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第一口陆相页岩气水平井完钻
- 格式:pdf
- 大小:141.33 KB
- 文档页数:2
鄂尔多斯盆地古代油气的发现和利用中国是发现和利用石油、天然气最早的国家之一。
中国古代先民很早就在鄂尔多斯盆地发现了石油和天然气,其记载见于各种史籍和文献资料。
早在西汉中叶,鄂尔多斯盆地就已经出现了天然气气井。
据《汉书·郊祀志》记载:“汉宣帝神爵元年,祠天封苑火井于鸿门。
”《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河郡鸿门有天封苑、火井祠,火从地出也。
”《太平御览》引东汉伏无忌《伏候古今注》曰:“宣帝地节元年,上郡沙中夜,有火如粟出。
”《水经注》引东汉应劭《地理风俗记》内容:圁阴县西五十里有鸿门亭、天封苑、火井庙,火从地中出。
这条史料明确地指出了“鸿门火井”的位置。
火井之事古人以为是吉祥之兆,所以还立祠进行祭祀。
出现年代在公元前69年至公元前61年,可以说,鸿门火井是我国最早的天然气井之一。
这口井的天然气很可能是当地人民在钻凿水井的过程中发现的,可惜鸿门火井虽发现很早,但古人受时代所限无人重视。
为什么说西汉在此发现天然气苗是可信的,因为史籍所言西河郡、上郡即为现在的陕西榆林市、内蒙鄂尔多斯市一带,属于鄂尔多斯盆地的东北边缘,含油层属上三叠统延长组,有油气苗出露。
20世纪80年代末,尘封千年的天然气终于大放光彩,这里就是我国最大的大气田之一--陕甘宁大气田。
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发石油井的国家之一。
秦汉时称石油为“肥”、“可燃水”。
在东汉历史学家班固所著的《汉书·地理志》中就有“高奴有洧水可燃”的记载。
秦汉时的高奴,即今延安附近,包括延长、延川在内。
因而可以断言,最迟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人民就已经发现鄂尔多斯盆地陕北一带的石油及其可燃性了。
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记载:“清水又东径高奴县,合丰林水,《地理志》谓之洧水也。
故云高奴县有洧水,肥可燃。
水上有肥,可按取用之。
”到了唐代,对陕西延长一带的石油,也有更加具体的记载。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四《延州肤施县》也有记载:“清水,俗名去斤水,北自金明县(今安塞)界流入,《地理志》谓之清水,其肥可燃。
延长石油集团的油气煤盐一体化发展战略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拥有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资质的四家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百年老字号石油企业。
延长石油始创于1905年,1907年打成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结束了中国陆上不产石油的历史,曾为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4年毛泽东同志题词“埋头苦干”予以鼓励。
改革开放后,经过1998年和2005年两次重组,延长石油成为一个上下游一体化、采炼销相配套的大型石油集团。
“十一五”以来,延长石油集团一年一个大台阶、三年销售收入翻一番,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举成为我国西部规模最大的省属企业和全国财政贡献最大的地方企业。
2011年与2006年相比,延长石油集团销售收入由403亿元增长到1236亿元、年均增长25%,实现税费由144亿元增长到424亿元、年均增长24%。
6年累计上缴财政1556亿元,为陕北革命老区和陕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全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影响力大幅提升。
重组后的延长石油集团,作为一个地方性能源企业,发展面临着油气后备资源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高端精细化产品较少、产业链条较短等诸多问题。
为此,我们把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提出并大力实施“油气并重、油化并举、油气煤盐综合发展”的产业战略,积极探索多种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路径、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
我们的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由单一的石油资源向油气煤盐多种资源转变拥有足够的矿产资源是资源型企业的生命线。
与国家三大石油公司相比,延长石油集团所拥有的石油资源面积非常有限,仅登记油气资源面积8.67万km2(其中:陕北地区1.07万km2,陕西省外7.6万km2),而且主力勘探开发区属于特低渗透油田,地质条件差、开发难度大。
特别是延长石油所处地区大部分已开采多年,勘探程度高,探明储量和面积几乎全部动用,油田储采比低于国际警戒线。
王香增同志事迹简要介绍王香增同志20多年来心系石油地质事业,扎根勘探开发一线,坚持以创新石油地质理论为目标,以攻克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为己任,面对鄂尔多斯盆地特低渗致密油气藏成藏机理复杂、增产改造难度大、单井产量低、后备资源缺乏等理论和技术难题,勇于创新,敢于实践。
他冒着严寒酷暑奔赴钻井现场调研攻关,不畏艰难险阻亲临野外踏勘调查,在百年不遇的陕北洪涝灾害中坚守现场组织生产,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依然伏案求索钻研……最终,他收获的是创新油气成藏地质理论、形成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实现的是几代延长石油人在“延长下面找延长”的梦想、百年延长海外油气勘探开发新局面,为延长石油集团找到了新的接替资源、为陕北革命老区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复杂油气勘探开发开辟了新的局面。
他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课题20余项,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实现了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储量、产量快速增长并连续7年稳产千万吨以上。
他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6项、授权专利29项,发表论文近50篇,出版专著、译著8部。
他是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地质工作者奖获得者、国家“86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陕西省“三秦学者”、陕西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陕西省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一、置身科研、服务生产,实现“延长下面找延长”的资源梦想延长石油百年来的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成藏条件较好的浅层侏罗系延安组及三叠系延长组油藏中,随着资源动用程度提高,如何从延长组深层获得原油产量成为延长人多年的梦想。
