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砾材料最大干密度的确定及压实度检测方法
- 格式:pptx
- 大小:2.41 MB
- 文档页数:16
砂砾石最大最小干密度检测方法砂砾石的最大最小干密度检测方法,说简单点,就是搞清楚砂砾石的“紧密程度”。
你可能觉得这话听起来有点抽象,其实就是想知道这堆砂砾石有多“紧凑”或者“松散”。
想象一下,你拿到一袋沙子,有的沙子颗粒小,像细细的沙子,撒在地上可能还会散开;有的则是像小石子一样,颗粒大得让人摸着都觉得重。
不同的砂砾石在用作建筑材料时,它们的密度直接影响到结构的稳定性、耐久性。
大家在施工的时候,肯定希望这些材料能够尽量紧实,越紧越稳定,不是吗?不过,说起来,这个干密度的测量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活。
得有一套标准的检测方法,才能确保数据准确。
我们得搞清楚,什么是“最大干密度”和“最小干密度”。
简单来说,最大干密度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砂砾石颗粒之间能够紧密堆积到最小的空隙,从而达到的最高密度;最小干密度则是砂砾石颗粒堆积时,空隙最大,密度最小的状态。
这俩数值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它们直接影响到砂砾石在不同施工中的表现。
最大干密度高了,说明这个材料更紧实,承载力强;最小干密度低了,说明它更松散,透气性可能更好,适合一些特定的用途。
咱们说说检测这些密度的方法。
方法有很多种,但通常用得比较多的就是振动法和标准击实法。
振动法呢,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振动来让砂砾石颗粒更紧密地堆积在一起。
你想象下,咱们拿个大桶,桶里放满了砂砾石,然后用一个振动装置让它振动。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沙子“按摩”一样,经过几轮振动,砂砾石之间的空隙就会减少,密度就会增加。
根据振动的次数、时间和力度不同,最后得出来的干密度就不一样了。
标准击实法则是让砂砾石在一个标准的容器里,先填满,再通过一个标准的击实器击打,让砂砾石更加紧密地堆积。
其实这种方法就像是我们平时打包行李,行李箱里本来空空的,你把衣服叠好塞进去,能塞多少就看你怎么“打包”了。
你击打的次数越多,砂砾石越紧密,最终的干密度就越大。
每次击打时,都会对砂砾石颗粒施加一定的压力,逼迫它们“挤”到一起,减少那些“浪费空间”的空隙。
压实度检测的常规方法及注意点一、压实度检测原理压实度是控制土料、无机结合料、砂砾混合料及沥青混合料等压实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压实度反应了现场压实后填筑材料的密实状况。
压实度越高,密度越大,材料整体性能越好.例如:在道路施工中,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分碾压后,才能保证其强度和刚度,投入使用后不致出现路面下沉、凹陷、裂缝。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为使浇筑的地坪不致下沉出现开裂,对基础回填也有压实度要求。
所谓压实度是指在施工现场抽取的样土经烘干至恒重测得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所得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
例如:10%灰土层现场取样的干密度为1.61g/cm3,设计压实度指标为≥97%,标准击实的最大干密度为1。
67g/cm3取样的压实度为1.61/1。
67=96.4%,不符合设计要求。
二、击实实验土样的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含水量密度随含水量的不断增大而增大,当达到最大值时,随含水量的不断增大而减小。
标准击实试验就是获得土样的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然后求得最大干密度下的含水量即最佳含水量。
标准击实试验根据击实功的不同分为重型击实和轻型击实二种。
实验室试验一般是通过调整击实锤重量及落距、样土体积来转换轻型或重型试验.选择何种试验方法应根据施工技术要求及施工工艺来确定。
在实际操作中采用选择何种试验方法必须要明确。
因为二者由于击实功的不同,所得的干密度相差甚远,对以此为基准计算得出的压实度结果截然不同.通常是道路、场地等按市政道路设计要求的应采用重型击实;一般的房屋建筑工程回填以轻型击实为多.标准击实的作用:一是取得的最佳含水量可为实际施工中提供材料含水量的控制指标;二是为以后的压实度检测提供最大干密度标准值。
(一)、试样制备的注意点1、试样含水量的确定标准击实的试件一般制备6个,其中5个是用作正常实验,一个备用.在制备试件时应注意控制试件的预估最佳含水量.通常是土样的塑性指标,若不知塑性指标时可根据经验来确定。
公路施工粗粒土填料最大干密度的试验摘要: 砂砾最大干密度的试验方法一般有三种:击实仪法、振动台法、表面振动压实仪法。
主要应用的一般为击实仪法。
本文针对某地区的砂砾,采用表面振动压实仪法按不同的含水率、不同的砾石含量做试验。
关键词:路基填筑粗粒土填料击实试验法最大干密度砂砾最大干密度的试验方法一般有三种:击实仪法、振动台法、表面振动压实仪法。
