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品德与社会五上-请你相信我教案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4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请你相信我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信任的重要性,认识到信任是无形的财富。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
3. 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信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教学难点:1. 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课堂活动所需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诚信故事,引发学生对信任的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信任的理解。
二、课堂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信任?为什么我们需要信任?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板书关键词。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呈现一个关于信任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建立信任?如何维护信任?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板书关键词。
四、小组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信任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活动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信任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提出自己在生活中要做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刻理解信任的重要性,认识到诚信、守信的重要性。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案例分析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批判性,今后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在批判的学会提出建设性意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六、情景模拟(10分钟)1. 教师设计一个关于信任的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信任的建立与破裂。
2. 学生参与情景模拟活动,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并适时引导。
3. 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情景模拟中,你是如何处理信任问题的?你认为哪些行为有助于建立信任?七、信任游戏(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信任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信任的重要性。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请你相信我1》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理念:《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为了实现这一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让通过调查、交流、回忆、体验、观看等,来感受诚实守信的重要,同时,还注意通过让学生对具体事例的感受和认识。
提高道德荣辱观,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唤起儿童对诚信的需求和愿望。
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从学生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品德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进展的综合性基础课程,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
课程表达了促进学生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进展;关注、拓展、提升学生的社会生活体会;倡导实践体验的学习方式;实施知、情、行统一的综合评判的教育理念,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二、教学目标设计1.明白诚信在待人处世中的重要性,明白得人无信不立,做人要诚实守信,才能取信于人。
2.通过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情愿做诚实守信的人。
三、教学策略设计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交流、沟通、明白得、启发、补充,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进展。
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时,要给学生以人文的关怀,讲究教育的道德性,采取开放式的教学策略、活动化的教学策略、对话式的教学策略。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四、活动过程设计(一)课前预备活动要紧是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进行调查、交流、回忆、体验、观看等。
(二)堂学习活动1、设情形,导入新课。
用课件出示小学生诚实事例的动画片及有关的图片。
(引导学生观看,问:你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如此的情况?你是如何样对待的?对此说一说你的看法。
)小结:像他们如此,说话、做事不虚假。
不隐瞒,办事讲信用,承诺了别人的事,认真履行诺言,说到做到,确实是诚实守信的表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请你相信我》这一课,使我们明白得:诚实守信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如何才能做到诚实守信。
《请你相信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重点在于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教育。
当前,一些地方,人们不守承诺,欺骗欺诈等不讲诚信现象屡屡发生,这些社会不良现象也侵蚀着校园,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在课程中加强诚实守信的教育十分重要。
学情分析:在教学时我们要循序渐进,由难到易的引导学生理解,通过和师长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愿意做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目标:1、知道诚信在待人处世中的重要性,言而无信不仅会给对方带来不悦,而且还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2、通过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体会待人诚信才能取信与人的道理。
愿意做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重点:一、新课导入以“想和同学借东西”为由导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直接进入“信任”主题。
二、小调查提前布置学生进行“我最信任的人”的小调查——“在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得人,在你认识的人中,你最信任谁?写出信任他的理由。
”老师收集并整理学生的调查表,做出统计,最后把统计结果在课上展示给大家。
引到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做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能让我们大声的对别人说“请你相信我”?(板书课题:请你相信我)要取信于人,必须做到待人诚信。
(板书:诚信)诚信即诚实守信。
