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兆瑜专家简介
- 格式:pptx
- 大小:349.97 KB
- 文档页数:6
护理干预用于膀胱癌术后患者复查依从性的效果研究发表时间:2018-06-21T10:55:08.220Z 来源:《临床医学教育》2018年5期作者:于成玲[导读] 多恶性肿瘤中,膀胱癌比较常见,目前,临床采用手术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研究发现,术后患者复发率较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中国上海 201900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对膀胱癌术后患者复查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选取124例膀胱癌患者进行分组比较,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62例患者。
结果:遵医嘱依从性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6.77%、79.03%,(P<0.05)。
复查依从性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5.16%、77.42%,P<0.05)。
结论:临床对膀胱癌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遵医嘱依从性和复查依从性,护理效果比较理想,方案推广意义大。
关键词:膀胱癌;综合护理;复查依从性诸多恶性肿瘤中,膀胱癌比较常见,目前,临床采用手术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研究发现,术后患者复发率较高,直接影响康复及后期生存质量。
本组实验选取124例膀胱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膀胱癌患者共124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者设定为观察组,该组62例患者中,女性20例,男性42例,患者最小年龄44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56.37±0.57)岁,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该组62例患者中,女性22例,男性40例,患者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74岁,平均(54.29±0.31)岁,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术后护理人员为患者做好健康宣教,及时预防并发症发生,保证护理效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孩子总眨眼睛是什么原因?抽动症是儿童发育行为科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与自闭症、多动症或抑郁症相当,已经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绊脚石。
中国抽动症患儿发病率至少在0.5%以上,但实际发病要更高,起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5至6岁。
那么造成孩子抽动症的因素有哪些?1.遗传因素:短暂性抽动障碍可有家族聚集性,患儿家族成员中患抽动障碍较多见,故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2.躯体因素:开始时往往由于局部刺激而产生抽动。
如眼结合膜炎、倒睫刺激引起眨眼,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而出现吸鼻、面肌抽动。
当局部疾病因素去除后,抽动症状仍继续存在。
3.体质因素:有抽动症的小儿,一般不安静,对人对事较敏感,神经质,要求水准高,有固执倾向。
并常合并一些心理性症状,如头痛、腹痛、不明原因的发热、便秘、哮喘、遗尿等。
4.情绪因素:常与家庭有关,常见的因素如父母对患儿过高的学习要求,过多的责备,母亲常有神经质,精神上不安静。
过多的干预使小儿发生情绪障碍,特别是焦虑和紧张等情绪,抽动即是心理上的矛盾冲突在运动系统方面的反应。
家庭的争执,父母离婚,亲人死亡等。
另外,还有人认为与患儿曾有过运动活动遭受限制的历史有关,如父母对儿童安全过分担心或早年的某些疾病限制了儿童的活动。
精神上的刺激也可成为诱因。
或患儿近期遭受意外事件如生病住院、遇见危险等。
或患儿看紧张的电视、录像节目,玩紧张的游戏如打游戏机等,抽动成为心理应激的一种表现。
这一因素在短暂性抽动障碍中起主要作用。
5.学习因素:开始时的抽动可能是出于条件性的逃避反应,如眼中有异物而眨眼,或学习其他人的某些生理缺陷或病态,后来由于外界的原因起到了增强作用,以致形成了习惯性抽动。
6.药源性因素: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哌甲酯、抗精神病药的长期服用可能产生抽动症的不良反应。
长沙消防总队医院专家蒋兆瑜:抽动症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抽动症症状的表现常常被同学嘲笑.奚落.使患儿产生自卑,性格孤辟.久而久之孩子变的孤独.不愿与人接触,甚至对嘲笑者产生报复、敌视心理。
血清sd-LDL-C、Cys-C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价值祝艳【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24(37)3【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胱抑素C(Cys-C)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评估价值。
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AIS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颈部超声结果分为正常组28例、内膜增厚组30例、斑块组70例,再根据斑块形成的特点,将斑块组分为稳定斑块组40例和不稳定斑块组30例。
斑块组采用彩超仪检测患者颈动脉感兴趣区斑块(A)以及颈动脉斑块管壁应变值(B),并计算比值(B/A)。
比较血清sd-LDL-C、Cys-C及B/A值在各组间的差异,分析影响斑块组患者斑块稳定性的因素。
结果:血清sd-LDL-C、Cys-C在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中逐渐升高,B/A比值在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中逐渐降低;血清sd-LDL-C、Cys-C在斑块不稳定组患者中明显高于斑块稳定组患者,B/A比值在斑块不稳定组患者中明显低于斑块稳定组患者(P<0.05)。
