游与前妻唐氏自然也不是表兄妹。
但据宋代诸家笔记所载,陆游与前妻唐氏在一次春游中于沈园相逢,晤谈之后而作此词这是可以相信的。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是男子口吻,自然是陆游在追叙今昔之异;昔日的欢情,有如强劲的东风把枝头花一扫成空。
别后数年心境索漠,满怀愁绪未尝稍释,而此恨既已铸成,事实已无可挽回。
陆游宋词《谢池春》原文翻译赏析引导语:南宋大诗人陆游的《谢池春》,这首词表达了陆游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现实的失望,是他杰作之一。
我们一起来阅读学习。
【原文】谢池春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烟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白话译文】壮年之时参军,曾经有过吞杀敌虏的豪迈气魄。
天上厚厚的云烟,是那烽火狼烟被点着了年轻的小伙,捧着雕饰精美的戈向西去戍边。
那时讥笑:自古儒生都浪费了大好的青春(而不参军报效国家)。
上阵杀敌的梦已经破碎,(我一心报国)却只能百无聊赖地在这片吴楚大地上泛舟。
慢慢吟唱悲歌,不由得伤心而凭吊古人。
看着一望无际的江湖,又使我想到此刻边关战事如何呢?只能感叹:自己又虚度了不少流水般的岁月。
【赏析】公元1172年(南宋乾道八年),陆游四十八岁,那年二月,由夔州(治今四川奉节)通判转任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的干办公事兼检法官。
同年十月,因王炎被召还,幕府遭解散,游于十一月赴成都上新任。
宣抚司治所在南郑(今陕西汉中),是当时西北前线的军事要地。
陆游在这里任职,有机会到前线参加一些军事活动,符合他的想效力于恢复旧山河事业的心愿。
所以短短不到一年的南郑生活,成为他一生最适意、最爱回忆的经历。
这首词是陆游老年居家,回忆南郑幕府生活而作。
陆游在南郑,虽然主管的是文书、参议一类工作,但他也曾戎装骑马,随军外出宿营,并曾亲自在野外雪地上射虎,所以他认为过的是从军生活。
那时候,他意气风发,抱着“莫作世间儿女态,明年万里驻安西”(《和高子长参议道中二绝》)的一举收复西北失地的雄心。
词的上片开头几句:“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烟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都可以从他的诗中得到印证:如《书事》的“云埋废苑呼鹰处,雪暗荒郊射虎天”,《蒸暑思梁州述怀》的“柳阴夜卧千驷马,沙上露宿连营兵。
胡笳吹堕漾水月,烽燧传到山南城”,《秋怀》的“朝看十万阅武罢,暮驰三百巡边行。
陆游《关山月》赏析陆游《关山月》赏析关山月朝代:宋代作者:陆游原文: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译文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将军不作战白白地来到边疆。
深广、壮丽的贵族府里按着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肥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
守望岗楼上报更的刁斗催月落,三十岁参军到如今已经白了发。
从笛声里谁人知道壮士的心思。
月亮白白地照射着出征将士的骨头。
中原一带的战争古代也听说有,但哪有异族统治者能在中原传子传孙?沦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复国,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众在流泪!注释1、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2、和戎:原意是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实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至作者作此诗时,历时为十五年。
3、边:边防,边境。
4、朱门:红漆大门,借指豪门贵族。
沉沉:形容门房庭院深邃。
按:击节拍。
5、厩(jiù):马棚。
肥死:马棚里的马不用,渐渐死去。
弓断弦:弓很久不用,绷的弦都断了。
6、戍楼:边界上用以守望的岗楼。
刁斗:军用铜锅,可以做饭,也可用来打更。
7、笛里:指以笛吹奏的曲调声。
简析这首诗是以乐府旧题写时事,作于陆游罢官闲居成都时。
诗中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复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
全诗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表达一层意思,分别写将军权贵、戍边战士和中原百姓。
诗人构思非常巧妙,以月夜统摄全篇,将三个场景融成一个整体,构成一幅关山月夜的全景图。
可以说,这是当时南宋社会的一个缩影。
诗人还选取了一些典型事物,如朱门、厩马、断弓、白发、征人骨、遗民泪等,表现了诗人鲜明的爱憎感情。
本诗语言凝练,一字褒贬,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陆游有名的宋词南宋诗人陆游的诗10首如下:《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病起书怀》、《关山月》、《夜泊水村》、《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沈园二首》、《示儿》;其词五首:《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鹊桥仙》(茅檐人静)、《钗头凤》(红酥手);其文一篇:《游小孤山记》。