主要应用的一般为击实仪法。
我们针对某地区的砂砾,采用表面振动压实仪法按不同的含水率、不同的砾石含量做试验。
我们在分析了砂砾的颗粒分析、含水率的大量资料,确定此材料小于0.075mm颗粒含量小于15%,无塑性指数,粒径10~60mm较多。
通过击实仪法和表面振动压实仪法作对比试验,确认了表面振动压实仪法的最大干密度比击实仪法的干密度大0.1~0.2g/cm3,提高压实度4~8%左右。
1 砂砾最大干密度试验的必要性本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测定粗粒土最大干密度的试验方法。
本试验规定采用表面振动压实仪测定无粘性自由排水粗粒土的最大干密度;适用于通过0.075mm 标准筛的土颗粒质量百分数不大于是15%的无粘性自由排水粗粒土;适用于粒径不大于60mm的粗粒土。
表面振动压实仪法测定的最大干密度比击实仪法测定的最大干密度大,提高了路基的压实度,是保证路基应有强度和稳定性一项最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
2 项目段的施工选定某高速公路路段,长度为320m。
拟定试验段:第二层填料作为路基94区试验段,第三层填料作为路基95区试验段,第四层填料作为路基96区试验段。
路基填土前使用全站仪放出20m中桩;原地面清表、填前碾压及第一层填料施工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先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原地面以20cm内的植物根系和腐植表土予以清除,然后使其整平,在填前碾压各项技术指标检测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试验室对填料进行各项标准试验,确保填料的各项指标均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路基填筑施工采用网格法施工。
路基填土前,现场技术员通过计算路基填筑宽度,每边加宽30cm后用石灰线示出。
砂最大干密度一、什么是砂的最大干密度1.1 砂的定义砂是由颗粒分径在0.05mm~2.0mm之间的颗粒组成的土壤类型。
砂土通常由石英颗粒主导,其颗粒间隙较大,排水性能良好。
1.2 最大干密度的意义最大干密度(Maximum Dry Density, MDD)是指砂土在干燥状态下能够达到的最大密度。
它是砂土工程性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道路、基础工程等土方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二、最大干密度的测定方法2.1 Proctor标准试验Proctor标准试验是常用的测定砂土最大干密度的方法之一。
该试验依据了干密度与压实度之间的关系。
2.2 试验步骤1.取一定质量的砂土样品。
2.在试验设备中,将砂土样品与一定含水率的水混合均匀。
3.随后,将混合物填入模具中,并在模具顶端采用标准敲击器敲击50次。
4.移除模具,测量压实后的砂土样品的质量和体积。
5.根据所得数据计算砂土的干密度和压实度。
三、影响最大干密度的因素3.1 含水量砂土的含水量是影响最大干密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理论上,对于一定状态的砂土,当含水量逐渐增加时,最大干密度也会随之增加。
3.2 粒径分布砂土的粒径分布对最大干密度有着显著的影响。
粒径分布越均匀,砂土的最大干密度越高。
3.3 粒度曲线形状砂土的粒度曲线形状也会对最大干密度产生影响。
理论上,粒径曲线越平坦,最大干密度越高。
3.4 颗粒形状和表面特性砂土中颗粒的形状和表面特性会对最大干密度产生影响。
较为圆滑的颗粒间的填充效果较好,因此其最大干密度相对较高。
四、应用领域及意义4.1 基础工程砂土的最大干密度对于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确定最大干密度,可以选择合适的压实度和含水率,从而确保基础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4.2 公路工程在公路工程中,砂土常用作路基和路面材料。
通过测定砂土的最大干密度,可以选择适当的土工填料,并确定合理的压实度和含水率,以提高公路工程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4.3 建筑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砂土常用作地基填料。
砂砾石土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砂砾石土作为路基填筑材料,填筑的路基具有抗剪强度高、透水性强、整体刚度大等工程特性,是一种比较优良的路基填筑材料。
文章结合湖南东常高速公路试验段路基工程,针对沿线存在丰富的砂砾石土材料,主要采用室内试验和现场测试方法,开展砂砾石土混合料作为路基填料的研究与应用。
对砂砾石土工程力学性质、压实机理、施工工艺及检测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可为同类路基的设计施工检测提供借鉴作用,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标签:路基工程;砂砾石土;试验段;施工工艺;检测方法1、工程概况湖南东常高速公路沿线分布有大量的砂砾石土,若能恰当的将砂砾石土运用于此工程作为路基填料,做到就地取材,对于节约项目投资,减少占用当地耕地,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试验以该工程RY-DB3和RY-DB4施工标段为试验段,每个试验段取100m,砂砾石土摊铺厚度采取松铺厚度为40cm和30cm两种方案进行试验段施工。
