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期风电特许经营权招标分析

五期风电特许经营权招标分析

五期风电特许经营权招标分析
五期风电特许经营权招标分析

中外企业家

2011年第6期(下)总第375期

产业经济·Industria l Economy

引言:为满足我国巨大的能源需求量,我国现有能源结构亟需调整,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资源势在必行。风力发电不消耗矿产资源,发电过程对环境没有破坏影响,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清洁型可再生能源。我国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量较大,但是由于目前技术不成熟,无法克服风力发电固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导致风电项目造价高,在目前电力市场中的经济性差,很难实现规模化发展。2003年之前,

虽然我国政府为促进风电的发展出台了一些激励政策,但风力发电无论在装机的绝对数值还是增长率方面,较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明显差距。推动中国风电产业的发展,需要进行机制创新,实现增大市场规模,以提高我国风电设备制造能力,引入竞争机制,降低风电成本和上网电价,促进风电的规模化和商业化发展,因此,风电特许权政策应运而生。

一、风电特许权政策框架和运行机制

(一)政策框架

风电特许权项目是国际风电项目开发的一个创新,赋予中标人项目投资、

建设管理和生产运行的权利,在国内大型风电场的开发上引入竞争机制。风电特许权是政府主导选择的一种政策,涉及三个主体,即政府、开发商和电网公司。政策的核心是:特许权协议、电力购买合同、差价分摊措施。

(二)运营机制

政府发挥委托人的作用,为了实现风电发展目标,对风电特许权经营设定相关规定,通过特许权合同把风电项目委托给选定的开发商。开发商由项目招标产生,在特许经营期内拥有项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作为代理人按照特许权合同进行风能资源的开发,承担所有生产、经营中的风险,生产的风电由电网公司按照特许权协议框架下的长期购售电合同收购,并在特许经营期满时,将风电项目全部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或其指定的代理人。电网公司通过与投资者之间签订的由政府出面担保的购售电合同来承担政府委托的收购和销售风电义务,并按照政府的差价分摊,使合同具有稳定性。

(三)优势

风电特许项目与一般风电项目的主要区别详见下表:

收稿日期:2011-06-10

作者简介:杨爽(1990-)女,汉族,山东烟台,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五期风电特许经营权招标分析

杨爽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2206)

要:本文综合分析了我国风电发展的现状和风电特许权产生的背景,通过对我国五期风电特许权招标的时间、标

的、投标人、招标原则以及中标结果等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风电特许经营权招标方式发展的良好趋势,并根据国外优秀案例,针对发现的不足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风电;特许经营权;招投标中图分类号:

TK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1)12-070-

03

风电特许权项目与一般风电项目的主要区别表

二、五期风电特许权招标状况

从2003年至今,我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牵头组织开展的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投标共完成了五期风电特许权招标,确定了15个风电场特许招投标项目,总计3400M W 。

(一)中标结果

70

2003到2007年的第五期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中标结果详见下表:

2003—2007年风电特许权项目中标结果

(二)综合分析

1、电价方面。第一期和第二期招标时均采用低价取胜,实际的上网电价远低于合理范围。从第三期起,发改委改变竞标方案,降低了价格的评选权重,即采用综合评分。第三期评标原则为“以综合评分最高的投标人为中标人”,上网电价只是综合评分要素之一,权重为40%。第四期评标时,从投标上网电价、本地化方案、技术方案、投标人的投融资能力、项目财务方案这5个方面进行评议及打分。投标上网电价的权重由40%降为30%。投标人的最终得分值为各单项内容评分的加权平均值。但是除第四期巴音项目是出价第二低的竞标人夺标外,其余仍是上网电价最低的投标商。第五期招标在电价权重上依然保持25%的比例,但在评分体系上,则是更接近平均投标定价的得分越高。中标价格虽然还是相对偏低,但是已经开始向合理理性回归。

2、设备本地化率。在设备本地化率方面前三期招标提出设备本地化率最高的投标人为中标人,没有对这个数据有具体的要求和对投标人的限定。第四期时,对设备本地化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每个投标人必须有一个风电设备制造商参与,而且风电设备制造商要向招标人提交保证供应符合70%国产化率风电机组的承诺函。这样对投标人有了一个底线。在第五期中,标书规定,风电机组制造商作为供货商参与投标时,对于其生产的同一种机型,在同一项目上可以与不超过三家的投标人签署供货协议。

三、我国风电特许权机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风电特许权项目在这五期风电特许权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正在逐步成熟,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标电价过低不利于风电产业及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特许权政策出台后特许权项目的上网电价比之前的风电场上网电价下降幅度达30%多,电价下降明显,但2003年如东项目中标的华睿公司投标价为0.436元/kW?h,2004年辉腾锡勒项目中标的北京国际新能源公司投标价为0.382元/kW?h,远低于正常价格。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在第一、二批风电特许权项目中,执行的是“最低价中标”的招投标制度,投资商之间的过度竞争,使部分项目实际中标的上网电价远低于合理范围,价格发生扭曲,未能有效促进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不利于风电产业及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项目的前期工作深度不够加大开发商难度

一些项目的前期工作深度不够,中标开发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许多本该在前期工作中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却都没有完成,不得不重新做起,加大了难度。例如,惠来石碑山项目只有一个测风塔的数据,投标书中未将塔的位置标出;吉林通榆项目对于可能达到的发电容量和预计上网电量都未进行可行性研究;2005年山东即墨项目也是没有足够的测风和可领用土地面积数据,也未委托有资质的咨询单位按照国家发改委有关技术规定进行预可行性研究。

(三)未建立明确的竣工检测体系

特许权项目提出了风电机组的国产化率要求。前三批项目达到政策设备国产化率要求主要是通过在华合资企业提供产品或机组部分零部件由国内生产的方式实现的。第一种方式实现的只是风机制造的“本土化”,并未实现技术的国产化;第二种方

71

(上接43页)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能源效率水平监测体系,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争取在重点领域的节能降耗上取得突破,使双辽走上能源节约型的发展之路。

(一)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节能意识。能源消费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实现节能降耗目标,必须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和政策导向,着力营造全社会节能降耗的良好氛围,唤醒全社会的节能意识,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做起,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动员全社会都来重视、关心和支持节能减排工作,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不断增强全民对能源等资源的节约意识,推动全市节能降耗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节能降耗的法规和政策。一是进一步健全完善节能的相关法规和政策,为节能降耗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同时要明确政府节能工作的职责,建立和完善节能监督机制。二是修订和完善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加快制定强制性产品能效标准,包括工业能耗设备和重点工业耗能产品能效标准等。三是制定和实施强化节能的激励政策。主要包括制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产品的税收政策以及节能型建筑的经济政策,鼓励生产和使用低油耗、低排放车辆的财税政策,并设立节能专项基金和专项奖励资金。