sd-LDL-C、Cys-C、B/A评估不稳定斑块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2、0.803、0.702,三项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00(95CI:0.784~0.931),灵敏度为90.1%,特异度为85.8%,优于任意一项单独检测的价值。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sd-LDL-C、Cys-C是影响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而B/A是影响不稳定斑块的保护因素。
结论:血清sd-LDL-C、Cys-C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对AIS患者颈部斑块稳定性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4页(P466-469)【作者】祝艳【作者单位】湖北省荆州市中医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R445.1【相关文献】1.超声造影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价值研究2.血管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评估价值分析3.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对比研究4.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血清胱抑素C、D-二聚体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评估价值5.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在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估中的临床应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南省交通医院抽动症专家蒋兆瑜介绍:据统计,我国现有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人口数量(即我国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发病和患病人群适龄人口(达到3.6亿,抽动症患病率与发病率分别在5~11‰和1%以上,且成逐年上升趋势。
大约共有180万~396万左右患病儿童,每年约有36万名新发病儿童,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面对这样严峻的局势,却还是有很多家长因为不了解抽动症的症状表现,导致很多抽动症患儿被误诊误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贻害终身。
所以,普及抽动症知识至关重要,那么,抽动症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呢?三湘儿科名医蒋兆瑜提醒:抽动症孩子分为发声性抽动、运动性抽动、秽语性抽动等多种类型。
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抽动症其具体表现有一些差异,这些表现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根据孩子的年龄、病史和具体表现,是否是抽动症可请在线专家进行初步诊断。
抽动症专家蒋兆瑜解析:抽动症的症状表现三大特征第一、不受控制,不由自主地发作。
这是抽动症患者的主要特征之一,患儿会控制不住发出怪声和抽动;第二、反复发作。
数患者每天都有抽动发生,少数患者的抽动呈间断性,但发作间隙期不会超过2月。
第三、病情逐渐加重。
抽动症不会自愈,反而会越来越严重,一般会从简单的面部抽动演变到四肢抽动。
看了以上特征还是不懂?找医生帮们判断孩子病情三大症状表现1、发声性抽动:实际上是累及呼吸肌、咽肌、喉肌、口腔肌、和鼻肌的抽动,当这些部位的肌肉收缩抽动时就会发出声音,简单的如“喔、噢、啊”等,也可表现为清嗓、咳嗽、吸鼻、吐痰、犬吠等声音;复杂发声性抽动由有意义的单词、词组或句子组成,表现为与环境不符的不由自主地重复无意义的词句或无缘无故地骂人。
2、运动性抽动:指头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表现出来就是频繁眨眼、蹙额、厥嘴、缩鼻、伸舌、张口、摇头、点头、伸脖、耸肩、挺胸等动作。
3、抽动-发声综合征: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或多发性抽动。
患者同时具有单纯性抽动和单纯性发声的临床表现。
血清ESM-1、sICAM-1水平对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冯利民;李淑慧【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24(36)4【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对帕金森病(P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93例P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将其分为认知正常组(n=50)和认知障碍组(n=43),另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
比较三组ESM-1、sICAM-1水平及MoCA 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ESM-1、sICAM-1水平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ESM-1、sICAM-1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P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价值。
结果:认知障碍组、认知正常组血清ESM-1水平、MoC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认知障碍组低于认知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障碍组、认知正常组血清sI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认知障碍组高于认知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ESM-1水平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r>0,P<0.05);血清sICAM-1水平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r<0,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ESM-1、sICAM-1水平单项及联合预测P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3、0.605、0.911,其中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最高。