试验段路基的平均宽度为52.8m,松铺厚度左幅40cm,右幅30cm。
砂砾石土填筑平均宽度为47.8m,左幅宽19.9m,右幅宽27.9m,包边土宽度为2.5m,共计需要砂砾石土1959.6m3,包边土210m3。
2、室内基本性质试验2.1 颗粒分析试验砂砾石土为粗颗粒填料,与细颗粒土不同,级配达到一定要求后才能达到较好的填筑效果,选取5个不同位置的土样进行颗粒分析,颗粒级配曲线如图1所示,从级配曲线可以看出,如以5mm粒径作为粗细颗粒的分界点,不同位置处填料的粗颗粒含量不同,砂砾石土填料的粗颗粒含量从试样1的45.9%到试样5的71.4%不等,除试样1外,其他4个试样粗颗粒含量均在50%以上,粗颗粒含量跨度较大,达到35.5%,说明砂砾石土填料的颗粒离散性。
分析砂砾石土级配曲线,根据求得的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可以看出,除试样3曲率系数为3.66,稍大于3以外,其他试样的曲率系数在1~3之间,不均匀系数均大于10,说明砂砾石土填料级配良好。
碎(砾)石路基压实质量检测的几种方法丁锋唐山市交通建设质量监督处[提要]本文分析介绍了碎(砾)石路基压实质量检测的几种方法,并对几种方法的应用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碎(砾)石路基压实检测1 引言路基是道路的主体和路面的基础。
对路基的压实可以充分发挥路基土的强度,减少路基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永久形变,还可以增加路基土的不透水性和强度稳定性,实践证明,对路基进行高标准的压实,是保证路基应有强度和稳定性的一项最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
由此,对路基的压实质量评价是衡量路基质量的重要指标。
但在石方路基的压实程度检测中,因填筑材料颗粒往往较大,难以通过常规试验方法确定路基的标准密度,进而不能客观评价路基压实质量。
在现行的部颁、省颁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对碎(砾)石路基施工压实质量的检测方法也无详细阐述,给我们施工控制和质量评定带来一定的不便。
为了能够客观评价工程质量,科学的指导施工,我们通过学习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一些常用方法,并结合近年来从事试验检测工作的一点体会,总结了几种常用碎(砾)石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手段,进行了对比分析。
2 方法比较和分析2.1铺筑试验路法据现行部颁《公路路基施工规范》(JTJ033-95)中有关要求,在路基施工前选定试验路段,拟订不同铺筑厚度,通过12T以上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当压实层顶面稳定不在下沉(无轮迹)时,可判为密实状态,即认为压实度合格,此时总结在一定的铺筑厚度情况下,一定当量的振动压路机所需压实遍数,用于指导施工。
此种方法的优点是路基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易于操作,但由于不能将压实度指标数字化的缺点,导致质量控制不够严格,对于土方路基施工已经很少应用该方法进行质量控制。
碎(砾)石路基由于前面提到的客观原因,不能象土基那样以标准干密度为压实依据,所以该种方法在碎(砾)石路基的施工控制中仍然应用较广。
但对于含有较多大粒径骨料且级配不佳的筑路材料填筑的路基,应用该种方法进行压实质量控制明显不够科学。
(三)复式堤砂砾料应选择耐风化,水稳性好,颗粒级配较好(连续性好,不均匀系数较大),透水性好,不易发生渗透变形,含泥量小于5%的砂砾石或砾卵石。
砂砾石、砾卵石填筑的设计指标用相对密度Dr表示,一般Dr应达到0.65,即中密程度。
其碾压设备尽量采用振动碾。
以相对密度Dr表示的填筑干密度ρd为:ρdmax=ρmaxρmin/((1-Dr)ρmax+Drρmin) (2-14)式中ρmax、ρmin──分别为由试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与最小干密度。
3相对压实度测定由于天然土石料是不均匀的,在同一压实条件下,干密度指标是不同的,若仍用某一干密度作为设计和施工质控标准,必然出现对易于压实的土石料,压实后的干密度值容易达到,而压实结果是偏松的,对不易压实的土石料,压实干密度不易达到,而压实结果是偏紧密的,这样形成不均匀土石料在同一压实条件下,紧密程度不同,容易发生不均匀变形,危及坝体安全。
鉴于此种情况,在坝体设计中对不均匀土石料,不用某一固定干密度值作为设计和施工质控指标,而是对黏性土用压实度,对无黏性粗粒土用相对压实度(以往称相对密度)作为设计标准和施工质控的依据。
相对压实度D=ρd/ρdmax-ρdmin)Dr=ρdmax(ρd-ρdmin)/ρd(ρdmax式中:D-压实度,以小数计;ρd-压实后土石料干密度,g/cm3;ρdmax-最大干密度,以小数计。