(三)在重点领域的降耗上取得突破。要确保完成双辽市节能减排任务,必须抓住几个重点耗能领域的节能工作。一是在工业领域加强对电力、石油、化工、建材和玉米深加工等行业的耗能大户实行综合治理。二是在投资领域设立以能效大幅度提高为标准的准入门槛。三是在运输领域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交通工具,开发和推广车用代用燃料和清洁燃料汽车。总之,抓好重点领域和节能减排大户,逐步构建节约型的消费结构,才能使双辽走上能源节约型的发展之路。(责任编辑:袁凌云)

式先进风电机组的核心技术并未有效实现技术转移。而且,部分风电特许权项目在实际运作中选择了国外高价位的大容量风电机组,与投标设计方案相差较远。在前三期招标中,关于国产化率的要求,由于没有建立明确的竣工检测体系,在投标阶段只是一纸方案设计,投标人中标后另外对设备进行招标,部分风电特许权项目在实际运作中选择了国外高价位的大容量风电机组,与投标设计方案相差较远。

四、我国风电特许权机制的完善策略

根据国际上成功案例,我国风电特许经营权应在电价权重和设备本地化率上进一步完善,充分避免低价竞标和加重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的成本压力,同时,还应该在招标的前期和后期分别做好策划和验收,从而进一步保障我国风电项目的发展,具体建议如下:

(一)政府在特许期内对特许权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

为了防止政府项目的失控现象,政府有权参加或检查项目公司及任何建设承包商的质量控制过程及方法,以确保建设工程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有权要求项目公司拆除不合格的建设工程,更换有缺陷的材料,有权在完工之前的任何时间以书面方式拒收不符合特许权协议规定的任何工程、材料和设备。如果风电场或其任何部分被发现有任何违背安全之处,政府可以限制运营。政府有权在任何时候进入风电场以监督风电场的运营和维护。为了满足给风电场净输出电力提供可靠系统的需要,政府以安全谨慎的方式责成他人运营维护输变电系统和配套设施。

(二)成立由政府代表和项目公司代表组成的项目协调委员会

建议成立由政府代表和项目公司代表组成的项目协调委员会,对风电场的建设工程、试运行、运营及维护中所涉及双方的事项提出建议并对争议进行调解。若特许权协议项目双方产生任何争议、分歧或涉及索赔问题,则须通过项目协调委员会进行协商解决。

(三)制定相应政策对投标过低而无法正常经营的风电项目进行调控

国家应制定相应政策,对那些因为投标过低而投产后无法正常经营的风电项目进行调控,如企业连续3年亏损,则对风电项目估计后进行拍卖,并重新核定其电价,以此引导风电投资企业进行行业自律。在为风电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的同时,应继续保持对风电的激励措施,并且随着风电行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四)建立专项扶持资金补贴

2008年出台的《风力发电设备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首次提出现金直补办法,但是是扶持力度较低,获取条件也较为苛刻,没有真的对风电产业起到推动作用,应建立专项扶持资金补贴。

小结:风电特许权政策改变了我国以往风电建设的模式,充分体现了电力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风电发展新机制。风电特许经营权在现阶段对我国风电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其具体内容还需要不断完善,尽力避免风电特许权招标中在价格上出现的恶性竞争,避免过度追求低成本,注重国产风电设备制造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保护投资者的积极性。在今后风电特许权政策的实施中,还要注重特许权政策与其它相关政策的结合,使我国的风电政策和机制不断适应国情、适应风电不同发展阶段的政策需求,以利于我国风电建设朝着大规模、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志鹏;庄幸.风电特许权——

—引导风电规摸化发展的新机[J/OL]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2005年05期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刘力溶.我国五期风电特许权招标综合分析[J/OL]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08期.

[3]ZHAO ERDONGL;IU LIWEI.Policy Support and 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Wind Power Concession in China[J/OL]Risk M anagement&Engineering M anagement,2008.ICRM EM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4]李越.中国风电特许权项目综合分析及改进建议研究[D].

北京:华北电力大学M BA教育中心,2007年.

[5]赵子健;赵旭.促进风电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J/OL]生态经济

2009年02期.

[6]赵治.中国并网型风电激励政策评价及建议[J/OL]现代零部

件2008年06期.

[7]张云峰我国风电特许权机制完善策略探析[J/OL]科技创新

导报2010年07期.

[8]2009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责任编辑:栗玲)

!!!!!!!!!!!!!!!!!!!!!!!!!!!!!!!!!!!!!!!!!!!!!!!

72

海上风电项目特许权招标

海上风电项目特许权招标 2010年5月18日,国家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对外开标。本期特许权招标包括四个项目,均位于江苏省,分别为滨海海上风电场(30万kW)、射阳海上风电场(30万kW)、大丰潮间带风电场(20万kW)和东台潮间带风电场(20万kW),总装机容量100万kW。这次风电特许权招标,是我国首批海上风电场示范项目的招标。本次招标对投标人资格、业绩的要求包括: (1)投标人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投标人可以是单个体,也可以是联合体。如为单个体投标,投标人应为中资企业或中资控股(50% 以上股权且绝对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如为联合体投标,牵头人应满足前述要求。 (3)截至2010年9月9日,投标人拥有的在建或已建风电场容量应不低于所投项目规模。如为联合体投标,牵头人应满足该业绩要求。 经几番角逐后,大唐新能源中标滨海项目、中国电力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体赢得射阳项目、山东鲁能集团有限公司中标东台项目、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标大丰项目。中标电价、设备供应商及施工单位(见表11)。 作为海上风电的首次公开招标,此次招标一直备受业界关注,无论是央企还是民企均将之作为入门的敲门砖纷纷投标,4个项目投标企业数量都在15家以上,并且爆出了0.6101元/kWh的最低投标上网电价,这一价格逼近陆地风电的标杆上网电价。尽管最终的中标电价没有采纳最低投标电价,但是业内人士仍然认为这种电价对于投资高出陆地风电场一倍以上的海上风电,实现盈利非常困难,并呼吁投资商理性对待未来的海上风电项目投标。 风力发电增值税优惠政策 国家支持风电发展的政策起到降低风电成本增加风电收益的措施主要有三项,风电上网电价部分的增值税减半征收且减半部分即征即退,第二部分是设备增值税抵扣,第三是所得税三免两减半。假设一个具体企业,风电装机50MW,假设风电总投资4亿元,其中装备投资3亿元,每年发电量1.2亿kWh,上网电价(含增值税0.51元/kWh)的收益分析如下: 1) 电价形成的增值税减半征收且减半部分即征即退的收益=1.2x108x0.51/1.17x17%/2=445(万元),相当于每千瓦时降低成本3.7分。 2) 设备增值税抵扣=3x108/1.17x17%-其他进项税抵扣=4 360(万元)-0=4 360(万元),每年可以抵扣436万元剩余增值税。 3) 假设该企业每年利润为5 0 0万元,通常上交地方财政25%的所得税,实施三免两减半之后的收益 =5x106x0.25x3+5x106x0.25x2/2=500(万元)。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得知,一个风电企业通过上述措施,10年的经营期内共计减免各项税收合计为9 300万元,平均每年减少成本或增加收益930万元,平均为7.75分/kWh。风电企业折9 300万元的收入,其中中央财政负担6 600万元,地方分担2 700万元,归地方财政的增值税的留成约25%,计2 200万元和500万元的所得税。在10年的经营期内,平均每年地方财政支持风电270万元,相当于地方财政每年为风电补助2.25 分/kWh。这也是地方政府希望以风电资源换设备投资,把增值税留在当地的主要原因之一。

