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世界的自然资源居民政区(用)
- 格式:ppt
- 大小:5.04 MB
- 文档页数:33
第三部分世界地理第一单元世界地理概况第二节世界的自然资源、居民、政区【提纲契领】世界自然资源的分布及特征;世界人口的分布及特征;世界主要国家、政区特征。
【巩固·夯实基础】一、世界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1)分类:根据利用的情况,可以把土地分为、、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2)分布:耕地多分布在地区;原始林地主要分布在和带;草地主要分布在和带。
(3)问题:由于世界人口激增,不少地区对土地的利用和保护不当,有些地区的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4)措施:制定法规、植树造林、退耕还牧等。
2.水资源(1)分布: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和部分地下水。
(2)问题及对策①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调水②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③人口剧增。
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浪费严重→控制人口增长,节约、合理用水。
④水资源危机→保护水资源、防止污染、净化污水。
3.森林资源(1)重要性: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作用。
(2)利用:采伐与植树相结合。
4.矿产资源在各种矿产资源中,铁、煤、石油和现代社会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
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中国、、、加拿大和美国,这七国国家的铁矿储量占世界的90%。
世界上的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其中煤储量占世界前列的有煤储量占世界前列的有、、俄罗斯等国。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很集中,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一半还多,也是世界上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二、世界人口和政区1.世界的人口(1)人口增长:18世纪前人口增长,之后人口增长速度加倍;从前来看,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发展中国家。
(2)人口分布:人口稠密地区有亚洲的和、欧洲以及东部;人口稀少区有严寒的、冰原带,广大的,未开发的有,干旱以及地势高峻的、。
(3)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环境问题、人口增长过慢,又会产生社会问题,所以人类要有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相协调。
高二地理世界的自然资源、世界的居民和政区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世界的自然资源、世界的居民和政区(一)目标要求:1. 识记要求:(1)识记重要的地理数据。
(2)正确理解和区分地理概念及其含义。
(3)各种自然资源分布的空间关系。
(4)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及影响,人口增长差异带来的问题以及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 能力要求:各种自然资源分布的空间关系;人口增长差异带来的问题(二)知识结构:⎪⎪⎪⎩⎪⎪⎪⎨⎧、合理利用、铁、煤、石油的分布矿产资源:利用、种类、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作用、分布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类型及分布、分布趋势、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源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自然资源及其分类:可世界的自然资源⎪⎪⎪⎪⎩⎪⎪⎪⎪⎨⎧中、美、巴、澳)加佛教)及其分布(俄、(基督教、伊斯兰教、世界的宗教:三大宗教世界的民族和语言及主要分布(白种、黄种、黑种)世界的人种:三大人种密度、人口的分布迁移)人口劳动力输出、国际难民人口迁移(科技移民、)、口增长(非洲增长最快数量(亚洲最多)和人世界的人口:世界人口世界的居民⎪⎪⎩⎪⎪⎨⎧十三大区域及其划分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世界政治地图的变化,界划分国界和领土:领土及国亿的国家超过位于前列的国家,人口世界的国家:世界面积世界政治地图和分布区1二. 内容讲解1. 对比世界自然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2. 人口增长:18世纪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之后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从当前来看,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
3. 人口分布:(1)分布:人口稠密区有: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人口稀少区有:严寒的苔原带、冰原带,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未开发的有热带雨林带,干旱沙漠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社会经济条件(决定性因素)、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的因素)、历史、政治、军事等条件(一定影响因素)。
高二地理学案世界自然资源、居民和政区(四)[考纲预览]1、世界主要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世界国家和地区。
[热点提示]1、通过海陆联运等情境综合考虑渔业资源、油气资源、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污染(如赤潮)及环境保护为高考热点话题。
2、关注陆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近年来,世界政治地图的变化及原因、民族和种族间问题引发的矛盾等是文宗命题的热点。