结论:血清ESM-1水平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血清sICAM-1水平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且血清ESM-1、sICAM-1水平联合检测预测P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价值高于两者单项检测预测价值。
【总页数】4页(P123-126)【作者】冯利民;李淑慧【作者单位】清丰县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5【相关文献】1.血清Aβ1-42、tau蛋白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对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发生的预测价值☆2.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清CTRP1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预测价值的研究3.帕金森病患者血清sICAM-1与α-Synuclein水平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联性研究4.帕金森病患者血清ESM-1和YKL-40水平、黑质强回声面积与强度变化及其诊断效能5.血清sLOX-1、ESM-1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 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消瘤胶囊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患者常常伴随着以下症状:下肢漫胀、皮肤皱褶、色素沉着、皮肤坏死等。
静脉曲张不仅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会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针对这种疾病,目前采用的治疗手段主要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消瘤胶囊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
其成分主要包括薏苡仁、桃仁、红花、丹参等药材,具有显著的功效。
通过对消瘤胶囊的药理研究发现,其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血淤血块,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状况,从而起到减轻下肢静脉曲张的作用。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消瘤胶囊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和理论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通过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方式,对消瘤胶囊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探讨其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中的效果。
2. 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符合下肢静脉曲张基本症状标准的患者,年龄在18-65周岁之间,无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
(2)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方式,将满足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
治疗组患者给予消瘤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安慰剂治疗。
(3)治疗方案:治疗组每天口服消瘤胶囊,每次3粒,每天3次,连续服用8周。
对照组患者给予安慰剂治疗,每天口服,每次3粒,每天3次,连续服用8周。
(4)观察指标: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对其下肢静脉曲张的症状进行评估,如下肢静脉曲张的颜色、直径、长度、深浅程度等进行测量;采用静脉超声的方式测定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同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如下肢疼痛、功能障碍等生理和社会心理方面的影响等。
三、预期研究结果通过本研究,我们预期能够探讨消瘤胶囊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和治疗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和理论参考。
张丽萍(健康管理中心主任)主治医师,毕业于南华大学,从事CT诊断9年,核磁共振诊断2年,从事健康管理4年,国家二级健康管理师。
黄宇湘(健康管理中心市场部部长)主管护师,毕业于衡阳卫校,从事护理管理十余年,健康管理十余年,国家二级健康管理师。
林曼丽(健康管理中心内科医师)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先后在国家级杂志发表多篇论文,在多家医学杂志上担任编辑,在心肺脑复苏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于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的诊断。
徐正潘(健康管理中心外科医师)主治医师,毕业于湖南医学临床专业,从事外科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工作经验,担任外科主任多年。
卜帮华(健康管理中心妇科医生)主治医生,毕业于湘南医学院,原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从事妇产科工作四十余年,对妇科疾病,宫颈病变,不育不孕有着丰富的经验。
刘大法(健康管理中心彩超医师)主治医师,从事B超40余年,对彩超影像有着极丰富的经验,人民医院B超创始人,曾在广东省惠阳空军机场医院影像科担任主任。
刘丹(健康管理中心检验医师)检验医师,从事检验40余年,对检验有着极丰富的经验,曾在广东省惠阳空军机场医院检验科担任主任。
杨七英(健康管理中心心电图医师)主治医师,毕业于衡阳医学院本科,从事临床20余年,曾在湘雅二医院进修,对心电图诊断有丰富的经验。
家长偶尔会发现孩子说脏话时,做父母往往会作出强烈的“禁止”反应:“你说什么?这么难听的话,怎么说得出口?”“再说就不让你看动画片!”“再说就打你”等等。
往往并不见效,有时他还会愈说愈来劲,弄得你气急败坏。
他说你发火,“样子”很夸张,他觉得很好玩,好像他拥用了“发动”你情绪的一种秘密武器,只要他想逗乐,他就说句脏话,让你发火,看你笑话。