ρdmax-最大干密度,g/cm3;ρdmin-最小干密度,g/cm3。
(二)非粘性土的填筑标准对非黏性土以相对密度为设计控制指标。
砂砾石的相对密度不应低于0.75,砂的相对密度不应低于0.7,反滤料宜为0.7。
2011年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工程精选讲义(8)掌握土石料场的规划一、料场规划的基本内容:空间规划、时间规划、料场质与量的规划二、料场规划的基本要求1F415012掌握土石坝施工机械的配置1F415013掌握土石坝填筑的施工碾压实验详见教材图1F415013-1(07年)一、土料填筑标准(一)粘性土的填筑标准(09年)含砾和不含砾的粘性土的填筑标准以压实度和最优含水率作为设计控制指标。
砂砾石填筑相对密度(三)复式堤砂砾料应选择耐风化,水稳性好,颗粒级配较好(连续性好,不均匀系数较大),透水性好,不易发生渗透变形,含泥量小于5,的砂砾石或砾卵石。
砂砾石、砾卵石填筑的设计指标用相对密度D表示,一般D 应达到0.65,rr 即中密程度。
其碾压设备尽量采用振动碾。
以相对密度D表示的填筑干密度r ρ为: dρ=ρρ/((1-Dr)ρ+Drρ) (2-14) dmaxmaxminmaxmin式中ρ、ρ??分别为由试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与最小干密度。
maxmin3 相对压实度测定由于天然土石料是不均匀的,在同一压实条件下,干密度指标是不同的,若仍用某一干密度作为设计和施工质控标准,必然出现对易于压实的土石料,压实后的干密度值容易达到,而压实结果是偏松的,对不易压实的土石料,压实干密度不易达到,而压实结果是偏紧密的,这样形成不均匀土石料在同一压实条件下,紧密程度不同,容易发生不均匀变形,危及坝体安全。
鉴于此种情况,在坝体设计中对不均匀土石料,不用某一固定干密度值作为设计和施工质控指标,而是对黏性土用压实度,对无黏性粗粒土用相对压实度(以往称相对密度)作为设计标准和施工质控的依据。
压实度D=ρd/ρdmax相对压实度Dr=ρdmax(ρd- ρdmin)/ρd(ρdmax -ρdmin)式中:D-压实度,以小数计;ρd-压实后土石料干密度,g/cm3;ρdmax-最大干密度,以小数计。
ρdmax-最大干密度,g/cm3;ρdmin-最小干密度,g/cm3。
(二)非粘性土的填筑标准对非黏性土以相对密度为设计控制指标。
砂砾石的相对密度不应低于0.75,砂的相对密度不应低于0.7,反滤料宜为0.7。
2011年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工程精选讲义(8)掌握土石料场的规划一、料场规划的基本内容:空间规划、时间规划、料场质与量的规划二、料场规划的基本要求1F415012 掌握土石坝施工机械的配置1F415013 掌握土石坝填筑的施工碾压实验详见教材图1F415013-1(07年)一、土料填筑标准(一)粘性土的填筑标准(09年)含砾和不含砾的粘性土的填筑标准以压实度和最优含水率作为设计控制指标。
现场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操作规程一、检测依据《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二、检测原理通过等集体法用标准砂的密度来测定土的密度,然后和试验室标准击实试验所得出的最大干密度相比较得出压实度.三、使用范围3。
1本试验法适用于现场测定路基,基层或底基层及砂石路面的各种细粒土,中粒土,粗料土,包括天然砂砾土、级配砂砾料、级配碎石及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等的密度和压实度。
也适用于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路面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3。
2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3.2。
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洞测试。
3。
2。
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大于或等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四、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4.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为一金属圆筒(可用镀锌铁皮制作)有大小两种,上部储砂筒小筒容积为2120cm3,大筒容积为4600cm3,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
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开口,直径与储砂筒的圆孔相同,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头上开口相接.自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
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4。
