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大气简表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2
空气指数标准范围一、背景与意义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简称AQI)是评估空气质量好坏的指标,它直观地反映了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的含量,对指导公众的健康防护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制定合理的空气指数标准范围至关重要。
它不仅为公众提供必要的信息,以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还为政府和环保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以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污染控制措施。
二、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空气指数标准范围世界各地由于地理、气候、工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空气质量存在差异,因此各国的空气指数标准范围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空气指数标准范围的简要概述:1.美国:美国环保署(EPA)规定,空气质量指数在0-100之间为良好,低于50为优,51-100为良,101-150为不健康到敏感人群,151-200为不健康,201以上为危险。
2.欧洲:欧洲标准对空气质量的要求相对较高。
以PM2.5为例,欧洲的标准是日均值不超过25微克/立方米,年均值不超过20微克/立方米。
3.中国:中国的空气质量指数标准分为六级,一级为优(0-50),二级为良(51-100),三级为轻度污染(101-150),四级为中度污染(151-200),五级为重度污染(201-300),六级为严重污染(>300)。
三、空气指数标准范围的比较与差异各国的空气指数标准范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污染物的种类、浓度限值和评价方法上。
例如,中国的空气质量指数主要关注PM2.5、PM10、SO2、NO2等污染物,而欧洲则更加注重NO2、O3等污染物的控制。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制定还考虑到本地的气候、地理、人口密度等因素。
四、结论与展望总体而言,各国在制定空气指数标准范围时都遵循了健康优先的原则,并力求在本国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实现最佳的空气质量。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污染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各国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其空气质量标准,以确保公众的健康和生态的平衡。
大气数据仪表大气数据仪表 (1)1.国际标准大气 (2)2.气压式高度表 (3)3.升降速度表 (8)4.空速表 (10)5.马赫数表 (14)6.全静压系统 (14)7.温度及迎角传感器 (16)8.大气数据计算机 (17)1.国际标准大气1.1.大气基本特点构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散逸层飞机运行高度范围:对流层及平流层底部对流层特点:高度升高,温度和密度逐渐降低,度越高对流层越薄,低纬度对流层大约10-12km,中纬度10km,高纬度8-10km平流层特点:温度恒定,大约为°C1.2.国际标准大气ISA国际民航组织根据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大气平均特点,订出大气状态数值(平均情况,实际天气很少和标准大气相符)标准大气中气压值为的气压面成为标准海平面温度15°C气压高度较低时,高度升高11米,气压大约下降1mmHg用来估算气压式高度表拨正值误差造成的高度误差标准大气高度升高1000m,气温降低°C2.气压式高度表2.1.功能高、高度、高度层之间的关系QFE高度用来测量高,QNH高度用来测高度,QNE高度用来测飞行高度层,只有标准大气情况下测量值与实际值相符(QFE QNE QNH是气压值,QFE高是高度值)低空时主要用QNH高度或QFE高度,用来保证超障余度航线高度时主要用QNE高度保持航空器间足够的垂直间隔因此飞机爬升到航线高度或从航线高度下降到进场高度时需要调基准面测飞机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不是气压式高度表的功能(是无线电高度表的)2.2.原理大气压强随高度升高而减小,根据标准大气中压强与高度一一对应的关系,高度表测出压强大小,就可以表示高度的高低,这种高度称为气压高度。