[自主学习与探究]1、知识梳理:参考《大课堂》p12,理清知识结构并填空。
2、世界和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比较表23、世界的人口:(1)、世界人口增长: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2)世界人口分布:(3)人口问题A增长过快——生态方面: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社会方面:粮食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困难。
B停止或负增长:劳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化问题。
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途径和目标:途径:控制人口数量,实行有计划地生育。
目标: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城市人口比重: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发达国家70%以上,发展中国家30%左右。
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地面积少等。
4、人种、民族、语言、宗教(1)人种:黄、白、黑[注意]印第安人、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均属于黄种人。
(2)民族:世界近2000个,人数最多汉族。
(3)语言:世界上共有2000多种语言,有的有文字,有的无文字5、世界的国家和区域划分:。
区域地理之世界的自然资源、居民、政区世界的自然资源.居民.政区【提纲契领】世界自然资源的分布及特征;世界人口的分布及特征;世界主要国家.政区特征.【巩固·夯实基础】一.世界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1)分类:根据利用的情况,可以把土地分为. .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2)分布:耕地多分布在地区;原始林地主要分布在和带;草地主要分布在和带.(3)问题:由于世界人口激增,不少地区对土地的利用和保护不当,有些地区的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4)措施:制定法规.植树造林.退耕还牧等.2.水资源(1)分布: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和部分地下水.(2)问题及对策①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调水②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③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浪费严重→ 控制人口增长,节约.合理用水.④水资源危机→ 保护水资源.防止污染.净化污水.3.森林资源(1)重要性: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作用.(2)利用:采伐与植树相结合.4.矿产资源在各种矿产资源中,铁.煤.石油和现代社会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 .中国...加拿大和美国,这七国国家的铁矿储量占世界的90%.世界上的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其中煤储量占世界前列的有煤储量占世界前列的有..俄罗斯等国.世界石油资源分布很集中, 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一半还多,也是世界上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二.世界人口和政区1.世界的人口(1)人口增长:18世纪前人口增长,之后人口增长速度加倍;从前来看,发达国家人口增长 ,发展中国家 .(2)人口分布:人口稠密地区有亚洲的和.欧洲以及东部;人口稀少区有严寒的.冰原带,广大的,未开发的有,干旱以及地势高峻的. .(3)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环境问题.人口增长过慢,又会产生社会问题,所以人类要有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相协调.(4)人口迁移:农村人口涌入城市.(5)世界的人种白色人种多分布在较为寒冷的地区. 是白色人种的故乡,北美洲和大洋洲的白色人种是随着新大陆的发现,欧洲殖民者迁移的结果.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和美国境内.黄种人多分布在温带的亚洲 ,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也是黄种人.2.世界政治地图和分区(1)世界的国家世界上有18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地区.而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是. ...和.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共有10个,它们是. .美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巴西.日本和尼日利亚.中国最多(13亿),其次是印度(10亿).世界各国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只有20多个,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2)国界线范围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理解·要点诠释】考点1:世界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分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知识相对简单:分布.问题.解决办法,而分布上因具地带性规律而极易掌握,因此本讲重点应放在对非可再生即矿产资源的掌握上,尤其是矿产的分布,基本方法便是借助地图,一一填绘,填绘时注意找准参考物,或国界.或山水.或城市.或交通线路,注意矿产地与工业.城市.交通等知识的关联性,分析相对位置的关系,这是地理学习的精髓所在.人口.资源.环境是目前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人口是一切社会生活的主体.同时,人类的生存,时刻都离不开自然环境.本单元教材包括课本第6章〝世界的居民〞和第7章〝世界政区地图和分区〞.第6章从人地关系的角度,阐述了有关人口地理方面最基本的一些知识.考点2:世界人种特点及分布主要人种体质特征分布区白种人肤色.