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本功
- 格式:docx
- 大小:24.58 KB
- 文档页数:5
摄影入门知识总结(必备3篇)1.摄影入门知识总结第1篇1.光圈优先大多用在拍人像以及风景时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这个光圈值确定快门速度。
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
在拍摄人像时,我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
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够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
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2.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例如体育运动、行使中的车辆、瀑布、飞行中的物体、烟花、水滴等等。
与光圈优先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
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
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
并且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3.人像拍摄首先,要用到长焦,3-4倍的长焦非常适合拍人像,广角端会使得人像有些变形,不好看,超过4倍甚至更长焦会使得人脸过于扁平,不够生动。
其次,光圈优先,选择大光圈,大光圈可使得快门变快,减少晃动,并且使得背景尽可能的虚化。
最好选择点测光,对人脸点测光,并使用曝光锁定。
因为其他测光方式容易受到衣服颜色的影响,使得人脸曝光不正常。
最后,构图。
人像最好占到1/3-1/2,并且脸部在上方1/3处(从下看是处)。
这样拍出的人像片就会生动,有视觉的冲击力,让人看着好看。
4.怎样拍好微距拍好微距,需要用光、构图讲究技巧。
我们要掌握的是怎么把微距拍清楚,不要拍糊呢?注意以下两点就行了。
摄影的艺术摄影中的慢,那是一种火候,摄影中要有慢功,慢火煨汤,工夫不到,滋味出不来。
但摄影中仅有慢功是不够的,也需要快功夫,就如爆炒,要的是鲜嫩可口。
就像打拳,慢功像太极,柔中带力。
快功则是降龙十八掌,掌掌要命快门速度要快好多人拍出的照片不清晰,是因为快门速度不够快。
这里主要有这么几种情况。
一是镜头比较长,快门速度没有达到安全速度。
所谓安全快门,是指快门的速度,要比镜头焦距倒数快。
比如,300毫米的安全快门要快于1/300秒。
这是经验,你如果有一双铁手腕,是个练家子,那另当别论。
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安全快门有参考意义。
当然,现在各大主流厂家镜头都有了防抖技术,安全快门可以放宽3~4档。
二是拍运动的物体,快门速度一般要远远大于运动物体的速度。
这样才能将运动定格。
三是飞鸟等动物,快门速度一定要快,一般的经验,小鸟要1/1500~1/2000秒以上,大鸟也要1/1000秒以上。
能够快速的根据需要调整相机设定能够快速的根据需要调整相机设定,这是摄影的基本功。
要达到这种基本功,需要的技术与经验很多。
首先要对相机功能了如指掌,这需要对相机入迷,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
没事在家就要摆弄相机,将每一个键都反复练习。
还要对现场的情况有判断,知道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技术组合,这需要更高的要求。
我经常看到一些朋友拍了好几年,还用全自动功能,这能不能出作品姑且不论,岂不浪费了相机制造者的孜孜心血换镜头要快现在有一镜走天下的镜头。
18~200毫米,方便使用,但成像还是有些差强人意。
