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工程测量规范
- 格式:pdf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76
CPIII测量说明一、测区概况本次CPIII测量范围为DK2183+264.52~DK2187+764.5全长4.5KM,共测CPIII点148个,坐标系采用北京54,测区位于113-15度带,主要结构物为流溪河特大桥,CPIII埋设元器件器件为螺旋式销件。
二、执行的标准及规范(1)《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91);(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5)《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 15314-1994)。
(6)《武广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铺设CPIII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2008年3月由中铁第四勘查设计院、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编制下发)三、采用的坐标系统及起算数据3.1 CPIII平面坐标系统系统采用坐标系统为北京54坐标系统。
投影面的中央子午线为113°15′,投影面水准大地高为50米。
3.2 CPIII高程坐标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3.3 CPIII平面及高程坐标系统的起算数据采用武广客运专线CPI及加密CPII平面控制网和二等水准点作为起算数据,表1和表2。
表1 CPIII平面坐标起算点表2 CPIII高程起算点三、CPIII测量准备3.1 仪器配制采用瑞士徕卡TCRA1201+全站仪,测角精度1秒,测距精度1+1.5ppm,满足规范要求的测角1秒、测距1+2ppm的测量精度要求,棱镜采用徕卡精密棱镜,仪器已经检定合格。
后附仪器检定证书。
3.2 连接件加工制作、检查根据铁四院2003年3月下发的《武广客运专线CPIII测量标志连接件实施方案》选用螺旋连接方法进行加工制作,委托加工厂家为株株国铁有限公司。
3.3 测量制作接触网立柱上临时测量墩的埋设,根据接触网立柱沿线路方向两侧的间距为50m~60m一对,横向的桩间距为10m~20m;将接触网基础加大0.3米(为不影响以后接触网立柱的安设),在浇注接触网混土时将直径为0.2米高0.8米的测量墩PVC管统一埋设在线路大里程方向靠近线路一侧,离基础边缘5cm处,并与接触网立柱一起浇注。
工程测量规范心得体会工程测量规范心得体会(通用7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
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工程测量规范心得体会(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工程测量规范心得体会1土木工程测量是一项实践性比较强的工作。
刚从系楼把测量仪器拿回来,有我们熟悉的水准仪、经纬仪等。
这都是我们在实习中运用到的仪器,看来所要完成的任务不轻哟!随着第一天控制点的选取之后,我心里还是不明白这次实习我到底要做些什么,要交的作业是什么?看了指导书后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后,随着测量的结束就更明确了。
一开始时是很难入手的,特别是对仪器的使用,加上课堂上所学知识的应用,对我来说更是一塌糊涂。
第一天进行控制点测量时,心里总是很紧张的,因为对仪器的不熟练,还有要测量什么还不清楚,如经纬仪的对中、整平、精平等操作,听同学说下或者打开书本看一下,就基本上可以掌握仪器的基本操作,一周下来就熟练得差不多了,这样就更有效的提高了测量的实习进度。
这些书本上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对基础性的东西我们要牢牢地记住并运用在实践当中,这样就基本上学会了这门课程。
从中我们就可以积累个人的经验,对以后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的。
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同学之间的感情。
测量不是一个人的测量,而是大家的测量,光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思维是远远不够的,以小组为单位的测量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测量。
小组的团结合作让这次测量任务顺利的完成了,大家面对着这寒冷的天气,依然带着雨伞工作,形成了一队队友好的伙伴。
你打伞我来测量,慢慢地体会到团结起来才能完成任务。
每天的工作任务都是经过大家商量、分配之后才进行的,昨天测水平角的,今天就测高程或者量距。
这样就会对进程有了一定的保证。
从计算到绘图,对数据的分析及图形的完成,有很多的知识在脑中浮现,那些计算的公式运用就更加的明白了。
1.点的平面定位方法有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距离角度混合交会法、全站仪坐标法定位等。
2.定向:确定地面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夹角称为直线定向。
直线定向要解决两个问题,即选择标准方向和测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夹角;3.定向的方法:直线定向、激光定向、陀螺定向、和地下工程自动导向等。
这些定向方法又可分为几何定向和物理定向。
4.精密测角与常规的角度测量相比的特点:(1)精密角度测量都采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其观测方法与常规的测量方法不完全一样,当采用电子经纬仪或全站仪观测时,已实现了自动化、数字化;(2)由于精密工程的特点,决定了角度测量的环境和条件与常规野外环境不一样,往往受到热量、烟尘、气流和振动等因素的影响,观测条件差,工作难度大;(3)由于高楼、烟囱、高塔等高层工程建设和施工,以及场地物资堆放,有时观测点间高差悬殊大,往往给测量工作带来不便;(4)施工现场人员、测量流动多,往往阻挡视线,影响测量的连续性,直接影响自动测角的精度;(5)由于工程的需要,各控制点间的距离相差比较大,在测量工程中,由于一测回内不断调焦,会给照准产生一定的影响;5.精密测量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精密工程测量控制网;(2)根据工程的特点和精度要求,选用最合适的仪器和先进的测量方法;(3)计量仪器的使用;(4)测量仪器多属于电子类仪器,在观测工程中要防止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确保测量测量精度;(5)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要围绕对中、照准、定位及数据采集、记录、处理等工作的自动化进行研究和探讨;6.精密定位的特点:(1)精密定位是为精密工程服务的,确保工程设备的安装定位和运营工程中的安全监测;(2)定位精度高,一般为毫米级、亚毫米级、甚至更高;(3)测量环境比较特殊,条件比较差。
要善于选择最优的观测环境和观测时段;(4)定位需采用高性能、高精度、现代化的测量仪器;(5)对测量人员要求比较高;7.精密工程测量:是工程测量的分支,是测绘科学在大型工程、高新技术工程和特种工程等精密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一、引言三四等水准测量是国家测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地球形状和地球重力场的测量。
其精度和精密度要求高,对全国测绘工作及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国家对三四等水准测量工作的规范十分重视,制定了相关的测量规范,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定义和目的三四等水准测量是指对地球表面高程的测量,通常在大地测量网中进行。
其目的是确定地表上任意点的高程数值,为工程测量、地质勘探、测绘建设等提供高程控制,为国家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三、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分类和特点1.三等水准测量三等水准测量是对地球表面高程的高精度测量,其精度要求高,通常用于巨细地貌、测量较高精度的建筑工程等需要高精度高程控制的领域。
2.四等水准测量四等水准测量是对地球表面高程的中等精度测量,其精度要求适中,通常用于一般地貌、普通建筑工程等需要一般精度高程控制的领域。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特点包括:(1)精度高: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高,是国家有关部门对测绘工作的严格要求;(2)数据量大:由于测量需要覆盖较大范围的地域,因此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数据量较大;(3)工作量大:三四等水准测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定数量的测量人员及设备;(4)成本高: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成本较高,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
