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小班健康教案-软软糖 硬硬糖.doc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园托班活动教案:《软软硬硬的糖》1500字主题:《软软硬硬的糖》活动目标:- 帮助幼儿区分软硬、形状和颜色。
-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一份软糖和一份硬糖(可以是口香糖和硬糖),分别用纸包好。
- 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软糖和硬糖,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红色、黄色、蓝色等。
- 几个透明容器,用来放置软糖和硬糖。
- 着眼于幼儿的关注和学习特征,课前老师做好相应的试验和示范。
活动步骤:引入环节:1. 老师拿出一颗软糖,向幼儿展示,并问:“这是什么?”2. 接着,老师拿出一颗硬糖,展示给幼儿看,并问:“这是什么?”3. 老师引导幼儿讨论软糖和硬糖的区别,帮助他们认识到软糖和硬糖具有不同的特征。
实践活动:1. 老师把软糖和硬糖放在透明容器中,让幼儿观察它们的外观特征。
2. 老师让幼儿自由选择一颗软糖和一颗硬糖,然后带领他们触摸、嗅闻、品尝,并用手指按压它们。
3. 老师鼓励幼儿描述软糖和硬糖的感觉,例如软糖会变形,硬糖不会变形等。
4. 老师让幼儿用手触摸软糖和硬糖的不同形状,并帮助他们分类和比较。
5. 老师使用一段橡皮筋模拟软糖的弹性,让幼儿体验软糖的软度和硬糖的硬度。
6. 老师将软糖和硬糖分别放入两个碗中,让幼儿用眼睛观察它们的形状和颜色。
并鼓励幼儿说出它们的区别和相似之处。
总结回顾:1. 老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软糖和硬糖的不同特征。
2. 老师和幼儿一起总结软糖和硬糖的形状和颜色。
3. 老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观察和比较中的收获和体会。
拓展活动:1. 让幼儿自己制作软糖,通过加热糖浆和香精的方法,观察糖浆的变化和软糖的制作过程。
2. 给幼儿提供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糖果,让他们用手触摸和眼睛观察,继续探索软硬糖的特征。
活动评估: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观察、分类、比较、描述和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评估幼儿是否能够正确区分软硬、形状和颜色,并能够简单描述软硬糖的不同特征。
小班健康《软软的糖硬硬的糖》教案
一、教学目的
1.知道软糖和硬糖的区别。
2.知道吃太多糖对身体的危害。
3.学会选择健康的零食。
二、教学内容
1.软糖和硬糖的区别。
2.吃太多糖对身体的危害。
3.如何选择健康的零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让学生了解软糖和硬糖的区别。
2.难点:让学生认识到吃太多糖对身体的危害。
四、教学方法
1.观察法。
2.讲解法。
3.活动法。
五、教学流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袋软糖和一袋硬糖,然后问学生有什么不同。
2. 学习(25分钟)
1.软糖和硬糖的区别:通过观察法,让学生了解软糖和硬糖在外观、口感和成分方面的区别。
2.吃太多糖对身体的危害:通过讲解法,让学生认识到吃太多糖对身体的危害,如蛀牙、肥胖、糖尿病等。
3.如何选择健康的零食:通过活动法,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健康的零食,如水果、蔬菜等。
3. 总结(5分钟)
1.教师向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平常吃的零食是否健康。
六、教学评价
1.学生通过观察法、讲解法和活动法学习本节课的知识。
2.学生能够简单表述软糖和硬糖的区别、吃太多糖的危害以及如何选择健康的零食。
3.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平常吃的零食是否健康。
七、教学反思
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糖的问题。
2.今后可以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延伸到家庭,让学生更好地与家长进行互动。
小班科学教案软糖和硬糖小班科学教案:软糖和硬糖引言:科学教育是小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科学实验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以及培养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和实用的实验主题,即“软糖和硬糖”。
通过这个实验,幼儿可以以亲身体验感受糖果的不同特性,并对物质的性质有初步的了解。
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幼儿认识并比较软糖和硬糖的特性,了解不同的物质在外观、口感和化学性质上的差异。
二、实验材料:1. 软糖(如柔软的口香糖)2. 硬糖(如薄荷糖)3. 盐水4. 两个小杯子5. 盐6. 水三、实验过程:1. 引导幼儿观察软糖和硬糖两者的外观差异,如形状、颜色等。
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两者的不同之处,并提醒他们在描述时注意详细的表达。
2. 然后,给每个幼儿发放一颗软糖和一颗硬糖,让他们尝尝软糖和硬糖的口感。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感受来描述软糖和硬糖的区别,如有嚼劲、融化速度等。
3. 接下来,给幼儿准备两个小杯子,一个倒入盐水,另一个倒入普通水。
然后,分别把软糖放入盐水杯中,硬糖放入普通水杯中。
观察并引导幼儿描述软糖和硬糖在水中的变化。
4. 建议等待一段时间,让幼儿观察软糖是否变化,并引导他们尝试用手指触摸软糖和硬糖,观察其变化。
5. 继续引导幼儿讨论软糖和硬糖的差异。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向幼儿提问一些问题,如:“为什么软糖会在盐水中膨胀?为什么硬糖不会?”或者,“为什么软糖比硬糖更快融化?”四、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幼儿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软糖和硬糖在外观上有一定差异,软糖通常比硬糖更柔软。
