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模设计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294.50 KB
- 文档页数:26
设计连续模的注意事项连续模的设计是指对于具有连续输出的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的过程。
在连续模的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一系列注意事项,以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连续模的设计注意事项。
1. 系统的物理特性:在设计连续模之前,首先要了解系统的物理特性。
这包括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特性、系统中的各个组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
只有对系统的物理特性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有效地进行连续模的设计。
2. 系统的时间响应:连续模的设计通常涉及到系统的时间响应。
时间响应可以描述系统输入信号对系统输出信号的影响过程。
因此,在设计连续模时,需要考虑系统的时间常数、动态响应等因素,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3. 系统的控制:连续模的设计通常需要考虑对系统的控制。
控制可以通过调节系统的输入信号来达到期望的输出效果。
在连续模的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和算法,以实现对系统的准确控制。
4. 连续模的分析方法:连续模的设计通常需要使用适当的分析方法来评估和优化系统的性能。
常见的分析方法包括传递函数分析、频域分析、状态空间分析等。
在设计连续模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模型的调整和优化。
5. 功耗和能效:在连续模的设计中,需要考虑系统的功耗和能效。
功耗是指系统在进行特定任务时所消耗的能量,而能效是指系统所完成的任务与消耗的能量之比。
在连续模的设计过程中,需要优化系统的功耗和能效,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6. 噪声和干扰:在连续模的设计中,需要考虑系统所受到的噪声和干扰的影响。
噪声和干扰可以导致系统输出的误差和不稳定性。
因此,在设计连续模时,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噪声和干扰的影响,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
7. 故障检测与容错设计:在连续模的设计中,需要考虑系统的故障检测和容错设计。
故障检测可以及时地发现系统中的故障,而容错设计可以使系统在出现故障时继续工作。
在设计连续模时,需要考虑故障检测和容错设计的方法和策略,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鲁棒性。
冲孔落料连续模设计及三维CAD实体动画仿真摘要连续模,又称为多工位连续模、级进模、跳步模,它是在一副模具内,按所加工的工件分为若干等距离的工位,在每个工位上设置一个或几个基本冲压工序,来完成冲压工件某部分的加工。
被加工材料,事先加工成一定宽度的条料,采用某种送进方法,每次送进一个步距。
经逐个工位冲制后,便得到一个完整的冲压工件。
在一副级进模中,可以连续完成冲裁、弯曲、拉深、成形等工序。
一般来说,无论冲压零件形状怎样复杂,冲压工序怎样多,均可用一副级进模冲制完成。
本设计为冲孔、落料两工位级进冲裁模。
首先,分析工件的尺寸及精度要求等个方面的信息和要求,确定排样图和模具型式及总体结构方案。
然后根据工件分别计算和设计各2D零件草图及修改、检验、校核。
接着,设计挡料装置及定位装置,由于本设计工件的精度要求不高且生产为中、大批量故采用自动挡料装置和定位销装置即可满足要求。
最后,检验无误后,用Pro/E软件生成3D实体进行动画仿真,以校验该设计的合理性及正确性。
关键词连续模具;冲裁模;模具设计;仿真动画;Pro/EPunching cut Multi-position progressive mold Design And 3D-CAD Animation SimulationAbstractConsecutive modules, also known as the multi-national industrial spaces in a row, the class into modules, jump-state, it is in a warning, according to the final processing is divided into equidistance of the spaces in each of the spaces on one or several basic stamping processes, to complete the processing of certain ram her. Were processed materialsprior to the processing of materials into a certain width, using a hospital means a step away from each hospital. After-work spaces salt system, the ram will be a complete piece. In a class into