本质上,气压式高度表反映的是所在高度气压与选定基准面气压的压力差,把气压差以高度形式显示出来只有标准大气情况下,气压高度表指示准确,否则有误差气压信息来源:静压孔传统机械式气压高度表依靠真空膜盒(不灵敏,但自主能力强,不需要外界能源,停电也能用,一般小飞机备用气压高度表就是此种),电子式依靠气压传感器(灵敏,但自主能力差)局限性:高度越高,大气压力随高度变化越小(垂直气压梯度小),致使其灵敏度低。
世界各地pm2.5大气环境标准根据哈佛大学和美国癌症协会等机构的一系列研究结果,世界卫生组织于 2005 年发布的《空气质量准则》,要求 PM2.5 的平均浓度为 10 微克/立方米,24 小时平均 25 微克/立方米。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 PM2.5 小于 10 是安全的。
同时设立了三个过渡期目标值,为目前还无法一步到位.国家提供阶段性目标,分别是年平均 35 微克/立方米、25 微克/立方米和 15 微克/立方米。
欧盟2008 年,欧盟委员会通过《环境空气质量指令》,设定了PM2.5 标准和达标日期,该指令是基于欧盟委员会2005 年所提出的提高欧盟环境空气质量的建议作出的。
根据该指令,到2015 年,PM2.5 年平均浓度控制在 25 微克/立方米以下。
到 2020 年,PM2.5 年平均浓度控制在 20 微克/立方米以下。
美国二十世纪 70 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倡导发起了“哈佛 6 城市研究”,结果显示,死亡率与PM2.5 浓度呈现线性正比。
基于调查报告,1997 年美国设定了PM2.5 限值标准,即年平均值15 微克/立方米,24 小时平均值 65 微克/立方米,成为第一个制定 PM2.5 浓度标准并开始检测的国家。
2006 年,美国修订 PM2.5 标准,年平均值仍为 15 微克/立方米,但要求 24 小时平均值降低到 35 微克/立方米。
日本1999 年日本环境省可是进行“PM2.5 暴露影响调查研究”,经过近10 年的研究,认定PM2.5危害人类健康。
据此,日本中央环境审议会大气环境部提出设定PM2.5 的指导值及测定方法。
日本于2009 年 9 月 9 日正式公布了 PM2.5 环境标准,即年平均值 15 微克/立方米,24 小时平均值 35 微克/立方米。
英国1952 年,伦敦空气污染导致 1.2 万人丧生,造成震惊世界的“雾都却难”。
英国政府吸取惨痛教训,在1952 年通过“清洁空气法案”,控制空气污染,数十年间不断更新完善。
空气质量国家标准1立方米=100x100x100立方公分=1000000立方公分=1000公升=1000升若一个健康人,体重70公斤左右日常活动状态约:2877.2克/天(或1440升/天)1个人2877.2克/天119.9克/小时1440升/天60升/小时标准状况下一公升的二氧化碳等于1.964克6个人719.4克/小时11.99克/分钟11990毫克/分钟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1ppm=1mg/kg=1mg/L=1×10-61立方米=1 000升国家质检局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卫生标准GB/T 17094-1997 ≤0.10%(2000mg/m3)0.10%(2000mg/m3)1000ppm0.075%(1500mg/m3) 750ppm1000毫升=1964 mg二氧化碳传感器的测定单位为百万分之一或ppm。
该单位通过把一个ppm数值与10000相除,获得百分含量,如5000ppm可换算成0.5%CO2 0-0.002% (20 ppm)CH4 0-0.01% (100 ppm)SO2 0-0.05% (500 ppm)关于CO2 的说明正常情况下,室内CO2浓度很低(<0.07%)。
由于人群聚居、燃料燃烧等因素,可使室内CO2水平升高。
在我国北方,冬天燃煤烹饪及分散式取暖,加上通风不良,室内CO2浓度可达2.0%(40000mg/m3)以上。
CO2浓度在<0.07%时,人体感觉良好;0.1%时个别敏感者有不舒适感;0.15%时不舒适感明显。
室内CO2的含量明显受到人群聚集时间、容积、通风状况和物质燃烧等的影响。
