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选煤方法探析
- 格式:pdf
- 大小:119.42 KB
- 文档页数:1
煤的可选性评价方法的一种途径煤的可选性反映按要求的质量指标从原煤中分选出合格产品的难易程度,它是评价煤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19世纪末,随着澳洲学者里廷格尔最先研究煤的可选性以来,煤炭科技工作者一直积极从事着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与其相联系的煤的可选性评价方法也成了各国选煤工作者非常关心的研究课题。
本文在分析了现有煤的可选性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从煤岩学的角度用专家系统探索煤的可选性评价。
  1国内外煤的可选性评价方法概述1867年,里廷格尔用氯化锌溶液进行了煤的浮沉试验。
1903年,法国矿业评论杂志上刊登了法国工程师查尔瓦特关于绘制可选性曲线的论文。
1905年,比利时学者亨利在列日召开的国际采矿会议上发表了绘制可选性曲线的论文。
1911年,利赫特对可选性作了数学分析。
于1925年以后,才出现利用原煤浮沉试验绘制的可选性曲线。
目前国内外煤的可选性评价方法,大都是在可选性曲线基础上或启发下提出来的。
其中用得比较多的可选性评价方法是中煤含量法和分选密度±0.1含量法。
1.1中煤含量法中煤含量法最先在前西德使用,它以1.5~2.0密度级的煤量占全部煤量的百分数作为评定可选性等级的指标。
这种方法在前苏联、英国及中国都曾一度使用过。
但每个国家根据自己国家的煤质情况对“中煤”的范围做了调整,如前苏联以1.4~1.8密度级的煤定为中煤,并据此得出可选性的等级。
而中国的煤根据前苏联的评定等级大部分属于“很难选”这一类,所以将等级进行了重新划分。
但这种方法仍然和中国的洗选效果联系不起来而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1.2 分选密度±0.1含量法分选密度±0.1含量法是美国人勃特在1928年首先提出来的,他将原煤中大于分选密度0.1和小于分选密度0.1范围内的煤重占全部煤重的百分数作为评定可选性的指标。
分选密度±0.1含量越小,煤越易选。
该方法自1982年以来,一直作为中国煤炭可选性的评价方法,并根据中国煤炭的实际情况对评价指标及等级作了具体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选煤厂选煤方法及原则流程的确定在确定选煤工艺流程之前,根据煤质特性和用户的要求,应分析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选煤方法选煤方法是制定选煤厂工艺流程的核心问题。
选择选煤方法应考虑煤的牌号、可选性,用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以及各种选煤方法的适应范围和优缺点。
同时,还需要考虑技术经济上的合理性及国产选煤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制造能力。
选煤方法,主要包括跳汰选煤法、重介选煤法、槽选法、旋流器选煤法、摇床选煤法、浮选法等。
1.跳汰选煤法跳汰选适宜处理易选和中等可选性煤,其分选粒度上限可达50~100mm,甚至更大,其下限为0.5~0.3mm。
在国内外选煤生产实践中,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选煤方法。
跳汰选煤法之所以广泛被采用,主要在于其工艺流程简单易行、生产能力大(国产35m²大型跳汰机,小时处理能力可达350~490t)、维修管理方便、选煤成本低。
在处理难选煤时,其工艺指标仅次于重介,并且对原煤性质适应性强,选别易选煤的数量效率可达 90%以上;选别难选煤其数量效率为70%~80%。
2.重介选煤法重介选在我国的应用仅次于跳汰选,主要用于处理难选和极难选煤,也常用于动力煤分选时排除矸石或代替人工手选。
重介选煤的优点∶(1)分选效率和分选精确性高于其它选煤方法。
生产实践表明,块煤重介数量效率达95%以上;末煤重介旋流器的效率约90%左右,可能偏差E 值为0.03~0.07。
(2)分选粒度和密度范围宽。
分选粒度下限为0.5mm,上限视分选机槽宽而定,达500mm以上。
分选密度一般在1.3~2.0kg/dm²范围内调整。
(3)工艺操作简单,调节方便,易于实现选煤厂自动化。
重介选煤的主要缺点是介质回收再生系统复杂,设备磨损较大,生产费用较高。
因此,对于难选煤,究竟采用重介选还是跳汰选,必须在技术上、经济上进行全面衡量和比较;对极难选煤,优先考虑采用重介选。
3.旋流器选煤法重介旋流器分选过程是在离心力场中进行的,因而可强化矿粒的分选作用。
采煤方法的选择及发展1. 背景介绍煤炭作为全球主要能源资源之一,其采矿与利用一直是各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采煤方法的选择对于提高煤炭的开采效率、降低采煤成本以及保护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采煤方法的选择及其发展一直是煤炭产业关注的焦点问题。
2. 传统采煤方法2.1 手工采煤手工采煤是最传统的采煤方法,通常适用于煤矿资源储量小、煤层厚度较薄的地区。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
随着技术的进步,手工采煤的应用范围逐渐减少。
2.2 综放开采综放开采是一种结合机械化和人工操作的采煤方法,也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采煤方式。
它通过连续运转的采煤机进行煤炭开采,同时进行支护工作,提高了采煤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然而,综放开采存在着采煤机能够开采的煤层厚度限制、对煤矸石处理不完善等问题。
3. 新型采煤方法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炭采矿的效率、降低成本并保护环境,煤炭产业开始探索新型的采煤方法。
