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新岭脚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 格式:pdf
- 大小:2.14 MB
- 文档页数:6
中国造山型金矿床时空分布及找矿前景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872068);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No.B07011);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GPMR200833)作者简介:郭春影,1982年生,男,博士后,主要从事矿床学研究.E-mail:guochunying106@163.com中国造山型金矿床时空分布及找矿前景郭春影1,2,张文钊2,葛良胜2,夏锐1,2(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地质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大陆由稳定地块和造山带2类大地构造单元构成。
前者主要包括华北克拉通、扬子克拉通、塔里木克拉通,以及新疆西部的伊犁地块,东北地区的佳木斯地块、额尔古纳地块、松嫩地块,中部地区的松潘-甘孜地块、西南地区的西藏和羌塘地块等小型的地块。
稳定地块之间是褶皱造山带,涵盖了3个全球性的造山带,即中亚(或古特提斯)造山带、环太平洋造山带和特提斯-喜马拉雅造山带。
按照国内的传统认识,将造山作用分为600~405Ma的加里东期、405~270Ma的华力西期、270~208Ma的印支期、208~90Ma的燕山期和<90Ma的喜马拉雅期。
稳定地块之间的褶皱造山带是造山型金矿形成的有利地质环境。
根据容矿岩石地质环境的差别,造山型金矿床可分为3种主要金矿床亚类:绿岩带型、浊积岩型(又称板岩带型)和BIF型。
在中国,造山型金矿床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华北克拉通北缘、小秦岭和秦岭地区、新疆北部(例如阿尔泰山和准噶尔西部)和中国东南地区扬子克拉通与华夏地块的碰撞拼合形成的褶皱带,此外西南三江地区和中部的祁连山褶皱带也发育一些造山型金矿床。
胶东地区的造山型金矿主要有三山岛、焦家、新城、玲珑、阜山、台上和大尹格庄以及大概300个小型的矿床和远景区。
近年来深部探矿取得重要突破,在焦家深部、寺庄深部等发现了重要的金矿体。
休宁-歙县东南部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金敏【摘要】The southeastern Xiuning-Shexian area is an important gold 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belt in south Anhui, dominated by quartz vein and structural altered rock type gold deposits, which mainly occur in Neoproterozoic gneissic granite and the Jingtan Formation of rhyolitic metavolcanic rock and are controlled by NE-trending faults. The faults formed by the Yanshanian left-lateral motion control rocks and minerals in the area, and the Yanshanian granite emplaced along the faults are the source of ore-forming material and hydrothermal fluid. Auriferous altered rock type gold deposit with siliconized and greinsenized fracture zone affected by magmatic hydrothermal fluid is the major target for gold exploration and assessment in the area in the future.%休宁-歙县东南部是皖南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区内金矿以石英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为主。
56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安徽池州南部多金属矿找矿潜力初探桂淑林(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1地质队,安徽 安庆 246000)摘 要:皖南地区地处扬子陆块江南古隆起东段,横跨下扬子前陆坳陷带、江南造山带及皖浙褶断带。
皖南地区矿产发育,已发现多金属矿有铜陵冬瓜山铜矿、荷花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等。
本文选择池州南部桐子山铜多金属矿、大石门铅锌矿作为典型矿床,予以解剖,分析安徽池州南部多金属矿找矿潜力。
关键词:池州南部;多金属矿;找矿潜力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03-0056-2收稿日期:2021-02作者简介:桂淑林,女,生于1983年,汉族,安徽宿松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勘查。
安徽池州地处皖南,区域上位于扬子陆块江南古隆起东段,横跨下扬子前陆坳陷带、江南造山带及皖浙褶断带,皖南地区属于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结构之一。
本区为燕山期岩浆断裂部分,与周王、高坦断带形成一系列超浅成相石英(辉石)闪长玢岩-闪长斑岩侵入体,中酸性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脉侵入,铜多金属矿化普遍存在这些小型侵入体及脉岩中。
皖南地区广泛发育多金属矿,已发现的多金属矿有铜陵冬瓜山铜矿、荷花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伏岭地区钨—多金属矿、宁国竹溪岭钨多金属矿、池州花山金(锑)矿、东至兆吉口铅锌矿等。
1 区域地质概况皖南地区地处扬子陆块江南古隆起东段,横跨下扬子前陆坳陷带、江南隆起带及皖浙褶断带。
本区主体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出露以海相沉积为主的沉积地层。
断裂构造发育,区域构造大体呈北东向,发育的褶皱和断裂构造多为北东-北北东向,叠加在东南向基底之上。