四、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1.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一个理想的参考曲面,它与地球的真实形状比较接近。
大地水准面是地球的等势面,它控制着地球表面上任意点的高程。
2.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是对地球表面上任意点的高程数值进行测量。
常见的高程测量方法包括水准测量、高程传感器测量等。
水准测量是通过在不同地点设立水准点,用水准仪观测两个水准点之间的高程差,从而确定各个水准点的高程。
3.大地水准面的建立大地水准面的建立是通过连接各个水准点,确定它们之间的高程差,为地球表面上任意点的高程提供基准。
同时,大地水准面的建立还需要考虑地球的形状、重力场、潮汐等因素。
⼯程测量常⽤的规范及限差参数归纳测绘常⽤规范及限差参数《⼯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发布与实施时间:1993-03-26发布,1993-08-01实施,适⽤范围:城镇、⼯矿企业、交通运输和能源等⼯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以及⽣产(运营)阶段的通⽤性测绘⼯作。
内容:控制测量、采⽤⾮摄影测量⽅法的1:500~1:5000⽐例尺测图、线路测量、绘图与复制、施⼯测量、竣⼯总图编绘与实测和变形测量。
《⽔利⽔电⼯程施⼯测量规范》(SL52─93)发布与实施时间:1993-06-25发布,1993-12-01实施适⽤范围:⽔利⽔电⼯程施⼯阶段的测量⼯作。
内容:控制测量、放样的准备与⽅法、开挖⼯程测量、⽴模与填筑放样、⾦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装测量、地下洞室测量、辅助⼯程测量、施⼯场地地形测量、疏浚及渠堤施⼯测量、竣⼯测量、施⼯期间的外部变形监测。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发布与实施时间:1998年6⽉1⽇施⾏适⽤范围:⼯业与民⽤建筑物(包括构筑物)的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其场地的各种沉降(包括上升)测量和位移测量。
《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发布与实施时间:1999-02-10发布,1999-07-01施⾏适⽤范围:城市规划、城市地籍管理和城市各项建设⼯程的勘测、设计、竣⼯以及城市管理的通⽤性测绘⼯作。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发布与实施时间:1997-04-25发布,1997-10-01施⾏适⽤范围:城市各等级控制⽹测量,城市地籍控制⽹测量和⼯程控制⽹测量。
当进⾏城市地形形变监测控制⽹测量时,可参照本规范执⾏。
《⽔利⽔电⼯程施⼯测量规范》(SL52─93)表1 光电测距附合(闭合)导线技术要求注:表中所列的技术要求,符合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于10mm(三、四等)和20mm(五等)1. 当导线⽹作为⾸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结点⽹,各导线环的长度不应⼤于表1中规定总长的0.7倍。
工程测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工程测量是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序,也是施工质量控制与监测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强测量工作的管理,统一项目测量管理的有关制度,规范测量工作,制定本测量管理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XX铁路第四经理部正线及其相关工程的测量管理工作;第三条安全质量管理部设专职测量工程师负责所管辖的测量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第四条经理部应重视测量工作,加强领导和监督;为测量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保证必要的交通、后勤服务;对测量工作应结合质量检查进行全面检查;第二章技术标准第五条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第六条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第七条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规范GB/T18314-2001第八条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1991第九条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1994第十条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第十一条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第十二条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第十三条时速200~250公里有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铁建设函〔2007〕76号;第十四条条新建XX铁路工程设计文件;其中,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为根本,也是执行顺序的最高级,其次是行业标准,最后是参照国家标准;第三章职责分工第十五条项目经理部职责:1、负责对各架子队的测量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管理;2、负责组织全线精密工程控制网贯通复测工作,对精密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3、负责对各架子队精密测量技术方案的审批工作,并将批准的方案及时下发各架子队;4、负责加强精密测量过程的质量检查,及时分析处理测设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第十六条架子队职责:1、各架子队必须组建测量队,测量队必须选配具备专业技能的人员,负责本管段的精密测量工作包括控制点的加密及恢复、施工测量复核等工作,同时负责对测量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管理;2、负责加强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确保持证上岗;3、各架子队负责组织对本管段内精测网进行加密控制测量,并将控制测量成果上报监理工程师;4、负责工程施工测量的日常管理工作;5、负责精密网控制点的保护工作;6、负责精密测量成果进行复核;7、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放样工作,并且在放样前对所用控制点进行常规检核;第四章人员及设备管理第十七条人员管理:1、经理部指定测量工程师负责测量工作;测量负责人应有从事测量工作相关经验,完全能胜任测量工作,具有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2、负责测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测量工应保持相对稳定,以保证持续有效地工作;3、测量人员必须熟悉国家或行业的有关测量规范、施工规范、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图纸,了解工程设计与施工意图,做到对测量任务心中有数;4、测量人员必须熟悉测量仪器的性能和操作规程,并能熟练操作测量仪器,避免因操作不当对测量仪器造成损害或使测量结果产生错误;第十八条测量仪器的管理和使用1、测量使用的仪器GPS接收机、全站仪、精密水准仪精度指标必须满足相应技术标准的要求;2、测量仪器必须按计量法规的要求进行定期送检,超过检定周期或精度达不到要求的禁止使用;因仪器计量不合格产生工程测量事故要追究责任者;3、每台测量仪器和每件测量工具都必须是专人负责保管、专人使用,所有测量器具的使用、维修、保养、送检、停用及报废等要有详细记录档案;4、各架子队应建立测量仪器台账和使用档案,上级主管部门应检查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管理工作;5、测量仪器必须由经过培训能够熟练操作的人员使用,未经相关培训的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