风力发电的发展及优势分析

风力发电的发展及优势分析 摘要:为解决传统能源污染环境较严重及其利用率不足的问题,各国均大力倡导开发新能源,发展低碳电力。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可再生、占地少、开发利用技术成熟的新能源,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发展和利用。阐述了中国的风电发展现状,回顾了世界风电的发展,从环境、经济、产业等方面与其他部分发电方式对比,分析风电的优势。 关键词:风力发电、发展、综述、优势 引言:风能是一种洁净的、储量极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受化石能源日趋枯竭、能源供应安全和保护环境等的驱动,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重视风能的开发利用。风能将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绿色能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新动力源。尽管我国近几年风力发电年增长都在50%左右,但装备制造水平与装机总容量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我国现有风电项目的设备98%是进口的,有一半资金利用的是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的赠款或贷款。从我国的风电发展道路看我们还处于技术示范阶段。从国产机组商业化发展途径看,我们正在技术示范的开始阶段。风电相比于目前处于主导地位的火电、水电、核电有其优势的一面,文章中将进行具体分析。 1、风能 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各处受热不同,产生温差,从而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形成风。据估计到达地球的太阳能中虽然只有大约2%转化为风能,但其总量仍是十分可观的。全球的风能约为 2.74X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X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目前世界环境情况正在日益恶化,其中,利用煤炭、天然气、石油等燃料发电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是一个重要因素,而核能发电则面临核废料的处理问题,不利于环境保护。随着世界性能源危机的加剧和全球环境日趋污染,许多国家都更加重视洁净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风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许多优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就地可取、不需运输、分布广泛、分散使用、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周而复始、可以再生。就世界范围而言,风力发电是新能源领域中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风力发电几乎不消耗矿物质和水资源,与常规燃煤、燃油发电方式相比,具有可减排烟尘及污染物、调整改善电力工业结构、推进技术进步等各种优点,风力发电的经济指标逐渐接近清

风电特许权招标

风电特许权项目与电价问题 WIND POWER CONCESSION PROJECTS AND THE ISSUE OF PRICE 绿色和平组织风电电价课题组 报告人施鹏飞 北京,2006年10月20日 Research team on wind power price Supported by Greenpeace Presented by Shi Pengfei Beijing, 20 October 2006

风电电价水平 Level of Wind Power Price n政府审批电价(经营期平均电价) n项目投产前按照可行性研究结果核定电价,在经营期间还要再审核,具有不确定性。 n2005年底中国风电场上网电价最高1.2元/kWh,最低0.40元/kWh。 n Government approval price (Average price in Business cycle) n Before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completed, the approval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feasibility study, during the business cycle it could be reviewed and maybe changed, keep the uncertainties for investors. n By the end of 2005, wind power price in China the highest up to 1.2 yuan/kWh, the lowest was 0.4 yuan/kWh.

风电行业分析报告

风电行业分析报告 1、引言 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清洁能源是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决定性影响的五项技术领域之一,风能发电是最洁净、污染最少的可再生能源,充分开发利用风能是世界各国政府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决策。而目前石油价格的持续攀升和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进一步促进了风能的快速发展。 2、风能发电产业发展现状 2.1 国际风能发电产业现状 2006年,全球风电装机达到了74223mw,较上年增长32%,这也是继2005年增长41%之后风电行业又一个高速增长的年份。根据相关资料的测算,2006年新增风电装机的市场规模达到了230亿美元,而这一规模还在不断扩大,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 目前情况国际风能发电发展状况是欧洲仍居榜首、亚洲增长迅速。德国、西班牙和美国的累计装机分别列全球前三,其中德国占全球累计装机的27.8%,西班牙和美国各占15.6%;从增量看,美国为全球第一,2006年新装机2454mw,占全球新增装机的16.1%,德国、印度和西班牙分别列第二至第四,中国以1347mw居第五。 根据主要风力发展国的规划,未来风电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以欧洲为例,计划到202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总发电量的20%,其中风电达到12%;目前主要国家的风电覆盖率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全球平均风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仅为1.19%,要实现12%的目标,还需要增长近十倍。主要大国中风电发展较好的德国在2006年底风力发电占总发电量的4.34%,西

班牙为7.78%,属于欧洲较高水平;而美国的风电覆盖率仅有0.73%;总体来看,风电市场的增长相当迅速,主要增长市场将在美国、中国、印度以及欧洲部分国家。 2.1.1欧洲风电概况 欧洲长期维持全球第一大风电市场的地位,根据欧洲风能协会的数据,2006年全年新增装机7708.4mw,较上年增长19%,总装机达到48062mw,其中欧盟国家达到40512mw,风电2006年发电量达到100twh,相当于欧洲当年总发电量的3.3%;欧洲最主要的风电参与国家是德国和西班牙,这两个国家装机占欧洲全部的叁分之二;按照2006年底装机规模,德国占欧洲装机的42.48%,接近一半;西班牙占23.93%,接近四分之一。 各国为鼓励发展风电出台了各种措施,但总的来说,基本可以归为三大类:补贴电价、配额要求和税收优惠。欧盟25国中有18个国家采取补贴电价这类政策,包括了发展最快的三个国家德国GR、丹麦DK和西班牙ES,法国FR、葡萄牙PT也采用此种政策,从实际情况看补贴电价效果最明显;采用配额限制措施的有五个国家,占国家总数的五分之一,包括了英国和意大利,这两个国家2006年累计装机分别列欧洲第四和第五;税收优惠采用的国家也有五个,与配额制的相同,但这五个国家风电发展规模都很小,这一政策效果不佳;爱尔兰是个特例,并无鼓励风电发展的具体政策出台。 总体来看,补贴电价政策效果最好,强制完成配额的做法效果就要差一些,而欧洲的情况看,仅仅采取税收优惠是难以启动风电市场的;原因也很简单,补贴电价下,企业从事风电有盈利,具备内在的发展动力;配额值属于强制完成,企业必须完成配额义务,保证一定比例的装机规模,但由于现阶段风电电价较火电仍高,若无补贴统一上网则企业要承担部分亏损,因此仅仅完成配额而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分析预测风电设备doc13

