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核电技术将取得阶段性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79.48 KB
- 文档页数:1
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已经成熟——中国将建成最先进的
第三代核电站
胡雪琴
【期刊名称】《中国经济周刊》
【年(卷),期】2009(000)003
【摘要】“如果AP1000(第三代核电技术)核电站发生事故,周边居民无需撤离,只要在家里,吃点碘片就可以了。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简称国家核电)的有关专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而在20年前,即1986年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不禁依然让人们“谈核色变”。
【总页数】3页(P65-67)
【作者】胡雪琴
【作者单位】(Missing)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61
【相关文献】
1.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主管道实现国产化 [J],
2.第三代核电技术——非能动安全先进核电站AP1000 [J], 胡亚蕾
3.新书《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出版发行 [J], 无
4.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或成为中国核能新引擎 [J], 本刊编辑部
5.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或成为中国核能新引擎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核电发展经历4个阶段1954年,前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机组,人类进入了和平利用核能的时代。
从世界核电发展历程来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实验示范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减缓发展阶段以及开始复苏阶段。
1.实验示范阶段(1954-1965年)1954-1965年间世界共有38个机组投入运行,属于早期原型反应堆,即“第一代”核电站。
期间,1954年前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5MW实验性石墨沸水堆;1956年英国建成45MW原型天然铀石墨气冷堆核电站;1957年美国建成60MW原型压水堆核电站;1962年法国建成60MW天然铀石墨气冷堆;1962年加拿大建成25MW天然铀重水堆核电站。
2.高速发展阶段(1966-1980年)1966-1980 年间,世界共有242个机组投入运行,属于“第二代”核电站。
由于石油危机的影响以及被看好的核电经济性,核电得以高速发展。
期间,美国成批建造了500-1100MW的压水堆、沸水堆,并出口其他国家;前苏联建造了1000MW石墨堆和440MW、1000MWVVER型压水堆;日本、法国引进、消化了美国的压水堆、沸水堆技术;法国核电发电量增加了20.4倍,比例从3.7%增加到40%以上;日本核电发电量增加了21.8倍,比例从1.3%增加到20%。
3.减缓发展阶段(1981-2000年)1981-2000年间,由于1979年美国三哩岛以及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发生,直接导致了世界核电的停滞,人们开始重新评估核电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为保证核电厂的安全,世界各国采取了增加更多安全设施、更严格审批制度等措施,以确保核电站的安全可靠。
4.开始复苏阶段(21世纪以来)21 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以及越来越严重的能源、环境危机,促使核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优势又重新显现,同时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核电的安全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世界核电的发展开始进入复苏期,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积极的核电发展规划。
我国第三代核电发展历史在CPR1000体系的形成和运用过程中,共经历了中国核电工业制度变迁的三个阶段,如表1。
1977年到1986年,是中国对核电行业深入探索的阶段。
中国政府并没有因为先前苏南核电的失败放弃发展核电的信心,促成了中国与法国的第一次技术和商业合作,我国引入了法国的核电技术路线M310,并与法国核电公司充分合作,建成了在中国核电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大亚湾核电站。
1979年,中广核集团引进了法国核电技术路线M310型压水堆。
1987年开工的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与法国核电的首次接轨,由此也加深了中法两国的核电项目合作,使中国核电工作者有机会从近距离了解核电的管屈伟平第三代核电技术及发展理、建设及运做等流程。
进入中国核电工业整体低迷的阶段以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仍然果断大胆地继续研究M310技术,从而使岭澳项目一举成为整个中国核电低迷阶段唯一的亮点,更开拓了关于整个CPR1000系列的前进方向,同时赢得了国际核电组织的认可,为集团在国际上的声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7年,中广核集团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参考建成了岭澳核电站一期。
该电站对M3l0技术路线进行了52项重要技术改进。
按照国际标准,实现了项目管理自主化、建筑安装施工自主化、调试和生产准备自主化,实现了部分设计自主化和部分设备制造国产化,形成了拥有自主表1 我国CPR1000发展的三个阶段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路线CPR1000。
由于CPR1000通过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认证,在国际核电领域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同,扩大了我国核电在国际核电领域的影响力,对我国未来的核电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CPR1000模仿早期的M310,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完善和修改了技术,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技术路线,之后得到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认可。
CPR1000路线己逐渐成为我国自主核电工业的一面旗帜。
由于大亚湾项目的顺利投产和良好运营,该运营商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发现了一条可行的发展方案,并迅速抓住契机,从1994年开始,就大力投入到对大亚湾核电项目所使用的M3l0技术路线的改进和创新当中去,逐渐形成了拥有自主产权的中国压水堆核电技术路线一一CPR1000,并首次应用在岭澳项目中。
浅析世界核电技术发展趋势及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定位在能源领域,核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形式之一。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核能的发展。
世界核电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向高效、安全、稳定方向发展世界核电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从一代到三代,其目标是更高效、更安全、更稳定的发电能力。
第一代核电技术的反应堆是液态金属冷却剂和氦气冷却剂,有不少因为安全隐患被废除。
第二代核电技术采用了水冷却剂,安全性能有所改善,但仍存在被污染、放射性泄漏等风险。
第三代核电技术使用了新型的控制系统、废物处理设备、被动安全设施,这些技术能够更加安全、更加可靠、更加清洁地运行。
