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绿色食品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14
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LB/T 001-2018东北地区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操作规程2018-04-03发布 2018-04-03实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布1前言本规程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辽宁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吉林省绿色食品办公室、内蒙古自治区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徐晓伟、张志华、杨成刚、冯延江、张俊、夏丽梅、宋剑锐、韩明钊、李月欣、宋秋来、叶博、李岩、包力高、周君、刘强、尹明浩。
2东北地区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操作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东北地区绿色食品水稻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整地、播种、田间管理、采收、生产废弃物的处理、贮藏及生产记录档案。
本规程适用于内蒙古、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绿色食品水稻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 593 食用稻品种品质NY/T 105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3 产地环境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要求。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耕层深厚、土壤肥沃、理化性状良好的地块。
4 品种选择4.1 选择原则选择经国家或本省审定推广的适合本地种植的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生育期适宜的非转基因品种,品种品质达到NY/T 593中规定的3级以上。
4.2品种选用辽宁省推荐选用辽星13、沈农9816、辽粳401、盐丰47等品种;吉林省推荐选用吉粳511、吉粳809、吉粳88、松粳22、五优稻4号等品种;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推荐选用龙稻18、龙稻21,第二积温带推荐选用绥粳18、绥稻3号,第三积温带推荐选用龙粳31、龙庆稻3号,第四积温带推荐选用龙庆稻5号、龙粳47等品种;内蒙古东部地区可参考黑龙江相应积温区进行选择。
梨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一、前言梨子是一种非常有营养价值和美味的水果,具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为了确保梨子的质量和安全,提高梨子的产量和产值,制定本操作规程以规范梨子的生产技术操作。
1.地块选址:(1)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地。
(2)避免低洼地,以防积水影响梨子的生长。
(3)土壤pH值应在6.0-7.5之间,土壤肥沃度合适。
2.基地建设:(1)梨子基地应有清洁的水源和排水系统。
(2)建设遮阳网和保温棚,以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梨子生长。
3.梨树选种:(1)种植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梨树品种。
(2)选取健康、无病虫害的梨树苗进行种植。
4.梨树栽种:(1)根据梨树株距和行距要求进行栽植。
(2)梨树栽植时,要注意树体竖直、生长点朝上,根系完全埋在土中。
5.土壤改良:(1)在栽种前进行土壤检测,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进行适当的改良。
(2)添加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土壤湿润。
6.灌溉:(1)梨树生长阶段适时进行喷灌,确保树根充分吸收水分。
(2)避免过量灌溉,以免影响梨子的品质和产量。
7.梨树修剪:(1)冬季是梨树修剪的最佳时期,剪除干枯、病虫害和交叉生长的枝条。
(2)保留主干和健康的枝条,促进营养流动和梨子的发育。
8.病虫害防治:(1)根据梨子生长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2)定期巡查梨树,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并选择绿色环保的农药进行喷洒。
9.梨果采摘:(1)根据梨子的成熟度和品质要求,适时采摘梨果。
(2)采摘时,注意轻轻扭动梨果,避免损伤果实和树枝。
10.贮藏和运输:(1)采摘后快速将梨果进行清洗和分级,去除病变、破损的果实。
(2)梨果贮存时,要选择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以及保鲜膜和包装箱进行包装。
11.设备和工具维护:(1)定期检查和维护灌溉系统、喷洒设备和施肥器具。
(2)清洗和消毒工具,避免传播病虫害。
12.安全生产:(1)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绿色食品梨生产操作规程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A级绿色食品梨的产地条件、品种选择、苗木和定植、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包装贮运等技术要求。
二、要求(一)产地条件1、环境条件。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应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
2、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7°C〜15°C,1月份平均气温不低于-10°C,年降雨量400毫米〜1000毫米。
年日照2600小时〜2800小时。
3、土壤条件。
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轻壤土和中壤土。