2. 幼儿发现软糖比硬糖更容易咀嚼,并且常常能融化得更快。
3. 在盐水中,软糖会膨胀并变得更大,而硬糖则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4. 软糖和硬糖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可能是由于它们的成分不同导致的。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幼儿对软糖和硬糖的不同特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并通过亲身体验对物质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软软糖硬硬糖》一、教案背景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健康饮食习惯对幼儿成长的影响,特别是对糖果等甜食的合理摄入。
活动目的:通过《软软糖硬硬糖》的故事,教育幼儿了解不同糖果的特点,学会选择对健康有益的食物。
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幼儿能够区分软糖和硬糖,并了解它们对牙齿的潜在影响。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和兴趣。
行为目标:幼儿能够在成人的引导下,选择更健康的零食。
三、教学准备教学材料:软糖和硬糖的实物或图片。
牙齿模型或图片,展示吃糖后的牙齿状态。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有关口腔卫生和糖果选择的视频。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或小游戏引起幼儿对糖果的兴趣。
故事讲述(10分钟)讲述《软软糖硬硬糖》的故事,介绍不同糖果的特点。
图片展示(10分钟)展示软糖和硬糖的图片,以及吃糖后对牙齿影响的图片。
视频观看(10分钟)播放有关口腔卫生和如何选择健康零食的视频。
互动讨论(15分钟)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喜欢的糖果,以及吃糖后的感受。
角色扮演(15分钟)幼儿扮演不同的糖果,模拟它们在口腔中的作用。
健康零食选择(20分钟)指导幼儿如何在多种零食中选择更健康的选项。
游戏巩固(15分钟)通过“健康零食大挑战”等游戏,巩固学习内容。
总结反馈(5分钟)总结今天学到的健康饮食知识,回答幼儿的疑问。
五、教学方法故事讲述法:通过讲述故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直观展示糖果对牙齿的影响。
互动讨论法:通过讨论激发幼儿的思考,加深理解。
角色扮演法:通过模拟情景,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学习。
六、教学资源人力资源:教师和助教。
物质资源:教学材料和工具。
七、安全措施活动安全:确保教学活动场地的安全。
健康监护:注意幼儿的身体状况,防止糖果引起的不适。
八、评估方式观察记录: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
口头测试:通过提问,检验幼儿对健康饮食知识的掌握。
九、附录教学材料清单活动流程图安全注意事项十、结语强调健康饮食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选择健康的食物。
《软糖糖和硬糖糖》托班教案第一章:认识软糖糖和硬糖糖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软糖糖和硬糖糖的定义和特点培养学生对糖果的兴趣和好奇心1.2 教学内容介绍软糖糖和硬糖糖的定义和特点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软糖糖和硬糖糖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软糖糖和硬糖糖的外观和口感1.3 教学活动展示不同种类的软糖糖和硬糖糖,让学生观察和比较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吃过的软糖糖和硬糖糖的经历引导学生用词语描述软糖糖和硬糖糖的外观和口感第二章:软糖糖和硬糖糖的分类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软糖糖和硬糖糖进行分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2.2 教学内容介绍软糖糖和硬糖糖的分类方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软糖糖和硬糖糖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软糖糖和硬糖糖的特点,进行分类2.3 教学活动展示不同种类的软糖糖和硬糖糖,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根据软糖糖和硬糖糖的特点进行分类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分类方法和结果第三章:软糖糖和硬糖糖的口味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软糖糖和硬糖糖口味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味觉感知能力3.2 教学内容介绍软糖糖和硬糖糖的口味种类通过品尝不同口味的软糖糖和硬糖糖,让学生体验和描述引导学生用词语表达对软糖糖和硬糖糖口味的感受3.3 教学活动准备不同口味的软糖糖和硬糖糖,让学生品尝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品尝的软糖糖和硬糖糖的口味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软糖糖和硬糖糖口味的喜好第四章:软糖糖和硬糖糖的手工制作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4.2 教学内容介绍软糖糖和硬糖糖的手工制作方法和材料通过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参与制作软糖糖和硬糖糖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自己制作的软糖糖和硬糖糖的外观和口感4.3 