按照过去的说法,焦距比大于3的镜头,成像就不会太好。
当然,如果18~200的成像好了,定焦头就卖不出去了。
因此,我们的镜头,一般多不能适应各种情况,现场需要根据情况更换镜头,这就需要速度快,速度慢了就失去好机会了。
技术不过关,镜头更换快了容易将卡口弄坏,卡口很重要,很多触点都是为了传输信号用的。
怎么办?我的办法是要在家里就估计好这次拍摄可能用什么镜头,然后带尽可能少的镜头满足需要。
实例图解:摄影基本功训练荐语:我们喜欢摄影,但我们是业余爱好者,是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的初学者。
我们也知道,一幅好的摄影作品首先来自天生的灵感。
一个人对色彩的感觉是天生的,对美的感觉也是天生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天赋”。
对于摄影而言,“天赋”是最重要的。
我们大多数业余爱好者也许并不具有这种天赋。
不过,没有天赋或天赋不高也没有关系,我们依然喜欢拍照。
我们拍照时可能没有什么章法,拍出来的照片也许没有什么灵气,不能得到各种各样摄影协会里那些摄影家们的认可,这些都不要紧。
重要是我们自己拍得开心,我们快乐摄影。
但是,我们也希望尽量减少失误,尽量争取拍得好一些,对吧。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以勤补拙”,这是一厢情愿的说法,但“熟能生巧”却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虽然没有摄影的天赋,但我们可以练好摄影的基本功,不断积累拍摄经验,经过自己的努力把片片拍得好一些,充分体验摄影带给我们的乐趣,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不是吗?这个《摄影基本功训练》是一篇老文章了,作者也不知是谁。
这篇文章对摄影高手没有什么用处,但对我这样的初学者是有所帮助的。
现抄录于此,供初学摄影的菜鸟参考,呵呵. ——推荐人:影友【老飘】第一单元:基础训练●练习1 全景深练习摄影:广州山羊被摄体:一般风景、花卉、城市建筑等冲击力较强的景物。
要求:画面全部实焦。
建议:尽量使用广角镜头:24mm~35mm拍摄,光圈:F11~16,光圈优先AE模式。
●练习2 单体对焦练习摄影:马铃薯要求:只把焦点对在主要被摄体上,浅景深。
建议:尽量用中望远镜头:85mm以上,光圈开到最更大,光圈优先AE模式。
●练习3 定格练习作者:1012摄影:数字打火机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行走着的汽车、火车,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求:将激烈运动着的被摄体的瞬间动作或瞬间表情记录下来。
建议:快门1/1000秒以上,快门速度优先AE模式。
●练习4 动感练习摄影:忧天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动态的人、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用Av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档!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
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详见下面的运动物体的拍摄)!3、拍景:Av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上三脚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例如拍一个广场,人来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这样,曝光时间就会很长,那么,走动的人影,不会留在照片上!