modules that can be completed for arbitration, bending, pulling deep and formative processes. Generally, whether ram parts shape how complex, how much ram processes may use a salt-class system into modules completed.The design of accessible, public spaces class into two or expected arbitration modules. First, the size and accuracy of her analysis of the information and requirements for establishing emission maps and layout patterns and overall structure. According to her calculation and design, respectively, and then the 2D parts and the draft revision, testing, verification. Then, the design and positioning devices turned Liu devices, because the final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precision do not ask for, the use of large quantities Zidongdang expected to be installed and positioning devices to meet local requirements. Finally, testing accuracy, the software used Pro/E generated 3D animation simulation entities to examine the reasonableness of the design and accuracyKeywords Multi-position progressive mold; Punching cut mold; Mold design; Animation simulation; Pro/E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目录摘要Abstract第1章绪论 11.1 课题背景 11.1.1 现状与差距 11.1.2 冲模设计技术的发展方向 11.1.3 冲模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21.1.4 设计内容 3第2章模具结构总体设计 42.1 级进模简介 42.1.1 级进模的特点 42.2 排样及裁板方案设计 52.2.1 工艺分析 52.2.2 工艺方案的确定 52.2.3 排样图的设计 62.2.4 裁板方案设计 62.2.5 计算工艺力及确定模具压力中心 7 2.3 模具结构设计 82.3.1 模具型式的选择 82.3.2 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82.3.3 模具其他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及选取: 10 2.4 模具闭合高度及压力机的选取: 102.5 本章小结 10第3章 Pro-E三维实体造型及仿真 113.1 Pro/E发展状况简介 113.2 Pro/Engineer的CAD/CAM/CAE功能介绍` 12 3.3 Pro/E的三维造型功能及意义 123.4 底座部分的三维造型制作 123.4.1 建立新文件 133.4.2 创建拉伸特征 133.4.3 创建孔特征 153.4.4 创建阵列特征 173.4.5 创建圆角特征 173.4.6 着色 183.5 实体仿真 203.6 本章小结 20结论 21致谢 22参考文献 23附录 24千万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
连续模基本知识定义:连续模又称级进模、多工位级进模、跳步模,他是在一副模具中,按所加工的工件分为若干等距的工位,在每个工位设置一个或几个基本冲压工序,来完成冲压件某部分的加工。
连续模可完成冲裁、弯曲、拉深、成型等工序,直至模有时也可以只完成工件冲压中前段冲压,后续冲压由工程模完成。
冲压材料用于连续模的材料,一般均为长条状。
若材料较厚或是批量较小时,可用条料;若材料较薄且批量较大时,则考虑用卷料。
用卷料时可自动送料,可使用高速冲床自动冲压。
连续模对材料的宽度有较严的要求:过宽时,材料不能进入导料板,送料不畅;过窄,则影响送料精度,还易损坏模具。
模具特点—优点1,连续模是多工序冲模,在一副模具中可以包括冲裁、弯曲、拉深成型等多种多道工序,因此比复合模有更高的生产效率,也能生产相当复杂的冲压件。
2,连续模操作安全。
3,连续模设计时,工序可以分散。
因为工序可以不必集中在同一工位,不存在复合模中的“最小壁厚”问题。
因此相对来说,模具强度好,寿命长。
4,由于连续模中不存在人为送料误差,故精度较高。
模具特点—缺点连续模的缺点是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制造周期长,成本高。
对于外形较大较复杂的工件,若用连续模,则模具往往很大,有时无法与冲床匹配。
因为连续模是将工件的形状依次在不同的工步冲出,每次都有定位误差。
因此工件上如有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部分,尽量考虑在模具的同一工位冲出,以保证精度。