诚实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守信就是信守承诺,说到做到。
(贴字条:说话真实,待人真诚;信守承诺,说到做到)三、小实验1、(电脑出示)实验要求:☆用铅笔在白纸上轻轻划一道,然后擦掉。
☆用铅笔在白纸的同一个地方反复划道,然后用橡皮擦掉。
☆对比两次有什么不同,你得到什么启示?2、生根据实验要求去做,并说自己得到的启示。
四、讨论交流1、看视频资料,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看后的感受。
2、把自己经历的别人失信于自己的事情写下来,放进“悄悄话信箱”,然后指名随意抽取纸条读出上面的故事,其他同学说说听后的感受。
3、让我们来帮帮这两位同学,告诉他们该怎么办4、小记者谈案例,让同学看完这几个案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走进“诚信乐园”1、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个好地方——“诚信乐园”,你们想去吗?2、进“诚信乐园”要有入园条件的!小组讨论进入“诚信乐园”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小组选代表说入园条件,教师总结,其实要进入“诚信乐园”就要做到“说话真实,待人真诚,信守诺言,说到做到。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请你相信我”教学设计——乐山市外国语小学辜琼目标任务:1、知道诚信在待人处事中的重要性。
言而无信不仅会给对方带来不悦,而且还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2、通过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愿意做诚实守信的人。
难点重点:诚信的内涵有哪些是难点;知道诚信在待人处事中的重要性是重点。
课堂准备:幻灯片、实物展台、“悄悄话”信箱、小视频、小卡片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测试引入:1、老师今天给每位同学带来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礼物,相信吗?2、在学生猜想的过程中,随机揭示课题:请你相信我二、教学新课(一)探讨:什么样的人值得信任?1、选择相信我的同学,请你来说说为什么相信我?2、在生活中,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是值得信任的?3、在你认识的人当中,你最信得过谁?信任他的原因是什么?小结提炼:说话真实、待人真诚、信守承诺、说到做到的人是值得信任的人,这样的人其实就是具备诚实守信品质的人(出示:诚实守信)(二)探讨:当朋友失信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1、请看视频,看完之后说一说你的看法。
2、你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情吗?当时的心情怎样?请写在老师为你准备的小纸片上,然后把它投在“悄悄话”信箱里,注意:不用写姓名。
3、从信箱里取出“悄悄话”念给大家听,然后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发。
小结:当朋友失信时,我们会伤心、难过、郁闷、痛苦、甚至气愤......结果原本深厚的友谊遭到了破坏,彼此没有了信任,生活少了情趣,学习少了激情,活动少了动力......可见,失信就是失败!孔子说:“人无信不立”!“诚信”适用于任何领域任何朝代!请同学们听一个(视频)故事:宁失城不失信。
听了故事,你想说什么?(晋文公把诚信看做是立国安民的法宝,宁可失去一座城市,也不失信于老百姓,进而得天下,说明做人“诚实守信”太重要。
)想象一下,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人都能做到“诚实守信”该是怎样的景象?(没有欺骗、没有猜疑,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真诚相待,和谐美满,简直就是生活的乐园)。
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第一请你相信我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讲诚信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
知道诚信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2、对不诚不信的行为表现出不满和愤怒,对自己的失信感到内疚和自责。
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愿意为建造诚信社会尽力。
3、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做到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
2、让学生知道言而无信的人会给对方带来不悦,失去别人的信任。
3、通过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相关的故事和格言。
2、老师准备创设情境。
时划分:3时第一时一、谈话揭题待人真诚,言而有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维系现代社会的纽带。
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诚信的人,这节我们来谈谈什么样的人是信得过的人?教师板书:我信得过二、演示教材提供的场景,学生观看。
看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师小结引入下一环节:是啊,刚才你们看到的小朋友都是值得我们信任的人,那么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吧。
三、互动讨论,交流,理解诚信的内涵1、说一说:回忆在自己的交往的人当中,谁是自己是信任的人?举例说说为什么值得你信任。
引导学生说出信任的原因多样化:比如坦率、有借有还、说话算话、诚实、不撒谎……涉及的人可以是学校里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朋好友等。
2、填一填:通过提供的范例和讨论,完成表格填写。
我信得过的人姓名我信任他的原因3、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4、全班汇报:相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明白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
、小结,理解信任的内涵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实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到做到。
6、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诚信的内涵的?四、自我反思1、我是一个能得到别人信任的人吗?2、反思: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如何改进?体会待人真诚才能取信于人的道理。
五、总结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板书设计:我信得过他的是:第二时一、复习引入1、谁能说说诚信是什么意思?它都包含了哪些含义?2、教师导语:要是有人不诚不信,你的感受如何呀?我们进入这节的话题《当朋友失信时》。
《请你相信我》♦教材分析了解诚信的内涵,知道诚信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做人要诚实守信,才能収信于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社会生活中处处需要诚信,当今社会倡导诚信的意义,愿意为建造诚信社会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中要认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要把学习过的知识迁移到学习中来。
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材料学习等方式参与教——学,积极思考,仔细—探究。
体验科学进步的过程。
感知科技发展的脚步。
既能独立学习探究,乂能交流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正反体验中,感受诚信与否给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带來的不同影响。
对不诚不信的行为表现出不满和愤怒;对自己的失诚失信行为感到内疚和自责。
♦教学重难点I—钦子里启丄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知道言而无信的人会给对方带来不悦,失去别人的信任。
【教学难点】感知诚信的内涵,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课前准备1、多媒体多功能教室;2、素材(故事、图片、卡纸、便签纸等)。