土壤有机质含量0.8%以上。
pH5.6〜pH8.0.含盐量不超过0.25%。
4、轮作。
前茬为梨树的园地,不宜继续栽植梨树,如需再植,需改种其他作物4〜5年后方可。
(二)品种选择1、品种组成。
选择适合本地区的优良品种,注意早中晚熟品种搭配。
白梨主要优良品种有鸭梨、雪花梨、酥梨、锦丰梨、苹果梨、早酥梨、金花梨、秋白梨、库尔勒香梨等。
西洋梨主要优良品种有巴梨、三季梨、早红考密斯、康弗伦斯等。
砂梨主要优良品种有黄冠梨、黄金梨、丰水梨、新高梨、圆黄梨、南水梨、翠冠梨等。
秋子梨主要优良品种有京白梨、南2、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注意选择抗病虫害、抗逆性和适应性强的砧木和品种。
砧木以杜梨、豆梨和秋子梨为主。
3、梨树为异化授粉,在品种选择上要注意授粉树的配置,主栽品种与授粉树之间的比例一般为4〜6:1。
(三)苗木和定植1、苗木。
干高应在120厘米以上,嫁接口接穗直径应在1厘米以上,苗干成熟度好,侧芽饱满,无机械损伤,主根长20〜25厘米,有5条以上侧根,根系直径达0.3厘米,侧根长度15厘米以上,无病虫害。
2、定植(1)定植密度。
株行距4米X5米〜6米,每亩28〜33株。
密植时株行距2米〜3米X4米〜5米,每亩44〜83株。
(2)授粉树配置。
以行为单位配置授粉树,主栽品种与授粉树的比例为1〜4:1;以株为单位,最低比例为8:1,即每3行8株主栽品种的中心定植1株授粉树。
梨生产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梨生产的产地环境、苗木繁育、园区规划与定植、栽培管理、采收和分级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地区梨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 442 梨生产技术规程NY 475 梨苗木NY/T 2681 梨苗木繁育技术规程DB11/T 599 北京主要鲜果等级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嵌芽接 chip budding一块带木质的接穗芽片嵌入砧木接口的嫁接方法。
3.2花序序位 ordinal position of inflorescence伞房花序由边花向中心花渐次开放的位置。
4 产地环境4.1 环境质量梨苗圃和生产园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环境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土壤中污染物的含量不高于GB 15618规定的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农田灌溉用水水质符合GB 5084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规定的二级标准。
4.2 苗圃以砂壤土、壤土为宜,土壤有机质含量≥1.0%,pH值 6.5~7.5,灌溉排水良好。
不宜重茬。
4.3 生产园以壤土或砂壤土为宜,土壤有机质含量≥0.8%,pH值 6.5~8.0。
若重茬地建园,应改良土壤。
5 苗木繁育5.1 砧木5.1.1 种子层积处理砧木宜选用杜梨(Pyrus betulaefolia Bunge)。
种子层积处理按照NY/T 2681执行或采用冷库贮存。
冷库贮存前种子清水浸泡1 d~2 d,沥干表面水分,聚乙烯塑料袋密封包装后,-2 ℃~2 ℃冷库贮存60 d以上。
ICSCCS点击此处添加CCS号11B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XXXX—XXXX红皮梨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XXXX-XX-XX实施XXXX -XX-XX 发布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刖白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鑫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龙、张宽帅、刘铁铮、张海章、张存在、周鸿韬、董秋芳、闫萍、骆文忠、孙金卓。
红皮梨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描述了红皮梨生产的流程,确定r各环节的操作步骤,描述了技术流程的追溯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的红皮梨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442梨生产技术规程NY/T475梨苗木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红皮梨生产技术流程图红皮梨生产技术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红皮梨生产技术流程图5园地选择与规划R1园地选择1.1.11气候条件栽培种主要涉及白梨、秋子梨品系。
其适宜气候条件见表1。
15.1.2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1.0%以上;土层深厚,活土层在50Cm以上;地下水位在Im以下;土壤PH值6~8;含盐量不超过0.2%。
切忌重茬地连作。
土壤质量应符合NY/T391要求。
5.1.3地势地形园地坡度应低于15。
,在6。
〜15。
的山区、丘陵,要求修筑梯田,坡向以东到西南为宜。
5.1.4环境条件产地的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要符合NY/T391和NY/T442要求。
农业部“绿色食品”产品管理暂行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1.05.24•【文号】•【施行日期】1991.05.24•【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产品质量安全正文农业部“绿色食品”产品管理暂行办法(1991年5月24日农业部发布)第一条为加强“绿色食品”产品管理,严格坚持产品质量和卫生标准,维护“绿色食品”信誉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绿色食品”产品是指按照《农业部“绿色食品”标志管理暂行办法》审查批准,由农业部授予《“绿色食品”证书》的产品。
第三条“绿色食品”产品实行三级质量管理。