广场将会很干净!5、拍烟花:使用快门线,B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6、拍运行的东西:光线好的情况:Av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光线不好的情况: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7、拍流水或喷泉:使用Tv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8、夜间人像留影:上三脚架,调节白平衡,自动或自定义白平衡;iso100-400;Av档,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会再闪一次,所以在闪两次前,人不要离开。
摄影技巧(三)如果手持姿势得当,则不必使用很高的快门速度就能把静止的鸟拍清楚,这样意味着可以使用较小的光圈和较低的ISO值以得到更好的画质!就以我为例通常如果是坐姿手持拍摄的话,200mm的焦距使用1/125s的快门速度都是可以的。
当然也有很多人拍鸟都会选择使用三脚架支撑相机,但是我是不推崇使用三脚架拍鸟的。
对于拍静止的鸟,如果实在对抖动要求很严格的话,带上个三脚架还是很保险的(当然如果不嫌沉的话),三脚架在天色昏暗的时候尤其有用,因为这时快门速度会更慢,手持拍摄会相当困难。
然后要说的是拍什么,静止的鸟虽然相对好拍,但是并不等于静止的鸟容易拍好!比如你经常去动物园拍一种鸟的静止状态,则到最后很有可能发现自己拍到的全是千篇一律的鸟——照片里就是鸟,什么也没有!那么这种照片就只可能是一种简单的记录,仿佛全都是在说明:“看!我拍到了一只鸟!”为了避免机械性的记录般地拍片,拍摄者就必须尝试从不同角度、配合不同背景、带有目的地拍摄一张鸟片,给这张鸟片赋予一定创意和意义,而静止的鸟可以任由你去构思如何拍摄,这是再好不过的了。
于是,拍摄静止的鸟时,不要把它当作“一只鸟”,而就当成是你的一件作品,比如你肯定有某些方面的照片拍得好,那拍鸟也带着同样的期待去拍,这样往往拍到的鸟片才会令自己感觉是摄影作品而不是科考记录,自己的鸟片才会不断进步。
B:拍摄飞行的鸟拍摄飞鸟是拍鸟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具挑战性的,就我所拍摄的鸟片中的鸟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处于飞行状态的。
与静止的鸟不同,飞行的鸟很容易离开镜头的视线,于是这里需要最考验技巧与毅力的追踪拍摄,镜头焦距越长、飞鸟速度越快、相机距离飞鸟越近,就需要越快越精准的追拍。
好在当今有了数码相机,它功能强大,拍摄照片没有数量限制,我们便可以更大胆地按下快门,但是追拍飞鸟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对焦,对焦无法成功则即便追拍再精准拍出来的照片也是模糊的,这就需要我们对手里数码相机的对焦模式有所了解。
摄影:站、靠、趴、坐、拍美女Pose四十例(转载)随着相机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网络交流的便利,对于摄影者来说,对焦、曝光、用光、构图都不是障碍,拍美女时最大的困惑就是碍是让镜头前的美女摆个什么样的POSE,因POSE毁人的不在少数,因POSE 而托起明星的也大有人在。
所以本文先从姿势入手。
一、站姿。
站姿是最常见的拍摄姿态,但站得不好,形象大打折扣:这样傻呆呆地站着,让观众看清楚他穿的是什么衣服?或者和环境配合一下,表现自己的生存状态?站姿二除了表现衣服外,这种姿只适合表现环境和特别清纯的小女生(从身材到样貌都纯得发傻的那种)其实,稍微的翘一下手,情趣就出来了。
头再歪一下就更生动了。
下面说说身体的姿态,不外乎正、侧、背。
正面想使自己的身体露出曲线来,只要一松胯就可以了。
站姿三还可以身体略微前倾,适合胸部和肩部线较美者,身体前倾,会造成和观众有一种亲近感,所以一般的面部表情应该微笑或者作沉思或欲诉状。
说到,侧面,当然是要表现身体的曲线。
站姿四记住,一定要给人物的动作一个理由。
比如这张就比较傻:如果头部微抬,换副早起深呼吸的表情,则比较合理和优美!如果要个性和妖冶一点,可以把手勾在腰带,或者插在兜里,或者提起小裙子。
手也可以叉在腰间,这样可以显得成熟、自信和略带俏皮。
站姿五抱臂则是成熟的表现。
站姿六手在胸前,则会有小女生的俏皮感觉。