精密测量仪器;6、测量人员在使用仪器前,要对仪器进行常规检验和校正,确保仪器的完好性;第五章测量工作内容与分工第十九条测量管理工作基本内容1、组织具有测量资质的技术人员,建立和完善测量工作规章制度和复核流程;2、参加测量设计交底,接收设计单位移交的控制测量基桩并进行复测;3、在建设全过程中,按本项目相关测量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放样测量、工程监测、沉降观测、基桩测量等工程测量的施测及对工程质量的自检测量;4、接受并配合测量监理的监督检查和指导,按监理要求提交相关测量资料;5、接受并配合XX公司委托的第三方测量审核机构进行测量工作过程旁站监督,成果抽检复核、评估验收,误差/粗差争议的核查,对重要工点和重点工程进行监测和复核;6、提出建设过程中工程测量误差/粗差的处置意见并参加处置,按批准的处置方案进行相应的工程处置;7、负责竣工测量和参加竣工验收交接;第二十条测量工作基本要求:1、测量方案及交接桩测量资料必须齐全,并附桩点示意图,标明各桩点平面位置、标高和尺寸,必要时附文字说明,满足有关各方现场核对签证需要;2、在勘测设计控制测量网基础上的土建工程施工测量、构筑物变形测量、安装工程测量和竣工测量必须按铁道部现行标准、规范、暂行规定和本线设计文件编制测量方案并提交驻地监理单位和XX公司委托的第三方测量审核机构审查同意后组织实施,监理单位监理;3、一般的控制测量和所有的施工放样测量必须进行同级换手测量;对精测网的整体复测和工程项目的关键测量科目必须实行彻底换手测量;同级换手测量,须更换测量和计算人员;彻底换手测量,须更换全部测量人员、仪器及计算资料;4、设计交接桩工作办理完毕后,必须履行交接手续,填写交接桩记录表一式六份,XX公司工程管理部、桂林指挥部、第三方、设计单位、局指挥部、监理单位各一份,交接桩记录表存入工程档案;5、测量工作必须做好原始记录,坚持复核签认制度,不得随意涂改和损坏,工程测量资料和测量成果资料妥善归档保管,装订成册;6、经理部、监理应熟悉设计图纸,参加设计交底,对设计交接的原始资料进行复核,如发现重大问题须及时上报XX公司工程管理部,并协同设计单位研究解决;7、测量时必须加强与相邻标段的联测,监理单位组织相邻标段进行跨标段联测,确保全线测量结果及资料的完整无缺、准确无误;8、在测量中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多级复核制,完成交桩复测、控制点导线加密测量、施工放样测量、竣工测量以及精测网点保护工作;第二十一条交接桩和复测含贯通测量1、交接桩工作由XX公司工程管理部主持,监理单位参加,由勘测设计单位向经理部现场逐桩点交;设计单位向经理部交桩的范围包括:曲线上的交点或复交点,以及直缓、缓圆、曲中、圆缓、缓直等控制桩及护桩,有关的GPS控制点、三角点、水准点、导线点;2、设计单位向经理部提交的测量成果资料包括:GPS控制点成果表及点之记、平面控测导线桩成果表及点之记、水准点高程成果表及点之记、中线逐桩坐标,成果表中应包含有点位坐标及其精度信息、相邻边长方位角及其精度信息;3、交接桩时各主要标桩确保完整、稳固;交桩后经理部必须立即组织全面复测,复测要延伸至前后标段各一个点,并及时埋设护桩;复测按同级控制桩施测精度规定的要求进行;经驻地监理现场检测合格后,经理部、设计单位、驻地监理办理交接签证手续,若发现问题应及时提交勘测设计单位研究解决;4、交桩时,监理单位、经理部按照招标文件和规范要求检查交桩数量、精度;若重要标桩丢失不能满足施工测量要求,或影响施工需要移桩时,设计单位负责补桩或移桩、补测并提供补测成果资料;5、经理部对设计单位移交的测量成果进行复测,复测结果在相关标准允许的范围时,经理部应用设计单位原成果;超出允许范围时,及时向XX公司现场指挥部、监理报告,联系设计单位进行复核调整并签认,否则不得作为施工依据;6、在进行贯通复测时,对全线的控制桩间的方向、交角、长度及水准点和中桩进行复测,并且必须与相邻标段闭合,平面控制桩覆盖相邻标段2个以上控制桩,高程与相邻标段附合;中线桩丢失后根据中线桩坐标进行恢复,贯通复测发现与定测成果不符时,及时通知勘察设计单位到场研究解决;7、复测过程中由监理单位组织相邻经理部对分界点进行确认,并在复查报告中记录;8、在复测工作完成后,及时编制完整的复测报告,报监理工程师复查,监理工程师根据复查结果编写复查报告,报XX公司工程管理部、现场指挥部确认并存档;9、经理部负责对复测后的测量控制桩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在施工前设置护桩,护桩宜固桩,并经常复核,检查其可靠性;10、根据施工需要移设或增设水准点时,其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符合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或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或时速200~250公里有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等相关规定;11、线路横断面复测时,横断面的间距根据地形情况和控制土石方数量的需要而定,填挖零点断面必须测绘;12、施工取土坑、弃土场、施工便道和附属工程所占用的农田,进行实地调查测绘,并标记农田的类型及所属的乡或村分界线;13、施工所需拆迁的建筑物,进行实地测绘,并列表填写建筑物类别、数量及所属单位等;建筑物的面积可用皮尺丈量;14、为确保建设全过程测量工作质量,参建各方必须妥善保护标桩和护桩;所有测量标桩未经测量技术负责人同意,不得毁弃;第二十二条施工准备阶段,应进行以下工作:1、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选任测量人员,全面熟悉设计图纸及文件,熟悉测量设备及工具,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测量仪器设备的常规检验和校正;对测量人员要进行培训交底,公布工作纪律和标志要求,明确标志书写方式和其他注意事项;2、在总工程师的带领下,测量队参加由驻地监理组织的交接桩工作,对设计单位提供的GPS平面控制点包括CP0、CPI、CPII、水准点逐一接收,并作好桩位记录;按监理的要求,签署交接桩记录;3、根据接桩资料和设计文件进行控制点复测,工作内容主要是:CP0、CPI、CPII平面控制点及水准点的复测;工作开始之前,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复测开工报告,复测开工报告批准后,应在监理工程师旁站下按规范要求进行复测,复测完成后,应形成复测成果报告上报监理工程师;第二十三条施工测量阶段,应进行以下测量工作:1、在熟悉设计文件中的路线和结构工程的平面、纵横断面图的基础上,根据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和施工的需要,确定利用原设计控制网点加密或重新布设测量控制网点,进行施工控制测量;测量方案应报监理站批准,测量精度和网点的选点、造标、埋石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测量成果应经监理工程师审核认可;2、控制网应经常复核,如有丢失、移动,应及时监测、补设;3、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临时工程的测量放样;4、开工前,要在熟悉施工图的基础上,利用控制网点设置施工用桩;其主要有:路基中心桩、边桩;涵洞中心桩、出入口桩及十字线护桩;桥梁的基础桩、承台墩中心桩;各工点的二等精密水准基点;对设置的施工用桩,要注意保护,经常复核,对丢失、位移的桩及时补设;工点开工报告中,应有施工用桩设置的内容;在技术交底时,向工点施工负责人现场交桩;5、施工过程中,测量队利用施工用桩进行施工放样测量;路基工程测量:路基工程施工测量的控制重点包括路堤填筑中每填筑层的宽度、压实后的厚度及每层厚度的均匀性、每填筑层的平整度;当地面坡度与纵断面坡度不符时,应分段填筑压实,确保路基底层的顶面纵坡与线路纵断面坡度一致;每填筑层均按要求进行测量,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总监理工程师每月将进行现场抽查,并将检查结论报送XX公司工程管理部核备;线路路基施工放样的边桩可根据地形的难易情况采用断面法或逐渐接近法等测设;挡土墙、护坡等工程的施工放样,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铺设无砟轨道的路基,在沿线路基施工地段布置地质勘察横断面,间距及沉降观测地质点严格按设计要求设置,并定期进行沉降观测并绘制沉降曲线,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复测;待沉降基本稳定符合设计要求后,将沉降观测资料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核确认后,报XX公司工程管理部组织相关专家或咨询单位进行评估确认是否具备铺设无缝线路或无砟轨道条件;路基沉降稳定后,经理部应对设置的基桩进行测量调整标高,完成基桩的测量后,报驻地监理复测,确认合格后由驻地监理报送咨询单位审查批准;工程建成竣工,基桩及其测量成果资料在工程验交时提交运营养护单位,为维修养护提供测量依据;桥涵工程测量:特大桥、大桥、高桥、特殊结构桥的平面和高程施工控制测量按铁道部现行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办,其中还应执行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和时速200~250公里有