分析预测风电设备doc13 投资要点: 世界风能资源储量丰富:据估量,世界风能年可利用资源量为72万亿千瓦时,即使仅仅利用其中一部分,就可满足人类的电力需求。 风电成本连续下降:由于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每千瓦时风电的成本差不多由20世纪80年代的20美分下降到21世纪初的5美分左右。估量到2018年,风电成本还能够下降30%,接近常规能源成本。 全球风电装机快速增长:从1996年起,全球累计风电装机连续11年增速超过20%,平均增速达到28.35%。至2006年底,世界风力装机总量达到74223MW,当年新增装机15197MW,其中欧洲拥有全球65%的风电装机。 我国风力资源同样丰富:据估量,我国陆上实际可开发风能资源储量为2.53亿千瓦,近海风场的可开发风能资源是陆上3倍,即我国可开发风能资源约10亿千瓦。 我国风电装机加速增长:2006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1337MW,占全球新增装机的8.9%,同比增长165.83%;至2006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达到2604MW,占全球风电装机的3.5%,累计装机增长105.29%。 国内政策环境趋好:国家通过要求风机国产化率、风电全额上网和财税上扶持等政策大力推动风电和本土风机制造业进展。

国外制造商在我国风机市场占据优势地位:2006年占新增装机55.10%,占累计国内总装机65.92%。其中国外制造商前三位Vestas、Gamesa和GE Wind分不占据国内总装机的18.73%、18.63%和10.74%。相对本土厂商,他们有技术和资金优势。 国内风机制造商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目前中国内资风机制造商要紧有:金风、华锐、运达、东汽、哈电和惠德等。除金风科技规模较大(2006当年新增装机比例达到33.29%,占总装机比例达到25.68%),具备与外国制造商竞争实力,其余国内风机制造商市场份额较小,处于起步时期。华锐和东汽等大型国企依靠雄厚的资金实力,良好的制造基础,正迎头赶上,相信会在外来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国内风机制造业面临良好进展机遇:在各类新能源中,风力发电是技术相对成熟、最具大规模商业开发条件、成本相对较低的一种,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内风机制造业背靠国内庞大的市场,依靠国内廉价的人工成本和雄厚的制造基础,面临良好的进展机遇,必将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大有作为。 风电设备制造业也存在诸多风险:政策风险,风电技术进步带来的风险,行业猛烈竞争带来的风险。 建议关注以下公司:湘电股份( 24.44,-0.26,-1.05%)、天威保变( 58.87,0.00,0.00%)和华仪电气( 31.90,-0.34,-1.05%)。 一、风电——世界能源的明日之星 1.世界风能资源储量丰富

风能发电的优点与缺点

风能是最具商业潜力、最具活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使用清洁,成本较低,取用不尽。风力发电具有装机容量增长空间大,成本下降快,安全、能源永不耗竭等优势。风力发电在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电力供应的同时,可以有效缓解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全球变暖问题。在各类新能源开发中,风力发电是技术相对成熟、并具有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开发条件的发电方式。风力发电可以减少化石燃料发电产生的大量的污染物和碳排放。大规模推广风电可以为节能减排做出积极贡献。在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风能资源开始受到普遍关注。风力发电规模化发展给风力发电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前景。 优点 风能为洁净的能量来源。内蒙古草原上的风力发电机风能设施日趋进步,大量生产降低成本,在适当地点,风力发电成本已低于发电机。风能设施多为不立体化设施,可保护陆地和生态。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很环保。 缺点 风力发电在生态上的问题是可能干扰鸟类,如美国堪萨斯州的松鸡在风车出现之后已渐渐消失。目前的解决方案是离岸发电,离岸发电价格较高但效率也高。 在一些地区、风力发电的经济性不足:许多地区的风力有间歇性,更糟糕的情况是如台湾等地在电力需求较高的夏季及白日、是风力较少的时间;必须等待压缩空气等储能技术发展。风力发电需要大量土地兴建风力发电场,才可以生产比较多的能源。 进行风力发电时,风力发电机会发出庞大的噪音,所以要找一些空旷的地方来兴建。现在的风力发电还未成熟,还有相当发展空间。 优点 风能为洁净的能量来源。 风能设施日趋进步,大量生产降低成本,在适当地点,风力发电成本已低于发电机。 风能设施多为不立体化设施,可保护陆地和生态。 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很环保。 缺点 风力发电在生态上的问题是可能干扰鸟类,如美国堪萨斯州的松鸡在风车出现之后已渐渐消失。目前的解决方案是离岸发电,离岸发电价格较高但效率也高。 在一些地区、风力发电的经济性不足:许多地区的风力有间歇性,更糟糕的情况是如台湾等地在电力需求较高的夏季及白日、是风力较少的时间;必须等待压缩空气等储能技术发展。 风力发电需要大量土地兴建风力发电场,才可以生产比较多的能源。 进行风力发电时,风力发电机会发出庞大的噪音,所以要找一些空旷的地方来兴建。 现在的风力发电还未成熟,还有相当发展空间。