生产企业在生产全过程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执行标准,在生态环境、生产操作规程、食品品质,卫生标准等方面进行全面质量管理(TQC);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垦主管部门(含七省、区南亚热带作物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绿色食品”企业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农业部指定的部级环保及食品检测部门对“绿色食品”企业进行抽检和复检。
第四条“绿色食品”产品出厂时须印制专门的标签,其内容除必须符合国家GB7718-87标准外,还应标明主要原料产地的环境以及产品的卫生、质量标准主要指标。
第五条“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不得用产地环境标准未经审定的原料加工生产“绿色食品”产品。
第六条供应国内市场的“绿色食品”产品实行定点销售。
1.大中城市、沿海开放地区按计划兴办的“绿色食品”商店。
2.大中城市主要商场设立的“绿色食品”专柜。
3.大中城市旅游宾馆、饭店设立的“绿色食品”专柜。
凡经销“绿色食品”产品的商店、专柜均须经农业部批准。
非“绿色食品”商店、专柜不得销售“绿色食品”产品。
第七条“绿色食品”产品实行以销定产,产销衔接由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部门组织协调。
生产企业同农业部指定的“绿色食品”商店、进出口公司签订供货合同和代理出口协议。
第八条生产企业依据市场需求及“绿色食品”原料货源供应情况编制“绿色食品”生产计划,报农业部审批后实施。
果园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果园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一、前言
果园是指以果树为主要种植对象的农田,其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对于果园的生产管理至关重要。
为确保果园的正常生长和高产,科学合理的技术操作规程必不可少。
二、土壤肥力管理
1.果园土壤要保持松软、排水良好和含肥力丰富。
2.定期对果园土壤进行施肥,每年进行一次基肥和若干次追肥,以保证果树生长所需的养分。
三、病虫害防治
1.定期对果园进行病虫害的调查与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果园内禁止使用禁用的农药和化肥,确保果园产品的质量和
安全。
四、修剪技术
1.各类果树进行定期修剪,保持良好的整形和结构,有利于果
树的正常生长和丰产。
2.果园内禁止进行擅自修剪,修剪操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
五、灌溉管理
1.果园内进行合理的灌溉,定期测定土壤湿度,避免果树出现
干旱或者积水的现象。
2.果园内禁止进行随意的灌溉,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灌溉的
频率和水量的控制。
六、收获技术
1.果园内果实达到成熟期后,进行及时的收获。
2.果园内进行果实收获时,需使用专业工具,避免对果树造成损伤。
七、总结
果园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对于果园的生产管理至关重要,务必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保证果园的正常生长和高产。
希望通过规程的执行,果园能够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NYT442-2013梨生产技术规程梨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其栽培历史悠久,而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
为了提高梨的产量和质量,国家制定了NYT442-2013梨生产技术规程,旨在规范梨的生产过程,提高梨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对该技术规程进行详细解读,包括栽培、病虫害防治、施肥、灌溉等方面的内容。
一、栽培1.1 地块选择: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梨的种植,避免淤积水、盐渍地等不利条件。
1.2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梨树品种进行种植,比如早期结果的早熟品种、耐寒品种等。
1.3 地力整备:梨园开垦前,应进行土壤地力测定,并进行合理的施肥。
特别要补充有机质肥和磷、钾肥,以提高地力。
1.4 林地整理:在植株沟或行间田间道中堆垛整理,集土培肥,收茬除草,行间基本平整,排水良好。
二、病虫害防治2.1 病害防治:进行病害防治前,应先了解当地的主要病害种类,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比如采用合理的病害防治药剂。
2.2 虫害防治:对于梨树上的害虫,可以采取定期喷洒农药、安装黄色粘虫板等方式进行防治。
2.3 防治措施:应加强对病虫害发生规律的研究,加大监测力度,做好病虫害预测,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及时消灭病虫害,减轻其对梨树的危害。
三、施肥3.1 过量施肥:不宜过量施用氮肥,避免氮肥过量造成的梨树长势过盛,易生长枝丫;3.2 合理施肥:掌握生长发育的规律,结合梨树生长繁殖特点,合理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等,提高梨树的产量和品质。
3.3 有机肥的施用:适量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
3.4 营养生长期的施肥:注重植株花芽生长,果实膨大和果实整形期的钾肥施用。
三、灌溉4.1 秋收灌溉:在浅根、耐旱性差的梨园采取1次到2次的浅灌、深灌,用于肥育秋后休眠;4.2 冬季灌溉:依据当地气候进行冬季灌溉,使土壤保持一定湿度,促进蕾鳞解雾,增加树木的抗寒能力;4.3 梨树结果期灌溉:果实脆薄期,大量灌溉果园地块,促进果实膨大,增加产量;4.4 排水:梨园地域平均年降水量较高、土壤排水不畅时,及时对坡改道进行引排水设施的建设。
梨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梨是一种重要的水果品种,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市场需求。
为了提高梨的产量和品质,标准化栽培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梨的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帮助种植者更好地管理梨园,获取丰硕的收成。
一、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梨品种是标准化栽培的首要步骤。