二、技术拓展和创新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不断进行技术拓展和创新。
近年来,研发出了循环流化床、核动力船、等离子体聚变等新技术,在回收资源和废物处理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开创了新的发展空间。
三、多元化优化产业布局核能是能源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电力需求的不同,各国对核电的发展策略也有所差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
例如,一些国家在核电产业上更注重国内的技术研发和推广,而一些国家则更多地采用引进技术并创新的方式来发展核电技术。
第三代核电技术被称为“先进的核电技术”,具有以下特点:一、能够长期平稳运行第三代核电技术在反应堆设计上,采用了改进的被动安全系统,大大增强了其在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不可预见事件中的耐受能力。
同时,这种技术还掌握了大规模废物处理和回收技术,确保了其可以长期平稳运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二、良好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第三代核电技术在控制、监测、维护方面都有着优异的表现。
其燃料使用单位能量高、燃料利用率高、发电效率高,是一种非常节能、高效的发电方式。
同时,这种技术运行过程中,辐射和核废物的产生都被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保障了环境的清洁和健康。
三、适应性强第三代核电技术在适应性方面强于前两代技术。
浅析世界核电技术发展趋势及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定位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的核电技术主要有三代。
第一代核电技术代表是美国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研发的固态燃料(穿性燃料)。
该技术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存在安全性能较低、废物处理难度大等问题。
第二代核电技术代表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技术,以美国的特莱斯英特(Three Mile Island)核电站为代表。
这一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投入使用,相对第一代技术来说安全性能有所提升,但依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废物处理问题。
第三代核电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正在研发和建设的新一代核电技术。
这一技术在安全性能、经济性能和废物处理等方面有较大的改进,被视为未来核电发展的主要方向。
从全球战略布局来看,世界核电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安全技术研发和应用。
核能是一种高风险的能源形式,核电站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各国在核电技术研发和应用过程中必须加强安全措施,提高核电站的抗灾能力和事故应对能力。
增加核电站的经济性能。
核电技术的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需要相对较低,才能保证核能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稳定。
提高废物处理技术水平。
核电站产生的废物需要长期储存和处理,如何有效处理核废料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发展新型的废物处理技术,减少储存空间的占用,并保证废物的安全处理成为核电技术发展的必要条件。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核能是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应加强合作和交流,共同研究和解决核能问题,共同推进核能的发展。
在世界核电技术发展趋势中,第三代核电技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代核电技术采用了先进的安全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相对于第二代技术来说在安全性能、经济性能和废物处理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
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定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能。
第三代核电技术采用了多重安全屏障措施,能够最大程度地防止核辐射泄漏和核事故发生。
提高核电站的经济性能。
浅析世界核电技术发展趋势及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定位核能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随着科技的发展,核电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从第一代到第三代,技术逐步成熟,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在不断提高。
本文将就世界核电技术发展趋势及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定位进行浅析。
一、世界核电技术发展趋势(一)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核电技术发展的关键词随着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发生,全球对核电安全性的担忧与日俱增,各国纷纷提出对核电技术的更高要求。
未来核电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要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在运营上,也要加强应急预案和技术支持能力,确保核电站在各种突发情况下能够安全运行。
(二)提高核电站的经济性和效率(三)推动核电技术的国际合作与标准化由于核电技术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很多国家都需要依赖国际合作和经验共享来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未来核电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核电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以提高核电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适用性和通用性。
二、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定位第三代核电技术是相对于第一代和第二代核电技术而言的,它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高的经济性和更高的效率。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是EPR和AP1000。
EPR(European Pressurized Reactor)是由法国阿海珐公司(Areva)和德国西门子公司(Siemens)联合开发的,它具有更多的安全措施和更高的容忍度,可以应对更多的突发情况,从而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
AP1000是由美国西屋电气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 Company)开发的,它采用PASSIVE安全设计方式,即在核电站停电状态下,依然能够自动保持冷却系统的工作,从而避免了福岛核电站事故中因无法提供冷却水而导致的核反应堆失控问题。
(二)第三代核电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目前,第三代核电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复兴一号小结2020年4月2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20年核电建设情况与进展的通报》。