眼色.头发颜色较浅,头发呈波状,高鼻梁,嘴唇薄,体毛较多.欧洲.北美洲.大洋州.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印度东北部.我国新疆黄种人皮肤呈淡黄色或棕黑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印第安人)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非洲.大洋州.美国境内.印度南部.巴西难点1: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民的数目(人/每平方米).就全球而言,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是不平衡的.人口稠密地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带,由于这一地带平原广阔,大部分地方气候温暖湿润,又是人类历史上农业发展最早的地区,工业.城市.交通不断发展,便逐渐形成了世界人口稠密区.具体来说,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人口最为稠密.相反在严寒的苔原带.冰原带,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以及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带.干旱的沙漠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则很稀少.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经济条件(决定性影响因素).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的因素).历史.政治.军事条件(一定影响因素).【诱思·实例点拨】1.(_ 广东 16-19)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表,回答:国家人口算术密度(人/Km2)人口生理密度(人/Km2)加拿大335美国30156埃及703503中国129934英国241963印度313559日本3363054荷兰4321601孟加拉国9101359(1)〝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 )A加拿大B美国C埃及D印度(2)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2以上的国家是( )A美国B荷兰C孟加拉国D加拿大(3)对比表中中国.印度两国统计数字( )A印度的人口压力较中国大B中国的人口压力较印度大C中国的人口压力和印度相当D中.印两国的人口压力都较小(4)就国土面积而言,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有( )A日本.埃及B中国.印度C美国.加拿大D孟加拉国.美国【解题思路】第(1)题中的〝地广人稀〞是对人口算术密度小,〝耕地资源少〞是指人口生理密度大.四国中的埃及沙漠广布,耕地集中分布在尼罗河沿岸,相对于美国.加拿大和印度而言耕地缺少.第(2)属于纯粹的计算题,只要理解两个概念的含义,就不难解答.用人口算术密度除以人口生理密度所得系数,即耕地与国土面积之比.通过计算可知,孟加拉国的系数约为0.68.第(3)题中的〝人口压力〞是指人口生理密度而言.从表中不难看出,中国人口生理密度要大于印度人口生理密度.第(4)题中的〝耕地资源相对贫乏〞是相对于人口数量而言,指人口生理密度大,从表中看出日本和埃及的人口生理密度都大于3000人/Km2.【答案】(1)C (2)C (3)B (4)A【应用·习题精练】巩固篇1.关于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水占据了地球总水量的96%以上,因而我们大量利用的水资源是海洋水.B.淡水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因此,节约用水是一个地区性问题,而不是全球性的问题.C.河流水.湖泊水是地球淡水的主体.D.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是导致淡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2.造成淡水资源危机的自然原因包括( )A.大水漫灌农田.B.工业使淡水受到严重污染.C.沿海地区海水入侵.D.水资源时间.空间分布不均.3.中.印.美.日四国人口现状相比较,正确说法是( )A.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美国的人口密度最低C.日本的城市人口比重最低 D.印度老龄人口比重最高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白色人种是世界人数最多的人种,黄色人种居第二位B.英语是世界上主要的语言之一,亦是最多人使用的语言C.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印度人.阿拉伯人都属黑色人种D.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西欧和中欧5.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治地图变化最大的是( )A.南.北美洲B.欧洲与非洲C.亚洲与非洲D.欧洲与亚洲6.读四国轮廓图,按下表中的内容,将代号填入国家的适当空格里.内容国家①回归线穿过的国家②有所在大洲最大城市的国家③世界上重要的铁矿石输出国④世界上羊毛.小麦.铁矿石.煤炭等农矿产品的重要输出国⑤现代工业居世界前列,钢铁.汽车.飞机制造工业发达,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国家⑥灌溉农业发达,盛产长绒棉的国家⑦纺织.钢铁工业发达,高原东北部是主要工业区7.读〝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表〞回答下列问题.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南美人口自然增长率(‰)1932812722(1)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决定的.(2)某地人口出生率为25‰,死亡率为10‰,则该地一年中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__.(3)据表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和________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和________洲.(4)三个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洲,多为__________国家;而三个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洲,多为__________国家.