1800mg/m3(1000ppm)原被WHO、ASHREA(1989)等国际权威机构推荐作为室内人体长期接触的理想浓度或可接受浓度,并被世界多个国家(包括中国卫生标准)采纳为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浓度限值。
大气评价等级
大气评价等级通常是指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和分类的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大气评价等级:
1. 空气质量指数(AQI):AQI 是一种用于衡量空气质量的综合指标,它考虑了多种污染物的浓度,并将空气质量分为不同的等级,如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等。
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中国制定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空气质量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区,每个区域有不同的污染物浓度限值和评价要求。
3. 世界卫生组织(WHO)空气质量指南:WHO 制定了空气质量指南,将空气质量分为不同的级别,以指导各国制定空气质量标准和保护公众健康。
这些评价等级系统通常基于对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浓度监测和分析,如颗粒物(PM2.5、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等。
通过将污染物浓度与相应的标准进行比较,确定空气质量的等级。
大气评价等级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公众和决策者对空气质量状况的了解,并促进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
不同地区和国家可
能会根据自身的环境状况和政策需求,制定适合本地情况的大气评价等级标准。
国际标准大气I S A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A.概述1.国际标准大气(ISA)1.1.标准大气模型的建立大气是指地球周围的大气层。
在世界的不同地区,其特点是不同的。
为此,需要采用一组平均的条件,即:国际标准大气 (ISA)。
1.1.1.温度模型的建立下图(图 A1) 解释了标准大气中温度的变化:图 A1: ISA温度国际标准的基础是海平面温度15°C,气压 1013.25 hPa1。
海平面空气标准密度为1.225 kg/m3。
在对流层顶以下,温度以恒定的速率-6.5°C/1000米或 -1.98°C/1000英尺随着高度变化。
标准的对流层顶的高度为11,000 米或 36,089 英尺。
从对流层顶向上,温度保持恒定的-56.5°C。
因此,在ISA模型中被认为是理想气体的空气具有以下特性:1 1013.25 hPa 等于29.92 ‘in Hg。
‘hPa’ 表示百帕,‘in Hg’ 表示英寸汞柱。
在平均海平面 (MSL):= +15°C = 288.15 KISA 温度 = T在 MSL以上对流层顶以下 (36,089 英尺):ISA 温度 (oC) = T- 1.98 x [高度(英尺)/1000]为了快速确定在给定高度的标准温度,可以使用以下的近似公式:ISA 温度 (oC) = 15 - 2 x[高度(英尺)/1000]在对流层顶之上 (36,089 英尺):ISA 温度 = -56.5oC = 216.5 K这个ISA模型作为一个基准,用于比较真实大气条件和相应的发动机/飞机性能。
因此,在给定的高度,大气条件被表达为ISA +/- ISA。
例如:让我们考虑以下条件的飞行:高度 = 33,000 英尺实际温度 = -41oC在 33,000 英尺的标准温度为:ISA = 15 - 2 x 33 = -51oC,而实际温度为 -41oC,即:比标准温度高10oC。
大气数据仪表大气数据仪表11.国际标准大气22。
气压式高度表33。
升降速度表84.空速表95。
马赫数表126。
全静压系统137.温度及迎角传感器158。
大气数据计算机151.国际标准大气1.1.大气基本特点构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散逸层飞机运行高度范围:对流层及平流层底部对流层特点:高度升高,温度和密度逐渐降低,度越高对流层越薄,低纬度对流层大约10—12km,中纬度10km,高纬度8-10km平流层特点:温度恒定,大约为—56.5°C1.2.国际标准大气ISA国际民航组织根据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大气平均特点,订出大气状态数值(平均情况,实际天气很少和标准大气相符)标准大气中气压值为29.92inhg的气压面成为标准海平面温度15°C气压高度较低时,高度升高11米,气压大约下降1mmHg用来估算气压式高度表拨正值误差造成的高度误差标准大气高度升高1000m,气温降低6。
