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术
- 格式:doc
- 大小:481.00 KB
- 文档页数:22
【大学介绍】内蒙古农业大学简介内蒙古农业大学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大学,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支持建设高校,校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被誉为塞外“花园式高等学府”。
内蒙古农业大学成立于1952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最早的本科高等学校,是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院校之一,是国家草业学会会长单位之一,是一所以农为主,具有农、工、理、经、管、文、教、法等8个学科门类、29个二级学科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现设有动物科学学院等22个院部,1个高等教育研究所,学校下设的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建设单位。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31767人,其中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163人。
建校50多年来,共培养了各类人才7万余人,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在自治区农、牧、林、水、草、乳、沙等行业中,我校毕业生多已成为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
2002年和2021年,学校两次接受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都获得“优秀”的成绩。
学校以国家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带动学校的专业和课程建设,目前,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数2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46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试验示范中心9个,2个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创新实验区试点班和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专项资助专业。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20项。
“十一五”以来,3部教材获国家级教材奖,有95部教材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其中7部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教材,42部被确定为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1部入选国家百门精品课程教材,2部获中华科教基金奖。
学校现有畜牧学、兽医学、农业工程、林学、作物学、林业工程、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9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位授权点涉及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7个学科门类。
内蒙古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考研1.简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创建于1958年,我校首批重点学科之一。
198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4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我校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
本学科自创建以来,始终面向内蒙古自治区的农业生产建设,以作物高产、优质、高效为中心,实行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已为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成人教育等不同类级教育、专业开出了学位课、专业课、专业基础理论课、专题课等20余门课程。
为农学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曾先后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自治区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共6项。
1980年以来为国家培养硕士研究生40余名。
本学科面向自治区农业生产实际,建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已形成了作物(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高产优化栽培生理基础与计算机决策、马铃薯栽培生理、燕麦栽培生理及新品种选育、油料作物栽培生理、耕作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上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学术和应用价值的重大成果,为我区“科教兴区”和农业生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1年以来,先后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4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
国家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2项,自治区丰收计划项目3项,自治区科技扶贫开发项目4项,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6项。
各项科研、开发项目经费累计近400万元。
先后获区部级和厅局级科技奖近20项。
其中,玉米高产优化栽培生理基础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旱地玉米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马铃薯高产生理、高淀粉生理研究、烤烟产质量形成生理基础、烤烟优质适产规范化栽培技术推广等4项研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内蒙古平原灌区优质高效吨粮田技术开发、玉米覆膜栽培大面积推广项目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二等奖2项;此外,还获自治区星火科技三等奖1项,自治区丰收计划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内蒙古农业大学及各学院简介内蒙古农业大学是自治区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32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
2001年学校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院校,2022年成为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局合作共建高校,2022年进入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院校行列。
学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被誉为塞外“花园式高等学府”。
内蒙古农业大学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最早的本科高等院校,由原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林学院于1999年合并组建而成。
追根溯源,1952年,原河北农学院、平原农学院的畜牧兽医系和山西农学院的兽医专业迁至呼和浩特市,组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所本科高等学校——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
1960年,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更名为内蒙古农牧学院。
1958年,内蒙古林学院成立,是新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第一所高等林业院校。
学校是一所以农为主,以草原畜牧业为优势特色,具有农、工、理、经、管、文、法、艺等8个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现设有动物科学学院等22个院(部),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建设单位。
西区:动物科学学院简介原农学院畜牧兽医组组建而成。
经过60余年的不懈努力,动物科学学院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已在动物生产商品化、专业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动物生产、教学科研、技术推广和经营管理等领域培养了大批高级技术专门人才。
学院下设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生产与管理学、水产养殖学等4个系。
机电工程学院简介学院始建于1960年,已形成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培养教育层次。
学院现有农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学科。
具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内蒙古农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内蒙古农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内蒙古农业大学由原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林学院于1999年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以农林为主、以草原畜牧业为重点办学特色,具有农、工、理、经、管、文、法、艺等8个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3个,有自治区一流建设学科11个。
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
学校于2001年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于2012年成为国家林业局(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2013年进入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院校行列。