站姿七手臂一弯百媚生:站姿八手部的摆位切忌僵直,这张片子里的手位左右对称,所以安排模特身体微侧:手位过了头,侧会使身体向上挺拔,显出修长的腰身来。
站姿九为什么我们在手姿上分析得这么多呢,因为在其它体位中也存在手姿问题,这里详细点,以后就可以简略点。
上面在手姿上我们所举的例子多为正和正侧体位,其实在站姿中的其它体位也都可以变换手姿。
比如以下几个片子:靠姿通过举例不难发现,光杆似的站着拍的多半是影棚作品。
而在实景拍照时,为了更好的融入背景中,身体会和环境有轻微的接触,我们称为靠。
摄影综合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摄影基础知识1. 光影:光影是摄影的灵魂,影响图片的质感和表现力。
了解自然光、人工光的不同效果,以及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的光线对拍摄的影响是摄影师的基本功。
2. 曝光:曝光是照片中亮度的表现,影响照片的明暗和细节表现。
了解如何使用相机的曝光参数,以及如何根据不同场景调整曝光是摄影师的基本技能。
3. 焦距:焦距是镜头的参数之一,不同焦距的镜头有不同的拍摄效果。
了解不同焦距镜头的特点和应用是摄影师的基本知识。
4. 感光度:感光度是指相机底片或传感器对光的敏感程度,影响照片的噪点和细节丰富度。
了解如何根据不同光线情况调整感光度是摄影师的基本技能。
二、摄影构图1. 画面构图:画面构图是指在照片中合理安排主体、背景、构图元素等,以呈现出更具艺术感和表现力的效果。
了解画面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黄金分割、对称构图、透视构图等,是摄影师的基本功。
2. 线条构图:线条构图是指在照片中运用各种线条和形状打造出更具视觉吸引力的画面效果。
了解线条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引导线、斜线、曲线等,是摄影师的基本知识。
3. 色彩构图:色彩构图是指在照片中利用色彩对比和和谐来创造更丰富的表现力。
了解色彩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冷暖对比、色彩搭配等,是摄影师的基本技能。
三、摄影器材1. 相机类型:不同类型的相机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拍摄效果,了解不同类型相机的特点和应用是摄影师选择器材的基础知识。
2. 镜头类型:不同类型的镜头有着不同的视角和成像效果,了解不同类型镜头的特点和应用是摄影师选择镜头的基本技能。
3. 滤镜:滤镜是摄影器材的重要配件,可以改变光线的成色和质感,了解不同类型滤镜的特点和应用是摄影师的基本知识。
4. 三脚架:三脚架是摄影器材中的重要辅助工具,可以在拍摄中提供更稳定、更精确的支撑,了解不同类型三脚架的特点和应用是摄影师的基本知识。
四、摄影后期1. 软件应用:后期处理是摄影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了解图像后期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技巧是摄影师的基本技能。
38种摄影基本功训练训练1、全景深练习被摄体:一般风景、花卉、城市建筑等冲击力较强的景物。
要求:画面全部实焦。
建议:首先使用广角镜头:24MM—35MM拍摄,光圈:F11—16,光圈优先AE 模式。
训练2、单体对焦练习要求:只把焦点对在主要被摄体上,浅景深。
建议:中望远镜头:85MM以上,光圈F5.6或更大,光圈优先AE模式。
训练3、定格练习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行走着的汽车、火车、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求:将激烈运动着的被摄体的瞬间动作或瞬间表情记录下来。
建议:高速快门1/1000秒以上、快门速度优先AE模式。
训练4、动感练习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动态的人、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求:运动员和动态人的身体的一部分虚化或动体实背景虚,流动着的水,瀑布等有流线感。