送料方式1,手工送料。
适用于生产批量不大、材料较厚、工件较大的情况(如对于3.0MM 不锈钢工件)。
2,自动送料器送料。
一般适用于冲压中卷料的送料。
其特点是送料精度高,生产效率高,在大量生产中常用此种送料方式。
3,在模具上附设自制的送料装置。
常用小滑块、齿轮等机构,一般较少用。
(PITCH)的基本尺寸就是两相临工位的中心距。
连续模中任何两相临工位距必须相等。
步距及定距方式定距方式有三种1,档料销定步距2,侧刃定步距3,自动送料器定步距料带图的意思设计连续模时,首先要设计料带图,一旦确认料带图,就确认了1,模具的工位(站)数和各工位(站)的工序内容2,各工序的安排及顺序3,工件的排列方式4,步距,料宽及材料利用率5,导料方式、浮升装置和导正销的安排6,基本上确认模具结构排样在连续模的设计中,排样是至关重要的,排样时要考虑以下内容:1,工序安排;2,侧刃与导正孔的设计;3,料带的连料;4,分段切除时的过切;5,送料顺畅与出料方便;6,其它因素工序安排1,冲裁工序尽量避免采用复杂形状的凸模。
连续模设计方法简介
任淑文;于集凤;张春水
【期刊名称】《模具技术》
【年(卷),期】1989(000)005
【摘要】连续模在冷冲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与复合模相比,具有效率高、寿命高等优点。
下面对连续模的设计方法作一简单介绍。
1.连续模的设计顺序与
注意点用连续模加工冲件,要求步距准确,各零、部件动作协调。
被加工的冲件形状
越复杂,模具结构也越复杂,制造越困难。
在设计连续模时,需要仔细地考虑各种因素。
如果对某一环节考虑不周或遗漏,在设计后再进行较大的变动或修改,则不仅影响进度,还给设计者带来繁重的劳动。
因此,从开始设计,就要明确设计顺序和整个过程中的注意点。
设计连续模时,从对冲件图的消化、研究开始,到绘制模具图的顺序与注
意点如下表。
【总页数】4页(P26-28,19)
【作者】任淑文;于集凤;张春水
【作者单位】[1]西安交通大学;[2]西安交通大学;[3]陕西彩色显象管总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76
【相关文献】
1.电视悬挂支架模内攻牙多工位连续模设计 [J], 骆仕斌; 李爱娜
2.连续模模内攻牙机构设计 [J], 许红伍
3.多工位连续模工艺分析及模具结构设计 [J], 赵峰
4.多工位连续模工艺分析及模具结构设计 [J], 赵峰
5.冲模设计与制造技术讲座(14)──多工位连续模的设计与制造 [J], 张正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冲孔落料连续模设计冲孔落料连续模设计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它可以高效地进行金属件的穿孔或切割。
在连续模设计中,工件被连续输送到模具上,然后通过冲压或剪切操作进行加工,最后将加工后的工件连续地排出。
本文将对冲孔落料连续模设计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冲孔落料连续模设计的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操作。
在传统的冲孔落料过程中,工人需要将每个工件手工放置在模具上,并进行冲压或剪切操作。
这种手工操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并且容易出现操作不准确或者工件出现偏差的情况。
而在连续模设计中,工件可以通过输送设备在模具上连续地传送,工作人员只需要负责设备的操作和监控即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次,冲孔落料连续模设计需要考虑的几个关键因素是输送设备的设计、模具的设计和加工参数的选择。
首先,输送设备需要保证工件的稳定输送,避免出现工件堆积或者偏移的情况。
同时,输送设备还需要能够适应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工件。
其次,模具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工件的尺寸和形状,确保模具能够准确地对工件进行冲压或剪切操作。
模具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模具的耐用性和易于更换的性质。
最后,冲孔落料的加工参数选择也是非常关键的。
不同的金属材料和工件厚度需要选择不同的冲压力和冲压速度,以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
冲孔落料连续模设计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
其次,由于模具的准确定位和工艺参数的控制,冲孔落料的质量和精度得到了大幅提高。
同时,冲孔落料连续模设计还可以减少误操作和工件浪费,提高了生产线的整体效率和产能。
然而,冲孔落料连续模设计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连续模设计需要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控制系统,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其次,连续模设计对模具和设备的要求较高,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此外,冲孔落料的工艺参数选择也需要经验和专业知识,并且不同材料和工件厚度可能需要不同的加工工艺。
总的来说,冲孔落料连续模设计是一种高效、精确的金属加工工艺。
