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2
浙江高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与监控研究朱汉义【摘要】通过调查,了解了浙江高校《健康标准》实施与监控现状,通过实验验证,指出测试结果真实性与准确性不足真实评价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并对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同时,针对浙江高校《健康标准》实施与监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mplementation and monitoring of "National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Standard" in Zhejiang universities has been obtained through researches.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experiments to test results,it points out the lack of authenticity and accuracy real evaluation of student physique state of health,and the causes also have been analyzed.At the same time,according to the Zhejiang universities'"Health Standard" implementation and monitoring problems it puts forwar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期刊名称】《湖北体育科技》【年(卷),期】2012(031)004【总页数】3页(P456-458)【关键词】浙江;高校;《健康标准》;实施;监控【作者】朱汉义【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浙江杭州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7.42002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经过实践,在随后的几年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并于2007年制定并正式开始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的出台与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浙江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2005年8月修订)浙大发学〔2005〕40号关于印发《浙江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2005年8月修订)》的通知各学院,各部门,各校区管委会,直属各单位:经学校研究决定,现将《浙江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2005年8月修订)》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浙江大学二○○五年九月八日浙江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2005年8月修订)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价基本原则(一)以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要求为目标,着重评价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知识水平、各项能力和身体素质;(二)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申报与认证相结合、记实与评议相结合、教师评议与同学评议相结合的方法;(三)发挥评价过程的甄别、激励和导向功能,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奖选优和就业推荐的主要依据;(四)评价过程要求公开,评价结果力求公平、公正。
二、指标体系及具体操作办法一级指标设为思想品德、知识水平、各项能力和身体素质等四项。
(一)思想品德评价1.评价依据主要对学生日常关键行为进行评价,考察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考察学生是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以及拼搏奉献、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和诚实守信等思想品德表现。
关键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参加各项集体活动表现,包括班团、社团、学生会、学园、学院、学校等组织的各项活动,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学习、科研实践、学科竞赛、学术研究、课外创新发明、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文化艺术比赛、体育比赛等;(2)学生干部在社会工作中的表现;(3)学生在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等方面的突出表现;(4)学生在宿舍的表现;(5)个别学生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的行为。
2.评价方式及结果思想品德评价通过“记实”和“评议”两种方式实施。
“记实”为动态过程量化评价,“评议”为在学年末进行的定性评价。
浙江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现场抽测方案及评价制度优化研究翁惠根【期刊名称】《浙江体育科学》【年(卷),期】2016(038)002【摘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现场抽测复核、研判和评价制度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制度,对学校体育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复核矫正、反馈调整和指导作用.通过对浙江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现场抽测方案和评价制度的分析,得出以下基本结论:①学校自测合格率、良好及以上等级率分别与学生现场抽测结果中的合格率、良好及以上等级率不存在显著性关系;②抽测组织工作采取全委托模式存在不可持续性和欠合理性;③用70%权重值的身体素质抽测成绩来直接评价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够科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建议:①组织方案采取“牵头单位(轮值)+各校委派1名”的组合式抽测人员选派模式不妨是优选方案之一;②抽测项目调整为体质测试全部项目;③制订体质健康现场抽测符合性研判标准;④由原直接性测试结果比较调整为间接性综合比对;⑤设立各校学生体质健康达标全能积分,以此作为共同的比较指标.【总页数】4页(P79-82)【作者】翁惠根【作者单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体育军事部,浙江杭州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05【相关文献】1.浙江:建立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抽测通报制度 [J], 本刊编辑部2.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质健康现场抽测工作现状剖析与对策研究 [J], 卢劼;翁惠根3.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体系的构建及综合评价研究 [J], 卓建南;尹少丰4.“校企共评”视角下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技能抽测的评价方案 [J], 林海华[1]5.新形势下浙江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抽测工作优化研究——基于责任原理的视角[J], 王锌铮;冯祖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19年浙江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抽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03.07•【字号】浙教办函〔2019〕56号•【施行日期】2019.03.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健康促进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19年浙江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抽测的通知浙教办函〔2019〕56号各普通高校:按照我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抽测通报制度的要求,2019年继续对省内本科、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统一抽测。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抽测组织与时间2019年浙江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抽测工作,继续委派浙江师范大学具体组织实施,原则上要求于2019年5月17日前完成。