建议:慢速快门1/15秒-11秒,先从1/30秒开始练习,然后1/15、1/8、1/4、1/2、1秒逐段练习,使用三脚架。
训练5、取景练习要求:突出主题,画面简练,能传达出被摄场景的气氛,此项训练是构图训练的基矗。
建议:望远镜头,大光圈。
训练6、特写练习被摄体:花卉、静物、昆虫等。
要求: 被摄体占画面的比例尽量大,突出被摄体的形状和有趣的部分,高清晰度。
建议:使用微距镜头或微距功能及近摄接圈,最短摄影距离,镜头与被摄体保持平行,使用三脚架及快门线。
训练7、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的使用练习利用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进行拍摄练习,借此了解镜头各个焦距的特点,理解画角及透视关系,活用各焦距段的不同景深。
标准镜头: 焦距50MM左右的镜头——极其自然,没有夸张。
广角镜头: 焦距35MM以下的镜头——强调远近感。
中望远镜头:焦距为85MM~135MM的镜头——与人眼最接近的透视(远近)感,能正确体现被摄体的形状,多用于人像摄影。
望远镜头:焦距为200MM以上的镜头——很少远近感,有压缩效果。
(易抖动,尽量使用三脚架)第二单元:画面构成和构图训练练习8、横、纵位构图被摄体:景物、山河、建筑、人物等。
摄影技术基础:曝光量的正确估计学会正确估计曝光,是学习摄影的重要基本功。
⽼式的⼿调机械相机没有机内测光系统,全凭经验来估计。
现代相机有了机内测光系统,也有⾃动曝光功能,获得⼀张准确曝光的图⽚已⾮难事。
但是学会估计曝光,尤其掌握各种影响曝光的因素及其变化规律,仍有必要。
它可以加深记忆,提⾼获取⾼素质影像的概率,⽽且在采⽤⾃动曝光功能拍摄中,还能及时发现和纠正相机设置的反常与错误,抓住拍摄的良机。
1.标准曝光组合影响曝光的两个主要因素,就是光圈与快门速度。
两者的搭配组合,我们称为曝光组合。
标准曝光组合,是使我们在户外最常见的光照条件下获得准确曝光的⼀个常规数据,同时也使我们在各种曝光因素发⽣变化或需要获得各种不同清晰与模糊程度的图像时,对曝光组合进⾏调整有个基本的出发点。
这个基本的标准曝光组合就是:f/11、1/125秒,这⼀组合,也称为黄⾦曝光律。
使⽤的条件是,相机感光度为ISO100;时间是春秋季;光照条件为⽇出后2⼩时⾄⽇落前2⼩时的阳光下。
上述诸条件中,⽆论哪⼀项条件改变,曝光组合都要作相应的变更。
因此就要进⼀步掌握下⼀个问题,即:2.影响曝光的诸因素标准的曝光组合在下述因素中的任⼀项发⽣改变时,均需作相应的调整变更。
(l)感光度感光度即对光线亮度的敏感程度。
感光度的数值每相差⼀倍,曝光量就相差⼀级。
如ISO100改为200,则感光度提⾼⼀级,快门速度就可以加快⼀挡;相反,ISO400改为200,则感光度降低⼀级,快门速度就应该放慢⼀挡。
数码相机都有内测光系统,因此,当感光度改变时,照相机上测光反应也会作相应的改变。
(2)⾃然光的强弱⾃然光的强弱与季节、天⽓、时⾠、地理纬度、海拔⾼度等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
①季节 四季中太阳光强弱不同,夏季的强度是春秋季的2倍,是冬季的4倍。
标准曝光组合适合春秋季节使⽤,在夏季应缩⼩⼀级光圈,冬季则应开⼤⼀级光圈。
②天⽓ 分晴天阳光、薄云遮⽇、多云、阴天4类,各种天⽓之间依次相差⼀级曝光量,或逐级开⼤⼀级光圈,或放慢⼀挡快门速度。
新手必存!任何一个摄影师都需要的十二张图表,简单实用一目了然对于摄影新手来说,总会遇到很多问题,今天我们就列举了12个摄影新手最需要的常识性表格,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摄影的基本理论,顺利度过摄影新手期。
常见画幅尺寸画幅尺寸是大家最容易摸不到头脑的东西,摄影新手在刚开始选择相机的时候,对画幅全然没有概念,画幅的概念说起来话长,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只要记住简单一句话就好——画幅越大画质越好!镜头的焦距又与不同的传感器有关,小底相机上焦距会更长,同时也会改变光圈和虚化,这个后面会讲。