有关如下:《点绛唇》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
暮烟千嶂。
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粘天浪。
江湖上。
遮回疏放。
作个闲人样。
《好事近》羁雁未成归,肠断宝筝零落。
那更冻醪无力,似故人情薄。
瘴云蛮雨暗孤城,身在楚山角。
烦问剑南消息,怕还成疏索。
《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如梦令》独倚博山峰小。
翠雾满身飞绕。
只恐学行云,去作阳台春晓。
春晓。
春晓。
满院绿阳芳草。
《南歌子》异县相逢晚,中年作别难。
暮秋风雨客衣寒。
又向朝天门外、话悲欢。
瘦马行霜栈,轻舟下雪滩。
乌奴山下一林丹。
为说三年常寄、梦魂间。
《醉落魄/一斛珠》江湖醉客。
投杯起舞遗乌帻。
三更冷翠沾衣湿。
袅袅菱歌,催落半川月。
空花昨梦休寻觅。
云台麟阁俱陈迹。
元来只有闲难得。
青史功名,天却无心惜。
陆游的诗四句诗大全
一、陆游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自号太原逸民,世称陆放翁,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他与辛弃疾、苏轼并称“宋词三大家”,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之一。
二、陆游的诗特点
1.主题丰富:陆游的诗歌题材广泛,既有山水田园,又有抒发壮志豪情;既有咏史抒怀,又有表现忧国忧民之情。
2.风格多样:陆游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豪放奔放,又有婉约清新;既有雄浑壮丽,又有平淡自然。
3.善用典故:陆游善于运用历史典故,以古喻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4.表达真挚感情:陆游的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民族、家人和朋友真挚的感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三、四句诗举例及解析
1.例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之一
纷纷小雨漉纱窗,黄昏细碎伴离觞。
银蒜押帘人寂寂,绣帘閒挂小银钩。
解析:此诗通过细雨、黄昏、银蒜、绣帘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秋夜将晓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离愁别绪的心情。
2.例2:《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解析:此诗表达了陆游临终前对国家的担忧和期望,以及对儿子传承爱国情怀的教导。
3.例3:《钗头凤·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解析:此诗通过描绘薄情的世界和人情的恶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生活的无奈。
四、总结
陆游的诗歌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风格,他的四句诗更是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成就。
通过欣赏陆游的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国家、民族、家人和朋友的真挚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宋之韵》解说词
第十五集爱国词人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五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的诗,强烈地要求收复失地,驱逐金人洗雪国耻,是陆游一生歌唱的理想,是他永不衰谢的灵感。
写诗这样,写词也这样。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望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这首词上片记梦,下雪的早晨到处是胡笳声,说明到处是金人,战事紧急,然后是“铁骑无声望似水”,一支纪律严明的骑兵,开赴前线。
这梦游处虽然说不表是什么地方,但总不外乎词人萦回脑际的雁门、青海湖一带。
这一带远在宋金以淮河边界的边界线以北,说明词人经常想的是彻底驱逐金兵,收复整个中原地区。
而可悲之处正在于,收复失地只能在梦里进行。
下片写梦醒后的凄苦,一觉醒来,室内只一盏冷清清的油灯,窗外是一钩冷清清的月亮,想着要封侯万里,可毕竟已开始秃鬓,已不是最佳年龄了。
这是陆游五十岁左右,在四川任职时写的词,而梦中所见,则是他四十八岁时在梁州,今汉中从军的经历。
这段经历是他终生都铭刻在心的,直到晚年仍念念不忘。
还在词中回忆说: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这时词人被弹劾罢官住在故乡,今浙江绍兴。
与上面那首词叹息“鬓虽残,心未死”相比,按说该是另一种心情了,然而这首词苍凉悲壮,虽说晚景凄凉,但壮志未酬的感愤依然是那么强烈。
起句“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极力突出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结尾却用“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的反差出凸现年光虚度的痛心疾首。
