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最终处置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1.89 MB
- 文档页数:34
固体废物处理两种方法固体废物处理是指最终处置或安全处置,是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末端环节,是解决固体废物的归宿问题。
一些固体废物经过处理和利用,总还会有部分残渣存在,而且很难再加以利用,这些残渣可能又富集了大量有毒有害成分;还有些固体废物,尚无法利用,它们都将长期地保留在环境中,是一种潜在的污染源。
下面小编介绍下固体废物处理的方法。
固体废物处置方法包括海洋处置和陆地处置两大类。
海洋处置海洋处置主要分海洋倾倒与远洋焚烧两种方法。
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生态重要性认识的加深和总体环境意识的提高,海洋处置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
陆地处置陆地处置包括土地耕作、工程库或贮留池贮存、土地填埋以及深井灌注几种。
其中土地填埋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1)农用:即利用表层土壤的离子交换、吸附、微生物降解以及渗滤水浸出、降解产物的挥发等综合作用机制处置固体废物的一种方法。
该技术具有工艺简单、费用适宜、设备易于维护、对环境影响很小、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长肥效等优点,主要用于处置含盐量低、不含毒物、可生物降解的固体废物。
如污泥和粉煤灰施用于农田作为一种处理方法已引起重视。
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工作证明,施污泥、粉煤灰于农田可以肥田,起到改良土壤和增产的作用。
(2)土地填埋处置:它是从传统的堆放和填埋处置发展起来的一项最终处置技术。
因其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适于处置多种类型的废物,已成为一种处置固体废物的主要方法。
土地填埋处置种类很多,采用的名称也不尽相同。
按填埋地形特征可分为山间填埋、平地填埋、废矿坑填埋;按填埋场的状态可分为厌氧填埋、好氧填埋、准好氧填埋;按法律可分为卫生填埋和安全填埋等。
随填埋种类的不同其填埋场构造和性能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填埋主要包括:废弃物坝、雨水集排水系统(含浸出液体集排水系统、浸出液处理系统)、释放气处理系统、入场管理设施、入场道路、环境监测系统、飞散防止设施、防灾设施、管理办公室、隔离设施等。
卫生土地填埋适于处置一般固体废物。
固废处置方案1. 引言固体废物(以下简称固废)是指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产生的不能在其产生地得到直接利用的固体废弃物。
如何高效、环保地处置固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种固废处置方案,以期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2. 方案概述该固废处置方案采用三个主要步骤:分拣和分类、资源化利用、最终处置。
下面将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2.1 分拣和分类固废处置的第一步是对固废进行分拣和分类。
这一步骤旨在将不同类型的固废进行有效的分类,以便后续的资源化利用。
分拣和分类的主要方法包括人工分拣和自动化分拣。
•人工分拣:通过人工劳动力对固废进行分类,将可回收的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分别放入不同的容器中。
这种方法需要较大的人力投入,但能够实现较高的分类准确度。
•自动化分拣:利用机械设备和传感技术对固废进行自动分类。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快速的优势,但需要投入较高的设备成本。
2.2 资源化利用分拣和分类后的固废将进入资源化利用的阶段。
资源化利用旨在将可回收的固废重新加工利用,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同时减少固废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再生利用: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废纸、废塑料等进行处理,再生产新的纸张、塑料制品等。
这种方法能有效利用固废的资源价值,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
•能源利用:利用高温燃烧技术将固废转化为能源,如燃料、电力等。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固废处理过程中的能源需求问题,并减少对传统能源资源的消耗。
•厌氧消化:通过微生物作用将有机废料转化为沼气。
沼气既可用于发电,又可作为燃料供应给家庭和企业使用。
这种方法能够实现有机废料的循环利用。
2.3 最终处置经过资源化利用后,剩余的固废将进入最终处置阶段。
最终处置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埋填:将不可再利用的固废填埋于控制条件下的填埋场。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无害化处理无法再利用的固废,但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焚烧:利用高温燃烧技术将固废烧毁。