池州南部区域构造上位于江南过渡带,其特性在于其内部的发育盖层的沉积及出露基底的岩层和不发育的中生代火山岩[1]。
2 皖南地区多金属矿矿床类型2.1 层控型相关人员在之前的一系列研究过程中发现,很大一部分层控型都纳入了广义的矽卡岩型之中。
安徽金矿主要特征及找矿方向储国正【摘要】安徽省金矿目前不算优势矿产,但却是特色矿产.安徽金矿分布普遍、类型多样.但已探明的资源储量不能满足矿产开发业的需要.随着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地质工作,金矿勘查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文中指出了今后要重点寻找的金矿类型和重点地区.【期刊名称】《安徽地质》【年(卷),期】2010(020)004【总页数】5页(P255-259)【关键词】金矿特征;矿床类型;找矿方向;安徽【作者】储国正【作者单位】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安徽合肥2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安徽省金矿地质勘查工作虽自建国后就有所开展,但主要是上世纪80年代,通过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努力,找到了一批矿床(点)。
就其已探明的资源储量来说比之铁铜矿不算优势矿产,但却是我省特色矿产。
随着近几年全球矿产资源的紧张,矿业权的活跃,矿产开发业的掀起,使得地勘投入大幅度提高,我省金矿勘查工作也随之得到了大力加强,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初步显示出金矿将逐渐成为我省优势矿产之一的趋势。
但目前来说,我省已探明的金矿资源储量还不能满足矿产开发业的需要,因此,要加快安徽金矿勘查步伐,早日实现安徽金矿,尤其是大型规模金矿的突破。
至今我省已探明或大致查明的金矿床(点),据不完全统计,有70余处,其中独立和共生岩金矿床(点)共42处(其中共生金矿7处),伴生金矿床(点)23处,砂金矿床3处,已探明的金资源储量321t。
2.1 金矿地区分布特征安徽省金矿产地分布广泛,但资源储量分布相对集中。
我省沿江地区、江南过渡带,皖南地区、大别山地区、蚌埠—五河地区、滁州—庐江地区和淮北地区均有金矿分布。
但从资源储量上看主要分布于沿江地区,其中又以铜陵地区为主,约占全省金矿资源储量的60%。
2.2 金矿赋矿地层分布特征全省金矿赋矿地层自老到新均有分布。
从五河大巩山等金矿太古代的五河群、皖南天井山金矿元古代的井潭组、铜陵地区金矿的古生代、霍山地区的中生代地层均有分布。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升,人们对于贵金属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直接推动了矿业开采工作。
在我国,从金矿中提炼出的金元素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相应的勘探开采技术不断改进,掌握金矿的形成规律和地质特点,能够为金矿资源的开采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文首先概述了金矿的形成原理,然后分别从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两个方面,对金矿进行详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金矿预测类型;成矿地质特征;金矿预测评价模型;金矿资源潜力火山喷发时,岩浆会从下地幔带出一些物质,金矿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律。
了解并利用这些规律,能够通过地质特征进行推测,继而评估是否存在金矿,为金矿的开挖提供科学依据。
由此可见,深入探讨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金矿矿产预测类型划分综合成矿地质背景、含矿建造构造的演化和矿床地质特征等,以《重要矿产预测类型划分方案》为基础,将金矿矿产预测类型归纳为12类。
2金矿的地质特征2.1绿岩带型绿岩带型金矿中,金矿类型主要是角闪岩、辉石等,形成过程是火山喷发出矿物质,对岩石造成化学侵袭,继而出现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等反应,因此表面呈现为绿色[2]。
分析其地质特征,主要位于多山区域,而且出现过火山喷发现象,喷发期间带来的物质和原有岩石之间,产生了相互作用,出现造山效果。
而且,该金矿内会存在大量片状岩石,呈现绿色、质地较脆,组成物质主要是云母、石英,因此在分布上相对明显。
2.2矿金砂矿金砂金矿的形成,得益于河流对含金金属物质的搬运,在水流作用下聚集到平缓区域,然后形成矿床地带,含有大量金属物质。
该金矿的特点是含金量高、开采方便,因此成为目前经常开采的类型。
分析其地质特征,河流上游经过矿区,且其中的含金量高;中游则会存在明显弯道,在水流作用下可以推动砂子运动;中下游地段相对平缓,有利于金砂的聚集,由于会覆盖在岩石上方,因此表现为砂金状。
2.3变碎屑岩型变碎屑岩型金矿的外表,主要是黑色岩、硬砂岩、浊积岩等,岩石质地较粗糙,以板岩、片岩为主。
就矿找矿—就乌溪金矿寻找茶坑测区金矿
吴德海
【期刊名称】《城市地理》
【年(卷),期】2015(000)020
【摘要】安徽省泾县茶坑金矿测区南部与乌溪金矿区北部相接壤, 乌溪金矿是一具中型规模的金矿, 前人对该矿区进行了较系统的地表、浅深部工程揭露、室内分析及研究工作, 现已基本控制了矿体的空间形态、规模、产状及品位变化特征. 通过分析总结前人对该矿区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 根据 "就矿找矿" 原则, 为寻找乌溪金矿北部的茶坑测区提供找矿方向.
【总页数】3页(P78-80)
【作者】吴德海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江西南昌 33001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疆奇台县呼勒斯德-乌普迪尔一带金矿地质特征及矿找矿远景评价 [J], 杜金花;佘新玉;王超
2.哈图金矿齐Ⅰ矿区储矿构造及7号脉第二含矿段找矿靶区优选 [J], 李义甫
3.皖南乌溪斑岩型金矿床赋矿侵入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 [J], 李双;孙赛军;杨晓勇;孙卫东
4.中哈吉乌天山变形带容矿金矿床:成矿环境和控矿要素与找矿标志 [J], 薛春纪; 赵晓波; 赵伟策; 赵云; 张国震; Bakhtiar NURTAEV; Nikolay PAK; 莫宣学
5.溪灯坪金矿区芹菜塘矿段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J], 彭泽建;杨晓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