2金属标准罐:用薄铁板作金属罐,用于小罐砂筒的内径为100mm,高150mm,用于大灌砂筒的直径为150mm,高200mm,上端周围均有一罐缘。
4.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用于小灌砂筒的基板为边长350㎜深40mm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直径为150mm的圆孔.4.4玻璃板:边长约500mm(用于小灌砂筒)或600mm(用于大灌砂筒)的方形板。
4。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 ×500mm×400mm的搪瓷盘存放.4。
(建筑工程管理)天然砂砾回填台背的施工及检测方法天然砂砾回填台背的施工及检测方法【摘要】本文通过对天然砂砾物理力学性能的研究,确定了采用天然砂砾作为回填台背材料的最大干密度、实测干密度的试验方法、合理砂、砾比的确定方法及施工方法对施工人员能起到壹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砂砾;台背回填;最大干密度试验方法;现场干密度试验方法;施工方法1、前言公路桥梁及结构物俩头跳车问题是目前国内公路较常见的道路病害,而且随着我国公路的发展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防止和解决跳车,保持良好的路况。
《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规定,结构物台背回填压实度要求从填方基底的至路床顶面均为95%,规定回填材料应选用透水性材料如砂砾、碎石、矿力学性能,是作为结构物台背回填的理想材料,但采用天然砂砾有几个工程界壹直困扰的难题;①最大干密度的试验方法;②合理的砂、砾比确定方法;③实测干密度的试验方法;④施工方法。
笔者通过上海至瑞丽过道主干线梨园至温家圳段124km建设实践,经过不断的试验和摸索,取得了大量的试验数据,且通过有效的试验、施工方法,力求用天然级配砂砾进行台背回填达到可*的密实度,以有效消除桥头跳车这个质量通病。
2、最大干密度试验方法目前工程上确定材料的最大干密度普遍采用标准密度,但即使采用大试筒也只是适用于粒径不大于38mm的填料,对于最大粒径大于38mm时虽然有校正的方法,也是适用于大于38mm颗粒含量小于30%的情况,而且校正后的最大干密度在实际使用时也偏小,且且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表明对于砂、砾这样的无粘聚性自由排水材料而言,普氏击实法不是最合适的测定最大干密度的方法。
所以对于台背回填砂砾材料应使用T0132-93粗粒土和巨大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方法确定最大干密度。
本工程中采用砂:砾=4:6的比例。
分别采用标准击实法和振动台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如下:砂、砾比例含水量(%)标准击实法测干密度振动台法测干密度4:63.11.962.104:64.21.992.114:65.32.072.154:66.92.032.124:68.02.002.12上述数据能够见出相同的材料、相同的含水量,采用振动台法比标准击实普遍高出5.5%,且且在工地现场通过大吨位的振动压实装置,碾压至砂砾材料不再下沉为止,实测的干密度平均值为2.13g/cm3,充分证明了采用振动台法测砂、砾材料的最大干密度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砂砾土最大干密度范围
砂砾土的最大干密度范围一般在1.6g∕cm八3至1.9g∕cm^3之间。
砂砾土是一种由颗粒大小在0.06mm至2mm之间的颗粒组成的土,包括砂砾、砂、粉砂和黏土。
最大干密度是指砂砾土在一定压实度下,其含水量达到最大值时的密度。
对于砂砾土,其最大干密度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颗粒组成、级配、压实度、含水量等。
一般来说,在砂砾土的组成中,粗颗粒(大于0.5mm)含量越高,最大干密度越大;而细颗粒(小于0.5mm)含量越高,最大干密度越小。
此外,砂砾土的级配和压实度也会对最大干密度产生影响。
在实际工程中,砂砾土的最大干密度是通过试验方法测定的。
通常采用标准击实试验来测定砂砾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试验时,将不同含水量的砂砾土分层填入击实筒中,通过锤击一定次数来得到不同含水量下的砂砾土密度。
最终,绘制含水量与密度的关系曲线,求得最大干密度。
砂砾土的最大干密度范围是重要的工程参数,对于砂砾土的填筑工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填筑过程中,需要控制砂砾土的含水量和压实度,使其达到最大干密度,以保证填筑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总之,砂砾土的最大干密度范围一般在1.6g∕cm^3至1.9g∕cm^3之间,具体值取决于砂砾土的颗粒组成、级配、压实度、含水量等因素。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试验测定,确定砂砾土的
最大干密度,以指导填筑工程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