主要传感器尺寸与等效焦距转换倍率视角与焦距画幅之后,自然会谈到镜头焦距的问题。
众所周知,焦距越长,视角越窄,具体的视角对应图如下。
需要强调一点,图中的焦距是等效焦距,比如,如果使用M43画幅的机身,搭配25mm的镜头,根据前面那张图可知,M43画幅的转换倍率是2,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的等效焦距应该是镜头焦距乘以2,也就是50mm。
焦距与视角的关系虽然以上都是基础的参数知识,但是对于刚开始接触摄影的朋友来说,认识这两个表格可以更好的选购自己的器材,不管是买相机还是镜头,都可以作为很好的参考。
拍摄模式拍摄模式相对简单,只要注意一下,各个厂商的标识有所区别,在调整的时候根据自己的设备来调整就好。
另外,白平衡在所有的档位下都可以自由调整,但是曝光补偿,在M档也就是手动曝光时,是无效的。
相机档位和介绍快门速度与拍摄题材选择合适的快门速度是摄影的一项基本功。
总的来说,风光拍摄需要更慢的速度,而拍摄运动题材,快门也不是越快越好,而且在不同题材下要表现的效果不同,再结合上光圈跟ISO,这里只能作为一个大致的参考。
快门速度与题材参考色温数值以下只是常见的白平衡设置对应的色温,另外在不同场景表达不同感官需要不同的色温,这里也只是作为参考。
白平衡和对应色温ND滤镜指数在进行风光摄影的时候,ND滤镜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说起ND滤镜,它有两种表示的形式,一种是点数表示,例如0.3、0.6,另外一种是我们常用的ND指数,比如ND8、ND4。
摄影,除了拥有好装备,良好的运气,超凡的耐心之外,更有有一手过硬的摄影技巧,分享摄影基本功训练,文末提供摄影基本功训练全文阅读。
第一单元:摄影基本功训练训练1、全景深练习被摄体:一般风景、花卉、城市建筑等冲击力较强的景物。
要求:画面全部实焦。
建议:首先使用广角镜头:24MM—35MM拍摄,光圈:F11—16,光圈优先AE模式。
训练2、单体对焦练习要求:只把焦点对在主要被摄体上,浅景深。
建议:中望远镜头:85MM以上,光圈F5.6或更大,光圈优先AE模式。
训练3、定格练习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行走着的汽车、火车、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求:将激烈运动着的被摄体的瞬间动作或瞬间表情记录下来。
建议:高速快门1/1000秒以上、快门速度优先AE模式。
训练4、动感练习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动态的人、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求:运动员和动态人的身体的一部分虚化或动体实背景虚,流动着的水,瀑布等有流线感。
建议:慢速快门1/15秒-11秒,先从1/30秒开始练习,然后1/15、1/8、1/4、1/2、1秒逐段练习,使用三脚架。
训练5、取景练习要求:突出主题,画面简练,能传达出被摄场景的气氛,此项训练是构图训练的基矗。
建议:望远镜头,大光圈。
训练6、特写练习被摄体:花卉、静物、昆虫等。
要求: 被摄体占画面的比例尽量大,突出被摄体的形状和有趣的部分,高清晰度。
建议:使用微距镜头或微距功能及近摄接圈,最短摄影距离,镜头与被摄体保持平行,使用三脚架及快门线。
训练7、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的使用练习利用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进行拍摄练习,借此了解镜头各个焦距的特点,理解画角及透视关系,活用各焦距段的不同景深。
标准镜头: 焦距50MM左右的镜头——极其自然,没有夸张。
广角镜头: 焦距35MM以下的镜头——强调远近感。
中望远镜头:焦距为85MM~135MM的镜头——与人眼最接近的透视(远近)感,能正确体现被摄体的形状,多用于人像摄影。
望远镜头:焦距为200MM以上的镜头——很少远近感,有压缩效果。
(易抖动,尽量使用三脚架)第二单元:画面构成和构图训练练习8、横、纵位构图被摄体:景物、山河、建筑、人物等。