各高校具体抽测时间和工作安排,由浙江师范大学与相关高校联系、协商后确定,每所高校抽测时间一般为一天。
抽测时间确定后,原则上不作改动。
二、抽测对象(一)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系统”中我省的高校名单,对每所高校(含独立学院)进行抽测。
(二)每所高校随机抽测学生200名。
要求本科高校为三年级学生,高职高专院校为二年级学生,其中男、女生,文、理科各占一半。
学生凭学生证或身份证参加抽测,因伤病、身体不适等特殊原因不能正常参加测试者,由学校出具医院诊断证明,抽测工作组进行备案后,可现场从备测名单里抽取其他学生补足人数。
(三)各高校于2019年3月21日前向抽测工作组提供联络人名单、联系电话和抽测学院、专业的学生名册(发送至电子邮箱:****************),并将加盖学校公章的纸质学生名单寄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李开笑老师收,电话187****7542,邮编321004。
抽测学生名单由工作组在开展抽测的前5天确定并通知各高校,每校共240名学生(其中女生30名,男生10名为备测学生)。
(四)各高校抽测学院、专业的学生名单以各校教务处提供的原始名单为准,如有免测等其他情况请在该学生后面的备注栏注明。
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体育局转发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体育局•【公布日期】2007.05.28•【字号】浙教体〔2007〕83号•【施行日期】2007.05.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健康促进正文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体育局转发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浙教体〔2007〕83号各高等学校,各市、县(市、区)教育局:为了树立和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及其实施办法。
现将《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等文件转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实施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统一认识,全面组织实施《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激励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有效手段。
各地各学校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和省里的要求,克服困难,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措施,以积极、认真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从2007年开始全面实施《标准》。
确有困难不能在今年实施《标准》的学校,须在6月底前请示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同意后延期至2008年实行。
二、加强培训,提高工作水平《标准》及其实施办法是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修订和完善,对项目设置、评分标准、及格要求、毕(肄)业的标准、上报时间、软件的使用等许多方面作了调整,有些实施工作的要求也根据新的形势有了变化。
认真做好《标准》培训工作,是顺利、有效实施《标准》的重要保证。
在省级培训的基础上,各地、各学校要认真组织好《标准》的学习和培训,使每一个参与测试工作的教师领会和掌握《标准》的精神、测试操作的要领,保证工作质量。
浙江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2009年1月修订)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价基本原则(一)以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要求为目标;(二)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申报与认证相结合、记实与评议相结合、教师评议与同学评议相结合的方法;(三)发挥评价过程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奖选优和就业推荐的主要依据;(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二、评价指标体系及具体操作办法本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思想品德、知识水平、综合能力和身体素质等四个方面。
(一)思想品德评价1.评价依据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评价,考察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评价主要包括:(1)学生参加各项集体活动的表现,包括班团、社团、学生会、学园、学院(系)、学校等组织的各项活动,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学习、科研实践、学科竞赛、学术研究、课外创新发明、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文化艺术比赛、体育比赛等。
(2)学生干部在社会工作中的表现。
(3)学生在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等方面的表现。
(4)学生在宿舍文明建设中的表现。
(5)学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的情况。
2.评价方式及结果思想品德评价通过“记实”和“评议”两种方式实施。
“记实”为贯穿全学年的量化评价,“评议”为学年末进行的定性评价。
(1)“记实”包括“申报认证”、“宿舍记实”和“违纪行为”。
“申报认证”是指学生按照“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程序,向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申报个人在学习、生活与工作中符合申报条件的行为及表现,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由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和各学院(系)、学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按规定进行审核和确认。
“申报认证”的内容包括评价依据中的第(1)、(2)、(3)项。
“宿舍记实”由宿舍管理部门根据《浙江大学学生宿舍记实考评管理规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浙江理工大学关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为贯彻落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不断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下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教育部制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及浙江省教育厅、体育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关文件要求,特制定浙江理工大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
一、《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
因此实施《标准》是我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本《实施办法》在学校领导下,由教务处、体育教研部、各学院、医务室等部门协同配合,共同组织实施。
所有测试工作由体育教研部负责组织进行。
各测试项目的成绩,由体育教研部汇总,并按《标准》要求评定成绩,确定等级。