教学活动准备软糖糖和硬糖糖的制作材料和工具引导学生按照制作步骤参与软糖糖和硬糖糖的制作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制作软糖糖和硬糖糖的体验和成果第五章:软糖糖和硬糖糖的饮食健康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饮食健康的认知和意识提高学生对软糖糖和硬糖糖适量食用的意识5.2 教学内容介绍软糖糖和硬糖糖的饮食健康知识通过故事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过多食用软糖糖和硬糖糖的危害引导学生认识到适量食用软糖糖和硬糖糖的重要性5.3 教学活动讲述一个关于适量食用软糖糖和硬糖糖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过多食用的危害展示过多食用软糖糖和硬糖糖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讨论适量食用软糖糖和硬糖糖的重要性,并制定自己的饮食计划第六章:软糖糖和硬糖糖的创意游戏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6.2 教学内容设计关于软糖糖和硬糖糖的创意游戏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参与游戏,培养合作意识6.3 教学活动设计软糖糖和硬糖糖的创意游戏,如糖果配对、糖果拼图等引导学生分组进行游戏,鼓励学生互相合作邀请学生分享游戏过程中的心得和体验第七章:软糖糖和硬糖糖的故事欣赏7.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7.2 教学内容选择关于软糖糖和硬糖糖的故事进行欣赏通过朗读或观看视频,让学生聆听和观看故事内容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7.3 教学活动选择有趣的故事,如《软糖糖的冒险》或《硬糖糖的奇遇》朗读故事或播放视频,让学生聆听和观看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第八章:软糖糖和硬糖糖的绘画活动8.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和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8.2 教学内容设计关于软糖糖和硬糖糖的绘画活动通过观察和想象,让学生绘制自己喜欢的软糖糖和硬糖糖引导学生用色彩和线条表达软糖糖和硬糖糖的特点8.3 教学活动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引导学生观察软糖糖和硬糖糖的特点,并进行绘画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和创作思路第九章:软糖糖和硬糖糖的环保教育9.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学生对软糖糖和硬糖糖包装废弃物的处理能力9.2 教学内容介绍软糖糖和硬糖糖包装废弃物的处理方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废弃物引导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养成良好习惯9.3 教学活动讲解软糖糖和硬糖糖包装废弃物的处理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废弃物分类和回收的实践活动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和收获10.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对软糖糖和硬糖糖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10.2 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激发学生对软糖糖和硬糖糖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10.3 教学活动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提升自信心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认识软糖糖和硬糖糖:环节解析:此环节旨在让学生了解软糖糖和硬糖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小班健康领域教案反思《软软糖硬硬糖》教案名称:《软软糖硬硬糖》课程目标:1.能够理解健康食品的概念和重要性。
2.能够辨别软糖和硬糖的区别,了解它们的营养成分和对健康的影响。
3.能够制定健康饮食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健康零食。
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可以使用图片或实物展示软糖和硬糖,并让学生品尝两种糖的口味和口感差异。
引导学生思考两者的区别,并激发学生对健康食品的兴趣。
2.知识讲解:通过PPT或教材介绍软糖和硬糖的定义、制作过程、常见品牌等。
重点讲解它们的营养成分和对健康的影响。
告诉学生软糖中添加的大量糖分和食品添加剂会导致肥胖、蛀牙和其他健康问题,而硬糖含有较少的糖分,更适合健康饮食。
3.活动设计:a.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总结软糖和硬糖的区别,并列举一些常见的软糖和硬糖的品牌。
然后请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b.健康饮食计划:让学生制定自己的健康饮食计划,其中包括选购适合自己的健康零食。
鼓励学生选择含有较少糖分和食品添加剂的硬糖,同时可以推荐一些其他健康零食,如坚果、水果干等。
4.总结:通过回顾课程内容,让学生总结软糖和硬糖的区别,并强调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选择健康食品,并避免过量食用糖分较高的软糖。
反思:整体来说,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较为合理。
学生在体验不同糖果的口感后,引发了他们对健康食品的思考和兴趣。