王香增针对深层特殊地质条件,带领科研团队按照“盆地下面找盆地”的勘探思路,多年以来无数次往返于科研与生产现场,针对延长深层特低渗储层这一世界难题,经过长期的理论与现场生产工艺技术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带队完成的《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延长组下组合找油突破的勘探关键技术》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鉴定,认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页岩气水平井油基泥浆体系的研究及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页岩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其开发利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水平井技术因其能提高单井产量、降低开发成本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水平井钻井过程中,油基泥浆体系的选择和应用对钻井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页岩气水平井油基泥浆体系,探讨其性能特点、优化配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以期为页岩气水平井的高效钻探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介绍了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的特点及其对油基泥浆体系的要求,然后详细分析了油基泥浆体系的组成、性能评价方法及其在页岩气水平井中的应用情况。
在此基础上,通过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案例,研究了不同油基泥浆体系的性能差异及其对钻井效果的影响。
本文总结了油基泥浆体系在页岩气水平井中的优化应用策略,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提高页岩气水平井钻探效率,降低钻井成本,为页岩气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可为其他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油基泥浆体系基本原理油基泥浆体系是一种在页岩气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广泛应用的钻井液体系。
其基本原理在于利用油类作为连续相,通过添加各种处理剂来调整泥浆的性能,以满足钻井过程中的各种需求。
油基泥浆相较于传统的水基泥浆,具有更好的润滑性、更低的摩擦系数以及更佳的防塌效果,因此在处理复杂地层,特别是页岩地层时表现出显著的优势。
油基泥浆的润滑性主要来源于油类本身的低摩擦系数,这可以有效降低钻头与井壁之间的摩擦,减少钻头磨损,提高钻头的使用寿命。
油基泥浆还具有较好的封堵能力,能够在井壁上形成一层薄而坚韧的泥饼,有效防止地层坍塌和井径扩大。
除了润滑性和封堵能力,油基泥浆还具备优良的携岩能力和热稳定性。
携岩能力是指泥浆能够将钻屑有效地携带到地面,防止钻屑在井底堆积,保持井眼清洁。
热稳定性则是指泥浆在高温环境下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避免因温度变化导致泥浆性能劣化。
只有枯竭的思想没有枯竭的能源——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奠基人与能源战略科学家邹才能作者:祝传海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9年第7期近年来,美国引领的页岩气革命对世界能源版图和我国能源战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未来全球能源市场大变革中,各种能源将扮演何种角色?如何加大非常规油气开发,保障我国油气供应安全?如何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保障能源战略性、长久性安全?这些都是关乎当下国家能源战略制定,以及各类能源产业投资布局的基础性话题。
非常规油气迅猛发展、新能源技术加速迭代,面对这场大能源变革,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主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邹才能教授,作为著名石油天然气地质学家、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奠基人和能源战略研究科学家,对世界能源发展局势进行了研判,并对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他认为,天然气和新能源将成为中国能源革命的战略性选择。
常规人要有非常规思想2019年3月29日,邹才能受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兼职教授,并为学子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能源革命:从化石能源到新能源”的精彩学术报告。
报告伊始,邹才能特别强调:应对非常规“黑天鹅”与新能源“灰犀牛”,是我国能源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报告会上,邹才能认为:“新能源概念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接替传统能源的非化石无碳、可再生清洁能源,主要类型有太阳能、风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核能、新材料储能等。
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含碳化石能源,在理论技术、利用成本、环境影响、管理方式等有显著不同。
”他对当前世界能源发展态势做了分析,目前世界能源一次消费结构形成了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新能源“四分天下”的新格局。
相较于美国,中国才刚刚迈入非常规油气时代,正处于常规油气持续发现期和非常规油气战略突破期。
致密油是近期中国非常规石油工业发展的第一重点,致密气和页岩气是非常规气发展的重要部分,页岩油可能成为中国石油接替的战略性领域。
国内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威201—H1井成功穿越页岩储层石艺
【期刊名称】《石油钻采工艺》
【年(卷),期】2011(33)2
【摘要】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2011年3月,国内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威201—H1井钻至井深2823 m,成功穿越页岩储层,水平段1079 m,油气显示发现率、油气解释符合率和储层钻遇率均达到100%。