2020年1月至4月,我国完成了3台AP1000核电机组、4台CAP1400核电机组以及6台CAP1400重水堆核电机组建设任务。
其中,新开工建设6台AP1000核电机组、新开工建设2台CAP1400核电机组(后续将根据需要),另外两台AP1000核电机组(后续将根据需要)将在年内开工建设。
我国将力争在2025年前建成全球首个实现清洁能源大规模发展目标的核电强国。
从2016年1月至今,我国已累计开工建设3台AP1000核电机组以及6台CAP1400核电机组;2019年3月至7月完成4台CAP1400核电机组的建设任务,并于2020年2月18日顺利实现了首堆启动运行。
一、“复兴一号”核电工程概况“复兴一号”(Rotorsport-A)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属于三代核电技术中的先进轻水堆核电技术(CFP1000)型号,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国家核电技术公司(CFC)、法国电力公司(PERRA)共同建设。
该型号位于中核集团(CPR)在浙江三门核电基地投入使用后的二期工程上。
“复兴一号”作为中国第三代核电技术中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发展的主设计验证平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同时作为 CFC+CAP1400/Rotorsport-A这两种类型压水堆核电站设计验证平台之间衔接与集成的基础,可为CAP1400/Rotorsport-A与CAP1400/Rotorsport-B提供重要支撑。
“复兴一号”核电工程于2017年7月开工建设。
工程设计于2019年3月至7月期间完成第一台机组示范运行准备;2020年2月18日首堆启动运行;2021年8月18日竣工投产。
二、“复兴一号”主要技术特点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和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单位共同设计、研制的CAP1400核电机组采用“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等六种设计方案的技术路线。
浅析世界核电技术发展趋势及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定位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要,核能作为清洁、可靠的能源资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全球范围内,核电技术的发展趋势受到了各国政府和能源企业的高度关注,并且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创新。
与此第三代核电技术也成为了当前核电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一、世界核电技术发展趋势1.多国加速推进核电技术研发目前,全球范围内有多个国家在大力推进核电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其中美国、中国、俄罗斯等国家拥有颇具实力的核电技术研发团队和企业。
这些国家在改进和创新核电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不断提升核电技术的效率、安全性和环保性能。
2.提高核电安全性能在核电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安全性能一直是重中之重。
过去的核电事故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因此提高核电安全性能成为了当前核电技术研发的重点之一。
各国在核电技术研发过程中,不断加强核电设施的设计、建造和运行方面的安全性能,以保障核电设施的稳定运行和人员安全。
3.提升核电技术的经济性能4.推动核电技术的国际合作世界各国在核电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也开始加大国际合作力度。
通过国际合作,可以在核电技术研发、安全监管、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资源共享和技术交流,从而为全球核电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和可能性。
二、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定位第三代核电技术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将更加注重核电设施的安全性能。
通过采用更为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标准,第三代核电设施具有更好的抗震、抗洪、抗风等自然灾害能力,大大提高了核电设施的安全性能。
与传统的核电技术相比,第三代核电技术在核电设施的建造和运行成本方面得到了较大的降低。
通过全新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第三代核电设施的建造周期和投资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增加了核电技术的经济可行性。
3.适应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需求第三代核电技术在核燃料利用、放射性废物处理等方面也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和改进。
通过采用更为环保的核燃料循环和处理技术,以及更加安全的放射性废物终端处理方式,第三代核电技术更好地满足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浅析世界核电技术发展趋势及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定位首先,世界核电技术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国际化和合作范围扩大;三是多元化和综合利用;四是智能化、数字化和现代化。
在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核电技术不仅应该有更高的发电效率,还必须保证压水堆、沸水堆等反应堆的安全性能,减少放射性废物的产生以及安全处理及储存。
在国际化和合作范围扩大方面,核电技术合作已经成为各国之间的合作重点,各国之间加强信息交流,技术合作不断深入。
多元化和综合利用方面,核电技术应不仅仅用于发电,还可以在其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用于海水淡化、石化、矿产资源开采等。
在智能化、数字化和现代化方面,核电技术的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硬件和软件技术在核电中应用更频繁。
其次,第三代核电技术是国际核能界的研究热点,它是在第二代核电技术基础上进行的重大革新,被认为是未来核能技术的发展方向。
第三代核电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更高的安全性、更优越的经济效益、更少的环境影响和更优良的运营性能。
与第二代核电技术相比,第三代核电技术具有更加先进的反应堆设计、更优秀的核燃料性能、更高的容器安全性能、更优化的创新的冷却系统和更加全面的安全预设。
目前,世界主要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有: EPR (European Pressurized Reactor),AP1000(Advanced Pressurized Reactor)、ABWR(Advanced Boiling Water Reactor)以及ACP100(Hualong No.1)等。
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定位是在当前核能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推动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发展,能够有效应对当前核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包括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等方面。
相比于第二代核电技术,第三代核电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优越的经济效益、更少的环境影响和更优良的运营性能,在未来的核电发展中具备广泛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