通过讲解软糖和硬糖的定义、制作过程以及对健康的影响,学生对两者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小组讨论和制定健康饮食计划的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和参与度,更加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
总结环节有助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然而,教案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知识讲解环节,可以通过案例或实际的数据更加生动地说明软糖和硬糖对健康的影响。
同时,可以加入一些学生参与的互动环节,如提问、让学生观察食品包装上的标签等,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另外,在活动设计中,可以设计一些更加具体的任务,如让学生团队合作制作健康零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幼儿园教案软糖和硬糖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教案-软糖和硬糖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软糖和硬糖的区别。
2. 培养幼儿对不同糖果口感的感知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糖果的正确食用习惯和健康意识。
教学准备:1. 软糖和硬糖各一份。
2. 幼儿园教室或活动场所。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幼儿回忆他们平时喜欢吃的糖果。
- 提问:你们吃过软糖和硬糖吗?它们有什么不同?2. 探究(10分钟):- 给每个幼儿一颗软糖和一颗硬糖。
- 让幼儿观察两者的外观、形状和质地。
- 引导幼儿用手轻轻捏一下软糖和硬糖,感受它们的软硬程度。
- 提问:软糖和硬糖在质地上有什么不同?哪个更软?哪个更硬?3. 实践(15分钟):- 让幼儿先尝一颗软糖,然后尝一颗硬糖。
- 引导幼儿描述两者的口感和味道。
- 提问:软糖和硬糖在口感上有什么不同?哪个更容易咀嚼?哪个更容易溶化?4. 总结(5分钟):- 引导幼儿讨论软糖和硬糖的区别,并总结出结论。
- 强调软糖和硬糖的食用习惯和健康意识,提醒幼儿不要吃太多糖果。
教学延伸:1. 可以让幼儿尝试其他口感不同的糖果,如涂层糖果、泡泡糖等,并比较它们与软糖和硬糖的区别。
2. 引导幼儿讨论糖果的健康问题,如过多食用糖果可能导致蛀牙等问题,培养幼儿的健康饮食意识。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观察力和口述能力等。
2. 收集幼儿的口述回答和讨论内容,评估他们对软糖和硬糖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幼儿的参与度和互动,通过观察和引导,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软糖和硬糖的区别。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口述能力。
3.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提醒幼儿糖果的食用习惯和健康意识,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小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软软糖硬硬糖》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活动,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种类的糖果•知道糖的摄入量应该限制在多少以内•了解过多的糖分摄入可能会导致的健康问题•掌握选择健康的糖食品的方法二、教学准备•视频素材:制作一段短视频(约5分钟),介绍不同种类的糖果和对健康的影响•实物准备:准备两盘糖果,一盘健康的糖果,如含有果汁、保健功能等,另一盘为包装精美但营养价值不高的糖果•展示材料:制作一份以图片为主的PPT,介绍糖的种类、含量及对健康的影响三、教学过程1.引入在课堂上播放短视频,带领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糖果并让学生对其口感做出评价,同时介绍糖果的可能影响。
2.活动将两盘糖果拿出来,展示给学生观察,并进行简单介绍。
请学生选择一盘糖果尝试。
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糖果,并让学生自主寻找健康的糖果和不健康的糖果,并理解健康和不健康糖果的区别。
3.讲解通过PPT展示和讲解糖的种类和含量对健康的影响,并举例说明糖分摄入过高可能引起的健康问题,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糖比较健康。
4.思考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思考并在班级中进行分享。
让学生就健康的糖果和不健康的糖果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最后,跟学生们强调限制糖分摄入的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本节公开课,通过短视频、展示糖果、PPT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糖的种类、摄入量和影响,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
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下次公开课开展时,教师可以考虑添加更多的活动形式,如定时提醒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口感标记健康指数和不健康指数等。
在小班教学中,引导学生的另一种有效方法是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以提高教学效果。
小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软软糖硬硬糖》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软”、“硬”糖果的区别;2.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硬”糖果对牙齿和健康的危害;3.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选择健康的零食。