第十一章固体废物最终处置技术第一节固体废物处置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固体废物经过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后,剩余下来的无再利用价值的残渣,往往富集了大量的不同种类的污染物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即时性和长期性的影响,必须妥善加以处置。
安全、可靠地处置这些固体废物残渣,是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中的最重要环节。
固体废物处置方法有:地质处置和海洋处置。
海洋处置包括深海投弃和海上焚烧。
陆地处置包括土地耕作、永久贮存或贮留地贮存、土地填埋、深井灌注和深地层处置等。
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土地填埋处置技术。
海洋处置现已被国际公约禁止,但地质处置至今仍是世界各国最常采用的一种废物处置方法。
1. 废物处置过程中污染物质的迁移、转换与废水和废气相比,固体废物中的污染物质具有一定的惰性和迟滞性,但是在长期的地质处置过程中,由于本身固有的特性和外界条件的变化,加上水分的进入,必然会因发生在固体废物中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导致这些污染物质不断释放出来,进入环境中。
1.1 废物在处置过程中的反应(1)生物反应这是处置含有机物,特别是可降解有机物时,处置场中发生的最重要反应,其产物是气体、水分和可溶解的有机物,最终结果是使所处置的有机废物逐渐达到稳定化。
生物降解过程通常从好氧生物降解开始,产生的主要气体是CO2,好氧降解只能持续短时间。
一旦废物中的氧气被耗尽,降解就变成厌氧过程,有机物质被转变成CO2、CH4、少量的氨和硫化氢。
此外,处置场内发生的许多化学反应也以生物作用为媒介。
(2)化学反应(a)溶解/沉淀:进入处置场的水在废物层中渗透时,会将废物原存在的或生物转化产生的可溶物质溶解出来,产生高浓度有机物和高盐份浓度的渗滤液(又称渗析液或滤出液);渗滤液中的某些盐类,在处置场内的某些区域因pH值变化等原因又会产生沉淀反应。
生物转化产物和其它化合物尤其是有机化合物通过溶解进入渗滤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些物质可以与渗滤液一起迁移出处置场。
固体废物的处置处理方法
固体废物的处置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埋填:将废物埋入地下掩埋场,覆盖土壤。
这是一种常见的废物处理方法,但会占用大量土地,并可能导致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
2. 焚烧:将废物通过高温焚烧,减少其体积和重量,并将产生的热能利用。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处理一些有害废物,但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
3. 堆肥:将可降解的有机废物经过分解处理,生成有机肥料。
这种方法适用于厨余垃圾、农业废弃物等,可以减少废物的量并回收有机物。
4. 回收:通过分类和回收废物中的可回收物质,例如纸张、塑料、玻璃等。
这种方法能够减少废物的数量,并可以再利用资源。
5. 土壤改良:将一部分固体废物用于改良土壤,增加其肥力和保水能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废物,如建筑废弃物和工业废渣。
6. 化学处理:使用化学方法将废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或者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的物质。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废物,但需要技术和设备的支持。
7. Waterwatering: 将固体废物与水混合,通过溶解、搅拌和分离等过程将废物
中的有害物质分离出来,进而减少废物的体积和有害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固体废物,如污泥和危险化学品废物。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合适的废物处置处理方法需要考虑废物的性质、数量、成本、环境影响等因素,并且最好采取综合的废物管理方法,例如减量、再利用和循环经济等。
固废处置方案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大,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因此,固废处置问题已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
为了加强固废的管理和处置,各国纷纷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固废处置方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国际上常用和典型的固废处置方案。
1. 埋填处理埋填处理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常见的固废处理方案之一,时至今日,该方法仍然是许多市政固废处理站的主要方式。
埋填处理主要是将已经收集到的固废运输到封闭的垃圾填埋场,通过压缩、掩埋、覆盖等方式进行固废处置,最终制造出可再利用的土地。
不过,埋填处理有着许多缺点和不足。
首先,因为大量废弃物被集中在垃圾填埋场中,垃圾场周围的环境和空气质量可能会受到污染。