学校现有在籍研究生4600余人,欢迎各位有志青年报考!一、招生规模及专业招生专业目录详见《内蒙古农业大学2020年攻读(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内蒙古农业大学2020年攻读(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和《内蒙古农业大学2020年攻读(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二、学制及培养方式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需全脱产在校学习,基本学制为3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需全脱产在校学习,基本学制一般为2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培养方式为集中授课。
三、报考条件及考试方式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无考试作弊或学术不端等行为;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和我校特殊专业的基本要求;4.其他报考条件要求:(1)2020年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一律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2020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只招收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具体名额分配详见非全日制招生目录;(2)报考公共管理、旅游管理硕士的考生须在大学本科毕业后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含三年);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含五年),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且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含两年);(3)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报到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4)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同等学力考生为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专科毕业生、毕业后在报考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两年及两年以上(到录取为硕士生的当年9月1日止,以下年限计算相同,不再列出)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
2023内蒙古农业大学最好的专业及王牌专业内蒙古农业大学最好的专业国家品牌专业动物医学(专业代码:090401)、动物科学(专业代码:090301)、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代码:081102)、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代码:082305)、林学(专业代码:090501)。
国家重点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代码:090203)、草业科学(专业代码:090701)。
省部重点专业农业工程(专业代码:082301)、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代码:120301)。
内蒙古农业大学重点学科草业科学草业科学是学习如何建植绿化草坪(足球尝高尔夫球场等)、种植牧草、牧草加工养牛、治理退化的草地等的专业。
动物科学动物科学还不错,农业类大学里这种专业都算品牌专业,师资和条件都不错,但就业方向狭窄,可以考研。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土工程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农业水土工程和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为自治区重点学科,水工结构工程为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
未来就业前景好,不仅仅会局限于北方,南方也很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林学农大的`林学是一级学科博士点。
毕业之后选择工作的机会多,因为林学专业范围比较广,但是以后只能从事林业方面的工作。
如果你很有兴趣学,那就继续深造考研,前景会更好。
农学农学专业很不错,因为农学涉及的面很广泛,所以学习起来会比较累。
就业方向不错,如果能深造还是要继续深造考研会比较好。
农业水利工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是以水文学和水力学及工程力学为基础,研究利用灌溉排水工程措施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和改变区域水情分布,消除水旱灾害,科学利用水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服务的综合性学科。
动物医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最好的三本专业,现在学校越来越重视这个专业,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他们想重塑兽医当年辉煌。
内蒙古农业大学王牌专业内蒙古农业大学优势专业由内蒙古农业大学历届学长学姐实名推荐:1、金融学推荐指数: 4.4(259人推荐)2、土木工程推荐指数: 4.5(229人推荐)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推荐指数: 4.5(202人推荐)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推荐指数: 4.5(191人推荐)5、艺术设计推荐指数: 4.1(140人推荐)6、经济学类推荐指数: 4.1(105人推荐)7、食品科学与工程推荐指数: 4.6(69人推荐)8、农业水利工程推荐指数: 4.9(64人推荐)9、园林推荐指数: 4.7(63人推荐)10、会计学推荐指数: 4.5(63人推荐)11、水利水电工程推荐指数: 4.7(61人推荐)12、食品工艺教育推荐指数: 4.0(61人推荐)13、动物医学类推荐指数: 4.8(59人推荐)14、经济学推荐指数: 4.2(58人推荐)15、动物医学推荐指数: 4.6(53人推荐)16、法学推荐指数: 3.9(53人推荐)17、草业科学推荐指数: 4.5(52人推荐)18、给水排水工程推荐指数: 4.8(51人推荐)19、测绘工程推荐指数: 4.7(50人推荐)20、水利类推荐指数: 4.8(49人推荐)内蒙古农业大学优势专业推荐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技术,具备程序设计、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和维护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内蒙古推荐期刊发表内蒙古地处中国北部,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在内蒙古地区涌现。
这些期刊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为内蒙古地区的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
本文将推荐一些内蒙古地区的优秀学术期刊,希望能够为广大学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推荐的是《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这是内蒙古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
该期刊注重理论创新和学术深度,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和好评。
其次推荐的是《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这是内蒙古农业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涵盖了农业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该期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对农业领域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为内蒙古地区的农业科研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
另外,还要推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这是内蒙古民族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也是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研究的重要期刊之一。
该期刊注重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语言、宗教等方面进行研究,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优秀的学术期刊,如《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它们分别涵盖了医学、教育学、自然科学等不同领域,为内蒙古地区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
总的来说,内蒙古地区的学术期刊在不同领域都有着优秀的表现,为内蒙古地区的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
希望广大学者能够关注和支持这些期刊,为内蒙古地区的学术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也希望这些期刊能够不断提高学术质量,为学术界提供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和学术交流的机会。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与内蒙古农业大学举行合作办学启动仪
式暨学术交流活动
王坤;王祥东(图)
【期刊名称】《建筑创作》
【年(卷),期】2012(000)005
【摘要】2012年4月7日下午2点,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BIAD)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共同主办,《建筑创作》杂志社承办的”BIAD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合作办学启动式暨学术交流活动”在内蒙古农业大学隆重举行。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BIAD副院长张宇.BIAD战略运营部部长郑昕.BIAD第八设计所副所长刘淼、丁明达,BIAD内蒙古分院常务副院长王钧,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副主编
王舒展.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厅节能科技处处长欧建生.内蒙古农业大学校长李畅游.【总页数】1页(P6-6)
【作者】王坤;王祥东(图)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5.4