以下是几种新兴的采煤技术:3.1 煤炭气化技术煤炭气化技术利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将煤炭转化为燃气或化学原料的过程。
煤炭气化技术可以将煤炭资源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它被广泛应用于发电、炼化等领域,为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3.2 煤炭液化技术煤炭液化技术是将固态的煤炭转化为液态燃料或化工原料的过程。
通过煤炭液化技术可以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煤炭液化技术有助于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3 煤层气开采技术煤层气开采技术是指通过减压、抽采等手段将煤层中的煤层气开采出来利用的过程。
煤层气开采技术具有开发煤炭资源和高效利用的双重作用。
煤层气开采技术的发展为煤炭资源的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4. 发展趋势随着社会对煤炭资源利用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采煤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随着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减少人工操作,提高采煤效率和安全性。
2019年第二期选矿冶炼WESTERN RESOURCES基于选煤技术的国内外煤炭洗选业发展对比探究刘志强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13摘要:我国的煤炭洗选业比起发达国家,发展的时间较短,且国外有大量先进的选煤设备,而我国现阶段的选煤设备的现代化程度还有待提升,原煤入选率也待提高。
文章从洗煤业起步时间、原煤入选率、选煤厂建设规模、选煤厂设备、选煤技术等方面入手,对我国与国外煤炭洗选业的发展进行深入、全面的对比分析,希望能促进我国煤炭选洗业的发展关键词:选煤技术;煤炭洗选业;煤炭工业众所周知,我国的主要能源是煤炭资源,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能源结构都表现出缺油、少气、富煤这种情况,这就使煤炭资源在我国发展中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
从相关的资料可知,我国国民生产与生活所消耗的一次能源,大概有67%都是煤炭资源.此外,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很快,这也导致其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而在煤炭工业的生产过程中,要想提升煤炭产品的质量,选煤技术要达到一定水平,这也是符合我国当前经济情况的洁净煤技术发展要求,此外,运用选煤技术提升煤炭产品的质量,还可以大大地节省自然资源,从而保护环境,提升资源的利用率,这对于我国社会经济长期、健康地发展意义重大;'1.国内外洗煤业起步时间、原煤入选率对比根据相关的资料分析.可以发现,国外那些拥有发达工业的国家,在20世纪30年代便对选煤工业的发展重视起来.在20世纪60年代时,这些国家的世界原煤平均选入比例就提升到了50%,还有部分国家则大幅度超过这个比例叫现如今,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的原煤入选率大多都处于80%以上。
比如,美国的煤炭入选率就达到了90%以上,英国的煤炭资源经过多年的消耗,已接近枯竭,其煤炭产品每年的产量也下降约300万吨,然而其煤炭入选比例却高达100%,同时对部分进口商品煤展开再次洗选。
我国的选煤工业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
在1982年时,我国的原煤入选率是18%,1995年到1996年.我国的原煤入选率达到了22%,比起当时主要产煤国家的原煤入洗率要低上不少。
煤矸石污染的综合治理更新时间:09-7-10 13:26煤矸石是煤炭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废弃物,传统的方式是直接排至地面。
在造成污染后再进行治理,既没有经济效益,也没有环境效益。
因此在治理矸石问题上,既要采取从源头抓起的处理方式,实施清洁生产,又要搞好综合治理、保护环境,并最大限度地利用矿产资源,走良性发展的道路。
1 减少井下矸石产生量矸石不出井,不但可减少矸石占地、降低运输成本,而且可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巷道设计、施工工艺设计、矸石运转和井下充填等多个环节,要充分考虑矸石的井下处理,从源头上减少矸石的出井量,从而减少地面堆积的数量,降低地面处理的工作量。
1)改进设计方式随着“高产、高效、高安全”矿井的发展建设,采掘速度加快,生产高度集中,矿井或开采层面的服务年限相应缩短,巷道支护技术在不断提高,支护材料逐步改进,开拓巷道可采用全煤巷开拓方式,不必在岩层中开拓。
国外如德国、英国近年来已逐渐向全煤巷开拓发展,一些煤矿已取消了排矸系统,我国一些小煤矿也基本无岩石巷道。
2)巷道矸石处理在巷道施工过程中,对于半煤岩巷可采用巷旁存矸或宽巷留矸等措施。
按照巷道位置和使用条件,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以减少矸量为目的,在巷道煤体内掘出相应的矸石硐,用以存放矸石,或加大巷道断面,形成沿巷全长的矸石墙。
对于全岩巷道,由于成本较高,一般采用井下不同地点处理矸石的方式,即将矸石存放在预留的采空区或废弃巷道内;或设专门的存放地点,即在掘进巷道附近或其它煤体内,根据所采矸石体积,在不影响采掘及巷道维护的情况下,提前采出或部分采出煤炭,形成一定空间后用以堆放矸石。