此外,由于埋填的固体废弃物在废物降解和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因此埋填处理也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 焚烧处理焚烧处理是一种将固体废物恰当处理为灰烬和可回收物的技术。
焚烧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并且最终可以将焚烧后的废渣或灰渣下料制成其他建筑材料。
焚烧处理可以消耗掉废物里的有机物,从而降低其产生温室气体的能力。
此外,焚烧还可以用来处理危险废物,如医院和实验室的废物。
但是,焚烧处理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风险。
首先,焚烧过程会产生二次污染,例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二噁英和重金属等毒性物质。
其次,焚烧废物也需要大量的能源,并对环境有负面影响,如空气污染。
3. 堆肥处理堆肥处理是将有机废物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无害化处理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生物质、厨余垃圾和其他可以被生物降解的有机废物。
堆肥过程实际上是通过微生物繁殖和生长来分解废物中的有机成分。
在深度好氧处理过程中,有机废物中的生物物质被厌氧和好氧微生物分解,产生了水、二氧化碳和一些有机物质,最终形成肥料。
相对于其他处理方式,堆肥处理是一种环保且经济实用的方法。
它可以将大量的有机废物转化为肥料,并帮助减少废物的排放量。
4. 生产碳氢化合物(CVD)处理CVD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废物处理技术,它旨在转化在固废中存在的有机物质。
固废处置流程一、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也在逐年增加。
固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威胁日益凸显,因此固废的高效处置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固废处置的流程,以期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导,使固废得到合理、安全、环保的处理。
二、固废处置流程的概述固废处置流程主要包括收集、分类、转运、处理和处置等环节。
1. 收集固废收集是固废处置流程的第一步。
根据固废的性质和来源,可以采取不同的收集方式。
例如,可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将危险废物分开收集,将工业废物集中存放等。
收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固废的二次污染。
2. 分类固废分类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后续的处置工作。
根据固废的特性和处理要求,将固废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废物和其他垃圾等不同类别。
通过分类,可以有效地降低固废处置的难度和成本。
3. 转运转运是将固废从收集点运送到处理场所的环节。
在转运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容器,确保固废的安全运输。
同时,还需要遵循相关的法规和标准,防止固废的泄露和污染。
4. 处理固废处理是固废处置流程的核心环节。
根据固废的性质和处理要求,可以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的处理方法。
例如,可通过焚烧、填埋、堆肥等方式进行处理。
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处理,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 处置固废处置是将固废最终安全地处置的环节。
根据固废的性质和处理结果,可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
例如,可将无害的固废进行回收再利用,将有害废物进行安全的填埋或焚烧。
处置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的规定和标准,确保固废的安全处理。
三、固废处置流程的具体操作步骤1. 收集阶段a. 制定固废收集计划,确定收集点和收集容器;b. 按照固废的性质和来源进行分类;c. 定期清理收集容器,避免固废堆积和滋生细菌。
2. 分类阶段a. 根据固废的特性和处理要求,将固废分成不同的类别;b. 标识分类后的固废,便于后续的处理工作。
3. 转运阶段a. 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容器,确保固废的安全运输;b. 遵循转运的相关法规和标准,避免固废的泄露和污染。
固体废物的处置方法卫生土地填埋一、介绍固体废物问题固体废物是指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无法再利用或难以处理的废弃物质。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固体废物的数量不断增加,妥善处理固体废物成为了一项紧迫的任务。
本文将重点介绍固体废物的一种处理方法——卫生土地填埋。
二、卫生土地填埋的原理卫生土地填埋是一种将固体废物埋入土壤中进行处理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固体废物可以在地下被逐渐分解,并最终转化为稳定的物质。