【总页数】1页(P24-24)
【关键词】页岩气;水平井;储层;国内;地质导向技术;油气显示;解释符合率;水平段【作者】石艺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2
【相关文献】
1.我国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成功 [J],
2.我国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成功 [J],
3.国内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完井 [J],
4.国内第一口陆相页岩气水平井顺利完井 [J],
5.我国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成功实施重复压裂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富有机质泥页岩特征分析摘要:通过国内外页岩气勘探研究现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页岩气勘探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上古富有机质泥页岩特征进行了描述,通过对富有机质泥页岩分布,地化特征(有机碳含量、成熟度等)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鄂尔多斯盆地虽然为陆相沉积盆地,但多种非常规资源共存,有勘探页岩气的潜力;(2)上古生界富有机质泥页岩分布广泛,机质丰度高(TOC>2%),热演化程度高(Ro>1.3%),鄂尔多斯盆地或许将会成为陆相页岩气勘探的重要突破口。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富有机质泥页岩有机碳含量成熟度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velation from shale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we analyze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c-rich shale of Upper Paleozoic in Ordos Basin, including gas source rock distribution, TOC, Ro, etc.we can found:(1) although Ordos Basin is a continental sedimentary basin,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resources existence, the exploration potential of shale gas is great;(2)organic-rich shale of Upper Paleozoic widely distributed, characterized by high abundance of organic matter(TOC>2%)and high levels of thermal evolution(Ro>1.3%), Ordos Basin may become the breakthrough of continental shale gas exploration in China.Key words:Ordos Basin;Upper Paleozoic;Organic-rich shales;TOC;Ro1 国内外页岩气勘探研究现状全球的页岩气资源丰富,总资源量约为456.24×1012m3,占全球非常规气资源量的近50%。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陆相页岩气储层特征徐红卫;李贤庆;周宝刚;祁帅;张吉振;杨杰;陈金明;高文杰【摘要】结合我国陆相页岩分布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为例,对钻孔岩心样品进行有机地球化学、X射线衍射、孔隙度测定、扫描电镜、气体吸附等多种实验分析,研究陆相页岩气储层特征.结果表明,延长探区延长组陆相页岩厚度较大(平均50 m),有机质丰度高(平均TOC为4.86%),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型,热演化程度处于成熟阶段(Rran为0.84%~1.10%);页岩中黏土矿物质量分数高(21.8%~71.5%,平均47.3%),石英质量分数较低(10.8%~44.9%,平均22.3%),脆性指数相对较小(27.1%~77.2%,平均49.6%),表明页岩储层具有脆性和可压裂性;延长组页岩孔隙度主要分布在1%~3%,孔隙类型多样,以粒间孔和粒内孔为主,其次是晶间孔、微裂缝、溶蚀孔和有机质孔,为页岩气赋存提供了储集空间;延长组页岩总含气量为1.60~6.67 m3/t,显示出较好的含气性.%Taking Yanchang Formation in Yanchang exploration area as an exampl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ntinental shale in China,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and th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continental shale gas using many experimental methods,such as organic geochemical analyses,X-ray diffraction(XRD),determination of porosity,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gas adsorption,etc.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ickness of Yanchang Formation shale in Yanchang exploration area is large (average 50m),th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is relatively high(average TOC is 4.86%),the main types of organic matter are type Ⅱ,and the thermal evolution degree of organic matter is of the mature stage(Rran=0.84%~1.1%);the mass fraction of clay minerals ishigh(21.8%~71.5%,average 47.3%),and the mass fraction of quartz is low (10.8%~44.9%,average 22.3%),brittleness index is relatively small(27.1%~77.2%,average 49.6%),indicating that the shale reservoir is brittle and can be fractured.The porosity of Yanchang Formation shale in Yanchang exploration area is mainly between 1%~3%,and the pore types are diversiform.The intergranular pores and the inner pores aredominant,followed by intergranular pores,microcracks,dissolved pores and the organic pores,which provide reservoir space for the accumulation of shale gas.The gas content of Yanchang Formation shale is between 1.60~6.67 m3/t,showing a better gas generation capability.