2 煤矸石自燃的防治煤矸石自燃后,会直接向大气排放有害气体,是矿区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熄灭矸石自燃一般有清除燃料、降温、隔氧等途径,采用的方法有挖掘熄灭法、表面封闭法(覆盖法)、喷浆法、灌注法、深部注浆、推平压实等。
各地可根据具体的特点和情况,在坚持“以防为主,标本兼治,科学治理”的原则下,因地制宜地采用治理方法。
经济飞速发展环境下国内选煤行业与国外存在的差距及问题分析'飞速下国内选煤行业与国外存在的差距及问题分析一、我国煤炭洗选技术现状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变化,当下煤炭先选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世界范围了也小有成就。
在今天的煤炭洗选界,开始被普遍使用的装备主要有下面几个:重介质旋流器、螺旋分选机、重介质分选槽等。
国内在这方面的使用手法已经相当熟练。
虽然我们自己开发制作的设备,长时间形成的技术成果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们在这一方面的水平还是有待提高。
因为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我们在装备制作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制作材料质量部合格的地步,煤矿洗选装备制作产业的状况更是如此。
其中有不少装备因为其制作材料的严重不符合规定所以只能从本文由联盟收集整理国外择优进口。
最近几十年,我们在煤矿洗选技艺方面已经做了一些改革,对于该行业的质量要求不断地提高,其中重介质洗选的比重就已经超过了56%。
一些国家级煤矿洗选企业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新形势,已经开始进行改革,从既往的标准改革成脱硫与降灰等程序的同步进行,同时也提高了对一些剩余矿物质的利用率,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资源节约的目标。
全球常见的煤矿洗选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筛选法与物理法,现在又增添了化学法和微生物法。
这些新的方法有利于提高煤矿洗选的效率,同时能够起到节约资源,提高准确度的效果。
现在,国内主要推广使用的方式也慢慢地再向自动化与高效化靠近,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与调整,借鉴国外先进技术。
二、我国发展清洁煤的政策以及法规急需进一步完善在1970年那个年代,有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独立完整的煤矿洗选体系。
跟他们进行比较,中国的煤矿洗选体系发展得比较缓慢,而且在当时我们在这一行业的观念才开始初步形成,当然,也缺乏有力完善科学的规章制度。
国家在1995年才颁布了《中国洁净煤技术“九五”和2010年发展纲要》,该纲要是我们第一个用来作为煤矿洗选工作参考标准的文件。
煤炭采选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中国煤炭工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面对国内外的复杂形势,中国煤炭工业不断探索新技术,提升采选效益,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煤炭采选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也成为了当前各大煤炭企业关注的热点话题。
一、煤炭采选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的比较煤炭采选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提高煤炭的清洁利用率和高效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与传统技术相比,煤炭采选新技术有以下优势:1.高效节能。
许多新技术采用了先进的机械和自动控制技术,提高了采选效率,降低了能耗,减少了人员劳动强度。
2.清洁高效。
许多新技术可以达到对煤炭的高效清洁,减少煤炭的泥、杂、石等含量,提高了煤的品质,增加了采选产出。
3.智能化。
许多新技术采用了先进的无线通信、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提高了对煤炭的测定、分析和掌控能力,更好地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二、煤炭采选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煤炭采选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是中国煤炭工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以目前先进的技术为例,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引进和推广:1.自主研发。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完善,开展前沿研究和探索,实现自主研发。
这需要企业具备相关科研机构和人才资源。
2.引进成熟技术。
借鉴国外经验,引进成熟技术,例如美国的AWP、加拿大的MCF洗煤技术,中国金属矿山协会颁发了中国最高荣誉的煤炭洗选新技术"鲁克潘"技术等。
3.国际合作。
与国外先进技术的提供商开展技术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进行技术转移、引进和消化吸收。
三、煤炭采选新技术的应用案例煤炭采选新技术的应用,已经在许多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体案例如下:1.某煤矿采用了先进的煤炭净化技术,其采取多级磁选和气流分离的方式,将煤炭中的泥、杂、石等难以清洁的物质分离,提高了采选效率同时实现了节能减排。