卫生土地填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土地选择: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填埋是卫生土地填埋的第一步。
填埋地应远离人口密集区,以免对居民造成危害。
同时,填埋地的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也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以确保废物在填埋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 废物预处理:在进行填埋之前,固体废物需要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工作。
首先,废物应分类,将可回收的物品进行回收利用。
对于无法回收的废物,应进行分类处理,将可降解的废物与不可降解的废物分开处理。
3. 堆填操作:在完成废物的预处理之后,可以开始进行填埋操作。
首先,在填埋地表面铺设一层防渗膜,以防止废物中的有害物质渗入土壤。
之后,将废物倒入填埋坑中,并用土壤覆盖,以防止废物露出地表。
填埋坑的尺寸和深度应根据废物的类型和数量进行合理的设计,以确保填埋的效果。
4. 管理与监控:卫生土地填埋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管理与监控措施。
填埋场应设立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填埋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同时,还需要对填埋场的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填埋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卫生土地填埋的优势卫生土地填埋方法有以下一些优势:1. 卫生土地填埋是一种相对成本较低的固体废物处置方法。
相比其他处理方法,卫生土地填埋不需要额外的高昂设备和技术支持,适用于资源有限的地区。
2. 填埋后的固体废物能够被土壤逐渐分解和转化,减少了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填埋后的废物可以作为土壤的一部分,为土壤提供养分。
3. 卫生土地填埋可以减少废物的体积,节约了储存和运输的空间和成本。
举例说明固体废物无害化最终处置的方法概述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是现代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通过举例说明,介绍几种常见的固体废物无害化最终处置的方法。
1.垃圾填埋垃圾填埋是一种常见的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方法。
它通过将废物填埋到专门设计的垃圾填埋场中,利用重力、压实和封闭等手段控制气味、减少污染物的扩散。
填埋过程中,垃圾逐渐分解,产生的气体可通过收集和利用来发电或供其他用途。
但是,垃圾填埋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可能引起地下水污染和产生温室气体等。
2.焚烧处理焚烧处理是将固体废物通过高温燃烧使其分解和降解的方法。
该方法可有效减少废物的体积和重量,并能通过能量回收利用产生的热能。
同时,焚烧处理也能有效灭活有害物质,减少二次污染。
但是,焚烧处理也需要控制废气的排放,以避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3.堆肥处理堆肥处理是将有机固体废物通过微生物降解和氧化使其转化为有机质的方法。
这种天然的分解过程可将废物转化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能够促进土壤的肥沃度和可持续性,同时减少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然而,堆肥处理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和通气条件,以保证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的正常活动。
4.磷化处理磷化处理是将固态废物通过高温和加压条件下与磷化剂发生化学反应,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磷化物。
磷化处理方法一般适用于有机废物和金属废物的处理。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稳定有害物质,减少废物对环境的危害,并在一定程度上回收废物中的有用资源。
5.回收利用回收利用是一种将废物转化为资源的方法。
通过对废物进行分类、分离和再加工处理,可将其中的有价值物质回收利用。
例如,废纸可以再生产纸张,废塑料可以再生产塑料制品,废金属可以再生产金属制品等。
回收利用不仅有助于减少废物产生和环境污染,还可以节约资源和能源消耗。
总结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对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而举例说明的几种方法,如垃圾填埋、焚烧处理、堆肥处理、磷化处理和回收利用等,都是常见且有效的处理方法。
然而,不同的废物种类和情况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并严格控制处置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固体废物的处置和利用固体废物既是废弃物,又可回收作原料。
