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帝国主义时期的保护源自易政策与自由竞争时期的 明显不同:
(一)保护对象从幼稚产业到成熟产业 不但保护国内幼稚工业,而且更多地保护国内高度发
达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 (二)保护范围从国内转向国外市场 目的不再是培养产业的竞争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国
内外市场的垄断; (三)保护目的从防御转为进攻 超保护贸易政策不是简单地、防御性地限制进口,而
7
2.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国际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并存。 英国等西欧国家取得了工业革命的胜利,以英国为首的
工业化国家极力鼓吹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美国、德国等国家当时正是由农业向工业过渡的阶段,
其工业产品无法与英法等国竞争。因此,他们就实行了 保护贸易政策,目的主要是保护国内正在成长的幼稚工 业,使其免受来自国外产品的强大竞争。
3
(二)目的
(1)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 (2)加强和完善经济体制; (3)改善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
4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
(一)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以直
接干预,既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使商品和生产要 素在国家间自由流动,在国内外市场进行自由竞争。
——产生于18世纪的英国,先后掀起三次浪潮 (二)保护贸易政策:是指政府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
14
① 15世纪-17世纪 重商主义
②18世纪-19世纪后半叶 英国等西欧国家—自由贸易政策 美德—保护贸易政策
③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超保护贸易政策
④战后初期-20世纪70年代 自由贸易政策
⑤20世纪70年代后 新贸易保护主义 自由贸易政策(WTO,1995年)
15
第二节 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
一、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