常见的梨品种有香梨、鸭梨、秋水梨等,种植者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优质的品种能够保证梨的产量和品质,是标准化栽培的基础。
二、基地选择与准备梨树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因此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是至关重要的。
在选择基地时要避免低洼地带,防止水涝对梨树生长的不利影响。
此外,梨树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因此基地应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
三、整地与施肥在整地前,需要彻底清除基地内的杂草和根系,确保梨树生长时不受到竞争。
施肥是梨树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合理施肥可以促进梨树生长和结果。
一般而言,春季和秋季是施肥的最佳时机。
四、栽植与间苗梨树的栽植应当遵循一定的间距标准,一般每棵梨树之间的距离为3-4米,以保证树冠充分展开,避免相互遮挡。
在栽植后,需要及时浇水保湿,促进梨树根系生长。
五、修剪与疏果梨树生长过程中需要定期修剪,保持树形整齐,促进果实生长。
此外,疏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根据梨树承载能力,及时疏除过密的果实,可增加果实的均匀成熟度。
六、病虫害防治梨树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因此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定期喷洒,并定期检查梨树的状况,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
七、采收与储存果实成熟后,应当及时采摘,避免果实过熟或掉落。
采摘后的梨应当妥善存放,避免受损和腐烂。
可以采用冷库等方法进行果实储存,保证果实的新鲜度和品质。
总结:梨的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涵盖了从品种选择到采收储存的全过程,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梨的产量和品质,帮助种植者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遵循规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标准化栽培,相信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铁岭市绿色食品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
铁岭市绿色食品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梨生产的适宜区域、品种选择、建园、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运输等生产操作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铁岭市无公害食品梨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 5101- 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条件
NY 475- 梨苗木
NY/T442- 梨生产技术规程
NY/T5102- 无公害食品梨生产技术规程
3 园地选择与规划
3.1 园地选择
园地的环境条件就符合NY 5101- 的要求,其余按NY/T442-
2
3.1规定执行。
3.2 园地规划
按NY/T442- 中3.2规定执行。
4 砧木选择
梨砧木以抗寒、抗病、抗旱的山梨为主,在盐碱地栽培选用杜梨。
5 品种选择
5.1 选用经审定推广、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的优质、丰产品种。
铁岭地区应重点发展南果梨、红南果梨、尖把梨、苹果梨、苹博香梨等。
6 建园
6.1 园地规划设计
6.1.1 道路
园内主道宽4m~6m,作业道宽1m~2m。
6.1.2 小区面积
园段小区面积一般为2hm2~4hm2平地可大些,坡地可小些。
6.1.3 排灌系统
排灌系统应根据各地自然条件而定。
园灌溉以水库、水井、塘坝及河流为水源,引水工程,干渠比降千分之一,支渠比降千分之三。
3
6.1.4 山坡地
5~15度丘陵山地应修梯田,一般水平梯田宽4m~6m。
梯田壁基础地槽要挖到硬底或生土层,地槽的宽度随梯田壁的高度略有不同。
梯田修筑前,应在果园最上端按千分之三比降,先挖一条拦水壕。
拦水壕要与总排水沟相通,以便及时排除洪水。
6.1.5 防护林
主林带要与当地主风方向相垂直,栽乔木树种4~6行,灌木树种4行。
两个主林带间隔距离为200m~400m,副林带与主林带垂直,栽乔木树种2~4行,灌木树种2~4行,两个副林带间隔距离400m~800m。
6.1.6 贮果及包装场地的设置
为使果品采收顺利进行,缩短运输距离,方便作业,规划时应设置堆果、选果和包装场地。
6.2 建园
6.2.1 定植
栽前平整土地,并根据栽植密度挖栽植沟或栽植坑,一般栽植沟的宽、深60cm~80cm,栽植坑长、宽、深各60cm~80cm。
沟穴底填厚30cm左右的作物秸杆,上面回填表土至30cm深,先回填表土,再施底肥,以腐熟的圈肥30kg/株作底肥,并与沟土搅拌,最后回填底土。
浇水将土沉实,以备栽植。
选一级壮苗定植,于秋季土壤封冻前或春季土壤解冻后栽植。
栽后配合覆膜、套袋,灌足水,栽后及时
4
补苗,保证果园苗全苗壮。
6.2.2 栽植密度
一般株行距为1.5m-2m×3m-4m,亩栽83株~145株,由砧木、品种、立地条件而定,也能够计划密植。
7 土肥水管理
7.1 土壤管理
7.1.1 深翻扩穴及改良土壤
结合施肥,进行深翻扩穴(放树窝子)。
山地要修水平梯田,沙滩地客土压沙,粘土地掺沙改造。
7.1.2 耕作
结果前或行间空闲较大的果园可种植绿肥或豆科作物,严禁种植高秆作物,也能够在树下压青和覆草,覆草厚度为20cm,借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使之逐步达到1%以上。
7.2 施肥
使用的肥料种类及施肥量应符合NY/T394- 的规定,同时应根据品种、树势、土质、树龄和树体需肥规律等并经过土壤肥力诊断后确定,以有机肥为主,按规定配施无机肥。
7.2.1 初果期
初果期梨树按667㎡产1000~1500kg需施优质圈粪1500kg,或施豆科绿肥1500kg,
加磷肥(按含P2O512%计)26kg,加小灰16kg或硫酸钾8kg;或施大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