【期刊名称】《煤田地质与勘探》【年(卷),期】2017(045)006【总页数】8页(P46-53)【关键词】陆相页岩气;储层特征;延长组页岩;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作者】徐红卫;李贤庆;周宝刚;祁帅;张吉振;杨杰;陈金明;高文杰【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19陆相页岩气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1-3],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王香增事迹简要介绍王香增20多年来心系石油地质事业,扎根勘探开发一线,坚持以创新石油地质理论为目标,以攻克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为己任,面对鄂尔多斯盆地特低渗致密油气藏成藏机理复杂、增产改造难度大、单井产量低、后备资源缺乏等理论和技术难题,勇于创新,敢于。
他冒着严寒酷暑奔赴钻井现场调研攻关,不畏艰难险阻亲临野外踏勘调查,在百年不遇的陕北洪涝灾害中坚守现场组织生产,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依然伏案求索钻研……最终,他收获的是创新油气成藏地质理论、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实现的是几代延长石油人在“延长下面找延长”的梦想、百年延长海外油气勘探开发新局面,为延长石油集团找到了新的接替资源、为陕北老区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复杂油气勘探开发开辟了新的局面。
他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课题20余项,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实现了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储量、产量快速增长并连续7年稳产千万吨以上.他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6项、授权专利29项,发表近50篇,出版专著、译著8部。
他是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地质工作者奖获得者、国家“86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陕西省“三秦学者”、陕西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陕西省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享受府特殊津贴专家。
一、置身科研、服务生产,实现“延长下面找延长”的资源梦想延长石油百年来的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成藏条件较好的浅层侏罗系延安组及三叠系延长组油藏中,随着资源动用程度提高,如何从延长组深层获得原油产量成为延长人多年的梦想。
王香增针对深层特殊地质条件,带领科研团队按照“盆地下面找盆地"的勘探思路,多年以来无数次往返于科研与生产现场,针对延长深层特低渗储层这一世界难题,经过长期的理论与现场生产工艺技术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带队完成的《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延长组下组合找油突破的勘探关键技术》经石油和化学联合会组织专家鉴定,认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该成果的指导下,鄂尔多斯盆地深层成为战略接替的新层系、开辟了盆地石油勘探新领域。
作为我国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奠基人,邹才能以独具前瞻性的眼光,提出岩性地层储油新构想。
油气勘探开发“非常规”之路,由此开始。
合报道/见习记者国晔石油学家PETROLEUM EXPERTS邹才能的“非常规”路首创了“人工油气藏”开发概念,第一个发现北美以外更古老的页岩气层系和具工业价值的纳米孔隙;论证了岩性地层油气成藏机理,建立湖盆中心砂质碎屑流等沉积模式;阐明了古老碳酸盐岩大气田形成分布规律,构建“四古”成藏模式;提出了“氢能中国”、中国“能源独立”等战略构想……他就是中科院院士邹才能。
开拓岩砂储层新领域21世纪初,我国陆上构造油气藏勘探难度逐渐加大,找到的构造越来越小,特别是东部盆地,只有几个平方公里或零点几个平方公里。
过去的找油理论,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实需要,“常规油”的勘探开发陷入瓶颈。
石油地质与构造地质学家贾承造院士曾提出,要改变思路,找岩性地层油气藏。
找油,从构造圈闭向岩性地层转变,有很多的理论和基础性工作需要重新来做。
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湖盆中心是否有发育优质的储层?在查阅大量资料后,邹才能发现国外建立了海相深水砂质碎屑流沉积模式,但对陆相湖盆中心是否有砂岩的关注很少。
经过仔细分析研究后,他创新地提出了“在湖盆里面,找到砂岩就能找到储层,找到储层就能找到油”。
湖盆中心砂质碎屑流沉积模式。
观点一经提出,各种质疑纷沓至来。
对此,邹才能并没有停止相关研究。
他认为,新观点往往伴随着争议,关键在于敢不敢坚持下去。
只有坚持下来,才有可能取得突破。
于是,邹才能不断向院士、专家们请教,并带领团队开始进行大量的勘探实践,最终证明了观点的正确性。
以此为基础,邹才能建立起湖盆中心砂质碎屑流沉积模式,为鄂尔多斯盆地发现10亿吨级岩性大油田,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2007年,邹才能的中低丰度岩性地层油气藏大面积成藏地质理论、勘探技术及重大发现,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发现纳米孔中大世界将纳米技术与油气领域全面结合,提出“纳米油气”全新概念并付诸实践,这是邹才能带领团队完成的一项创举。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发现历史回顾与经验教训(二)——从盆地风格看盆地油气勘探前景孙肇才【摘要】鄂尔多斯(陕甘宁)盆地是中国近代找油最早的地区之一.因长期不认识前陆盆地结构特点,加之主要勘探目标层三叠系延长组超低孔渗,因而油气勘探工作长期处于"孔孔见油,孔孔不流"的苦恼中.近二十年来,伴随着压裂技术及三角洲认识的开辟,前陆找油气相继在中国西部几个大盆地中都取得了进展.不过中国对前陆盆地的研究尚处于中早期阶段,应从前陆共性进一步加强研究,中国西部前陆油气勘探进一步繁荣是理所当然的趋势.【期刊名称】《地质力学学报》【年(卷),期】2010(016)003【总页数】9页(P237-245)【关键词】盆地风格;三叠系延长组;油气勘探;鄂尔多斯盆地【作者】孙肇才【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2141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32.1从历史上看,在认识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结构上容易发生分歧,这是有一定“原因”的。