【相关文献】
1.教学相长谱华章,院校共建拓新路:2011年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与中央美术学院“BIAD奖学金”颁奖仪式暨合作办学拜师大会 [J], 《建筑创作》编辑部;王珅
2.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农业大学科技合作签约暨成果发布会隆重举行 [J], 无;
3.湖北省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委员会 2009年年会暨中外合作办学论坛成功举行 [J],
4.华昌铝业“中国品牌战略合作伙伴”暨CCTV战略合作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J], 伟昌铝材
5.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举行办学50周年庆典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启动仪式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以农业为主的研究生院,前身为内蒙古农学院研究生部,成立于1985年。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研究生院已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本研究生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教师队伍中有一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以及一大批具有博士学位和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
研究生院下设8个研究所和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农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水利工程等多个学科方向。
同时,研究生院还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为研究生提供了广阔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平台。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研究生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高级科学素养的优秀研究生。
研究生院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注重研究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在校期间,不仅可以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转化,还可以通过学术会议、学术报告等方式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拓宽视野,提高学术研究能力。
在学风建设和学术环境方面,研究生院也付出了很多努力。
研究生院秉承科学严谨、勤奋好学的学风,倡导学术诚信,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为研究生提供健康和谐的学术环境。
研究生可以在各类学术组织和学术团体中积极参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研究生院除了注重学术研究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也关注研究生的全面发展。
研究生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和文化体育活动,鼓励研究生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始终秉承“科学严谨、创新突破”的办学理念,致力于为国家和地方的农业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研究生院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农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内蒙古农业大学预防与查处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学校教学和科研人员学术创新能力,倡导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学风严谨的优良风气,发扬学术民主,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及学生正确对待学术研究中的名和利,规范学术行为,维护学术诚信与学术声誉,强化学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等法律法规,按照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教技〔2011〕1号)、《关于强化学风建设责任实行通报问责机制的通知》(教党函〔2016〕24号)及《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教育部令第4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学校及其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学生,在科学研究及相关活动中发生的违反公认的学术准则、违背学术诚信的行为。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在编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正式注册的学生,以及以“内蒙古农业大学”名义从事科研及学术活动的聘用人员、兼职人员、访问学者、进修教师等,以下统称为学校在编在册人员。
第四条查处学术不端行为应遵循客观、公正,程序合规,应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学校学术委员会是学风建设、学术不端行为调查、认定、处理的最高学术机构,负责审议学校在学术道德方面的方针、政策和规范,分析和研究学校在学术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调查、评议和仲裁校内知识产权纠纷、学术失范行为等学术道德相关的事项。
学校党政主要领导是学风建设和学术不端行为查处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术不端行为查处负重要责任,分管负责人及相关管理部门的主要领导是学风建设和学术不端行为查处的主要责任人,充分落实学风建设中的行政职能。
草学学科建设的现状和思考———以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学学科为例韩国栋,石凤翎,王明玖(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摘要:草学是草业科学的简称,是研究草与草地属性和功能的学科,即研究草地资源特征、发展规律、保护利用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草学成为一级学科,为草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面临很大的挑战。
本文以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学学科为例,在分析学科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学科发展的形势和行业发展对草学学科的要求,提出了发展草学,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加强草学学科创新,提升学科水平;凝练学科方向,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发展思路,可供草学学科建设参考借鉴。
关键词:草学学科;现状;学科建设中图分类号:S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971(2020)增刊-0004-07DOI :10.3969/j.issn.2096-3971.2020.增刊.002收稿日期:2019-12-19作者简介:韩国栋(1964-),男,内蒙古托克托县人,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博士,教授。
1草学学科概况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学学科教育始于1958年成立的草原专业,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得畜牧学科的草业科学二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教育部批准为草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获批草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2005年草地资源实验室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草学学科历经60多年的发展,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特色重点建设学科,农业农村部和自治区重点学科,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的双一流学科。
学科自创建以来,立足于内蒙古,坚持区域特色,服务地方经济,致力于为北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建设、草业发展、社会稳定和文化繁荣,不断探索草学教育、科研、产业发展、民族文化传承等新途径,逐步升华和固化了自身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凝聚了一支研究方向完整、结构合理、持续稳定的师资队伍,形成了草地资源与管理、牧草育种与饲草加工、草坪与植被恢复、草地保护四个稳定的学科方向。
天谷教夫教授说:“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今天的内蒙古农业大学也呈现了显著的发展势头……”
佚名
【期刊名称】《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11)5
【摘要】天谷孝夫先生为日本文部科学省教官,歧卓大学农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在1986年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农牧学院时,就开始了与这所大学的学术研究交流。
当时的课题是“关于内蒙古农牧业生产技术发展过程的调查研究”,到1990年为止。
【总页数】2页(PF0002-F0002)
【关键词】内蒙古农业大学;日本文部科学省;中国;学术研究交流;博士生导师;农牧业生产;技术发展;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8.6;G323.13
【相关文献】
1.吉川贤教授说“内蒙古农业大学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非常认真富有探索心……” [J],
2.赤江刚夫教授说“内蒙古农业大学有很高的教育能力” [J],
3.赤江刚夫教授说“内蒙古农业大学有很高的教育能力” [J],
4.吉川贤教授说“内蒙古农业大学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非常认真,富有探索心……” [J],
5.长堀金造教授希望内蒙古农业大学“成为中国第一,不,是东亚第一的农业大学”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