5°C2.气压式高度表2.1.功能高、高度、高度层之间的关系QFE高度用来测量高,QNH高度用来测高度,QNE高度用来测飞行高度层,只有标准大气情况下测量值与实际值相符(QFE QNE QNH是气压值,QFE高是高度值)低空时主要用QNH高度或QFE高度,用来保证超障余度航线高度时主要用QNE高度保持航空器间足够的垂直间隔因此飞机爬升到航线高度或从航线高度下降到进场高度时需要调基准面测飞机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不是气压式高度表的功能(是无线电高度表的)2.2.原理大气压强随高度升高而减小,根据标准大气中压强与高度一一对应的关系,高度表测出压强大小,就可以表示高度的高低,这种高度称为气压高度。
本质上,气压式高度表反映的是所在高度气压与选定基准面气压的压力差,把气压差以高度形式显示出来只有标准大气情况下,气压高度表指示准确,否则有误差气压信息来源:静压孔传统机械式气压高度表依靠真空膜盒(不灵敏,但自主能力强,不需要外界能源,停电也能用,一般小飞机备用气压高度表就是此种),电子式依靠气压传感器(灵敏,但自主能力差)局限性:高度越高,大气压力随高度变化越小(垂直气压梯度小),致使其灵敏度低。
国际标准大气I S A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A.概述1.国际标准大气(ISA)1.1.标准大气模型的建立大气是指地球周围的大气层。
在世界的不同地区,其特点是不同的。
为此,需要采用一组平均的条件,即:国际标准大气 (ISA)。
1.1.1.温度模型的建立下图(图 A1) 解释了标准大气中温度的变化:图 A1: ISA温度国际标准的基础是海平面温度15°C,气压 hPa1。
海平面空气标准密度为 kg/m3。
1 hPa 等于‘in Hg。
‘hPa’ 表示百帕,‘in Hg’ 表示英寸汞柱。
在对流层顶以下,温度以恒定的速率°C/1000米或°C/1000英尺随着高度变化。
标准的对流层顶的高度为11,000 米或 36,089 英尺。
从对流层顶向上,温度保持恒定的°C。
因此,在ISA模型中被认为是理想气体的空气具有以下特性:在平均海平面 (MSL):在 MSL以上对流层顶以下 (36,089 英尺):为了快速确定在给定高度的标准温度,可以使用以下的近似公式:在对流层顶之上 (36,089 英尺):这个ISA模型作为一个基准,用于比较真实大气条件和相应的发动机/飞机性能。
因此,在给定的高度,大气条件被表达为ISA +/- ISA。
例如:让我们考虑以下条件的飞行:高度 = 33,000 英尺实际温度 = -41oC在 33,000 英尺的标准温度为:ISA = 15 - 2 x 33 = -51oC,而实际温度为 -41oC ,即:比标准温度高10oC 。
结论:飞行条件为ISA+10。
1.1.2. 气压模型的建立为了计算给定高度条件下的标准的压力P ,我们进行以下假设:对应高度,温度是标准的。
空气是理想气体。
通过测量气压得到的高度被称为气压高度(PA ),可以建立一个标准(ISA)表格 (表 A1)。
ZpPRESSURE ALTITUDEP40000300002000010000Zp = f(p) ISA table(hPa)(km)246810122003005008501013.25图 A2:气压高度与气压的函数关系压力 (hPa)气压高度 (PA) FL= PA/100PA 气压高度 PA = f(P)(英尺)(米)2003866111784390250340001036334030030066916430050018287557418085048131467501013000表 A1:用表格表示的气压高度值示例假定一个体积的气体处于静平衡,其气体状态方程为:dP = gdh其中 = 高度 h的空气密度g= 重力加速度 m/s2)dh = 体积单位的高dP = 对应dh的压力变量理想气体方程为:其中 R = 通用气体常数 J/kg/K)结果:在平均海平面 (MSL):P= hPa高于 MSL但低于对流层顶 (36,089 英尺):其中 P= hPa (海平面的标准气压)T= 288 .15 K (海平面的标准温度)= oC/mg 0 = m/s2RTP=ρRg)hT(PPαα01-=R = J/kg/K h = 高度 (m)注: 在低空,气压每降低1 hPa ,气压高度大约增加 28 英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