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各经理部完成特大桥、大桥特别是曲线桥、高桥施工控制测量,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各分项工程施工;每分项工程的位置、结构尺寸、高程均是施工测量的控制重点,经理部应按要求进行测量,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合格方可进行施工;总监理工程师每月将进行现场抽查;灌注桩、桥梁基础及涵洞均为隐蔽工程,经理部对施工放线、成品检测的测量工作完成后,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合格,由驻地监理工程师报送总监理工程师,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方可对隐蔽工程进行隐蔽;单位工程完成后,经理部按要求进行测量,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合格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查;隧道工程测量:长大隧道必须依标准、规范的规定进行隧道平面控制测量设计;对于长大隧道的洞内控制导线,每个月至少进行一次洞内外联测,监理工程师需对联测资料进行复核并签字确认;在完成隧道施工控制测量,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合格后,由驻地监理工程师报送总监理工程师,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隧道施工;隧道进洞开挖施工后,应经常进行中线控制和高程测量,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合格,由驻地监理工程师报送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每月将进行现场抽查;隧道贯通后,及时进行贯通测量,发现误差及时调整;隧道开挖断面尺寸、衬砌厚度、仰拱厚度均为隐蔽工程,经理部测量后,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合格、审核批准后方可对隐蔽工程进行隐蔽施工;单位工程完成后,局指挥部按要求进行测量,经驻地监理复测确认合格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查;其它工程:其它工程施工测量包括附属工程、给排水设备、通信及电力沟槽、房屋建筑、接触网杆等工程测量;经理部按设计要求完成测量工作,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合格,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工程完成后,经理部进行测量,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程施工;总监理工程师每月将进行现场抽查;误差的报告制度和处置程序及办法:在测量过程中定期将控制测量的误差报告监理单位,由监理单位报告桂林桂林指挥部;当误差在相关标准、规范和设计文件规定的范围内时,由监理审核,按规定处置;粗差的报告制度和处置程序及办法:出现粗差时,及时报监理单位并同时抄报XX公司桂林指挥部,由监理单位主持调查原因,相关单位必须予以积极配合;发现粗差时,使用其测量成果的工程必须立即停工,未查明原因不得复工;竣工测量:竣工测量由经理部根据承包范围组织实施,监理单位实施监理;工程竣工后,应进行水准基点高程测量、线路高程测量和横断面测量并贯通全线的里程和高程;按有关规定要求完成测量工作,报驻地监理复测确认合格后,由驻地监理报送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竣工测量资料是工程验交内容的一部分,是维护养护的测量依据;第六章测量复核签认制度第二十四条测量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多层次的测量复核签认制,以保证测量工作质量,防止错误,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必须做到:1、测量工作的各个程序实行双检制度:1测量人员应对有关设计文件和控制网点测量资料进行核对,一般由两人独立进行,核对结果应作好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复核,总工程师签认后方可使用;2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重要的放样测量必须坚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复核测量;利用已知点包括平面控制点、水准点、中线点进行引测、加点和施工放样前,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3测量后,测量成果必须采用两组独立平行计算进行校核,并对各自的成果进行复核签认;2、施工期间,与相邻项目经理部积极配合,现场做好水准点、中线控制桩点的贯通测量工作;经理部与相邻经理部搭接,平面控制点应不少于一对GPS点作为共用边,高程控制点应不少于2个,双方必须签署共用桩协议,避免搭接错误;3、各工点、工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测量组应自检复核签认,分工衔接上的测量工作,测量队或测量组要进行互检复核签认;4、测量队组织对控制网点和测量组设置的施工用桩及重大工程放样进行复核测量,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现场进行检查核对,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合格后,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批认可;第二十五条总工和技术负责部门负责人要经常对测量队、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度进行检查,并作好检查记录;测量队对测量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进行检查,并作好检查记录;第七章内业资料管理第二十六条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整理、妥善保管,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具体包括:1、项目交接资料,控制网点设计成果等相关文件;2、经理部及架子队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3、测量内业计算书,测量成果数据图表;4、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文件;第二十七条控制测量、每项单位工程施工测量必须分别使用专用记录本;一切原始观测值和记录项目在现场记录清楚,不得涂改,不得凭记忆补记、补绘;手薄必须填到页次,注明观测者、观测日期、起始时间、终止时间、气象条件、使用仪器编号,并详细记载观测时的特殊情况;凡划去的观测记录,应注明原因,予以保存,不得撕毁;第二十八条内业计算前应复查外业资料,核对计算数据;计算书面整洁、计算清楚,格式统一;计算者、复核者要签认,未经计算、复核签认的成果资料不得使用;第二十九条应设专人管理原始记录和资料,建立台帐,及时收集,按控制测量、单位工程分项整理立卷;工点工程竣工测量完成后,应将全部测量记录和资料档案,分类整理装订成册,按交工验收的要求将测量记录资料编入竣工文件;第八章监督管理第三十条经理部监督检查职责:1、对各架子队提供有关精测质量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检查;2、检查架子队测量队人员组织机构;3、进入被检查工区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4、发现测量质量问题时,责令改正或临时停工;第三十一条在进行监督检查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予支持和配合;第三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精密测量工程质量事故、质量缺陷和影响质量的行为有权进行举报;第九章奖惩第三十三条认真按本办法进行测量管理,成绩显着的工区和个人,经理部应依照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同时上报局指挥部安质部;第三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给工程造成延误、返工、质量事故,记录资料不真实、不齐全,仪器损坏或丢失的,视损失大小、情节严重程度由项目经理部依据规定对有关责任人予以批评或处分;第三十五条对在精密测量工作中玩忽职守、弄虚作假、编制或出具虚假技术资料的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造成严重质量后果的,责令所在单位及时弥补,并给予责任人相应处理;第三十六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第十章附则1交桩纪要_____年_____月___日至_____年_____月___日, ________监理单位组织________设计单位和_____施工单位进行了现场交接桩工作,经过现场复测确认,桩撅数量、精度、有关资料等能满足施工需要,现纪要如下:第三十七条:交桩范围×××标段DK+×××--- DK×××+×××段第三十八条:参加单位及参加人员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第三十九条:交桩内容CPⅠ、CPⅡ控制桩、水准基点桩;第四十条:资料清单1.测量成果资料⑴CPⅠ控制桩成果表及点之记;⑵CPⅡ控制桩成果表及点之记;⑶水准点成果表及点之记;⑷线路曲线要素表;2.控制桩表⑴CPⅠ控制桩;⑵CPⅡ控制桩;⑶勘测水准点桩;第四十一条:有关说明监理单位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全国建立一、二等水准网的布设原则、施测方法和精度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一、二等水准网的布测。