要求:用横位构图表现稳定感和宽阔感,用纵位构图表现纵深感和高度感,画面不能有无用的空间。
建议:1、对同一被摄体分别用横、纵位构图法拍摄,比较作品的不同感受。
2、横位构图表现安定感时使用标准焦点以上的镜头,表现宽阔感时使用广角镜头。
3、纵位构图表现纵深感与高度感时使用广角镜头,注意画面中近景与远景的位置配置,构图时应特别注意水平与垂直,使用三脚架。
练习9、三角形构图被摄体:三角形或类似三角形的景物,建筑,人物造型等。
要求:利用三角形在画面中不同的位置配置,表现稳定感、跃动感、高度感和宽阔感。
建议:1、画面中有容易识别的三角形造型,三角形构成的复数物体焦点要实,要有平衡感。
2、高楼大厦和道路等高大细长的景物时使用20MM以下的广角镜头。
3、使用景深预测功能。
练习10、对称形构图被摄体:所有具有对称构图性质的景物、人物造型、建筑等。
要求:利用上下左右对称构图,表现稳定感和超现实意境。
建议:1、选择优美的对称形,对称形的两边焦点都要实,每个对称形表现要明显。
2、尽量使用标准焦点以上的镜头,使用光角镜头时要注意相机与被摄体保持平行。
3、拍摄岸边与水中的对称构图景物时使用偏光镜。
4、求全景深不得不用小光圈时使用三脚架。
练习11、垂直、水平构图被摄体:风景、建筑等。
要求:画面中表现由多条平行或垂直线条构成的单纯美。
建议:画面构成的线条要保持水平或垂直,线条要美,水平或垂直线条造型要布满全画面,使用三脚架。
练习12、S形、斜线构图被摄体:具有S形或斜线构成的道路、河流、山峦、都市内的桥梁和道路等。
要求:用S形表现纵深感,用斜线表现外展的广阔感和动感,S形要通达画面的两端,中途断了的话前面要有空间构成。
建议:S形及斜线的配置要有平衡感,要仔细感觉作品是否有纵深感和广阔感,被摄体是否清晰,主题要突出。
练习13、黄金分割法构图被摄体:任何均可要求:被表现的主体要处在分割点、线上或附近,构图要平衡,被摄体要突出,画面中不能有多余的部分存在。
建议:首先按自己的想法构图,然后再活用黄金分割法。
第三单元:用光训练1练习14、昼间闪光灯曝光补偿被摄体:人物、花卉、宠物、小范围自然景色、静物等近距离小范围景物。
要求:当以上被摄体处于逆光、侧逆光并周围光线强于被摄体时或被摄体处于昼间阴暗处时使用。
建议:用闪光灯同步速度测光(平均测光)取得光圈值,然后用闪光灯的指数除以光圈值得到拍摄距离,就能得到曝光准确的照片。
例如:相机的闪光同步是1/125秒,用相机的自动测光得到的F值16,闪光灯的指数(GN)是40,即40÷16(F)=2.5M,这时的拍摄距离为2.5米。
已知闪光指数(GN)和距离求光圈(F)时用闪光灯指数除以距离求得光圈(F)。
即:GN÷距离=F。
练习15、利用闪光灯体现作品的立体感被摄体:人物、花卉、宠物、静物等。
要求:使用外置闪光灯并利用连线使闪光灯离开相机,从斜上方或背后投光制造立体感,也可以投到天花板或利用反光板制造折射的柔光,具体投光方法与方向按自己意图具体安排,但是要尽量避免重阴影。
建议: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尝试各种投光方式及曝光补偿所制造出来的立体感觉。
练习16、室内及夜晚灯光摄影被摄体:室内灯光下的集会以及城市灯光夜景等。
要求:利用色温在室内及夜灯下制造肉眼见不到的独特(泛红)氛围。
建议:画面内的光线布置尽量均匀,镜头附近最好没有强光源并不能有强光射进镜头,拍静物时使用三脚架,抓拍时最好使用ISO400的胶卷。
如果希望得到忠实于原色的作品,使用80A滤镜矫正色温,曝光不能有过。
参考:色温:白日晴天=5500K,白日阴天=6500K,早晚=4500K,一般灯光=2800K。
练习17、朝阳、夕阳、夜景被摄体:朝阳、夕阳下的山峦、海岸线、自然风光及夜景。
要求:要充分体现朝夕的氛围,再现朝夕夜景的绚丽景色,不能有多余的物体进入画面,最好没有晕光。
建议:使用手动,基本上光圈为F8~11左右,AE光圈优先,远景时焦点调到无限远,10M 以内对点光源等最容易看清楚的物体上对蕉,使用三脚架,可以考虑多次曝光。
练习18、白色物体被摄体:雪景、白色沙滩、白色花卉等白色物体。
要求:清晰再现白色物体的质感与色调。
建议:根据实测曝光量适当曝光补偿,补偿量根据白色物体占画面的比例和你要表现作品的意图一般为0.5~1.5EV之间,画面中黑白物体相间时根据各占比例调整。