把这两首创作时间相隔二三十年的词摆在一起来读就会发现,在那风雨飘摇的时代,作为一个有血性的诗人,陆游不能没有这种杀敌报国的愿望,但实际上他既没有这种能力,也没有这种经历。
仅仅是凭着一股血气,因而
说多了就不免重复。
诗人六十八岁那年,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风打门窗,雨敲房顶,如同千军万马逼压过来,他躲在床上,显然是想起了岑参的诗,“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于是,由轮台想到了驻守边疆: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在这风雨声中,他相信自己肯定会梦见铁马冰河的战斗场面,其实这正是上面介绍的那两首词中他所梦见的“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还有“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反过来看,他在词里吟唱的“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还有“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也正是他在诗中悲叹的。
大散关头北望秦,自期谈笑扫胡尘。
收身死向农桑社,何止明明两世人。
除了写诗什么也不会的诗人,都会觉得自己有搬着石头打天的本事,总认为自己能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因而也必定认为受到了时代不公正的待遇。
悲愤出诗人,悲愤就这样把李白、杜甫和陆游逼成了杰出的诗人。
陆游毕竟是个大诗人,因而尽管一再写“万里觅封侯”,但换个角度,也还是能写出新意来。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
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
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
写这首词的时候,陆游显然想起了他那们同乡盛唐诗人贺知章。
贺知章告老还乡时,唐玄宗曾赐予镜湖一角给他捕鱼用。
陆游当时有小李白之称,自然不会把贺知章这样的诗人看在眼里。
然而且不说没有告老还乡的殊荣,他甚至还是被罢官的。
更可气的是“匹马戍梁州”时那些酒徒,由于会看风使舵,跟着主和派转,后来“一半取封侯”都当上大官了,而他由于主战,不合时宜,就只好“独去作江边渔父”。
既然做了渔父,那就只要是一条八尺长的小渔船,往镜湖里一划就行了。
“镜湖元自属闲人”,谁闲得没事谁就来,哪里用得着皇帝下命令赏赐给人呢?可见这“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说得虽然含蓄,实际上底下折叠着无法抚平的愤懑和无法排遣的悲哀。
另一首《鹊桥仙》,尤其含蓄有味: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
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
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暮春时节,凄风苦雨,夜深人静,皎洁的月亮浮出蓝天,万籁俱寂中,忽然传来杜鹃凄厉的鸣叫,固执地告诫人“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漂泊的游子,从思乡的残梦中被惊醒,对着蓬窗暗淡的孤灯,仰望异地冷冷清清的月色,顿时觉得心灵远处依托,在夜空中浮动,找不出稳住重心的立足点。
蹉跎岁月,一事无成,而祖国大好河山依然分裂,此情此恨叫人如何禁受?词人于是由不得潸然泪下。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远离人来人往的驿站,又是在不通行的断桥边上,开在这里的梅花,自然很少有人来欣赏,然而爱好幽独的词人却发现了这树梅花,在一个刮风下雨的黄昏,词人赏梅来了。
梅花开在早春,并不想在百花盛开时来争奇斗艳。
但百花终于开了的时候,都看不惯梅花开得那么早,梅花于是在妒忌的目光中凋落了,被踏成了泥浆,但一直到化为尘土,香气也没有消散。
可想而知,这梅花就是词人自己。
词人是坚定不移的主战派,为此受尽了排挤和打击,然而他即便“零落成泥碾作尘”也决不肯改变初衷。
读陆游的词,自然不能忘了读《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这首词是陆游为唐琬写的,陆游原娶唐琬,夫妻感情甚好。
但陆游的母亲不喜欢这个儿媳,终于被迫离婚。
若干年后,陆游偶然在沈园与已经再婚的唐琬相遇,沉思前事,万分沉痛,就在墙上题了这首词,据说后来唐琬看见了,还和了一首,不久就抑郁成疾而死。
这个故事总体来说是真实的,有陆游的诗可以为证。
据记载,与唐琬在绍兴的沈园相遇是1155年,当时陆游三十一岁,四十多年后,他到沈园去春游时,又想起了这件事,于是在一首诗里说: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诗人在另一首诗中曾说,当时沈园已换了三个主人,与遇见唐琬的四十多年前相比,自然早已变了样子,所以说“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这惊鸿自然是指已经离异的唐琬,按这个故事来读这首词,像“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样的句子就不大好解释,因为既已离婚,双方都已另娶另嫁,又不可能再有什么山盟,更不可能私下还想有书信来往。
因此,据考证,这与陆游的婚姻悲剧并无关系。
不过这首感人至深的词,既已载入传说,写在沈园这里的墙上,我们又何必大煞风景,硬要来驳正这个美丽的传说呢?还是让这首词,静静地隐居在这里,永远向游人诉说这个无法弥补的悲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