区域性的精密水准也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161 光学经纬仪GB/T10156 水准仪GB/T16818 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18314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CH1001 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1002 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3 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T1004 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2004 测量外业电子记录基本规定CB/T2006 水准测量电子记录规定JJG8 水准标尺检定规程JJG414 光学经纬仪检定规程JJG425 水准仪检定规程JJG703 光电测距仪检定规程JJF1118 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测地型和导航型)校准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结点 node水准网中至少连接三条水准测线的水准点。
水准路线 levelling line同级水准网中两相邻结点间的水准测线区段 section水准路线中两相邻基本水准点间的水准测线测段 levelling section两相邻水准点间的水准测线连测 connect levelling将水准点或其他高程点包含在水准路线中的观测。
支测 branch levelling自路线中任一水准点起,至其他任何固定的观测。
接测 adjioning levelling新设水准路线中任一点连接其他水准路线上水准点的观测。
《精密工程测量规范》编制说明国家标准项目名称:精密工程测量规范国家标准项目编号: 20184382-T-466送审国家标准名称:报批国家标准名称:承担单位:自然资源部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当前阶段: 征求意见□送审稿审查□报批稿报批编制时间: 2020 年 8 月1一、工作简况1、背景本标准于2018年12月下达修订计划,国家标准计划号为20184382-T-466,自然资源部(测绘地理)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自然资源部(测绘地理)。
主要起草单位包括:自然资源部测绘标准化研究所、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四川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广州长地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市勘察院。
2、目的意义精密工程测量也被称为特种精密工程测量、大型特种精密工程测量、精密测量等,是以经典的测绘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运用现代大地测量学和计量学等科技新理论、新方法与新技术,针对工程与工业建设中的具体问题,使用专门的仪器设备,以高精度与高科技的特殊方法采集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为获得所需要的数据与图形资料而进行的测量工作。
精密工程测量的绝对测量精度优于毫米级或相对测量精度达到1×10-5以上,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是工程测量学科中最具有活力的一个研究与实践方向,引领着工程测量学科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不仅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推动了各种技术的不断提高,现代的精密测量技术是一种将电子、传感器、影像、光学、制造、计算机等技术融合为一体的综合高端的精密测量技术,精密工程测量越来越和其他先进科学技术相融合,并不断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实时化及系统化的发展,且其测量精度也在逐步提高,并将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实⽤参考]国家⼀、⼆等⽔准测量规范国家⼀、⼆等⽔准测量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全国建⽴⼀、⼆等⽔准⽹的布设原则、施测⽅法和精度指标。
本标准适⽤于国家⼀、⼆等⽔准⽹的布测。
区域性的精密⽔准也可参照使⽤。
2规范性引⽤⽂件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期的引⽤⽂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于本标准,然⽽,⿎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研究是否可使⽤这些⽂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期的引⽤⽂件,其最新版本适⽤于本标准。
GB/T3161光学经纬仪GB/T10156⽔准仪GB/T16818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183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50007-20RR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CH1001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1002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3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T1004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20RR测量外业电⼦记录基本规定CB/T20RR⽔准测量电⼦记录规定JJG8⽔准标尺检定规程JJG414光学经纬仪检定规程JJG425⽔准仪检定规程JJG703光电测距仪检定规程JJF1118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测地型和导航型)校准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于本标准:3.1结点node⽔准⽹中⾄少连接三条⽔准测线的⽔准点。
3.2⽔准路线levellingline同级⽔准⽹中两相邻结点间的⽔准测线3.3区段section⽔准路线中两相邻基本⽔准点间的⽔准测线3.4测段levellingsection两相邻⽔准点间的⽔准测线3.5连测connectlevelling将⽔准点或其他⾼程点包含在⽔准路线中的观测。
3.6⽀测branchlevelling⾃路线中任⼀⽔准点起,⾄其他任何固定的观测。
3.7接测adjioninglevelling新设⽔准路线中任⼀点连接其他⽔准路线上⽔准点的观测。
3.8检测checklevelling检查已测⾼差的变化是否符合规定⽽进⾏的观测。
一、建筑变形测量I角对于特级水准观测的仪器不得大于10″,对于一二级水准观测仪器不得大于15″,铟瓦水准尺、尺垫。
二、城市测量规1 平面控制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n测站数水准仪视子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I,在作业前开始的第一周每天测定一次,稳定后每隔15天测定一次。
二等测量I不大于15″,三、四等水准测量I不大于20″、尺垫。
图根光电测距极坐标法测量技术要求高)精确量取至mm。
图根水准闭合差不得超过±40mm,山地千米超过16站时,不应超过±12mm。
简单计算配赋。
1 精密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不宜短于100米,2)精密导线点上只有两个方向时,按左、右角观测,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的较差应小于4″。