2.某煤矿采用了煤的分级分选技术,利用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通过分类筛分、磁选、风选、光选等方式,将不同级别的煤炭分离出来,并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分别销售,从而提高了采选产出。
关于选煤技术的探讨摘要:我国已经建立起自己的选煤设备制造体系,主要的选煤设备基本上可以满足生产和建设的需要,根据国内外煤炭洗选加工的现状、选煤生产的实际以及近年来的选煤技术、设备的发展情况,提出了“十二五”及未来一段时间内选煤技术及装备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选煤技术;选煤装备abstract: china has established his own coal prepar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system, the main coal preparation equipment can satisfy the production and basically the need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ccording to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oal washing and processing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choose the actual coal production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coal cleaning technology, equipm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proposed the “1025” and future within a period of time coal cleaning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quipment.keywords: coal cleaning technology; coal cleaning equipment;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对能源需求的增加,煤炭的生产和消费呈上升趋势,世界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将持续增长。
预计2020年,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60%左右;到2050年,我国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在一次性能源消耗的比例仍>50%,煤炭将是我国未来几十年的主要能源。
关于选煤技术的探讨【摘要】我国已经建立起自己的选煤设备制造体系,主要的选煤设备基本上可以满足生产和建设的需要,根据国内外煤炭洗选加工的现状、选煤生产的实际以及近年来的选煤技术、设备的发展情况,提出了“十二五”及未来一段时间内选煤技术及装备的发展趋势。
选煤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提高煤矿产品质量、促进煤矿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主要针对选煤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选煤技术;煤矿产品;煤矿入选量当前,我国煤矿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主要表现,就是煤矿入选量较低,最然煤矿开采量处于世界前列,但是在入选量方面却较小,而且选煤的技术不高,选煤的规模较小,这些都是影响我国煤矿资源利用率的影响因素,因此,选煤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促进我国煤炭资源合理利用的主要途径。
1.选煤技术综述在煤矿企业中,拥有一套大型的、高效的选煤设备是其必不可少的设备要求,在西方国家中,对于焦煤、精煤的灰分要求控制在5%-8%,在美国,尤其是在电站中使用的硫分含量超过1%的动力煤禁止使用,因此可以说,无论是炼焦煤还是动力煤,都应当严格的进行筛选和选选,才能够满足煤矿使用者的需要。
当前,选煤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筛分选煤、物理选煤、化学选煤、细菌脱硫。
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根据不同的煤质成分,以及不同的单位对煤质的要求,采用不同的选煤方法。
在物理选煤技术中,通常使用的是跳汰、重介质和浮选集中方法。
跳汰选煤是在上下波动的变速脉动水流中,使相对密度不同的煤和矸石分开;重介质选煤利用磁铁矿粉等配制的重介质悬浮液(其相对密度介于煤和矸石之间)将煤与矸石等杂质分开;浮选是利用煤和矸石表面湿润性的差异,选选粒度小于0.5毫米的煤泥。
物理选煤可除去60%以上的厌份和50%的黄铁矿硫。
化学法和微生物脱硫町以脱除煤中99%的矿物硫及90%的全硫(包括有机硫)。
化学法脱硫多数针对脱煤中有机硫,主要利用不同的化学反应,包括生物化学反应将煤中的硫转变为不同形态而使之分离,化学法脱硫有10几种不同方法,即有碱水液法、PETC空气氧化法、NO:选择氧化法、氯解法、微波法、超临界醇抽提法、熔融碱法、全氯乙烷蓖力浮沉与抽提法、高能辐射法、快速热解法、生物氧化还原反应法、重力法与碱熔相结合的碱液浮沉浸溶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