这时候家长们应该怎么办呢?让孩子改掉说脏话的坏习惯1、要冷静分析孩子的脏话是怎么来的。
要发现模仿源,发现是谁教他的,应该对这个人做工作。
2、如果是生活过于单调,因而拿说脏话来取乐那么要丰富孩子生活的内容和兴趣,他自然就会忘掉这个“办法。
”3、千万不要逗引,让他对讲的“脏话”产生兴趣。
4、对他的好行为要大大表扬,让他有对比,就比较容易改正。
5、如果是寻求注意,一定不要给他注意。
他说时,表现出毫无兴趣的样子。
对毫无兴趣的事情,他也不会有的兴趣。
6、对长期不改的说脏话的行为,批评完全是必要的,但要适度,而且要一对一,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中批评他,保护他的自尊心,在批评时,语气坚定、要严肃,不要打骂。
如果平时在生活中发现本来一直很乖巧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就开始说脏话了,这个时候家长肯定很奇怪,肯定认为孩子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广州后勤医院抽动症专家蒋兆瑜认为,这个时候家长别总是责骂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其实很大可能是孩子患上了抽动症。
感觉孩子总是爱说脏话,家长应该拿它怎么办呢?如果孩子是因为周围的环境或模仿家长所造成的,这个时候家长就应该多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孩子面前不要有说脏话的习惯,免得孩子越来越喜欢说脏话。
但是如果孩子说脏话不是受了别人的影响,是自身的原因,那家长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了。
这个时候孩子有可能是患了抽动症的缘故,就需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治疗。
◆◆◆-----广州后勤医院采用“GP-X脑部神经递质平衡疗法”治疗多动症、抽动症,效果显著。
“GP-X 脑部神经递质平衡疗法”完全避免了传统治疗方法复发率高、治疗时间长、对身体损伤大的弊端。
练习太极拳,双腿酸痛怎么办?
颜大迁
【期刊名称】《饮食科学》
【年(卷),期】2011(000)006
【摘要】那是2008年秋天一场手术之后,我深感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也想学习一套拳。
看到小区里不少长者早上都打太极拳,于是激发我的兴趣,我决心学习太极拳。
【总页数】1页(P30-30)
【作者】颜大迁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78
【相关文献】
1.24式太极拳与杨式太极拳老年练习者膝关节角度的比较及存在的运动风险研究[J], 石华毕;廖翊德
2.太极拳练习与膝关节健康的调查研究r——以海外部分太极拳习练者为例 [J], 王继生;蒙华;孟凡莉;廖道惠
3.太极声乐练习法——浅析声乐练习借鉴太极拳练习的方法 [J], 邹志刚;刘芳;邹志辉
4.单、双腿纵跳爆发力练习效果对比分析 [J], 严万泰;
5.单、双腿纵跳爆发力练习的比较研究 [J], 霍兴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9卷1期疑难病案
蒋庆源;高岩
【期刊名称】《实用妇产科杂志》
【年(卷),期】2013(029)001
【摘要】患者,26岁,G1P0,因孕36+2周,发现胆汁酸升高1月,外阴水肿7天于2012年12月18日人院。
末次月经:2012年4月8日,预产期:2013年1月15日,停经40+天出现早孕反应,停经2月外院建卡定期产前检查,查乙肝标志物:HBsAg阳性,抗一HBs阴性,HBeAg阴性,抗-HBe阴性,抗-HBc阳性,肝功能正常。
孕4’月感胎动至今。
孕中晚期无胸闷、气紧,无头晕、眼花,无皮肤瘙痒,无多食、多饮、多尿,无双下肢水肿。
【总页数】1页(P69)
【作者】蒋庆源;高岩
【作者单位】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四川成都61004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25
【相关文献】
1.旴门医案——谢强辨治声嘶疑难病案探析 [J], 吴钟标; 邓琤琤; 谢强
2.针药结合协同治疗疑难病案 [J], 林国清;向云亚
3.旴门医案—谢强辨治声毛疑难病案探析 [J], 吴钟标;邓琤琤;谢强;黄冰林
4.旴门医案—谢强辨治声疲疑难病案探析 [J], 吴钟标;邓琤琤;谢强;黄冰林
5.旴门医案—谢强辨治声沙疑难病案探析 [J], 李芳;吴钟标;黄冰林;谢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预实验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赖展云
【期刊名称】《卫生职业教育》
【年(卷),期】2012(30)18
【摘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验目的是通过实践操作,用实验结果验证理论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因为实验课效果的好坏与实验准备是否充分密切相关,而微生物学预实验是完善实验准备工作,是实验教学按时、优质完成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总页数】2页(P90-91)
【关键词】预实验;微生物学实验;作用
【作者】赖展云
【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市卫生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4.31
【相关文献】
1.浅谈社团预实验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J], 戚筠
2.实验准备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J], 黄秋霞;罗映红;刘佳
3.谈预实验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垂柳生根最适浓度”实验的预实验 [J], 马秉侠
4.双主体预实验制度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J], 宋姗姗;杨艾华;王小敏;
王微微
5.双主体预实验制度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J], 宋姗姗;杨艾华;王小敏;王微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代医学新技术(3)恶性血液病的靶向治疗
邵宗鸿
【期刊名称】《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 主持人的话rn提起白血病、淋马瘤、骨髓瘤等这些造血系统恶性疾病,可能没有人不恐惧.其实,这些病没有那么可怕.而且,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对某些类型的恶性血液病已经有了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比如,靶向治疗就是一种新兴的并极具潜力的治疗.