法兰盘连续模设计本文分析了电位器接线片的成型工艺特点,其中包括利用对工件展开图的尺寸计算、工件的工艺分析、冲裁力与拉深力的计算、模具设计的难点,确定了级进模的排样方案和模具总体结构。
该级进模有冲裁、拉深、整形、胀形等7个工位。
详细介绍了凸模、凹模、固定板、卸料装置等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以及压力机的选择。
同时阐述了模具的工作过程、各成形动作的协调性、以及凸模和凹模镶块的装配间隙,并制定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第一章法兰盘连续模设计1.1零件介绍图1 产品零件图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钢带08F厚度: 1±0.1mm1.2工艺分析:(1)材料:该冲裁件的材料为黄铜带H65δ0.4M ,具有较好的可冲压性能。
(2)零件结构:该冲裁件结构简单,尺寸及厚度都较小,中小批量生产,属普通冲压件,比较适合冲裁。
(3)尺寸精度:零件图上所有未标注的尺寸属于自由尺寸,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的公差。
各尺寸公差为:零件外形:1424.012.0++mm , R4005.0-mm ,40.1016.0-mm 、3±0.5mm 、19.9-00.08mm 、1.604.00+mm 零件内形:R11.5±0.1mm 、R3.5005.0-mm 、Φ3.3±0.05mm 孔心距:10.1±0.035mm 、19.9±0.042mm 、 结论:该零件适合冲裁。
1.3工艺方案的确定根据制件工艺性分析,其基本工序有落料、冲凸和弯曲三种。
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工艺方案:(1) 冲孔-翻边-落料,单工序冲压(2) 冲孔-翻边-落料连续冲压,采用连续模生产(3)冲凸-落料-弯曲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方案(1)属于单工序冲压。
由于此制件生产批量较大,尺寸又较小,这两种方案生产效率低,操作也不安全,故不宜采用方案(3)复合模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同一个位置上同时完成几道工序,因此它至少要有一个凸凹模,若采用不积聚废料的正装复合模,其最小壁厚要>0.5mm;而此工件的最小壁厚为0.75mm符合,但废料每次必须由打棒打出,操作不便;若采用积聚废料的倒装复合模则其最小壁厚要>1.4mm 不符合,故不采用复合模方案(2)连续模既解决了方案(1)的问题,又不存在(3)的缺点,故此方案最合适。
五金冲压连续模具设计讲义一、引言二、连续模具的概念和分类1.连续模具是指在连续冲压工艺中,通过传递和固定材料,实现连续冲压成形的一种特殊模具。
2.连续模具可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分为多种类型,如进料槽模具、过渡模具、冲孔模具等。
三、连续模具设计的主要原则1.稳定性原则:连续模具应具备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以确保模具在高速连续冲压中能够稳定运行。
2.可靠性原则:连续模具的各个部件应设计成合理的结构,确保能够长时间、高频率地运行而不出现失效。
3.互换性原则:连续模具的结构和尺寸应符合标准,以便在需要更换模具时能够方便和快速地进行更换。
4.高效性原则:连续模具应尽可能减少材料浪费和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能源。
四、连续模具设计的要点1.连续进料槽的设计:进料槽是连续模具中的重要部分,其设计应考虑材料的传递和固定,以及防止卡料、卷曲等问题。
2.过渡模具的设计:过渡模具用于将连续进料槽中的材料转移到冲孔模具或其他成形模具中,其设计应考虑材料的位置、角度和角度的控制。
3.冲孔模具的设计:冲孔模具是实现连续冲压成形的关键部件,其设计应考虑冲孔位置、孔型和模具尺寸等因素。
4.排渣系统的设计:连续模具中的排渣系统用于将冲孔产生的废料排出,其设计应考虑排渣通道的位置、大小和形状等因素。
5.模具材料的选择:连续模具应选用高强度、耐磨损的材料,以保证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五、连续模具设计案例以连续冲孔为例1.确定冲孔模具的位置和孔型。
2.设计进料槽和过渡模具,确保材料能够顺利传递到冲孔模具。
3.设计冲孔模具的结构和尺寸,确保能够准确地冲出孔。
4.设计排渣系统,确保废料能够及时、顺利地排出。
5.检查整个连续模具的设计,确保各个部件能够协调工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六、结论连续模具设计是五金冲压工艺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连续模具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讲义介绍了连续模具的概念、分类、设计原则和要点,以及以连续冲孔为例的设计步骤。
五金冲压连续模具设计讲义全一、引言五金冲压连续模具设计是制造五金冲压件的重要工艺之一、连续模具是五金冲压件的生产工具,具有高效、精确、稳定的特点。
本设计讲义将介绍五金冲压连续模具的设计原理、设计要点以及注意事项,以指导读者正确地设计出优质的连续模具。
二、设计原理连续模具是由多个冲压工位组成的,通常包括送料、剪断、冲孔、成形等工序。
设计连续模具时,需要根据冲压件的尺寸、形状和工序要求,确定冲头、模具、送料装置等关键部件的结构和尺寸。