风电特许权

据专家预测,我国2020年要实现国民经济翻两翻的目标,能源供应至少要翻一翻,到那时全国电力装机将近10亿千瓦,如果按2002年的电源结构和供电煤耗(383克标煤/千瓦时)估算,我国仅用于发电的煤耗将近14亿吨标煤,能源供应需求量将超过30亿吨标准煤。要满足如此巨大的能源需求量,石油一半以上靠进口,煤炭也接近开采极限,因此从保障能源供应出发,需要调整能源结构,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资源。 在可再生能源中风力发电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接近商业化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风力发电不消耗矿产资源,发电过程对环境没有破坏影响,在强调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今天,风电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欢迎的清洁能源。在我国发展风电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满足能源供应;二是,促进地区经济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发展;三是,改善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四是,促进风机设备制造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和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五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解决我国能源供应不足;六是,在解决老少边地区用电、脱贫致富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据专家预测,我国风电可能在2020年之后超过核电成为第三大主力发电电源,2050年可能超过水电,成为第二大主力发电电源。因此,风力发电未来可能成为我国的主要战略能源之一。 我国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量较大,但是由于风力发电固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以及风电项目造价高,技术不成熟,使其在目前电力市场中的经济性差,进入规模化发展困难重重。面对风力发电的发展障碍,政府政策支持将是风电发展的根本保障。回顾我国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以“还本付息、合理利润、全额收购”为原则的鼓励政策,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风电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这种定价原则是以个别项目成本为基础,成本高了,电价也可随之升高,企业没有降低成本的压力。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电价政策改革,对常规电力项目实行以先进水平平均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原则,并在部分地区实行竞价上网。这种大环境的变化,使风电的“还本付息”鼓励政策与电力市场改革产生了明显的不适应性。另外,我国现行风电政策未能有效促进风电设备的本地化制造,在已建成的风电项目中,国产机组十分有限,这将严重影响我国风电产业的培育和降低风电成本。还有,政府虽然制定了全国风电发展目标,但是由于在解决风电上网难、上网电价审批难以及额外费用分摊难等方面缺乏配套政策,使风电发展往往不能按规划进行,投资者和设备制造企业对市场前景缺乏信心。 面对我国风电发展的种种问题,借鉴国际经验,国际上支持风电发展的政策机制有三种:一是采取固定收购价格机制,对风电发展的数量没有限制;二是采取招标机制,政府规定风电发展的装机容量,通过招标的竞争形式确定开发商;三是配额制,即政府规定可再生能源电力在电力消费总量中的配额比例,供电公司完成配额。结合中国国情、吸收国际经验,风电发展需要的政策应该是一个与我国电力改革相适应、有利于促进风电产业快速发展、促进风电价格明显下降、利于风电发展目标按时完成的政策机制,风电特许权政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我国政府选择了在石油、天然气行业勘探开发中实施较成功的特许权制度,用于风力发电项目的开发和实施中,目的在于开发具有较大规模的风电项目,促进我国风电的规模化发展。 2. 政策框架和运行机制 政府特许权经营方式,主要是指用特许权经营的方法开采国家所有的矿产资源,或建设政府监管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这是一种政府与私有公司之间的合作经营方式。按照特许权项目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原则,在特许权协议条款的约束下进行项目的经营管理。这种方

风力发电的优点

风力发电优点 1、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就出现风车,小型风机主要应用在无电地区,如内蒙古自治区的牧民照明、看电视。大型风机是从国外引进或部分引进技术,它造价高,是小水电造价的3-4倍,它巨大机身运输时需要4级公路,20长的集装箱车,200吨大吊车,所以它运输、安装费用高。而且要求风力资源非常好的地方才能投资,它上网电价受到政策的扶持,如东山岛风电上网电价是0.75元/度。所以限制了它的发展速度。 2、风力发展只有走进市场,开发与小水电造价相当水平的形式方有可能快速发展起来。所以本人始终为这个目标努力探索。要设计研究开发过程中,选择最经济的方案。 3、发电经济指标概念,一度电一元含义:一元钱卖来的设备,在一年内能发出一度电,上网电价0.33元/度,也就三年可回收投资成本,若加上生产成本和税收 0.08元/度。则需要四年回收投资成本。这是以民间投资来算法。若风电有国家的银行的贷款,返还年限十年,则上网电价0.20元/度,还是人有利可图,可以投资的。 4、风力发电为何步履坚难:它是一个综合性技术很强的项目,它涉及:电机学、空气动力学、材料力学、自动控制、微电脑应用、机械系统工程、电力系统工程。我也是经过多少次失败和弯路,才到达这个终点。 5、古人说隔行如隔山,一个人那能知道这么多行的技术,只要有一个环节人们不了解就会怀疑这项技术的可行性。所以我找过许多投资者,他们有的是自己找上门的,但他们了解之后就退缩了。技术复杂性、难点多。他们非要看到发电机发电并从电力公司到钱,并证明是有利可图,方愿意投资。 6、本设计方案是可以为国家节约可观的资金。若用风力发电量补充电力的5%空缺,按目前传统投资方案需要四千亿元,而用我的方案只要投资一千亿元,可节约三千亿元,可建造一个长江三峡电站。 7、目前缺电局面,疯狂发展火电厂,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火电站而且用是的劣质煤。我国已有70%的国地受到酸雨的影响,水体酸化会改变水生生态,而土壤酸化会使土壤贫瘠化,导致陆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大家应该大力宣传使用绿色能源 8、我国用至少五千亿的外汇购买原油。苏淅两省工厂缺电上千万千瓦,一天有电一天没有电,用柴油机发电,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定单。一度电能带来五元的工业产值。目前电力缺口10%:二千万千瓦,发展风力发电意义非常重大。 9、以电代替天燃气起家万家,可节约外汇,又经济,因为十度的电与一公斤的天燃气相当热量,一度电0.5元与的一瓶75元天燃气价值相当,电磁炉的热效率普遍高于80%,有的可达到90%。它卫生、清洁,环保。传统的煤炭、石油气、煤气在燃烧时,大量未充分燃烧的杂质散落到空气中,同时释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对导室、环境污染很大,影响人体健康;。我国一年进口原油一点二亿吨需要四、五千亿外汇,今天什么都没有听到节约外汇的宣传?