♦教学过程活动一我信任的人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最信任的人是谁?为什么?学生结合自己的表现和平时对亲朋好友的观察填写表格^—,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小结:诚实就是说真话,待人真诚,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到做到。
信守承诺的人才是我们最信任的人。
活动二“悄悄话”信箱学生将自己遭遇的不诚不信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投入“悄悄话”信箱屮。
教师指名抽取信件_并阅读。
启发学生思考:听了同学的倾诉,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吗?你对别人失信过吗?当时你是怎么想的?现在想想还会这么认为吗?小结:一次失信好像微不足道,但它的影响是巨大—的。
—它会使你失去朋友的信任,会使你身上背负不讲诚信的枷锁,甚至会使你失去成功的机会。
诚信真的很重要,它是人最不可缺少的东西。
活动三走进“诚信乐园”1. [出示图片:诚信乐园]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大胆想象:生活在诚信乐园会是什么样?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走进诚信乐园?小结:在诚信乐园里,人们真诚相待,互相信任,生活得轻松、愉快又安全。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请你相信我》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请你相信我》的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材以实际生活中的案例为素材,旨在让学生学会相信他人,培养良好的品德素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相信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合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观念和判断能力,但对相信他人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过被欺骗、不被信任的情况,对这些经历有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到相信他人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相信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信任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3.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乐于助人,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相信他人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实践相信他人、尊重他人、合作助人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相信他人的意义。
2.讨论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实践锻炼法:设计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制作PPT。
2.准备讨论交流的主题,制定评价标准。
3.设计课后实践活动,准备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相信他人?相信他人对我们有什么意义?2.呈现(10分钟)呈现具体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表现出相信他人的?他们得到了什么结果?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案例中的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相信他人的重要性。
4.巩固(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引导大家认识到相信他人的重要性。
5.拓展(5分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相信他人,提出建议和措施。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请你相信我》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1、《请你相信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思想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让诚信伴随着我》)第一课的第一个话题的前两个环节(什么样的人信得过、当朋友失信时)内容,重点在于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的教育。
2、待人真诚、言而有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维系现代社会的纽带。
而在当前,一些地方,人们不守承诺、欺骗欺诈等不诚信现象屡屡发生,这些不良现象也侵蚀着学校校园,给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
针对这些现象加强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
3、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活动,让学生通过收集、交流、回忆、体验、观察等来感受诚实守信的重要同时,还通过让学生对具体事例的感受和认识,提高道德荣辱观,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唤起学生对诚信的需求和愿望。
4、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提问,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以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愿意做诚实守信的人。
能力:能养成事事讲诚信的良好行为习惯。
知识:知道诚信在待人处世中的重要性,言而无信不仅会给对方带来不悦,而且还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三.教学重点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知道言而无信的人会给对方带来不悦,失去别人的信任。
教学难点感知诚信的内涵,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准备诚信卡、悄悄话信箱。
学生准备:课前思考自己遇到的朋友不讲诚信的经历。
五、教学方法1、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索、小组活动为主要学习模式。
2、以收集、交流、回忆、体验、观察等方式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从中悟理。
六.教学过程环节一人背信则名不达(什么样的人信得过)引导: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你们上一节充满挑战性的课,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相不相信你们能挑战成功?相信自己,更希望在坐的所有人《请您相信我》,下面我们做一个热身游戏。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请你相信我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信任的重要性,认识到信任是人际关系中的基石。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建立信任,增进人际关系的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信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教学难点:1. 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建立信任。
2. 培养学生面对诱惑时能坚守诚信。
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课前了解学生对信任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谈话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信任?你在生活中有哪些信任的经历?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播放课件,介绍信任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诚信、守信的重要性。