教学内容知识点1.“软”、“硬”糖果的区别;2.“硬”糖果对牙齿和健康的危害;3.健康的零食选择。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老师为学生展示一些各类糖果的图片,让学生辨别其中的“软”和“硬”糖果;2.老师向学生介绍糖果的种类,并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种类糖果的区别。
第二步:理论学习1.老师通过展示PPT和物品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软”、“硬”糖果的区别;2.老师让学生模拟咀嚼“软”、“硬”糖果的过程,并学习和感受两者的区别;3.老师通过图片展示,“硬”糖果对牙齿和健康的危害。
第三步:案例学习1.老师通过实例,向学生讲解如何选择健康的零食;2.老师与学生一起从超市中选购零食,让学生全方位了解如何在众多商品中分辨有害的食品。
第四步:巩固训练1.老师为学生提供不同种类的食品,让学生辨别有害和健康的食品;2.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答案,并得到老师及同学的反馈和评价。
第五步:作业布置1.老师布置作业: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选择自己喜欢的健康的零食,并编写一份购买清单;2.老师要求学生在下次上课前,购买并分享自己的选择,让全班同学一起品尝。
教学反思这次教学以《软软糖硬硬糖》为主题,以“软”、“硬”糖果及健康零食的选择为重点,让学生从视觉、听觉和口腔感受等多个方面全面了解到糖果的种类,以及不同种类糖果对健康的影响差异。
教学整个过程生动有趣,充满了互动和启发式的环节,让学生在感受和思考中了解健康的饮食观念。
通过本次教学,我反思到自己关于糖果及零食知识的了解不够详细,需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相关资料,并引导学生不断反思和学习。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参与的程度,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此外,在课堂中,老师要尽量多地运用互动环节,让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积极参与课堂,并与同学们交流和分享。
小班健康领域教案与反思《软软糖硬硬糖》一、教案背景1.1 教学时间和地点本次教学是在某幼儿园小班进行。
1.2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幼儿了解软硬糖的区别,了解软硬糖对健康的影响,掌握正确的选择方式和食用方法,培养幼儿爱护身体的意识。
1.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软硬糖的区别。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正确的选择方式和食用方法。
二、教学过程2.1 手段全员参与的教学活动,辅以课堂讲解和互动问答形式的学习,通过游戏来吸引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2.2 学习内容2.2.1 知识引导引导幼儿观察、探究硬硬糖和软软糖的区别。
使用幼儿乐器一口一颗糖,让幼儿按硬软品尝,带出软硬糖的分类。
2.2.2 游戏体验让幼儿们实践掌握正确的选择方式和食用方法。
半饱食后,学会口感选择,顺着甜——口感——多少颗糖的思路,让幼儿自己来选择甜度、口感、糖量和健康程度。
2.2.3 思维拓展开展思维活动,引导幼儿思考对身体影响和健康食品。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吃糖少的好处,引发他们对健康饮食的认识。
2.3 教学形式结合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如:贴画板展示、对比展示、讲解、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进行学习。
2.4 教学时间安排时间内容9:00~9:15介绍教学目标、对比糖果差异9:15~9:30游戏体验口感、选择甜度水平9:30~9:45辨别软硬口感,发表意见9:45~10:00选购健康好甜同学支持体验10:00~10:15思考人体的需要和好习惯10:15~10:30总结对学习内容的了解和认同三、教学反思3.1 教学亮点本次教学活动主要以游戏体验为主,设计华丽又简单,让幼儿能自主体验、自主思考,班级各民族幼儿均参与其中,互动多,并结合正式场红卡延伸课,教育孩子们如何正视低糖低油的健康食品的魅力。
3.2 教学不足游戏形式的互动短促,有些幼儿的选择过于随意,参与方式也不够积极,需要加强幼儿参与度的训练。
3.3 改进建议引导幼儿思考与表达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注重如何引导幼儿表达。
小班健康教案:软软糖硬硬糖
本文整理了关于幼儿小班健康教案《软软糖硬硬糖》,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能感知糖的软和硬并能用语言表达。
活动准备:已感知过软和硬的物体。
物质准备:软硬糖若干,不透明袋子,小石头和海棉教师活动一、请宝宝们分别摸摸这两个袋子,然后说说自己的感觉。
师:我们来看看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鼓励宝宝大胆说一说,并猜测布袋里装的是什么?
--将袋里的石子和海绵拿出来给宝宝们看看和摸摸。
二、出示装有糖果的布袋,鼓励宝宝摸一摸,感知糖的软硬。
--请宝宝摸过后猜猜袋子里装的是什么?
师:我们来看看袋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三、请宝宝人选一块糖果品尝。
--师:宝宝们用手捏一捏,看看自己的糖是硬硬的还是软软的呢?(鼓励宝宝说出自己糖的软硬)--师:现在再请宝宝们吃一吃自己的糖是什么味道的?(鼓励宝宝说出糖的味道和吃在嘴巴里有什么感觉。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课是充分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而精心准备的,活动内容具有
探索性与科学性,引起幼儿的求知兴趣与探索欲望,特别是小班幼儿对新奇的事情特别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