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第13讲 燃料及其利用
- 格式:doc
- 大小:570.13 KB
- 文档页数:6
初中化学中考燃料及其利用考点复习攻略知识点1:燃烧的条件1.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__氧化__反应。
2.燃烧的条件有__可燃物__、__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__、__可燃物与O2接触__,三者缺一不可。
影响可燃物燃烧的因素有:可燃物的__性质__,可燃物与氧气的__接触面积__和氧气的__浓度__。
3.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如图所示装置是实验室常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的实验:(1)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400 mL热水,并放入硬纸圈住的一小块白磷。
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的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白磷,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热水中的__白磷不燃烧__,不久,铜片上的__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__。
(2)实验完毕,将烧杯中的热水慢慢倒出,水快倒完时,发现白磷刚露出水面就剧烈燃烧起来,请解释该现象:__与氧气接触,符合了燃烧的三个条件,可以燃烧起来__。
4.灭火的原理:实际上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三个条件破坏__其一__就可灭火。
5.灭火的方法:(1)消除__可燃物__或使__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__。
(2)隔绝__氧气__。
(3)使可燃物的温度__降低到着火点以下__。
知识点2:易燃物与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爆炸由物理变化引起的,如:车胎爆炸。
(由化学变化引起的,如:炸药爆炸。
)2.燃烧现象:不同的物质燃烧现象不同,它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还取决于可燃物与氧气的__接触面积__和氧气的__浓度__。
3.易燃物:指的是易燃气体(如__氢气、一氧化碳、甲烷__)等,液体(如酒精、汽油等液体有机物),容易燃烧,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如镁粉、硫磺、白磷、钾、钠等)。
4.易爆物:指的是受热或受到撞击时易发生爆炸的物质。
如KClO3、KMnO4、NH4、NO3、KNO3等。
5.易燃、易爆物质的存放、运输、使用都要注意安全。
6.常见的几种安全标志。
化学初三教材梳理:燃料及其利用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化学学习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化学初三教材梳理:燃料及其利用燃烧及燃烧的条件⒈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⑴可燃物;⑵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⒉着火点: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因此不能说用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而只能是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探究点1:燃烧的条件:⑴可燃物;⑵与氧气(或空气);⑶温度。
探究点2:燃烧的剧烈程度:⑴氧气的浓度;⑵接触面积(团块<粉末<气体)灭火的原理和方法⒈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三者破坏其一就可灭火,也可同时都破坏)⑴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跟其他物品隔离;⑵隔绝氧气(或空气)⑶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⒉几种常用灭火器的适用范围⑴泡沫灭火器:用来扑灭木材、棉花等燃烧而引起的失火。
⑵干粉灭火器:除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⑶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⒈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燃烧空间越小,越危险。
⒉一切可燃性的气体(氢气、天然气、煤气等)或粉尘,在空气中达到极限遇到明火就易发生。
家用煤气一旦泄露,千万不要开动电器开关(如开灯、抽风、拨打电话、手机等),以免发生。
⒊认识一些与燃烧和有关的图标(参看课本P129)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⒈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⑴煤是一种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
⑵煤燃烧放出的热量,主要是碳元素和氧元素反应放出的。
⑶煤的综合利用: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化学变化,可使煤分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有:焦炭:冶金、炼铁等煤气:气体燃料。
它的有效成分有H2、CO等。
⒉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⑴石油是一种混合物,主要含有碳、氢元素。
专题13燃料及其利用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后把答案和教材对照一下,把写错的再写一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化学名词①完璧归赵②大杂烩③个别审问④逐项说明⑤合二为一⑥老鼠不搬家,我搬家⑦老鼠被电击⑧花下请教⑨学而时习之⑩丰衣足食⑪引火烧身⑫火上浇油⑬手工作坊⑭乔太守乱点鸳鸯谱⑮药方照旧⑯怒发冲冠⑰六十秒⑱原形毕露⑲空谷回音⑳考卷○21腾飞吧,中国○22轻而易举算方程(谐音格)○23杞人忧天(谐音格)○24三天○25吹胡子瞪眼(2)化学物质○26似雪没有雪花,叫冰没有冰碴。
无冰可以制冷,细菌休想安家。
○27敢怒不敢言。
○28生来刚直不曲,不怕碰破头皮。
为了光明温暖,宁愿牺牲自己。
○29来自海洋地下,炼得洁白无瑕。
长期为人效劳,调味离不开它。
(3)一物三态○30大哥平易近人,外表明朗似镜;二哥喜欢高温,常在空间飞腾;三弟生在冬天,性情比拟僵硬;虽然性格不同,但是同属一家。
○3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燃烧假设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2一个软来一个硬,两个结成一家人。
不怕酸来不怕碱,烈火燃烧只等闲。
○33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
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4)化学元素○34品德高尚(三种元素)○35水上作业○36说是有劲,却有气无力○37流水已尽见顽石老师详解详析1.可燃物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氧气(或空气)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着火点2.C(少量H、N、S、O)CO、NO2、SO2、CO2、烟尘CO、NO2、SO2、烟尘CO2 C、H CO、CO2、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烟尘C、H CO、CO2C、H CO、CO2要有足够多的空气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3.(1)①复原②混合物③单质④分解⑤化合⑥离子⑦电子⑧化学⑨常温⑩饱和⑪自燃⑫助燃⑬无机⑭复分解⑮复原剂⑯气态⑰分解⑱现象⑲反响⑳试纸○21升华○22溶解○23过滤○24结晶○25气态(2)○26干冰○27空气○28火柴○21食盐(3)○30水,水蒸气,冰○31石灰石○32石棉○33水(4)○34锌磷镁(心灵美谐音)○35汞○36氢○37硫。