3. 教师举例说明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如考试不作弊、守信守约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呈现案例,如:小明因为诚实守信,获得了朋友的信任和尊重。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诚信行为的意义。
四、小组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尝试在活动中建立信任。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提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诚实守信。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信任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实践活动中也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信任。
但在面对诱惑时,部分学生仍需加强诚信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并结合实际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坚守诚信。
六、信任与责任(1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介绍信任与责任的关系,让学生明白信任背后蕴含的责任。
2. 学生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不同的角色中承担信任背后的责任。
七、建立信任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呈现建立信任的方法,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承担责任等。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方法建立信任。
八、信任危机(1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介绍信任危机的现象,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信任的脆弱性。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请你相信我》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请你相信我》是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一个发生在家庭中的小故事,让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诚实、信任的品质。
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道德观念和判断能力,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仍可能存在不诚实、欺骗等现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
2.难点:培养学生面对诱惑时坚持诚信的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诚信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诚信案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诚信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情景模拟道具,如道具币、礼物等。
3.制作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组关于诚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诚信?为什么我们要讲究诚信?2.呈现(10分钟)讲述一个关于诚信的案例,如:小明在购物时发现商家多找了他钱,他及时归还了多余的钱。
让学生分析这个案例,讨论诚信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设置一个有关诚信的场景,如:同学们在考试时发现有一道题不会做,这时有人提议查阅答案。
让学生在模拟过程中思考:面对诱惑,我们应该如何选择?4.巩固(5分钟)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在模拟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引导大家认识到面对诱惑时坚持诚信的重要性。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请你相信我》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思想品德与社会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1、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诚信的格言或句子,阅读社会荣辱观(八荣八耻),让学生初步感知诚信的意义。
【百度知道】/question/353433237.html
【百度百科】/view/5755668.html?wtp=tt
2、用数码相机拍摄一些同学的表演,课堂上让学生观看身边同学的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表演一:我相信你
同学甲在做作业时,忘记带笔,没有办法完成。
于是向同学乙借了一支笔,在完成作业时,同学甲主动把笔归还。
同学甲:谢谢你把笔借给我。
同学乙:没问题,因为我相信你。
表演二:当朋友失信时
同学丙:我们明天(星期六)9点准时到小明家做作业,好吗?
同学丁:没问题,不见不散。
到了明天9点,同学丙等了很长时间也不见同学丁。
同学丙:昨天你怎么没去,我等你等急死了。
我还担心你出什么事,后来我在小明家做完作业后只好回家了。
同学丁:哎,我踢球去了,把这事儿给忘了。
3、每组准备一个“悄悄话”信箱。
4、设计一张“诚信卡”。
二、教学课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诚信在待人处世中的重要性,言而无信不仅会给对方带来不悦,而且还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2、通过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体会待人真诚才能取信于人的道理。
愿意做诚实守信的人。
三、教材分析
1、《请你相信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思想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重点在于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的教育。
2、待人真诚、言而有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维系现代社会的纽带。
而在当前,一些地方,人们不守承诺、欺骗欺诈等不诚信现象屡屡发生,这些不良现象也侵蚀着学校校园,给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
针对这些现象加强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
3、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活动,让学生通过收集、交流、回忆、
体验、观察等来感受诚实守信的重要同时,还通过让学生对具体事例的感受和认识,提高道德荣辱观,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唤起学生对诚信的需求和愿望。
4、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提问,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以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1、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索、小组活动为主要学习模式。
2、以收集、交流、回忆、体验、观察等方式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从中悟理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故事引入
1、同学们,你们相信麦老师吗?让一、两名学生说说相信的理由。
2、老师很高兴得到大家的信任,也请你们相信我,(板书课题:请你相信我)老师与你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定不会失信于大家的。
3、很感谢大家相信我,我就为大家讲一个童话故事《诚信乐园》:在很远的地方,那里有一个
“诚信乐园”,生活在“诚信乐园”里的人们没有猜疑,没有欺骗,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真诚相待,人们生活得无忧无虑……你们想进入“诚信乐园”吗?