3)在附合精密导线两端的GPS点上观测时,应联测两个高级方向,若只能观测到一个时,应增加测回数。
4)导线边应往返观测二个测回,每测回三次读数较差小于5mm,测回较差小于3mm,往返测平均值较差小于5mm。
5)气象数据每条边在一端测定一次。
精密导线按严密方法平差。
3 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1 往测奇数站:后—前—前—后,2 返测奇数站:前—后—后--前偶数站:前—后—后--前。
偶数站:后—前—前—后。
1 一般规定1.1根据铺轨综合设计图,利用调整好的线路中线点或施工控制导线点和施工控制水准点测设铺轨基标,1.2铺轨基标测设时,应首先测设控制基标,后在控制基标间测设加密基标和道岔铺轨基标。
控制基标在直线段每120米设置一个。
曲线线路除曲线元素点设置控制基标外,还应每60米设置一个。
加密基标在直线线路每隔6米,曲线每隔5米设置一个。
1.3铺轨基标一般设置在线路中线上,或按设计要求可设置在线路中线一侧,道岔铺轨基标一般设置在直股和曲股的两侧。
1.4铺轨基标标志按规要求设计。
2控制基标测量2.1 控制基标测量方法1)控制基标设置在线路中线上时,应在直线上采用截距法在曲线上采用偏角法测设。
精密⼯程测量复习题⽬、答案1、什么叫精密⼯程测量?是⼯程测量的现代发展和延伸,它以绝对测量精度达到毫⽶量级,相对测量精度达到1×10-6,以先进的测量⽅法、仪器和设备,在特殊条件下进⾏的测量⼯作。
2、精密⼯程测量的精度指标确定的⽅法确定⽅法:1)确保⼯程建设的需要和安全运营,并结合⽬前先进的仪器和技术能实现的程度,采⽤多种模拟计算和综合技术确定精度。
2)确保⼯程建设的质量要求。
3)借助于同类⼯程执⾏结果,已被证实能确保⼯程质量的精度指标。
3、试论述精密⼯程测量的发展。
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国家⼤剧院“巨蛋”中央电视台总部⼤楼北京西站前门⼤街西环⼴场青岛市规划的胶州湾东西两岸跨海通道“⼀路、⼀桥、⼀隧”中的“⼀桥”和“⼀隧”。
胶州湾跨海⼤桥(⼜称青岛海湾⼤桥)⼤桥全长41.58千⽶,海上段长25.171 公⾥,超过我国杭州湾跨海⼤桥与美国切萨⽪克跨海⼤桥,是当今世界最长的跨海⼤桥。
胶州湾海底隧道(简称胶州湾隧道)隧道全长7800⽶,其海底部分长达3950⽶,是我国最长的海底隧道。
4、精密⼯程控制⽹的基本特点1、控制⽹⼤⼩、形状、点位分布与⼯程⼤⼩、形状相适应,边长不要求相等或接近,⽽根据⼯程需要进⾏设计,点位布设要考虑⼯程施⼯放样和监测⽅便。
2、投影⾯选择应满⾜“控制点坐标反算的两点间长度与实地两点间长度之差应尽可能⼩”。
3、坐标系应采⽤独⽴的建筑坐标系,其坐标线应平⾏或垂直于精密⼯程主轴线。
4、不要求控制⽹精度绝对均匀,但要保证某⼀⽅向、某⼏点的相对精度较⾼。
5、同⼀⼯程中有不同观测项⽬,可⽤不同精度指标。
6、不同精度要求控制点,应选择最⾼精度指标布设统⼀的控制⽹。
7、较⼤的施⼯场地,常先设置⼀系列精密控制点作为放样依据,以使繁多的部件精确安装在设计位置上。
8、⾼程控制⼀般采⽤⽔准⽹;9、平⾯控制⽹可以为测⾓⽹、边⾓⽹、测边⽹等,也可布设成三维⽹,同时测定各点的平⾯坐标和⾼程。
工程测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使工程测量规范化、制度化,防止测量事故发生,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从事工程测量的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及国家、行业、部门的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定;在无现成的规范、规则和规定可依时,可参照相近的行业标准,制定办法,并报上级部门审批;第三条:工程测量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每一个从事工程测量的工作人员,都要具备较好的业务和身体素质,有吃苦耐劳、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养成爱护仪器设备的好习惯;第四条: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工程建设标准提高,各单位在保持工程测量队伍相对稳定的同时,不断提高测量人员的技术素质;尽可能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使工程测量工作更好地适应施工需要;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第五条:工程测量实行公司、项目经理部和施工队三级管理体系,各级总工程师和业务部门负责对本单位工程测量工作进行管理,并指导下一级的工作;公司工程管理部是公司工程测量业务管理部门;第六条:职责范围1、公司工程管理部1负责公司工程测量的管理和协调工作,对项目的工程测量运行状况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2掌握公司测量仪器设备配置情况,负责办理测量仪器的购置、调拨、报废手续,建立测量仪器设备台帐;3积极跟踪测量技术发展动向,及时对公司测量机构和仪器设备提出调整意见,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4参加重大工程测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5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测量人员的培训、考核、调配工作;2、项目测量队1负责本项目的施工测量和测量工作管理;2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工程测量;3 建立本单位测量仪器设备台帐、挡案、周检计划,并按周检计划检定;4确保本单位所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的测试精度和准确度满足工程需要;5 负责测量仪器设备的保管和维护;3、施工队测量班完成本队承担工程的施工测量、放样工作;第三章工程测量管理制度第七条:桩橛交接1、设计单位桩橛交接项目收到设计文件后,项目测量队会同设计单位到现场点交测量桩橛,办理相应的交接手续;2、内部桩橛交接项目完成桩橛复测后,及时向施工队办理桩橛交接手续,施工队应核实资料内容和现场桩橛的实际情况;3、竣工桩橛移交工程竣工时,完成各种竣工测量桩橛、标志桩、测量标志和永久水准基点的点验工作,然后按建设单位“竣工文件编制办法”要求,备齐有关资料,移交给接管单位;4、交接范围1 设计单位对项目的交接桩范围①铁路、公路等定测转向角处的交点桩、副交点桩、直线上的转点桩、曲线始、终点桩;②房屋的建筑基线、矩形方格网、导线网、三角网、方格高程网的控制测量资料和所有控制测量桩及精度评定、可靠性分析资料;③大范围工程的各种平面、高程控制测量资料和所有控制测量桩及精度评定、可靠性分析资料、施工控制测量资料、控制网点规划、用途资料;④永久水准基点桩、临时水准基点桩;2 项目测量队对施工队测量班交接桩范围①经复核后的线路中线和路基边桩;②临时引伸的水准点位置及标高;③各类建筑物控制桩、方向桩及护桩;5、交接桩要求①桩橛交接,按成果资料和交接桩表在现场逐点点交;点交时,必须置镜核实正确无后方可接桩,对于重要桩橛,如发现桩橛松动或破坏、丢失,应由交方负责补齐;交接要做好详细记录;管区接头的桩橛应向管区外延伸至少两个重要桩橛;②控制桩测量成果中要有精度评定和可靠性分析资料、施工控制测量资料及最终控制效果的精度估算;最终控制效果的精度应优于设计要求;③交接手续要齐全,签署完善,各种数据要反复核准,记录字迹清晰,文字简练;④测量桩橛标志明显,符合规定,刻画工整,标准统一;自行规定的标准和标志式样,交接桩时必须有说明资料;⑤交接桩资料必须有测量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方为有效;交接桩完成后办理交接桩纪要,加盖单位公章,各执一份;第八条复核制度1、桩橛复测项目测量队接到定测资料后应对资料进行复核,并对桩橛进行同精度复测;复测时应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或两人换手测量的方法进行;复测工作完成后,及时固桩和护桩;未经桩橛复测的工程不得开工;2、测量资料复核测量资料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和复核;检查的主要内容有:外业记录和内业资料是否规范,测量方法是否合理,记录是否真实可靠,标注是否清楚明显,计算是否正确,签署是否完善,资料是否齐全;凡不符合要求的资料,必须返工重做;复核的主要内容有:复核测站平差方法是否..