如:地球物理学家容易从盆地引人瞩目的志丹—麒麟沟重磁力异常带出发,一下钻到“基底”里去,并提出寻找大庆式的长垣①1961年第三普查大队建队于延安,主攻目标就是“志丹—麒麟沟长垣”。
;而地质人员,如果仅仅从中生界的盖层去处理问题,那么在盆地除边缘以外的广大地区就只能看到一个“简单的、呆板的和平缓的西倾大单斜”。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按照实际情况决定一个地区的工作方针,是所有地质家必须牢记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根据笔者对鄂尔多斯盆地资料的反复理解,这个“实际”,就是鄂尔多斯盆地以其本身的结构和历史演化所铸成的以下8项风格。
继“从鄂尔多斯漫长找油气历史看李四光1968年底谈话的历史意义”一文[1]后,本文再从盆地风格看鄂尔多斯盆地的油气勘探前景。
对一个盆地地质结构的整体认识,并由此对它进行正确的地质结构分区,是涉及对它进行正确选区部署的大事。
石油勘探与开发294 2014年6月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Vol.41 No.3 文章编号:1000-0747(2014)03-0294-11 DOI: 10.11698/PED.2014.03.04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陆相页岩气地质特征王香增,高胜利,高潮(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3AA06450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C26B00)摘要:基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页岩气勘探研究与实践,从盆地陆相页岩分布、页岩气地球化学特征、页岩储集层特征、页岩气赋存状态等方面,总结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陆相页岩气的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晚三叠世早、中期湖盆演化控制页岩气源岩的形成和分布,研究区主力烃源岩为三叠系延长组长7、长9段页岩层系,其总有机碳含量较高,处于成熟—湿气(原油伴生气)阶段。
页岩气储集层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和黏土矿物为主,主要孔隙类型为原生粒间孔和次生溶蚀孔。
研究区陆相页岩气均为偏腐泥型干酪根热演化形成的油型气,以湿气为主,吸附态、游离态和溶解态并存。
采用容积法估算长7段页岩气总资源量为 5 318.27×108 m3,长9段页岩气总资源量为3 067.29×108 m3。
图17表7参29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陆相页岩气;油型气;赋存形式中图分类号:TE122 文献标识码:AGeological features of Mesozoic continental shale gas in south ofOrdos Basin, NW ChinaWang Xiangzeng, Gao Shengli, Gao Chao(Shaanxi Yanchang Petroleum (Group) Corp. Ltd., Xi’an 710075, China)Abstract: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esozoic continental shale gas are summariz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shale distribution, geochemistry of shale gas, characteristics of shale reservoir, enrichment form of shale gas etc, based on the continental shale gas explor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s in southeast of the Ordos Basin.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rmal evolution degree of shale gas source roc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evolution of lacustrine basin in the early and middle stages of late Triassic Period, and the main hydrocarbon-generation rocks are shale from the Chang 7 and Chang 9 members of the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with high abundance of organic matter and in the mature to wet gas stage. The most mineral compositions are quartz, feldspar and clay mineral in shale gas reservoir, and the primary intergranular pores and secondary dissolution pores are the main pore types. The shale gas in the study area is oil-type gas, dominantly wet gas. The shale gas occurs mostly in the adsorption state, the free state and the dissolved state.Estimated by the volumetric method, the total shale gas resources of Chang 7 is 5 318.27×108 m3, and the total shale gas resources of Chang 9 is 3 067.29×108 m3.Key words:Ordos Basin; Mesozoic; continental shale gas; oil-type gas; enrichment form0 引言目前全球页岩气勘探和开发多针对海相页岩层系,国内页岩气研究主要集中于四川盆地、鄂西地区及上扬子区的古生界海相页岩层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