第13讲燃料及其利用第1课时燃烧和灭火一、选择题1.(,天津)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A.甲烷B.氮气C.氧气D.二氧化碳2.(,兰州)在蜡烛及其燃烧实验的探究中,用嘴吹灭蜡烛的原理是(D)A.降低蜡烛的着火点B.消除可燃物C.隔绝空气D.使其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3.(,南京)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A)A.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B.增大氧气的密度,可以使燃烧更旺C.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4.(,苏州)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A.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B.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C.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D.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5.(,沈阳)下列关于酒精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C)A.酒精与空气接触即可燃烧B.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刻用水扑灭C.酒精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D.酒精蒸气与空气混合、透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6.(,滨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B.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C.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可能会引起爆炸D.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7.(,成都)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时,做法错误的是(B)A.拨打119火警电话B.室内电器着火,未切断电源,用水灭火C.不能逃生时,应沉着应对,等待救援D.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8.(,南京)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B)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C.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D.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9.(,衡阳)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A.木材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消除和隔离可燃物C.用扇子扇煤炉,越扇越旺——供给燃烧所需的充足氧气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10.(,苏州)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
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D)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B.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势行走到安全通道C.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D.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二、填空及简答题11.(,广州)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12月广州建业大厦发生严重火灾。
从燃烧条件分析,大厦内存放的大量鞋、纸箱等物品充当了__可燃物__。
(2)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
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__降低温度__。
(3)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物质代号L M N P熔点/℃-117355044-259沸点/℃784827257-253着火点/℃51037040580__不合理__(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
利用如图装置,验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__N__和__M__(填代号)。
12.张华同学根据自己的住宅特点,设计了如下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万一发生火灾时采取的灭火和自救措施)。
防火措施灭火和自救措施①在家中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②室内装修用不易燃烧的材料。
③电线、插座等用信得过产品,不用劣质产品。
④家里配置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并学会使①当火较小时,立即用各种灭火器材灭火。
②室内失火时,打开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
③在灭火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④火势太大,不能从室内逃出,撤到屋顶或用。
花园,等待救援。
⑤因电器、电线短路引发火灾时,应先____,再灭火。
⑥因煤气泄漏引发火灾时,应先____,再灭火。
(1)请你帮助张华同学进一步完善其防火措施,你的建议(任写一条)是__安全用电(或安全用气等)__。
(2)在灭火措施中,少一条不可缺少的措施,该措施是__火灾发生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或立即拨打119)__。
(3)在灭火和自救措施中,有一条不够妥当,该措施是__②__(填序号),理由是__打开门窗,造成室内外空气对流,使燃烧更旺,导致火灾加剧或迅速蔓延__。
(4)请完成灭火和自救措施⑤和⑥中的空白。
(不要填在表中空白处)⑤__切断电源__;⑥__关闭气阀__。
(5)在灭火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其中的道理是__防止因吸入灼热、有毒浓烟,造成中毒或灼伤呼吸器官__。
三、实验及探究题13.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
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刺激呼吸道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
他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1)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下白磷不燃烧__。
再用图B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或氧气),且温度达到着火点__。