成果是否正确,有无笔误;对最终平差成果进行转换、验算,确保最终成果准确可靠;3、独立建筑物、续建关键阶段部位原始位置控制复核线路测量引伸、路基填筑开始、:隧道掘进引伸和衬砌时的曲线起始点;桥梁墩台、涵洞及其他等建筑原始位置控制点;基底、基顶、墩台顶、建筑物竖向变化部位的高程等,一定要采用换手复核或更换方法,确认无误,办理签认手续,做好施工记录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4、施工过程测量的检查复核对建筑物的放样测量,测设前要对所用的控制桩橛进行认真核实,不能用错控制桩橛;放样数据必须由两人利用不同的方法求得结果一致,以保证数据准确无误;放样数据与检算资料一起存放,根据工程项目分类,按测量资料由专人统一保管;施工队在进行工程细部放样测量时,要根据设计图纸对放样资料进行认真核实,放样时用换手测量,放样工作完成后,应进行各种检查;经检查,准确无误,由测量技术人员在测量日志上注明时间、采用方法等要在测量日志上详细记录;5、对以完工程的检查在验工计价前,测量主管工程师应及时组织对以完工程的位置、尺寸、标高、限界等控制项目进行实地检查,并对工程数量予以核定,核定结果报项目技术负责人;第九条测量资料管理和桩橛保护制度1、测量资料管理外业测量必须填写测量日志;测量日志必须标注清晰,无涂改;各种草、图示意图清楚准确,项目齐全,签署完善;一切原始测量记录和记录项目,必须在现场用2H~4H铅笔标注,不得事后凭记忆补记;测量数据记录前,记录员应将观测员读出的数据进行“回读”,以便核实;测量记录宜使用固定页码的专用手簿,注明观测者、记录者、天气、使用的仪器名称、编号、观测日期、观测时间等;因超限划去的观测者记录应注明原因、不得涂改和撕毁;原始测量资料、内业资料,必须收集齐全,及时整理,并按用途、工程项目分类登记,由专人负责保管;2、测量标志保护永久性或重要控制测量标志,应尽量埋设在施工干扰范围之外,不容易被破坏的基岩或稳定地层上;各种测量标志,是测量成果的具体体现,各单位应经常对职工进行宣传教育;永久性测量标志设立后,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损毁或擅自移动;严禁发生在测量标志上架设电线、搭建帐房、堆放材料等破坏活动;施工中必须迁移或破坏本单位设立的测量标志,事先必须征得本单位测量人员同意,经过妥善处理后方可进行;施工中必须迁移或破坏国家和地方各级测量部门设立的测量标志,事先应征得原单位或委托保管单位的同意,经过妥善处理后方可进行;凡发生有人破坏测量标志的,应进行规劝、阻止或报告有关部门进行处理;保护量标志的有功人员,应给予奖励;第十条报告制度施工中一旦发生测量错误,如果现场测量人员可以纠正,则必须等纠正以后再进行施工;如果现场测量人员无法立即纠正,必须先报告工地施工负责人暂停错误部位施工,然后立即报告本级或上级技术和施工负责人,研究解决的办法和措施;发生重大测量事故,应及时上报公司工程管理部;第四章测量人员管理第十一条测量人员岗位要求1、项目测量工程师应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三年以上现场测量经验,熟悉常规工程测量的全过程,能进行工程测量设计和数据处理;2、施工队负责测量的技术人员,应具备中专以上学历,有一定现场测量经验,熟悉各种常规测量仪器的操作要点和使用方法,能进行常规测量计算工作;3、测量工优先选用测量专业中专或者技校生,一般应具备高中以上文化,具有动手操作仪器的能力;第十二条测量人员的管理工程测量工作属于复杂技术工作,从事工程测量工作的人员应通过必要的培训;各级测量人员要坚持学习理论,钻研业务,测量工要争取考取测量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工程测量工作时限性强,工作辛苦,责任重大;各级施工单位应积极配合测量工作,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对测量人员应关心照顾,保证测量工作正常进行;第十三条知识更新为适应工程测量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的需要,各级部门应定期组织不同形式测量人员的培训;各级测量机构要加强纵、横向联系和技术协作,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第五章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第十四条仪器设备配置各级测量机构应视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结合工程实际,尽可能配置先进的测量仪器设备,提高工程测量自动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测量精度和准确度;项目需要购置全站仪、隧道激光断面仪、精密水准仪等测量仪器时,必须先填写购置申请见附表1,获得公司批准后才允许购置;第十五条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调动1、各种测量仪器均属于计量器具,应计量器具管理规定;2、各种测量仪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常规检验、效正;使用过程中要做好防护,严禁日晒鱼淋;使用后进行养护;严禁使用未经检验和鉴定、效正达不到精度要求、超过鉴定周期、以及件缺损和示值难辩的仪器;3、全站仪、经纬仪、测距仪、水准仪、隧道激光断面仪必须定期送具有资质的部门鉴定,鉴定周期为一年,鉴定合格后才能使用;如遇到仪器被摔地、碰撞等特殊情况应随时送检;4、测量仪器设备应设专库存放,环境要求干燥、通风、防霉、防尘、防锈;全站仪、测距仪月开机一次, 经纬仪、水准仪每季度开箱凉置;仪器房库要有人看守,注意防盗;5、各级必须建立测量仪器设备台帐见附表2、周检计划;仪器调动时,说明书、鉴定证明等附件必须随同调动,交接手续见附表3报公司管理部备案;6、测量仪器超过使用寿命、仪器破旧、示值难辩、性能不稳定、测量精度可靠性底,影响测量工作时,必须向公司申请报废见附表4;7、息工单位的测量仪器应加强管理,严禁借给外单位;第六章奖惩制度第十六条奖励为加强工程测量管理工作,促进工程测量工作的精益求精,防止发生测量事故,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充分广大测量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单位可对工程测量有功人员给予必要的奖励,成绩突出者,可推荐提升;第十七条惩罚对违反测量规定,弄虚作假,不严格执行测量管理制度,造成测量失误的人员,各单位要给予严厉的处罚;对测量事故隐瞒不报者,要追究单位领导或有关人员的责任;对测量仪器管理不严,保管不善,造成损失,影响正常使用的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责任人经济处罚;第七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办法由公司工程管理部负责解释;第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日起实施;附件:1、测量仪器购置申请单2、测量仪器台帐3、测量仪器调拨单4、测量仪器报废申请单第十条:测量仪器由专人负责,专人管理,并根据要求定期进行自检和送检;第十一条:测量工作务必做到超前,及时,准确;第十二条:形成测量及复测记录和测量技术放样交底书;第十三条:重大变更设计及主要施工便道的勘测工作;第十四条:工区领导和总副工程师下达其它测量任务;二分工区测量队测量管理制度第十五条:分工区测量队负责管段内路基、桥、涵、隧道定位及墩台孔桩的施工测量放样;检查施工过程测量、管段内单位工程竣工测量及参加工区测量队组织的全线贯通竣工测量等工作;第十六条:实行桩橛交接制、桩橛复测制、换手复测制、资料复核制、施工测量技术交底制、测量仪器管理制;第十七条:测量仪器由专人负责,专人管理,并根据要求定期进行自检;第十八条:测量工作务必做到超前,及时,准确;第十九条:形成施工测量放样及复测记录和测量放样交底书;第二十条:施工便道和临时设施的勘测工作;第二十一条:分工区领导和总主任工程师下达其它测量任务;第四章控制测量第二十二条:工区测量队对特大桥、大桥及全线GPS点进行加密,对桥群地段进行附合闭合测量或多边形环闭合;导线环的边数不少于4~6条;导线测量的精度和要求符合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性规定的规定;第二十三条:施工中的各水准点应沿桥轴线布设,间距宜400m左右,并构成连续水准环;其等级,精度,限差符合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性规定中表1.0.7的规定;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当平均每千米单程测站多于16站时,往返较差、符合、环闭合差符合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性规定中表的规定;施工控制水准网应进行全线的整体平差;工区测量队要进行定期对全线的GPS点,加密点要进行复测,一般情况下在每年的雨季之后进行一次复测;第五章施工放样施工放样前,必须有对原始点进行检查和复核结果的测量记录;确认无误或在允许误差以内后,方可进行测量和放样工作;第二十四条:路基施工前土石方机械队测量班应根据设计图检查断面和核对工程数量;定出线路中心桩、地界桩、路堤坡脚桩、路堑、堑顶边沟、截水沟等具体位置桩作为施工测量技术交底;第二十五条:路基施工时,严格按照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程TB10101-99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相关标准执行;施工队根据机械队测量班分队所交控制桩进行路基边桩放样抄平并填写自检资料;对于深挖段的路堑施工,每挖三米应恢复一次中桩,测量其标高、检查开挖坡度的大小;第二十六条:路基施工随时对水准点进行联测闭合复核;二、桥涵施工放样第二十七条:特大桥,大桥的主要控制桩和增设的三角网或护桩均应定其坐标、编号、并绘于示意图上,并注明各桩点点号、坐标、相间距离、角度、高程等;第二十八条:特大桥,大、中、小桥施工,对钻挖孔桩的放样应以一个墩台的所有孔桩位进行一次性放样和交底,形成结构尺寸的比较与复核,严禁进行单桩孔位放样或无比较、复核的测量放样,并严格控制桩基顶、墩台帽顶的标高和位置;施