最新风电行业的商业模式

在我国风电行业的发展初期,由于自主风电技术还不完全成熟,加之风电1 成本较高,风电产业发展相对缓慢。2003年是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的重要分水岭,2 连续5年的风电特许经营权招标推动中国风电产业快速、规模化发展。风电开发3 企业采用市场化的方式,自行测算投资成本和项目收益,并在上网电价上进行竞4 争,最后电价最低的投标企业将获得风电项目的特许经营权。 5 2003年实施的特许权招标政策,在风电探索发展初期,起到了促进风电6 行业发展的作用。然而,部分开发企业为了抢占风资源、进入风电领域,出现人7 为压价中标现象,造成了风电行业的恶性竞争。这些企业或以大型能源集团为依8 托,或以抢占优质风电资源为目的,根本不考虑项目盈亏。特许经营权的底价中9 标制度虽然压低了风电的上网电价,同时却引发了激烈的价格战,造成风电全行10 业的普遍亏损和严重的资源浪费。另外,5万千瓦以下的风电项目由地方审批和11 组织招投标,由于风电上网电价超出火电标杆部分由全国分摊,招标政策对地方12 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容易出现中标电价偏高的另一极端现象,造成不公平。13 通过5年的特许权招标和部分单独批价测算,在基本摸清全国风能资源14 分布状况、风电造价水平和运行成本之后,国家发改委于2009年出台了四类风15 电标杆价区标杆电价政策。 16 风电标杆上网电价政策是对原有定价机制的完善与补充,改变了风电价17 格机制不统一的局面,规范了风电价格管理,有利于引导投资方向,改变以往以18 “跑马圈地”为主导思维的盲目投资现象,减少投资的不确定性。 19 采用标杆电价的管理模式,通过事先公布风电场所在地的电价水平,给20 风电开发企业提供了一个明确的预期回报,鼓励开发优质资源,抑制对资源不好21 的地区先开发,从而保证风电开发的有序进行。同时也将有效地降低风电投资和22 运行费用并增加收益,因为预期回报即定的前提下,要想获取更大的边际利润,23 就必须严格控制造价,加强运维管理,激励企业不断管理创新和技术更新,从而24

风电的优势分析

风电的优势分析 1.环境优势 相对于火电,风电对环境的正面影响是不会向大气排放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以及粉尘等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现代火电厂对于煤的脱硫脱氮处理有一定办法,但是对于温室气体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却不能有效减排,风电不排放有害气体,是其作为清洁能源的主要原因之一,发展风电对于减少排放温室气体,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危害具有重要作用。另外,风能相对于煤炭,属于可再生能源,当今世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对于火电等,属于消耗化石能源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20世纪以来,全球化石能源使用量急速上升,化石能源面临枯竭。而风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要求。 核电曾因一度作为清洁高效能源,世界各国争相投资发展,但是自从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开始,人们开始对核电的环境问题展开思考。核电站反应堆发生事故时,大量放射性物质会通过各种途径排入环境。反应堆排出的废液和废气中的放射性核素,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现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发生爆炸,8吨多强辐射物质倾泻而出,使5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污染,320多万人遭受核辐射的侵害。事故发生后,发生爆炸的4号机组被用钢筋混凝土封起来,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定为“禁入区”。20多年过去了,这场核事故造成的生态灾难后果远未消逝。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乌克兰共有包括47.34万儿童在内的250万核辐射受害者处于医疗监督之下。核辐射导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了10倍多,部分东欧国家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核污染。大量的放射性核素碘-131和衰变期很长的铯-137通过空气的流动扩散,严重污染了事发地点周边的空气、土壤和河流,破坏了当地自然环境以及生态系统。据估测,事故的后果还要经过一个世纪才能完全消除。相比于核电事故对人类和环境带来的巨大危害,风电设备即使发生严重事故,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是十分微弱的,符合安全能源的要求,这也是福岛核电站事故后世界各国由核电转向对风电大力发展的重要原因。 2.经济优势 风电价格较高,被认为是影响风电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风电的价格比火电的价格高出一倍多,但人们忽略了其背后的社会成本,而仅是习惯性地考虑企业成本。如果算入环境污染等其他成本,风电要便宜得多。从趋势上看,风力发电成本呈下降趋势,目前已经下降到每千瓦/时0.5~0.6元,这已经是风电的全部成本。随着技术的进步,成本还会进一步下降。与火力发电相比,风电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是其环境效益。目前火力发电的不完

我国扶持风电发展的有关政策汇总

我国扶持风电发展的有关政策汇总 摘要:由于石油价格连创新高,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近年来国内外风电行业飞速发展。风力发电是目前最为成熟的新能源,市场竞争力远超越于太阳能,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近年来扶持政策一个连着一个,使我国风电行业以超预期的速度迅猛发展,风电总装机容量已排名世界第五位,跻身风电大国之列。目前我国仍处于风电开发的初期,未来前景不可限量。 中国在2007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3,499MW,同比2006年增长156%,总装机容量6050MW排名世界第五位,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理事会(CREIA)预计到2015年,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0,000MW,该协会秘书长表示:快速的风能市场增长刺激了中国国内企业生产风电设备的意愿,现在,在中国有超过40家本土企业参与生产电力设备。在2007年,本土产品占据56%的市场份额,而这一数字在2006年是41%。全球风能理事会会长泽沃斯认为:中国本土目前生产能力是:5,000MW,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10,000至12,000MW。风电行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与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分不开的。 一、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指明了方向 为加快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近年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规划和相关政策频繁出台,给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撑和前景。 2007年9月4日,国务院公告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这是继2007年新能源法颁布实施后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里程的又一件大事。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具体发展目标。即:2010年可再生能源消耗量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0%,2020年达到15%。其中,风电总装机容量2010年5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产业未来15年将培育近2万亿元的新兴市场。其中,风电投资约1900亿元。 2008年3月18日,国家发改委对外公布《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 规划》(以下简称“五年规划”)。与去年8月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中长期规划”)相比,“十一五”期间部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进行了调整。《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基本目标及比较见表1。

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风电企业

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风电企业 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风电企业 (1)新进入者的威胁 与其他行业相比,风电行业的资金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的特征,对于进入风电行业的企业而言具有较高的门槛。第一个是来自政府方面的门槛。电能作为生产生活中比不可少的能源,与国家能源的长期发展战略密切相关。风电行业的发展受到国家能源局的严格控制,具有行业从业资格和许可证的企业才能从事风电生产。第二,风电产业的规模经济所带来的门槛。新进入的风电企业需要面临的一个巨大考验,那就是要投入巨额的资金与现有风电企业展开激烈的市场占有率争夺(见图2),或者由于资金的有限,仅能在规模以下生产,加上成本无法降低,必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些都会给风电企业产生很大的压力。第三,由于资本需求产生的门槛。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了风电行业的进入标准,随之而来的是,进入风电行业启动资金上的水涨船高。建设一系列符合要求的厂房和购买生产线,使得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高。然而,虽然进入风电行业存在重重壁垒,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能源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且能源产业回报利润丰厚,近年来,一些实力雄厚的大集团公司,例如华瑞集团、国电联合动力、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纷纷控股收购风电企业;国外更多的风电巨头如Vestas、GE等公司也试图通过独资或合资的方式进入我国风电能源领域。新的进入者使整个风电行业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 (2)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 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内风电企业与国外风电企业之间的竞争。据报道,自2006年以来,我国风电装机容量以近90%的年均增速急速扩张,并在2012年跃升成为全球第一大风电大国。同时风机设备制造企业也一拥而上,在2009年形成了超过80家整机企业。如全球最大的风电设备制造商丹麦维斯塔斯公司,拥有世界领先的风机研发、制造、销售技术。自2005年以来,已累积增资五次,投资额高达3.63亿美元。国外风电巨头凭借在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正逐步扩大在我国风电领域的影响力,成为了我国风电企业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二是国内风电企业之间的竞争。从企业性质看,国内风电企