第四单元:用光训练2练习19、逆光(透射光)的运用被摄体:光线从背后照射的人物、风景、花卉、静物及抓拍等。
要求:充分利用逆光的特点制造透明感和立体感,注意被摄体与背景的亮度平衡及不能有创作意图以外的光晕产生。
建议:使用曝光补偿以及反光板,曝光补偿量有+0.5、+1.0、+1.5、+2.0EV等,补偿越大,被摄主题越亮,如果把握不好曝光补偿量,可以分段补偿各拍一张以上以保证拍摄成功。
练习20、侧光的运用被摄体:与此种光线有关的人物、风景、花卉、植物、宠物以及抓拍。
要求:充分活用阴影的效果,使画面的氛围符合自己的拍摄意图,通过练习提高对光的敏感性。
建议:拍摄时从顺光、侧光、斜策光、半逆光、逆光的顺序去观察被摄体,并注意侧光与逆光所制造出的物体立体感之差别,如利用强侧光可塑造男人的刚毅,弱侧光可营造女人的温柔等,使用遮光罩。
练习21、林中点光与泻光的运用被摄体:具有泻光特点的林中、阴天下的风景如山峦、江和湖海的水面等。
要求:充分利用点、泻光的特点营造出印象深刻和感动人的氛围。
建议:注意光比范围及曝光量的掌握,明暗差要适当,用点测光方式测得明处与暗处的曝光量后取中间值进行最后的曝光。
练习22、极端曝光的应用被摄体:想要高调表现(阴影淡的)或低调表现(反差大的)的一切被摄题材。
要求:摄影意图以及主题要鲜明,要考虑采用高调或低调的必要性,被摄体的所具有的氛围要协调。
建议:高调的曝光补偿从0~+2.0,低调的曝光补偿从0~-2.0,通过分段曝光,掌握在各种条件下的曝光补偿所带来的效果。
练习23、光的轨迹被摄体:夜间流动的车、船、星空、焰火等。
要求:流畅地表现光的流动,光的流线色彩、形状、大小与周围的气氛要协调,曝光要适当。
建议:利用平均测光与中央部分重点测光模式,也可以把光圈设定为F4或F5.6,曝光为30秒至2分钟(可用B门),焰火一般使用ISO100胶片,光圈在F5.6~F11之间,星空的曝光时间最长可到1~2小时,以上均使三脚架。
练习24、有灯光照明的物体被摄体:都市内夜间被灯光照亮的建筑以及植物等。
要求:取景角度要体现被摄体的魅力,选择能够充分表现气氛的曝光,画面中主体的所占比例要适当。
建议:使用三脚架、快门线,使用手动模式,B门或T门,使用曝光补偿+0.5—1.5EV。
注意构图时画面中最亮部分与最暗部分,避免亮度相差悬殊,长时间曝光时注意倒易失律问题,使用广角镜头。
第五单元:强调色彩的训练练习25、26、27、28、29、30分别以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白色、黑色为主要特征的被摄体做表现主题的练习。
被摄体:具有以上颜色的各类物体及颜色着装的人物、花卉等。
要求:要表现出以上个种颜色的鲜明特征,把握好色调、明亮度、饱和度这色彩的三要素。
建议:注意冷暖色的表现,可能的话使用滤色镜,使用包围式摄影法体验曝光补偿对色彩表现的作用。
练习31、表现水的透明感被摄体:与水有关的任何物体。
要求:在表现水透明感的同时注意作品的整体表现。
建议:注意水面的光反射,使用PL镜,使用时旋转PL镜找到最佳表现。
练习32、色彩对比被摄体:各种颜色掺杂形成对比的田野、公园、建筑群等。
要求:利用色彩对比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建议:不要使太多的色彩进入画面,形成对比色彩的亮度差越大对比度越强,明亮色与形成对比的暗色容易醒目,同一颜色的实焦点处与虚焦点处可以形成对比。
练习33、黑白摄影被摄体:任何物体、人物等。
要求:主题与背景的关系性,理解黑白摄影作品的特性。
建议:有必要了解彩色变成黑白后的具体变化,既把红色当做浓黑、黄色当做灰色考虑等,并了解与灰阶的关系。
练习34、单色调的表现被摄体:大自然中的群生植物、大面积单色花卉、色调统一的室内房厅等。
要求:有效使用统一的色调,构图平衡,充分掌握色彩的浓淡度。
建议:注意色彩的饱和度,使画面内的色彩表现有张有弛,使用色温滤镜。
第六单元:表现动感与感情的训练练习35、动感的表现被摄体:体育运动、动物、纪念活动、花草、河流等。
要求:充分记录并表现运动的物体或人,表现出运动着的力量感和动态美,合理构图,掌握适合被摄场景的快门和按快门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