(2)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__A、B__;用扇子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__C__(填序号)。
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图A与图B所示实验相比,符合环境要求的是__图B__。
(4)为探究实验后溶液的性质,在图B烧杯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所得溶液呈__酸性__。
第2课时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一、选择题1.发展离不开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B.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C.“西气东输”工程让扬州居民用上天然气对改善扬州环境有益D.天然气、石油、氢能、生物质能是人们迫切需要开发的新能源2.(,呼和浩特)下列化学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A)A.高温煅烧石灰石B.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C.锌和稀硫酸的反应D.生石灰与水反应3.(,扬州)如图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A.煤、石油是可再生能源B.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例68%C.应提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D.应适度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4.(,株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B.可燃冰就是干冰,主要成分为CO2C.乙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5.(,重庆)钓鱼岛及附近海域,蕴藏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气,下列关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叙述错误的是(B)A.天然气是混合物B.石油是可再生能源C.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6.(,重庆)氢气作为21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理由是(B)①燃烧热值高②原料资源丰富③贮存和运输时安全性高④燃烧产物无污染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7.(,黄冈)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 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B.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D.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8.(,哈尔滨)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叙述正确的是(B)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B.太阳能、核能、氢能等属于新能源C.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D.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9.(,佛山)观察下图,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A)A.SO2、NO2B.CO2、COC.SO2、CO2D.NO2、CO10.(,南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A.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B.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C.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11.(,凉山)雾霾、灰霾,PM2.5已成电视新闻热词,下列做法符合“环境友好”的是(D) A.为保护森林,提倡用煤作燃料B.为拉动经济减少公共交通压力,提倡使用私家车出行C.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提倡大量使用化肥农药D.为减少环境污染,提倡秸秆综合利用,如秸秆粉碎还田、生产沼气、作饲料、造纸、作建筑装饰材料等…制定法规严禁露天焚烧秸秆12.(,陕师大附中二模)陕西省于5月发布了《陕西省“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计划()》,为治理大气污染,以下措施不正确的是(D)A.着重控制钢铁、水泥、平板玻璃、氧化铝等“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企业)的产能过剩问题B.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总量C.在推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的同时,提高清洁能源比重D.不用化石燃料,用太阳能、氢能取代化石燃料二、填空及简答题13.(,哈尔滨)汽车工业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燃烧时产生的一些有害物质会随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
(1)请写出汽车尾气中的两种主要污染物__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含铅化合物、烟尘等中的两种__;(2)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你的一种具体做法__少坐私家车(或步行上学)(答案合理即可)__。
14.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1)石油加热炼制得到的产品中,常用作汽车燃料的是__汽油__(一种即可)。
(2)煤燃烧时排放出__二氧化硫__、__二氧化氮__等污染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甲烷__,它燃烧时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__热__能。
15.(,南宁)化学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家用太阳能发电设备与太阳能热水器一样,只要将一个太阳能板放在楼顶,就能通过太阳能给家里发电。
从化学角度看,太阳能作为新能源的主要优点有(答两点):①__取之不尽,用之不竭__,②__安全无污染(其他合理答案均可)__。
(2)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可以作为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也可以作航天工业的高能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2H 2+O 2=====点燃2H 2O__。
16.(,营口)环境与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
(1)现在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有:煤、__石油__、天然气。
(2)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导致很多环境问题。
去年我国大范围内出现了雾霾天气,PM 2.5是造成这种天气的“元凶”之一。
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