同时,还需考虑冲压机的技术参数,以保证模具在冲压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三、设计要点1.冲头设计:根据冲孔工序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冲头形状和尺寸。
通常情况下,冲头应具备良好的导向性、切削性和抗疲劳性能,以保证冲孔的质量和寿命。
2.模具设计:根据冲压工序的要求,确定模具的结构和尺寸。
模具应具备良好的刚性和稳定性,以抵抗冲压时的应力和压力。
同时,还需考虑方便拆卸和更换模具。
3.送料装置设计:根据冲压机的技术参数和冲压工序的要求,选择适当的送料装置。
送料装置应能够精确和稳定地将工件送入模具,以保证冲压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四、注意事项1.安全性:在设计连续模具时,应充分考虑安全因素。
需要确保模具的各个部件均能在工作过程中有效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同时,还需对模具的使用过程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
2.降低生产成本:在设计模具时,应力求减少材料和零部件的浪费,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同时,还需考虑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和加工工艺的复杂程度。
3.提高冲压效率:设计连续模具时,应尽可能减少冲压工序的数量和时间。
通过合理布局和优化工艺参数,提高冲压机的运行效率和产量。
五、总结连续模具设计是五金冲压件生产的重要环节,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本设计讲义介绍了五金冲压连续模具设计的原理、要点以及注意事项,希望读者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连续模具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设计出更加优质和高效的连续模具。
连续模课程设计一、背景介绍连续模是一种常见的数学模型,它可以用来描述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如人口增长、物种竞争等。
在数学教育中,连续模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针对这一点,本文将介绍一个连续模课程设计。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连续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连续模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 连续模方程的建立和求解方法;3. 连续模在生态学、经济学等领域中的应用;4. 连续模与离散模型的比较与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引入一个具体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如“如果每个人每年平均增加0.5公斤体重,那么100年后人类总体重会增加多少?”2. 知识讲解:讲解连续模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并通过例题演示如何建立和求解连续模方程。
3. 练习环节: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环节:介绍连续模在生态学、经济学等领域中的应用,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连续模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5. 总结环节:对本节课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总结,并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连续模的定义和性质,以及例题演示如何建立和求解连续模方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练习法:提供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入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材选择1. 《高中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 《数学分析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
七、评估方式1. 作业:布置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检查是否掌握了所讲内容;2. 测验:进行小测验,检查是否理解了连续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3. 考试:在期末考试中设置与本节课相关的题目,检查是否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电子白板;3. 教学视频。
九、教学效果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连续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