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结肠透析疗法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1
一、背景结肠透析是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疾病的替代疗法。
然而,在结肠透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如透析液泄漏、感染、过敏反应等。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提高治疗质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结肠透析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包括但不限于透析液泄漏、感染、过敏反应等。
三、应急预案内容1. 透析液泄漏(1)发现透析液泄漏时,立即停止透析操作,通知医护人员。
(2)对患者进行评估,观察患者症状,如有不适,给予相应处理。
(3)更换透析管路,确保透析液安全注入。
(4)对泄漏的透析液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2. 感染(1)发现患者出现感染症状时,立即停止透析操作,通知医护人员。
(2)对患者进行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3)采集患者样本进行细菌培养,查找感染源。
(4)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
3. 过敏反应(1)发现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时,立即停止透析操作,通知医护人员。
(2)对患者进行评估,观察患者症状,如有不适,给予相应处理。
(3)给予患者抗过敏药物,如肾上腺素、抗组胺药等。
(4)如患者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休克、呼吸困难等,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4. 其他意外情况(1)发现患者出现其他意外情况时,立即停止透析操作,通知医护人员。
(2)对患者进行评估,观察患者症状,如有不适,给予相应处理。
(3)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调整透析参数、调整透析液成分等。
四、预防措施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透析过程安全。
2. 加强对透析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4.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
5.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
五、总结本预案旨在提高结肠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预案执行,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肾病结肠透析疗法
方法及原理:该疗法是由专科医生使用结肠透析机先用37℃温水进行结肠清洗,透析液行全结肠透析,再以辩证施治以清热解毒、通腑泻浊、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的中药在微蠕动下进行全结肠灌注;以全结肠作为透析膜通过浓度梯度和渗透梯度的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
肾病结肠透析疗法是将经高科技萃取提纯的中药药液从肛门灌入或点滴入大肠,促使大肠壁吸收高渗入的药物离子,达到使毒素通过肠道增加排泄的治疗目的。
早在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即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这一特色疗法,开创了中医直肠给药的先河。
唐代以后各代医学家沿用并发展了这一给药方法,专门用以对肾脏病的治疗。
据解放军309医院肾病治疗中心专家组成员闯家柱主任介绍:该疗法创造性地将肠道清洗、结肠给药、结肠透析综合在一起进行治疗,极大地发挥中医治疗尿毒症的优势及特色。
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一体化疗法,也是继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后的第三种透析方法。
结肠透析以其新型、无创、安全、简便、有效的排毒与给药方式广泛应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各种肾脏病的临床治疗,已获得显著疗效。
我院肾病会诊中心对早、中期肾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实行个性化的中药灌肠,药涤的治疗方法,不同的患者,根据辨证施治灌肠的药方也不一样。
结肠透析长期应用于临床,屡用屡效,不少患者也表示,因肾病出现的厌食、乏力、水肿和肾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临床验证,中药灌肠是肾病的一项重要预防措施,可以延缓肾衰竭进程,或是可以减少透析次数。
间隔拉长透析时间,从而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医学科学不断发展促进了先进医疗设备的研发成功并应用于临床,也开创了现代高科技医疗设备结合传统中医中药的一些创新性特色疗法。
解放军第309医院(总参总医院)肾病会诊中心专家组采用的肾病结肠透析疗法就完全体现出它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在201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肾病年会上,309医院肾病会诊中心专家团把应用这一特色疗法治疗肾脏病的临床经验分享给来自全国各地的肾脏病专家,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肯定和赞誉,被认为是肾脏病中西医一体化疗法中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应全面向全国推广,让更多的肾脏病患者受益。
适应症:慢性肾病、慢性肾衰、肾病综合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