对固体废物处置的目的是减少废物的体积和重量,清除有毒物质、有害物质和病菌、病毒等。
同时,通过回收、加工和循环利用,从中提取或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能源和其它原料,变废为宝,变害为利。
固体废物从产生到最终处置的全进程和各个环节,都会有污染环境的危害。
因此,对固体废物的产生、搜集、运输、贮存、综合利用到最终处置,都要实行全进程的监督治理和技术处置。
对固体废物处置和利用的方式有:一、分类搜集,密封运输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十分流行固体废物的分类搜集,以提高处置成效和经济效益。
分类搜集是采纳不同容器、不同颜色的或特定的搜集器和搜集袋等进行回收。
例如,在学校里一样有搜集废纸、搜集剩菜剩饭和其它垃圾的不同搜集器:废纸集中包扎后送往造纸厂,剩菜剩饭集顶用桶送往饲养场,其它垃圾用包装袋集中送往垃圾填埋场。
固体废物的运输进程中,必需注意密封,不使固体废物散落。
如处置不妥、包装不周密,容易散发、散失、散逸,给环境带来污染,阻碍市容清洁卫生。
有些发达国家采纳管道运输,既清洁卫生,又幸免交通拥堵,但其投资较高。
二、破碎、紧缩、焚化对固体废物破碎、紧缩和焚化的处置,是为了减少固体废物的体积,便于运输,降低处置本钱。
一样来讲,通过破碎、紧缩后的固体废物体积可缩小4/5,而且可不能造成污染。
固体废物经焚化后的残灰,仅原体积的1/20,还能够清除某些有害物质。
由于城市缺乏填埋场所,许多城市用焚化的方式处置固体废物的。
三、卫生填埋对固体废物的填埋,主若是“土葬”和“水葬”两种。
填地土埋是把固体废物堆置起来,然后覆上土层。
填埋场的容量一样应知足15—20年的利用期。
各个国家和城市填埋处置方式有所不同:美国国土辽阔,填地土埋处置占总处置量的95%,而日本国土狭小,填地土埋占32%,英国还不到10%。
很多国家把未经处置的固体废物直接倾倒在江河湖海里,但“水葬”容易造成了水体的严峻污染,人们已采取了禁止向江河湖海倾倒固体废物的方法。
固废处置技术方案
固体废物的处理有多种技术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压实处理:通过对废物进行压实,以实现减容化、降低运输成本、延长填埋寿命。
这是一种常见的预处理技术。
2. 破碎处理:为了使固体废物能够更好地进入焚烧炉、填埋场、堆肥系统等,需要先进行破碎处理,以减小废物的尺寸。
破碎后的废物不仅尺寸均匀,质地也均匀,有利于后续的填埋处理。
3. 分选处理:通过分选将有用的固体废物充分选出来加以利用,将有害的部分分离出来。
分选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物料的某些性质差异进行分离。
4. 固化处理:通过向固体废物中添加固化基材,使有害的固体废物被固定或包容在惰性固化基材中,从而实现对废物的无害化处理。
5. 焚烧处理:焚烧法是固体废物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的综合处理过程,可以将大量有害的废料分解成无害的物质。
6. 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利用高温热等离子体将危险废物快速分解破坏。
其中有机物热解为可燃性的小分子物质,无机物被高温熔融后生成类玻璃体残渣。
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采用哪种方案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工业固废处理方法
工业固废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物理处理:通过浓缩或相变化改变固体废物的结构,使之成为便于运输、贮存、
利用或处置的形态。
这种方法包括压实、破碎、分选、增稠、吸附、萃取等。
其目的是便于运输和进一步处理。
2.化学处理:采用化学方法破坏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成分,从而达到无害化,或将
其转变成为适于进一步处理、处置的形态。
其目的在于改变处理对象的化学性质,减少它的有害性。
这是危险废物最终处置前常用的预处理措施,其预处理原理和方法主要有氧化还原、中和、化学沉淀和化学溶解等。
3.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分解固体废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从而达到无害化或综
合利用。
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和兼性厌氧处理。
与化学处理方法相比,生物处理在经济上一般比较便宜,应用也普遍,但处理过程所需时间较长,处理效率有时不够稳定。
4.热处理:通过高温破坏和改变固体废物的组成和结构,同时达到减容、无害化
或综合利用的目的。
其方法包括焚烧、热解、湿式氧化以及焙烧、烧结等。
热值较高或毒性较大的废物采用焚烧法处理,能使其减量、缩小体积、去除毒性,并能回收热能。
5.固化处理:采用固化基材将废物固定或包容在惰性固化基材中的一种无害化处
理过程,以减少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主要用于有害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固化体的容积远比原废物容积大。
除以上方法外,还有分选回收、填埋和焚烧等方法。
在处理工业固废时,应根据固废的成分、性质、量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处理方法。
同时,也要注意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确保处理过程的安全和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