三、《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我校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和1000米(男)800米(女)。
测试每年进行一次,为确保成绩顺利上报,测试时间在每年的9月至12月间进行。
四、《标准》按百分制记分,各个项目的得分之和为《标准》的最后得分。
根据最后得分评定等级:90分以上为优秀;75分—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评价指标中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不及格者,其该学年《标准》成绩最高记为59分。
五、学生达到《标准》良好以上者,方可评为三好学生,奖学金等。
没有体育教学的年级,将《标准》测试分数纳入学生综合测评成绩。
对《标准》测试不及格者,经本人申请,在次年五月准予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及格者,则学年成绩不及格。
毕业时《标准》的成绩和等级,按毕业当年《标准》成绩和其他学年《标准》平均成绩各占50%之和进行评定。
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60分者按结业处理。
浙大体育课评分标准
浙江大学体育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评分标准,以确保体育课程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浙江大学体育课评分标准。
一、考勤率
考勤率是体育课的基本评分标准之一,学生必须按时到达课堂并穿着适合的运动服装参加体育课。
如果学生缺席或迟到,评分会相应地扣除。
评分标准如下:
出勤率高于90%:加2分
二、技能表现
技能表现是评估学生技能和运动水平的重要标准。
学生在体育课期间应该积极参与各种运动项目,发挥自己的实际能力。
评分标准如下:
技能表现出色:加4分
技能表现不合格:不得分
三、体能测试
体能测试是体育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通过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可以评估学生的健康状况,以及他们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身体素质要求。
评分标准如下:
体能测试优秀:加4分
四、个人品德和合作精神
个人品德和合作精神是评估学生团队合作和与他人相处能力的重要因素。
在体育课程中,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尊重他人,积极地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评分标准如下:
个人品德优秀:加2分
合作精神优秀:加2分。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本科生学生评价实施细则(试行)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号)和《浙江大学本科学生评价实施办法》(浙大发本〔2017〕117号)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评价对象外语学院全体全日制本科生一、评价标准1.坚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制定和完善公平公正的评价标准和程序,做好评价公示。
2.坚持全面评价的原则。
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申报与认证相结合、记实与评议相结合、教师评议与同学评议相结合的方法。
3.坚持价值引导的原则。
发挥评价过程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奖评优和相关选拔的主要依据。
二、评价指标本科学生评价体系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学业成绩、能力素养和体质健康四个维度的内容。
(一)思想政治素质学生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增强法制观念,遵守学校管理制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1.评价依据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评价,主要包括:(1)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等方面的表现。
(2)学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的情况。
(3)学生是否有诚信缺失、不良行为等情况。
(4)学生参加各项集体活动的表现。
(5)学生在宿舍文明建设中的表现。
2.评价方式及结果思想政治素质评价通过“记实”和“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实施。
(1)“记实”部分主要包括“活动记实”、“宿舍记实”和“行为记实”。
“活动记实”主要考察学生参加各项集体活动的记录和表现,包括班团、社团、学生会、学园、学院(系)、学校等组织的各项活动,内容包括学院组织的讲座、辅导报告、学院大会、年级大会等,还有科研实践、学科竞赛、学术研究、课外创新发明、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文化艺术比赛、体育比赛等。
“活动记实”还包括“系所突出贡献记实”,指对各系所作出非本职工作的突出贡献的学生予以的记实加分,由专业负责人评定,上限为10分。
附件
浙江大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规范
一、负责体测教师和工作人员必须提前五个工作日,仔细检查测试场地、器材、设备是否满足测试需求;测试时必须提前十五分钟到达现场,仔细检查场地、器材、设备是否完好。
二、体质研究中心必须在测试前一个月,向测试对象、所属院系(园)、公体中心及体育教师发布测试信息、计划,遇特殊任务也必须提前二周发布,否则不得举行测试。
三、各院系(园)必须进行宣传,并组织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教师必须积极、主动配合院系(园)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指导工作。
四、各基层教学组织和“健康之友”教师必须启动信息平台预约系统,预约名下的会员(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前辅导,必须确保每位会员(学生)至少有二次及以上课外适应性练习。
五、加强体质健康测试安全宣传:
1.利用“健康之友”会员制信息平台发布:体育卫生(饮食、睡眠等),体测常见问题(免测、缓测等),应急急救知识(运动损伤、休克等)。
2.利用现有的场地橱窗、宣传栏进行测试温馨提示、测试须知等发布信息。
六、加强测试安全监督: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场地(1000米、800米),必须安排至少一名安全巡视员(体艺部骨干教师)、
安排至少一名医务人员(或二名红十字会学生)到场。
七、体质研究中心必须关注天气预报,若遇不良天气,及时发布变更测试计划与场地等通知,雾霾天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八、测试前,负责人通知办公室提前准备葡萄糖、糖、雨披、姜汤等相关物品。
九、体育运动伤害事件处置流程。
附件
浙江大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规范
一、负责体测教师和工作人员必须提前五个工作日,仔细检查测试场地、器材、设备是否满足测试需求;测试时必须提前十五分钟到达现场,仔细检查场地、器材、设备是否完好。
二、体质研究中心必须在测试前一个月,向测试对象、所属院系(园)、公体中心及体育教师发布测试信息、计划,遇特殊任务也必须提前二周发布,否则不得举行测试。
三、各院系(园)必须进行宣传,并组织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教师必须积极、主动配合院系(园)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指导工作。
四、各基层教学组织和“健康之友”教师必须启动信息平台预约系统,预约名下的会员(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前辅导,必须确保每位会员(学生)至少有二次及以上课外适应性练习。
五、加强体质健康测试安全宣传:
1.利用“健康之友”会员制信息平台发布:体育卫生(饮食、睡眠等),体测常见问题(免测、缓测等),应急急救知识(运动损伤、休克等)。
2.利用现有的场地橱窗、宣传栏进行测试温馨提示、测试须知等发布信息。
六、加强测试安全监督: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场地(1000米、800米),必须安排至少一名安全巡视员(体艺部骨干教师)、
安排至少一名医务人员(或二名红十字会学生)到场。
七、体质研究中心必须关注天气预报,若遇不良天气,及时发布变更测试计划与场地等通知,雾霾天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八、测试前,负责人通知办公室提前准备葡萄糖、糖、雨披、姜汤等相关物品。
九、体育运动伤害事件处置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