(二)活动一:我信任的人
(过渡:现在请大家观看录像,看完后说说那个同学可以进入“诚信乐园”吗?)
1、学生观看录像,表演一:我相信你
2、讨论:同学甲可以进入“诚信乐园”吗?为什么?
(过渡:在生活中,我们会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在你认识的人当中,什么样的人信得过?举例说说他为什么值得你信任。
)
3、让学生回忆在自己交往的人当中,谁是自己最信任的人?自己为什么信任他?把自己信得过的人的姓名,以及信任的原因写在书本上的表格里。
涉及的人可以是学校里的同学、老师,也可以是父母、亲朋好友等。
4、组内交流,再向全班汇报。
5、师生共同总结: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大家信任的人?
(板书:诚信――诚实守信。
诚实――说话真实,待人真诚;守信――信守诺言,说到做到。
)
6、自我反思:自己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吗?打算今后怎样做?
(三)活动二:“悄悄话”信箱
(过渡: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遇到过这种情况:有的人对你说了一些话,事后发现是假的;有的人向你做了承诺,可是没有兑现;有的人当面说你的好话,可是被背后又是另一番表现……每当遇到这样的事,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呢?)
1、让学生观看录像,表演二:当朋友失信时。
唤起学生的共鸣。
2、引导学生回忆在生活中,由于一些人对自己不讲诚信,给自己带来的不快或伤害。
3、学生把自己遇到的事情及当时的感受、看法都写出来,不用写姓名,放进“信箱”。
4、每个同学任抽一封信阅读并谈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同时把自己的建议说出来。
5、小结: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都发现,别人对自己失信时,我们都很难过,并对这个人失去了信任。
那么你们愿意成为诚信的人呢?还是愿意成为失信的人?
(四)活动三:走进“诚信乐园”
(过渡:既然同学们都愿意做个讲诚信的人,那么老师给大家介绍个好地方,就是上课前老师提到过的“诚信乐园”。
生活在“诚信乐园”里的人们没有猜疑,没有欺骗,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真诚相待。
你们想去吗?(想!)可是,进“诚信乐园”要有入园条件的!)
1、小组交流讨论:具备什么条件才能走进“诚信乐园”?然后选出代表汇报。
2、全班共同拟订“诚信乐园”入园条件。
(五)活动四:评比“诚信卡”
1、请学生根据入园条件,并联系自己实际的情况,把入园条件和自己的承诺写进课前准备好的“诚信卡”。
2、展示介绍自己的“诚信卡”。
3、小组评出精美的“诚信卡”。
(六)结语:
1、通过今天和同学们的交谈,老师相信,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能取得别人的信任。
让我们一起做个诚信的人!大家互相面对自己的同学,自信的喊出:“请你相信我!”
2、小组自由朗读、互相交流课前收集的诚信格言。
【百度知道】/question/122362597.html?an=0&si=1 (1)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
——莎士比亚
(2)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
(3)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西塞罗
(4)诚信为人之本
——鲁迅
(5)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富兰克林
三、课后延伸活动。
1、每天查一查自己的承诺是不是做到了,并把履行的情况记录在卡上。
每周末,凭着这张“诚信乐园”卡的人,都将被授予“诚信园民”的称号。
2、挑选一条自己喜欢的诚信格言成为自己的座佑铭,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百度知道】/question/122362597.html?an=0&si=1
3、设计一张以诚信为主题的手抄报。
可以参考【百度图片】/i?ct=201326592&cl=2&lm=-1&tn=baiduimage&fr=&pv=&word=%B9%D8% D3%DA%B3%CF%D0%C5%B5%C4%CA%D6%B3%AD%B1%A8&istype=2&z=0&fm=rs8
四、板书设计:
请你相信我
诚信――诚实守信。
诚实――说话真实,待人真诚;
守信――信守诺言,说到做到。
六、教学反思
1、《请你相信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重点在于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的教育。
2、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诚信的格言,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信息的能力,并让学生初步感知诚信的意义。
3、课前让一些学生参加表演活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身边同学的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上主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去。
5、整节课的设计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在轻快、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让学生边活动边学习,体现愉快教学。
七、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广东省学校:碧江小学姓名:麦惠仪
职称:小教高级。