工前,施工队应先自检无误后程序通知项目测量队进行复测,确认无误后上报测量监理工程师认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第二十九条:墩台支承垫石施工,施工队必须按交底书数据控制其平面位置和高程;第三十条:涵洞施工放样,要控制涵洞涵底、出入口等位置和标高,保证涵洞的涵长、净空满足验标要求;三、隧道施工放样第三十一条:隧道洞口开挖应设不少于三个平面控制桩包括至少一个洞口投点和二个高程控制点,并定期复测;施工进洞宜采用双导线法进行比较与复核,同时对洞内高程要定期检查、复核;分段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妥善保护所有的GPS控制桩、导线桩、高级水准点桩等桩撅,否则每损坏一个桩将对主要责任人进行5000~10000元的罚款;第六章竣工测量第三十二条:路基竣工后,要对中线恢复中桩,一般情况下,直线每50米,曲线每20米定一个中桩,曲线五大桩及线路中线控制基桩;基桩平面位置的点位误差应符合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程TB10101-99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相关标准要求;并设置路基沉降观测点,将资料整理、归挡;二、桥梁竣工测量第三十三条:桥梁竣工后工区测量队和测量分队共同进行竣工测量,对桥梁各部结构尺寸、跨度支承垫石标高进行精确测量,弹画出支座中心位置等形成竣工资料存挡;三、隧道竣工测量第三十四条:隧道竣工后,应在中线复测的基础上埋设不小于200米永久性线路中线基桩既中线外移控制基桩、曲线五大桩、通视转点桩并在隧道边墙上标示;直线每50米、曲线每20米测量出净空断面,作为竣工资料归挡、保存;第三十五条:路基、桥涵、隧道施工和竣工测量,严格按照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程TB10101-99版和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有关要求和规定执行;四.贯通测量第三十六条:路基、桥涵、隧道竣工后,工区测量队和测量分队共同进行线路中线外移控制基桩距中线3~4m测量、全线贯通测量;贯通全线的里程和高程第三十七条:线路中线外移控制基桩测设后,应进行中线贯通测量,贯通后的中线与路基、桥涵、隧道的中线相符合;并满足路基、桥涵、隧道等建筑限界;一般情况下有桥隧地段应以桥隧线路中线向两端路基地段引测延伸,延伸后的中线位置满足路基宽度等建筑限界的要求;第三十八条:贯通测量的加桩应满足编制竣工文件的需要;一般情况下在曲线的起终点;道岔中心,变坡点,竖曲线起终点,立交中心,桥涵中心,大中桥的台前;台尾,隧道进出口;隧道内断面变化点,跨越线路的电力线,通信线和地下管道中心等设置加桩;第三十九条:线路中线贯通的测量的方法和精度应符合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但路基高程误差和曲线横向闭合差均不应大于5cm;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3.11.7条;第四十条:高程竣工测量,将水准点按原测设精度移设于接近线路的稳固建筑物或岩石上;可结合线路中线控制桩埋设永久性水准点,并绘制水准点布置平面草图及描述位置;第四十一条:其它未尽事宜,按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程TB10101-99版和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有关要求和规定办理;第七章奖罚第四十二条:测量工作是一项既艰苦又必须认真细致的工作,要求整体协作和互相配合;特别是武广客运专线的工程测量工作更体现出团结协作配合的团队精神;为了调动和提高测量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圆满完成对本标段的工作任务实施奖惩制度;对本标段测量工作作出贡献的测量人员实施奖励;桥梁竣工复测凡满足验标要求的按每座桥1000—5000元奖励;全线贯通满足验标要求的奖励5000—10000元,因测量工作失误对工程造成损失的按工程损失比例对测量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此页无正文二工区测量队二00六年五月五日。
新建铁路X X至Y Y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控制网测量评估实施细则ZZZZ铁路有限公司2020年03月目录一、总则 ................................................ - 1 -二、技术依据 ............................................ - 1 -三、坐标和高程系统 ...................................... - 2 - (一)坐标系统 .......................................... - 2 - (二)高程系统 .......................................... - 3 -四、工程概况 ............................................ - 3 -五、组织管理 ............................................ - 4 - (一)建设、评估、施工、监理各方职责..................... - 4 - (二)评估机构设置 ...................................... - 6 - 六、评估工作内容和方法................................... - 9 - (一)精测网复测评估工作内容和方法....................... - 9 -1、一般规定 ......................................... - 10 -2、数据采集 ......................................... - 10 -3、数据处理 ......................................... - 15 -4、施工单位复测成果资料提交.......................... - 20 -5、精测网复测评估流程................................ - 23 - (二)施工加密控制测量评估工作内容和方法................ - 25 -1、一般规定 ......................................... - 25 -2、GPS加密施工控制网测量............................ - 26 -3、线路水准基点的加密................................ - 31 -4、施工单位加密控制测量成果资料提交.................. - 32 -5、施工加密控制测量评估流程.......................... - 33 - (三)轨道控制网(CPⅢ)测量评估内容和方法.............. - 35 -1、一般规定 ......................................... - 35 -2、线上CPⅡ网GPS加密............................... - 38 -3、线路水准基点的加密................................ - 41 -4、线下工程沉降评估.................................. - 43 -5、CPⅢ点的埋标与布设................................ - 43 -6、CPⅢ测量仪器设备及软件............................ - 53 -7、CPⅢ平面网测量与数据处理.......................... - 55 -8、CPⅢ网高程测量与数据处理.......................... - 65 -9、数据整理及成果提交要求............................ - 70 -10、CPⅢ网的复测与维护............................... - 72 -11、CPⅢ控制测量评估流程............................. - 73 -七、附件 ............................................... - 75 -附件1 ............................................... - 76 - 附件2 ............................................... - 77 - 附件3 ............................................... - 78 -ZZZZ铁路精密工程控制网测量评估实施细则一、总则1.为统一新建XX至YY高速铁路工程(以下简称“ZZZZ铁路”)全线精测网复测、施工加密控制网(建网)复测、CPⅢ测量的技术要求,确保全线测量数据及成果质量满足工程建设要求和精测网咨询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适应高速铁路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制定本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