所以________国家人口增长快,____________国家人口增长慢.【巩固篇答案】1.D2.D3.【解析】本题可凭借对我国国情和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了解,判断出在四国中,中国不是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日本的城市人口比重一定高于中国和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会比日本.美国更严重,即A.C.D三项均不正确.【答案】 B4.【解析】此题错选的关键是选项A中,很多学生想当然地认为黄种人在世界上最多,这是不对的,如印度8亿多人口大都是白人.所以,完成此题,必须对各项一一分析.B之所以不正确,因为最多人口使用的语言是汉语;C也不正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但北非的阿拉伯人却属白种人;D属错误选项,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答案】 A5.【解析】本题立意考查学生了解重大地理时事.关注社会的能力,具体考查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治地图变化最大的洲.90年代以来,世界上新独立的国家有:纳米比亚.也门.德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乌克兰.摩尔多瓦.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共和国.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厄立特里亚等.其中,两个在非洲,其余二十三个分布在欧洲和亚洲,故选择D.本题立意新,考生需要平时的积累和对世界政区图认识较全面才可正确判断.本题最大干扰选项是B.因为非洲近年来时有地区冲突发生,给学生一个印象似乎是非洲政治地图多变,事实并非如此.【答案】 D6.【解析】根据四国轮廓正确判读出A.B.C.D所代表的国家:澳大利亚.埃及.印度.巴西,在此基础上联系各国的自然和经济特征,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答案】①ABCD②ABD③ACD④A⑤D⑥B⑦C7.【解析】人口问题一直是社会热点问题,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和原因都是考查的重点.试题本身难度并不大,意在突出重点内容.【答案】 (1)出生率死亡率(2)15‰(3)欧洲北美洲大洋非洲拉丁美洲亚(4)发展中发达发展中发达提高篇8.关于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①近代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呈逐渐加快的趋势②70年代以来 ,世界人口因普遍实行计划生育而停止增长③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发展越慢越好④西欧平原和德干高原都是人口稠密区A.①② B.③④C.①④D.②④_年3月20日,以美英为首的联军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全面进入伊拉克,伊拉克战争正式爆发.据此回答.9.伊拉克的首都是________(城市),地跨________河两岸( )A.巴士拉底格里斯 B.鲁迈拉幼发拉底C.巴格达底格里斯 D.阿巴丹幼发拉底10.伊拉克地处________板块之上( )A.亚欧B.非洲 C.太平洋D.印度洋11.伊拉克境内主要地形区是______,它曾是四大文明古国中______的发祥地( )A.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巴比伦王国B.安纳托利亚高原中国C.扎格罗斯山地印度D.伊朗高原克晨特12.伊拉克出口的特产主要是________,它是________的代表植被( )A.紫羔皮游牧业 B.地毯种植业C.椰枣灌溉农业 D.茶叶采集业13.伊拉克居民主要是________人种,________民族,喜欢________颜色( )A.白色库尔德人白B.白色阿拉伯白C.黑色阿拉伯蓝 D.白色阿拉伯蓝【提高篇答案】8.【解析】 (1)世界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古代慢,近代快,而且是越来越快,世界每增加1亿人口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2)虽然70年代以来,世界普遍实行计划生育,使各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从全球看,因人口发展的地区不平衡,使全世界人口总数仍在持续增长.(3)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作为消费者是绝对的,而作为生产者则只有当人长成为劳动力,并获得一定生产资料时才是劳动者.人口增长过快了,人口数量的增长与物质资料的生产不相适应,会影响经济的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人口增长过慢了,有的地区甚至出现负增长,又会出现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问题.所以,人口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人口的增长受环境承载量和生产发展条件的限制,既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慢越好.(4)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西欧平原(即西欧地区)和德干高原(即南亚地区),都是世界人口稠密区.【答案】 C9.【解析】伊拉克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希腊文意为〝两河之间的地区〞,也叫〝两河流域〞,即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平原,是世界古文明发祥地之一,曾建有古巴比伦.亚述等国),首都巴格达位于底格里斯河岸边.巴士拉为两河汇合后的河边重镇,阿巴丹为伊朗的石油城.【答案】 C10.【解析】主要考查对六大板块范围的掌握情况.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虽地处亚洲,但其板块并不属于亚欧板块,而是印度洋板块.对印度洋板块的范围应特别地记忆.【答案】 D11.【解析】本题既考查伊拉克的自然地理特征,又考查了伊拉克的历史,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曾是古巴比伦王国的发祥地.【答案】 A12.【解析】西亚气候干燥,在高原上较湿润的地区或沙漠中有地下水出露的地区,居民多以游牧的方式,逐水草游动,牧羊畜牧业比较发达,土耳其的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羔皮等畜产品都很著名,用羊毛织成的地毯是伊朗的出口商品.