【总页数】1页(P9)
【作者】邵宗鸿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肿瘤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靶向治疗药物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应用进展 [J], 张凤娟;王明闯;常方方
2.现代医学新技术(3)利妥昔单抗——靶向治疗淋巴瘤 [J], 江汇涓
3.现代医学新技术(7)冠心病诊治新技术——血管内超声 [J], 赵英强;汪涛
4.现代医学新技术(12)诊治心脏疾病新技术禁区的突破——冠脉左主干病变的支架治疗 [J], 郭峰
5.靶向治疗药物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应用进展 [J], 张凤娟;王明闯;常方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物反馈法治疗青少年近视
沈桃娟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眼科杂志》
【年(卷),期】1997(015)003
【摘要】生物反馈法治疗青少年近视上海市静安区眼病防治所(200040)沈桃娟为了寻求一种符合青少年生理特点,能够被青少年所接受的切实易行,同时又得到较好效果的近视眼治疗方法,笔者从眼的生理解剖到近视的病理变化着手,采用生物反馈法进行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
【总页数】2页(P174-175)
【作者】沈桃娟
【作者单位】上海市静安区眼病防治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8.110.5
【相关文献】
1.多能近视治疗仪治疗青少年近视100例临床观察 [J], 赵建浩;徐瑞卿
2.YZM—90型近视治疗仪治疗青少年近视眼效果报告 [J], 王茂发;黄树礼
3.近视眼电子针感治疗仪治疗青少年近视疗效观察 [J], 王崇贤
4.GM—Ⅱ型近视眼治疗仪治疗青少年近视的初步疗效观察 [J], 李学成;张迎秋
5.JGY-1型近视眼光学治疗仪治疗青少年近视的效果观察 [J], 刘邦英;王桂华;黄寿康;程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超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预测价值
刘艳群
【期刊名称】《上海医学影像》
【年(卷),期】2001(010)003
【摘要】@@ 我们对8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腹部B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B超对预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价值.
【总页数】1页(P233)
【作者】刘艳群
【作者单位】甘肃省干部医疗保健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
【相关文献】
1.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B超诊断价值 [J], 肖岭岚
2.肝硬化患者B超与胃镜检查对预测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 [J], 施玉湘
3.应用B超预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价值 [J], 袁霞;李远泽
4.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的临床价值 [J], 贾立红;刘艳秋;等
5.肝硬变患者B超与内镜检查对预测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 [J], 施玉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涎腺恶性肌上皮瘤3例报告
杭东跃
【期刊名称】《江苏临床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8(002)005
【总页数】2页(P438,440)
【作者】杭东跃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87
【相关文献】
1.小涎腺巨大恶性肌上皮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J], 辛丽华;陈洋;吴雪娥
2.儿童涎腺恶性肌上皮瘤1例 [J], 尤向辉;范黎;任军
3.涎腺恶性肌上皮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J], 王丽京;葛振林;等
4.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涎腺良恶性肌上皮瘤中的表达 [J], 王丽京;高玉好;杨连甲
5.涎腺恶性肌上皮瘤16例临床分析 [J], 曾剑;喻庆薇;柳子川;于文斌;曾宗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