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流程

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流程 来源:华人风电网作者:未知发布时间: 2013-8-5 14:46:11 风力发电是一种主要的风能利用形式,风力发电相对于太阳能,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更为成熟、成本更低、对环境破坏更小。我国自l 989年建成首个现代化风电场起,截止到2008年底,风电装机容量已突破1000万kW,其中2008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466万RW。20年来,风力发电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规模经济性日益明显。资料显示,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经初步估算,我国可用于风力发电的风场总装机客量超lO亿kW。约相当干50座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按2006年国家发改委修订的我国风电发展规划目标,2020年将达到3000万kW。除国家特许权招标的风电项目及国家发改委核准的5万kW以上的风电项目外,各省核准的49.5Mw 风电项目占了很大比例,本文就49.5Mw风电项目开发和实施的过程进行介绍并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建议。 1 49.5MW风电项目开发 1.1 49.5MW风电项目开发流程 风电场选址、与地方政府签订开发协议、凤能资源测量及评估,委托咨询单位编制初可研及评审、报发改委取得立项批复、委托咨询单位编制可研、取得相关支持性文件报发改委核准。 1.1.1风电场选址 风电场选址可委托有经验的咨询单位进行,主要考虑选址凤能质量好、风向基本稳定、风速变化小、凤垂直切变小、揣流强度小、交通方便,靠电网近,对环境影响最小、地质条件满足施工的地区。 1.1.2与地方政府签订开发协议 投资商与地方政府共同组织现场勘查,收集相关资料后签订风电开发协议.主要包括风电开

发区域、近期开发容量,远期规划,年度投资计划、工程进展的时间要求等。 1.1.3风能资源测量及评估 委托专业安装公司安装测风塔,安装地点应选址该风电场有代表性的地方,数量一般不少于2座,若条件许可,对于地形相对复杂的地区应增加至4~8座,测风仪应安装在tOm、30m、50 m、70m的高度进行测风,现场测风应连续进行,时间至少1年以上。 在进行凤能资源评估时选用平均风速、凤功率密度,主要风向分布、年风能利用时间作为主要考虑的指标和因素。 1.1.4委托咨询单位编制初可研及评宙 测风数据收集齐全后可委托咨询单位编制初可研,初可研主要包括:(1)投资项目的必要性和依据;(2)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3)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的初步分析。 (4)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设想·(5)项目大体进度安排;(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初步评价。初可研编制完成后,由业主组织专家 对初可研进行评审,形成书面评审意见,咨询单位根据评审依据进行修改。 1.1.5报发改委取得立项批复 初可研编制完成后由投资商把初可研上报发改委,等发改委给予立项批复。 1.I.6委托咨询单位编制可研 可研是在初可研的基础卜进行细化,主要包括:确定项目任务和规模,论证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对风电场风能资源进行评估,查明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工程地质评价和

风电市场分析报告

风电市场分析 第一章风电介绍 一、风力发电的定义 风力发电是指利用风力发电机组直接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方式。在风能的各种利用形式中,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也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技术最成熟、最具有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 我国风电行业作为新能源发电行业之一,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风力发电具有清洁,环境效益好;可再生,永不枯竭;基建周期短、投资少;装机规模灵活和技术相对成熟的优点,所以很受市场的青睐。但其也有一定的缺点,即有噪声和视觉污染;占用土地量大;不稳定不可控而且目前风力发电的成本仍然较高的。 二、风能优势 风力发电与核电相比,投资周期短、不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与太阳能相比具有成本优势,更接近火电与水电的成本;与生物智能和潮汐能相比,具备大规模开发的条件。目前,风能是除了火电、核电、水电以外的第四大电力来源,是近几十年内实现电力清洁化、满足电力消费的主要发展方向。 风电优势图

第二章风电建设地区分布情况 一、我国风能资源储量及其分布 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比较丰富。根据全国 900 多个气象站将陆地上离地 10m 高度资料进行估算,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为100W/m2,风能资源总储量约 32.26 亿 kW,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上风能储量有 2.53 亿 kW,近海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有 7.5 亿 kW,共计约 10 亿 kW。如果陆上风电年上网电量按等效满负荷 2000 小时计,每年可提供 5000 亿千瓦时电量,海上风电年上网电量按等效满负荷 2500 小时计,每年可提供 1.8 万亿千瓦时电量,合计 2.3 万亿千瓦时电量。中国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必将成为未来能源结构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另外,就各种新能源发电方式在储存量上对比来看,虽然太阳能的资源量是最多的,相当于 2.3 万亿吨标准煤,不过,其现在发电成本很高,还有待技术上的改进和成本的缩减;水电发电是我国现在在新能源中利用最高的一种发电方式,而且在技术上已经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不过其资源总量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其资源量为 1.8 亿 KW,可开发量为 1.28 亿 KW,相当于 1.4 亿吨标准煤,目前我国小水电的开发量为 20%左右,预计到 2030 年,我国小水电资源将开发完毕,届时可以形成 1 亿千瓦的装机水平。然而小水电在缺水的西部和北部受到了约束;而我国北部和西部风电的资源量相当的丰富,利用的空间还很大。 全国平均风速分布图