农业则多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绿洲上,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是枣椰树,果实椰枣是当地人的主食,也是伊拉克的出口特产.【答案】 C13.【解析】西亚和北非的25个国家中,除土耳其.阿富汗.伊朗.以色列.塞浦路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8国之外,均为阿拉伯国家;主要是阿拉伯民族.因当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受副高控制,气候下沉,天气晴好,光照强,而白色对强烈的阳光有反射作用,吸热较少,因而当地人较喜欢白色.【答案】 B【素能检测】1.今后扩大淡水资源,从长远来看应该用最经济的办法解决( )A.污水处理B.海水淡化C.运输南极冰川D.研制新型节水设备2.在无林区20厘米厚的土层,只需40年就可以冲刷殆尽,而有林地区,则需75年以上,这说明了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A.净化空气B.保持水土C.调节大气成分 D.含蓄水源3.图中a所示国家可能是 ( )A.印度B.新加坡C.美国D.德国4.下图为四个地点的坐标,据此分析并回答:(1)作为大洲分界线的经线经过的地点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东西两侧地形不同,主要矿产的种类相同B.B点附近有一条自北向南的大河注入海洋C.自C点向南北两侧的自然带,依次为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长绿阔叶林带D.D点东西两侧降水量大致相同5.读〝某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高度相关示意图〞,回答:(1)图中所示地区人口所占百分比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在( )A.0-500米B.500米左右C.500-1000米D.1500米左右(2)该海拔区域人口比重大的原因可能是( )A.采矿业发达B.水源充足C.林业发展D.气候适宜(3)图中所示现象反映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非洲东部B.刚果盆地C.长江流域D.德干高原【素能检测答案】1.B2.B3.【解析】根据a的坐标,可看出该图是一个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城市化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答案】 A4.(1)A (2)B5.(1)C (2)D (3)A【教学参考】【教学指要】本单元教材从引言到结尾,自始至终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围绕着人类——资源——环境的依存关系,展开全文的叙述.各类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其利用保护,尤其是各类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自然资源分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知识相对简单:分布.问题.解决办法,而分布上因具地带性规律而极易掌握,因此本讲重点应放在对非可再生即矿产资源的掌握上,尤其是矿产的分布,基本方法便是借助地图,一一填绘,填绘时注意找准参考物,或国界.或山水.或城市.或交通线路,注意矿产地与工业.城市.交通等知识的关联性,分析相对位置的关系,这是地理学习的精髓所在.本讲内容很零碎,如果不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掌握起来相当困难,因此应帮助学生理清线索:①人口增长(快或慢)→人口问题(多或少) →解决措施(计划生育);②人口特征——构成,包括种族.民族.宗教等.有了完整的线索,再适当添加细节内容,则再也无需惧怕知识的零碎了.【考点习题对应表】理解要点诠释考.难点诱思·实例点拨应用·习题精练素能检测考点1:世界自然资源121.2考点2:世界人种特点及分布4考点3:世界政区和主要国家3.5.6.9.10.11.124难点1: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1.7.8.133.5·参考资料【五年考题经典】1.(05 江苏双选21)下图是1978年__年我国人口总量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总量同期达到高峰B.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正值生育率的高峰C.1978年__年,我国人口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D.1978年__年,我国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答案:BD2.(05 上海 26.27)阅读下列人口统计图表,计算并回答问题.(1)A国谼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在..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国,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_年约6‰)相似的是国.(2)与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单项选择)A.非洲B.亚洲C.欧洲D.北美洲答案:(1)30AC (2)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口国内迁移的主要趋势是( )A.从北部向墨西哥湾沿岸B.从西北部向大西洋沿岸C.从大西洋沿岸北段向太平洋沿岸南段D.从阿拉斯加向五大湖附近解题思路该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人口的国内迁移趋势的认识.美国是这种迁移的有代表性的国家,其人口从发达的工业区,向生存优越的区域迁移.答案:C4.图是_年世界石油贸易流向.流量示意图(单位:百万吨).读图完成.(1)_年,从西亚进口石油最多的地区是()A.西欧B.美国C.东亚和东南亚D.大洋洲解题思路绝大多数考生对第48小题都能作出正确选择.答案:C(2)_年向美国出口石油最多的地区是( )A.西亚B.欧洲C.拉丁美洲D.非洲解题思路在判断_年向美国出口石油最多的地区时,可能由于过多地信赖已有的经验,或疏于对图中提供的数字信息的注意,有约77%考生选择了A项,既认为当年向美国出口石油最多的地区是西亚而非拉丁美洲.第49小题因此成为旧课程卷中难度最大的题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