五期风电特许经营权招标分析

中外企业家 2011年第6期(下)总第375期 产业经济·Industria l Economy 引言:为满足我国巨大的能源需求量,我国现有能源结构亟需调整,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资源势在必行。风力发电不消耗矿产资源,发电过程对环境没有破坏影响,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清洁型可再生能源。我国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量较大,但是由于目前技术不成熟,无法克服风力发电固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导致风电项目造价高,在目前电力市场中的经济性差,很难实现规模化发展。2003年之前, 虽然我国政府为促进风电的发展出台了一些激励政策,但风力发电无论在装机的绝对数值还是增长率方面,较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明显差距。推动中国风电产业的发展,需要进行机制创新,实现增大市场规模,以提高我国风电设备制造能力,引入竞争机制,降低风电成本和上网电价,促进风电的规模化和商业化发展,因此,风电特许权政策应运而生。 一、风电特许权政策框架和运行机制 (一)政策框架 风电特许权项目是国际风电项目开发的一个创新,赋予中标人项目投资、 建设管理和生产运行的权利,在国内大型风电场的开发上引入竞争机制。风电特许权是政府主导选择的一种政策,涉及三个主体,即政府、开发商和电网公司。政策的核心是:特许权协议、电力购买合同、差价分摊措施。 (二)运营机制 政府发挥委托人的作用,为了实现风电发展目标,对风电特许权经营设定相关规定,通过特许权合同把风电项目委托给选定的开发商。开发商由项目招标产生,在特许经营期内拥有项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作为代理人按照特许权合同进行风能资源的开发,承担所有生产、经营中的风险,生产的风电由电网公司按照特许权协议框架下的长期购售电合同收购,并在特许经营期满时,将风电项目全部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或其指定的代理人。电网公司通过与投资者之间签订的由政府出面担保的购售电合同来承担政府委托的收购和销售风电义务,并按照政府的差价分摊,使合同具有稳定性。 (三)优势 风电特许项目与一般风电项目的主要区别详见下表: 收稿日期:2011-06-10 作者简介:杨爽(1990-)女,汉族,山东烟台,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五期风电特许经营权招标分析 杨爽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2206) 摘 要:本文综合分析了我国风电发展的现状和风电特许权产生的背景,通过对我国五期风电特许权招标的时间、标 的、投标人、招标原则以及中标结果等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风电特许经营权招标方式发展的良好趋势,并根据国外优秀案例,针对发现的不足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风电;特许经营权;招投标中图分类号: TK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1)12-070- 03 风电特许权项目与一般风电项目的主要区别表 二、五期风电特许权招标状况 从2003年至今,我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牵头组织开展的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投标共完成了五期风电特许权招标,确定了15个风电场特许招投标项目,总计3400M W 。 (一)中标结果 70

风力发电与抽水蓄能发电结合优点分析

风力发电与抽水蓄能发电结合有点分析 --江宁 1005020236 罗谦 摘要:优化电源结构,积极发展风电等清洁能源的同时,却由于风力发电的不稳定因素,对整个电网系统安全具有一定的挑战,然而抽水蓄能在稳定电网安全,调节电力系统中具有调峰、调相、调频、紧急事故备用更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两者的相结合,对保障电网安全具有优势互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风电抽水蓄能电网安全电力调节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逐渐加大,而电力,尤为重要。现今世界化石燃料的逐渐枯竭和污染,以及对可再生清洁能源的追求,不再单一依靠化石燃料进行发电,风电,核电,水电等等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显得格外突出,甚至一些发达国家已经逐渐减少火电所占比例。但是,在大力发展这些能源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个共同的的问题,那就是,受自然条件约束较多,发电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尤其在风电上较为突出。这就对大力发展智能电网的今天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 风电,具有其他发电方式所不具有的独特的优点,建设周期短,技术需求低,成本回收快,从图1可以看出,风电已经成为我国电力结构的第三大发电类型

图1 但是,风电却受到自然条件的约束较高,发电具有不稳定性。 根据国家风电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哈密、酒泉、河北、吉林、江苏沿海、蒙东、蒙西、7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各基地规划情况见表1。预计到202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的发展规模将分别达到1.5亿KW和2000万kW。我国新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在地理分布上存在巨大差异,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远离负荷中心,必须远距离大容量输送,新能源发电集中开发和集中接入的特点非常明显,风电受当地风力变化影响,发电极不稳定,对电网系统冲击非常大。 我国七大千万风电基地规划情况万KW 序号风电基地2009年2015年2020年 1 新疆哈密0 460 1080 2 甘肃酒泉79.5 1271 1271 3 河北112.5 1078 1643 4 吉林152. 5 658 1018 5 江苏沿海101.9 698 1038 6 蒙东200.5 558 1022 7 蒙西335 1085 1945 总计982 5808 9017

风电产业创新分析

到位并做好自己责任内的功课,尽职尽责地动员和唤起员工们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则绩效管理必定能够成功提升整个组织的运作效率,从而促进组织目标的步步高升。 参考文献 [1] 邓小军,整合绩效管理与企业升值战略的实现[J],价值工程,2010(5) [2] 殷新华,绩效管理运用及其关键[J],企业技术开发,2006(1) Analysis of Common Difficulties i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Li Ping (Advanced Training Center of Shanxi Electric Power Company) Abstract: based on objective reality,This article content give in-depth analysis of common questions i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pointed out the roots of problems. These problems are common in sectors whose overall goals and targets at all levels are not easy to quantify and not clear enough. The problems are typical. Adopting the approach of drilling top-down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he paper discussed common problems i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pointed out the roots of the problems. Key words: performance management; management philosophy; self-management 风电产业创新分析 刘学鹏① 赵冬梅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我国风电产业建设步伐加快,产业规模逐步扩大,风电已成为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但我国风电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风能资源评价和规划工作滞后、风电产业体系不健全、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技术和装备依赖进口、等问题。本文从风电制造信息精细化和技术创新的精细化出发,提出了叶片技术、偏航系统、控制监测系统、风机传动系统、风机与电网的柔性连接、高可靠性设计风电安装设备等几个方面的创新。 关键词:创新;制造信息精细化化;技术创新精细化 1 引言 近年来,新兴市场的风电发展迅速。中国本土企业的市场份额在风电设备领域越来越大,到2009年底这中国风机市场份额已超过了7成。过低的市场准入门槛是致使风电设备制造业在短时间内爆发性增长的主要诱因。但是我国风机产业增长背后却是一系列奇怪现象:进口设备多,价格昂贵,国产风机维修频率大大高于进口风机维修的频率,尤其是国产风机的齿轮箱、主轴、液压缸等电机元件的损坏问题比较严重。 为了尽快扭转风电装备制造业被动局面,我国的机械制造协会等部门正在抓紧修订风电装备制造业相关的设备技术标准,准备实施强制性论证,主要包括完整的风电机组整机和零部件技术标准,以及涵盖设计评估、质量管理体系评估、制造监督和样机试验等环节的认证体系,以提高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准入门槛,促进我国风电产业的健康规范发展。 本文对风电产业从风电制造信息精细化和技术创新精细化的角度,结合风电产业创新方法、技术路线以及工艺流程,进行创新分析,提出了相关措施。 2 创新内容 风电产业的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2.1 风电制造信息精细化 建立符台我国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风电设备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并积极准备建立 ①作者简介:刘学鹏、赵冬梅,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